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其他熱學實驗》(解析版)_第1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其他熱學實驗》(解析版)_第2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其他熱學實驗》(解析版)_第3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其他熱學實驗》(解析版)_第4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其他熱學實驗》(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其他熱學實驗》一、實驗題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研究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與溫度的關系.他們在與壓強傳感器相連的試管中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將溫度傳感器的熱敏元件伸入到試管內部,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器和計算機測得試管內氣體的壓強和溫度.實驗中,把試管浸在燒杯的冷水中,通過在燒杯中逐次加入熱水來改變試管內氣體的溫度.

溫度傳感器壓強傳感器試管熱敏元件(a)

(1)該組同學在先后三次實驗中獲得了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機繪出的p?t圖象分別如圖(b)中的a、b、c所示,其中三條線不重合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圖中p1為已知量,則圖線a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

(3)如果某次實驗中,加入熱水后沒有充分攪拌,就立即記錄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則測量的氣體溫度和該時刻氣體實際溫度相比將______(填“偏高”“偏低”“一致”)在“研究一定質量理想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壓強和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將注射器活塞移動到體積適中的V0位置,接上軟管和壓強傳感器,通過DIS系統(tǒng)記錄下此時的體積V0與壓強p0.

②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開始緩慢推拉活塞改變氣體體積.

③讀出注射器刻度表示的體積V,通過DIS系統(tǒng)記錄下此時的V與壓強p.

④重復②③兩步,記錄5組數(shù)據(jù).作p?1V圖.

(1)在上述步驟中,該同學對器材操作的錯誤是:______.因為該操作通常會影響氣體的______(填寫狀態(tài)參量).

(2)若軟管內容積不可忽略,按該同學的操作,最后擬合出的p?1V直線應是圖a中的______.(填寫編號)

(3)由相關數(shù)學知識可知,在軟管內氣體體積△V不可忽略時,p?1V圖象為雙曲線,試用玻意耳定律分析,該雙曲線的漸近線(圖b中的虛線)方程是p=______.(如圖為一個測溫裝置,圖中C為測溫泡,裝入水銀的U形管B管開口向上,A管通過細玻璃管與測溫泡C相通,U形管的下端通過軟管相連.測溫時,調節(jié)B管的高度,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處,此時根據(jù)U形管A、B兩管水銀面的高度差就能知道測溫泡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假設該測溫裝置在制定刻度時的大氣壓為76cmHg,該溫度計的0℃和30℃刻度線間的距離正好是30cm.

(1)當測溫泡中氣體溫度升高時,為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處,則B管應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動;

(2)該測溫裝置的刻度應刻在______管(填“A”或“B”);

(3)由于天氣的原因會導致大氣壓發(fā)生變化,當實際溫度為16℃時,該溫度計的讀數(shù)為17℃,則此時大氣壓為______cmHg.如圖甲所示是一種研究氣球的體積和壓強的變化規(guī)律的裝置.將氣球、壓強傳感器和大型注射器用T型管連通.初始時認為氣球內無空氣,注射器內氣體體積V0,壓強p0.T型管與傳感器內少量氣體體積可忽略不計.緩慢推動注射器,保持溫度不變,裝置密封良好.

(1)該裝置可用于驗證______定律.(填寫氣體實驗定律名稱)

(2)將注射器內氣體部分推入氣球,讀出此時注射器內剩余氣體的體積為23V0,壓強傳感器讀數(shù)為p1,則此時氣球體積為______.

(3)繼續(xù)推動活塞,多次記錄注射器內剩余氣體的體積及對應的壓強,計算出對應的氣球體積,得到如圖乙所示的“氣球體積和壓強”關系圖.根據(jù)該圖象估算:若初始時注射器內僅有體積為0.5V0、壓強為p0采用驗證玻馬定律實驗的主要器材針管及其附件,來測定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

(1)將針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將活塞從針管中抽出。

(2)用天平稱出活塞與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總質量為M。

(3)用游標卡尺測出活塞直徑d。

(4)再將活塞插入針管中,保持針管中有一定質量的氣體,并蓋上橡皮帽,此時,從針管上可讀出氣柱體積為V1,如圖所示。

(5)將彈簧秤掛鉤鉤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緩慢拉動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時,彈簧秤示數(shù)為F,氣柱體積為V2р0=________,本實驗中第用DIS研究一定質量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a)。

(1)實驗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閉氣體部分,是為了保持______;

(2)移動活塞,輸入氣體體積V,同時計算機記錄對應的氣體壓強值p,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次序123456p(1.5451.3081.1331.0000.8950.810V(ml)1012141618201/p(0.6470.7650.8821.0001.1181.235pV(15.45015.69615.86216.00016.11016.200觀察發(fā)現(xiàn)pV(×105Pa?ml)一欄中的數(shù)值越來越大,為了研究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在圖(b)中畫出V?1/p圖象;

在“用D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將注射器活塞置于中間刻度20ml處,然后將注射器連接壓強傳感器并開始實驗,氣體體積V每減小2ml測一次壓強p,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積逐漸減?。蛱朧(p(×pV(×120.01.001020.020218.01.095219.714316.01.231319.701414.01.403019.642512.01.635119.621(1)(單選題)造成上述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實驗過程中______

(A)注射器中有異物

(B)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增大了.

(C)實驗時外界大氣壓強發(fā)生了變化.

(D)實驗時注射器內的空氣向外發(fā)生了泄漏.

(2)由此可推斷,該同學的實驗結果可能為上圖______(選填“a”或“b”).

(3)若另一同學用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實驗室里(溫度不變)做同一個實驗,實驗儀器完好,操作規(guī)范,也從中間刻度開始實驗,則得出的V?1p圖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學直線部分的斜率相比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相同”)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測溫裝置,其結構如圖1所示,玻璃泡A內封有一定質量的氣體,與A相連的細管B插在水銀槽中,管內水銀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內氣體的溫度,即環(huán)境溫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讀出,設B管的體積與A泡的體積相比可略去不計。

該同學在某大氣壓下提供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對B管進行溫度刻度,測量獲得的數(shù)據(jù)及B管上的溫度刻度如下表所示:環(huán)境溫度t(℃)?270275481100汞柱高x(cm)25.820.4159.64.20.4溫度刻度t(℃)?270275481100該同學將上表中環(huán)境溫度t(℃)和汞柱高x(cm)的數(shù)據(jù)輸入圖形計算器,繪制出x?T圖象,如圖2所示。

(1)請根據(jù)圖象提供的信息寫出汞柱高度x隨環(huán)境熱力學溫度T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______。

(2)根據(jù)圖象和測溫裝置推斷出實驗時的大氣壓強值p0=______cmHg,玻璃泡A內氣體壓強p和氣體溫度T的比例常量C=______cmHg/K。(假設實驗過程中p0值是不變的)

(3)由于大氣壓要隨季節(jié)和天氣的變化,所以用這種測溫裝置來測量溫度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誤差,若有一次測量時大氣壓比上述大氣壓p0低了1cmHg,那么此次測出的溫度測量值與其實際的真實值相比是______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研究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與溫度的關系.他們在試管中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將壓強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的壓敏元件和熱敏元件伸入到試管內部,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器和計算機測得試管內氣體的壓強和溫度.

(1)實驗中,他們把試管浸在燒杯的冷水中,通過在燒杯中逐次加入熱水來改變試管內氣體的溫度,每次加入熱水后就立即記錄一次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最后得到一組氣體的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上述操作中錯誤的是______;

(2)采取了正確的操作后,他們針對同一部分氣體在三個不同體積的情況下記錄了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機繪出的p?t圖象分別如圖(b)中的①、②、③所示,其中p1為已知量,則圖線①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

(3)圖(c)中可能符合上述氣體變化過程的圖線是______.

如圖(甲)所示容積未知的燒瓶內有一個大氣壓的空氣,瓶口塞子上方豎直插入注射器,它的活塞質量不計,截面積為S,開始時注射器和容器內封閉一定質量空氣,注射器內氣體體積為V1,當活塞上加質量為m的砝碼后,活塞下降,讀得減少的體積為△V.依次更換不同質量的砝碼,重復多次剛才的實驗并記錄數(shù)據(jù)(每次更換的砝碼質量比前一次大).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大氣壓強P0遠大于mgs.

(1)通過多組數(shù)據(jù)畫出△V?m圖象,如圖(乙),得到圖線的斜率為K,則燒瓶的容積為______.

(2)若實驗過程中由于摩擦生熱,導致后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對應的溫度都比前一組有所提升,則通過線性擬合得出的圖線斜率求燒瓶容積與真實的燒瓶容積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為了測量某不規(guī)則小物體的體積,一位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不規(guī)則物體裝入注射器內;(2)將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相連,然后推動活塞至某一位置,記錄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壓強傳感器自動記錄此時氣體的壓強p;(3)重復上述步驟,分別記錄活塞在其它位置的刻度V和記錄相應的氣體的壓強p;(4)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l/p)?V圖線,推測出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①根據(jù)圖線,可求得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約為_________ml(即cm②如果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由于注射器內氣體的溫度升高,那么,所測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值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③為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有

?!坝肈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保持溫度不變,封閉氣體的壓強用______傳感器測量,記作p,其體積由______讀出,記作V。(2)(單選)某次實驗中,數(shù)據(jù)表格內第2次~第8次壓強沒有點擊記錄,但其它操作規(guī)范。根據(jù)表格中第1次和第9次數(shù)據(jù),推測出第7次的壓強p?7,其最接近的值是A.128.5kPa

B.138.4?kPa

C.149.9kPa

D.163.7kPa

(3)(單選)若考慮到連接注射器與傳感器的軟管內氣體體積V?0不可忽略,則封閉氣體的真實體積為。從理論上講p?1/V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如圖所示為“研究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滿刻度處,將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逐一連接;②移動活塞,記錄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時記錄對應的由計算機顯示的氣體壓強值p;③用V?1/p圖像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如圖2所示圖線。(1)為了保持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實驗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實驗操作規(guī)范正確,但如圖所示的V?1/p圖線不過原點,則V?0代表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學實驗時緩慢推動活塞,并記錄下每次測量的壓強p與注射器刻度值V。在實驗中出現(xiàn)壓強傳感器軟管脫落,他重新接上后繼續(xù)實驗,其余操作無誤。V?1/p關系圖像應是(

)

A.B.C.D.

在“用D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將注射器活塞置于中間刻度20ml處,然后將注射器連接壓強傳感器并開始實驗,氣體體積V每減小2ml測一次壓強p,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積逐漸減小。

(1)(單選題)造成上述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實驗過程中(

)A.注射器中有異物B.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增大了。C.實驗時外界大氣壓強發(fā)生了變化。D.實驗時注射器內的空氣向外發(fā)生了泄漏。(2)由此可推斷,該同學的實驗結果可能為上圖_________(選填“a”或“b”)。(3)若另一同學用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實驗室里(溫度不變)做同一個實驗,實驗儀器完好,操作規(guī)范,也從中間刻度開始實驗,則得出的P?1/V圖像的斜率比上一同學直線部分的斜率相比___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相同”)。某同學在研究“一定質量氣體溫度不變時壓強和體積關系”實驗中,將一氣缸如圖(甲)開口端向右水平固定放置,活塞面積為S,厚度不計,封閉氣體長度為L,大氣壓強為p?0?,F(xiàn)用一水平向左的作用力緩慢推動活塞,設活塞向左移動距離為x。(1)通過力傳感器對水平推力的測定,該同學將推力F作為縱坐標,則橫坐標應該設置為____________,便可作出圖(乙)中圖像,且滿足圖線截距和斜率大小相等。圖中斜率的含義為____________(用題目中符號表示)。(2)該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時圖線(乙)中隨著F的增大,圖線呈現(xiàn)向下彎曲的趨勢。試分析原因

。(3)該同學為了研究第(2)小題中圖線呈現(xiàn)向下彎曲的趨勢的原因,作出了該過程的p?V圖像,則圖(丙)中的四條圖線(圖線①②為雙曲線)符合這一過程的是圖線____________。在“用D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將注射器活塞置于中間刻度20ml處,然后將注射器連接壓強傳感器并開始實驗,氣體體積V每減小2ml測一次壓強p,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積逐漸減小。

(1)(單選題)造成上述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實驗過程中(

)A.注射器中有異物B.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增大了。C.實驗時外界大氣壓強發(fā)生了變化。D.實驗時注射器內的空氣向外發(fā)生了泄漏。(2)由此可推斷,該同學的實驗結果可能為上圖_________(選填“a”或“b”)。(3)若另一同學用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實驗室里(溫度不變)做同一個實驗,實驗儀器完好,操作規(guī)范,也從中間刻度開始實驗,則得出的V?1p圖像的斜率比上一同學直線部分的斜率相比___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相同”有同學在做“研究溫度不變時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實驗時,用連接計算機的壓強傳感器直接測得注射器內氣體的壓強值.緩慢推動活塞,使注射器內空氣柱從初始體積20.0mL變?yōu)?2.0mL.實驗共測了5次,每次體積值直接從注射器的刻度上讀出并輸入計算機,同時由壓強傳感器測得對應體積的壓強值.實驗完成后,計算機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如下表中所示的實驗結果.序號V

(mL)p

(×pV

(×120.01.001020.020218.01.095219.714316.01.231319.701414.01.403019.642512.01.635119.621(1)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pV(×105Pa?mL)一欄中的數(shù)值越來越小,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實驗時注射器活塞與筒壁間的摩擦力不斷增大.

B.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增大了.

C.實驗時外界大氣壓強發(fā)生了變化.

D.實驗時注射器內的空氣向外發(fā)生了泄漏.

(2)根據(jù)你在(1)答案和解析1.【答案】體積不同,或者質量不同;P1273【解析】解:(1)由題,是氣體先后三次實驗中獲得了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的P?t圖象,根據(jù)公式:PVT=C可知,其中三條線不重合的原因可能是實驗的過程中的體積不同,有可能是開始時氣體的質量不同;

(2)斜率為:k=△P△t=P1273;

縱軸截距為:P1;

故圖線①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P=kt+P1=P1273t+P1;

(3)在實驗的過程中“加入熱水后就立即記錄一次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是錯誤的,應該是“加入熱水后,在氣體狀態(tài)穩(wěn)定后再記錄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因為這時氣體的溫度與液體的溫度不一定相等,但測量的氣體溫度和該時刻氣體實際溫度相比是相等的.

故答案為:(1)體積不同,或者質量不同;(2)P1273t+P1;(3)【解析】解:(1)在進行該實驗室要保持被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化,所以試驗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否則會使氣體的溫度發(fā)生變化.

(2)在p?1V圖象中,試驗中因軟管的體積不可忽略,活塞中的氣體的體積要比實際體積要小,所以壓強P會偏大,應是圖a中的1圖線

(3)在軟管內氣體體積△V不可忽略時,被封閉氣體的初狀態(tài)的體積為V0+△V,壓強為P0,末狀態(tài)的體積為V+△V,壓強為P,由等溫變化有:

P0V0+ΔV=PV+ΔV

解得:P=P0(V0+ΔVV+ΔV)

當式中的V趨向于零時,有:P=P0(V0+ΔVΔV)

即該雙曲線的漸近線(圖b中的虛線)方程是:P=P0(【解析】解:(1)當測溫泡中氣體溫度升高時,氣體壓強增大,a處液面下降,為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處,B管應向上移動,使A中氣體壓強增大,體積減小從而使液面回到a處.

(2)由題意可知,測溫過程要保持A中液面在a處不變,A中氣體發(fā)生等容變化,氣體溫度變化時其壓強變化,A、B兩管液面高度差發(fā)生變化,由于A中液面始終處于a處,因此刻度線應刻在B管上.

(3).由題意,溫度計的0℃和30℃刻度線間的距離正好是30cm,則溫度計的0℃和17℃刻度線間的距離是17cm.當天的實際溫度是16℃

氣體發(fā)生等容變化,根據(jù)查理定律得:

對于大氣壓為76cmHg,溫度分別為0℃和30分別0℃和時,有76+h1?+30273+30=76+h1?273

對于大氣壓為76cmHg,溫度0℃和大氣壓p0?cmHg,溫度t=16℃,有76+h1?273=p0?+h1?+17273+16

解得:p0【解析】解:(1)用D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氣體的壓強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所以該裝置可用于驗證玻意耳定律;

(2)將注射器內氣體部分推入氣球,壓強傳感器讀數(shù)為p1,根據(jù)玻意耳定律得:P1V1=P0V0

所以:V1=P0V0P1;

讀出此時注射器內剩余氣體的體積為23V0,所以時氣球體積為V1?23V0=P0V0P1?2V03.

(3)由題可知,若初始時注射器內僅有體積為0.5V0、壓強為p0的氣體,氣體全部壓入氣球后氣球的壓強與初始時注射器內有體積為V0、壓強為p0【解析】【分析】以活塞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即可求出此時封閉氣體的壓強;然后應用玻意耳定律即可求出。

該題中,能夠把力學中的受力分析和平衡知識運用到理想氣體變化的問題中,然后根據(jù)題目找出氣體的變化的物理量和不變的物理量即可?!窘獯稹块_始時氣體的壓強為P0,向右水平緩慢拉動活塞到一定位置,彈簧秤讀數(shù)為F時氣體的壓強P1:P1=P0?FS=P0?Fπd22

6.【答案】(1)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

(2)

(3)氣體體積數(shù)據(jù)記錄有誤,輸入氣體體積時應加上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數(shù)值為1ml

【解析】解:(1)為了保持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實驗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動活塞要緩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閉氣體部分。這樣能保證裝置與外界溫度一樣,故填: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

(2)

(3)氣體體積數(shù)據(jù)記錄有誤,輸入氣體體積時應加上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數(shù)值為1ml(0.8~1.2ml都給分)。

故答案為:(1)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

(2)

(3)氣體體積數(shù)據(jù)記錄有誤,輸入氣體體積時應加上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數(shù)值為1ml。

(1)玻意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是等溫且質量一定;

(2)描點作圖

(3)從表格讀數(shù)的精確度即實驗原理可分析誤差。

本題關鍵明確實驗原理,知道實驗誤差的來源,會減小實驗誤差,一些實際問題要通過實驗去體會。

7.【答案】D;b;增大

【解析】解:(1)根據(jù)pV=nRT,pV的乘積減小,說明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氣體在漏氣,故D正確;

(2)V?1p圖線上切線的斜率為pV,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體積的增大pV值增大,則斜率增大,故a正確;

(3)另一同學用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實驗室里(溫度不變)做同一個實驗,初始狀態(tài)pV是大試管大,得出的V?1p圖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學直線部分的斜率增大

故答案為:(1)D;

(2)a

(3)增大

(1)根據(jù)pV=nRT分析pV減小的原因;

(2)最后得到p和V的乘積逐漸減小,表示V--1p圖象的斜率逐漸減小

(3)較大的試管體積大,初始狀態(tài)的壓強都等于大氣壓,所以pV的乘積變大,即V?1p圖線斜率增大

本題關鍵是明確實驗原理、誤差來源,然后根據(jù)玻意耳定律列式分析,不難.

8.【答案】(1)x=75?0.2T;【解析】【分析】

根據(jù)圖象寫出汞柱高x隨環(huán)境溫度T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求出當時的大氣壓強值p0,圖象的斜率減小,測量的溫度值偏大。

本題考查了利用圖象處理物理物體的能力,此類題目文字敘述較多,難度一般不大,需要細心閱讀題目。

【解答】

解:(1)由圖象看出汞柱高x隨環(huán)境溫度T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反比例圖象,斜率K=75375=0.2cm/K,所以關系式為:x=75?0.2T;

(2)T=0時,封閉氣體變?yōu)楣腆w,上方變?yōu)檎婵眨y柱高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

故縱軸的截距即為大氣壓強值p0=75cmHg;結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玻璃泡A內氣體壓強p和氣體溫度T的比例常量為C=0.2cmHg/K;

(3)大氣壓強p0′比上述大氣壓p0低了1cmHg,那么圖象的斜率減小,測量的溫度值偏大。

故答案為:(1)x=75?0.2T;(2)75;0.2;(3)【解析】解:(1))“加入熱水后就立即記錄一次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是錯誤的,應該是“加入熱水后,在氣體狀態(tài)穩(wěn)定后再記錄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

(2)斜率為:k=ΔPΔt=P1273;

縱軸截距為:P1;

故圖線①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P=kt+P1=p1273t+p1;

(3)同一部分氣體在三個不同體積的情況下的P?t圖象中,0攝氏度時圖線①壓強最大,說明體積最小;

A、B、三條圖線都是等容變化,且圖線①對應體積最小,故A錯誤,B正確;

C、D、三條圖線都是等容變化,且圖線①對應體積最小,故C錯誤,D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1)“加入熱水后就立即記錄一次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是錯誤的,應該是“加入熱水后,在氣體狀態(tài)穩(wěn)定后再記錄壓強和溫度的數(shù)值”;(2)p=p1273t+p1;(3)B.

【解析】解:(1)設燒瓶的容積v0,初態(tài)壓強p1=p0,體積v1+v0,末狀態(tài)的壓強p2,體積v1?+v0??△v

對活塞進行受力分析,活塞受重力mg,豎直向下的大氣壓力p0s,氣體對活塞向上的壓力p2s,活塞受力平衡mg+p0s=p2s,p2=p0+mgs

氣體發(fā)生等溫變化,遵循玻意耳定律p0(v1+v0)=(p0+mgs)(v1+v0?△v)

由△v?m圖象得△v=km②

由①得△v=mgS(V1?+V0?)p0?+mgS

③②偏大③注意氣密性檢查、緩慢推動活塞、手不接觸含氣體部分注射器等

【解析】【分析】(1)注射器中的氣體發(fā)生的是等溫變化,根據(jù)玻意耳定律,pV=C,所以氣體體積趨向于0時,P趨向于無窮大,從圖象知,橫軸截距表示固體的體積;(2)氣體溫度升高,氣體的體積趨于膨脹,更難被壓縮,所作的1p(3)由實驗原理進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圖形的認識和了解,根據(jù)玻意耳定律進行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一般?!窘獯稹竣俑鶕?jù)玻意耳定律,pV=C,當1p趨向于0,則,氣體體積趨向于0,從1p?V圖象知,橫軸截距表示種子的體積為:5.6?ml;

②當氣體溫度升高,氣體的體積趨于膨脹,更難被壓縮,所作的1p?V故答案為:①5.6②偏大③注意氣密性檢查、緩慢推動活塞、手不接觸含氣體部分注射器等

12.【答案】(1)壓強

注射器刻度(2)C(3)D

【解析】【分析】(1)封閉氣體的壓強用壓強傳感器測量,其體積由注射器刻度讀出;(2)分析表格可知pV是一個定值,然后求p7(3)由pV是一個定值分析圖像進行選擇。本題主要考查了用DIS研究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壓強與體積關系,明確實驗原理,難度一般,基礎題?!窘獯稹?1)保持溫度不變,封閉氣體的壓強用壓強傳感器測量,其體積由注射器刻度讀出;(2)由第一次和第九次可知pV=c是一個定值,則c=則:p7=cV7=150kPa,(3)由可知pV+V0=c,即p=cV+故答案為:(1)壓強;注射器刻度(2)C(3)D

13.【答案】移動活塞要緩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的封閉氣體部分;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分氣體的體積;B

【解析】解:(1)了保持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實驗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動活塞要緩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閉氣體部分.這樣能保證裝置與外界溫度一樣.

(2)體積讀數(shù)值比實際值大V0.根據(jù)P(V+V0)=C,C為定值,則V=CP?V0.如果實驗操作規(guī)范正確,但如圖所示的V?1P圖線不過原點,則V0代表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

(3)根據(jù)PV=C可知V=CP,當質量不變時V與1P成正比,當質量發(fā)生改變時,V與1P還是成正比,但此時的斜率發(fā)生變化即斜率減小,故B(2)b(3)增大

【解析】【分析】(1)根據(jù)pV=nRT分析pV減小的原因;(2)最后得到的p和V的乘積逐漸減小,表示p?1(3)較大的試管體積大,初始狀態(tài)的壓強都等于大氣壓,所以pV的乘積變大,即p?1本題考查了驗證等溫狀態(tài)下,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推導理想氣體等溫變化過程中的查理定律?!窘獯稹?1)根據(jù)pV=nRT知,pV的乘積減小,說明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