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_第1頁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_第2頁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_第3頁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_第4頁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兒科周冬專業(yè):新生兒急救及重癥監(jiān)護聯(lián)系電話: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neonatalcoldinjuresyndrome)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兒科周冬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neonatalcoldinjuresyndrome),又稱新生兒硬腫癥(scleremaneonatorum)。是以皮膚、皮下脂肪變硬,兼有水腫為特點的一組癥候群,簡稱新生兒冷傷,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種原因引起,長時間受寒引起冷傷,致體溫過低造成寒冷損傷綜合征。是新生兒的危重急癥,可以繼發(fā)肺出血、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新生兒硬腫癥的病因:內因、外因臨床表現(xiàn)和分度治療:復溫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

人體穩(wěn)定的體溫依靠健全的神經(jīng)中樞調節(jié)產熱散熱的平衡,若環(huán)境過冷,熱量迅速散失,或能源耗竭,產熱不敷散熱,則體溫調節(jié)失控,出現(xiàn)體溫下降,當體核體溫<35℃時稱體溫過低,持續(xù)低溫即造成損害。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一)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與皮下脂肪組成特點

1.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不足。①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成熟;②皮膚表面積相對較大,血流豐富;③能量貯備少,產熱不足。生后早期主要以棕色脂肪組織的化學產熱方式為主;④缺乏寒戰(zhàn)等物理產熱方式,產熱代謝的內分泌調節(jié)功能低下。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一)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與皮下脂肪組成特點

2.皮下脂肪組成特點:①新生兒皮下脂肪組織的飽和脂肪酸多,體溫降低時,皮脂容易發(fā)生物理性狀的變化,硬化,硬腫出現(xiàn)。②皮下脂肪特別是棕色脂肪少,影響產熱,難以防止散熱,若攝入不足,儲備很易耗竭。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二)外在因素主要為寒冷和感染。

1.寒冷損傷

出生體重越低、胎齡越小,要求環(huán)境溫度越高。足月兒生后第一天的適宜環(huán)境溫度為33℃,第二天降到32℃;體重1000g的早產兒生后十天內的中性溫度為

35.4℃±0.5℃。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二)外在因素

2.攝入不足:新生兒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能源儲存不足,若不及時補充,產熱來源受到影響,疾病、感染等應激情況下處于高代謝狀態(tài),促進能源消耗,得不到及時補充則耗竭。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二)外在因素

3.疾病:重癥肺炎、敗血癥、腹瀉、窒息、顱內出血及嚴重的先天感染,先天性心臟病或畸形。嚴重硬腫常提示新生兒病情危重。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1.能量代謝和體溫的變化:

①皮膚-環(huán)境溫差越大,冷應激情況下失熱量也加大。②氧的攝入隨體核溫度平行下降,呼吸商低于正常,體核體溫

30℃時呼吸商降至0.65(正常為0.84),表明機體以脂肪作為主要能源;葡萄糖代謝率下降。③體溫降至25-20℃后中樞神經(jīng)抑制加重體溫調節(jié)障礙,若能源耗竭,喪失產熱能力,即使保暖體溫仍將繼續(xù)下降。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2.循環(huán)障礙:寒冷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兒茶酚胺增加,外周小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皮溫降低,出現(xiàn)肢冷,循環(huán)障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外滲,組織水腫,甚至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寒冷還是房室結抑制,心率緩慢,體溫<28℃時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終導致心搏出量下降,進入休克狀態(tài)。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3.呼吸改變:寒冷時呼吸頻率、分鐘通氣量及潮氣量隨體溫降低成比例下降,體溫在20-16℃時出現(xiàn)呼吸暫停;體溫<25℃肺血管緊張度下降。血管床擴張,肺淤血致肺水腫甚至出血,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發(fā)生肺出血可能原因:①低溫、感染、缺氧致血管內皮損傷;②急性心腎功能不全易致出血性肺水腫;③低溫引起DIC及凝血功能障礙;④酸中毒與肺血管擴張有關。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4.組織缺氧和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常表現(xiàn)為高AG代謝性酸中毒、雙重酸堿紊亂,與硬腫及體溫降低程度密切相關。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5.DIC及凝血機制改變:①寒冷致毛細血管壁受損,釋放組織因子;②血液濃縮,紅細胞聚集;③AT-Ⅲ,Ⅶ因子、血小板減少;④D-二聚體測定證明隨病情的輕重而改變。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理生理及發(fā)病機制6.多臟器損害:①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腎衰;②腦功能抑制;③消化腺分泌抑制,腸蠕動減弱;④免疫細胞活性下降;⑤內分泌代謝變化:

★心鈉素降低,腎素-血管緊張素和醛固酮增多,造成水鹽代謝紊亂;

★甲狀腺素水平改變,一過性低T3綜合癥;

★應激狀態(tài)下糖皮質激素分泌增高、胰島素合成抑制,出現(xiàn)葡萄糖不耐受,而致高血糖。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1.低體溫

體核溫度(肛門內5Cm處)常降至<35℃,重癥<30℃。

★腋溫-肛溫差值(腋-肛溫差)為正值或0提示棕色脂肪代償產熱良好;

★腋-肛溫差變?yōu)樨撝堤崾灸芰抠A備耗竭。以肛溫為體溫平衡指標,以腋-肛溫差值為產熱指標。

★腋-肛溫差值<-6℃提示休克。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2.硬腫

由皮脂硬化和水腫所形成,皮膚緊貼皮下組織,不能移動,嚴重者肢體僵硬不能活動,如橡皮樣。皮色紫紅或蒼灰。硬腫發(fā)生順序是:小腿→大腿外側→整個下肢→臀部→面頰→上肢,三角肌區(qū)→全身。硬腫面積可按燙傷法估計:頭頸部20%;雙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雙下肢26%。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3.多器官功能損害(MOD)

早期可有一過性心率增快,隨病情加重,心率可<100次/分,心音低鈍、節(jié)律不齊;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微循環(huán)障礙表現(xiàn);嚴重時可呈現(xiàn)休克、DIC、急性腎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MOF)表現(xiàn)。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一)診斷依據(jù)

1.病史:寒冷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過低,保溫不當;嚴重感染、窒息、產傷、畸形、攝入不足或能量供給低下。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一)診斷依據(jù)

2.臨床特點:①早期哺乳差,哭聲低,反應差;②低體溫,體核溫度<35℃,重癥<30℃。腋-肛溫差值由正值轉為負值。但非由寒冷所致者不一定出現(xiàn)低體溫。③皮膚硬腫:多發(fā)生在全身皮下脂肪積聚部位;④多器官功能受損甚至衰竭(MOF),常合并肺炎、敗血癥。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一)診斷依據(jù)

3.實驗室檢查:根據(jù)病情選擇:動脈血氣、血液生化、心電圖、胸部X線片、血常規(guī)、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及DIC篩查。對估計病情,防治惡性循環(huán)有參考意義。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二)病情分度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輕、中和重度。

評分體溫℃腋-肛溫差硬腫面積器官功能改變

0≥350<20%無明顯改變

1<350或正值20%-50%明顯功能低下

4<30負值>50%功能衰竭總分0分屬輕度,1-3分為中度,4分以上為重度。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原則:低體溫者正確復溫,防止發(fā)生復溫后休克和肺出血;合理供給液量和熱卡;積極去除病因;加強監(jiān)護,維持臟器功能,及早防治臟器功能衰竭。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一)復溫

對低體溫患兒是治療的關鍵。復溫的方法按1991全國新生兒會議新生兒硬腫癥治療指南。復溫過程中加強監(jiān)護,包括:血壓、心率、尿量、液量、液速、呼吸等;注意體溫調節(jié)狀態(tài)的判斷。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一)復溫

1.輕中度(>35℃):產熱良好的患兒,置于預熱至

30℃的暖箱內,伺服式暖箱或人工調節(jié)暖箱溫度于

30-34℃,使患兒體溫在6-12小時恢復至正常溫度?;鶎訂挝粡蜏乜捎脽崴?、火炕或電熱毯包裹等方法;也可置嬰兒于懷抱中緊貼人體----kangaroomothercare(KMC),比較安全。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一)復溫

kangaroomothercare(KMC)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一)復溫

2.重度:體溫低于30℃或產熱衰竭的患兒置于比肛溫高1~2℃的暖箱中(不超過34℃)開始復溫,復溫中應觀察腹壁溫、肛溫及腋溫的變化隨時調節(jié)暖箱溫度,一般每小時箱溫提高0.5-1℃,待肛溫恢復至35℃時,維持暖箱的溫度于適中溫度。12-24小時體溫恢復正常,并同時監(jiān)測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氣等。防止復溫時肺出血、復溫中低血壓及燙傷。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二)熱量和液體供給

產熱復溫需要足夠的能量。熱量:開始按每日210kJ/kg(每日50kcal/kg),熱量短期內增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葡萄糖:體溫低時速度宜慢,每分鐘6~8mg/kg;體溫恢復后根據(jù)血糖水平加快輸注速率。液量:可按0.24ml/kJ(1ml/kcal)計算。重癥伴有尿少、無尿或明顯心腎功能損害者嚴格限制液體量。脂肪乳劑:含ω3和ω6的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乳劑有利于清除TNF-α和其他炎性介質,有利于防治MODS。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三)糾正器官功能紊亂

①微循環(huán)障礙、休克:維持心功能,糾酸、擴容。心率低:多巴胺5-10μg/kg/min。

654-20.5-1mg/kg,15-20分鐘可重復一次。納洛酮30-50μg/kg/小時,抗休克、緩解肺水腫。心率快:多巴酚丁胺。擴容、糾酸:2:1液15~20ml/kg(明顯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氫鈉液代替),在1小時內經(jīng)靜脈滴入;繼續(xù)補液:用1/3或1/4張液70~90ml/kg緩慢滴入。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三)糾正器官功能紊亂

②DIC:肝素1mg/kg,6小時后按0.5-1mg/kg給予,病情好轉后延長用藥間隔直至停藥。2劑肝素后應給與新鮮冰凍血漿。

既往對肝素治療硬腫癥劑量存在分歧,現(xiàn)采用超微量肝素每次6u/kg皮下注射,長效,安全。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療(三)糾正器官功能紊亂

③急性腎衰竭:尿少或無尿者可試用實驗性擴容,生理鹽水

10ml/kg,1小時內給入,再給予速尿1-2mg/kg。急性腎性腎衰,限制液量,防治高血鉀。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