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直溪高級中學高二生物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噴發(fā)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兩地均發(fā)生了群落演替。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地和乙地發(fā)生的演替類型相同B.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森林C.地衣會比苔蘚更早地出現在乙地火山巖上D.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多參考答案:A2.用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連續(xù)飼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與對照組比較,實
驗組小白鼠表現為A.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C.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D.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參考答案:B3.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利用肝腫瘤組織塊制備細胞懸浮液時,可用胰蛋白酶處理B.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細胞呼吸C.為了防止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D.在合成培養(yǎng)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成分參考答案:B【分析】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中(原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傳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2)營養(yǎng)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3)溫度和PH:36.5℃±0.5℃;適宜的pH:7.2~7.4;(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驹斀狻吭诶酶文[瘤組織塊制備細胞懸浮液時,可用胰蛋白酶處理,A正確;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基的pH,B錯誤;為了防止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C正確;在合成培養(yǎng)基中,通常需加入動物血清等天然成分,D正確。4.下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①②③(2)動物睪丸中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3)③所示的細胞中有2個四分體(4)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為①和③(5)④中發(fā)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A.(1)(2)(5)
B.(2)(4)(5)
C.(1)(3)(4)
D.(1)(2)(4)參考答案:D5.用燕麥胚芽鞘做向光性實驗發(fā)現植物生長素產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生長素作用的部位分別是A.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下背光側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尖端下背光側參考答案:C①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發(fā)現植物生長素產生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發(fā)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③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發(fā)現生長素作用的部位即向光彎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故選:C.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葉綠體,但具有細胞壁的是
A.大腸桿菌
B.噬菌體
C.衣藻
D.菠菜參考答案:A7.下列關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固定化酶技術在多步連續(xù)催化反應方面優(yōu)勢明顯B.固定化酶的應用中,要控制好pH、溫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發(fā)酵,糖類的作用不只是作為反應底物
D.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體中有機磷農藥,需提供適宜的營養(yǎng)條件參考答案:C8.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A.漿細胞
B.吞噬細胞
C.T細胞
D.靶細胞參考答案:A9.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③細胞核的遺傳物質是DNA④細胞質的遺傳物質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參考答案:C【考點】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實驗.【分析】所有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對于病毒來說,有一部分是DNA,如噬菌體等;有一部分是RNA,如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解答】解:①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細胞組成的,遺傳物質是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故①正確;②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組成,遺傳物質是DNA,主要位于擬核中,故②錯誤;③真核細胞的DNA主要位于細胞核中,其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故③正確;④真核細胞中DNA還位于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遺傳物質是DNA,故④錯誤;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遺傳物質是RNA,故⑤錯誤.故選:C.10.在動物的睪丸細胞中,由A、C、T三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X種;DNA分子結構穩(wěn)定性最低的時期是Y期;DNA分子復制出的兩個DNA分子彼此分離發(fā)生在Z期。下列分別針對X、Y、Z的答案正確的是
A.5、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3、分裂前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D.6、分裂間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參考答案:A11.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是一個種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魚是一個種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
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⑤種群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參考答案:D【分析】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詳解】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包括了多個種群,不屬于種群,也不屬于群落,①錯誤;池塘中所有的魚包含多個種群,不屬于種群,②錯誤;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③正確;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④錯誤;種群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⑤正確。綜上所述,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2.對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進行測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慮變異)。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狀況是A.A
B.B
C.C
D.D參考答案:A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與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進行測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慮變異),說明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了基因型為ABc、aBC、Abc、abC的四種比值相等的配子,進而推知A和c連鎖(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a和C連鎖,基因A和a、B和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C和c、B和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圖A符合條件,A正確。B圖表示A和b連鎖(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a和B連鎖,B錯誤。C圖表示A和C連鎖(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a和c連鎖,C錯誤。D圖表示B和c連鎖(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b和C連鎖,D錯誤。13.下圖表示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3個不同種群的生長繁衍情況,已知種群C是自養(yǎng)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種群A的生物體型一定最大B.種群A個體數大增,使種群B個體被大量捕食是種群B在甲→丙段時間內個體數大幅下降的原因C.種群B在丙處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屬衰退型。D.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好讓能量多流向B種群內參考答案:D14.右圖表示某動物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B.該細胞中1與2;3與4是同源染色體C.該細胞中有兩對姐妹染色單體,1與2,3與4D.該細胞中,如果1是Y染色體,則2也是Y染色體,3與4是常染色體參考答案:D15.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B.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C.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D.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參考答案:D【分析】所謂遺傳病,是指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傳遞的特征。人類遺傳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驹斀狻緼、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包括染色體畸變以及在染色體水平上看不見的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疾病,統(tǒng)稱為遺傳病,A正確;B、人類遺傳病根據所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程序,可將遺傳病分為三大類: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B正確;C、唐氏綜合征即21-三體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綜合征,是由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而導致的疾?。虼嘶颊唧w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C正確;D、單基因遺傳病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遺傳病,D錯誤.故選:D?!军c睛】注意: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遺傳病,而不是受一個基因控制的遺傳病。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圖甲曲線分析,可以判斷經過一晝夜,玻璃罩內的植物有機物的量減少B.假設圖乙為組成人體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則丁為OC.圖丙是用目鏡10×、物鏡10×組合下看到的細胞圖象,若將物鏡換為40×后再觀察,視野中可看到2個完整的細胞D.據圖丁可以判斷此狀態(tài)下A處溶液濃度大于B處溶液濃度參考答案:C【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碳原子的結構特點;細胞觀察實驗;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及其原因.【分析】分析甲圖:玻璃罩內二氧化碳的減少量就是有機物的積累量.分析乙圖:四種元素:丙、丁、甲、乙,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質等,因此四種中丙是氧元素、丁是碳元素,甲是氮元素,乙可能是氫元素.分析丙圖:丁圖是用目鏡10×、物鏡10×組合下看到的細胞圖象,共觀察到8個細胞.分析丁圖:丙圖細胞可能正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也可能出于質壁分離復原狀態(tài).【解答】解:A、圖甲曲線中看出,I點的二氧化碳濃度低于A點濃度,表明該二氧化碳被固定在有機物中,因此經過一晝夜該裝置內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量將會增加,A錯誤;B、假設圖乙為組成人體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則丙為O,丁是C,B錯誤;C、顯微鏡放大的是物體的長或寬,視野中只有一排細胞,若將物鏡換為40×后,放大倍數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放大4倍,因此重新觀察圖丁視野可看到8÷4=2個完整的細胞,C正確;D、丙圖若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則A處溶液濃度大于B處溶液濃度,若處于質壁分離復原狀態(tài),則A處溶液濃度小于B處溶液濃度,也可能正處于動態(tài)平衡,D錯誤.故選:C.17.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①ATP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②ATP的能量主要儲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團之間的化學鍵中③ATP的水解實際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的水解④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速率很快⑤ATP只能在線粒體中生成
⑥ATP是可流通的“能量通貨”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參考答案:B18.下列生命活動與生物膜功能無直接關系的是
A.光合作用中生成ATP
B.呼吸作用中水的產生C.RNA的生物合成
D.突觸部位的興奮傳遞參考答案:C19.右圖表示物質跨膜轉運的一種方式。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A.這種轉運方式可順濃度梯度進行B.葡萄糖是以這種方式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C.細胞產生的能量不會提高該物質的轉運速率D.載體蛋白與被轉運物質之間有特異性結合關系參考答案:B20.用相同的培養(yǎng)液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養(yǎng)分的含量(兩者吸水速率相同)。下圖表示實驗結束時培養(yǎng)液中各種養(yǎng)分的濃度占實驗開始時濃度的百分比,根據測定的結果可推知:
①番茄和水稻對礦質離子的吸收均具有選擇性②水稻與番茄相比吸收的Mg相對較少③水稻的吸水速率大于吸收Mg和Ca的速率④在作物栽培過程中應根據不同作物對礦質營養(yǎng)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搭配各種肥料的比例⑤水稻對Mg、Ca的吸收以及番茄對Si的吸收不是以主動運輸方式進行的
(
)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D.只有①②③參考答案:B21.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脫毒苗,獲得抗病毒的新品種
B.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人工種子,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
C.利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獲得紫草素,實現了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D.單倍體育種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參考答案:A略22.切除狗的胰腺,狗會出現糖尿病。被切除胰腺后,狗的生理活動變化是:A.小腸內消化酶的種類不變B.促胰液素的調節(jié)作用能正常進行C.狗的尿量明顯增加D.體內不再產生能升高血糖濃度的激素參考答案:C切除狗的胰腺后,小腸內消化酶的種類減少,A錯誤;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切除胰腺后,促胰液素的調節(jié)作用不能正常進行,B錯誤;切除狗的胰腺,狗會出現糖尿病,帶走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尿量增加,C正確;狗體內升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以外,還有腎上腺素,切除胰腺后,體內還能產生升高血糖濃度的激素--腎上腺素,D錯誤。23.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質分子上加入一個磷酸基團,如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由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而來。下列結構中不能發(fā)生ADP磷酸化的是
A.細胞質基質
B.葉綠體基質
C.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D.線粒體內膜參考答案:B略24.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工程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作為目的基因B.細菌質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載體C.通常用一種限制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種處理運載體DNAD.選擇目的基因——人胰島素基因時只能從胰島B細胞中選取參考答案:B25.關于生物技術有關的工具酶,不合理的是(
)A.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連接酶B.PCR常用的酶能耐高溫C.酶溶解細胞壁常用纖維素酶或果膠酶D.可以用膠原蛋白酶分離出胚胎干細胞參考答案:C【分析】生物技術中常用的工具酶有:DNA聚合酶、限制酶、DNA連接酶、RNA聚合酶、果膠酶和纖維素酶、胰蛋白酶和膠原蛋白酶等。【詳解】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剪刀”)負責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和DNA連接酶(“針線”)負責縫合DNA缺口,故A正確;PCR常用的酶能高溫,如Taq-DNA聚合酶,故B正確;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主要包括纖維素和果膠,因此,酶溶解細胞壁時一般同時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而不是只使用其中一種酶,故C錯誤;分離胚胎干細胞的酶有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故D正確;綜上所述,選C項?!军c睛】某些酶并不是指特定的一種酶,而是一類酶的總稱,如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脂酶等。26.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需要加一些鹽,下列哪項不是鹽的作用
(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變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C.調制腐乳的口味
D.主要增加腐乳的重量,獲取更多的利潤參考答案:D27.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當你幫助別人提起重物時,看似舉手之勞,實際會發(fā)生復雜的神經調節(jié)。如圖是表示該反射通路的簡圖,首先大腦皮層發(fā)出沖動,可以引起神經元、神經元興奮,進而引起骨骼肌中梭外肌纖維(肌纖維即肌細胞)收縮,從而提起重物。已知圖中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均為興奮性遞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的神經元興奮后,可以傳遞給梭外肌纖維和A神經元B.圖中的γ神經元興奮后,可以傳遞給梭內肌纖維和A神經元C.從反射弧結構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中只存在效應器D.神經元興奮后,最終會使骨骼肌收縮的力量減弱參考答案:B【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興奮在離體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在反射弧中的傳遞是單向的,這是由突觸的特殊結構決定的,興奮只能由突觸前膜經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引起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驹斀狻緼.圖中的神經元興奮后,可以傳遞給梭外肌纖維,但不能傳遞給A神經元,其原因是興奮在突觸處只能單向傳遞,α神經元為傳出神經元,興奮能傳遞給效應器,但不能逆向傳遞給A神經元,A錯誤;B.圖中的γ神經元興奮后,可以傳遞給梭內肌纖維,由梭內肌纖維傳遞給A神經元,B正確;C.從反射弧結構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應器,C錯誤;D.A神經元屬于傳入(感覺)神經元,γ神經元興奮,肌梭收縮,A神經元興奮,最終會使骨骼肌收縮的力量增強,D錯誤。故選B。28.假如讓一健康人(A)和一糖尿病患者(B)在空腹時同時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千克體重服1g計算。隨后每隔一段時間,測定二人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則在下列4種曲線中能正確反映兩人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的是
參考答案:C29.下列對四種微生物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糖類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乳酸的氧化分解B.CO2和硝酸鹽分別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太陽能C.CO2和NH3分別是硝化細菌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NH3的氧化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參考答案:A【分析】自養(yǎng)生物的碳源是二氧化碳,異養(yǎng)微生物的碳源是含碳有機物,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的氮源是氨,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異養(yǎng)生物?!驹斀狻咳樗峋钱愷B(yǎng)厭氧型微生物,糖類和有機酸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乳酸的氧化分解,A錯誤;褐藻是自養(yǎng)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CO2和硝酸鹽分別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太陽能,B正確;硝化細菌是化能自養(yǎng)需氧型微生物,CO2和NH3分別是硝化細菌的碳源和氮源,該生物所需的能源來自NH3的氧化,C正確;酵母菌是異養(yǎng)生物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二氧化碳,D正確;故選A?!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自養(yǎng)微生物與異養(yǎng)微生物的代謝區(qū)別,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微生物的代謝認識與理解。30.如圖所示是特異性免疫的部分環(huán)節(ji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吞噬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具有特異性,T細胞能識別抗原.B.在特異性免疫中,吞噬細胞具有攝取、處理和呈遞抗原的作用C.如圖中T細胞將進行增殖和分化,則圖示屬于細胞免疫D.如圖中T細胞將呈遞抗原,則圖示屬于體液免疫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A、T細胞能特異性地識別抗原,而吞噬細胞能識別所有抗原,所以吞噬細胞對抗原的識別不具有特異性,A錯誤;B、吞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具有攝取、處理和呈遞抗原的作用(在非特異免疫中直接吞噬消滅各種病原微生物),B正確;C、由以上分析知,如題圖中的T細胞將進行增殖和分化,則圖示屬于細胞免疫,C正確;D、由以上分析知,如題圖中的T細胞將呈遞抗原,則圖示屬于體液免疫,D正確.故選:A.31.目前生產上采用組織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快速繁殖種苗,這種通過組織離體培養(yǎng)獲得種苗的過程不涉及細胞的
A.有絲分裂
B.細胞分化
C.
減數分裂
D.
細胞全能性參考答案:C32.將酵母菌培養(yǎng)在由硝酸銨、硫酸鎂、氯化鈣、Na2HPO4、KH2PO4、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營養(yǎng)液中,一段時間后,酵母菌數量的變化是(
)A、越來越多
B、越來越少
C、先增加后減少
D、基本不變參考答案:B33.堿基互補配對發(fā)生在下列哪些生理過程或生物技術中: ①受精作用②病毒的增殖過程③細菌的二分裂過程④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⑤DNA探針的使用⑥細胞的融合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⑥參考答案:A34.下列有關生態(tài)工程事例及其應用的原理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有關事例相關生態(tài)工程原理A無廢棄物農業(yè)遵循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層次遵循物種多樣性原理C太湖水體富營養(yǎng)化引起大面積水華違反協調與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違反系統(tǒng)學和工程學原理
參考答案:D35.構成原核生物的原核細胞多種多樣,結構上也不完全相同,體現了細胞具有A.全能性
B.多樣性
C.統(tǒng)一性
D.差異性參考答案:B36.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癌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分化程度呈正相關B.衰老細胞體積變小,細胞核變大C.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增殖D.細胞調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參考答案:B癌細胞能無限增殖,不會進行分化,A錯誤;細胞衰老時,細胞體積變小,細胞核體積增大,B正確;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C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D錯誤?!军c睛】解答D選項,要能掌握判斷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方法:37.下列現象中,最能說明植物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兩重性”的是()A.莖的向光性和負向重力性 B.頂端優(yōu)勢C.扦插枝條生根 D.無子果實的形成參考答案:B【考點】C4:生長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兩重性.【分析】生長素生理作用:促進生長、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的發(fā)育;特點: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解答】解:A、單側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產生某種刺激,生長素向背光側移動,運輸到下部的伸長區(qū),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此出現向光彎曲,顯示出向光性.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體現生長素的促進作用,A錯誤;B、頂端優(yōu)勢現象是頂芽優(yōu)先生長,側芽由于頂芽運輸來的生長素積累,濃度過高,導致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體現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雙重性,B正確;C、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只體現生長素的促進生長,C錯誤;D、無子果實的形成只體現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D錯誤.故選:B.38.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為提高果酒品質,可加入人工培養(yǎng)的青霉菌B.腐乳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C.乳酸菌是好氧細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D.糖源充足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榇姿釁⒖即鸢福築39.下列關于內環(huán)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內液、血漿、淋巴、組織液、消化液都是體液
B.內環(huán)境中可發(fā)生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
C.人體紅細胞內的O2要進入組織細胞,至少通過4層由磷脂分子組成的膜
D.人體散失水分過多會導致下丘腦中的神經中樞產生渴覺參考答案:C40.藍細菌(藍藻)與酵母菌的相同之處是()A.都有細胞膜和擬核 B.均有核糖體和DNAC.都有中心體和染色體 D.均能進行光合作用參考答案:B【考點】27: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分析】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類
別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細胞核無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核仁、染色體,只有擬核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細胞質只有核糖體,沒有其它復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等,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等細胞壁細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分裂方式二分裂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解答】解:A、藍藻有擬核,酵母菌有細胞核,A錯誤;B、藍藻和酵母菌均有核糖體和DNA,B正確;C、藍藻屬于原核生物,沒有中心體和染色體,C錯誤;D、藍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以藍藻和酵母菌為載體,考查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之間的異同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區(qū)分能力,難度不大.考生要能夠識記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實例,如:藍藻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進行有氧呼吸,但是它的細胞結構中沒有葉綠體和線粒體.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12分)為探究重組胰高血糖樣肽—1(rhGLP—1)對大鼠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濃度的影響,進行以下實驗:將大鼠隨機分為3組,禁食12小時后,A組大鼠注射生理鹽水,B組大鼠注射生理鹽水和50%葡萄糖液,C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時測量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濃度,結果如下圖。請回答:(1)結果顯示,C組血糖濃度比B組_________,rhGL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項購買服務合同范本
- 公司聘請物業(yè)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道路貨運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
- 前臺用工合同范本
- 辦公桌椅合同范本
- 中標平臺合同范本
- 中鐵高速公路合同范本
- 加氣砌塊合同范本
- 勞務醫(yī)院合同范本
- 公司車輛供貨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酒店長包房租賃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幾內亞水泥廠項目投資可行性報告
- 【道法】開學第一課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口腔門診分診流程
- 提高設備基礎預埋螺栓一次安裝合格率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2第1課時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寧河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12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1
- 2024年科技節(jié)小學科普知識競賽題及答案(共100題)
- 心肺復蘇課件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專家講座第一講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