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散文閱讀能力遷移訓(xùn)練鏡中人閱讀_第1頁
2019年高考散文閱讀能力遷移訓(xùn)練鏡中人閱讀_第2頁
2019年高考散文閱讀能力遷移訓(xùn)練鏡中人閱讀_第3頁
2019年高考散文閱讀能力遷移訓(xùn)練鏡中人閱讀_第4頁
2019年高考散文閱讀能力遷移訓(xùn)練鏡中人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鏡中人楊絳鏡中人,相當(dāng)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誰不愛自己?誰不把自己作為最知心的人?誰不體貼自己、諒解自己所以一個人對鏡自照時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戀癖”(narcissism),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還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們照鏡子,能看見自己的真相嗎?我屋里有三面鏡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鏡子最奉承我,一面鏡子最刻毒,一面最老實。我對奉承的鏡子說:“別哄我,也許在特殊情況下,例如‘燈下看美人’,一霎時,我會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卻不是我的真相。”我對最刻毒的鏡子說:“我也未必那么丑,這是光線對我不利,顯得那么難看,不信我就是這副模樣。”最老實的鏡子,我最相信,覺得自己就是鏡子里的人。其實,我哪就是呢!假如我的臉是歪的,天天照,看慣了,就不覺得歪。假如我一眼大,一眼小,看慣了,也不覺得了,好比老伴兒或老朋友,對我的缺點習(xí)慣了,視而不見了。我有時候也照照那面奉承我的鏡子,聊以自慰;也照照那面最刻毒的鏡子,注意自我修飾。我自以為頗有自知之明了。其實遠(yuǎn)沒有。何以見得呢?這需用實例才講得明白。我曾用過一個最丑的老媽,姓郭。錢鐘書曾說:對丑人多看一眼是對那丑人的殘酷。我卻認(rèn)為對郭媽多看一眼是對自己的殘酷。她第一次來我家,我嚇得趕忙躲開了眼睛。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臉,中間寬,兩頭狹,兩塊高顴骨夾著個小尖鼻子,一雙腫眼泡;麻皮,皮色是剛脫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紅潤,也許因為有些緊張,還吐著半個舌尖;清湯掛面式的頭發(fā),很長,梳得光光潤潤,水淋淋地貼在面頰兩側(cè),好像剛從水里鉆出來的。她是小腳,一步一扭,手肘也隨著腳步前伸。從前的老媽子和現(xiàn)在的“阿姨”不同。老媽子有她們的規(guī)矩。偷錢偷東西是不行的,可是買菜揩油是照例規(guī)矩,稱“籃口”。如果這家子買菜多,那就是油水多,“籃口”好。我當(dāng)家不精明,半斤肉她報一斤,我也不知道。買魚我只知死魚、活魚,卻不知是什么魚。所以郭媽的“籃口”不錯,一個月的“籃口”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還多。她講工錢時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應(yīng)了。但過了一月兩月,她就要加工錢,給我臉瞧。如果我視而不見,她就摔碟子、摔碗嘟嘟嚷嚷。我給的工錢總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錢囑她別說出去,她口中答應(yīng)卻立即傳開了,然后對我說:家家都漲,不只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牽累別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臉子。她審美觀念卻高得很,不順眼的,好比眼里夾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對我形容某高干夫人:“一雙爛桃眼,兩塊高顴骨,夾著個小鼻子,一雙小腳,走路扭搭扭搭……”我驚奇地看著她,心想:這不是你自己嗎?我們家住郊外,沒有干凈的理發(fā)店,鐘書和女兒央我為他們理發(fā),我能理發(fā)。我自己進(jìn)城做個電燙,自己做頭發(fā),就可以一年半載不進(jìn)城。我忽然發(fā)現(xiàn)她的“清湯掛面”發(fā)式,也改成和我一樣的卷兒了。這使我很驚奇。一次我宴會遇見白楊。她和我見面不多,卻是很相投的。她問我:“你的頭發(fā)是怎么卷的?”我笑說:“我正要問你呢,你的頭發(fā)是怎么卷的?"我們講了怎么卷:原來同樣方法,不過她末一梳往里,我是往外梳。第二天我換了白楊的發(fā)式。忽見郭媽也同樣把頭發(fā)往里卷了。她沒有電燙,不知她用的什么方法。我不免暗笑“婢學(xué)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媽是“婢學(xué)夫人”,我豈不是“夫人學(xué)明星”呢?郭媽有她的專長,針線好。據(jù)她的規(guī)矩,縫縫補補是她的分內(nèi)事。她能剪裁,可是決不肯為我剪裁。這點她很有理,她不是我的裁縫。但是我自己能剪裁,我裁好了衣服,她就得做,因為這就屬于縫縫補補。我取她一技之長,用了她好多年。她來我家不久,鐘書借調(diào)到城里工作了,女兒在城里上學(xué),住宿。家里只我一人,如果我病了,起不了床,郭媽從不問一聲病,從不來看我一眼。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粥湯端到她床前。她驚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從此她對我漸漸改變態(tài)度,心上事都和我講了。她掏出貼身口袋里一封磨得快爛的信給我看,原來是她丈夫給她的休書。她丈夫是軍官學(xué)校畢業(yè)的,她有個兒子在地質(zhì)勘探隊工作,到過我家?guī)状?,相貌不錯。她丈夫上軍官學(xué)校的學(xué)費,是郭媽娘家給出的。郭媽捎了丈夫末一學(xué)期的學(xué)費,就得到丈夫的休書,那虛偽肉麻的勁兒,真叫人受不了,我讀著渾身都起雞皮疙瘩。那位丈夫想必是看到郭媽丑得可怕,吃驚不小,結(jié)婚后一兩個星期后就另外找了一個女人,也生了一個兒子。郭媽的兒子和父親有來往,也和這個小他一二個月的弟弟來往。郭媽每月給兒子寄錢,每次是她工錢的一倍。這兒子的信,和他父親的休書一樣肉麻。我最受不了的事是每月得起著雞皮疙瘩為郭媽讀信并回信。她感謝我給她喝粥湯,我憐她丑得嚇走了丈夫,我們中間的感情是非常微薄的。她太欺負(fù)我的時候,我就辭她;她就哭,又請人求情,我又不忍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說實話,我很不喜歡她。奇怪的是,我每天看她對鏡理妝的時候,我會看到她的“鏡中人”她身材不錯,雖然小腳,在有些男人的眼里,可說裊娜風(fēng)流。腫眼泡也不覺腫了,臉也不麻了,嘴唇也不厚了,梭子臉也平正了。她每次給我做了衣服,我總額外給她報酬。我不穿的衣服大衣等,還很新,我都給了她。她修修改改,衣服綢里綢面,大衣也稱身。十一年后,我家搬到千面胡同大樓里,有個有名糊涂的收發(fā)員看中了她,老抬頭凝望著我住的三樓。他對我說:“你家的保姆呀,很講究呀!”幸虧郭媽只幫我搬家,我已辭退了她,未造成這糊涂收發(fā)員的相思夢。我就想到了“鏡中人”和“意中人”的相似又不同。我見過郭媽的“鏡中人”,又見到這糊涂收發(fā)員眼里的“意中人”,對我啟發(fā)不小。郭媽自以為美,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她和我的不同,也不過“百步”“五十步”的不同罷了。鏡子里的人,是顯而易見的,自己卻看不真。一個人的品格 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難捉摸了。大抵自負(fù)是怎樣的人,就自信為這樣的人,就表現(xiàn)為這樣的人。他在自欺欺人的同時,也在充分表現(xiàn)自己。這個自己,“不鏡于水,而鏡于人”,別人眼里,他照見的不就是他表現(xiàn)的自己嗎?一個偏見錢鐘書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娛樂。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平、正經(jīng)嚴(yán)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臥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jī)頭前的姿態(tài)。魔鬼在但丁《地獄篇》第二十七句中自稱:“敝魔生平最好講理?!笨梢姷鬲z之設(shè),正為此輩;人生在世,言動專求合理,大可不必。當(dāng)然,所謂正道公理壓根兒也是偏見。依照生理學(xué)常識,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點偏側(cè),并且時髦得很,偏傾于左。古人稱偏僻之道為“左道”頗有科學(xué)根據(jù)。不過,話雖如此說,有許多意見還不失禪宗洞山《五位頌》所謂“偏中正”,例如學(xué)術(shù)理論之類。只有人生邊上的隨筆、熱戀時的情書等等,那才是老老實實、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見。世界太廣漠了,我們圓睜兩眼,平視正視,視野還是偏狹得可憐,狗注視著肉骨頭時,何嘗顧到旁邊還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謂偏見,只好比打靶的瞄準(zhǔn),用一只眼來看。但是,也有人以為這倒是瞄中事物紅心的看法。譬如說,柏拉圖為人類下定義云:“人者,無羽毛之兩足動物也?!笨芍^客觀極了!但是按照希臘來阿鐵斯(Diogeneslaertius)《哲學(xué)言行論》六卷二章所載,偏有人拿著一只拔了毛的雞向柏拉圖去質(zhì)問。博馬舍(Beaumarchais)《趣姻緣》((MariagedeFigaro)里的丑角說:“人是不渴而飲,四季有性欲的動物。"我們明知那是貪酒好色的小花臉的打渾,而也不得不承認(rèn)這種偏宕之論確說透了人類一部分的根性。偏激二字,本來相連;我們別有所激,見解當(dāng)然會另有所偏。假使我們說:“人類是不拘日夜,不問寒暑,發(fā)出聲音的動物。”那又何妨?禽囀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則蟲醒而鳥睡,風(fēng)雨并不天天有,無來人犬不吠,不下蛋雞不報。唯有人用語言,用動作,用機(jī)械,隨時隨地做出聲音。就是獨處一室,無與酬答的時候,他可以開留聲機(jī),聽無線電,甚至睡眠時還發(fā)出似雷的鼻息。語言當(dāng)然不就是聲音,但是在不中聽,不愿聽,或者隔著墻壁和距離聽不真的語言里,文字都喪失了圭角和輪廓,變成一團(tuán)忽漲忽縮的喧鬧,踉雞明犬吠同樣缺乏意義。這就是所謂“人籟”!斷送了睡眠,震斷了思想,培養(yǎng)了神經(jīng)衰弱。這個世界畢竟是人類主宰管領(lǐng)的。人的聲音勝過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萬千喉舌,抵不上兩個人同時說話的喧嘩,至少從第三者的耳朵聽來。唐子西的《醉眠》詩的名句“山靜如太古”,大概指著人類尚未出現(xiàn)的上古時代,否則山上住和尚,山下來游客,半山開飯店茶館,決不容許那座山清靜。人籟是寂靜的致命傷,天籟是能和寂靜溶為一片的。風(fēng)聲濤聲之于寂靜,正如風(fēng)之于空氣,濤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每日東方乍白,我們夢已回而困未醒,會聽到無數(shù)禽聲,向早晨打招呼。那時夜未全消,寂靜還逗留著,來庇蔭未找清的睡夢。數(shù)不清的麻雀的鳴噪,瑣碎得像要啄破了這個寂靜;鳥鵲的聲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鸛鳥的聲音滯澀而有刺像把鋸子,都一聲兩聲地向寂靜來試鋒口。但是寂靜似乎太厚實了,又似乎太流動了,太富于彈性了,給禽鳥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滿。雄雞引吭悠揚的報曉,也并未在寂靜上劃下一道聲跡。慢慢地,我們忘了鳥囀是在破壞寂靜;似乎寂靜已將鳥語吸收消化,變成一種有聲音的寂靜。此時只要有鄰家小兒的啼哭,樓上睡人的咳嗽,或墻外早行者的腳步聲,寂靜就像宿霧見了朝陽,破裂分散得乾凈。人籟已起,人事復(fù)始,你休想更有安頓。在更闌身倦,或苦思冥想時,忽聞人籟噪雜,最博愛的人道主義者,也許有時殺心頓起,恨不能滅口以博耳根清靜。禽獸風(fēng)濤等一切天籟能和寂靜相安相得,善于體物的古詩人早已悟到。《詩經(jīng)》:“蕭蕭馬鳴,悠悠旅旌”,下文就說明“有聞無聲”;可見馬嘶而無人喊,不會產(chǎn)生喧鬧?!额伿霞矣?xùn)》也指出王籍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是“有聞無聲的”感覺;蟲鳥鳴噪,反添靜境。雪萊詩《贈珍尼一一一個回憶》(ToJane--ARecollection)里,描寫啄木鳥,也說鳥啄山更幽。柯律立治(Coleridge)《風(fēng)瑟》詩(EolianHarp)云:“海聲遠(yuǎn)且幽,似告我以靜?!奔偈惯@個海是人海,詩人非耳聾頭痛不可。所以我們常把“鴉鳴雀噪”來比人聲喧嘩,還是對人類存三分回護(hù)的曲筆。常將一群婦女的說笑聲比于“鶯啼燕語”,那簡直是對于禽類的悔辱了。寂靜并非是聲響全無。聲響全無是死,不是靜;所以但丁說,在地獄里,連太陽都是靜悄悄的(Doveilsoltace)。寂靜可以說是聽覺方面的透明狀態(tài),正好像空明可以說是視覺方面的寂穆。寂穆能使人聽見平常所聽不到的聲息,使道德家聽見了良心的微語(Stillsmallvoice),使詩人們聽見了暮色移動的潛息或青草萌芽的幽響。你愈聽得見喧鬧,你愈聽不清聲音。唯其人類如此善鬧,所以人類相聚而寂不作聲,反欠自然。例如開會前的五分鐘靜默,又如親人好友,久別重逢,執(zhí)手無言。這種寂靜像懷著胎,充滿了未發(fā)出的聲音的隱動。人籟還有可怕的一點。車馬雖喧,跟你在一條水平線上,只在你周圍鬧。惟有人會對準(zhǔn)了你頭腦,在你頂上鬧一一譬如說,你住樓下,有人住樓上。不講別的,只是腳步聲一項,已夠教你感到像《紅樓夢》里的趙姨娘,有人在踹你的頭。每到忍無可忍,你會發(fā)兩個宏愿。一愿住在樓下的自己變成《山海經(jīng)》所謂“刑天之民”,頭腦生在胸膛下面,不致首當(dāng)其沖,受樓上皮鞋的踐踏。二愿住在樓上的人變像基督教的“安琪兒”或天使,身體生到腰部而止,背生兩翼,不用腿腳走路。你存心真好,你不愿意樓上人像孫臏那樣受刖足的痛苦,雖然他何嘗顧到你的頭腦,顧到你是羅登巴煦所謂“給喧鬧損傷了的靈魂”?鬧與熱,靜與冷,都有連帶關(guān)系;所以在陰慘的地獄里,太陽也給人以寂寥之感。人聲喧雜,冷屋會變成熱鍋,使人通身煩躁。叔本華《哲學(xué)小品》(ParergaundParalipomena)第二百七十八節(jié)中說,思想家應(yīng)當(dāng)耳聾,大有道理。因為耳朵不聾,必聞聲音,聲音熱鬧,頭腦就很難保持冷靜,思想不會公平,只能把偏見來代替。那時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會鬧的動物,你也曾踹過樓下人的頭,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顧不得旁人在說你偏見太深,你又添了一種偏見,又在人生邊上注了一筆。原創(chuàng)導(dǎo)讀家是什么?世界上惟一可以不設(shè)防的地方。家鄉(xiāng)又是什么?是生命的巢,更是靈魂的巢。生而為人,出生之地是我們一生惦念之地。即使背井離鄉(xiāng),飄泊異地,若能聽到鄉(xiāng)音,哪怕只一兩句,都叫人激動不已。十年前初來北京,就更有體會了,馬路上突然看到一輛家鄉(xiāng)牌照的車,都能激動一小會兒。想想,這便是故鄉(xiāng)的魅力所在吧!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靈魂的巢》,一起來感受故鄉(xiāng)的魅力。黑暗的剪影林清玄在新公園散步,看到一個“剪影”的中年人。他擺的攤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有一把小剪刀、幾張紙,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練,只要三兩分鐘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剪在紙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仔細(xì)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兩三道線條,一個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兩道線條中活生生的跳躍出來。那是一個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園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過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攤位,然后默默地離去;要經(jīng)過好久,才有一些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讓他剪影,因為一張二十元,比在相館拍張失敗的照片還要廉價得多。我坐在剪影者對面的鐵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覺得他是一個人間的孤獨者。他終日用剪刀和紙捕捉人們臉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條河從他身邊匆匆流去,除了他擺在架子上一些特別傳神的,用來做樣本的名人的側(cè)影以外,他幾乎一無所有。走上前去,我讓剪影者為我剪一張側(cè)臉,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淡淡的說:“生意不太好呀?”設(shè)想到卻引起剪影者一長串的牢騷。他說,自從攝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了,因為攝影是彩色的,那么真實而明確;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幾道小小的線條。他說:“當(dāng)人們大依賴攝影照片時,這個世界就減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個人多么天真爛漫,他站在照相機(jī)的前面時,就變得虛假而不自在了。因此,攝影往往只留下一個人的形象,卻不能真正有一個人的神采;剪影不是這樣,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我想,那位孤獨的剪影者所說的話,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館燈下所拍的那種照片。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著自己黑黑的側(cè)影,感覺那個“影”是陌生的,帶著一種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憂郁,因為“他’嘴角緊閉,眉頭深結(jié),我詢問著剪影者,他說:“我剛剛看你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就覺得你是個憂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個人的影像,技術(sh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觀察。”剪影者從事剪影的行業(yè)已經(jīng)有二十年了,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觀光區(qū)為觀光客剪影,后來觀光區(qū)也被照相師傅取代了,他只好從一個小鎮(zhèn)到另一個小鎮(zhèn)出賣自己的技藝,他的感慨不僅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過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術(shù)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傳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卻一天不如一天,有時在南部鄉(xiāng)下,一天還不到十個人上門?!弊鰹橐粋€剪影者,他最大的興趣是在觀察,早先是對人的觀察,后來生意清淡了,他開始揣摩自然,剪花鳥樹木,剪山光水色。“那不是和剪紙一樣了嗎?"我說?!凹粲氨緛砭褪羌艏埖囊环N,不同的是剪紙務(wù)求精細(xì),色彩繁多,是中國的寫實畫;剪影務(wù)求精簡,只有黑白兩色,就象是寫意了?!币驗樗湔f什么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請他剪一幅題名為“黑暗”的影子。剪影者用黑紙和剪刀,剪了一個小小的上弦月和幾粒閃耀為星星,他告訴我:“本來,真正的黑暗是沒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我們總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線光明,如果沒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蔽译x開剪影者的時候,不禁反復(fù)地回味他說過的話。因為有光明的對照,黑暗才顯得可怕,如果真是沒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問題是,一個人處在最黑暗的時刻,如何還能保有對光明的一片向往。現(xiàn)在這張名為“黑暗”的剪影正擺在我的書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黑紙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許正是如此,并未為某一個特定的對象照耀,而是每一個有心人都可以追求。后來我有幾次到公園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卻再也沒有他的蹤跡了,我知道他在某一個角落里繼續(xù)過著飄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顯現(xiàn)的神采,也許他早就忘記曾經(jīng)剪過我的影子,這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悠閑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訴我:“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即使無人顧惜的剪影也是如此。市集沈從文廉纖的毛毛細(xì)雨,在天氣還沒有大變以前欲雪未能的時節(jié),還是霏霏微微落將不來。一個小小鄉(xiāng)場,位置在又高又大陡斜的山腳下,前面瀕著的河,被如煙如霧雨絲織成的簾幕,一起把它蒙罩著了。照例的三八市集,還是照例的有好多好多鄉(xiāng)下人,小田主,買雞到城里去賣的小販子,花幞頭大耳環(huán)豐姿雋逸的苗姑娘,以及一些穿灰色號褂子口上說是來察場討人煩膩的副爺們,與穿高筒子老牛皮靴的團(tuán)總,各從附近的鄉(xiāng)村來做買賣。他們的草鞋底半路上帶了無數(shù)黃泥漿到集上來,又從場上大坪壩內(nèi)帶了不少的灰色濁泥歸去。去去來來,人也數(shù)不清多少。集上的騷動,吵吵鬧鬧,凡是到過南方(湖湘以西)鄉(xiāng)下的人,是都會知道的。倘若你是由遠(yuǎn)遠(yuǎn)的另一處地方聽著,那種喧囂的起伏,你會疑心到是灘水流動的聲音了!這種洪壯的潮聲,還只是一般做生意人在討論價錢時很和平的每個論調(diào)而起。就中雖也有遇到賣牛的場上幾個人像唱戲黑花臉出臺時那么大喊大嚷找經(jīng)紀(jì)人,也有因秤上不公允而起口角一一你罵我一句娘,我又罵你一句娘,你又罵我一句娘……然而究竟還是因為人太多,一兩樁事,實在是萬萬不能做到的!賣豬的場上,他們把小豬崽的耳朵提起來給買主看時,那種尖銳的嘶喊聲,使人聽來不愉快至于牙齒根也發(fā)酸。賣羊的場上,許多美麗馴服的小羊兒咩咩地喊著。一些不大守規(guī)矩的大羊,無聊似的,兩個把前蹄舉起來,作勢用前額相碰。大概相碰是可以驅(qū)逐無聊的,所以第一次匍的碰后,卻又作勢立起來為第二次預(yù)備。牛場卻單獨占據(jù)在場左邊一個大坪壩,因為牛的生意在這里占了全部交易四分一以上。那里四面搭起無數(shù)小茅棚(棚內(nèi)賣酒賣面),為一些成交后的田主們喝茶喝酒的地方。那里有大鍋大鍋煮得“稀糊之爛”的牛臟類下酒物,有大鍋大鍋香噴噴的肥狗肉,有從總兵營一帶擔(dān)來賣的高粱燒酒;也還有城里館子特意來賣面的。假若你是城里人來這里賣面,他們因為想吃香醬油的緣故,都會來你館子,那么,你生意便比其他鋪子要更熱鬧了。到城里時,我們所見到的東西,不過小攤子上每樣有一點罷了!這里可就大不相同。單單是賣雞蛋的地方,一排一排地擺列著,滿籮滿筐的裝著,你數(shù)過去,總是幾十擔(dān)。辣子呢,都是一屋一屋擱著。此外干了的黃色草煙,用為染坊染布的五倍子和棟木皮,還未榨出油來的桐茶子,米場白濠白濠了的米,屠桌上大只大只失了腦袋刮得凈白的肥豬,大腿大腿紅膩膩還在跳動的牛肉……都多得怕人。不大寬的河下,滿泊著載人載物的灰色黃色小艇,一排排擠擠挨挨的相互靠著也難于數(shù)清。集中是沒有什么統(tǒng)系制度。雖然在先前開場時,總也有幾個地方上的鄉(xiāng)約伯伯,團(tuán)總,守汛的把總老爺,口頭立了一個規(guī)約,賣物的照著生意大小繳納千分之幾一一或至萬分之幾,但也有百分之幾一一的場捐,或經(jīng)紀(jì)傭錢,棚捐,不過,假若你這生意并不大,又不須經(jīng)紀(jì)人,則不須受場上的拘束,可以自由貿(mào)易了。到這天,做經(jīng)紀(jì)的真不容易!腳底下籠著他那雙厚底高筒的老牛皮靴子(米場的),為這個爬斗;為那個倒籮筐。(牛羊場的)一面為這個那個拉攏生意,身上讓賣主拉一把,又讓買主拉一把;一面又要顧全到別的地方因爭持時鬧出岔子的調(diào)排,委實不是好玩的事啊!大概他們聲音都略略嚷得有點嘶啞,雖然時時為別人扯到館子里去潤喉。不過,他今天的收入,也就很可以酬他的勞苦了。因為陰雨,又因為做生意的人各都是在別一個村子里住家,有些還得在散場后走到二三十里路的別個鄉(xiāng)村去;有些專靠漂場生意討吃的還待趕到明天那個場上的生意,所以散場很早。不到晚炊起時,場上大坪壩似乎又覺得寬大空闊起來了!再過些時候,除了屠桌下幾只大狗在啃嚼殘余因分配不平均在那里不顧命的奮斗外,便只有由河下送來的幾聲清脆篙聲了。歸去的人們,也間或有騎著家中打篩的雌馬,馬項頸下掛著一串小銅鈴叮叮當(dāng)當(dāng)跑著的,但這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還是賴著兩只腳在泥漿里翻來翻去。他們總笑嘻嘻的擔(dān)著籮筐或背一個大竹背籠,滿裝上青菜、蘿卜、牛肺、牛肝、牛肉、鹽、豆腐,豬腸子一類東西。手上提的小竹筒不消說是酒與油。有的拿草繩套著小豬小羊的頸項牽起忙跑;有的肩膊上掛了一個毛藍(lán)布繡有白四季花或“?!弊帧叭f”字的裕褳,趕著他新買的牛(裕褳內(nèi)當(dāng)然已空);有的卻是口袋滿裝著錢心中滿裝著歡喜,一一這之間各樣人都有。我們還有機(jī)會可以見到許多令人妒羨,贊美、驚奇、又美麗,又娟媚,又天真的青年老奶(苗小姐)和阿玡(苗婦人)。沉睡的谷粒醒來舒婷才是初秋,明凈的上午剛過,薄云輕掩過來,姚江上那些爍金喧囂的浪花即刻柔和下來,輕起悄落,一平一仄都是諱莫如深的余姚口音。就在葦花萋萋的姚江古渡口,在綠茵匝地的老銀杏樹下,在泥土與蛐蛐、酢漿草的直接參與中,以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為天然背景,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歌朗誦會。孩子們坐在自帶的小椅和短凳上,光亮的眼睛充滿期待。他們中間陸續(xù)走出一個男生或女生,伸一下舌頭聳一聳肩,躍上草坡,朗誦本土或外省詩人的作品,有幾首詩就在語文課本里。目力所及之處,是著名的四明山風(fēng)景區(qū),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十九塊根據(jù)地之一?,F(xiàn)在,祥和的斜陽正在那條古老的“唐詩之路”(即從會稽山一一四明山一一天臺山)上描金繪紅。李白、劉長卿、皮日休的淺吟曼哦,穿過千年歲月依然鋒芒道勁。只有孩子們最稚嫩最真實的聲音能與之相對應(yīng),而我不能,也不敢。浙東腹地這個叫余姚的小城市,從前是,現(xiàn)在是,將來更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就像梁啟超寫的:“余姚以區(qū)區(qū)一邑,而自明中葉迄清中葉二百年間,碩儒輩出……生斯邦者,聞其風(fēng),汲其流,得其一緒則足以卓然自樹立?!庇嘁Φ拿t舉不勝舉,有“余姚人物甲天下”一說.像王陽明、黃宗羲、朱舜水、嚴(yán)子陵這批歷史巨星我雖然無緣謀面,可是我畢竟因此結(jié)識了當(dāng)?shù)匾蝗嚎蓴y手可促膝可同舟可借錢的“生斯邦者”為溫?zé)崤笥?,也是塵世中的福氣啊。一位幼兒園老師正朗誦我的舊作《致橡樹》。每逢這個時候,我總是很不自在,喝水、東張西望、頻頻挪動竹椅。忽然聽見吱呀一聲,我趕緊低頭尋找,難道有什么古陶或骨器被我無意蹭了出來?可惜不是。因為,腳下野草叢生的泥層非同小可,如果一直深挖下去,就可以看到四層相疊的文化層,最下面兩層是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距今約6000年到7000年呢。1973年本地農(nóng)民的一鍬下去,無意間開啟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秘密,把我們老祖宗的家底給刨出來了。數(shù)以千計的出土文物中,最讓我震撼的是沉睡了7000年的稻谷,盡管它們接觸空氣后,頃刻就從金黃色氧化成灰黑,可是它讓我對人類原始文化的啟蒙期所具有的高度膜拜不已。一向以來,我們總以為每天相依為命的米飯是拜印度人所賜。全世界原本都相信亞洲水稻的原產(chǎn)地在印度,而印度最早的稻谷發(fā)現(xiàn)于中部的盧塔爾,經(jīng)測定,它的時代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還晚了3000年。臨水而居的河姆渡人,在7000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以榫卯技術(shù)筑建木屋,研磨骨片骨針,燒制陶甑陶壺,馴養(yǎng)牛、豬、狗。于是,太陽落山后,頭顱碩大、前額圓滿、顴骨外突、下頜粗獷的河姆渡男女,在火邊繪陶縫衣奶幼兒,大碗吃飯大塊烤肉,用“雙鳥朝陽”的象牙蝶形雕器盛酒祭祀。豬叫著,狗跳著,牛踩著自己的影子轉(zhuǎn)悠。酒至酣時,動人的骨哨吹起來了,手舞足蹈跳起來了,當(dāng)神秘的滿月引發(fā)野性的長嗷,也許這就是最本真、最樸素的詩歌朗誦,仍然在河之洲,這一片遠(yuǎn)古荒涼的葦岸上。一位漢子被熱烈的掌聲推到高坡上,他要用余姚土話朗誦《致橡樹》。我完全聽不懂他的朗誦,卻能感覺余姚方言的抑揚頓挫。小符在一旁替我如此翻譯:“每一陣風(fēng)過/我們都互相打招呼/你吃飯了么?……你如果挑一百斤/我至少幫你挑五十斤!”連我自己都笑得前仰后合。余姚版的《致橡樹》受到的歡迎程度是此次朗誦會的高潮,只是,它的版權(quán)并不屬于我。我們還要去丹山赤水:伸展雙臂撐開逼仄峽谷,手掌會因此殷紅么?赤水橋上臨影,人人將面如桃花么?這里走走,那里看看,心里裝著幾顆不朽的金黃谷粒。狗這一輩子(劉亮程)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傊砸获R虎便會被人燉了肉剝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時候卻連自己都看守不住?;畹揭话炎幽昙o(jì),狗命便相對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經(jīng)驗。盡管一條老狗的見識,肯定會讓一個走遍天下的人吃驚。狗卻不會像人,年輕時咬出點名氣,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無人謀它脫毛的皮,更無人敢問津它多病的肉體,這時的狗很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沒有辦法,只好撒手,交給時間和命。一條熬出來的狗,熬到拴它的鐵鏈朽了,不掙而斷。養(yǎng)它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這條狗再走不到哪里,就隨它去吧。狗搖搖晃晃走出院門,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莊已看不清楚。狗在早年撿到過一根干骨頭的沙溝梁轉(zhuǎn)轉(zhuǎn);在早年戀過一條母狗的亂草灘轉(zhuǎn)轉(zhuǎn);遇到早年咬過的人,遠(yuǎn)遠(yuǎn)避開,一副內(nèi)疚的樣子。其實人早好了傷疤忘了疼。有頭腦的人大都不跟狗計較,有句俗話:狗咬人你,你還能去咬狗嗎?與狗相咬,除了啃一嘴狗毛,你又能占到啥便宜。被狗咬過的人,大都把仇記恨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腦把責(zé)任全推到狗身上。一條狗隨時都必須準(zhǔn)備著承受一切。以前鄉(xiāng)下,家家門口拴一條狗,目的很明確:把門。人的門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來人并非找狗,卻先要與狗較量一陣,等到終于見了主人,來時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話語也嚇得忘掉大半。狗的影子始終在眼前竄悠,答問間時聞狗吠,令來人驚魂不定。主人則可從容不迫,坐察其來意。這叫末與人來先與狗往。有經(jīng)驗的主人聽到狗叫,先不忙著出來,開個門縫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見的人,比如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便裝個沒聽見。狗自然咬得更起勁。來人朝院子里喊兩聲,自愧不如狗的嗓門大,也就緘默。狠狠踢一腳院門,罵聲“狗日的”,走了。若是非見不可的貴人,主人一趟子跑出來,打開狗,罵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會沒趣地躲開。稍慢一步又會挨棒子。狗挨打挨罵是常有的事,一條狗若因主人錯怪便賭氣不咬人,睜一眼閉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長了。一條稱職的好狗,不得與其他任何一個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孔都必須是陌生的、危險的。更不得與鄰居家的狗相往來。需要交配時,兩家狗主人自會商量好了,公母牽到一起,主人在一旁監(jiān)督著。事情完了就完了。萬不可藕斷絲連,弄出感情,那樣狗主人會妒嫉。人養(yǎng)了狗,狗就必須把所有愛和忠誠奉獻(xiàn)給人,而不應(yīng)該給另一條狗。狗這一輩子像夢一樣飄忽,沒人知道狗是帶著什么使命來到人世。人一睡著,村莊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囂一天的人再無話可話,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時狗語大作,狗的聲音在夜空飄來蕩去,將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村莊連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種聲音,飄遠(yuǎn)、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們熟睡的軀體是聽者,土墻和土墻的影子是聽者,路是聽者。年代久遠(yuǎn)的狗吠融入空氣中,已經(jīng)成寂靜的一部分。在這眾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條老狗,默不作聲。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個村莊轉(zhuǎn)悠到老,是村莊的一部分,它再無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這是條終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們久不再去的僻遠(yuǎn)路途,廢棄多年的荒宅舊院,這條狗來回地走動,眼中滿是人們多年前的陳事舊影?!驹瓌?chuàng)導(dǎo)讀】這是著名作家劉亮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開卷的第一篇散文,作者被譽為20世紀(jì)最后一個散文家”。很多人都是帶著看稀奇的心態(tài)來看《狗這一輩子》的,卻都在讀罷全文后看到了人的影子。走進(jìn)狗的世界,卻見著了人的模樣。我們無法知曉作者是否有意借狗的一生來影射人的命運,但好的作品就是如此,作者并未明示,閱讀的過程亦算是讀者參與了二次創(chuàng)作,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閱歷不一樣,所得的感悟怕也是千差萬別的。文中一條狗“熬到拴它的鐵鏈朽了,不掙而斷”,就連養(yǎng)它的主人也已是遲暮之年,它便自由了,再也不用受任何束縛,更不需看任何眼色行事,只有時間和命可以最后判決它。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我們從忙碌和追逐中解脫出來、贏得自由身的只有時間,除此無它。晴窗一扇(林清玄)臺灣登山界流傳著一個故事,一個又美麗又哀愁的故事。傳說有一位青年登山家,有一次登山的時候,不小心跌落在冰河之中;數(shù)十年之后,他的妻子到那一帶攀登,偶然在冰河里找到已經(jīng)被封凍了幾十年的丈夫。這位埋在冰天雪地里的青年,還保持著他年輕時代的容顏,而他的妻子因為在塵世里,已經(jīng)是兩鬢飛霜年華老去了。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整個胸腔都震動起來,它是那么簡短,那么有力地說出了人處在時間和空間之中,確定是渺小的,有許多機(jī)緣巧遇正如同在數(shù)十年后相遇在冰河的夫妻。許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叫《失去的地平線》,那里是沒有時空的,人們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一天,一位青年在登山時迷途了,闖入了失去的地平線,并且在那里愛上一位美麗的少女;少女向往著人間的愛情,青年也急于要帶少女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兩人不顧大家的反對,越過了地平線的谷口,穿過冰雪封凍的大地,歷盡千辛萬苦才回到人間;不意在青年回頭的那一刻,少女已經(jīng)是滿頭銀發(fā),皺紋滿布,風(fēng)燭殘年了。故事便在幽雅的音樂和純白的雪地中揭開了哀傷的結(jié)局。本來,生活在失去的地平線的這對戀侶,他們的愛情是真誠的,也都有創(chuàng)造將來的勇氣,他們?yōu)槭裁床荒苡袌A滿的結(jié)局呢?問題發(fā)生在時空,一個處在流動的時空,一個處在不變的時空,在他們相遇的一剎那,時空拉遠(yuǎn),就不免跌進(jìn)了哀傷的迷霧中。最近,臺北在公演白先勇小說《游園驚夢》改編的舞臺劇,我少年時代幾次讀《游園驚夢》只認(rèn)為它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年歲稍長,重讀這篇小說,竟品出濃濃的無可奈何。經(jīng)過了數(shù)十年的改變,它不只是一個年華逝去的婦人對鳳華萬種的少女時代的回憶,而是對時空流轉(zhuǎn)之后人力所不能為的憂傷。時空在不可抗拒的地方流動,到最后竟使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皶r間”和“空間”這兩道為人生織錦的梭子,它們的穿梭來去竟如此的無情。在希臘神話里,有一座不死不老的神仙們所居住的山上,山口有一個大的關(guān)卡,把守這道關(guān)卡的就是“時間之神”,它把時間的流變擋在山外,使得那些神仙可以永葆青春,可以和山和太陽和月亮一樣的永恒不朽。做為凡人的我們,沒有神仙一樣的運氣,每天抬起頭來,眼睜睜的看見墻上掛鐘滴滴答答走動匆匆的腳步,即使坐在陽臺上沉思,也可以看到日升、月落、風(fēng)過、星沉,從遠(yuǎn)遠(yuǎn)的天外流過。有一天,我們偶遇到少年游伴,發(fā)現(xiàn)他略有幾莖白發(fā),而我們的心情也微近中年了。有一天,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院子里的紫丁香花開了,可是一趟旅行回來,花瓣卻落了滿地。有一天,我們看到家前的舊屋被拆了,可是過不了多久,卻蓋起一棟嶄新的大樓。有一天……我們終于察覺,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轉(zhuǎn)移是哪些的無情和霸道,完全沒有商量的余地。中國的民間童話里也時常描寫這樣的情景,有一個人在偶然的機(jī)緣下到了天上,或者游了龍宮,十幾天以后他回到人間,發(fā)現(xiàn)人事全非,手足無措;因為“天上一日,世上一年”,他游玩了十?dāng)?shù)大,世上已過了十幾年,十年的變化有多么大呢?它可以大到你回到故鄉(xiāng),卻找不到自家的大門,認(rèn)不得自己的親人。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里很能表達(dá)這種心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數(shù)十年的離鄉(xiāng),甚至可以讓主客易勢呢!佛家說“色相是幻,人間無?!睂嵲谑菂⑼噶藭r空的真實,讓我們看清一朵蓓蕾很快的盛開,而不久它又要調(diào)落了?!端蝹鳌返淖髡呤┠外衷谠摃淖孕蚶镉卸潭痰囊欢卧挘骸懊抗秩搜?,某甲于今若干歲。夫若干者,積而有之之謂。今其歲積在何許?可取而數(shù)之否?可見已往之吾悉已變滅。不寧如是,吾書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變滅,是以可痛也。”(我常對于別人說“某甲現(xiàn)在若干歲”感到奇怪,若干,是積起來而可以保存的意思,而現(xiàn)在他的歲積存在什么地方呢?可以拿出來數(shù)嗎?可見以往的我已經(jīng)完全改變消失,不僅是這樣,我寫到這一句,這一句以前的時間已經(jīng)很快改變消失,這是最令人心痛的。)正是道出了一個大小說家對時空的哀痛。古來中國的偉大小說,只要我們留心,它講的幾乎全有一個深刻的時空問題,《紅樓夢》的花柳繁華溫柔富貴,最后也走到時空的死角成水游傳》的英雄豪杰重義輕生,最后下場凄涼《三國演義》的大主題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金瓶梅》是色與相的夢幻散滅;《鏡花緣》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聊齋志異》是神鬼怪力,全是虛空;《西廂記》是情感的失散流離;《老殘游記》更明顯的道出了:“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蔽覀兊奈膶W(xué)作品里幾乎無一例外的,說出了人處在時空里的渺小,可惜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深入探討,否則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中國民間思想,對時空的遞變有很敏感的觸覺。西方有一句諺語:“你要永遠(yuǎn)快樂,只有向痛苦里去找。”正道出了時空和人生的矛盾,我們覺得快樂時,偏不能永遠(yuǎn),留戀著不走的,永遠(yuǎn)遠(yuǎn)是那令人厭煩的東西一一這就是在人生邊緣上不時作弄我們的時間和空間。柏拉圖寫過一首兩行的短詩:你看著星么,我的星星?我愿為天空,得以無數(shù)的眼看你人可以用多么美的句子,多么美的小說來寫人生,可惜我們不能是天空,不能是那永恒的星星,只有看著消逝的星星感傷的份。有許多人回憶過去的快樂,恨不能與舊人重逢,恨不能年華停佇,事實上,卻是天涯遠(yuǎn)隔,是韶光飛逝,即使真有一天與故人相會,心情也像在冰雪封凍的極地,不免被時空的箭射中而哀傷不已吧日本近代詩人和泉式部有一首有名的短詩:心里懷念著人,見了澤上的螢火,也疑是從自己身體出來的夢游的魂。我喜歡這首詩的意境,尤其“螢火”一喻,我們懷念的人何嘗不是夏夜的螢火忽明忽滅、或者在黑暗的空中一轉(zhuǎn)就遠(yuǎn)去了,連自己夢游的魂也趕不上,真是對時空無情極深的感傷了。說到時空無邊無盡的無情,它到終極會把一切善惡、美丑、雅俗、正邪、優(yōu)劣都滌洗干凈,再有情的人也絲毫無力挽救。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因此而捻頹喪、優(yōu)柔不前呢?是不是就坐等著時空的變化呢?我覺得大可不必,人的生命雖然渺小短暫,但它像一扇晴窗,是由自己小的心眼里來照見大的世界。一扇晴窗,在面對時空的流變時飛進(jìn)來春花,就有春花;飄進(jìn)來螢火,就有螢火;傳進(jìn)秋聲,就來了秋聲;侵進(jìn)冬寒,就有冬寒。闖進(jìn)來情愛就有情愛,刺進(jìn)來憂傷就有憂傷,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們的晴窗,都能讓我們更真切的體驗生命的深味。只是既然是晴窗,就要有進(jìn)有出,曾擁有的幸福,在失去時窗還是晴的;曾被打擊的重傷,也有能力平復(fù);努力維持著窗的晶明,哪些任時空的梭子如百鳥之翔,也能有一種自在的心情,不致心亂神迷。有的人種花是為了圖利,有的人種花是為了無聊,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要真愛花才去種花一一只有用“愛”去換“時空”才不吃虧,也只有心如晴窗的人才有真正的愛,更只有愛花的人才能種出最美的花。致命的江南潘向黎讀詩可能尚不明顯,讀詞,簡直觸目就是“江南”。對這個詞有著強烈的偏愛,覺得它喚起的是強烈而明媚的印象,而且連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勻有致,音節(jié)也那么悅耳動聽。六歲時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對江南的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絲、明媚的西湖,還有拉著我的、父母溫暖的雙手。那真是絕好的啟蒙教育。有人說,在歷史上“杏花春雨江南”總不是“駿馬秋風(fēng)塞北”的對手,纖柔的南方一次次敗給驍勇的北方。似乎真的是這樣。如果這是宿命,我想大多數(shù)江南人寧可接受這樣的命運,也要守著江南,寸步不離,永不叛逃。最早記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這是關(guān)于江南流傳最廣、最藝術(shù)的廣告。而最濃艷消魂的是韋莊的《菩薩蠻》一一“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边@是寫給江南的情書,表達(dá)的已經(jīng)是身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愛戀了。韻味深長、風(fēng)神獨具的是皇甫松的《憶江南》:“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痹跔T火黯淡的光線下,在有著美人蕉圖案的屏風(fēng)邊,詩人夢見了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jié),夜雨瀟瀟,詩人(或有人)在船上吹著笛子,橋上傳來低低的吳儂軟語。這是個籠罩在迷蒙的煙水汽的世界,既溫暖又惆悵,既迷離又清新。這是畫境,是詩境,也是夢境。江南如果僅僅使人難忘難舍、魂牽夢縈,那還不足以稱“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它可以使人放棄前途。辛棄疾的“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水龍吟》)提到的季鷹,名叫張翰,西晉人?!妒勒f新語?識鑒篇》說他在洛陽為官,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就說:“人生貴得適意耳,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彼鞐壒倌蠚w。這就是著名的莼鱸之思的典故。后來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看清形勢的聰明人脫身的借口,但是誰能否認(rèn),莼鱸之思,也是張翰決定的原因之一?我更愿意只接受張翰自己的解釋。因為我始終相信,江南作為人性的棲居之地,有著這樣的魅力,讓人平息塵心俗念,放棄對仕途經(jīng)濟(jì)的熱衷?!叭贪迅∶瑩Q了淺斟低唱?”是這個理由的另一個版本,稍涉香艷而已。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眾來降。丘遲的一篇《與陳伯之書》,是一篇招降書,寫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動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逃奔北魏的陳伯之讀了,抵擋不住鄉(xiāng)思的攻勢,率八千人來降。與其說這是文學(xué)的勝利,不如說是江南的勝利。它甚至是朝代更替、江山變色、生靈涂炭的緣起。柳永的《望海潮》,將江南的繁華猗旎寫到了十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