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試卷B卷含答案單選題(共100題)1、以下不屬于拉丁美洲音樂的是()。A.探戈B.桑巴C.弗拉門戈D.圓舞曲【答案】C2、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機構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體系,有大樂署、教坊與“小部音聲”的朝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B3、形式主義美學觀特別強調音樂作品的形式屬性,因此在增進審美領悟和審美敏感性方面,聆聽音樂時更注意的是()。A.作曲家生平B.創(chuàng)作背景C.故事情節(jié)D.樂器音色【答案】D4、歌曲《放下三棒鼓,扛起紅纓槍》選自歌?。ǎ?。A.《江姐》B.《白毛女》C.《劉胡蘭》D.《洪湖赤衛(wèi)隊》【答案】D5、昆曲代表劇目《牡丹亭》作者是()。A.湯顯祖B.王實甫C.關漢卿D.馬致遠【答案】A6、體現了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評價方式是()A.終結性評價B.階段性評價C.形成性評價D.結果性評價【答案】C7、在下列歌手中被記載為“喉囀一聲,響傳九陌”的是()。A.許永新B.秦青C.韓娥D.薛譚【答案】A8、被譽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戰(zhàn)斗性的歌劇”的是()。A.《意大利少女在阿爾及爾》B.《威廉·退爾》C.《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D.《唐克雷迪》【答案】D9、某教師在教授《愛我中華》時,下列選項中,哪一個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中的“弘揚民族音樂”?()A.播放了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視頻資料B.要求學生跟著錄音聽唱歌曲《愛我中華》C.教師講解中國的56個少數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等相關知識D.帶領學生編配與少數民族歌曲相配的動作【答案】C10、根據以下材料,回答94-97題A.血虛證B.血瘀證C.血熱證D.血寒證E.氣不攝血證【答案】B11、在音樂課上,教師帶領學生欣賞了舞劇《睡美人》,請學生說出看完后的感受。之后,教師講解了該音樂作品的風格及歷史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音樂流派、作曲家。以上課程體現了哪一教學模塊?()A.音樂與戲劇B.演奏C.歌唱D.音樂鑒賞【答案】D12、長度相等的a、b兩樂句構成的結構形式是()A.平行方整性結構B.對比方整性結構C.對比非方整性結構D.平行非方整性結構【答案】B13、20世紀上半葉,作曲家巴托克將西方作曲技術與哪一地區(qū)的民間音樂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A.東非B.南美C.東歐D.南亞【答案】C14、組織了我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的音樂家是()。A.沈心工B.李叔同C.蕭友梅D.趙元任【答案】B15、海頓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響曲B.弦樂四重奏C.清唱劇D.協奏曲【答案】C16、下列選項表述正確的是()。A.隋唐時期樂教主要由樂府組成和管理B.孔子發(fā)展完善了東周時期的官學樂教C.西周時期音樂的主要教材是《詩》,即《詩經》D.魏晉時期阮籍提出了“聲無哀樂論”【答案】C17、“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對人的關注,教學論的基本內涵由知識論向主體教育論轉換,教學過程具有嚴密的整體結構,科學性、客觀性和人文性、社會性統一于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边@句話體現了音樂教學評價()的發(fā)展趨勢的。A.強調創(chuàng)造適合并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B.從重視結果評價向重視過程評價發(fā)展C.評價主體由一元向多元發(fā)展,評價對象由被動等待向主動參與發(fā)展D.評價方法由單一向綜合發(fā)展【答案】B18、根據新課程要求的變化,在實踐中,音樂教學評價沒有采用()。A.靜態(tài)終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B.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C.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D.評價對象的研究與交流【答案】A19、在五聲調式基礎上加入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或者變宮音(宮音下方小二度)所形成的調式是()。A.宮調式(燕樂)B.宮調式(清樂)C.六聲調式D.七聲調式【答案】C20、葉小剛的交響曲《地平線》中,蘊含了囊瑪的音調和酒盅舞的節(jié)奏型,這說明除了蒙古族音樂A.維吾爾族B.哈薩克族C.達斡爾族D.藏族【答案】D21、16世紀宗教改革后,產生了一種新形式的圣詠合唱體裁,它被稱為()。A.安魂曲B.眾贊歌C.經文歌D.受難樂【答案】B22、教師處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師生成為音樂學習中的“摯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攜手共進。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就完全變了,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即學生從原來的服從者轉變?yōu)榻裉旌献鞯囊环剑處熞矎脑瓉淼闹笓]者轉變?yōu)榻裉旌献鞯牧硪环?。這說明要()A.加強學生間的相互合作B.建立新型的師生“合作伙伴”關系C.提倡教師間的合作D.促進教育與環(huán)境之間的合作【答案】B23、下列選項中,適合高中器樂模塊教學活動的是()A.舉辦學生獨奏、重奏、小合奏等班級演奏會B.舉辦班級學生樂曲創(chuàng)編C.舉辦班級學生歌舞表演D.組織學生采集民間音樂【答案】A24、在朝鮮半島的傳統樂器中,最有特色的樂器是()。A.大箏B.古箏C.琵琶D.玄琴【答案】D25、下列關于印象主義音樂描述正確的是()。A.印象主義音樂力求擺脫浪漫主義的主觀情感表現B.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作曲家有德彪西、圣一桑等C.德彪西的交響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義音樂的杰作D.印象派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時非常注重和聲的功能性【答案】A26、磬屬于“八音”分類法中的()類。A.金B(yǎng).土C.石D.匏【答案】C27、《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音樂與相關文化領域包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答案】B28、下列不含有烏頭類藥物的中成藥是A.正天丸B.金匱腎氣丸C.三七傷藥片D.六味地黃丸E.追風丸【答案】D29、我國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是()A.李延年B.阮籍C.司馬相如D.蔡邕【答案】A30、根據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三幕歌劇《茶花女》是19世紀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A.羅西尼B.威爾第C.普契尼D.小約翰?施特勞斯【答案】B31、“南洪北孔”中,“北孔”的代表作品是()。A.《牡丹亭》B.《浣紗記》C.《長生殿》D.《桃花扇》【答案】D32、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模塊中,音樂鑒賞是必修模塊。下列不屬于音樂鑒賞內容的是()。A.情緒B.風格體系C.演奏(唱)技巧D.精神特質【答案】C33、由馬思聰創(chuàng)作,部分主題源自《墻頭上跑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A.《搖籃曲》B.《綏遠組曲》C.《西藏音詩》D.《牧歌》【答案】B34、下列抗日救亡歌曲創(chuàng)作時間最早的是()。A.《義勇軍進行曲》B.《抗敵歌》C.《救國軍歌》D.《游擊隊歌》【答案】B35、“李老師喜歡選擇經典的音樂作品作為其欣賞課的內容,特別是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優(yōu)秀作曲家的作品,而很少欣賞流行音樂?!鄙鲜鼋虒W行為體現的哲學觀是()A.唯理主義B.經驗主義C.折衷主義D.實用主義【答案】B36、下列中國民族樂器中,屬于打擊樂器的是()。A.嗩吶B.三弦C.編鐘D.板胡【答案】C37、中國最早的古笛有9000年的歷史,它出土在黃河流域的哪個省()A.甘肅B.陜西C.河南D.山東【答案】C38、亞非拉音樂是人類音樂文化的發(fā)祥地,對世界音樂的影響很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東亞歌曲《四歲的紅鬃馬》采用呼麥的唱法B.馬林巴琴是拉丁美洲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C.《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亞克隆宗教曲D.非洲音樂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黑人居住地區(qū)的音樂【答案】C39、不屬于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的是()。A.人文性B.審美性C.體驗性D.實踐性【答案】C40、()在巴洛克協奏曲的基礎上,確立了18世紀古典主義協奏曲的結構模式,成為近代協奏曲形式的創(chuàng)始人。A.亨德爾B.巴赫C.莫扎特D.海頓【答案】C41、廣義的課程包括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科設置、__________、__________、課外活動以及學校環(huán)境和氛圍的影響。選()A.教學氣氛、教學進程B.教學活動、教學進程C.教學經驗、教學活動D.教學活動、課程進程【答案】B42、著名的大提琴曲《天鵝》是圣桑的作品()中的一首。A.《死之舞》B.《動物狂歡節(jié)》C.《魔王》D.《菩提樹》【答案】B43、下列傳統樂種屬于絲竹樂的是()。A.福建南音B.十番鑼鼓C.蘇南吹打D.冀中管樂【答案】A44、世界著名的歌劇唱段《飲酒歌》是下列哪部歌劇中的經典唱段()A.《費加羅的婚禮》B.《弄臣》C.《茶花女》D.《蝴蝶夫人》【答案】C45、為了發(fā)現音樂與藝術以外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老師需要向學生布置一次作業(yè)。下列哪種活動符合這一教學主題?A.要求學生自選一個戲曲唱段,模仿學習后在課堂上表演B.要求學生將老師彈奏的單聲部旋律用譜子記錄下來并模唱C.要求學生排練一首室內樂作品D.要求學生自制簡易樂器并說明發(fā)聲原理【答案】D46、立部伎一般用()人演奏。A.64~180B.190~200C.150~200D.100~150【答案】A47、下列不屬于混聲合唱的是()。A.男聲+童聲的混聲合唱B.男女四部混聲合唱C.男女聲+童聲的混聲合唱D.女聲+童聲的混聲合唱【答案】D48、“在音樂欣賞課《賽龍奪錦》的45分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用30分鐘講解廣東音樂的歷史,10分鐘介紹廣東音樂的伴奏樂器,用最后的5分鐘時間聆聽了一遍樂曲。”這位老師的教學活動違背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A.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B.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C.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D.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答案】C49、昆曲《牡丹亭》“春香鬧學”唱段中,“春香”的角色是()。A.閨門旦B.花旦C.武旦D.老旦【答案】B50、在唱歌課《雪絨花》學唱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在老師的鋼琴伴奏聲中都很投入并輕柔地演唱這首旋律優(yōu)美、抒情的歌曲,突然老師聽到從角落里冒出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隨之教室里爆發(fā)出了一陣哄笑聲,原來是班里的一位經常調皮的學生發(fā)出的,他平時就喜歡在在下課時的走廊里大聲唱歌,并引此為傲。這位老師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呵斥了這位學生。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案例中老師的做法違背了什么理念?()A.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B.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C.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D.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答案】D51、下列作品中屬于音樂劇的是()A.《茶花女》B.《達芙妮與克羅?!稢.D.《沃采克》【答案】C52、馬可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由其創(chuàng)作的內容以歌頌開荒生產的八路軍戰(zhàn)士把荒涼的陜北改造成美麗的“江南”的作品是()。A.《兄妹開荒》B.《夫妻識字》C.《牛永貴負傷》D.《南泥灣》【答案】D53、音樂術語Lento的意思是()A.快板B.中板C.慢板D.急板【答案】C54、由鄭律成作曲的一首歌這樣唱道:“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這首歌是()A.《祖國頌》B.《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C.《歌唱祖國》D.《救國軍歌》【答案】B55、借蜜蜂過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風浪的音樂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瞿小松《MongDong》B.劉媛《土樓回響》C.朱踐耳《納西一奇》D.郭文景《御風萬里》【答案】C56、《跳蚤之歌》的體裁形式為()。A.詼諧歌曲B.抒情歌曲C.諷刺歌曲D.敘事歌曲【答案】C57、布列茲為女低音和六件樂器而作的整體序列音樂作品是()A.《沒有主人的錘子》B.《復調X》C.《結構Ⅰ》D.《結構Ⅱ》【答案】A58、張老師對待音樂教學工作非常認真,備一節(jié)課需要花費三四天的時間,教案內容豐富,教學過程完整,但她上課時總是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課堂的效果不甚理想,學生們都在說:“太沒意思了,我不需要這個,因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聽不懂的”。張老師覺得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該教師的授課方式主要違背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哪一基本理念?()A.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B.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C.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D.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答案】A59、爵士樂起源于()A.肯尼亞B.美國C.巴西D.印度【答案】B60、“老師引導學生用1、2、3、4、5、6幾個音填人4張節(jié)奏卡片,組成一條旋律”,這一教學活動體現的是()。A.欣賞B.演唱C.創(chuàng)造D.演奏【答案】C61、()是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和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A.創(chuàng)造B.表現C.聆聽D.探究【答案】A62、“能夠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使學生認識音樂表現手法的多樣性,拓展藝術視野?!辈捎昧耍ǎ┑慕虒W方法。A.比較欣賞B.獨立欣賞C.盲目欣賞D.設疑欣賞【答案】A63、在一堂京劇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反復聆聽《海島冰輪初轉騰》《智斗》等唱段。該老師的行為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所規(guī)定的課程內容中的()A.感受與欣賞B.表現C.創(chuàng)造D.音樂與相關文化【答案】A64、多利亞調式為()級音上構成的一種中古調式。A.ⅠB.ⅡC.ⅢD.Ⅳ【答案】B65、文藝復興時期的帕萊斯特利那屬于()。A.勃艮第樂派B.羅馬樂派C.威尼斯樂派D.尼德蘭樂派【答案】B66、交響詩《荒山之夜》的作曲者是()。A.柴科夫斯基B.穆索爾斯基C.巴拉基列夫D.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答案】B67、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大雨小雨》,張老師給學生帶來了不同的打擊樂器,并讓學生自由選擇樂器,對自然界中的風聲、雷電聲、下雨聲進行模仿。張老師這樣的教學活動體現了音樂教學原則中的()。A.音樂性原則B.愉悅性原則C.情感性原則D.創(chuàng)造性原則【答案】D68、李斯特的音樂創(chuàng)作集中在()兩方面。A.藝術歌曲和鋼琴音樂B.清唱劇和鋼琴音樂C.鋼琴和小提琴音樂D.交響樂和鋼琴音樂【答案】D69、下列元曲代表人物與其作品匹配正確的是()A.王實甫《西廂記》B.馬致遠《竇娥冤》C.王實甫《竇娥冤》D.馬致遠《西廂記》【答案】A70、《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體裁是()。A.藝術歌曲B.進行曲C.抒情歌曲D.敘事歌曲【答案】B71、下列不屬于音樂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的是()。A.認真研讀音樂課程標準B.深入分析音樂教材C.充分了解學情D.熟悉教師需求【答案】D72、該患者病情遷延日久,進而出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癥狀,其病屬查看材料A.陽損及陰B.陽勝則熱C.陰虛則熱D.陰勝則寒E.陽虛則寒【答案】A73、屬于混聲合唱形式的組合是()A.男高音I、男低音I、男低音ⅡB.男童音、男高音、男低音C.女高音I、女高音Ⅱ、女低音D.男童音、女高音、女低音【答案】B74、某女性患者表現為頭昏眼花、視力減退,肢體麻木,月經量少等癥狀。按照藏象理論,回答以下問題。A.心B.肝C.脾D.肺E.腎【答案】B75、日本綜合性的音樂劇能樂包括“能”和“狂言”?!澳堋钡囊魳诽攸c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A76、20世紀50年代,根據其鳥類生態(tài)觀察筆記譜寫了《鳥鳴集》的作曲家是()。A.勛伯格B.布列茲C.蒂皮特D.梅西安【答案】D7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歌曲音樂主題結構形態(tài)的是()。A.樂匯型B.樂節(jié)型C.樂段型D.長氣息的樂句型【答案】C78、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對認知領域進行了層級劃分,“學生了解旋律模進的發(fā)展手法后,運用該手法寫作音樂片段。”這屬于哪個層次?()A.識記B.分析C.應用D.評價【答案】C79、由馬思聰創(chuàng)作,部分主題源自《墻頭上跑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A.《搖籃曲》B.《綏遠組曲》C.《西藏音詩》D.《牧歌》【答案】B80、波爾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點是重音在()。A.弱節(jié)奏上B.第一拍上C.第三拍上D.第二拍上【答案】D81、下列()不屬于傳統音樂教育體系所包含的屬性。A.量化分解性B.片面單一性C.動態(tài)終結性D.提前預見性【答案】C82、《杏花天影》是宋代詞曲作家()的作品。A.楊萬里B.姜夔C.張源D.柳永【答案】B83、下列不屬于藏族民間歌舞的是()A.木卡姆B.鍋莊C.堆諧D.囊瑪【答案】A84、海頓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響曲B.弦樂四重奏C.清唱劇D.協奏曲【答案】C85、歌曲《放下三棒鼓,扛起紅纓槍》選自歌劇()。A.《江姐》B.《白毛女》C.《劉胡蘭》D.《洪湖赤衛(wèi)隊》【答案】D86、下面哪首歌曲是徐沛東創(chuàng)作的?()A.《大地飛歌》B.《籬笆墻的影子》C.《辣妹子》D.《愛我中華》【答案】D87、澀脈的主要病癥A.血瘀B.食滯C.痰飲D.熱證E.濕證【答案】A88、在初中欣賞課《青春舞曲》中,在擴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老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樂曲編創(chuàng)舞蹈,并且請同學分組展示編創(chuàng)成果,并由老師進行評價并記錄,這種評價方式是()。A.形成性評價B.終結性評價C.自評D.他評【答案】D89、下列為回旋曲式結構的是()。A.A+B+AB.A+B+C+AC.A+A1+A2+A3D.A+B+A+C+A【答案】D90、《遼闊的草原》是蒙古族()歌曲。A.小調B.長調C.短調D.大調【答案】B91、音樂課上林老師組織學生分組以豎笛、鐘琴及小樂器合類《小鳥、小鳥》,并進行表演。小清為輕度智障的學生,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林老師應該如何安排小清的活動?()A.在小組中用豎笛吹奏主旋律B.在旁邊觀著,不直接參與演類C.在小組中以手鼓拍打帶拒D.在小組中用鐘琴演奏主旋律【答案】C92、結構與交響曲類似,由三個或四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的器樂套曲是()A.奏鳴曲B.協奏曲C.交響詩D.室內樂【答案】A93、教育社會學家托爾斯頓·胡森曾告誡人們:“不要把學??闯墒且粋€教學工具,機器也代替不了教師。在有理由用機器代替教師的少數情況下,也必須把那種教學看成是反常的?!睆乃@段話中可以體會出教育過程的“核心問題”是()。A.教師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作用B.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C.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作用D.教學與學習之間的相互作用【答案】B94、下列不屬于朝鮮傳統樂器的是()。A.大芩B.尺八C.玄琴D.伽耶琴【答案】B95、一位教師在教非洲音樂節(jié)奏的時候,組織學生分組練習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用不同的打擊樂器展示。其中一位同學由于節(jié)奏感比較弱,總和其他人配合不好,教師便讓他站在旁邊觀看其他人,課下再練習。這位教師對教學事件的處理屬于()。A.冷處理B.熱處理C.溫處理D.不處理【答案】A96、以A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它的上方音是()。A.DB.bEC.#D.E【答案】C97、卡巴列夫斯基認為,()的一致性在孩子與藝術的接觸過程中表現得最充分。A.道德倫理與美B.素質與能力C.智力與能力D.修養(yǎng)與技能【答案】A98、不宜與海螵蛸聯用的西藥有()A.碳酸氫鈉B.胃舒平C.阿司匹林D.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E.胃蛋白酶合劑【答案】C9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音樂課程評價方式方法的是()A.學校和教師的評價相結合B.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C.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D.自評、互評與他評相結合【答案】A100、欣賞海頓《“驚愕”交響曲》時,老師說:“在平靜的音樂中,時不時會出現一聲突響,這種突響一共出現了幾次?”這一教學活動突出了哪一種音樂要素?()A.力度B.速度C.節(jié)奏D.音高【答案】A大題(共20題)一、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學課例,對其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巴赫)【教學內容】音樂鑒賞《馬太受難曲》;拓展欣賞《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教學目標】1.聽辨《馬太受難曲》,感受宗教復調音樂的美,使同學們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2.教師通過讓學生聆聽各部分音樂主題、組織小組討論,使學生能夠準確聽辨和理解巴赫的復調音樂作品。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樂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樂成就?!窘虒W重點】《馬太受難曲》主題聽辨,理解復調音樂的形式【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2.介紹巴赫生平和《馬太受難曲》的內容以及歷史地位。3.聆聽樂曲,提問學生有什么樣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問同學們從哪里聽出這樣的感受?(介紹第1分曲展示的內容;第72分曲的圣詠旋律,第78分曲的長時值、自由演唱記號等)【答案】這個課例存在教學上的閃光點,但更多的是教學設計和授課內容上存在的問題,因此這是一個問題案例。一方面,上述課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些閃光點:(1)教案來看,本課包括課程名稱、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片段,教案寫作總框架較為完整:(2)教學內容1二關于《馬太受難樂》各片段音樂主題的分析較為透徹,能夠具體到音樂本體和創(chuàng)作背景:教學重點問題設置南表及里、循序漸進:(3)小結部分上升到“理解音樂多元文化”的層面,拓寬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這些都體現了新課程“重視音樂實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這是本課設計的“亮點”部分。但另一方面,課例中的課程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問題:(1)三維目標書寫不規(guī)范,音樂學科的三維目標應當依次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課例中層次混亂;新課程明確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來進行課堂教學,課例中的三維目標頻繁出現了“使同學們”“使學生”等詞,從語言邏輯上來看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因此是不正確的。(2)教學內容的預設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體現。課例中的教學內容預設了“拓展《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一項,但是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沒有體現,反而介紹了“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的區(qū)別”,這一項在教學內容的預設中也沒有提及。(3)聆聽準備不夠。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多次聆聽樂曲可以有效地把握樂曲,為進一步探究學習做好準備;課例中只聆聽了一次,不夠充分;(4)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填充,這樣就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使原本生動的音樂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綜上所述.該課例中的一系列問題違背了新課程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基本理念的實施建議,因此,建議教師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guī)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圍繞新課程的理念展開教學。二、案例:一位學生寫給音樂老師的信:“老師,請您看看我一個十分平常的我,平常的相貌,平常的成績,可是我真的很喜歡上音樂課。每當您走進音樂教室,站在音樂學得好的同學身旁,熱情地問這問那時,我只能怯怯地望著您的背影,美慕地看著這些同學;課堂上發(fā)言時,被您叫起來的總是他們,而我心里很緊張,不敢舉手,只能默地想著已經準備了好久的答案。老師,也請您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存在吧,我真的很喜歡音樂!”問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上面案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7分),并簡述你的觀點(8分)?!敬鸢浮勘绢}考查的是音樂課的授課過程。《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了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這個標準進行分析。三、案例:某學校在高二“音樂與舞蹈”選修模塊開設了韻律操。每節(jié)課前,老師都會從網上下載根據《江南Style》《向前沖》《小蘋果》等流行歌曲編配的廣場舞錄像;上課時,老師一邊播放錄像,一邊要求學生對照錄像上的動作學習。課堂上,氣氛非?;钴S,老師省心,學生開心。下課的時候學生們大汗淋漓,意猶未盡。有一天,老師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跳《青春修煉手冊》!”同學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齊聲叫好!安靜下來后,有一位學過芭蕾的女同學舉手對老師說:“老師,每天就這么跳好像沒什么意思啊,到現在我也沒搞懂什么是韻律操……”問題:(1)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片段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2)如果你是音樂老師,針對案例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敬鸢浮?1)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堂課出自選修模塊中的“音樂與舞蹈”,在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音樂與舞蹈”是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求,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密切關系,拓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能力的一個模塊。這位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開心,并且下課時候同學們還感覺意猶未盡。但是還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不符合課程標準理念中的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的要求。這位老師在課堂上只是播放錄像,讓學生跟著去學,但是并沒有講清楚知識,導致學生只是得到了開心的感受而并沒有創(chuàng)造意識。第二,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音樂課程的評價應該遵循導向性原則;評價應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和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評價應遵循科學性原則,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及審美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2)首先,要根據高中音樂新課程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設計,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做引導,在課堂氣氛活躍的前提下,讓學生了解知識,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其次,從音樂本體出發(fā),講解知識,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最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合理有效地評價。四、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評價。【課題名稱】《音樂主題的寫作》【教學對象】高二選修“創(chuàng)作”模塊的學生【教學內容】創(chuàng)作一段音樂主題【主要目標】通過欣賞、分析兩段音樂主題,學會音樂主題的寫作。(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階段(略)2.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欣賞《馬賽曲》和《懂你》兩首作品的A段主題,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聆聽:A.歌詞內容B.旋律特點C.節(jié)奏特點D.節(jié)拍特點E.結構特點(2)通過討論、分析樂譜,掌握進行曲、抒情歌曲兩種體裁主題的寫作特點。①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答案】(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和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突出了音樂學科的特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引導學生對歌詞內容、旋律特點、節(jié)奏特點、節(jié)拍特點、結構特點多次聆聽,后來通過討論分析,掌握進行曲、抒情歌曲兩種體裁主題的寫作特點等,足以說明進行曲與抒情歌曲所表現的不同的美感。(2)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在布置寫作任務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創(chuàng)作形式,參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在活動中還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并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初步嘗試。高中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的藝術實踐過程,在藝術實踐過程中,學生才能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3)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強.教師在評價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只是在學生互評的基礎上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地方,這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師要愛護和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給出積極實用的評價建議,進而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潛能。五、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課例,并對其教學過程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樂文化的交融》【教學內容】1.秘魯民間器樂合奏曲《告別》2.墨西哥民間歌曲《美麗的小天使》3.烏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教學目標】通過聽、唱、動讓學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樂獨特的風格和其多元的音樂文化。通過欣賞讓學生初步認識拉丁美洲民間器樂、歌舞和探戈音樂的特點。能夠讓學生通過聽、唱、動等不同形式,加深對拉美音樂的理解并會用簡單的肢體語言表現拉關歌舞。【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1)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氣氛。【答案】該教學過程雖然完整,但在一些方面沒有遵循《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1)導入環(huán)節(jié),老師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氣氛,這點遵循了《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動力,這種導入方式可以吸引學生對這節(jié)音樂課的學習興趣,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但在此之后,老師沒有任何引導,沒有讓學生自己思考,就直接告訴了學生這首歌的音樂特點及音樂風格,這一做法忽視了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潛能。(2)在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學生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樂文化的原因,這種做法符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這一理念,但教學方式不恰當,沒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之后賞析兩首歌曲時,老師都是采用先讓學生聽、再給學生講授音樂特點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做法仍然忽視了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3)此課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生命之杯》后,老師可引導學生討論這首歌曲的音樂風格及音樂特點,從而引出拉丁美洲的音樂。在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互相交流之前搜集到的關于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樂文化的原因。在鑒賞歌曲時,可先播放歌曲,通過歌曲,學生體會其中情感,并通過游戲等多種教學方式分析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等特點??傊诮虒W過程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發(fā)揮學生的音樂潛能,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動的師生關系。六、將下面譜例中的樂節(jié)發(fā)展成一個完成的樂段。要求:(1)必須運用模進和重復兩種發(fā)展手法。(6分)(2)樂段由同頭換尾的兩個樂句構成。(4分)【答案】(1)本題涉及內容是通過所給譜例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首先題目中要認知模進亦稱移位。這一手法即是將歌曲的主題旋律或其他樂句的旋律再或他們的樂節(jié),樂匯等作重復出現時每一次的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謂之。模進通常有:1、上行模進或下行模進(模進的方向),二度模進或三度、四度、五度模進等等(模進的音程關系)。2、首調模進(模進僅限于一個調性的范圍內)或轉調模進(模進是從原有的調轉到另一個新調)。而重復則是完全進行樂曲旋律的重復,進而進行答題。(2)本題涉及的是和第一題相同的內容,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有所改動,所謂同頭換尾是樂句前半段保持不變,在后半段進行變化。從而進行題目作答。七、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點評?!菊n題名稱】《豐收時節(jié)》【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豐收時節(jié)》及綜合創(chuàng)編【主要目標】1.學習維吾爾族基本舞蹈動作,感受“賽乃姆”節(jié)奏。2.通過欣賞、創(chuàng)編、表演等實踐活動,圍繞“豐收時節(jié)”主題,嘗試創(chuàng)作和表演,體會舞臺表現的綜合性特征。(其他目標略)【學時】1【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答案】該課例是一個相對豐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內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優(yōu)點:(1)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模仿維吾爾族舞蹈,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課程理念。(2)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刻帶領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舞蹈動作表現;同時,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體現了“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這一課程理念。(3)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我國新疆舞蹈動作進行細致的展示與講解,同時在舞蹈練習過程中,請學生模仿“摘葡萄”的動作,學習舞蹈的同時,傳達著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的課程理念。缺點:(1)欣賞環(huán)節(jié):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帶領學生欣賞樂曲,又要帶領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但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舞蹈動作教授為主,將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在一起,雖然體現了“學科綜合”,但在“突出音樂特點”上有所缺失,沒有帶領學生更好地聆聽與欣賞樂曲,這種做法與音樂課程理念“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相違背。(2)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該老師在音樂課堂中,雖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參與課堂表現,但是在課堂當中并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來練習舞蹈動作,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的課程理念。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作品賞析--------天山腳下的《豐收時節(jié)》(1)學習與感受維吾爾族舞蹈特色師:示范維吾爾族舞蹈片段。師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老師的動作在表現什么?心情如何?(師生交流)生:嘗試模仿“摘葡萄”舞蹈動作。八、賈老師在七年級唱歌課《小鳥,小鳥》中,正在講解愛護鳥類時,窗外突然飛進兩只小鳥,“嘰喳”地叫著飛著,這個意外的因素很自然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頓時,課堂秩序一片混亂,老師則大聲呵斥同學們,讓同學們保持安靜,認真聽講,并把小鳥轟出教室,這時同學們極不情愿地繼續(xù)上課,這堂課也在比較尷尬的氣氛中結束。問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綜合上述教學片段,簡述自己的觀點?!敬鸢浮?1)這個案例屬于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的處理。(2)每位授課老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對此,若處理得好,則會有利于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課堂氣氛,若處理得不好,則會使學生不喜歡上課,厭學,影響師生關系。在本案例中,老師面對課堂上飛進小鳥后吸引學生注意力,用嚴厲的呵斥、轟走小鳥的方式,讓學生們安靜上課,這種方法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能使學生注意力回到課堂上。其實,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靈活的應變能力,面對課堂上飛進小鳥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用生動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比如:“同學們,小鳥的叫聲好不好聽啊大家來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啊”“它們是找不到家了,那么讓我們打開窗戶,一起送它們回家吧?!闭{動起所有學生愛護小動物的積極性,并告訴學生我們一定要愛護小動物,愛護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從而合理地化解這次課堂突發(fā)事件。九、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在進行“音樂長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一單元的教學時,首先請同學欣賞了維瓦爾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樂章,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征,接著又讓學生去欣賞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曲。學生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老師拿起黑板擦在講臺猛敲了幾下,大聲說道:“你們這群樂盲,讓你們聽音樂,你們怎么都睡覺!上課不準睡覺這個常識都不知道嗎”有個調皮的學生,小聲嘀咕道:“這音樂聽著太舒服了,讓人容易睡覺?!眴栴}: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簡述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敬鸢浮?1)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jié)課是鑒賞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fā)現老師非常投入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這位老師剛開始也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欣賞過程中,面對學生睡著了的現象,老師用了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們進行了批評,不符合課程標準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該進行引導,應該尊重每個學生。在面對學生因為欣賞音樂而睡著的現象,作為老師,應該問一下大家睡著的理由。面對學生說音樂聽著太舒服了,教師要進行課中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聲色俱厲地批評,勢必不能緩解課堂局面。(2)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教師要設計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相關文化現象進行積極地探究與思考,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引發(fā)學生對作品的情緒情感、音樂形象的思考,還要對音樂的藝術特征、時代特征、美學思想等有所感悟和體驗。音樂鑒賞課固然以聆聽為主,但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歌唱、演奏、創(chuàng)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等模塊協同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音樂劇、舞臺劇、小品等多種方式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一十、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分析下列案例片段:在一堂學唱課上,學習某歌唱家演唱的《珊瑚頌》。某老師引導:“請同學們來聽一聽.歌曲中的歌唱家的音色特點是什么樣的”一位男同學認為這首歌曲是女低音演唱的。教師有點惱火,對他的評論不理不睬.學生十分茫然。要求(1)對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斷。(2)對教學過程客觀評價。(3)對案例提出教學建議?!敬鸢浮恳皇弧⒁罁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課例,并對其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進行點評。采茶舞曲教學目標:1.通過道茶、品茶、詠茶三個步驟,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通過聆聽茶歌,體會民歌中山歌、小調的特點及地域性。2.通過用方言對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繹,讓學生了解方言對民歌風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興趣。3.感受江南民歌藝術的魅力,以喚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激情。教學用具:教室的布置(茶座式)、茶具、多媒體設備。教學過程:一、導入先播放一段電影片段,請學生分析一下所播放的電影片段的片名是什么?片中人物在做什么?(播放電影《劉三姐》中姑娘們茶山采茶對歌片段)通過片段可以看到一片茶山,人們在一邊采茶、一邊唱著荼歌,其中都離不了一個“茶”字,這也正是今天要聊的話題。二、道茶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說到中國人與茶的淵源,不得不提到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幾千年前“神農嘗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吧褶r嘗百草”,無意品出了茶的妙趣。從此,中國人與喝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敬鸢浮渴紫龋?jié)課的設計很獨特新穎.在品茶中學音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習興趣。其次,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無論在茶道環(huán)節(jié)還是在運用不同方言演唱的地方都能體現這一點。最后,在教學方法上,教師通過對比不同方言帶給歌曲風格的影響.讓學生自己去實踐、體驗,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不足之處在于:(1)缺少教學重難點。音樂是聆聽藝術,音樂課程應“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應加入教學重難點模塊:【重點】能夠用方言演唱歌曲《采茶舞曲》,提高演唱興趣;【難點】通過聆聽茶歌,感受江南民歌藝術的魅力。(2)設計中并沒有體現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內容都放在茶道上,最后才進入歌曲的學習,違背了“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這一教學理念,這樣的安排不合理,也沒能突出教學重難點,同時在教學實施中可能會引發(fā)很多新的問題.使教學逐漸偏離原先預定的軌道。(3)設計中沒有涉及音樂實踐、創(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音樂教學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該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編創(chuàng)等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而此課例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設置有關于音樂欣賞、創(chuàng)造等教學活動。沒有體現出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不能夠激發(fā)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的興趣,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更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違背了“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的基本課程理念。(4)新課標著重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不論在教學設計里還是在教學實施中都要體現,而上述案例在教學目標中出現了錯誤的行為主體“讓學生……”“喚起學生……”,都是不對的。(5)根據音樂學科審美性及情感性的特點,教學目標中要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放在首要位置,而本教學設計中把它置于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后面,違背了新課標的理念。名師如何巧解題?查看視頻解析>>一十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展開階段的優(yōu)點和問題進行評析(7分),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8分)[音樂名稱]《大海和辛巴德的船》(選自交響組曲《天方夜譚》)【答案】一十三、閱讀案例,回答問題。某老師在《現代京劇》的欣賞課教學中,導入時,播放聆聽了李玉剛《新貴妃醉酒》(5分鐘)。接下來從唱腔方面和整體音樂特征方面開始介紹現代京劇與古代京劇的不同(35分鐘)。最后部分,老師播放《雄心壯志沖云天》和《家住安源》請同學們聽辨(5分鐘)。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師教學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敬鸢浮?1)這是一個問題案例。(2)對案例中林老師的做法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雖然,該老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從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課標理念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但是,該老師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用了35分鐘來介紹現代京劇與古代京劇的不同,顯然違背了新課標理念中的“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理念。(3)該老師應該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應該遵循“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的理念,請同學們聆聽、探究歌曲的情緒以及表達的內涵。一十四、案例:一節(jié)音樂公開課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音樂老師非常投入地描繪著音樂之美。她充滿感情地問:“這么美的音樂,同學們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這時,學生中卻突兀地響起一個不同的聲音?!安幌矚g”,一個男生說。老師未予以關注,繼續(xù)充滿感情地說:“多好的音樂啊,同學都很喜歡,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边€是那個男生在嘀咕著“一點也不好聽”,但聲音明顯輕了。老師還是未予以關注,課堂繼續(xù)保持著熱鬧的氛圍,男生再也沒有發(fā)表意見了。問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教學案例片段進行分析,并簡述你的觀點。【答案】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jié)課是公開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fā)現老師非常投人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應該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并且這位老師也能讓課堂保持者熱鬧的氣氛,足見整堂課還是比較井井有條的。但是在這井井有條中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同學可能對課堂的興趣不大,枯燥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該教師雖然教學活動比較貼合學生的發(fā)展,但是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興趣,在“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這一理念的施行中,做法欠妥。在學生進行提出不喜歡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并未作出回應,而是選擇忽略不和諧的聲音繼續(xù)開展教學,不符合新課標中的“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這一理念。教師應該靈活應對這類教學事件,充分發(fā)揮才能,用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策略解決問題,如充分聽取學生的異議,并與學生展開一場音樂之美的討論,一起去發(fā)現音樂的美。一十五、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分析下面的教學課例,對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彌渡山歌》(選自高中鑒賞教材《飄逸的南國風》)【教學內容】音樂鑒賞【教學重點】聆聽、演唱云南民歌,感受、體驗相同地域、不同風格民歌形成的特點?!窘虒W難點】對民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窘虒W過程片段】一、導入欣賞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顧初中學習過的《放馬山歌》,對兩首不同風格的云南民歌進行對比,以此導入。二、新課教授1.聆聽歌曲《彌渡山歌》,體會歌曲的旋律。問題:歌曲的旋律特點旋律當中的節(jié)奏及規(guī)律2.再次聆聽,歌曲旋律中哪部分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預設學生進行回答)。并再次提問.本首歌中歌詞所采用的是什么樣的方法,從而體會歌曲內容情感。3.進一步聆聽,思考歌曲蘊含了什么樣的含義。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并由老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4.學唱歌曲,采取老師范唱學生哼唱,熟悉歌曲旋律,帶入歌曲情感。三、鞏固提升【答案】一十六、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對下面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片段進行評析(7分),并說明理由(8分)。【課題名稱】昆曲《牡丹亭·游園》【教學對象】高中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牡丹亭·游園》之【皂羅袍】片段【主要目標】體驗昆曲《牡丹亭·游園》中的【皂羅袍】片段的唱詞、唱腔、身段及意境,總結昆曲的主要特點和審美特征;了解昆曲的發(fā)展狀況,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其他目標略)【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片段】(一)回顧——尋夢春秋六百年(前略)3.介紹《牡丹亭》的劇情。【答案】此教學設計總體上來說比較好,在設置上存在一些閃光點,同時也有不足之處。閃光點:(1)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符合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內容比較充實,教師能夠由淺入深進行安排,使學生體驗到昆曲的美妙之處,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2)教學過程符合“弘揚民族音樂”的基本理念。教師讓學生朗誦歌詞、感知旋律特點、唱腔特色,總結昆曲的表演特征等,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3)教學過程符合“重視音樂實踐”的基本理念。教師注重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學唱、模仿、體驗昆曲“歌舞一體”的表演,不僅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實踐,更加強了音樂與其他學科的綜合。不足之處:該課例在課堂一開始采用回顧的方式進入課堂,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學生之前學過的知識,但是回顧并介紹《牡丹亭》劇情用時較長,無法直接快速地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基本理念。改進建議: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采用播放視頻、音頻或直接講解背景故事的方式,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在短時間內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十七、案例:一位學生寫給音樂老師的信:“老師,請您看看我一個十分平常的我,平常的相貌,平常的成績,可是我真的很喜歡上音樂課。每當您走進音樂教室,站在音樂學得好的同學身旁,熱情地問這問那時,我只能怯怯地望著您的背影,美慕地看著這些同學;課堂上發(fā)言時,被您叫起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