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_第1頁
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_第2頁
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_第3頁
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_第4頁
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反應基本類型及發(fā)生條件一、背景資料背景資料1.氧化-還原反應理論的發(fā)展拉瓦錫根據(jù)實驗,在1777年向巴黎科學院提出報告指出:物質燃燒或金屬在空氣中燃燒并不是燃素學說所謂脫去燃素的分解反應,而是金屬和氧化合:金屬十氧二金屬氧化物物質跟氧化合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這就推翻了統(tǒng)治化學界達百年之久的燃素學說,我們今天學習的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誕生了。拉瓦錫于1783年才宣布他的化學理論的革新,拉瓦錫夫人還儀式性地焚燒了斯塔爾的書和燃素學說的書籍,以標志新化學的開始。的確,拉瓦錫的燃燒的氧化學說開拓了化學的新時代。恩格斯對拉瓦錫的燃燒的氧化學說給予很高評價,把燃素學說之于燃燒的氧化學說與黑格爾辯證法之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相比擬,燃燒的氧化學說使過去在燃素學說形式上倒立著的全部化學正立過來了,而批評普利斯特里等堅持錯誤的燃素學說的人,由于被傳統(tǒng)的燃素學說所束縛,“本來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觀點并使化學發(fā)生革命的元素,在他們手中沒有能結出果實”。以上介紹的是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的建立過程或者說是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發(fā)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是以氧的得失為基礎的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發(fā)展的第二階段就是我們以化合價升高(氧化)、降低(還原)一為基礎的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第三階段是以電子得失(得電子為還原,失電子為氧化)為基礎的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從氧化一還原反應理論發(fā)展的第一階段的歷史,即人類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才弄明白燃燒的本質的史實,我們可得到下列幾點啟示。第一,科學的發(fā)展是由生產(chǎn)和科學實驗水平?jīng)Q定的。第二,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幾代人或幾百年、幾千年人們勞動的積累,經(jīng)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改正錯誤,才達到比較正確的認識。第三,要尊重事實、不迷信權威,勇于實踐。實踐是發(fā)現(xiàn)真理、檢驗真理的標準。第四,現(xiàn)在大家公認的理論,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它還有缺點或錯誤,在人們的實踐中,還要克服缺點、糾正錯誤,向前發(fā)展。背景資料2.濕法冶金的起源濕法冶金:亦稱“水法冶金”,即在溶液中,特別是在酸、堿、鹽類的水溶液中冶金作業(yè)的總稱。屬于濕法冶金范疇的有:浸出、過濾、沉淀、結晶、萃取、離子交換、水溶液電解等過程。濕法冶金適于處理金屬含量較低和組分比較復雜的原料。其綜合回收率高、勞動條件較好、廣泛用于有色和稀有金屬,如鋅、鈾、稀土金屬等生產(chǎn)。在宋初,我國發(fā)明了膽水浸銅法,是濕法冶金技術的起源。劉安是我國西漢時的煉丹家,他著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著“曾青得鐵,則化為銅?!币馑际钦f銅遇到鐵時,就有銅生成。實質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鐵和可溶性的銅鹽發(fā)生的置換反應。這一發(fā)現(xiàn)要比西方國家早1700多年。在宋朝時采用這一方法煉銅已有相當規(guī)模,每年煉銅達5x105kg,占當時銅產(chǎn)量的15%—25%。這種煉銅方法在我國最早,是濕法冶金的先驅。

二、實驗探究神奇的阿拉丁神燈-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一、 實驗步驟:取一個125mL之錐形瓶并附瓶塞。加入30-50mL的30%過氧化氫溶液于上述瓶內(nèi)。將約2g的碘化鉀固體填裝入茶包內(nèi),小心地將茶包袋口封緊,如圖一所示。將捆好之茶包懸吊于錐形瓶之瓶頸處,在瓶口塞入塞子以使茶包保持懸空,如圖二所示。取出塞子讓茶包掉入過氧化氫溶液中,隨即產(chǎn)生大量的煙霧,而獲得神燈內(nèi)巨人出現(xiàn)時之效果,如圖三和圖四所示。二、 討論實驗原理和相關的問題:這個實驗牽涉到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產(chǎn)生氧氣和水蒸氣,總反應式為:2、 一/2R+Q這個實驗以兩步進行,而IO-為反應的中間物質。H2O2(aq)+I-(aq)一 H2O⑴ + 10一即 +QAL)+I0-L H20(g) + 02(g)+ U +Q過氧化氫在常態(tài)下分解速率不快,加入碘化鉀后瓶內(nèi)立即發(fā)生劇烈作用,產(chǎn)生大量氧氣與水氣,顯示碘化鉀在反應中發(fā)揮了催化作用。這個實驗所產(chǎn)生的大量氣體是什么?(這個實驗所產(chǎn)生的大量氣體是由過氧化氫分解所產(chǎn)生的氧氣與水蒸氣。)有其它物質可以代替碘化鉀參與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嗎?(可以使用二氧化錳代替碘化鉀作為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四、注意事項:可使用固體的MnO2代替固體的KI,來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實驗配置H2O2前,,應戴上手套以避免皮膚接觸到H2O2而造成灼傷。教師在演示前必須事先預作,以確定反應發(fā)生所產(chǎn)生煙霧狀水蒸氣之效果,準確控制H2O2濃度與KI之用量。(注意:H2O2濃度過高會使反應過于激烈而瞬間產(chǎn)生大量氧氣及水氣噴出。) *三、 網(wǎng)絡導航/new15.htm談談初中化學總復習/shpl/access/ReadNews.aspPNewsIDu383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置換反應類型歸納/movie.asp?id=1683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分解反應的視屏教案/RESOURCE/GZ/GZHX/HXBL/HXTS003/2203SR.HTM分解反應教案/~mh2z/index/it/itstudent/mh24maoyujun/%BB%AF%D1%A7%B7%B4%D3%A6%B5%C4%B7%D6%C0%E0.htm化學反應的分類:8010/RESOURCE/GZ/GZHX/HXBL/HXTS0154/12710SR.HTM氧化反應四、例題解析[經(jīng)典試題]:例1.下列關于基本反應類型說法中,正確的是()化合反應的反應物是單質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反應,并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分析解答]:A選項,舉反例否定之CaO+H2O=Ca(0H)2,反應物都是化合物,故A選項錯誤;B選項,可試舉正例肯定之,CaC,3蕾CaO+CO2f,故B正確。C選項,抽象思維法判斷,置換反應的定義不僅限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型,而且也限定了“種數(shù)”各為兩種,C項敘述中沒有確定“種數(shù)”,敘述不完整,錯誤。D選項沒有確定這兩種化合物反應的方式是否是“相互交換成分”,例如:CO2+Ca(OH)2=CaCO」+H2O,該反應不屬與復分解反應。答案為B。[知識點撥]:解此類題可用形象舉例法,也可用抽象思維法,或者是兩種方法相合,本題涉及到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概念,掌握好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是答題的關鍵?;戏磻亩x只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類限定的,即“多變一”形式,而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并限定,反應物可能全都是單質或全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既有單質又有化合物,只不過由于“多變一”反應,其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應的定義也只是從“種數(shù)”來限定的,即“一變多”形式,,而未限定反應物、生成物類別,只不過由于“一變多”反應,其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但是生成物可能全部是單質或全是化合物,也可能既有單質又有化合物。置換反應的定義既限定了反應物的種數(shù)和類別,也限定了生成物的種類和類別。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既限定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數(shù)”都是兩種,且它們都是化合物,同時還限定了“相互交換成分”的轉化方式,即對化合物的組成和構成特征作了相應的限定。[舉一反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復分解反應得到的產(chǎn)物都是化合物化合反應的反應物都是單質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時置換反應化合物加熱時才能發(fā)生分解反應[分析解答]:舉例否定法。B選項反例:CaO+H2O=Ca(OH)2,反應物都不是單質,C選項反例:Fe2O3+CO擎2Fe+3CO2f,該反應雖然有單質生成,但是反應物都是化合物,故不符合置換反應的定義。D選項反例:Na2CO3-10H2O的風化就不需要加熱,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10H2O=Na2CO3+10H2O。A選項,復分解反應要求反應物“相互交換成分”的轉化方式,如果用以字母表達式可表示為:AB+CD=AD+BC(A、C為陽離子或陽離子團,B、D為陰離子或陰離子團),由此可看出其生成物必定是化合物。答案選A。例2.下列各物質相互在水中混和后,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A.Fe與AgCl B.Cu(OH)2與ZnCl2C.KNO3與CuCl2 D.MgCO3與稀硫酸[思維點擊]:判斷化學反應能否發(fā)生,先要確定物質有沒有與另一種物質反應的性質,若沒有這樣的性質,當即否定;有這樣的性質,再繼續(xù)分析,看它屬于何種反應,再分別從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對反應能否發(fā)生進行肯定和否定。[知識點撥]:規(guī)律發(fā)生條件置換反應氫氣+金屬氧化物f金屬+水①加熱②K、Ca、Na、Mg、Al等的氧化物除外碳+金屬氧化物f金屬+CO2①高溫加熱②K、Ca、Na、Mg、Al等的氧化物除外金屬+酸f鹽+氫氣①濃硫酸、硝酸因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②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酸中的氫金屬+鹽f新鹽+新金屬①鹽可溶②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后面的金屬③K、Ca、Na很活潑,在鹽溶液中不能置換出其它金屬復分解反應酸+堿f鹽+水中和反應,有水生成,都能反應酸+鹽f新酸+新鹽①不溶酸的鹽如BaSO4、AgCl等除外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氣體或水堿+鹽f新堿+新鹽①反應物都溶于水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氣體或水鹽+鹽f兩種新鹽①反應物都溶于水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分析解答]:根據(jù)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A中Fe的活潑性雖然比Ag強的多,但是因為AgCl難溶于水,不能配成溶液,反應不可能發(fā)生;B乍一看堿能與鹽反應,而且相互交換成分后生成的Zn(OH)2是沉淀,但是細想因為Cu(OH)2也難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也不能反應;C中鹽能與鹽反應,但是交換成分后生成物中既沒有沉淀,也沒有水和氣體,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不選;D中鹽能與酸反應,雖然其中的MgCO3難溶于水,但是反應物中有硫酸,不需要考慮其它物質的溶解性,而且反應后有氣體和水生成,反應可以發(fā)生。答案選D。例3.對于化學反應A+B=C+D,則可推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若生成物C和D分別是鹽和水,則反應物一定是酸和堿若A和C是單質,B和D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若A是可溶性堿,B是可溶性鹽,則C、D可能是兩種沉淀若A、B各取10克混合,使其充分反應,則C、D質量的總和不一定等于20克[思維點擊]:解本題時要牢牢把握四種反應類型的定義,把字母表達式具體化。[分析解答]:A選項,因為有兩種物質反應產(chǎn)物是鹽和水的一共可以使三種情況:酸+堿=鹽+水,如NaOH+HCl=NaCl+H2O;酸性氧化物+堿=鹽+水,如CO2+Ca(OH)2=CaCO3I+H2O;酸+堿性氧化物=鹽+水,如2HC1+CaO=CaCl2+H2OA錯誤,B選項敘述正確,單質+化合物=新單質;新化合物,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數(shù)和類型上均符合置換反應定義,故可以用該表達式表示,C選項正確,舉例如:CuSO+Ba(OH)=Cu(OH)2頃aS?!?。D選項正確,A、B反應,可能出現(xiàn)一種物質已反應完而另一種物質有剩余即過量,則根據(jù)質量守恒原理,C、D質量等于參加了反應的A、B的質量總和,故必小于20。答案選A。例4.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發(fā)現(xiàn)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后,往濾液中滴加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析出的少量金屬可能;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思維點擊]:解本題需要對置換反應發(fā)生的條件、金屬活動性順序、鹽的溶解性,鹽酸的檢

驗方法等知識具有綜合分析和應用的能力。[知識點撥]:熟記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并理解它的含義。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分為三個階段來記憶:KCaNaMgAl,ZnFeSnPbCH).-CuHgPtAu金屬活動性逐漸減弱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質是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變?yōu)殛栯x子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也是金屬陽離子在水溶液中得到電子變中性原子的能力又弱到強的順序。例如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位于銅前面,鋅的化學活動性比銅強。在水溶液中鋅原子比銅原子易失去電子變?yōu)樵樱虼?,鋅可以把銅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而銅不能把鋅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分析解答]:首先明確AgNO3和Cu(NO3)2均為硝酸鹽,可溶。根據(jù)題意,在其混合物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由于鐵比銀、銅活潑,所以鐵能將銀、銅分別從它們的鹽溶液置換出來,此時析出的是銀和銅的混合物。但根據(jù)題意還知,充分反應后過濾,往濾液中滴加鹽酸又白色沉淀生成,這說明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AgNO3剩余,既然溶液中尚剩余AgNO3,則析出的少量金屬中就不可能有銅存在。因為銅比銀活潑。生成的銅會繼續(xù)跟AgNO3反應析出銀,所以本題析出的少量金屬只有Ag0答案:析出的少量金屬只有Ag2AgNO+Fe=Fe(NO\+Ag;Cu(NO\+Fe=Fe(NO\+Cu;J J乙 J乙 J乙2AgNO+Cu=Cu(NO\+Ag;AgNO+HCl=HNO+AgClI3 '3,2 3 3[舉一反三]: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待反應完成后再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w+、Zn2+、Fe2+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Zn2+、Fe2+濾紙上有Ag、Cu、Fe,濾液中有Zn2+、Fe2+濾紙上有Ag、Cu、Fe、Zn,濾液中有Zn2+、Fe2+[分析解答]:例5.選用鹽酸、氧氣、氯酸鉀、碳酸鈣、鎂條等5種物質中的一種或若干種。按下述反應類型寫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占燃(2)2Mg+O24占燃(2)2Mg+O242MgO;[分析解答]:(1)CaCO3蕾CaO+CO2f;2HC1+Mg=MgCl+Hf;(4)2HC1+CaCO=CaCl+COf+HOTOC\o"1-5"\h\z22 3 2 2 2例6.用置換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實現(xiàn)下列各步轉化:10) ② ③ 國⑤ ⑥CuCL—fCu(OH)lCuS0+^FeSOt^ZnS S0+[思維點擊]:本題是置換反應與復分解反應的具體應用。其中(1)一(3)各物質組成變化的負價部分,可分別加入適當?shù)摹⒑邢喈斬搩r部分的化合物,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xiàn)轉化。一(6)各物質組成變化是正價部分,且生成物中的金屬元素比反應物中的金屬活動性強,可考慮用置換反應實現(xiàn)轉化(但要注意(6)的特殊情況:ZnSO4-Na2SO4)。[分析解答]:(1)CuCl2+2AgNO3=2AgClI+Cu(NO3)2,若改Mg(NO3)2、KNO3用等硝酸鹽,不產(chǎn)生沉淀,不能實現(xiàn)規(guī)定的轉化。Cu(NO3)2+2NaOH=Cu(OH)2I+2NaNO3,若改用Fe(OH)3等不溶性堿,反應不能進行。Cu(OH)2+H2SO4=CuSO4+2H2O,若改用Na2SO4等硫酸鹽,反應不能進行。CuSO4+Fe=FeSO4+Cu,若改用FeCl3等可溶性鐵鹽代替Fe,復分解反應不能發(fā)生。FeSO4+Zn=Fe+ZnSO4,若改用Zn(NO3)2等可溶性鐵鹽代替Fe,復分解反應不能發(fā)生。ZnSO+NaCO=NaSO+ZnCOI,若向ZnSO4溶液中加入金屬鈉,Na跟HO劇烈反4 23 2 43 2應生成的NaOH再和ZnSO4反應,也能得到Na2SO4,但是如果將此反應寫成Na置換ZnSO4中的Zn元素就錯了。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C:;I:; 完成下列變化化學方程式:B+F;D+E;G+NaOH;[思維點擊]:利用物質的一些特有性質,通過各種反應類型之間的某些特征來進行物質的推斷,是初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考查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綜合應用,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題型。在進行物質推斷的過程中,除了對知識點的把握外,我們往往還要解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熟練運用逆向思維方法進行推導。[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如何通過推導出A、B、C、D、E、F、G、H、I9種物質的化學式。雖然題目告訴我們該9種物質是初中化學課本中常見的物質,但是在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我們所截粗的物質遠遠不止9種。所以要解決本題,我們不僅要抓住題目中漏出的蛛絲馬跡,還要充分利用各種物質特有的性質,同時考慮各類不同的化學反應之間的特點,以便各個擊破,逐步前進,最終完成目標[視野拓寬]: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氫前面的金屬可與酸反應,生成鹽并放出氫氣。Mg前面的金屬可與冷水劇烈反應,并放出氫氣。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可與后面的鹽溶液反應,生成后面的不活潑金屬和新的鹽。但是Mg前面的金屬與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情況復雜,可以粗略認為它們先和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物(堿)。然后,生成的對應的堿可能再和鹽反應。[綜合學科]:例7.A、B、C、D、E、F、G、H、I、9種物質是初中化學課本中的常見物質。已知A、B、F、H是單質,B、C、D是氣體,A、E為黑色固體,G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它們之間有下圖所示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本題惟一的已知條件,也是我們惟一可以用的信息是I+Ba(NO3)2=Fe(N03)2+白色沉淀1(不溶于稀硝酸),這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細想改反應是硝酸鋇和某一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另一鹽與一個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依初中化學獲得的物質知識,發(fā)現(xiàn)這一反應應該是一個復分解反應,而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鋇鹽只有一種即是BaSO4,也就是說I+Ba(N03)2=Fe(N03)2+BaSO4I,由此可推導出I為FeS04,再在此基礎上,利用已知條件就可以向前推導可得出F是Fe,G是CuSO4;再推導得出H為Cu,再利用物質之間反應的特性,可得E為Fe3O4,D為CO,C為CO2,B為O2,A為C。在做此類物質的推斷題時,切忌一步到位的思想,必須由初始狀態(tài)一步一步追溯推理,這是逆向思維方法的關鍵所在,也是解題思維的關鍵所在。答案為:(1)C、CO/FeSO(2)3Fe+O,理FeO;4CO+FeQ』璧3Fe+CO;TOC\o"1-5"\h\z2 4 2 34 34 2CuSO4+2NaOH=Cu(OH)2I+Na2SO4[鏈接奧賽]:例8.請你根據(jù)“在化學反應前后,按元素化合價有無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兩類;有變動的叫氧化還原反應,無變化的叫非氧化還原反應“這個定義,指出: 一在四種基本類型(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化學反應中,哪/ \種一定屬于、哪種一定不屬于,哪種不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并舉化/氧化還原反應學方程式實例說明之 用4個小圓分別代表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反應,應怎么樣\非氧化還原反應繪在右圖所示的大圓中(上半圓為氧化還原反應區(qū)、下半圓為非氧化還'、、 y原反應) J/[思維點擊]:本題主要測試學生按題目提供信息,對所學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知識的歸納、遷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解答]:(1)見下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實例化合反應不一定屬有單質參加的屬占燃H2+O2—H2O(H:0—+1價,O:0—2價)無單質參加的不屬CO2+Ca(OH)2=CaCO3I+H2O(各元素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分解反應不一定屬有單質生成的屬:ME』2KClO3舌2KC1+3O2f(Cl:+5—1價,O:-2-0-1價)無單質生成的不屬CaCO3蕾CaO+CO2f(各元素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置換反應一定屬(因有單質參加和生成)H2+CuO Cu+H2O(H:0-+1價,Cu:+2-0價)復分解反應一定不屬(各成分的交換,組成各成分的元素化合價不變)NaOH+HC1=NaC1+HO2(各元素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

(2)代表化合、分解反應的兩個小圓,其上半圓在氧化還原反應區(qū),下半圓在非氧化還原區(qū)(見右圖)。代表置換、復分解反應的兩個小圓,分別在氧化還原反應區(qū)、非氧化還原區(qū)。氧化還原反應

T同時發(fā)生[視野拓寬]:初中階段根據(jù)在化學反應中得氧或失氧后化合價的變化情況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是氧化反應;含氧純凈物理的氧元素被奪去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向其他物氧化還原反應

T同時發(fā)生具有氧化性 被還原——氧*劑——關氧 發(fā)生還原反應—反應物一——還原劑 得氧 ——發(fā)生氧化反應」具有還原性 被氧化[舉一反三①]:氧化還原反應得一種廣泛定義是:凡是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反應,稱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按照這種定義,下列物質在隔絕空氣加強熱過程中,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KMnO,4Cu(OH)2和C的混合物NH4HCO3CaCO3和Cu的混合物[分析解答]:先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2KMnO^叩叫+MnO2+O2fCu(OH)=CuO+H2O;2CuO+C蕾CO2f+2CuNH4HCO34NH3f+H2O+CO2fCaCO^fCaO+CO2f由化學方程式可判斷各反應有無化合價變化。根據(jù)題中信息,可判斷A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既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也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C、D中只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舉一反三②]:有化學反應A+B=C+D,如果A和D都是單質,B和C都是氧化物,則可推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A是還原劑,它發(fā)生還原反應B具有氧化性,反應中B被氧化該反應實質上是A從B中獲取氧[思維點擊]:本題從基本反應類型角度和得氧、失氧角度對同一個用通式表達的化學反應進行綜合分析,也可以采用形象舉例法,即舉一個符合題意的具體反應實例,然后運用該實例

進行分析、判斷。比如:H2(A)+CuO(B)4Cu(C)+H2O(D),就是符合題意的一個反應實例,然后借助這個反應實例,再進行分離、判斷、解答問題容易多了。五、單元練習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的下列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3H2+WO^A.3H2+WO^=W+3H2OC.Mg+H2SO4===MgSO4+H2f下列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Ba(OH)2+H2SO4==BaSO4I+2H2OC.CaCO’蕾CaO+CO2f4CO+Fe3O4蕾3Fe+4CO2D.Cu+2AgNO3===Cu(NO3)2+2AgCuO+CO^Cu+CO2D.Zn+H2SO4==ZnSO4+H2f()在下列反應中既不屬于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也不屬于置換反應或復分解反應的是(A)TOC\o"1-5"\h\z\o"CurrentDocument"A.CH4+2O2^=CO2+2H2O B.C+H2O CO+H2CuJOH^CO。JL2CuO+COT+HO D.Ba(OH),+CuSO=BaSO.J+Cu(OH)4\o"CurrentDocument"2 2 3 2 2 2 4 4 2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能反應的是 ()A.Hg和稀H2SO4溶液B.Fe和CuSO4溶液Ag和FeCl2溶液D.Ca和H2SO4溶液有水生成的反應所屬的反應類型可能是 ()①化合反應,②分解反應,③置換反應,④復分解反應。A.①②③④ B.①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下列物質中,既能和水反應,又能分別和鐵、氯化鋇、燒堿在水中反應的是()A.碳酸鈉 B.鹽酸 C.無水硫酸銅 D.硝酸鈉氧化銀鈕扣電池常用作手表和計算機電池內(nèi)的總反應可以表示為:Zn+Ag2O=ZnO+2A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鋅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氧化銀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D.鋅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銀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將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及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chǎn)生,則在濾液中 ( )A.只有硝酸鋅和水 B.一定有硝酸鋅和硝酸亞鐵二、填空題C.C.一定沒有硝酸銀一定沒有硝酸銅如果用A+B=AB表示化合反應,用AB=A+B表示分解反應,那么置換反應可用字母表示根據(jù)下列要求,寫出相應的文字表達式,并在物質名稱下面注明它們的化學式: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 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 無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 有氣體產(chǎn)生的置換反 以水為生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