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_第1頁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_第2頁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_第3頁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_第4頁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第一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高考復習之四

錦屏中學語文組楊誠

2009年9月1日第二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知考點解考綱《考試大綱》對本考點的要求是“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能力層級為D(表達運用)。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理解:其一,重在“常見”,即《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比喻、比擬、借代、夸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這八種修辭手法。第三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其二,重在“正確運用”,高考中常??疾閷π揶o手法使用的效果的判斷和識別能力,但更多時候是對其運用能力的考查,而考查的形式和方式是依附于“句子仿寫”、“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的詞句理解和鑒賞評價”中進行的。第四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真題接觸命題方向一:判斷修辭手法及其表達作用的正誤第五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05年遼寧高考)對下列語句中運用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是: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這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這個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龍頭,也就是那萬里長城的尖端。這句話中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方法,用“直沖下來”“一頭扎進”給靜態(tài)的“萬里長城”以動態(tài)的描寫。語言表達既生動優(yōu)美,新奇鮮活,又簡潔明快,直截了當,激發(fā)了讀者的藝術聯想。

第六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命題方向之二:句子仿寫20、仿照下面的事例,自選話題,寫出三個句子,要求所寫句子形成排比,句式與示例相同。(09年全國2卷)

金錢不必車載斗量,夠用就好;友誼不必甜言蜜語,真誠就好;人生不必驚天動地,踏實就好。

第七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命題方向之三:在對聯中考查修辭將下面的短語組成兩副七字對聯,并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09年安徽卷)

芝蘭繞階黃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滿目千里綠春繡錦座凝香萬山金

新春對聯教師辦公室對聯

黃牛耕地萬山金翠柳迎春千里綠

桃李滿目春繡錦芝蘭繞階座凝香第八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命題方向之四:詩歌鑒賞(09年重慶)高考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問秦淮孔尚任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1)“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借代,反問。第九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八種常見的修辭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

⑵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①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兩者缺一不可。

第十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中,我就仿磚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兒。

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

2、甲乙之間必須有恰似點。

第十一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4)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有時后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2、暗喻。本體喻征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蟑。

除此暗喻還有許多變體值得注意:

①本體和喻體是并歹、關系。例如:從噴泉里噴出來洋,(“花”修飾“海洋”)

②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系。例如: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的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zhàn)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

第十二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5)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深奧為淺顯;

3、化抽象為具體;

4、化冗長為簡潔。

第十三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2、比擬定義: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和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擬物)幾種形式。事實上,前一種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兩種形式則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第十四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比擬的種類:1、擬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2、擬物。例如: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耳朵聽。

第十五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比擬的作用1、色彩鮮明;2、描繪形象;3、表意豐富。

第十六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1、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摸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

2、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或不現,而喻體必須出現。

第十七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3、借代定義: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

第十八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借代的種類1、用事物特征代本體事物。例如: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2、具體代抽象,例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3、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4、形象代本體。例如:上面塵著兩個老爺,東邊的一個是馬褂,西邊的一個是西裝。

5、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6、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

7、資料代本體。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

第十九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借代的作用1、以簡代繁2、以實代虛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第二十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運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須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同時出現。

第二十一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借喻與借代的相同點和不同1、相同點:它們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

2、不同點:借代的作用是“稱代”,即直接把借體稱力本體,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雖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總是喻中有代。構成借代的基礎是事物的相關性,即要求借體和本體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第二十二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4、夸張定義:夸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夸張可分為三類,即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

第二十三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夸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2、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增強聯想,創(chuàng)造氣氛。

第二十四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下面運用的夸張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

第二十五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5、對偶定義: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第二十六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對偶的種類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第二十七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對偶的作用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第二十八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6、排比定義: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證據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第二十九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排比的種類1、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

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單句排比例如:

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

第三十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4、復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tǒng),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fā)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tǒng)”,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fā)百中。

第三十一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排比的作用

1、內容集中,增強氣勢2、敘事透辟,條分縷析3、節(jié)奏鮮明,長于抒情

第三十二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7、反問定義: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說蔣筑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第三十三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8、設問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例如:

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

第三十四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反問與設問的區(qū)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問則明確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

第三十五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9、頂真定義: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jié)傳下接,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第三十六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示例展示:他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未留胡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魯迅《祝?!?/p>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子路》第三十七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

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第三十八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第三十九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頂真的作用:議事說理,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第四十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10、雙關定義: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雙關類型:(1)諧音雙關:利用同音字或音近字的條件或句子語義雙關。(2)語義雙關:利用詞語或句子的多義性在特定的語境中形成雙關。第四十一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1)諧音雙關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姓陶不見桃結果,姓李不見李開花。姓羅不見鑼鼓響,三個蠢才哪里來?

《劉三姐》第四十二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語義雙關:事業(yè)從頭開始——舊現象一首推平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雙關的作用:語言幽默,饒有風趣;含蓄曲折,生動活潑。第四十三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11、互文定義:在古文中,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互文的作用: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第四十四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互文的特征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結構特征:互省。如“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壯士”,句后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錯補充。二、語義特征:互補。如:“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第四十五頁,共五十頁,2022年,8月28日互文的形式一、同句互文:

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fā)”“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二、鄰句互文:

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