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_第1頁
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_第2頁
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_第3頁
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_第4頁
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審計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審計的歷史幾乎與會計的歷史一樣悠久,但2000多年以來,審計一直被認為是完全實務性的,而沒有理論的。第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審計理論的探索階段

——片段審計理論的出現

審計理論的奠基階段

——審計理論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性成果

審計理論的確立階段

——審計理論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性成果

審計理論的發(fā)展階段

——審計理論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性成果

審計理論的最新發(fā)展

——實證審計理論的廣闊研究領域第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英國民間審計職業(yè)界對理論的探索

17世紀末開始,當時英國民間審計制度的框架基本形成

皮克斯利與《審計人員——他們的義務和職責》(1881年)

迪克西與《審計學——審計人員的實務手冊》(1892年)

迎合了當時英國審計實務的大力發(fā)展對審計學發(fā)展的需要,引導審計登上了科學的大雅之堂第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美國民間審計職業(yè)界對理論的探索

最初,美國沿襲英國民間審計制度的模式和框架、技術和體系,實施“詳細審計”,隨著20世紀早期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詳細審計無法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要求,于是,理論開拓者們開始了研究和探討。第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RobertHiesterMontgomery(1872-1953)1905\1909:Auditing:APracticalManualforAuditors(英國迪克西的著作美國版)1912:AuditingTheoryandPractice,第7版于1949年改為Montgomery’sAuditing擔任過美國公共會計師協會會長、美國會計師協會會長1912-1931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66本專著和75篇論文,內容涉及會計、審計和稅收諸方面。1950年被選為俄亥俄大學會計名人廳,1949年榮獲美國會計師協會金質獎章第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蒙哥馬利與《蒙哥馬利審計學》

將審計的主要目的歸結為就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公允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表明審計意見;初步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開始主張將審計的必要范圍與評價委托人的內部控制聯系起來;論述了財務報表審計,指出這種審計不僅包括審查資產負債表和評價內部控制系統,而且還包括審查損益表。

第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內部審計

維克多·Z·布瑞克《內部審計——程序的性質、職能和方法》

以內部審計性質和范圍為主軸展開全書的基本框架,對諸多內部審計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大膽的探索。

標志著內部審計從實踐到理論的上升和飛躍,標志著內部審計學的誕生和確立。

此時的審計專著還主要是從不同角度解答審計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局限在對審計程序、審計技術和審計方法的研究之中,對審計理論的研究還只是枝節(jié)片段,充其量只是對一些審計因素的探索。第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羅伯特·K·莫茨(Mautz)和侯賽因·A·夏拉夫(Sharaf)與《審計理論結構》(ThePhilosophyofAuditing)

20世紀50年代之前,許多人一直認為審計職業(yè)主要依靠審計實務來保持其地位,建立一套科學的審計理論體系來支持審計實務是沒有必要的,為了駁斥缺乏審計理論研究是因為審計根本無理論可言的論調,莫茨和夏拉夫合作,開始了純粹性審計理論的探索。第十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出版時間:1961年

內容包括:審計理論的探求、審計方法論、審計假設、審計理論中的概念、證據、應有的審計關注和內部控制的檢查、公允表達、獨立性、道德行為、審計的展望。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貢獻:

1.確立審計研究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審計要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就必須探求一套相應的、堅實的審計理論,否則,審計就只是一門實踐學。最為可貴的是兩位教授發(fā)現了在紛繁復雜的審計行為和審計思維背后存在著理論依據和基本原理。

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明確了審計與會計的關系。會計是將大量的具體信息濃縮到可以利用和理解的程度,審計雖然必須考慮經濟業(yè)務和財務狀況,但并沒有計量和傳播的職能,其任務在于檢查會計計量和傳達的妥當性,審計是分析性的,重視證明,因此審計不源于會計,而源于賴以支持其觀念和方法的客觀需求。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建立了科學的審計理論研究方法。從四個角度對審計理論進行全方位的探索:理解、展望、洞察、想象

4.提出了審計具有集合科學的性質。將數學、行為學、邏輯學、溝通學、倫理學的一些研究方法滲透到審計學中來,以期在一個更廣闊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審計理論這門嶄新的學科。

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闡述了一些重要的審計概念。闡述了審計證據、合理的職業(yè)謹慎、適當的披露、獨立性等概念。

6.設想了審計理論的基本框架。該框架以數學、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為核心,由層層遞進的基本哲學、審計假設、審計概念、應用標準和實務領域幾個層次構成,可以說是該書最突出的特殊貢獻。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審計概念委員會與《基本審計概念說明》

《審計理論結構》為建立審計理論奠定了基礎,鼓勵后來者加入研究。兩位教授的倡議很快得到了美國會計學會的贊同。

美國會計學會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在推動會計教育、會計研究和會計實踐方面居于領先地位的專業(yè)組織之一,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

1969年,美國會計學會成立了審計概念委員會,指定其從事審計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以審計作用和職能的調查結果為目的的《基本審計概念說明》(AAA,ReportoftheCommitteeBasicAuditingConcepts)于1972年出版,該書以“強調審計目標和為實現這些目標而進行的有目的人類活動之間的普遍聯系”為主線來組織其結構,對審計的作用和為充分發(fā)揮這些作用審計師應具備的屬性進行了闡述,并討論了審計過程的兩個階段——調查過程和報告過程。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基本審計概念說明》的貢獻在于:

1.界定了審計的定義。開創(chuàng)了用被審計信息與已建立標準之間相符合性程度來界定審計的一致性審計論的先河,明確將審計過程與會計信息的傳遞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特別強調由于會計信息的傳遞過程中運用了審計過程才使會計信息的價值得以增加,同時審計過程的主要受益者也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2.進一步澄清了會計與審計的關系。將審計與會計置于一個統一的經濟信息系統中,揭示了它們存在密切聯系的深層次原因,但它們又完全截然不同的原因則在于它們在同一個經濟系統中分別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3.明確了審計的職能。指出審計作為整個信息系統傳遞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加入使得傳遞的信息得以增值,更使得整個信息傳遞過程更完整、可靠。這就是著名的信息價值增值論。

4.提出了審計職能擴展的條件。在明確審計基本職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了審計只能擴展的條件,不僅在理論上擴展了審計職能的單一范疇,使審計理論的研究領域得以開拓,而且為今后審計實務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從個人和結構兩個方面提出了審計人的屬性。第一次從理論的高度系統地抽象和概括了審計人的屬性。

6.發(fā)展了審計調查方法。對證據的收集和評價進行了科學的論述,發(fā)展了前人對審計方法的研究。

7.明確了審計報告的作用。引用了溝通理論,將審計報告作為信息的載體。

第二十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基本審計概念說明》所倡導的審計理論適用于所有的審計類型,具有全面性和抽象性,而且從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滿足使用者的要求來看,屬于使用者到鄉(xiāng)的審計理論,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將審計理論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該文件是在審計實踐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審計理論問題的,始終以建立審計實踐的概念框架為研究目標,其論證的嚴謹、建議的穩(wěn)健、思維的縝密、內容的豐富都實屬罕見。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尚德爾(Schandl)與

《審計理論——評價、調查和判斷》(TheoryofAuditing:Evaluation,InvestigationandJudgement)

從基本原理開始,在放大鏡下對評價過程、判斷、調查和證據逐一進行研究,以便建立必要的審計概念,并分析這些概念間的聯系和它們的適當用途。

主要內容:(1)定義和基本假設;(2)審計結構;(3)信息心理;(4)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障礙;(5)審計理論結構的要素;(6)審計程序;(7)審計與調查;(8)審計準則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貢獻:

1.進一步明確了審計定義,指出以往的定義只能說是審計概念在不同業(yè)務領域內的具體運用,而并非邏輯意義上的審計定義。

2.提出了對審計理論結構及其基本要素的設想,認為審計基本要素有:目的、標準、判斷、證據和衡量等。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將信息學應用與審計理論研究,提出審計過程就是一個信息的傳遞過程,并對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障礙和信息處理過程的控制進行了分析。

4.探討了審計原則及其主要組成,指出審計原則是指:“為實施審計而在實踐過程中應遵循的一組指導原則或建設性建議”,并進一步分析了派他原則、標準的原則、判斷的原則以及證據的原則。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前述名著均是規(guī)范式審計理論的力作,為規(guī)范式審計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審計學有必要研究審計所需要的假設和觀念體系,作為理解這個事物的基礎,更有必要研究審計在現實中的運行情況,作為理解審計的途徑。實證審計理論代表了審計理論的最新發(fā)展。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把審計學看作實證科學有如下的理論意義:

1.由于它偏重于審計主題的研究,而審計主題是在現實中進行審計的組織,它包括了目標、技術手段的內容,可以通過審計主體與環(huán)境的關系運動,確定審計的獨立性、勝任能力、審計的社會目標、社會功能等內容;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有助于對審計的理解,思辯也是為了理解審計,但由于它沒有自己的假設和觀念體系,沒有與現實聯系起來,不免有些行而上學,實證審計學對諸如審計的本質異類概念不重視,而重視審計中的各種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比審計概念異類的概念更容易理解;

3.實證審計學從現實中來,可以較為容易地加以證實;

4.規(guī)范性的命題都有實證作為基礎。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實證的審計學必須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審計目標的研究,更深層次地研究審計目標與產權組織形式、道德準則、經濟環(huán)境的相關關系,進而建立這些關系的模型;

(2)審計風險的實證研究,包括對重要性概念的實證研究,要建立分析審計奉賢的模型,確定重要性概念的內容;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3)審計信息的實證研究,即研究不同的審計信息的市場反應;

(4)審計意見形成過程的實證研究,看這儀過程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5)審計道德的實證研究,以確定這種行為對審計師的影響;

(6)審計失敗的實證研究,一次失敗的審計是如何造成的;

(7)審計準則的實證研究,即確定審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有哪些作用,是否達到其預期目的;

(8)審計準則對審計影響的實證研究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隨著實證思想的滲透,實證審計學的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