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18課《心術(shù)》課件 粵教選修《唐宋散文選讀》_第1頁
高中語文 第18課《心術(shù)》課件 粵教選修《唐宋散文選讀》_第2頁
高中語文 第18課《心術(shù)》課件 粵教選修《唐宋散文選讀》_第3頁
高中語文 第18課《心術(shù)》課件 粵教選修《唐宋散文選讀》_第4頁
高中語文 第18課《心術(shù)》課件 粵教選修《唐宋散文選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心術(shù)181溫馨晨讀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2自主積累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3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4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哲思品悟溫馨晨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瀟灑

一株挺拔的樹在風里自然地飄搖,它沒有固定的姿態(tài),卻有一種從容,一種得心應手的自信,一種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既敢傾斜又伸得直,既不拘一格、千變?nèi)f化又萬變不離其和諧的本領,不吃力,不做作,不雕琢

,不緊張,不聲嘶力竭。我們說,這是瀟灑。

瀟灑也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精神,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是一種飽經(jīng)滄桑而又自得其樂的歡愉。寧古塔的土地上,面對流放那“山非山兮水非水”的酸辛與絕望,敝裘短褐的他以瀟灑的態(tài)度在這里點燃文明的火種;經(jīng)十一年的貶謫重回京城的他,仍不失那份瀟灑與豪放,面對春光普照下的嫵媚桃花,吐出了“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的心胸……

瀟灑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高貴的靈魂。面對困境,是絕望地郁郁此生,還是昂起高傲的頭,對它不屑一顧。當年,面對氣勢洶洶的桓溫,謝安鎮(zhèn)定安閑,顏色不變,他直接在席上就坐,并不看桓溫布置在四周圍得鐵桶般的衛(wèi)兵,而是先吟誦了一首詠浩浩洪流的《洛生詠》,老道的桓溫也被他這種瀟灑曠達的風度鎮(zhèn)住,竟不敢有所行動。烏衣巷已然是夕陽野草,然而謝安那份貴族的瀟灑卻如林間清風般陶醉一代又一代人。

瀟灑可以超脫苦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有了這份心境,才能淡然地將功名塵土,將得失草芥,從痛苦絕難中超然解脫。莊子在妻子的墳頭“鼓盆而歌”,是大悲之后的解脫,接到自己被任命為宰相的消息,仍能靜坐泥濘之中,拒絕這個入世成名的機會。他的出世無為構(gòu)成了中國文人心靈的后院,在這個院子里,每一個失意的文人都被他的瀟灑溫情地撫摸過。

瀟灑是畫中的一抹水痕,將濃墨調(diào)和,將色彩勻淡,瀟灑的人仿佛是一彎弦月,在孤寂清幽的天上,散發(fā)著只屬于他自己的光。然而這份溫煦而平和的光卻柔柔地照耀著世人,令每一個人都為它所吸引。佳句咀華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賞讀: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2.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皱汀妒⌒匿洝焚p讀:對待民眾和氣,對待下屬厚道,對待別人寬容,這樣的人才是君子。3.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賞讀:單個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體的力量強大,不容易被打垮。4.和羹之美,在于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度龂尽焚p讀:美食佳肴,在于能夠調(diào)和各種不同的滋味;良好的上下級關(guān)系,在于彼此之間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自主積累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作者視窗蘇洵教子

相傳,蘇洵的兩個兒子幼時非常頑皮,不思進取,貪圖玩樂。每當孩子們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旮旯里讀書,聚精會神,神采飛揚。當孩子們圍起來想看個究竟時,他又把書趕緊“藏”起來。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這個怪現(xiàn)象,以為父親瞞著他們看什么好東西呢,就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他們也喜歡上了讀書,而且從中發(fā)現(xiàn)了閱讀的快樂和趣味。后來,就出現(xiàn)了被世人贊譽的“三蘇”,成為中國文壇上不多見的景觀。

蘇軾、蘇轍的父親蘇洵在給兩個兒子取名時頗費了一番苦心。他的愿望在《名二子》中是這樣說的:“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木莫不由轍,而是言車之功,轍于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勉矣!”

人的本性是難移的??v觀蘇軾兄弟的一生遭遇,再看蘇洵當初給兩個兒子取名時所持的愿望,我們可以說只實現(xiàn)了一半。蘇轍的一生,的確是做到了謹小慎微,游離于改革與保守之間,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雖然也屢遭貶斥,但終能免禍,并且有個較安適的晚年。蘇軾則未能因父親取名“軾”而改掉其“不外飾”的性格,恰恰就是這“不外飾”的性格使他吃盡了苦頭。無論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還是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都對他不滿意,都想排擠他、打擊他。再說這“軾”,這一作為乘車人扶手的橫木,誠然有使人不至于因車的突然停止而前傾,但其所處的位置也十分搶眼,想要做到不招人嫉,實在是太難了。這恐怕是蘇洵在給兩個兒子取名時始料不及的吧。

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年間,其文得歐陽修舉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傳世,代表作有《權(quán)書》、《衡論》、《六國論》等。寫作背景

北宋中期,國勢日衰,民族矛盾十分嚴重,來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氣焰日益囂張。為求茍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納幣輸帛,結(jié)果,極大地削弱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針對這種情況,蘇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戰(zhàn)例,《權(quán)書》十篇就是他系統(tǒng)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問題的軍事專著,本文是其中一篇。文章逐節(jié)論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義、養(yǎng)士、智愚、料敵、審勢、出奇、守備等八個方面,而以治心(即將帥的思想與軍事素養(yǎng))為核心,所以標題叫“心術(shù)”?;A梳理1.古今異義(1)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古義:

今義:

(2)能以兵嘗敵。古義:

今義:

突然出現(xiàn)。興起。試探。辨別滋味。2.一詞多義激起義憤

憤怒作為

成為

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順承連詞,表并列

連詞,表修飾

確實

牢固3.詞類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①而后可以動于險:

②此用長短之術(shù)也:

(2)名詞作狀語尺箠當猛虎:

(3)名詞作動詞冠胄衣甲:

危險處。長處和短處。用鞭子。戴著;穿著4.文言句式(1)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zhàn)而兵不殆也:

(2)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

(3)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4)士以義怒,可與百戰(zhàn):

判斷句。判斷句。狀語后置句。省略句。文本助讀

本文講將領的心理修養(yǎng),制下御敵之道,以及運思、機權(quán)之術(shù),涉及戰(zhàn)爭中諸多重要問題,以其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光輝,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結(jié)構(gòu)圖示一、什么是“治心”?作者認為作為主將,應該具有怎樣的心理品質(zhì)?提示

“治心”,就是心理修養(yǎng)。作者認為,主將的心理品質(zhì)最重要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鎮(zhèn)定,臨大事而不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第二,極度的沉靜,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擾,“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能如此,就能把握利害得失,能夠抵御敵人。重點突破二、什么是“上義”?你是怎樣看待蘇洵的“上義”說的?提示

“上義”就是崇尚正義,“不義,雖利勿動”,把正義性作為軍事行動的準則。蘇洵是從利的目的性出發(fā)提出尚義原則的,因為背義逐利的戰(zhàn)爭只能獲得一時之利,最終將弄到“不可措手足”的地步,那就大不利了。依利而行,則可盡天下之大利。因為“惟義可以怒士”,怒士,就是激勵士氣,“士以義怒,可與百戰(zhàn)”,正義之師無往而不勝。三、本文在論證上具有怎樣的特點?論證了哪些關(guān)系?請舉例說明。提示文章深入實際,闡釋道理,以理服人,以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光輝,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在文中,作者論述到下列關(guān)系,這些關(guān)系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辯證法思想:如,戰(zhàn)爭中的“義”和“利”的關(guān)系;戰(zhàn)爭與財、力、心、氣的關(guān)系;戰(zhàn)爭的陰長和暴短的關(guān)系等。另外,文章還闡述了智與愚,理和勢、忍和勇、靜和動,嘗敵和自嘗等眾多雙方因素的關(guān)系。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痹摼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處是什么?提示這句話運用夸張和對偶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將領要沉著冷靜。色,臉色。意指鎮(zhèn)靜沉著,在突發(fā)事變前毫不驚慌失措。技法賞析1.切實講理,以理服人。

不論是戰(zhàn)爭中“義”與“利”的關(guān)系,戰(zhàn)爭與財、力、心、氣的關(guān)系,戰(zhàn)爭中的陰長和暴短的關(guān)系,還是智和愚、理和勢、忍和勇、靜和動,嘗敵和自嘗等眾多對方因素的關(guān)系。作者總是從矛盾的雙方著眼去思索,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使得文章所表述的戰(zhàn)略思想,具有深邃而又切合實用的特點。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2.多用排偶,整散結(jié)合。

起語多“凡”字,使行文理足氣壯;轉(zhuǎn)接多“然后”、“而后”、“故”,語氣果斷斬截;全篇多短句而少語詞,語調(diào)峻急,鋒不可犯;排比和對偶句有十幾處之多,氣勢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麇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怒不盡則有余勇,欲不盡則有余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這些排偶句,不僅音韻鏗鏘,氣勢不凡,也是極富哲理的句子。寫作遷移

角度

排偶句的運用

題目:嘗試運用駢文的排偶句和長短句,寫一段抒情性文字,200字左右。

示例

走進語文世界。

你將驚嘆于“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北國雪景,流連于“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南國水鄉(xiāng)。

你將與李白一起在月夜飛渡鏡湖,夢游天姥,感受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的氣勢,欣賞仙人聚會的盛況,仰視詩人揚眉挺胸不事權(quán)貴的偉岸身姿!

你將沉醉于“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的琵琶語中,止步于“鐵騎突出刀槍鳴”的場景中,聆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