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古代人物傳記第11課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1.gif)
![2023版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古代人物傳記第11課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2.gif)
![2023版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古代人物傳記第11課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3.gif)
![2023版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古代人物傳記第11課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4.gif)
![2023版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古代人物傳記第11課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75149f12e91ea62defecd5763c61154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課時作業(yè)11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一課時根底穩(wěn)固一、積累運用1.以下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和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見臣列觀(ɡuān,宮廷中高大華美的樓臺)禮節(jié)甚倨(jù,傲慢)B.使人遺(wèi,送給)趙王書欲毋(wú,不)行C.乃使其從者衣(yī,衣服)褐相如雖駑(nú,愚劣,無能)D.肉袒(tǎn,露)伏斧質(zhì)請罪舍相如廣成傳(chuán,旅館)解析:A項“觀〞應(yīng)讀ɡuàn;C項“衣〞應(yīng)讀yì,動詞,穿;D項“傳〞應(yīng)讀zhuàn。答案:B2.以下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組是()A.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C.請奉盆缶秦王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D.固請,召有司案圖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解析:A.“庭〞通“廷〞,“孰〞通“熟〞;B.無通假字;C.“不〞通“否〞;D.“案〞通“按〞,“繆〞通“穆〞。答案:B3.以下各句中,加點字的含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例句:徒慕君之高義也A.徒以吾兩人在也 B.徒見欺C.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解析:A項與例句都為只,僅僅。B項,白白地。C項,同類或同一派別的人。D項與C項相同。答案:A4.對以下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拔:攻下B.于是秦王不懌懌:快樂,喜悅C.且相如素賤人素:向來,本來D.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顧:關(guān)心解析:“顧〞意為回頭。答案:D5.以下各句中,“因〞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不如因而厚遇之〞中的“因〞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因人之力而敝之C.蒙故業(yè),因遺策 D.相如因持璧卻立解析:D項和例句中的“因〞都是介詞,可譯為“趁機〞。A項,介詞,可譯為“通過、經(jīng)由〞。B項,介詞,可譯為“依靠〞。C項,動詞,可譯為“沿襲〞。答案:D6.以下加點的詞都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為哪一項()①傳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請指示王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④決負(fù)約不償城⑤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⑥明年復(fù)攻趙⑦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A.③④ B.④⑧C.⑥⑧ D.③⑥解析:④中“負(fù)約〞古今意思均為“違背諾言,失約〞;⑧中“請罪〞古今意思均為“自己犯了錯誤,主動請求處分〞。答案:B7.對“以〞字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①以勇氣聞于諸侯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③寧許以負(fù)秦曲④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⑤以空言求璧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⑦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⑧那么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 B.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 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⑨解析:①②⑤為介詞,憑借、用;③④⑦⑧為連詞,來;⑥⑨為介詞,因為。答案:B8.以下各句中的詞類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例句: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A.我見相如,必辱之B.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C.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C項與例句同為意動用法;A項使動用法;B項名詞作狀語;D項名詞作動詞。答案:C9.對“所以〞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②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③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④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⑥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解析:第一組表原因,第二組表方式。答案:D10.以下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eq\b\lc\{\rc\(\a\vs4\al\co1(即患秦兵之來,均之二策)) B.eq\b\lc\{\rc\(\a\vs4\al\co1(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歸璧于趙))C.eq\b\lc\{\rc\(\a\vs4\al\co1(以勇氣聞于諸侯,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D.eq\b\lc\{\rc\(\a\vs4\al\co1(相如因持璧卻立,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解析:C項,介詞,憑借。A項,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指示代詞,這。B項,介詞,跟,同;介詞,到。D項,連詞,于是,就;介詞,通過,經(jīng)由。答案:C二、課內(nèi)閱讀閱讀文本選段,完成11~14題。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那么幸得脫矣?!紡钠溆?,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11.以下語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徒:白白地B.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伏:趴伏C.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許:贊許D.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完:使……完好解析:C項“許〞,容許,許可。答案:C12.以下語句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eq\b\lc\{\rc\(\a\vs4\al\co1(①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②拜相如為上大夫))B.eq\b\lc\{\rc\(\a\vs4\al\co1(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②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C.eq\b\lc\{\rc\(\a\vs4\al\co1(①夫趙強而燕弱,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eq\b\lc\{\rc\(\a\vs4\al\co1(①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②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解析:A項,“為〞,都是動詞,擔(dān)任。B項,“者〞,①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②表疑問語氣。C項,“而〞,①表并列;②表順承。D項,“以〞,①介詞,用;②連詞,用來。答案:A13.以下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當(dāng)趙國得到楚和氏璧時,秦昭王遺書欲以十五城換取和氏璧。給還是不給,這是擺在趙國面前的兩難問題。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禮節(jié),趙應(yīng)派使者回復(fù),但滿朝文武,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出使秦國的人,這是藺相如出場的背景。C.繆賢在趙國確實沒有可出使秦國的適宜人選時推薦了藺相如,可見當(dāng)時趙國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國力弱小。D.藺相如認(rèn)為,秦強趙弱,國家實力的差距決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給。在決定給秦國和氏璧后,他又許下諾言:完璧歸趙。解析:C項,“當(dāng)時趙國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國力弱小〞在原文中沒有依據(jù)。答案:C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這兩句話的翻譯重點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案`〞,謙辭,私自、私下;“亡走燕〞是省略句,即“亡于趙,走于燕〞;“以為〞,認(rèn)為。答案:(1)我曾經(jīng)犯過罪,私下打算從趙國逃跑,投奔到燕國。(2)我私下認(rèn)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慧和謀略,應(yīng)該是可以出使的。三、語言表達(dá)15.下面的文字中,有三處有語病,請指出并修改。在山東陽信縣閆張村西,有兩個高高的土堆,一個約30米左右見方、高6米;一個南北長80米、東西寬50米、高6.5米。據(jù)記載,這是戰(zhàn)國時期名將廉頗的衣冠冢及祠堂遺址。修建這個衣冠冢及祠堂我想其目的并不單單是為了防止他的真墓被盜,更重要的是他功績蓋世,趙國君主想以此隆重的方式寄托哀思,受萬民敬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此題,要聯(lián)系常見的病句類型。材料中三處有語病的句子的病句類型分別是重復(fù)贅余、句式雜糅、成分殘缺。答案:①刪去“一個約30米左右見方〞中的“約〞或“左右〞。②刪去“其目的并不單單是為了……〞中的“其目的〞或“為了〞。③在“受萬民敬仰〞前加“讓廉頗〞。16.下面的文字是有關(guān)藺相如的評論,其中的觀點十分新穎,請在文段后面的橫線上續(xù)寫一句話,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不超過50個字。藺相如完璧歸趙和在澠池會上的表現(xiàn),充其量是一位優(yōu)秀的外交大臣的行為,在外交事務(wù)中維護了本國的尊嚴(yán)。他之所以能有這么出色的表現(xiàn),一方面當(dāng)然是因為他的智慧和勇氣,他審時度勢,置個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那么是因為趙國當(dāng)時有廉頗這樣杰出的將領(lǐng),有相當(dāng)?shù)能娛聦嵙鸵欢ǖ慕?jīng)濟實力,能與秦國一戰(zhàn)。眾所周知,弱國無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考查語言表達(dá)準(zhǔn)確、鮮明、簡明、連貫的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語境,根據(jù)“另一方面……〞“弱國無外交〞等內(nèi)容可概括出作者認(rèn)為藺相如之所以能維護本國的尊嚴(yán),關(guān)鍵是國家的實力,聯(lián)系這一觀點續(xù)寫即可。答案:趙國如果真是不堪一擊,那么莫說一個藺相如,便是十個、百個藺相如,也早被秦王殺了17.某校將邀請北京京劇團演出京劇?將相和?選段。雖然大多數(shù)學(xué)生對京劇不太熟悉,但對“將相和〞的情節(jié)并不陌生,因為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講的就是這個故事。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本次活動寫一條廣告語。要求:①內(nèi)容明確,突出特色;②語言通順,有感召力;③不超過24個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考查語言表達(dá)準(zhǔn)確、簡明、得體的能力。廣告語要簡短易記,突出特點。作答時,要結(jié)合課文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和廣告語的特點來寫。答案:為國家,廉藺盡釋前嫌;看京劇,弘揚民族文化。第二課時拓展提升一、積累運用1.以下語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取陽晉,拜為上卿拜:授予官職B.愿以十五城請易璧易:交換C.燕王私握臣手曰私:暗地里D.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嚴(yán):嚴(yán)格解析:D項,嚴(yán):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尊重。答案:D2.以下加點的“請〞有不同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①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②三十日不還,那么請立太子為王③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④璧有瑕,請指示王⑤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①③C.①②⑤/③④ D.①③④/②⑤解析:②④⑤為“請允許我〞;①③為“請(您)〞。答案:B3.以下句子中加點字全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組是()①舍相如廣成傳②卒廷見相如③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④大王必欲急臣⑤度道里會遇之禮畢⑥秦御史前書曰⑦左右欲刃相如⑧秦王恐其破璧⑨且庸人尚羞之A.①④③⑦ B.②⑤⑥⑧C.①②⑥⑨ D.④⑤⑦⑧解析:其中③⑤兩句中的加點字不是詞類活用。答案:C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兩人在也B.相如聞,不肯與會/不欲與廉頗爭列C.且相如素賤人/且庸人尚羞之D.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解析:其:代詞,他的;代詞,這,這種。A.以:連詞,因為。B.與:介詞,和,跟。C.且:副詞,況且。答案:D5.對以下句式類型,分析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③何以知燕王④而君幸于趙王⑤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⑥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⑦會于西河外澠池⑧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解析: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答案:D6.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B.eq\b\lc\{\rc\(\a\vs4\al\co1(愿以十五城請易璧,王問:“何以知之?〞))C.eq\b\lc\{\rc\(\a\vs4\al\co1(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D.eq\b\lc\{\rc\(\a\vs4\al\co1(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解析:D項,都是連詞,表轉(zhuǎn)折。A項,助詞,的/代詞,這。B項,介詞,用/介詞,憑借。C項,介詞,引出動作的施動者/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答案:D7.以下對課文中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上卿:春秋時,周朝及諸侯國都有卿,是高級長官,分為上、中、下三級,戰(zhàn)國時作為爵位的稱謂,一般授予勞苦功高的大臣或貴族。B.春秋五霸: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展開了劇烈的斗爭,有數(shù)位諸侯國的君主相繼成為霸主,史稱“春秋五霸〞。“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中的“繆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C.九賓之禮:我國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禮節(jié)。九賓,由儐者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D.“秦御史前書曰〞中的“御史〞是一種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fù)責(zé)監(jiān)察諸侯、官吏,該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解析:句中的“御史〞是戰(zhàn)國時的史官。答案:D8.以下有關(guān)文學(xué)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史記?的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他是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B.?史記?體例分本紀(jì)、世家、列傳、書、表五種,其中“世家〞主要記述歷朝諸侯貴族的活動和事跡,如?孔子世家?。C.“二十四史〞是指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紀(jì)傳體通史,?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都屬于“二十四史〞。D.魯迅曾贊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意即它既是史學(xué)巨著,又是文學(xué)巨著。解析:?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不屬于二十四史。答案:C二、拓展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那么弗予,不得其情那么予;得其情而畏之那么予,得其情而弗畏之那么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那么莫如棄璧;畏棄璧,那么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shè)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那么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zé)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假設(shè)其勁澠池柔廉頗那么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選自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9.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假設(shè)其勁澠池柔廉頗/那么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B.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假設(shè)其勁澠池/柔廉頗/那么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C.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假設(shè)其勁澠池柔/廉頗那么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D.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假設(shè)其勁澠池/柔廉頗/那么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解析:“吾故曰〞“曰〞后應(yīng)斷開,“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能斷開,另外“所以……者〞是固定結(jié)構(gòu)。答案:B10.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璧是古代的一種玉器,形狀為扁平的方形。B.九賓,由儐者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在朝堂上安設(shè)“九賓〞,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禮節(jié)。C.齋指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禮等嚴(yán)肅莊重的場合,以示虔誠莊敬。D.舍人指隨侍身邊的親近屬官,戰(zhàn)國及漢初王公貴族都有舍人。解析:A項,璧的形狀為扁平的圓形。答案:A11.以下對原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對藺相如的觀點與王世貞的觀點是不一致的。B.王世貞認(rèn)為“給不給秦國和氏璧〞只有兩個選擇,不存在著藺相如所想象并且確實又那樣做的第三種方法。C.藺相如叫舍人帶著和氏璧逃回了趙國,卻將責(zé)任推給秦國。而秦王之所以沒有殺他,是因為秦國還想和趙國交好。D.王世貞認(rèn)為藺相如能完璧歸趙的主要原因是天意,不是人為,所以表現(xiàn)了王世貞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解析:D項,并不能因為觀點不同,就認(rèn)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消極。答案:D12.將以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句注意關(guān)鍵詞“決〞“挑〞及固定句式“奈之何〞的翻譯。第(2)句注意“厚怨〞“以〞“草芥〞的翻譯。答案:(1)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挑起他的怒火(激怒他)呢?(2)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會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樣拋棄了他們。參考譯文: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趙國),人們都稱贊他,而我卻不認(rèn)為這件事是真的。秦國以十五座城的空名,想要欺騙趙國勒索趙國的和氏璧。(秦國)那時說要和氏璧,這是實情,不是為了試探趙國。趙國知此實情就不把和氏璧交給秦國,不知實情就將和氏璧交給他們;趙國知此實情但害怕他們就將和氏璧交給秦國,趙國知此實情又不害怕他們就不將和氏璧交給秦國。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挑起他的怒火(激怒他)呢?至于(如果)秦國要和氏璧,而趙國不給秦國和氏璧,那么雙方都沒有什么過錯。(如果)趙國將和氏璧交給了秦國,但秦國不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這是秦國的不對;(如果)秦國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而趙國不將和氏璧交給秦國,這是趙國的不對。(如果)想要使理虧在秦國一方,那就應(yīng)該放棄和氏璧;害怕放棄和氏璧,那就應(yīng)該不同意秦國的請求。而那秦王不但拿出地圖來商量,又設(shè)立了“九賓〞的禮節(jié)還要沐浴焚香來取得和氏璧,看他的情形不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藺相如可以這樣說:“我本來就知道大王不會交出城池。那和氏璧不是趙國的嗎,但那十五座城池卻是秦國的珍寶?,F(xiàn)在大王因為一塊和氏璧的緣故而將十五座城池交給外人,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會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樣拋棄了他們。大王你不交出城池從而欺騙趙國得到了和氏璧,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不講信用,我希望就死在你們國家,來說明大王的失信!〞像這樣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F(xiàn)在為什么藺相如叫舍人帶著(和氏璧)逃回了趙國,卻將責(zé)任推給秦國呢?那時秦國還想和趙國交好。假使秦王生了氣而在市集將藺相如殺掉,派武安君白起帶著十萬大軍逼臨邯鄲,責(zé)問和氏璧的去向以及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就能將藺相如一家滅族,第二次獲勝那么和氏璧還是屬于秦國的。因此我認(rèn)為:“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因為上天在幫他忙。〞那么他在澠池會上對秦王態(tài)度強硬,和廉頗搞好關(guān)系,是由于越出乎意料越好;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上天的關(guān)系?。∪?、語言表達(dá)13.根據(jù)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寫出六個關(guān)鍵詞(可以是短語)。由于司馬遷認(rèn)識到了,歷史終歸是“人〞的歷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紹圣?春秋?〞為使命的司馬遷拋棄了孔子既定的歷史紀(jì)年法——編年體,而改用紀(jì)傳體。這絕不是一個技術(shù)問題,而是觀念問題。他對那冰冷的歷史巨輪投以輕蔑的一哂,然后滿懷慈悲地去關(guān)心輪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靈:從而,我們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們對歷史必然性的對抗,對自身命運的體認(rèn),構(gòu)成了?史記?的主色調(diào)。史學(xué)成了人學(xué),必然性成了戲劇性,邏輯的鏈條崩潰了,生命的熱血噴涌而出……(1)歷史紀(jì)年法的史學(xué)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訪活動總結(jié)(15篇)
- 愚人節(jié)活動策劃集錦15篇
- 感恩父母勵志演講稿(合集15篇)
- 意識形態(tài)安全研究
- 工廠新員工培訓(xùn)心得體會
- 慶祝元旦致辭范文(14篇)
- 2200 MPa低渦軸用鋼析出相及低周疲勞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chǎn)文明施工責(zé)任協(xié)議3篇
- 2025版退學(xué)協(xié)議示范文本下載模板3篇
- 動態(tài)多目標(biāo)云服務(wù)組合優(yōu)化方法研究
-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評估政治試題 含解析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試卷
- 初三科目綜合模擬卷
- 高考志愿咨詢培訓(xùn)課件
- 《海峽兩岸經(jīng)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文
- ArcGIS軟件入門培訓(xùn)教程演示文稿
- 運動技能學(xué)習(xí)與控制課件第十章動作技能的指導(dǎo)與示范
- 偶函數(shù)講課課件
- 中醫(yī)治療“濕疹”醫(yī)案72例
- 交通工程公司乳化瀝青儲油罐拆除工程安全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