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行為塑造_第1頁
學習與行為塑造_第2頁
學習與行為塑造_第3頁
學習與行為塑造_第4頁
學習與行為塑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與行為塑造第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它們怎么學會的?第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小問題你是如何被塑造的?你是如何學會一個東西的?比如踢售貨機?如何塑造男(女)朋友的行為?你知道你在那些塑造行為中所犯的錯誤嗎?第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主要內容什么是學習?學習理論有哪些?學習理論都回答了什么?學習理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第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學習的內涵學習是由于經驗所引起的行為或思維的比較持久的變化特點:1、學習的發(fā)生是由于經驗所引起的。

2、學習引起的變化見諸于行為。

3、不是所有行為的變化都意味著學習。

4、學習不是人類普遍具有的,動物也存在學習。第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請問下面的例子是學習的例子嗎?新生兒哇哇直哭。一個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強烈地吸引。當兒童看到醫(yī)生帶著針筒走進來時,感到恐懼。學生一到考試的時候就手心出汗。第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行為主義的觀點第一,對學習的強調,一切行為都是學習來的。第二,對心理的反對。認為那些看不到的,捉摸不定的都是非科學的。第三,生物種群之間并沒有太大區(qū)別。人的學習和動物的學習一樣。第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

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6)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1904年,巴甫洛夫因為消化生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對唾液腺、味腺和腸腺的反射泌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而使他最為出名的,可能還是由于他對狗的條件反射的研究。第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第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第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聯(lián)系實際當新生兒看到媽媽的奶頭時,他們的嘴會做出吸吮動作并有唾液分泌,這是無條件的吸吮反射;如果媽媽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前額,那么,以后只要媽媽抱起孩子輕輕撫摸孩子的前額,孩子就會做出吸吮動作并分泌唾液,這時的反射則屬于條件反射了。當孩子哭時,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時媽媽用搖棒發(fā)出響聲,以后孩子哭的時候,只要孩子一聽到搖棒的響聲,就會停止哭泣。晚上當媽媽哄孩子睡覺時如果伴隨著關燈,久而久之,關燈本身就會引起孩子的睡意。第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實際聯(lián)系辨別哪些是條件刺激?那些是無條件刺激?比如風,號角聲。眨眼睛。期望的作用。注釋:NS中性刺激。US無條件刺激UR無條件反應。CS條件刺激CR條件反應。第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消退(extinction)和自動恢復當條件刺激出現時,無條件刺激不再出現。

例如:總是有鈴聲,但是沒有食物,最后狗就不再聽到鈴聲的時候分泌唾液了。有時候有反復。第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消退原理對于恐懼癥第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對相似的刺激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反應有些學生參加數學考試時緊張,后來參加化學考試時也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因為把緊張情緒泛化到其他科目之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學??謶职Y。泛化機制對人類的保護作用很大。泛化第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小孩是如何學會怕小動物的?第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人的情緒與條件反射你的情緒是哪里來的?條件性情緒反應父母和老師的懲罰帶來什么?約會的場景布置商品與美好的東西捆綁。如何治療?第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那些過度的捆綁恐懼癥白種人與有錢人伊朗人與飛機第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對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有些學生參加化學考試時感到緊張,但是參加英語和歷史考試時則沒有這種感覺。你是如何辨別爸爸媽媽的真生氣與假生氣的?辨別第二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華生的行為主義華生(JohnB.Watson,1878—1958),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在20世紀20、30年代,著書立說宣揚行為主義,做了大量心理學普及工作,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一)基本觀點在學習理論上,華生認為學習是以一種刺激替代另一種刺激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在華生看來,人類出生時只有幾個反射(如打噴嚏、膝跳反射)和情緒反應(如懼、愛、怒等),所有其他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應(S-R)聯(lián)結而形成的。

第二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小艾伯特”(LittleAlbert)的實驗研究目的:在于證明環(huán)境刺激是如何通過經典條件反射機制使個體學會某種行為反應模式的。具體過程: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個健康、正常的幼兒,當時他只有11個月又5天。條件刺激是一只小白兔。剛開始小艾伯特和小白兔一起玩耍時并不害怕它。但是以后每一次小白兔出現時,便同時傳入一聲巨響,幾次之后,小艾伯特一見小白兔就出現害怕的反應,甚至看見其他毛絨絨的東西也會害怕。第二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極端環(huán)境決定論者給我一打健康而又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所設計的特殊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我可以擔保,我能夠把他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人訓練成我所選擇的任何一類專家——醫(y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首領,甚至是乞丐或盜賊,而無論他的才能、愛好、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職業(yè)和種族是什么(Watson,1924)。

第二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經典條件作用的應用經典條件作用式的學習,基本上是刺激替代過程:借由既有的刺激-反應關系,建立新的刺激-反應聯(lián)結關系。此點正符合教育上以舊經驗為基礎以學習新經驗的道理。行為主義者采用科學分析的方法,對新經驗建立的過程能精密控制,而且可準確預測,這對其后之教育研究科學化有相當影響。

第二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經典條件反射與消費行為《我的地盤我做主》《吉祥三寶》《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

英特爾的聲音第二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如學??謶职Y、教室恐懼癥。(把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刺激分開。當條件刺激出現時,不再出現條件刺激。)經由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的情緒反應,除負面的情緒(如恐懼、焦慮等)外,也可能學到喜悅與愛好等正面情緒。經典條件作用中的消退法則,也可用來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比如暴力和嘔吐的關系。經典條件作用可以解釋教育現象第二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在學校中應用經典條件作用把學習任務與積極、快樂的事件相聯(lián)系。幫助學生成功地擺脫產生焦慮的情境。幫助學生認識情境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以便適當地辨別和泛化。比如戀物癖的治療。比如其他壞習慣的治療。比如暴力行為的治療。第二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間接性條件反射觀察其他人的條件反射而產生的。小孩是如何學會害怕雷聲的?如何學會害怕蛇的?如何學會害怕婚姻的?第二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二、

操作條件作用

愛德華·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1874—1949)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通過研究動物行為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學習理論,把學習解釋為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桑代克采用實證主義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是第一個系統(tǒng)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故曾有心理學家推崇桑代克,譽之為“對當代教育影響最大的心理學家”(Travers,1983),桑代克也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著有《動物智慧》、《教育心理學》、《人類的學習》等。

第三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桑代克的動物實驗“貓用前爪踏到機關”,就是預定的學習反應,籠門關閉不能出而進食,就是刺激情境。在此情境下如何出現適當反應,以達到出籠得食的目的,就是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聯(lián)結的形成就是學習第三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學習的聯(lián)結說學習是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表現反應時所產生的刺激-反應聯(lián)結(S-R)。個體所學到的就是一連串刺激-反應聯(lián)結的組成。每個刺激-反應聯(lián)結,都是經由先是錯誤的反應多于正確的反應,而后逐漸變?yōu)檎_的反應多于錯誤的反應,最后達到全部正確而無有錯誤反應的地步。經由此種歷程的學習方式,就稱為試誤學習(trial-and-errorlearning)。

第三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例子T形迷津學習1、T形迷津底部放一饑餓的蝸牛。2、蝸牛向前爬,右轉找到食物的機會為50%。3、當蝸牛再饑餓后,再次找到食物的機會仍為50%。4、如此重復,許多次嘗試錯誤的學習,蝸牛找到食物之機會將高達100%。第三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斯金納(BurrhusFrederickSkinner,1904-1990)是行為主義后期對學習心理學影響最大的心理學家,他堅持了科學、客觀、控制的行為主義傳統(tǒng),繼承了刺激-反應的學習觀,以動物實驗來研究學習規(guī)律,在桑代克、華生等前人的基礎上,建立起他獨具特征且又影響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極大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曾推崇斯金納說:“將來歷史學家對斯金納學術地位論斷時,無疑地會稱譽他是20世紀對心理學發(fā)展影響最大的人”。

第三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斯金納的學習實驗:斯金納箱斯金納箱是在桑代克迷箱的基礎上改裝的,它是一個陰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個開關(如用白鼠為被試,即是一小根杠桿或一塊木版;如以鴿子為被試,就是一個鍵盤)。開關連接著箱外的一個記錄系統(tǒng),用線條方式準確地記錄動物按或啄開關的次數與時間。在實驗時,把饑餓的白鼠置于箱內,白鼠因饑餓不安而亂動,偶然它碰到操縱桿,得到了一粒食丸,以后又繼續(xù)活動,偶爾再次壓桿得食,由于食物強化了白鼠掀壓杠桿的行為,因此白鼠后來掀壓杠桿的頻率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納發(fā)現,反應之后出現的結果對有機體做出的反應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后反應發(fā)生的概率。第三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小孩是如何學會“娃娃”的第三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小孩如何學會說“請”的?第三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區(qū)別第三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性條件作用與經典條件作用的區(qū)別比較范疇經典條件作用操作條件作用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

為無意的(人不能控制行為)情緒的生理的

有意的(人能控制行為)順

序行為發(fā)生在刺激之后行為發(fā)生在刺激(后果)之前學習的發(fā)生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的匹配行為后果影響隨后的行為

子學生將課堂(開始是中性的)與教師的熱情聯(lián)結在一起,于是課堂能引發(fā)出積極的情緒學生回答后,受到表揚,于是回答問題的次數增加第四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條件作用的強化原理1、強化的類型強化并非僅僅指獎勵,它在心理學中有特殊的含義。從理論上講,強化過程可以用下圖來表示:后果

效果行為

強化物

→被加強或重復的行為強化:增強反應發(fā)生的概率。

行為強化:行為結果增加了該行為將來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強化物是指“使反應發(fā)生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任何刺激”。第四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性消退如果不給于獎勵,這個行為是否消退呢?但是我們經常在不給于獎勵的時候強化了另外的行為。我們是怎么教給小孩胡鬧的呢?操作性消退:在他們表現出不想要的行為時給予忽略。第四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行為塑造第四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斯金納的“小社會”在一個大學宿舍里面,建立一種打掃衛(wèi)生的機制。得到某種分數的人可以降低房租。球員的收入與成績的關系。第四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四種不同的操作條件正強化:得到某個想要的東西,導致某個行為增加。負強化:消除某個不想要的東西,導致某個行為的增加。懲罰:得到某個不想要的東西,導致某個行為減少。行為代價:撤銷某個想要的東西,導致某個行為減少。第四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這是一個正強化的例子嗎一個孩子獨立完成了作業(yè),老師走到他身邊,對他說:做得好,并拍拍他的后背。一個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為了不在家里洗衣服或者受到責罵。第四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懲罰是抑制反應發(fā)生的概率

后果結果行為

懲罰物

→被減弱或減少的行為呈現性懲罰:是指在行為之后出現的刺激會抑制或減少該行為的發(fā)生,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懲罰。例如,對小偷小摸行為加以斥責。

移去性懲罰:實際上并非是將懲罰移走,而是移去某一刺激,以減少不當行為。例如有些兒童愛打架,家長就不讓他們看電視,以此減少這種攻擊性行為。

第四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強化與懲罰的形式

鼓勵行為(強化)抑制行為(懲罰)呈現刺激正強化(在某一行為出現之后通過呈現滿意性刺激來加強行為)如給學生打高分來鼓勵學習行為)呈現性懲罰(在行為之后出現的刺激會抑制或減少該行為的發(fā)生)如罰做額外的作業(yè)以減少上課開小差移去刺激負強化(在某一行為后通過移去厭惡性刺激來加強行為)如努力學習以避免責罵移去性懲罰(移除某一刺激,以減少不當行為)如不準看電視以減少貪玩行為第四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關于懲罰和反應代價懲罰不是負強化。懲罰和反應代價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導致某個行為降低的。懲罰是給予某種不想要的東西。反應代價是拿走某種想要的東西。比如,司機醉酒駕車就送去學習。比如,司機醉酒駕車就罰款。第四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四種后果的反應第五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四種結果的反應第五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案例:1、犯人通過積極改造以爭取減刑2、一個學生正在解題,當答不出某道題時,他就去問同學,同學就會告訴他答案。結果,他現在就更有可能一遇到問題就問同學。3、小賓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老師就會微笑著表揚他。結果,小賓就更可能集中注意力。4、兒童努力學習以避免父母的責罵。5、小孩可能因為恐懼而撒謊,成人的行為是否強化了撒謊呢?第五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請你判別你的鄰居家放音樂,聲音很大,導致你開始敲墻。這個時候聲音變小了。這會導致你……你的鄰居家放音樂,聲音很大,導致你開始敲墻。這個時候聲音更大了,導致你……如果你吃了戒毒的藥,變得不那么痛苦了。如果你吃了戒毒的藥,反而更加痛苦了。寫完作業(yè)才能夠看電視。認真寫完作業(yè)就可以不洗衣服。不認真寫作業(yè)就會挨打。第五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懲罰的效果:不罰不止嗎?時間:剛剛發(fā)生的時候??纯茨惆职只貋聿皇帐澳?。一致性:每次都懲罰。強度: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懲罰的正確使用三種技術的結合強化正確行為。通過不予強化消退某種行為。懲罰錯誤反應。如果一個小孩總是搶姐姐的玩具,你怎么辦?為什么少用懲罰而多用獎勵?第五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懲罰的注意事項慎用懲罰,先使用消退法。懲罰要及時。盡可能采用輕的懲罰。比如取消某種好處。保持一致性,一貫如此。要注意懲罰對象對你的怒氣。當眾表揚,背后懲罰。第五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懲罰的副作用厭惡和憎恨之后的反應是什么?逃避行為。攻擊行為的傳遞。強化者的被“負強化”,不再考慮其他的方式。第五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那些過度的強化?小象和大象鯊魚與小魚跳蚤的反應習得性無助的解釋。第五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一級強化物與二級強化物一級強化物:滿足人和動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溫暖、性等。二級強化物:任何一個中性刺激如果與一級強化反復聯(lián)合,它就能獲得自身的強化性質。包括社會強化(社會接納、微笑)、信物(錢、級別、獎品等物品)和活動(自由地玩、聽音樂、旅游等)第五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強化物的應用小紅花是怎么來的?犯人的改造和精神病人的改造。學生如何塑造老師的行為呢?心理系的學生經常玩的把戲。第六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強化的時間立即強化間隔時間太長則不能產生強化作用。那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在學期末的時候才考試,是不是有弊端呢?那為什么你會為了學期末的結果而努力呢?強化還可以解釋一些迷信行為。第六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部分強化不是每次都得到強化。連續(xù)強化和部分強化哪一個更加有助于行為的維持?為什么人們會賭博上癮?第六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強化的程式

連續(xù)強化(即時強化):對每一次或每一階段的正確反應予以強化

間隔式強化(延緩強化)比率式(定比率式與變比率式)固定比率:強化與反應次數之間呈一定比例。計件工資。變比率式:強化與反應次數之間的比例是變化的。老虎機。

時間式(定時距式與變時距式)定時距式:強化的時間間隔是固定的。周工資。變時距式:強化的時間間隔是變化的。釣魚。第六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條件作用原理在教學上的應用(一)課堂管理1、盡可能使用強化,而不使用懲罰;必須使用懲罰時,要使用移去性懲罰,而非呈現性懲罰。2、選擇有效的強化物3、適當使用強化程序。4、對學生提供明確反饋。5塑造所期望的行為。第六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對教學的啟示程序教學將一門課程的教材按邏輯順序分解為許多單元和小項目或小步子,每個項目都要求學生作答,然后指出答案的錯誤,進行下一步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第六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性條件反射中的泛化和辨別你在一臺售貨機上學會了踢機器,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你可能還是這樣。小孩會亂叫爸爸。你在一個人那里學會了撒謊,下次還可能這樣做。你會踢怎樣的售貨機?司機只有在看到警車的時候才降低車速。第六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對行為主義的批判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很多東西學不來。研究看不到的心理過程就是不科學的嗎?動物真的需要獎勵或者懲罰才能學習嗎?最后,對于所有物種都一樣學習嗎?小浣熊就不能學會投硬幣。我們對于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為什么還會害怕?第六十八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猩猩怎么夠到香蕉的?第六十九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潛在學習的存在認知地圖潛在學習第七十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三、社會學習論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現代社會學習理論和社會認知理論的奠基人。他受過嚴格的行為主義的訓練,但不滿于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他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在他看來,學習是一種既符合信息加工理論,也符合強化理論的過程,而且他重視對社會學習的研究,形成了他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第七十一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主要觀點強化只是促進學習的因素,而不是引起學習的因素。學習得自觀察與模仿強化并非加強刺激-反應聯(lián)結的必要因素,而是個體對環(huán)境認知的一種訊息。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第七十二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因受別人的影響而改變。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他人(榜樣)所表現的行為及結果進行的學習模仿: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向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過程。榜樣:模仿的對象觀察學習的三個條件:觀察榜樣模仿反應得到強化學習得自觀察與模仿第七十三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兒童的模仿行為第七十四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看電視是典型的觀察學習第七十五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身體力行的重要作用實驗過程:

把學生分為四組,每組配一個實驗員。等實驗員與學生建立了融洽關系并得到學生的信任之后,主試分別讓四組學生為孤兒院幼兒募取捐款。第一組實驗員向學生宣傳捐款,救濟孤兒的意義,同時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錢款;第二組的實驗員則向本組學生宣傳不去救濟孤兒,把錢留給自己的好處,本人也表現得極端吝嗇,不向募取捐款的主試捐錢;第三組實驗員宣傳慷慨仁慈,自己卻表現貪婪,不予捐款;第四組實驗員宣傳貪婪,勸說學生不要捐款,自己卻毫不吝嗇地向主試大批捐錢。實驗結果:

第一組學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組學生沒有一個為孤兒捐錢的;第三組盡管實驗員把救濟孤兒的意義講的頭頭是道,并贏得了本組學生的好感,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并沒按實驗員說的去做,而是仿效實驗員的行為,不捐錢款;第四組學生正好相反,大多數學生對宣傳貪婪的實驗員表示反感,卻又學著他的樣子捐出錢款。實驗結果表明,榜樣能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模仿是學生向社會學習,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徑。當榜樣和說理教育一致時,品德教育會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重視言傳身帶,這是成功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必須遵守的原則。第七十六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另外一項研究

1965年班杜拉進行了另一項研究,他想了解:(1)兒童是否會不管榜樣的行為是受到獎勵還是懲罰都會從榜樣那里習得攻擊行為?(2)兒童看到榜樣受到獎勵是否比看到榜樣受到懲罰會更多地自發(fā)模仿所看到的攻擊性行為?第七十七頁,共八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在實驗中,他把4-6歲的兒童分成兩組:兒童在電影中看到一個成年男子演示了四種不同的攻擊性行為,攻擊一個充氣人。但在攻擊結束以后,一組兒童看到的是這個成年人的行為受到另一個成年人的獎勵(那個人表揚他:“你是一個強壯的冠軍!”),而另一組兒童看到的是這個成人榜樣受到懲罰(另一個成年人說:“住手!以后我再看到你欺負弱者就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