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觀因素特征分析課件_第1頁
犯罪主觀因素特征分析課件_第2頁
犯罪主觀因素特征分析課件_第3頁
犯罪主觀因素特征分析課件_第4頁
犯罪主觀因素特征分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犯罪主觀方面第一節(jié)概述一、概念:犯罪主體對自己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心理態(tài)度。二、特征:1、其表現形式是人的主觀心態(tài)。2、其法律內涵是以行為所產生的危害結果為內容。3、犯罪主觀方面包括:罪過(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犯罪目的、犯罪動機?!镞^是必要要件;犯罪目的是選擇要件;犯罪動機一般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魔天記三、犯罪主觀方面的意義提問:如何認定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答案:主要考察犯罪行為及其行為產生的客觀環(huán)境。第二節(jié)犯罪故意一、概念(刑法第14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fā)生的主觀心態(tài)。二、犯罪故意的構成因素1、認識因素。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理解:1)“明知”,是在表示行為人對結果產生的認知程度(不同于“確知”)。2)“明知”的內容包括法律所規(guī)定的構成故意犯罪不可缺少的危害事實。具體有:①對危害行為的認識;②對危害結果的認識;③對與行為和結果相關的其他構成要件事實的認識。(如:對象、時間、地點的認識)2、意志因素。即行為人希望或放任此結果的發(fā)生。三、犯罪故意的學理類型(一)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此結果發(fā)生的心態(tài)。理解:1、認識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包括: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2、意志因素: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即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持積極追求的心態(tài)。(二)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此結果發(fā)生的心態(tài)。理解:1、認識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疵髦约旱男袨榭赡馨l(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此特點區(qū)別于直接故意)2、意志因素:行為人放任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即行為人雖然不希望、不追求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但也不設法阻止此結果的發(fā)生,對結果的發(fā)生持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作業(yè)1、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異同。課堂案例分析:被告人李某,男,35歲,汽車司機。2001年5月29日,李某開著解放牌卡車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續(xù)不符合規(guī)定,木材收購小組負責人吳某責令其將裝上車的木材卸下。李某不肯卸車。晚9時許,被告人李某強行開車,企圖將木材拉走。吳某聽到汽車發(fā)動聲后,趕來制止,其他在場的人也上前阻止,但被告人李某一意孤行,繼續(xù)開車出大門,并將車前的吳某推擠到墻根處。吳某順勢爬上汽車保險杠,爬在翼子板上,用手電筒晃照被告人,令其停車。被告人李某不僅不停車,反而加速行駛,中途兩次急剎車,將吳某摔下。被告見吳某被摔下后不僅不停車,反而繼續(xù)開車,后被公安人員抓獲。吳某被摔成重型顱腦損傷,于次日凌晨死亡。問:李某對吳的死亡結果所持的心態(tài)是什么?結論:間接故意理由:1)認識因素:李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吳某的死亡。(李某在加速行駛時兩次將吳某從車上摔下,他對其行為的后果有以下認識:吳某沒有損傷;吳某受傷;吳某死亡)2)意志因素:李某對吳的死亡持放任的態(tài)度。(李某在行為的開始只有將木材強行拉走的目的,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但在其決意實施可能導致吳某死亡結果產生的行為時,李某已有放任結果發(fā)生的心態(tài)。他對吳某的死亡聽之任之。)

第三節(jié)犯罪過失一、概念(刑法第15條)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態(tài)。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的比較:相同:1、同屬行為人的主觀心態(tài)2、都能反應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區(qū)別:1、法律規(guī)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而過失行為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2、故意心態(tài)的主觀惡性大于過失心態(tài):理由:1)認識因素: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過失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態(tài)?!?)意志因素: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fā)生”。過失是排斥、反對結果的發(fā)生。二、犯罪過失的類型一)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避免,以致發(fā)生此結果的心態(tài)。1、認識因素: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此特點區(qū)別于疏忽大意的過失和意外事件)2、意志因素:行為人輕信能避免結果的發(fā)生。即行為人過高估計了能避免結果發(fā)生的主、客觀有利因素,以致發(fā)生了危害結果。分析: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心態(tài)如何區(qū)別?1)概念的區(qū)別2)認識因素的區(qū)別3)意志因素的區(qū)別4)主觀罪過程度的區(qū)別二)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態(tài)。其構成因素:1、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關鍵詞:“應當預見”的含義1)有預見義務,即行為人有義務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此義務來源于法律的規(guī)定、職務業(yè)務的要求、公共生活準則)2)有預見可能。判斷能否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以什么為標準?2、行為人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第四節(jié)意外事件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此結果是由于不能預見或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行為人沒有罪過。意外事件不產生刑事責任。第五節(jié)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掌握要點:1、什么是犯罪目的?即犯罪人希望通過犯罪行為以達到某種危害社會結果的心態(tài)。(它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的犯罪心態(tài)中)2、什么是犯罪動機?促使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以達到犯罪目的的內心起因。第六節(jié)認識錯誤即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的刑法性質、后果以及有關的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研究意義:利于正確解決刑事責任(包括:認定行為人的罪過是否存在、罪過的形式,犯罪的形態(tài)等)一、法律認識錯誤即: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在法律上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或應當受到怎樣的刑罰處罰產生了錯誤認識。包括:1、假想有罪:即行為人的行為依法并不構成犯罪,而行為人誤以為是犯罪。結論:假想有罪的行為不構成犯罪。2、假想無罪:即行為人的行為依法構成犯罪,而行為人誤以為不構成犯罪。結論:原則上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但是特殊情況有例外。3、行為人對其行為所觸犯的罪名和刑罰的輕重產生的錯誤認識。二、事實認識錯誤行為人主觀對事實的認識與客觀事實不符合。1、對客體的認識錯誤案例:被告人甲長期在火車站實施盜竊財物的行為。一日,甲發(fā)現有一人衣著講究且攜帶有款式考究的提包,甲斷定此人包中有貴重財物并將此包偷回家中。當甲打開此提包查看時,發(fā)現里面裝的是槍支。分析:甲主觀意圖盜竊的財物反映的客體是一般財產權;甲盜竊的槍支客觀反映的客體是國家對槍支的管理制度。結論:本罪的客體是:一般財產權——行為人對客體的認識錯誤,依行為人意圖侵犯的客體定性。2、對對象的認識錯誤1)犯罪對象實際不存在,而行為人誤以為存在。案例:甲長期與乙有仇且起意殺死乙。作案當天晚上,甲悄悄溜進乙家中,將臥在乙床上的狗誤以為是乙加以“殺害”。分析:甲意圖侵犯的對象是乙。甲實際“侵犯”的對象是狗。結論:此種錯誤認識不影響行為的性質(即故意殺人),但影響犯罪的形態(tài)(即故意殺人未遂)。2)實際存在刑法所保護的對象,而行為人誤以為不存在。案例:某一山村在一段時間里長期有野狗禍害牲畜,山民極為困擾。某甲在一天深夜聽見屋外有動靜,主觀判斷有野狗侵擾,即持槍外出觀望,發(fā)現有一黑影,即朝黑影開槍射擊,結果將在此處小便的趙某打死。分析:甲實際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對象(即趙某)。甲誤以為不存在刑法保護的對象結論:過失犯罪。注意:當此類錯誤發(fā)生時不存在故意犯罪?;蛘哌^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3)將反映同一客體內容的甲犯罪對象誤以為是乙犯罪對象而加以侵害的。案例:甲意圖殺害乙,且在夜間進入乙的家中,誤將睡在乙床上的丙殺死。分析:甲意圖殺害的犯罪對象是乙。甲實際殺害的犯罪對象是丙。結論:乙、丙的人身權在法律上受到同等程度的保護,所以甲的錯誤認識對其刑事責任不產生影響(故意殺人罪既遂)。

4)對“對象”自身情況的認識錯誤。如:嫖宿幼女。事實是幼女而行為人誤以為不是幼女。法律要求:明知是幼女而嫖宿,方為本罪。結論:其認識錯誤影響定罪,刑事責任。3、行為性質的認識錯誤(屬犯罪客觀要件的認識錯誤)案例:警察吳某著便衣在街上執(zhí)勤,當他發(fā)現有一群人在斗毆且有一人手執(zhí)刀具,吳在沒亮明身份的情況下從執(zhí)刀具者身后抓住執(zhí)刀者的肩膀,執(zhí)刀者迅速回身朝吳某身上剌了一刀,造成吳某的重傷。事實情況是:執(zhí)刀者在街上因遭遇他人圍攻毆打,即使用隨身攜帶的刀加以自衛(wèi)。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誤以為吳某是圍攻者的同伙。分析:執(zhí)刀者以為自己對吳某實施的是反擊行為,實際上不是。結論:此類錯誤認識不存在故意犯罪,或為過失犯罪或為意外事件。4、工具的錯誤1)行為人誤以為自己使用的工具(方法)能達成自己預期的效果,事實不能。(如:誤用白糖當砒霜殺人)→不影響其行為成立故意犯罪的性質,是未遂,2)行為人誤以為使用的工具(方法)不會造成危害結果,事實能造成。(個案:誤將農藥作紅酒給客人飲用)→影響其行為的性質(即:不是故意犯罪)。據事實分析有兩種可能:A、過失B、意外事件。5、對危害結果的認識錯誤:1)誤以為自己的行為已經發(fā)生了危害結果,而實際未發(fā)生。→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形態(tài):未遂)2)誤以為自己行為未發(fā)生危害結果,而實際已發(fā)生→成立犯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