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_第1頁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_第2頁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_第3頁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_第4頁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歷程

一、15、16世紀----18世紀中期

政治特征:西歐國家開始殖民擴張和爭霸,西歐成為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

經濟特征: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xiàn)及拓展,推動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

格局:

1、新航路開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16世紀)

西班牙最早走上殖民擴張道路。

2、早期殖民擴張--荷蘭、法國、英國崛起(17-18世紀)

荷蘭17世紀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商業(yè)國家。

18世紀中期,英國打敗法國,掌握世界殖民霸權。

二、18世紀中期----20世紀初

政治特征:歐洲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東方從屬于西方。

經濟特征:兩次工業(yè)革命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及最終形成,經濟全球化擴展。格局:

1、工業(yè)革命---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9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完成,英國確立世界經濟霸主。

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美國、德國崛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美國德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二。

三、20世紀40----70年代

政治特征:西歐衰落,美蘇兩極格局對峙局面形成,“冷戰(zhàn)”對抗為主體。

經濟特征:建立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

格局:

二戰(zhàn)后---美國取得世界霸主地位

四、20世紀90年代至今

政治特征:美蘇兩極格局解體,多極化趨勢加強。

經濟特征: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格局:

多極化趨勢

有學者認為,1919年英、美、法控制著整個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團將不僅是由3個西方人組成,而是由世界7個或8個主要文明的核心國家的領導人所組成,這一觀點成立的主要依據是A.殖民體系瓦解,新興力量崛起 B.國家利益沖突,意識形態(tài)對抗C.國家實力消長,力量對比變化 D.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局部沖突加劇

【答案】C

英吉利民族:英國“日不落帝國”興衰歷程

一、14--16世紀

特征:

英國崛起,開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經濟: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奴隸貿易,圈地運動,推行重商主義鼓勵外貿,完成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軍事:與西班牙爭霸:1588年打敗“無敵艦隊”,開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3、思想文化:15世紀文藝復興擴展到英國,促進了思想解放;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宗教,促進英國中央集權制加強。

二、17--18世紀中期

特征:

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原因:1、政治: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確立,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軍事:戰(zhàn)勝西班牙、荷蘭、法國,最終建立世界殖民霸權。

3、思想文化:17世紀啟蒙運動在英國興起,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三、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中期

特征:確立世界經濟霸權----“世界工廠”

原因:

1、經濟: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2、政治:1832年議會改革,資本主義代議制完善。

3、外交: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4、思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主張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推動西方經濟。(2016年海南卷歷史13)據研究,從1760年到1850年間,英國棉紡廠使用的原棉數量由200萬磅到366億磅,增長了180多倍。據此可知,這一時期英國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 B.工場手工業(yè)進入了鼎盛時期C.經濟發(fā)展越來越依賴世界市場 D.農業(yè)中的商品化生產迅速發(fā)展

解析“1760年到1850年”說明這一時期是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確立是在工業(yè)革命前,故A項錯誤;工場手工業(yè)時期也是在工業(yè)革命前,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工業(yè)生產,不是農產品的商品化,故D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工業(yè)革命期間,英國原棉數量的增加,這說明英國經濟發(fā)展越來越依賴世界市場,所以本題答案為C項。答案C

近五百年來,荷蘭、英國和美國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英國對市場經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A.國家推行重商主義、獎勵對外貿易的經濟政策B.創(chuàng)立現(xiàn)代金融制度確立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C.推行自由貿易,逐步確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D.加強政府干預,開創(chuàng)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解析推行重商主義、獎勵對外貿易經濟政策的是荷蘭,故A項錯誤;創(chuàng)立現(xiàn)代金融制度的也是荷蘭人,故B項錯誤;工業(yè)革命增強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實力,他們追求自由競爭、自由經營和自由貿易,故C項正確;加強政府干預,開創(chuàng)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的是美國,故D項錯誤。答案C

四、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特征:

經濟開始衰落---經濟發(fā)展相對緩慢,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

原因: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落后。

美國的崛起及競爭。五、二戰(zhàn)后

特征:

大國地位的喪失--英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成為美國的伙伴國、追隨者。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嚴重削弱。美國資本主義霸主地位的確立。

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一、18世紀美國獨立1775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1776年發(fā)表《獨立宣言》,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建立邦聯(lián)制國家。二、18世紀末確立共和政體

美國1787年憲法突出體現(xiàn)“分權與制衡”原則,即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它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和總統(tǒng)共和制政體。

三、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成為經濟大國

表現(xiàn):

1894年,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主要原因:

美國內戰(zhàn)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四、二戰(zhàn)后確立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

表現(xiàn):

綜合國力世界第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最雄厚的工業(yè)實力和黃金儲備

稱霸歐洲:“冷戰(zhàn)”政策控制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關貿總協(xié)定掌握國際事務:聯(lián)合國組織

原因:

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開創(chuàng)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二戰(zhàn)中獲得巨大利益。西歐國家普遍衰落。

(2016年海南單科卷歷史21)1948年2月,美國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擁有世界財富的50%.卻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這種形勢下,美國的任務是設計一種在不危及美國國家安全情況下,保持這種優(yōu)勢的“關系模式”。能夠體現(xiàn)這一“關系模式”的是A.確立并維護世界貨幣體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D.對歐洲進行經濟援助

解析美國的任務是設計一種不危及美國國家安全情況下,保持世界財富優(yōu)勢的“關系模式”,體現(xiàn)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答案A

五、20世紀70年代初霸權地位受到挑戰(zhàn)

表現(xiàn):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原因:

西歐、日本經濟快速發(fā)展;第三世界興起。六、兩極格局解體后,美國霸主地位加強

表現(xiàn):

妄圖建立單極世界。

原因:

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戰(zhàn)略地位相對提高。

大國興衰的啟示

政治:民族獨立,國家統(tǒng)一,制度創(chuàng)新(憲政制度)、法制建設

經濟:發(fā)展國力、市場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

外交:開放、和平---反對武力侵略和強權政治

思想文化:思想解放、重視科技和人才

近代西方崛起的主要觀點

1、殖民擴張論新航路開辟、西歐殖民擴張與爭奪、工業(yè)革命后對世界的侵略擴張、把落后地區(q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和政治體系中等。2、科技促進論

科學技術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最終使中世紀的歐洲向近代歐洲的轉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近代自然科學為近代歐洲啟蒙思想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基礎,成為資產階級批判封建思想和神學思想的銳利武器;

科學技術為改造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國民整體素質起了積極作用。

3、文明擴張論西方文明向全球擴張,分兩種方式:一是暴力征服,一是和平演變。從暴力走向非暴力,是西方文明擴張方式的轉型。西方文明的全球擴張,改變了原來的世界文明格局,為后來人類文明的演進奠定了基礎。

4、歐洲優(yōu)越論也稱歐洲中心論、歐洲中心主義,是一種從歐洲的角度來看待整個世界的一種隱含的信念,自覺或下意識地感覺到歐洲對于世界的優(yōu)越感,認為歐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特殊性和優(yōu)越性,因此歐洲是引領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先鋒,也是非歐地區(qū)邁向現(xiàn)代文明的燈塔。

這是一種狹隘的世界觀和歷史觀,讓歐洲無視于歷史真相的存在,也忽視其他地區(qū)的文明貢獻,因而導致歐洲對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最終造成整個世界,長久以來都是以西方意識作為主體意識的現(xiàn)象。

就歐洲的工業(yè)化歷史而言,“世界視野”對于歐洲的意義遠不如“歐洲視野”對于世界的意義大。對于核心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來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邊緣地區(qū)的作用微不足道?!撂乩锟恕W布萊恩《歐洲經濟發(fā)展》

對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的觀點加以評述。

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站在歐洲的立場上,過分強調歐洲在世界歷史發(fā)展中的中心地位,無視亞非拉等地區(qū)對世界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其觀點具有片面性。近代歐洲的制度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和思想進步對世界歷史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但奴隸貿易等史實表明,歐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對世界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剝削和血腥掠奪基礎之上的。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逐漸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地區(qū)、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聯(lián)系和交流不斷加強,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

5、世界其他國家文明有功論即西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文明的成就。從歷史發(fā)展進程看,公元1500年前后,中國等亞洲諸國在經濟、科技、貿易及航海探索方面都處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推動了歐洲近代社會的轉型。

(2011·全國課標高考)西方的崛起曾被視為世界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歷程之一。這一進程起始于民主與哲學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出現(xiàn),繼之以中世紀歐洲的君主制和騎士制度,經過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結束于西歐和北美對全世界軍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人們只有在遭遇歐洲探險或被殖民時才會被提到,他們的歷史也就是從歐洲的接觸和征服才開始的。

觀點:西方崛起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

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些歷史學家對上述概括提出了顛覆性的認識。他們認為在1500年前后的經濟、科學技術、航海、貿易以及探索開拓方面,亞洲與中東國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領者,而那時歐洲剛走出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歐洲要遠遠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趕上并超過那些領先的亞洲國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較晚近才突然發(fā)生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僅僅取決于歐洲本土發(fā)生的事情。

——摘編自杰克·戈德斯通《為什么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評材料中關于西方崛起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示例一

觀點:西方崛起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非洲、拉美、亞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實:西方的崛起的開端是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興起。思想: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思想核心,民主科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政治: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經濟: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通過殖民擴張(外交)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所以西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