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欽州市金海灣大街改建工程金海灣大橋引橋支座更換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施工單位:編制單位:項目經理部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目錄TOC\o"1-3"\h\u2384一、編制依據(jù) 12147二、編制范圍 132112三、編制原則 124427四、工程概況及病害 228232五、加固方案及內容 231411六、施工現(xiàn)場布置 325626七、施工組織 338071、施工總體目標 3247922、工期目標 478123、質量目標 429184、環(huán)境保護目標 5207335、安全目標 58627八、主要設備清單及各項指標 514476九、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和工藝 6206751、金海灣大橋更換支座采取滿堂腳手架作施工平臺 6191462、同步頂升更換支座 7189133、頂升過程關鍵技術方案 169603十、施工進度計劃 2126262十一、施工技術組織保證措施 2119301十二、冬季、雨季和特殊氣候的施工安排 2230995十三、質量保證體系 227978十四、監(jiān)測體系 2354231、監(jiān)測的目的及內容 23228312、監(jiān)測組織安排 23159243、監(jiān)測的實施 2421132十五、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 252044十六、環(huán)境保護措施 2667021、自然環(huán)境保護 26282242、防止水源污染的措施 2611140第十七章、應急預案 27314851、液壓設備故障 2770922、梁體監(jiān)測值超限事故 27238973、惡劣氣候 28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一、編制依據(jù)1、欽州市金海灣大街改建工程西大街工程橋梁工程施工設計圖紙及有關設計說明;2、現(xiàn)行有關公路橋梁規(guī)范、規(guī)程、規(guī)則及標準:2-1、《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7-2006)2-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2-3、《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H10-20092-4、《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1-20082-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文件》(城市建設部分)(建標【2000】202號)2-7、《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CJJ99-20032-8、《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J23-20082-9、《建構筑物托換技術規(guī)程》CECS295:20112-1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二、編制范圍欽州市金海灣大街改建工程西大街工程橋梁施工工程的相關工作,內容包括:金海灣橋引橋支座更換三、編制原則1、按照合同文件所規(guī)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根據(jù)工程的特點和輕重緩急,科學合理的組織安排施工,在工期安排上盡可能提前完成。2、堅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力求技術先進、科學合理、經濟適用的原則。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順序,正確選用施工方法,科學組織,均衡生產。各工序緊密銜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以保證施工連續(xù)均衡有序地進行。4、堅持自始至終對施工現(xiàn)場全過程嚴密監(jiān)控,以科學的方法實行動態(tài)管理,并注重環(huán)保。嚴格組織、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創(chuàng)標準化施工現(xiàn)場。5、嚴格執(zhí)行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及驗收標準。四、工程概況及病害金海灣大街位于欽州市南部,整體呈東西走向,全線與金海灣大橋(欽江三橋)為界,分為西大街及東大街兩段,金海灣西大街道路全長6.64KM,金海灣大橋(欽江三橋)為(11*25m預應力小箱梁+(55+98+55)m預應力砼連續(xù)鋼構+9*25m預應力小箱梁。橋梁主要的病害為:金海灣大橋支座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形。五、加固方案及內容1、金海灣大橋:主要對全橋引橋支座更換。支座更換布置圖六、施工現(xiàn)場布置該項主要施工內容為更換橡膠支座,擬計劃10月25日開展施工,需對該橋進行全封閉施工。七、施工組織1、施工總體目標(1)、施工組織機構為了安全、優(yōu)質、按期完成施工任務,本著精干、高效的原則,我們計劃安排素質高的技術、管理人員和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施工隊伍完成施工任務,以項目部經理部為管理中心,全面負責本項目工程的施工組織指揮工作,包括施工組織計劃制定實施,施工工藝、技術、勞動調配工作。項目經理:黃世相⑵、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黃世相副經理:楊通國技術負責人:張振樣副經理:楊通國技術負責人:張振樣工程技術部安質環(huán)保部財務部工程技術部安質環(huán)保部財務部物資設備部橋梁頂升施工作業(yè)隊橋梁伸縮縫施工作業(yè)隊橋梁支架施工作業(yè)隊橋梁橋面處理病害施工作業(yè)隊橋梁頂升施工作業(yè)隊橋梁伸縮縫施工作業(yè)隊橋梁支架施工作業(yè)隊橋梁橋面處理病害施工作業(yè)隊橋梁其他病害施工作業(yè)隊2、工期目標本工程計劃工期50天,從2013年10月25日開工至2013年12月15日完成。3、質量目標質量總目標是項目工程質量等級為合格,確保分項工程合格率100%。4、環(huán)境保護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周圍環(huán)境始終如一;施工后,交通行環(huán)境更加優(yōu)良。5、安全目標本工程施工工地同時也是交通要道,施工同時涉及橋面交通繁忙,橋下高空作業(yè),要加大安全投入,采取積極穩(wěn)妥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發(fā)生。主要設備清單及各項指標本項目計劃使用的頂升設備是:YD1000-45型頂推式千斤頂40臺;ZB-500型電動油泵4臺;另備12KW發(fā)電機一臺;6.5KW發(fā)電機2臺。1、千斤頂?shù)男阅芗凹夹g參數(shù)千斤頂是一種單油路液壓專用千斤頂,主要由油缸和活塞組成,活塞端部安裝有球形矯正裝置,當向千斤頂供油時,活塞伸出油缸外,將需起頂?shù)牧后w頂舉起來。該千斤頂活塞的回程是通過外力(梁體自重)來完成的。該千斤頂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千斤頂結構圖及技術參數(shù)如下:YD1000-45型頂推式千斤頂技術參數(shù)表千斤頂型號YD1000-45技術參數(shù)單位公稱壓力MPa50公稱頂舉力KN1000公稱行程mm45九、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和工藝1、金海灣大橋更換支座采取滿堂腳手架作施工平臺(1)橋梁頂升更換支座操作平臺方案:金海灣大橋橋孔布置為(11m×25m)先簡支后連續(xù)小箱梁,(55m+98m+55m)+(9m×25m)先簡支后連續(xù)預應力小箱梁。由于引橋圓板式橡膠支座(φ250×63)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形,基于大橋的安全考慮,受業(yè)主的委托,我單位對該橋支座進行更換,更換后的支座為φ350×63圓板式橡膠支座。根據(jù)我們的工作人員的調查,金海灣大橋西引橋11×25m的橋墩高從8m到12m,東引橋9×25m的橋墩高從6m到8m左右,我項目部計劃采用φ48鋼管搭建工作平臺,具體方案如下:操作平臺搭建高度為更換支座的橋墩的墩柱高度,也就是到蓋梁的地面標高,下面以墩柱10m高為例作操作平臺的設計。操作平臺只提供工作人員上橋墩檢查支座安裝質量的工作平臺,不作為承重結構。由于蓋梁寬度為1.8m,墩柱直徑為φ1.5m,蓋梁長度為14.2m。為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及工作需要,搭設平臺擬采用17m寬,長度為引橋橋跨長度,西岸引橋長11×25m=275m。東岸引橋長9×25m=225m??v向間距設為2.5cm,橫向間距為2m。第一層間距為1m,第二層到第六層間距為2.0m,頂層第七層加密為1.5M并滿鋪竹跳板作為工作平臺。該平臺可以滿足工作人員在橋下更換支座及修補橋梁裂縫、疏通泄水管。引橋搭設具體尺寸圖:(見附表1)(2)總體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施工準備封閉交通更換支座交工驗收拆除施工平臺清理場地2、同步頂升更換支座(1)、工程特點①金海灣大橋梁板間橫向聯(lián)系較為薄弱,上部結構整體頂升時對同步要求較高,避免引起梁板和橋面鋪裝的損壞;②頂升部分為西引橋11跨及東引橋9跨簡支變連續(xù)小箱梁,單片箱梁的實際重量在73~80T左右,五片箱梁加上上部結構(橋面鋪裝、護欄等),單跨約為600噸,橋面沒有伸縮縫,宜整聯(lián)同步頂升,為了不對梁板和鋪裝造成損壞,必須精確控制單墩頂升的高度。③為了盡量避免對橋梁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同步頂升高度控制8mm以內。、工期目標:50天(3)、千斤頂布置圖(見附表2)和同步頂升與支座更換的總體施工流程圖施工總體設計施工準備頂升設備校檢調試頂升設備安裝進行2mm試頂升正式進行頂升頂升階段監(jiān)測分級頂升至施工所需高度支座更換落梁就位(4)、頂升安全措施①橋梁分幅頂升施工期間,采取全橋封閉交通;②施工中,注意臨時支撐要及時,支撐與梁體之間要密貼,防止由于支座脫空造成的梁體損壞。③支座上、下鋼墊板采用和鋼結構相同的涂裝,防止銹蝕。④相鄰墩柱的不同步性頂升誤差不超過2mm;(5)、同步頂升方案本次針對金海灣大橋引橋11跨及9跨簡支變連續(xù)小箱梁原橡膠支座進行更換施工。在橫橋向采用各主梁支點同步頂升(落梁)施工的方案。梁體頂升、支座更換的主要施工步驟為:施工準備→布置頂升支撐點→安裝千斤頂及同步設施→設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封閉交通→進行2mm試頂升→正式進行頂升→頂升就位后安裝預制好的臨時支撐→支座更換施工→落梁。(6)、支座更換方案原橡膠支座剪切變化、老化、開裂病害嚴重,失去其使用功能且梁端伸縮縫內存在混凝土垃圾,造成橋跨結構在均勻溫差、活載的作用下,縱向變形受到約束。為保證上部結構在荷載、溫度變化和砼收縮徐變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變形,使結構的實際受力、變形情況符合設計意圖,并保護梁端、臺帽、不受損傷。在施工方案編制過程中,我公司對金海灣大橋橋臺和各跨蓋梁處支座區(qū)域的施工操作條件進行了初步調查。因支座處凈高限制,部分無法直接在梁肋底面與臺帽(蓋梁)頂面之間直接安置頂升設備。因此,針對現(xiàn)場條件,制定更換支座方案。結合以往的支座更換經驗,橡膠支座更換成功的關鍵在于梁體、臺帽(蓋梁)與支座接觸面的調平,只有接觸面完全水平,才能確保支座更換后于梁體、臺帽(蓋梁)密貼,均勻受力,避免以后發(fā)生剪切變形、膨脹開裂等病害。(7)、同步頂升施工基本要求①頂升技術及其施工工藝隨橋梁頂升既是在需要頂升部位設置臨時頂升支撐,利用千斤頂和同步頂升設備對橋梁結構進行抬高或降低的移位操作,頂升就位后安放臨時墊塊且保證其穩(wěn)定,對墩臺、支座或主梁進行改造施工,最后安放支座、落梁。通常情況下,橋梁頂升施工有如下步驟:1)、施工準備;2)、在橋臺(蓋梁)上安放千斤頂;3)、監(jiān)測設備的安裝;4)、試頂升(問題反饋及處理);5)、正式頂升;6)、第一次頂升完成;7)、臨時支撐的放置;8)、繼續(xù)頂升至設計位置;9)、臨時支撐的放置;10)、落梁至臨時支撐上;11)、改造臺帽(蓋梁)、支座和梁底;12)、落梁,并清理現(xiàn)場。②頂升的安全性橋梁頂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保證頂升施工過程結構的安全。頂升過程中的安全性包括:結構的安全性,設備的可靠性及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確保梁體的整體安全性在施工組織設計過程中,對簡支后連續(xù)梁結構體系的特點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同一橋跨內的梁體之間在橫橋向通過橫隔板(梁端)、橋面板、濕接頭聯(lián)結,在橋臺處與引橋處、引橋處與主橋處之間設伸縮縫,而箱梁端簡支支承于剛性蓋梁梁上。如果在頂升過程中橫橋向的相鄰頂升點出位移不能同步,則會形成附加內力,對梁與橫隔板、橋面板的連接部位受力安全非常不利。從縱橋向受力方面考慮,在橋臺處同步頂升梁體時,會在橋臺與相鄰橋墩間產生豎向位移差,理論上該位移差不會產生附加內力,但如果橋臺處頂升位移過大,對結構安全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梁體的整體安全性,必須嚴格保證橫橋向各主梁處的頂升位移同步,且盡量減小總頂升量,只要滿足舊支座能夠取出,新支座能夠順利安裝以及上楔形塊和下墊石修補的操作條件即可。確保頂升點處上、下結構的局部安全由于在頂升過程中,梁體和臺帽(蓋梁)頂升著力點處存在應力集中現(xiàn)象,該處需要專門的加強設計,保證在頂升過程中臨時支撐區(qū)域不會出現(xiàn)局部破壞,避免造成梁體結構整體破壞,本橋擬在每片梁的連續(xù)端布置一個千斤頂,同時盡可能地使得頂升著力點靠近原連續(xù)段的中點位置。盡量不改變梁體的內力狀態(tài),保證結構完全。確保橋臺、蓋梁的整體安全頂升過程中,由于支座反力施加位置的變化,橋臺、蓋梁的內力狀態(tài)可能存在一定變化,且往往會增加下部結構所受偏心彎矩,而原結構設計時并未加以考慮,因此考慮盡量減小頂升對橋臺、牛腿受力的不利影響。確保頂升過程中的施工安全頂升過程中梁體噸位較大,如果出現(xiàn)某些千斤頂漏油或故障,可能導致梁體的從橫向不均勻頂升,嚴重時可能導致梁體傾覆,因此,需在梁體頂升過程中采用安全鋼墊板進行保護,保護梁體不發(fā)生整體傾斜。同時,頂升時要分批次緩慢頂升和回落,不能一次到位。但需相鄰墩柱的不同步性頂升誤差不超過2mm。另外,還要關注施工過程中高空作業(yè)、腳手架防護、用電等安全問題。③、頂升施工可行性要求1)、橋梁頂升施工是對既有橋梁的改造,故存在較多的約束條件,建設工程中已用的一些較好方案在實際橋梁頂升中存在無法實施的現(xiàn)象。千斤頂、輔助支撐往往需要設置在墩臺帽上狹小的空間內,甚至有時根本無法直接安置,需要專門設計托架以作為支撐平臺。2)、千斤頂、輔助支撐的布設方案設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只有實踐經驗豐富的施工單位才能靈活應對現(xiàn)場的各種復雜限制條件。3)、頂升方案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針對金海灣大橋的結構、構造特點,可操作性受制約的因素為千斤頂尺寸、安放位置、施工操作空間等要求。4)、對于千斤頂尺寸、安放位置和施工操作空間的問題,可根據(jù)現(xiàn)場構件尺寸和空間位置,靈活選擇千斤頂類型及其支撐位置。5)、在荷載的作用下,千斤頂?shù)挠蛪哼_到預定值時需要一個反應時間,并且沖擊荷載對千斤頂油缸會造成損傷,因此,考慮到頂升過程中的安全以及頂升設備正常工作的要求,本次在更換支座的整個過程中,對該橋進行全封閉施工。④頂升過程控制要點1).橋梁同步頂升的安全控制設計由于液壓缸安裝的誤差及頂升過程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在頂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微小的不均勻性,且橋梁存在縱,橫坡,為防止梁體傾覆和滑移,保證橋梁頂升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將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考慮采用必要的限位措施。橋梁各支座反力不同,為保證同步頂升,液壓系統(tǒng)應滿足各液壓缸壓力自動調整,以適應上部負載。以頂升位移為主要控制指標,通過對頂升力合理控制完成橋梁頂升,同時使橋梁的附加內力最小。橋梁頂升過程中,為了防止梁體扭曲、應力集中和開裂,各頂升點必須進行局部加強,并保持位移同步。2).橋梁同步頂升的臨時鋼墊塊支撐設計頂升過程應采用分級頂升,每一級行程的最大位移控制在1mm以內,頂升速度控制在3分鐘1mm以更為平穩(wěn)(規(guī)范規(guī)定2分鐘1mm),頂升到位后,自動鎖定千斤頂,不回油。對千斤頂?shù)馁|量要求非常高。在千斤頂鎖定后,一般安裝臨時鋼墊塊作為輔助支撐,防止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3).橋梁頂升過程的同步監(jiān)控橋梁的同步頂升需分級完成,因此對橋梁頂升過程中的整個運動軌跡、整體姿態(tài)、結構的應力等進行實時監(jiān)控室關乎于橋梁結構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內容包括橋梁整體姿態(tài)、位移、結構應力等,監(jiān)控工作要貫穿于頂升、持荷和落梁的整個施工過程中。本次監(jiān)控對象主要是上部結構。根據(jù)金海灣大橋的結構特點,主要監(jiān)控內容為:①各頂升點處梁體的豎向及縱、橫向位移,各主梁端部橫隔板頂,底及橋面板的應力;②邊跨空心梁梁肋豎向裂縫病害及梁端附近斜裂縫的發(fā)展情況;③派專人對橋面鋪裝進行外觀檢查。4).各施力點頂升力的有效傳遞由于千斤頂頂升力較大,各施力點的反力需要安全、有效的傳遞至下部結構或者臨時支撐,同時不能造成結構的破壞,因此必須采取可靠的措施予以保證。5).頂升梁段對橋梁其他部位影響對于已建成的橋梁,頂升施工必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金海灣大橋各跨梁體在同步頂升抬高過程中,必然會對如伸縮縫、管線、防撞護欄等構造物產生影響,梁端部的垃圾清理工作必須符合要求。因此在頂升之前需要詳細調查、確保施工工程和結構的安全。6).落梁后梁底標高控制對于已建成橋梁,梁體就位后,恒載作用下的內力分配已完成,因各種主梁端有橫隔梁聯(lián)結,必須保證頂升前后梁體的相對位置不變,除了保證各片梁體在上升階段位移量一致外,還要確保落梁后,各片主梁底面標高變化量相等,且恢復至更換前的標高,保證梁體落梁后的結構安全。(8)、同步頂升與支座更換施工①、頂升前后的橋梁檢測頂升施工之前有必要對頂升橋跨及其相應的上、下部結構進行全面地檢測,以了解橋梁結構現(xiàn)狀,避免已有病害對頂升施工的安全性造成隱患,也便于在頂升過程中對已有病害做進一步觀測:另一方面頂升施工結束后也需要全面檢測,對比頂升施工前的狀況,以判斷頂升施工是否對橋梁結構造成損傷,若有損傷,則需要采取相應的維修加固措施。②、外觀缺陷檢查1).主梁調查調查主梁的裂縫情況并詳細記錄和分析原因,對裂縫按照加固設計要求進行處理。2).梁端橫隔板調查調查橫隔板橫向聯(lián)系狀況,有無損傷,判斷是否需要加固,以保證頂升過程的結構安全。3).支座檢查調查該橋支座形式,查明支座是否老化,變形是否過大,位置是否正確;檢查支座是否脫空或缺失;檢查支承墊石頂面是否有裂開、積水等現(xiàn)象,可采用鑿除面層用環(huán)氧砂漿縫補的方法進行修補。根據(jù)支座現(xiàn)狀,判斷其能否將上部結構的作用順適、安全地轉移到橋臺、蓋梁上去,是否能保證上部結構在支座上自由變形,以便使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與計算圖式相符合。4).橋臺及蓋梁檢查檢查橋臺臺帽及蓋梁有無裂縫,有無滲漏水現(xiàn)象發(fā)生;檢查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對蓋梁的豎向裂縫做進一步檢查,按照加固要求進行處理。檢查基礎有無明顯沉降、偏移等位移出現(xiàn),有無沖刷現(xiàn)象發(fā)生等。5).橋面及其它附屬設施檢查對橋面鋪裝等進行檢查,記錄其工作狀況,如裂縫位置、形狀等,以便于頂升前、后的對比分析。③、橋梁材質檢查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破壞都是從混凝土或鋼筋的材料劣化開始的,環(huán)境條件的自身因素都可以引起材料的劣化,其中,多數(shù)材料劣化是由于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如混凝土碳化和鋼筋銹蝕是由于空氣、水、酸雨以及氯化物等造成的。結構材質是和結構外觀缺陷檢查同步進行的,本次需調查混凝土強度,碳化深度及鋼筋銹蝕情況。3、頂升過程關鍵技術方案⑴、頂升準備工作①、搭設施工平臺首先搭設腳手架和平臺,檢查梁,墩柱的外觀質量,清理雜物等,清楚無關的約束。要求施工平臺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承受一定的豎向和水平推力作用,變形小,穩(wěn)定性高。平臺與梁底保持足夠的空間,能確保施工檢測人員的可操作性。②.支撐點處局部加強本次頂升,初步擬定千斤頂?shù)酌嬷斡跇蚨諛蚺_,千斤頂頂面支撐于箱梁主梁端濕接縫處梁肋。但因實際操作條件的限制,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可能需要做調整。為了加強頂升著力點處的承壓性能,更好地擴散應力,在千斤頂與臺帽或蓋梁以及與箱梁底面之間設20mm厚鋼板。千斤頂采用高度140mm~180mm,行程3~5cm規(guī)格,最大頂升噸位100噸。為了保證千斤頂、輔助支撐豎直受力,在千斤頂安置前,對梁肋底面、臺帽、蓋梁頂面的著力點位置進行找平,采用打磨、批嵌結構膠的方法打磨校準水平。③.梁板、蓋梁加固根據(jù)加固設計文件要求進行裂縫處理,同時根據(jù)進一步的就近檢查情況和探測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加固,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結構安全。如檢查發(fā)現(xiàn)有其他裂縫病害或缺陷,在通知監(jiān)理、業(yè)主后酌情進行處理。④.千斤頂數(shù)量根據(jù)理論計算的支反力以及頂升點位置設計千斤頂數(shù)量:a.千斤頂?shù)倪x用,首先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同時也考慮合適的本體高度,單片箱梁的實際重量在73~80T左右,五片箱梁的加上上部結構(橋面鋪張、護欄等等),約為600噸。橋面連續(xù)的位置提升約為600噸左右,我們將設置橋臺5臺提升力100T的橋梁專用千斤頂,極限提升力將達到500T,蓋梁設置10臺提升力100T的橋梁專用千斤頂,極限提升力將達到1000T。擁有足夠的安全儲備。當達到頂升高度后,可以對千斤頂進行液壓鎖定,有效地實現(xiàn)落梁保護。較多千斤頂?shù)氖褂?,有效地減小了橋臺和箱梁在頂升時受到的應力,應力的最大值小于10MPa,遠小于混凝土設計應力值。部分因實際操作空間限制問題則通過由千斤頂高度110mm,行程3~5cm規(guī)格。b.每一排頂升處頂升時,還要準備2個以上性能完好的千斤頂以備用。共配制1000KN千斤頂40只。⑤.頂升的順序先東岸9×25m引橋頂升(分左右幅頂升),后西岸11×25m引橋頂升(分左右幅頂升)。⑵、千斤頂安裝①.將帽梁上殘留混凝土以及雜物清理干凈,在梁底布設千斤頂,并安裝好配套油泵。為保證頂時不頂傷梁板、帽梁及保持千斤頂與梁板相對穩(wěn)定,每臺千斤頂上下至少各配一塊250mm*250mm*20mm鋼板,應用墊板擴大千斤頂與主梁的接觸面積,要求密合、平穩(wěn)、不損傷梁體。②.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在梁板底部均布設位移傳感器,用于梁體頂升過程中的頂升監(jiān)控。③.對梁體進行試頂升,千斤頂必須按設計的行程同步頂升,應控制起梁速度在1mm/min左右,同時觀測梁體起頂高度和千斤頂?shù)钠痦斄Γ┬须p控。頂力為2MPa,以檢查千斤頂、油泵的機械性能是否完好,油壓千斤頂應保證油路良好,各并聯(lián)千斤頂油壓均勻,工作狀態(tài)正常,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不均勻頂升。檢查完后卸載后即可進行頂梁作業(yè)。⑶、試頂升在正式頂升前進行試頂,試頂主要是為了消除支撐點下的非彈性變形,頂升裝置驗收合格后進行試頂加載,頂至主梁脫空2~5mm時停止,停放5~10min進行觀察,無任何異常后方可開始整體頂升。⑷、正式頂升試頂升后,觀察若無問題,便進行正式頂升。將位移百分表安裝在百分表支架上,對頂升監(jiān)控設備位移讀書進行清零,建立梁體頂升位移監(jiān)控系統(tǒng)。橋梁頂升后,位移百分表就會測量出相應的位移。頂升梁體在頂升過程中最大位移量與最小位移量差值不超過1mm。頂升到設計高度后,應墊實主梁,保證平穩(wěn)可靠,回落千斤頂使梁板支承于支架上。頂起過程中應對鉸接縫、橫隔板、梁體原有裂縫等進行監(jiān)控。觀察在頂升過程中各個部位的應力、跨中的撓度變化、裂縫的發(fā)展,確保在施工過程中頂升均勻,上部結構縱、橫向不開裂,不破壞梁的整體性。起梁時如果裂縫發(fā)展超過了規(guī)范和設計允許值,必須停止起梁,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再重新起梁。⑸、頂升高度控制及頂升限位①.頂升高度越大則結構安全和施工風險越大。本次支座維修工程,僅僅是更換橡膠支座,不需要對其他構件或者設施進行大的改造,因此頂升高度的控制原則為:主要以梁體和支座之間能脫空,舊支座順利取出、新支座順利安裝便利為宜,越小越好。本次同步頂升高度擬控制在8mm以內,根據(jù)施工期間的實際情況做必要調整;同一橋臺(蓋梁)上的支座間頂升橫向、縱向高度誤差應控制在1mm以內。②.在更換支座過程中,為防止橋面結構發(fā)生偏位,可在橋面兩側設置限位裝置,限制其橫向移動。由于該頂升工程頂升高度較小,不會超出蓋梁兩側抗震擋塊的高度范圍,所以利用抗震擋塊做橫橋向限位裝置;頂升前在兩側梁板與抗震擋塊間的空隙內塞入一定厚度的鋼板,留有2mm的空隙。⑹、檢測和維修處理梁體頂升就位、穩(wěn)定且輔助支撐安裝就位后,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考慮調整支座墊石厚度或梁底楔形塊厚度,在結合面處理后采用結構膠直接批嵌以調整厚度。支座墊石或楔形塊處理后,用水準尺檢測墊石頂面和梁底預埋鋼板(或楔形塊)底面是否已經水平,若不合規(guī)范要求,則需要重新調平。另外,如預埋鋼板已銹蝕則對預埋鋼板進行除銹并涂刷一層環(huán)氧樹脂,對如發(fā)現(xiàn)破裂的支座墊石則采用結構膠進行修補,為下一步的落梁做好準備。支座墊石、梁底楔形塊調平是支座更換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為避免新支座出現(xiàn)脫空、偏壓、外凸鼓脹變形,保證落梁后新支座均勻受力,恢復支座的正常使用功能。⑺、支座更換頂升到位后,在支座邊與板梁底間放入墊塊,形成臨時支撐點,防止因受力不均勻,引起局部承壓破壞,取出病害支座并編號,準確記錄支座位置。根據(jù)記錄位置準確放入新的支座。⑻、落梁就位新支座更換完畢及脫空支座墊實后即可緩慢落梁,同時逐步撤出墊塊,填寫支座編號,拍照存檔。十、施工進度計劃具體施工計劃如下:由于工期緊,計劃于10月20日進場準備,先進行交通管制及搭設施工平臺,計劃10月25日開始施工,12月15日完成。十一、施工技術組織保證措施1、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學習、熟悉合同文件及有關技術規(guī)范、標準和操作規(guī)程,領會設計圖紙的意圖。2、編制好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認真研究圖紙,詳細制定各工序的施工方案,做好開工前的技術準備和技術交底工作。3、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檢驗制度,按技術規(guī)范要求操作,及時抽樣試驗,為工程施工提供科學依據(jù)。每道工序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分項工程完工后,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自檢評定;同時,配合監(jiān)理工程師對工程質量進行抽檢。十二、冬季、雨季和特殊氣候的施工安排由于本工程地處廣西的南部,施工受冬季影響很小,因此項目部的重點工作是做好雨季施工及臺風季節(jié)的施工安排,具體措施如下:1、雨季前儲備足夠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資,確保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2、氣象預報資料由專人負責收集,作為編制施工計劃和指導施工安排的依據(jù)。3、對于怕潮濕的材料下墊上覆蓋,所有材料掛牌標識。4、電動機具設備雨天覆蓋,雨后檢查機具設備情況,排除安全隱患。5、及時關注氣象信息,臺風到來之前做好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人財物的損失。十三、質量保證體系1、設立專職質檢工程師,對進場材料、施工工藝、質量等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范進行檢驗,全過程監(jiān)督,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本項目,不符合格的工程必須返工或修復至監(jiān)理工程師滿意為止。2、作好技術交底工作,具體到每一個人,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檢驗標準進行施工。每道工序完畢,必須先自檢合格,并認真填寫各種原始記錄,在得到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方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十四、監(jiān)測體系1、監(jiān)測的目的及內容⑴、施工前監(jiān)測主要是對各監(jiān)測點取得各項監(jiān)測參數(shù)的初值。如觀測點坐標情況、標高等。⑵、整體頂升監(jiān)測包括頂升、支撐、落梁等過程的監(jiān)測。監(jiān)測內容主要包括位移監(jiān)測、橋梁的整體姿態(tài)監(jiān)測等。2、監(jiān)測組織安排監(jiān)測計劃應與頂升的施工計劃相協(xié)調,并可在實施過程中改進,其監(jiān)測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現(xiàn)場總指揮。監(jiān)測時按以下原則安排:①預先制定的監(jiān)測計劃;②關鍵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必要的監(jiān)測;③特殊工況發(fā)生時,補充監(jiān)測;④監(jiān)測結果出現(xiàn)異常時,補充監(jiān)測;3、監(jiān)測的實施⑴、施工前,在墩柱周圍搭設腳手架,每片板下布設2臺YD-100(150)型千斤頂(頂升100t、200t)及用于位移監(jiān)控的專業(yè)同步頂升設備。⑵、采用頂升力和位移雙指標控制,可有效控制施工過程,避免頂升對橋梁的損傷。頂升前,搭設工作支架和平臺,檢查墩柱、連續(xù)梁的外觀質量,解除無關約束,清理橋面雜物;進行理論計算,確定各支墩的支座反力大小及分配比例,確定頂升順序和各支墩的一次安全頂升量及引起的控制截面的最大拉應力;加工、準備臨時支撐用的鋼墊板、鋼墊塊若干;安裝千斤頂、臨時支撐、位移計(百分表)等。每個支座安裝一個自鎖式千斤頂(含壓力表)、一個百分表,用于控制各千斤頂?shù)捻斏晚斏浚ㄎ灰疲?。⑶、在正式頂升之前,進行模擬頂升操作訓練,使各工作人員熟悉操作過程。在頂升力控制(力控)階段,根據(jù)理論計算的各支墩反力值為依據(jù),分級頂升,直到將梁的自重轉換到千斤頂上,每次加力頂升過程中監(jiān)測頂升量,使各支墩基本保持一致。當梁體自重已全部轉換到千斤頂上時,進入頂升量控制(位控)階段,該階段頂升力不再增加,改用每次的頂升量來控制,以避免某墩頂升量控制(位控)階段,該階段頂升力不再增加,改用每次的頂升量來控制,以避免某墩頂升太多或造成梁開裂。每次頂升2mm,直到可將原支座順利取出為止。⑷、將原支座取出后,仔細檢查安放支座處支座墊塊、梁底面,看是否有嚴重的變形及破壞情況,再采用環(huán)氧樹脂砂漿將支座墊塊找平。確保支座位置處理好后,將新支座位置,并清理支座表面的雜物。安放新支座無誤后即可落梁。為了保證落梁時梁體平衡,要保證千斤頂?shù)囊淮位芈淞?,直到落實為止。同時需要再次檢查支座與梁底是否完全接觸,否則,需重新的起頂,直到符合要求。十五、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在施工中認真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藕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辦事處2025年度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應用合同
- 不銹鋼欄桿扶手采購合同范本
- 內墻抹灰班組勞務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辦公園區(qū)外墻防水項目設計及施工圖合同
- 餐飲店裝修安全免責合同
- 稅務代理服務合同模板
- 室內外裝修材料采購合同模板
- 季度限時折扣活動臨時用工合同
- 蔬菜批發(fā)銷售合同模板
- (完整版)小學英語語法大全-附練習題,推薦文檔
- 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簡便運算課件
- 非遺申請書范本
- 注塑參數(shù)表完整版
- 吊頂工程課件
- 山東大學出版社六年級上冊傳統(tǒng)文化第一單元寬仁厚愛備課教案
- 2023年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16492-1996光學和光學儀器環(huán)境要求總則、定義、氣候帶及其參數(shù)
- FZ/T 01010-2012涂層織物涂層剝離強力的測定
- 混凝土耐久性課件
- 情報學與情報分析基礎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