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上海市興塔中學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實用文本閱讀:(14分)最具中國性的文人——梁實秋提起梁實秋,很多人都會條件反射般地想到“資本家的乏走狗”“與抗戰(zhàn)無關論”之類的名稱,想到他與魯迅,與左翼文人之間的爭論和恩怨。如果我們拋開這些,而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來衡量他,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與我們的成見不一樣的梁實秋。魯迅、梁實秋都是現(xiàn)代中國屈指可數(shù)的大家,他們一個深刻,一個通達;一個銳敏,一個溫煦;一個憂郁沉痛,一個曠達瀟灑;一個終生與現(xiàn)實苦斗而身心疲憊,一個與現(xiàn)實保持距離而潔身自愛。兩人區(qū)別甚大,然又各具風采。梁實秋晚年曾云:“曳杖街頭人不識,綠窗前營自家生計,富與貴,浮云耳。”誠如此言,梁實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灑脫,對人生,他總是保持著一種充滿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錫華在《一葉知秋》中評論他說:“他有胡適先生的溫厚親切,聞一多先生的嚴肅認真,徐志摩先生的隨和風趣?!倍喙庵袑λ挠∠笫牵骸八恼勍?,風趣中不失仁藹,諧謔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國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機智,近于他散文的風格。”梁實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國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習慣、審美趣味、處世態(tài)度等都具有傳統(tǒng)中國的影子。他出生、成長于北京,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很深,對古老中國在情感上具有一種親切感。因而盡管他在清華學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學,但他骨子里卻還是中國化的。然而,恰是這個最具“中國性”的作家后半生卻是飄零孤島,遠離故土,飽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實秋病逝于臺北,遵照他“覓地埋葬,選臺北近郊墳山高地為宜,地勢要高”的遺囑,被安葬在臺灣淡水北新莊北海公園墓地。梁夫人透露說:“為的是讓他能夠隔海遙望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贝藭r,讓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奔认冶?,唏噓不已。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軍的鐵蹄之下,作為一個最具中國性的文人,梁實秋內心無比沉痛,他涕泣著對大女兒梁文茜說:“孩子,明天你吃的燒餅就是亡國奴的燒餅了。”北京淪陷后,梁實秋面臨著走或留的兩難選擇。走,意味著要拋妻別子,遠離年邁的父母,任由他們在日軍的鐵蹄下浮沉;留,則意味著要忍受亡國奴的恥辱,甘當日軍鐵蹄下的順民??紤]再三,他最終決定只身逃離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轉道濟南奔赴南京。在濟南車站,梁實秋遇到他從前的一位學生。兩人之間的對話耐人尋味:“老師到哪里去?”“到南京去?!薄叭プ鍪裁矗俊薄案皣y,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薄皫熌改??”“我顧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陛氜D抵達南京后,情況并不像他所預期的那樣樂觀:“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敵機轟炸之下,人心浮動”,“各方面的情形很亂”。南京政府對于梁實秋等知識分子如何安置遲遲沒有著落,他油然生出“報國有心、投效無門之感”。周旋兩天后,梁實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離開南京,在長沙待命”。在開往長沙的船上,面對“傷兵難民擠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實秋“精神陷入極度痛苦”。三天后,抵達岳陽,洞庭湖煙波浩淼,岳陽樓巍然高聳。于此地,梁實秋想起了飄泊一生、有家難歸的杜甫,感慨萬端,心頭涌起杜甫的詩句:“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亂世羈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實秋此時對杜甫這首詩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1938年夏,梁實秋以參議員身份來到重慶,幾經(jīng)周折,定居于重慶北碚。他與吳景超、龔業(yè)雅夫婦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過是一所標準的四川鄉(xiāng)下的低級茅舍,“窗戶要糊紙,墻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顫悠悠的吱吱作響”。居重慶期間,梁實秋受邀出任教科書編委會主任一職。“抗戰(zhàn)期間我有機會參加了這一項工作,私心竊慰,因為這是特為抗戰(zhàn)時期需要而作的”。盡管任編委會一職全天工作,他卻拒絕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認為自己作參政員已領了一份津貼。當時他并不寬裕,以至于家人來到重慶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頓之中,即使這樣,他仍然堅持拒絕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绷簩嵡锞哂猩詈竦闹袊膶W基礎,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顯真誠,于小節(jié)處蘊含哲理,最合乎知識分子的品味和格調,既博且雅,一派從容,篇幅雖不長,但能讓人體會人生,參悟智慧。梁實秋精研西洋文學,但下筆卻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簡潔,絕無生硬歐化的痕跡。同時,我們也該看到他由家國之痛所引發(fā)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否住在‘雅舍’。”跳躍的筆鋒,轉折的語意,清晰地傳送出梁實秋內心的飄泊感和憂患感。11、簡析第二自然段中引用傳主以及梁錫華、余光中言論的作用。(6分)12、作者為什么說梁實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國性”的文人?結合全文,分析其“中國性”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8分)參考答案:11、答案①引用傳主的言論,表現(xiàn)其淡漠名利、胸襟灑脫的思想意識。②引用梁錫華、余光中的言論,從側面(或間接)表現(xiàn)傳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具體豐滿。③豐富文章的內容,使文章更具可讀性。④表達了對梁實秋的贊賞之情。(每點2分,答3點給滿分)12、答案:因為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很深,有深厚的中國文學基礎,所以生活習慣、審美趣味、處世態(tài)度等都具有傳統(tǒng)中國的影子。(觀點2分)具體表現(xiàn)在:①后半生飄零孤島,遠離故土,飽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遙望故鄉(xiāng)。②北京淪陷,無比沉痛,不做亡國奴,拋家棄子,勇赴國難。③投效政府,為國做事,生活困頓,仍然堅持拒絕接受編委會薪俸。④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識分子的品味和格調,雖然精研西洋文學,但下筆卻是最道地的中文,絕無生硬歐化的痕跡。(闡發(fā)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2.閱讀文章,完成后面題徐中舒:我的治學之路我十六歲那年進入安慶第一師范學校,插班學習了三年。在師范教授國文課的是前清舉人,桐城古文派大師吳汝倫的弟子胡遠浚先生。桐城古文派以復古為革新,提倡做明白淺顯的古文,編集了《經(jīng)史百家雜鈔》和《古文辭類纂》這樣的選本,使初學者循序漸進,一方面能逐步掌握文言文,進而能直接閱讀三代兩漢的典籍;另一方面又可以懂得讀書的門徑,掌握必要的書目知識。胡先生在當時很有文名,他的國文課是我在師范里最喜愛的功課,師范的三年學習,我將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集注于國文課;其余功課只求及格就行了。師范畢業(yè)以后,我先后考上了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數(shù)理系和南京河海工程學校,終因所學與自己的興趣大相徑庭,不忍舍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而輟學。一直到1925年我考上清華國學研究院,從王國維先生學習古文字,遂正式走上了研習中國古史的道路。在輟學的那段時間里,我做過小學教師和家庭教師,盡管教務繁重,仍擠出時間自學古文。學習本是一件極辛苦,極枯燥之事,若無濃烈的愛好,是很難做到樂在其中的?!鬃诱f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我因為古文基礎比較堅實,能順利地閱讀古代文獻,接觸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對古代社會的了解也就愈加深入。我年輕時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興趣,曾發(fā)表過《木蘭歌再考》《五言詩發(fā)生時期的討論》等文章,闡述了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學的一些看法;然而治史要求處處征實,中國古史中未知數(shù)甚多,要取得一點突破,在前人基礎上有所進步那是非常不易的,要盡量避免其它干擾。一個人精力有限,要同時在兩個方向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極小,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我便放棄了對文學的愛好,將精力專注于中國古史上?!翱裾哌M取,狷者有所不為”,只有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我在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以前,主要是打下了較好的古文基礎,工具書也不過是一本《康熙字典》。在清華國學研究院一年的學習中,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從王國雛先生抄寫甲骨文、金文,并采用王國維先生提出的“古史二重證法”,將古文字材料與古代的文獻典籍相互映證,互相補充,運用于中國古代史的探索之中?!稄墓艜纤姷囊笾苊褡濉芬晃氖俏以谇迦A國學研究院的畢業(yè)論文,也是我對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的開端。后來我在前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工作時,便循著這個方向陸續(xù)寫出了《耒耜考》《殷周之際史跡之檢討》等一組文章,逐漸形成了自己對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套看法。二十年代后期,以安陽殷墟的田野發(fā)掘為標志的我國現(xiàn)代考古學產生了。我在三十年代初根據(jù)殷墟的考古發(fā)掘資料寫出了《再論小屯與仰韶》一文,開始了利用考古資料并結合古代文獻來探索中國古史的嘗試,在此后半個多世紀里,不斷涌現(xiàn)的新的考古資料成為我研究中國古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jù),考古學知識也成為我治史的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了。此外,由于近代文化人類學的長足進展,用邊裔民族的資料闡發(fā)古代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同樣成為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途徑。我系統(tǒng)地學習民族史是在解放以后,雖然當時我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許多處于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兄弟民族具體而微的材料使我得到極大的啟發(fā)。我研治中國古史六十余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盡管我現(xiàn)在早已逾古稀之年,也還要繼續(xù)擴充基礎知識,譬如在音韻學方面,由于自己口耳方面的限制和沒有進行長期的訓練,至今尚不能真正掌握,還須不斷補課,生命有限而學無止境。(有刪改)相關鏈接:①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首先應根據(jù)自己所選擇的學習方向來確定最起碼的基礎范圍,即一門的入門知識,從而扎扎實實地去掌握它;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再逐步地擴大自己的基礎面。切忌在學習之始就把基礎學習的面鋪得過寬過大,盲目地去追求所謂的博,反造成學習重點不突出,知識不系統(tǒng),不扎實,精力分散,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而一事無成,造成時間精力的極大浪費。(徐中舒《先秦史十講》)②他從艱難困苦中走出,深知物力維艱,終身極為節(jié)儉,生活上只求衣能蔽寒,食能果腹而已。1961年,徐中舒被驅逐出川大校園,蝸居一間20平方米的門房。一些學生也為之抱不平,他卻處之泰然,反而勉勵學生:“‘士志于道’,搞學術研究的人重要的是要在學術上做出貢獻,生活上的一切都是小事?!保ㄅ碓I獭缎熘惺嫦壬倌暾Q辰紀念》)(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徐中舒早年受教于桐城古文派大師吳汝倫的弟子胡遠浚先生,桐城派獨特的“家法”為徐中舒此后的文史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B.徐中舒兩次考上理科專業(yè)卻中途輟學,最終考取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走上古史研究道路,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興趣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不可能在科技領域有所作為。C.徐中舒早年本已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略有小成,后來卻將精力專注于中國古史上,是因為中國古史中未知領域尚多,相比之下更有研究的價值。D.近現(xiàn)代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的長足進展,使徐中舒放棄了早年所追隨的王國維先生“古史二重證法”的治學理路,終于在古史研究中開辟出新的境界,青出于藍而勝于藍。E.徐中舒在文中多次引用《論語》中的名言闡釋解說,生活中也曾引述《論語》勉勵后學,一生治學雖時有新變,但卻始終葆有著傳統(tǒng)儒者的古風。(2)材料展現(xiàn)了徐中舒怎樣的精神品格和學者風范?請結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3)徐中舒認為治學首先應確定“一門的入門知識”,然后“逐步地擴大自己的基礎面”,這在徐中舒自己的治學之路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4)文中作者介紹了哪些提高古文修養(yǎng)的方法?請結合材料回答。并談談良好的古文修養(yǎng)對作者一生治學產生了哪些影響。(8分)參考答案:(1)(5分)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B(yǎng)給1分;答C.D不給分。(2)(6分)①專注好學,善于取舍,兩次輟學最終走上研習古史的道路;②持之以恒,學無止境,年逾古稀仍在不斷擴充基礎知識;③淡泊名利,生活節(jié)儉,不為物質上的得失所動。(每點2分)(3)(6分)①早年打下堅實的古文基礎,精力專注于中國古史上;②花費大量時間抄寫甲骨文、金文,打下堅實的古文字學基礎,從而能夠利用古文字材料與古代的文獻典籍互證互補;③在原有治學方法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學習了考古學、民族史,擴展到利用考古資料與邊裔民族的資料闡發(fā)古代社會發(fā)展。(每點2分)(4)(8分)方法:①要選擇合適的選本,掌握讀書的門徑;②要培養(yǎng)濃烈的興趣,耐得住學習的辛苦、枯燥。影響:①影響了他治學方向的選擇,使他棄理從文,棄古典文學專注中國古史;②使他能順利地閱讀古代文獻,能夠扎實地擴展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學領域。(每點2分)(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項,“不可能在科技領域有所作為”條件不充分,原文“與自己的興趣大相徑庭”不能成為“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充分條件;C項,“相比之下更有研究的價值”與原文不符,原文解釋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D項,“放棄了王國維先生‘古史二重證法’的治學理路”文中無據(jù),研究領域的拓展轉變并不意味著對已有方法理路的放棄。所以選EA?!究键c定位】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疽族e警示】在傳記類文本閱讀題中,涉及到文章的細節(jié)、結構、傳主的品格等等多方面,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等。答題時應仔細注意題干內容,在回到原文中,與原文內容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并分析判斷。分析判斷時,要注意選項中那些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例如本題選項D就屬于于文無據(jù)的錯誤?!究键c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要遵循三個步驟。①一個原則:忠于原文。簡答題答案源于文本,不可憑空去想。②兩個觀念:一是整體觀念。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二是聯(lián)系觀念。聯(lián)系全文,聯(lián)系主題。③三個步驟:第一步:速讀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據(jù)試題,精讀文章;第三步:根據(jù)原文,結合題目,巧妙作答。(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jù)文本中能表現(xiàn)徐中舒的治學之路的相關語段,概括他是怎樣先確定一門的入門知識,然后逐步擴大自己的基礎面的。例如在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以前,打下較好的古文基礎,后來將精力專注于中國古史上。在研究中國古史的過程中,系統(tǒng)學習考古學、民族史?!究键c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久麕燑c睛】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必考的題目,有局部信息篩選和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段落,綜合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部分或全文。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對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信息篩選注意對局部或全文內容的概括,重點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題是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4)試題分析:解答本題,可先從文中篩選徐中舒提高古文修養(yǎng)的方法。如早年徐中舒跟胡遠浚先生學習古文,從《古文辭類纂》這樣的選本中受益很多,可知要選擇合適的選本,掌握讀書的門徑。再如徐中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感興趣,即便是在輟學,教務繁重時,仍堅持自學古文,可知要培養(yǎng)愛好,耐得住辛苦、枯燥。然后結合文本分析良好的古文修養(yǎng)對徐中舒治學產生的影響。如影響了他治學方向的選擇及他的治學領域和研究方法?!究键c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炯记牲c撥】解答此類題,要通讀全文,把握與傳主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傳主的生活經(jīng)歷或人生軌跡;把握傳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個性;把握傳主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對傳主的態(tài)度與評價;把握傳主的自我認識和評價等。(歸納概括傳主的主要經(jīng)歷、重要事跡(事件))。掌握歸納人物經(jīng)歷(事件)的基本方法:1.時間變化2.地點變3.職位(工作)變化。4.注意關鍵句子提示(過渡句)5.注意題目的附加條件(對歸納內容的限制)。篩選歸納傳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質、與眾不同之處等)方法:1.從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傳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對傳主的議論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對傳主的評價。4.關注文章的過渡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題。國慶節(jié)的精神內涵國慶節(jié)作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特定節(jié)日,其時間性內涵就是指1949年10月1日那個特定的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我們現(xiàn)在以閱兵、游行、歌舞等方式加以慶祝,記住并分享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我們的先輩們是如何歡欣鼓舞地告別了他們苦難的過去并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而想要全方位地分享和體驗他們快樂的必要前提條件就是能夠充分地體驗他們曾經(jīng)的苦難。勤勞、勇敢、智慧的他們長期追求自由、民主、獨立、富強的道路,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改良與革命后,他們終于認識到,只有堅持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工農聯(lián)合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權形式,才是他們獲得徹底的自由與解放的唯一出路;從意志考驗上來說,我們的先輩們付出了無數(shù)的血的代價,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反復斗爭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從情感體驗上看,各民族各階層的先輩們在長期的血雨腥風的反抗斗爭中,結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誼。這些認知、意志和情感的精神結晶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最高實體的誕生,它是我們先輩們每一個華夏兒女一百多年血淚與智慧換來的成果,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綿延的產物。節(jié)日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對過去的那個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的回憶和紀念,更重要的是其對于現(xiàn)在和未來的精神意義。體驗到了先輩們?yōu)樾轮袊慕⒏冻隽四敲炊嗟钠D辛與代價,現(xiàn)在的我們就會由衷地記住并感謝那些犧牲的無數(shù)先烈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認識到“祖國”的神圣和偉大,就會在心里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效仿先烈和前輩們?yōu)樽鎳I身的沖動和力量,就會在情感上產生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認同感。這種認知、沖動和情感就匯成了一種當代的個人精神,這種精神促使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心懷祖國、心憂祖國,這就是一種“單一物與普遍物統(tǒng)一”的“精神”,透過這種“精神”,偉大的祖國就成了我自身的體現(xiàn),祖國的偉大就是我自身的偉大,祖國的富強就是我自身的富強,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就會產生為祖國的自由、民主、獨立和富強而奮斗的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就是國慶節(jié)的精神意義之所在。在我們回憶與緬懷先輩們的豐功偉績的慶祝中,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快樂,體驗了他們的痛苦,同時也繼承了他們那種追求民主、自由、獨立、富強的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和創(chuàng)造智慧,這種精神是我們形成強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的源泉,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國家的凝聚力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值得我們后人傳承并繼續(xù)發(fā)揚光大。1.下列說法不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一種‘精神結晶’”這一觀點的一項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讓我們的先輩們歡欣鼓舞地告別了苦難的過去并憧憬著美好的未來。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先輩們在革命實踐中不斷探索、認知和選擇的結果。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先輩們付出了無數(shù)的血的代價,經(jīng)過長期艱苦斗爭所取得的最后勝利。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各民族各階層的先輩們在長期反抗斗爭中建立的深厚友誼的結晶。2.下列有關國慶節(jié)意義的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A.國慶節(jié)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對以往那個艱苦斗爭過程的回憶和對革命先輩們的紀念,更在于深刻體驗先輩們?yōu)樾轮袊慕⒏冻龅钠D辛與代價。B.國慶節(jié)讓我們在回憶和感激中認識到“祖國”的神圣,產生為國獻身的沖動以及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認同感。C.國慶節(jié)給予我們的認知、沖動和情感匯成的當代個人精神,促使我們每個人時刻心懷祖國,心憂祖國。D.國慶節(jié)讓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產生為祖國的自由、民主、獨立和富強而奮斗的強大的精神動力。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閱兵、游行、歌舞等慶祝國慶節(jié)的方式全面地展現(xiàn)了國慶節(jié)深刻的精神內涵。B.只要充分地體驗到了先輩們曾經(jīng)的苦難,就能真正領會國慶節(jié)對于現(xiàn)在和未來的精神意義。C.在回憶與緬懷先輩們豐功偉績的慶祝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認識國慶節(jié)的精神意義。D.先輩們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和創(chuàng)造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后人傳承并發(fā)揚光大。參考答案:1.A

2.A

3.D【1題詳解】試題分析:這種說法不是對“精神結晶”的本質解說?!究键c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名師點睛】考核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范圍不當、偷換概念、無中生有、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類型。命題的方式經(jīng)常是對文中相關概念的要點進行組合,或對文中的句子進行轉換,或是改變文中句子之間的關系。此題A答非所問。【2題詳解】試題分析:應該是“更重要的是其對于現(xiàn)在和未來的精神意義”。【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久麕燑c睛】這是一道篩選并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于對文中佐證觀點的現(xiàn)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性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混淆范圍、偷換概念等等。此題選項A曲解文意。【3題詳解】試題分析:A項原文中缺乏依據(jù);B項邏輯錯誤;C項“最重要的”不恰當,要“認識”更要“繼承”?!究键c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久屈c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己说姆绞绞歉淖兙渥雍x從而出現(xiàn)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此題A項,無中生有;BC混淆邏輯范圍。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題。(共15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初,奉使往來,無留北者,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于是辭相印不拜,翌日,以資政殿學士行。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北雖貌敬,實則憤怒。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未幾,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北驅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3.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除:授予官職

B.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會集C.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

數(shù):數(shù)落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意:料想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

)A.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C.國事遂不可收拾

D.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資政殿學士行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B.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C.歸而求救國之策

而余不得歸矣

D.賈余慶獻諂于后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1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德祐二年,南宋形勢嚴重,元兵逼到都城臨安城門,國家命運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報國,不顧利害。B.國難降臨,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為國捐軀決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敗局;三是偵察敵情以決定救國對策。C.文天祥出使元軍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驅北上,理應自殺,但想到了以后的斗爭,堅持活了下來。D.文天祥想以言辭說動敵人,說明他既有忠君愛國之心,又對敵人有充分的估計。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2分)

(2)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2分)

參考答案:13.C.數(shù):列舉14.A15.A(以:用、憑;B就,表承接/卻,表轉折;C表承接/表轉折;D在,介詞/表被動)16.D(“對敵人有充分的估計”錯誤)17.(1)當時元兵已經(jīng)逼近都城北門外,交戰(zhàn)、防守、轉移都來不及做了。(“迫”“遷”)(2)我自料不能脫身,就徑直上前痛罵元軍統(tǒng)帥不守信用。(“前”“詬”)5.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王祎,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隱青巖山,著書,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獻頌。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碧鎰?chuàng)禮賢館,召置館中。累遷侍禮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賜金帶寵之。太祖將即位,召還,議禮。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太祖嘉納之,然不能盡從也。明年修《元史》,命祎與濂為總裁。祎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書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奉詔預教大本堂,經(jīng)明理達,善開導。召對殿廷,必賜坐,從容宴語。五年正月議招諭云南,命祎赍詔往。至則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不然天討旦夕至。王不聽,館別室。他日,又諭曰:“朝廷以云南百萬生靈,不欲殲于鋒刃。若恃險遠,抗明命,悔無及矣?!绷和躐敺?,即為改館。會元遣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王不得已出祎見之,脫脫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余燼,敢與日月爭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泵撁撊帘墼唬骸敖耠m孔圣,義不得存?!钡t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

(節(jié)選自《明史·王祎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

報:答復。B.多惠政,賜金帶寵之

寵:重用。C.祈天永命之要

祈:懇求。D.法天道,順人心

法:效仿。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膽識的一組是(

)(3分)①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

②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③浙西既平,科斂當減

④裁煩剔穢,力任筆削⑤亟宜奉版圖歸職方

⑥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③④

D.④⑤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王祎兼有堂堂儀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聰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偉岸而有風度,明太祖將他與當時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論,還認為他在才思方面勝過宋濂。B.王祎憑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績受到朝廷禮遇。明太祖創(chuàng)建禮賢館,將他招至館中,后又升遷為侍禮郎;有時太祖雖不能完全聽從他的建議,但也會褒獎他。C.王祎具備很高的史學家素養(yǎng)和教育才能。編撰《元史》時,他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后任國史院編修官;奉命講授國史,能充分說明道理,善于開導學生。D.王祎出使云南時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曉諭梁王,朝廷憐惜云南百姓,不想動用武力;繼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險遠、抗拒朝廷,將后悔無及。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會元遣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5分)

(2)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5分)

參考答案:4【答案】(3分)B。“寵”為“寵愛”、“獎賞”之意。5(3分)B。②句是用比喻說理,不觸及利害關系;④是說他史事擅長,有文采。6【答案】(3分)C.“奉命講授國史,能充分說明道理,善于開導學生”的意思與原文不符,應為“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讀書,王祎經(jīng)明理達,善于開導?!?(1)【答案】(5分)恰巧元朝派遣脫脫來征收糧餉,用聳人聽聞的話威脅梁王,一定要殺掉王祎。(“會”“遣”“必”“脅王以危言(狀語后置)”各1分,句意1分)(2)【答案】(5分)上天已經(jīng)結束了你們元朝的命運,我們朝廷取代了它。你們這些微火殘灰,竟敢與日月爭輝嗎?(“既”“訖”“實”“馀燼”“敢與日月爭明”各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王祎,字子充,浙江義烏人。幼時機敏聰慧,成年后身材高大偉岸,以文章著稱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國政衰頹凋敝后,寫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給當時的宰相。危素、張起巖一起推薦了他,但是沒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巖山隱居著書,名氣越來越大。太祖征江西,祎寫文章贊頌并獻給太祖。太祖看后很高興,說:“江南有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了,要論學問誰更淵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論才思的雄辯,宋濂不如你?!碧鎰?chuàng)立了禮賢館,于是被召置禮賢館。累次遷升到侍禮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績,太祖賜給金帶以示寵愛。太祖即將稱帝即位前,將他召回,商議即位禮儀?!緟⒖甲g文】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遠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寬大為政,效法天道,順應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既然浙西已經(jīng)被平定了,應該減免賦稅?!碧姹頁P并采納了他的建議,但是沒有都聽從。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與濂為總裁。祎擅長史事,裁汰剔除煩穢,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為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讀書,王祎經(jīng)明理達,善于開導?;噬险偎降钔?,每次都給他賜坐,從容應答。

洪武五年正月商議詔諭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詔諭梁王,盡快奉上戶籍冊和地圖給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將討伐過來。梁王不聽從,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內居住。幾天后,又詔諭說:“朝廷考慮到云南百萬生靈,不忍荼毒于鋒刃。如果你憑借艱險路遠,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到時后悔都來不及?!绷和醣粐樂?,隨即將他改為正館居住。適逢元朝派遣脫脫征集糧餉,拿故意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想要殺死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來了王祎,脫脫想讓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已經(jīng)結束了你們元朝的命運,我們朝廷取代了它。你們這些微火殘灰,竟敢與日月爭輝嗎?何況你我都是使臣,我豈能屈服于你!”有人勸脫脫說:“王先生久負盛名,不能殺?!泵撁撌忠粩[說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沒有情面可講。”王祎回頭說道:“你殺了我,朝廷大軍就將到來,你的禍患不久就要接踵到來?!庇谑蔷瓦@樣被殺害了。

略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題(19分)超然臺記蘇軾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醨1,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病H酥麩o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2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埔,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完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3、齊威公4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5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疏,取池魚,釀秫酒,瀹6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注釋】(1)吃酒渣喝淡酒。(2)采伐的木椽,不加雕飾。此指簡陋的房屋。(3)呂尚,即姜太公。(4)即齊桓公。(5)指西漢淮陰侯韓信。(6)瀹(yuè),這里是煮的意思。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A.釋舟楫之安

釋:放棄

B.歲比不登

登:豐收C.稍葺而新之

葺:修補

D.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

遁:逃跑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A.以??上捕溈杀?/p>

醉則更相枕以臥B.人固疑予之不樂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C.余既樂其風俗之淳

其皆出于此乎?D.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9.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蘇軾從杭州調移到膠西,修復了一座殘破樓臺,他的弟弟蘇轍為這座臺起名“超然”。B.蘇軾修臺游樂,在舊臺的基礎上略加修理,不勞民傷財,含有與民同樂之意。C.本文可以明顯地看出蘇軾受儒家思想影響仍較深,在政治失意、物質匱乏時,積極向上,沒有苦悶、失意之情。D.文章寫景生動,說理透辟,語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體現(xiàn)了蘇文灑脫自如、縱橫不羈的特點。10。翻譯下列句子。(1)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2)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參考答案:7.D

遁:遁隱(避世隱居)。8.D(D項都表轉折。A項:因為/相當于“而”,表修飾。B項:助詞,取獨/動詞,到。C項:代詞,他們的/語氣詞,大概,表推測。)9.C

本文可以明顯地看出受老莊思想影響,蘇軾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已經(jīng)更加成熟和豁達。本文反映了作者知足常樂、超然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10.(1)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2)因為看到我無論到哪里都快樂,大概是我能超然于物外吧。譯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墒谷藲g喜,而災禍卻使人悲傷。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惡的區(qū)別在胸中激蕩,選取和舍棄的選擇在眼前交織,那么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追求災禍,躲避幸福,難道是人們的心愿嗎?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們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馳騁在事物之外;事物本無大小之別,如果人拘于從它內部來看待它,那么沒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橫在我們面前,那么我常常會眼花繚亂反復不定了,就象在縫隙中看人爭斗,又哪里能知道誰勝誰負呢?因此,心中充滿美好和丑惡的區(qū)別,憂愁也就由此產生了;這不令人非常悲哀嗎!

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shù);而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頭發(fā)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俗的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度日。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

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游玩。從臺上向南望去,馬耳、常山時隱時現(xiàn),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又似乎很遠,或許有隱士住在那里吧?臺的東面就是盧山,秦人盧敖就是在那里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隱隱約約象一道城墻,姜太公、齊桓公的英雄業(yè)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zhàn)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臺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wěn);這臺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里跟隨著我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邊吃一面贊嘆:“多么快活的游樂?。 ?/p>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賦,并且給這個臺子取名“超然”。因為看到我無論到哪里都快樂,大概是我能超然于物外吧。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選擇文科理科是高中生活的一次重大選擇,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嶺。下面是張明同學和老師對話的部分內容,請你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簡明得體。(5分)張明:老師您好!我想和您談談文理分科的問題,可以嗎?老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