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閱讀三板斧_第1頁
現(xiàn)代文閱讀三板斧_第2頁
現(xiàn)代文閱讀三板斧_第3頁
現(xiàn)代文閱讀三板斧_第4頁
現(xiàn)代文閱讀三板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點及要求大小閱讀共30分,占試卷的1/5,占知識的1/3,是重要的一塊。要求30分鐘完成要求得分不底于18分散文解讀之

———“奪命三斧”“掏心”“剔骨”“剁肉”第一式——“掏心”

第二式——“剔骨”

第三式——“剁肉”

第一式——“掏心”1、解說:

鳥瞰全文,直取中心。

面對一篇散文,先鳥瞰全篇,弄清是何類散文及大致內容,把握散文的描寫對象和抒情基調,從整體著眼,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

2、動作要領:

既快且準,只取體現(xiàn)感情和思想的信息,迅速整合。3、著力點:

標題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散文的標題主要是確定描寫對象,如《荷塘月色》《燈》等;有的也暗含感情基調,如《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樓閣》中的“故”、“空中”等字眼。

A、看標題。B、看蘊含感情的關鍵性語句。

如《故都的秋》中“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等句子。

B、看議論抒情的句子。

如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中譴責走狗文人和反動勢力,表達自己憤懣的議論語句:“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只覺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間,三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為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這些議論抒情往往是散文的主旨所在。

C、看文章的注釋。

文章的注釋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注釋如果是交代文章的出處及創(chuàng)作時間,實際上是提示你要“知人論世”。只有結合作者及時代背景,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

第二式——“剔骨”1、解說:

去肉存骨,理清思路。

作者在寫文章前一般都要先搭一個架子,然后組織材料。這個架子,體現(xiàn)了文章的情感發(fā)展脈絡。好的文章,材料附著在這個架子上,就像肉附著在骨頭上一樣。因此,要理清散文的思路,就必須先將這些“肉”剔除,讓它露出骨頭來。2、動作要領:

既剔且摳,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變化,理清層次。

3、著力點:

A、注意總領句、過渡句、總括句、觀點句、段首句或段末句,而將一般的敘述、描寫、說明剔除。

如《燈下漫筆》,我們可以抓住過渡句“就是:我們極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但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資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xiàn)在還如此”、“有更直截了當?shù)恼f法在這里——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并由此可以比較清晰地剔出文章的思路:①揭示中國人的奴性,②揭示中國統(tǒng)治者的殘暴,③揭示中國社會的狀態(tài)。具體到某個句子,剔的方法就是:如果是單句,則提取主干;是復句,則提取分句中的主句。

B、注意寫景的層次和過程。對于找不出段間提示語、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我們就采用分層歸納的辦法:先根據(jù)所寫景物逐段概括段落大意,再分析層次,理出邏輯聯(lián)系。如《荷塘月色》逐段概括后,就可以理出四個層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的時間、地點和緣由;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fā)月下獨處的感受;第三部分(第4、5、6自然段)描寫“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樹”;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聯(lián)想古代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思。這樣一剔,全篇的內容、作者的思路就了然于胸了。

第三式——“剁肉”

1、解說:

剔下之肉,“剁”(理解)成肉泥

完成以上兩步后,對散文的所有鑒賞都有據(jù)可依了,這時可正式開始答題。不論解答語言、內容、結構,還是表現(xiàn)手法,都要緊緊圍繞上面抓住的中心和思路來進行。

2、動作要領:

分析鑒賞,不離心、骨

堅守一條規(guī)律,形式與內容是統(tǒng)一的,材料和中心的統(tǒng)一的,形與神是統(tǒng)一的。分析鑒賞時,不僅要說出它是什么;還要找出它與中心的關系,為什么,會怎樣。3、著力點:

A、詞、句的含意及作用。從四個角度去考慮:

①看對象的特點與詞、句的表現(xiàn)力。②看詞、句前后的意思與關系。

詞語的意思可從指代義、概括義、比喻義的角度去解讀;句子的意思可以從句子分析、前后互釋、說話用意的角度去解讀;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有總領、承上啟下、總結、表明觀點等方面。一般地說,代詞所指代的內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說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觀點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說明的觀點要看它前面的議論句;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議論性語句中。③看詞、句與中心的關系。④看詞、句的其他表現(xiàn)意圖,如魯訊的文章就經常給不點名的敵手以順勢的一擊。B、某一形象或內容在文中的作用。從四個角度去考慮:①看是不是準確表現(xiàn)或抓住了所寫對象的特點。②看是不是深入表現(xiàn)了中心或批駁其他思想。③看是不是作者思路的轉換處。④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如襯托,在表現(xiàn)中心或吸引讀者方面有何效果。C、篩選或概括某一信息。

首先“定點”,即找出出題點涉及的范圍,將題干和文章對應起來。

然后以出題點為中心上下“掃描”,尋找答題的相關信息。

多數(shù)情況下,可直接摘引原文中的語句作答。如果題目要求你“概括”“歸納”,則必須通觀全段甚至全文,仍采用剔骨之法,再將其剁碎,把要點整合,用流暢的個人語言來表達。

應明確的是,命題者擬題一般是從整體上來設計的,幾道題由淺入深,題與題之間既彼此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一般地說,應該前后參照,從題目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上得到啟發(fā),從而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驗證答案。閱卷老師的忠告網(wǎng)上閱卷,每份試卷都經過一評和二評,差距在2分內的電腦取平均分,超過的進入三評。相對客觀。注意答題規(guī)范和書寫規(guī)范。最好根據(jù)分數(shù)幾個小點分清層次。注重答題規(guī)律的總結。如解釋含義必須來自文本,用文本材料組織答案;分析作用常規(guī)從“表達主旨”和“寫作技巧”角度考慮。浙江省高職考語文大綱要求必背古詩詞篇目

高中17篇1.《將進酒》李白2.《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3.《登高》杜甫4.《客至》杜甫5.《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6.《一剪梅》李清照7.《青玉案元夕》辛棄疾8.《雙調折桂令》馬致遠9.《勸學》荀子10.《師說》韓愈11.《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12.《赤壁》杜牧13.

《無題》李商隱14.

《山居秋暝》王維15.

《虞美人》李煜16.《琵琶行》白居易17.《雨霖鈴》柳永浙江省高職考語文大綱要求必背古詩詞篇目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現(xiàn)代文小閱讀“三斧子”第一式——“掏心”第二式——“剔骨”第三式——“剁肉”

第一式——“掏心”鳥瞰全文,直取中心。

面對一篇文章,先鳥瞰全篇,弄清大致內容,從整體著眼,抓住文章的中心。

既快且準,只取體現(xiàn)感情和思想的信息,迅速整合。1、解說:2、動作要領:

第二式——“剔骨”去肉存骨,理清思路。

作者在寫文章前一般都要先搭一個架子,然后組織材料。這個架子,體現(xiàn)了文章的情感發(fā)展脈絡。好的文章,材料附著在這個架子上,就像肉附著在骨頭上一樣。因此,要理清散文的思路,就必須先將這些“肉”剔除,讓它露出骨頭來。既剔且摳,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變化,理清層次。(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