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1頁
塑料模基本結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2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3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4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塑料模塑成型技術廈門技師學院李劍鋒2023/2/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

2023/2/4問題:1.如何對塑件進行工藝性分析?2.注射成型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2023/2/4目的與要求:1.了解塑料模具的分類方法。2.掌握單分型面注射模的結構特點和動作過程。3.掌握注射模的組成結構。2023/2/4重點:塑料模具的基本結構及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功能;

難點:塑料模具結構的組成

2023/2/4熱固性塑料模按成型材料分按成型工藝分按模具裝卸方式分一、塑料模具的分類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熱塑性塑料模壓縮模壓注模注射模移動式模具固定式模具第二章塑料模基本結構和零部件設計2023/2/4一、塑料模具的分類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按型腔數(shù)目分單型腔模具多型腔模具按分型面特征分水平分型面模具垂直分型面模具水平、垂直分型面模具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注射模:料筒內塑料——螺桿或柱塞作用——澆注系統(tǒng)——型腔壓縮模:直接在型腔內加料——加壓加熱壓注模:加料腔——澆注系統(tǒng)一、塑料模具的分類按成型工藝分: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固定式模具:適用于成型各種批量的大中小型塑件,不便成型嵌件太多的塑件。移動式模具:適用于成型小批量的中小型件;形狀復雜、嵌件多、加料困難的情況。一、塑料模具的分類按模具固定方式分: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一、塑料模具的分類多型腔模具:成型較小、批量較大的塑件。單型腔模具:成型大型、嵌件較多、批量不大或試制品塑件。按型腔數(shù)目分: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一、塑料模具的分類分型面:分開模具取出塑件或澆注系統(tǒng)凝料的面。按分型面特征分:水平分型面模具:分型面與壓機工作臺面平行,與合模方向垂直。垂直分型面模具:分型面與壓機工作臺面垂直,與合模方向平行。水平、垂直分型面模具:(多分型面模具)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二、塑料模具的基本結構1.模具基本組成注射模壓縮模動?!惭b在注射機移動工作臺面上的那一半模具,可隨注射機做開合運動。定?!惭b在注射機固定工作臺面上的那一半模具。上?!惭b壓機上工作臺面上的那一半模具。下模——安裝壓機下工作臺面上的那一半模具。2023/2/43.1塑料模具的分類及基本結構二、塑料模具的基本結構2.模具基本結構結構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裝、定位、導向、裝配等作用的零件。成型零件:直接與塑料接觸的決定塑件形狀和尺寸精度的零件。2023/2/4注射模定模動模二、注射模的結構組成2023/2/4根據(jù)注射模上各零部件所起作用細分1.成型零部件2.澆注系統(tǒng)3.導向系統(tǒng)4.推出機構5.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6.排氣系統(tǒng)7.支承零部件8.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二、注射模的結構組成§3.1注射模的分類及結構組成2023/2/4問題:1.分型面有哪幾種形式?

2.分型面的選擇原則是什么?

2023/2/4目標與要求:掌握分型面選擇原則重點難點:對塑料模具分型面選擇原則的理解和運用2023/2/4多型腔模具型腔的布局平衡式非平衡式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一、分型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澆注系統(tǒng)凝料的可分離的接觸表面稱為分型面,也叫合模面。分型面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二、分型面的形狀平面斜面階梯面曲面瓣合式2023/2/42023/2/42023/2/42023/2/42023/2/4碰穿2023/2/42023/2/42023/2/4階梯分型面2023/2/42023/2/4圖6不合理結構圖7合理結構尖鋼及尖角形的封膠面圖8不合理結構圖9合理結構臺階及尖形封膠面延伸或建構較平滑的曲面2023/2/4分型面1分型面2連接平坦面1--唧嘴2--平坦面3--唧嘴直

徑范圍圖102023/2/4圖11前模后模圖12鍵盤孔局部放大圖2023/2/4合理結構圖13不合理結構圖14產生側向分力易于斷裂原碰面較陡峭增加此處剛度圖17圖16圖152023/2/4圖21為不影響外觀,圖示位應盡量小圖18未對齊,不好圖19圖20對齊效果好成品1成品2成品3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1.分型面應選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輪廓處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2.分型面的選擇應便于塑件脫模分型面脫模-1.swf分型面脫模-2.swf分型面脫模-3.swf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3.分型面的選擇應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質量)分型面Ⅰ、Ⅱ哪個更能保證雙聯(lián)齒輪的同軸度要求?要滿足塑件的精度要求,比如同心度、同軸度、平行度等等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3.分型面的選擇應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質量)要滿足塑件的精度要求,比如同心度、同軸度、平行度等等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4.分型面的選擇應有利于防止溢料(保證塑料制品質量)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斜分型面的型腔部分比平直分型面的型腔更容易加工5.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于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6.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的排氣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7.盡量減少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或必須考慮注塑機的技術參數(shù)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8.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或有利于側面分析或抽芯

盡可能的避免側向分型或者抽芯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盡可能的避免側向分型或者抽芯

8.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盡量地把側向分型抽芯機構留在動模一側

8.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

2023/2/43.2成型零件設計三、分型面的選擇原則塑件不止有一個抽芯的時候,在選擇分型面時要使較大的型芯與開模方向一致

8.分型面的選擇要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

2023/2/41.分型面選擇的一般原則有哪些?思考與練習:2023/2/4只有堅強地去經(jīng)歷

各種風風雨雨

才會由稚嫩走向成熟

2023/2/4問題:1.什么是成型零件?2.采用鑲拼式結構時,為什么留0.3~0.4mm的間隙,并且R>r?2023/2/4目的與要求:1.掌握凹模型腔的結構類型、設計要點及適用場合。2.掌握型芯的結構類型、設計要點及適用場合。3.了解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的結構特點。重點和難點:重點:凹模型腔和型芯的類型、裝配、配合以及適用場合難點:實際運用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一、凹模結構設計成型零件:是與塑料直接接觸、構成型腔的零件,包括凹模、凸模、型芯、螺紋型芯、螺紋型環(huán)等等。型腔:指合模時用來填充塑料、成型塑件的空間。凹模:成型塑件外表面的零件。凸模(型芯):成型塑件的內表面的零件。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1.凹模的結構形式凹模的結構隨著塑件形狀、成型需求、模具加工裝配等工藝要求而變化,有以下幾種形式:整體式凹模結構整體嵌入式凹模局部鑲嵌式凹模底部鑲拼式凹模組合式凹模結構側壁鑲拼式凹模四壁拼合式凹?!?.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整體式凹模結構大型模具不易采用整體式結構:※不便于加工,維修困難※切削量太大,浪費鋼材※大件不易熱處理(淬不透)※搬運不便※模具生產周期長,成本高凹模由整塊材料構成結構特點:牢固、不易變形、塑件質量好。適用范圍:形狀簡單或形狀復雜但凹??捎秒娀鸹ê蛿?shù)控加工的中小型塑件。§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整體嵌入式凹模凹模由整塊模具材料加工成并鑲入模套中結構特點:型腔尺寸小,凹模鑲件外形多為旋轉體,更換方便。適用范圍:塑件尺寸較小的多型腔模具§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防轉※凹模從上表面嵌入固定板※過渡配合:H7/m6一、凹模結構設計整體嵌入式凹模裝配情況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局部鑲嵌式凹模將凹模中易磨損的部位做成鑲件嵌入模體中結構特點:易磨損鑲件部分易加工易更換§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底部鑲拼式凹模適用范圍:形狀復雜或較大的型腔§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結構特點:強度剛度較差,底部易造成飛邊(注意結構設計,防止飛邊產生)。目的:滿足大型塑件凸凹形狀的需求,便于機械加工、維修、拋光、研磨、熱處理以及節(jié)約貴重模具鋼材。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側壁鑲拼式凹?!?.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目的:便于機械加工、拋光。適用范圍:很少采用,在成型時熔融塑料成型壓力使螺釘和銷釘產生變形,達不到產品的技術要求指標。圖a中螺釘在成型時將受到拉伸力;圖b中螺釘和銷釘在成型時將受到剪切力。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四壁拼合式凹模凹模四壁和底部都做成拼塊,分別加工研磨后壓入模套中,側壁間用鎖扣連接。§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2023/2/4一、凹模結構設計優(yōu)點:便于加工、利于淬透、減少熱處理變形、節(jié)省模具鋼材。適用范圍:形狀復雜或大型凹模?!?.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四壁拼合式凹模2023/2/42、凹模的技術要求凹模材料:T8,T10A,CrWMn,9Mn2V,9SiCr,40Cr凹模熱處理:HRC40~55表面粗糙度:型腔表面:Ra0.2~Ra0.1μm配合面:Ra0.8μm凹模表面處理:表面鍍鉻、拋光凹模加工:模套與模塊錐面配合嚴密處配制加工§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一、凹模結構設計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型芯的結構設計型芯的技術要求型芯的裝配凸模(型芯):成型塑件的內表面的零件。主要包括:主型芯、小型芯、螺紋型芯、螺紋型環(huán)等。型芯:成型塑件中較大的、主要的內型的成型零件。小型芯、成型桿:成型塑件上較小孔的成型零件。2023/2/41.主型芯的結構設計整體式型芯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適用范圍:形狀簡單的型芯整個型芯和模板為一個整體2023/2/4適用范圍:塑件內型較復雜的情況優(yōu)缺點:節(jié)約貴重金屬,減少加工量,拼接處必須牢靠嚴密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鑲拼組合式型芯1.主型芯的結構設計2023/2/4型芯采用拼塊組合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1.主型芯的結構設計鑲拼組合式型芯2023/2/4小型芯是用來成型塑件上的小孔或槽。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2.小型芯的結構設計小型芯的固定方法: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異形型芯的固定方法:多個互相靠近型芯的固定方法:2.小型芯的結構設計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2.小型芯的結構設計小型芯——型芯臺階固定的形式2023/2/4型芯材料:T7A、T8A、T10A、Cr12型芯熱處理:HRC45~50表面粗糙度:型芯表面:Ra0.1~0.025μm配合面:Ra0.8μm型芯表面處理:表面鍍鉻、拋光型芯加工:同軸度高的地方配制加工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3.型芯的技術要求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螺紋型芯型環(huán)——用來成型塑件上的螺紋或固定塑件上帶螺紋的嵌件,可以自動也可以手動卸除。螺紋型芯螺紋型環(huán)螺紋成型件技術要求2023/2/4用途:※直接成型塑件上的螺孔的型芯(考慮收縮)※固定塑件上的螺母嵌件的型芯(不考慮收縮)固定方法:⑴固定在定模的螺紋型芯:螺紋型芯與模板采用間隙配合:H8/h8通常開模時它隨塑件一起被拔出定模,留于動模。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2023/2/4⑵固定在動模的螺紋型芯:(圖3.24)帶彈性連接螺紋型芯與模板采用間隙配合:H8/h8通常開模時它隨塑件一起留在動模,并由推出機構推出。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2023/2/4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2023/2/4螺紋型環(huán)結構:⑴整體式:螺紋質量好⑵組合式:由兩瓣拼合而成,接縫處會產生難以修整的溢邊,適合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塑件。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2023/2/4螺紋型環(huán)結構: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4.螺紋型芯和螺紋型環(huán)結構設計2023/2/4材料:T8A、T10A、Cr12凹模熱處理:HRC40~45表面粗糙度:成型表面:Ra0.2~Ra0.1μm配合面:Ra0.8~Ra0.4μm表面處理:表面鍍鉻、拋光3.2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二、型芯的結構設計5.螺紋成型零件技術要求2023/2/4思考與練習:1.型芯結構形式的選擇原則有哪些?2.對型芯的技術要求有哪些方面?3.型芯與其它零件的裝配形式有哪些?4.凹模采用側壁拼合,裝配時應注意哪些問題?2023/2/4歷年考題下列選項中,關于型芯結構形式說法正確的是()。A、型芯一般是成型制品中較大的主要內型的成型零件B、成型桿一般指成型制品上較小孔的成型零件C、固定部分為圓形而成型部分為非圓形的型芯須止轉D、復雜形狀的型芯應采用拼塊組合以簡化加工工藝E、組合式型芯的拼接必須牢靠嚴密2023/2/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鬃印墩撜Z》2023/2/4問題:1.如何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2.怎么樣計算和校核模具型腔側壁和底板的厚度?2023/2/41.會運用公式計算成型零件工作部分的尺寸。掌握公式運用目的與要求:重點和難點:2023/2/4一、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包括:※型芯和型腔的徑向尺寸※型芯和型腔的深度尺寸※中心距尺寸§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塑件的尺寸和精度主要取決于成型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而成型零件的尺寸和公差必須以塑件的尺寸和精度及塑料的收縮率為依據(jù)。成型零件的制造誤差δz成型零件的磨損δc塑件成型收縮的波動δs模具安裝配合誤差δj§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⑴成型收縮率S:室溫下塑件尺寸Ls與模具尺寸Lm的相對差值。

S=(Lm-Ls)/Ls模具型腔在室溫下的尺寸:Lm=Ls+S×Ls1.塑件的成型收縮δs⑵影響塑件收縮的因素(產生偶然誤差)※塑料品種※塑件特點※模具結構※成型方法及工藝條件(料筒溫度、注射壓力、注射速度、模具溫度)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1.塑件的成型收縮δs⑶成型收縮偏差δs產生的原因:系統(tǒng)誤差:計算收縮率與實際收縮的差異偶然誤差:成型時工藝的波動、材料批號的改變等

δs=(Smax-Smin)×Ls對于一副已制造好的模具,δs是引起塑件尺寸變化的主要因素一般要求:成型收縮引起的塑件尺寸誤差δs<Δ/3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2.成型零件的制造誤差δz模具制造公差占塑件總公差的三分之一左右:δz=Δ/3或取IT7-IT8級作為模具的制造公差。3.成型零件的磨損δc中小型塑件模具:δc=Δ/6大型塑件模具:δc<Δ/6成型零件磨損的原因:※塑件脫模時的摩擦(型腔變大、型芯變小、中心距尺寸不變)※料流的沖刷※腐蝕性氣體的銹蝕※模具的打磨拋光§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3.成型零件的磨損δc垂直于脫模方向的模具表面不考慮磨損。平行于脫模方向的模具表面要考慮磨損。磨損量的大小取決于塑料品種、模具材料及熱處理。小批量生產時,δc取小值,甚至可以不考慮。玻璃纖維塑料磨損大,δc應取大值。模具材料耐磨,表面強化好,δc應取小值。小型塑件的模具磨損對塑件影響較大。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模具活動成型零件和配合間隙的變化會引起塑件尺寸的變化4.模具的安裝配合誤差δj二、影響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塑件可能產生的最大誤差δ為各種誤差的總和:

δ=δz+δc+δs+δj+δa※塑件的公差Δ應大于或等于各種因素引起的積累誤差之和δ,即Δ≥δ※模具制造公差δz,模具的磨損δc和成型收縮的波動δs是影響塑件公差的主要因素。2023/2/4三、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方法※成型零件尺寸的計算方法有:平均值法和極限值法§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計算模具成型零件最基本的公式:Lm=Ls(1+S)※塑料的平均收縮率的計算公式:平均值法:按平均收縮率、平均磨損量和平均制造公差為基準的計算方法。2023/2/4※塑件與成型零件尺寸標注方法:軸類尺寸采用基軸制,標負差孔類尺寸采用基孔制,標正差中心距尺寸公差帶對稱分布,標正負差三、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方法§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2023/2/41.型腔徑向尺寸計算已知:塑件尺寸模具磨損量δc=Δ/6平均收縮率S

模具制造公差δz=Δ/3按平均值計算方法可得:標注制造公差后得:整理得:※式中Δ前的系數(shù)可取在1/2~3/4之間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2.型芯徑向尺寸計算標注公差后得:※式中Δ前的系數(shù)可取在1/2~3/4之間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2.型芯徑向尺寸計算※有脫模斜度時徑向尺寸確定塑件上的孔以小端為準,斜度取向大端;

模具型芯以小端為準,斜度取向大端。只檢驗小端尺寸:lM=[ls+lsS

+(3/4)Δ]-δz當脫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圍內時:塑件上外形以大端為準,斜度取向小端;模具型腔以大端為準,斜度取向小端。只檢驗大端尺寸:LM=[Ls+LsS–(3/4)Δ]+δz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2.型芯徑向尺寸計算當脫模斜度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圍內時:型腔小端尺寸:LM=[Ls+LsS–(3/4)Δ]+δz

型腔大端尺寸:LM大=[LM+(1/4~1/2)Δ]+δz

型芯大端尺寸:lM=[ls+lsS+(3/4)Δ]-δz

型芯小端尺寸:lM小=[lM–(1/4~1/2)Δ]-δz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3.型腔深度尺寸計算已知:塑件尺寸Hs-Δ平均收縮率S模具制造公差δz=Δ/3按平均值計算方法可得:標注公差后得:整理得: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標注公差后得:4.型芯高度尺寸計算Δ前的系數(shù)也可取為1/2-2/3。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4.型芯高度尺寸計算型芯和型腔尺寸計算的注意事項:※徑向尺寸計算考慮了δz、δc、δs;而高度尺寸只考慮了δz、δs。※收縮率很小的塑件或精度不太高的小型塑件可不考慮成型收縮對零件尺寸的影響?!浜隙纬叽缫獓栏裼嬎?,不重要的尺寸可簡化計算?!雀叩某叽绫A舻诙恍?shù),第三位四舍五入。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其中:中心距制造公差δz=(1/3~1/6)Δ,通常取δz=(1/3)Δ

。5.中心距尺寸計算(平均值法)四、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2023/2/4五、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實例(Example)§3.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

型腔尺寸型芯尺寸徑向尺寸高度及深度尺寸中心距尺寸成型零件尺寸計算公式2023/2/4§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一、模具強度及剛度概念若型腔剛度不足也會發(fā)生過大的彈性變形,因此導致溢料、影響塑件尺寸和精度、脫模困難。模塑成型過程中,型腔受到塑料熔體的壓力會產生一定的內應力及變形。若型腔或底板壁厚不夠,當內應力超過材料的許用應力時,型腔會因強度不夠而破裂。2023/2/4二、壁厚的受力分析1.模塑過程中模具承受的力設備施加的鎖模力熔融塑料作用于型腔內壁的壓力2.型腔受內壓力作用發(fā)生膨脹變形影響塑件的尺寸精度配合面處產生溢料飛邊小型腔的許用變形量小,壓力作用會導致其破壞§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二、壁厚的受力分析3.型腔側壁的最大允許變形量δ大型腔以剛度為主計算,小型腔以強度計算為主圓形凹模直徑:D﹤67~86mm時以強度計算為主矩形凹模長邊:L﹤108~136mm時以強度計算為主從中小型塑件的尺寸精度考慮:δ≤Δ/5從不產生溢料飛邊考慮:型腔配合處的最大間隙δ

﹤塑料的溢料值(表6.4)保證塑件的順利脫模:δ≤S·t(收縮量)型腔力學計算的特征和性質:§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二、壁厚的受力分析當分界值不明確時按兩種方法計算型腔壁厚值,取其大者。§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三、壁厚尺寸的計算圓形凹模壁厚矩形凹模壁厚支承板厚度§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1.矩形凹模壁厚計算矩形凹模內側短邊長b整體凹模壁厚S鑲拼式凹模凹模壁厚S1模套壁厚S2~4025922>40~5025~309~1022~25>50~6030~3510~1125~28>60~7035~4211~1228~35>70~8042~4812~1335~40>80~9048~5513~1440~45>90~10055~6014~1545~50>100~12060~7215~1750~60>120~14072~8517~1960~70>140~16085~9519~2170~78※表中壁厚是邊長比L/b=1.8時的參考尺寸,當L/b>1.8時壁厚應適當增大。三、壁厚尺寸的計算§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2.圓形凹模壁厚計算凹模內壁直徑2r整體凹模壁厚S=R-r鑲拼式凹模凹模內壁直徑2r整體凹模壁厚S=R-r鑲拼式凹模凹模壁厚S1模套壁厚S2凹模壁厚S1模套壁厚S2~4020818>90~100501440>40~5025922>100~120551545>50~60301025>120~140601648>60~70351128>140~160651752>70~80401232>160~180701955>80~90451335>180~200752158三、壁厚尺寸的計算§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3.支承板厚度的計算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A(cm2)支承板厚度H~515>5~1015~20>10~5020~25>50~10025~30>100~20030~40>200>40※當塑件的投影面積較大時,支承板會很厚,為減小厚度可加支柱。加一個支柱:H′=H/2.7;加兩個支柱:H″=H/4.3※板厚值也可參考表3-22三、壁厚尺寸的計算§3.2.2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2023/2/4思考與練習:1.如圖所示塑件,材料:ABS,試畫出成型零件結構草圖,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并在結構草圖上標注成型零件工作尺寸。2.如圖所示塑件,試畫出成型零件結構草圖,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并在結構草圖上標注成型零件工作尺寸。S=0.4%~0.8%(第1題圖)(第2題圖)2023/2/4

謝謝大家!再見!Thankyou.Seeyounexttime.2023/2/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2023/2/4問題:1.什么是結構零部件?2023/2/4目的與要求:1.掌握結構零部件的設計原則。2.各種零部件的作用、結構、配合、安裝形式和材料的選擇。重點和難點:標準模架的選用§3.3結構零件設計2023/2/4一、中小型模架標準(GB/T12556.1-1990)模具標準化:美國DME、德國HASCO、日本FUTABA世界三大模具標準件企業(yè)?!?.3.1注射模標準模架基本型模架:A1、A2、A3、A4派生型模架:P1~P9中小型模架標記:A2-100160-03-Z2GB/T12556.1-19902023/2/4型

號組成、功能及用途中小模架A1型(大型模架A型)定模采用兩塊模板,動模采用一塊模板,無支承板,設置推桿推出機構組成模架。適用于立式與臥式注射機,單分面型面一般設在合模面上,可設計成多型腔注射模。中小模架A2型(大型模架B型)定模和動模均采用兩塊模板,有支承板,設置推桿推出機構組成模架。適用于立式與臥式注射機上,用于直接澆口、采用斜導柱側向抽芯、單型腔成型,其分型面可在合模面上,也可設置斜滑塊垂直分型脫模機構的注射模。中小模架A3、A4型(大型模架P1、P2型)A3型(P1型)的定模采用兩塊模板,動模采用一塊模板,它們之間設置一塊推件板聯(lián)接推出機構,用于推出塑件,無支承板。A4型(P2型)的定模和動模均采用兩塊模板,它們之間設置一塊推件板聯(lián)接推出機構,用于推出塑件,有支承板。A3、A4型均適用于立式與臥式注射機,適用于薄壁殼體形塑件,脫模力大,以及塑件表面不允許留有頂出痕跡的塑件注射成型模具。2023/2/4型

號組成、功能及用途中小模架P1~P4型(大型模架P3、P4型)P1~P4型由基本型A1~A4對應派生而成,結構形式上的不同點在于去掉了A1~A4型定模板上的固定螺釘,使定模部分增加了一個分型面,多用于點澆口形式的注射模。其功能和用途符合A1~A4型的要求。中小模架P5型由兩塊模板組合而成,主要適用于直接澆口、簡單整體型腔結構的注射模。中小模架P6~P9型其中P6與P7、P8與P9是相互對應的結構,P7和P9相對于P6和P8只是去掉了定模座板上的固定螺釘。這些模架均適用于復雜結構的注射模,如定距分型自動脫落澆口式注射模等。2023/2/42023/2/42023/2/4二、大型模架標準(GB/T12555.1-1990)§3.3.1注射模標準模架大型模架標記:A-80125-26GB/T12555.1-1990

基本型模架:A、B派生型模架:P1~P42023/2/4二、大型模架標準(GB/T12555.1-1990)§3.3.1注射模標準模架2023/2/42023/2/4三、標準模架的選用步驟§3.3.1注射模標準模架4)選取標準的型腔模板周界尺寸5)確定模板厚度6)選定模架7)檢驗模架與注射機的關系2023/2/4三、標準模架的選用步驟§3.3.1注射模標準模架選用實例一2023/2/4三、標準模架的選用步驟§3.3.1注射模標準模架選用實例一2023/2/4動、定模座板固定板支承板墊塊§3.3.1注射模標準模架2023/2/41.固定板作用:固定凸模、型芯、凹模、導柱、導套、推桿等零件要求:有足夠的強度與厚度,H=15~45與型芯的連接方法:臺階、沉孔、平面連接§3.3.2支承零部件的設計2023/2/42.支承板作用:墊在固定板背面,防止成型零件和導向零件的軸向移動并承受一定的成型壓力?!?.3.2支承零部件的設計厚度確定:支承板厚度的確定可查表3.3.3。2023/2/43.墊塊作用:調節(jié)模具閉合高度,形成推出機構所需的推出空間。材料:Q235、45安裝要求:兩邊墊塊高度應一致,保證模具上下表面平行?!?.3.2支承零部件的設計2023/2/4§3.3.3定模座板、動模座板的設計作用:是模具的基座,起支承與連接作用。動模座板固定在注射機移動工作臺上定模座板固定在注射機固定工作臺上要有足夠的強度:小型模具H>13mm,大型模具H可達75mm以上材料:Q235、45連接方式:用螺栓壓板與機床相連2023/2/4概述導向系統(tǒng)設計原則導柱導向機構錐面定位機構§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1.概述定義:保證動模和定模正確定位與導向的零件。導向機構的形式:導柱、導套導向錐面定位導向機構作用:定位導向承受一定的側壓力2023/2/4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合理選用導向機構類型導柱大小數(shù)量及其布置有足夠的耐磨性注意模具的強度較好的加工工藝性結構設計應便于導向§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

合模導向通常采用導柱導向,但當側向力很大時宜采用錐面定位機構。⑴合理的導向機構類型一幅塑料模導柱數(shù)量一般為2~4個⑵導柱大小數(shù)量及布置§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外硬內韌導柱:20滲碳淬火或T8AHRC56~60導套:20滲碳淬火或T8AHRC50~55⑶有足夠的耐磨性孔邊距要足夠大導柱孔應避開型腔板應力最大處⑷注意模具的強度§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⑸較好的加工工藝性為保證同軸度,導柱固定端直徑與導套固定端直徑應相等。§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導柱先導部分做成球狀或錐狀,導套導入部分要做導向角。⑹便于導向§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3.導柱導套定位機構帶頭導柱:有軸向定位臺階,固定段與導向段公稱尺寸相同帶肩導柱:有軸向定位臺階,固定段尺寸>導向段尺寸推板導柱:無軸向定位臺階§3.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4.錐面定位機構當成型精度高的大型、薄壁、深腔塑件時,型腔內會產生較大側壓力使型芯或型腔偏移,將會導致導柱卡死或損壞?!?.3.4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2023/2/4思考與練習:1.注射模標準模架如何選用?2.合模導向系統(tǒng)的作用是什么?2023/2/4

謝謝大家!再見!Thankyou.Seeyounexttime.2023/2/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