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_第1頁
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_第2頁
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_第3頁
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_第4頁
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南地區(qū)道地藥材第1頁/共41頁品質評價:以根條粗壯、呈連珠狀、肉厚、木心小、細潤、色紫黑、干燥無泥沙者為佳?;瘜W成分:含有甲基異茜草素等蒽醌類化合物;還含有植物甾醇、糖類、樹脂和多種氨基酸等?!端幍洹?05版)規(guī)定: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功效: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生境分布與地道性:以廣東產(chǎn)量大、質量好,為道地藥材第2頁/共41頁2.莪術藥材來源為姜科植物蓬莪術、廣西莪術

或溫郁金的干燥根莖。第3頁/共41頁莪術Curcumaphaeocaulis

根狀莖斷面綠色或藍綠色,葉片中脈兩側有紫色或褐色暈;穗狀花序自根莖抽出。根狀莖為“姜黃”,塊根為“郁金”(綠絲郁金)。第4頁/共41頁廣西莪術Curcumaphaeocaulis葉兩面密被柔毛。穗狀花序秋季自葉鞘內抽出。根狀莖斷面淡黃色,根狀莖為“姜黃”,塊根為“郁金”。第5頁/共41頁葉片兩面均無毛。穗狀花序自根莖抽出。根狀莖斷面檸檬黃色,根莖為“姜黃”,塊根為“郁金”(白絲郁金)。溫郁金Curcumawenyujin第6頁/共41頁品質評價

含揮發(fā)油(油中含倍半萜烯醇、油精、茨烯)、樹脂粘液質等。《藥典》(05版)規(guī)定:莪術揮發(fā)油含量不得低于1.5%

生境分布與地道性:

蓬莪術主產(chǎn)于四川、福建、廣東等省,廣西莪術主產(chǎn)于廣西,溫莪術主產(chǎn)于浙江。第7頁/共41頁砂仁

藥材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AmomumvillosumLour.海南砂A.longuligulareT.L.Wu.綠殼砂A.villosum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的干燥成熟果實。第8頁/共41頁陽春砂AmomumvillosumLour.

葉舌長1~2mm,穗狀花序自根莖發(fā)出,果實有刺狀突起,熟時棕紅色。果實為“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第9頁/共41頁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葉舌長2~4.5cm,果實凸刺片狀,較短,亦作“砂仁”第10頁/共41頁綠殼砂Amomumvillosumvar.xanthioides

葉舌長4mm,果實有不分枝的軟刺,熟時綠色,亦作“砂仁”。第11頁/共41頁生境分布與地道性陽春砂主產(chǎn)于:

廣東------陽春、高州等地廣西------防城、武鳴等地福建------長泰、同安等地

云南------馬關、瑞麗等地重慶------合川等地其中,廣東省陽春量大質優(yōu)為道地,尤以該縣蟠龍金花坑所產(chǎn)砂仁最佳。海南砂主產(chǎn)于:

海南------澄邁、崖縣,廣西------博白、陸川。綠殼砂主產(chǎn)于:

云南------西雙版納、臨滄、文山、思茅、紅河廣東------廣寧。

第12頁/共41頁形態(tài):砂仁以個大、堅實飽滿種仁紅棕色、香氣濃者為優(yōu)。化學成分:陽春砂含龍腦、乙酸龍腦酯、樟腦、檸檬烯等揮發(fā)油成分。海南砂含乙酸龍腦酯、α-蒎烯、莰烯、檸檬烯、傘花烴等揮發(fā)油成分。《藥典》(05版)規(guī)定陽春砂、綠殼砂種子團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3.0%,海南砂種子團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1.0%。品質評價第13頁/共41頁3.佛手成熟果實為佛手,能舒肝理氣,和胃止痛藥材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實。第14頁/共41頁生境分布與地道性品質評價

廣東、廣西各地栽種,以肇慶高要地區(qū)較多且產(chǎn)者為優(yōu)。

以足干、片大整塊指狀分裂、邊緣金黃色、肉白色、氣味濃香者為佳。

具有生理活性的藥用效成分主要有:苧烯、萜品油烯、β-月桂烯、順式-牻牛兒醇、β-蒎烯、鄰-散花烴等

第15頁/共41頁蒴果不開裂,果皮具條紋,成熟時黃綠色。果實為“益智”,暖胃溫脾,攝唾,固精縮尿。藥材來源: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實。

4.益智第16頁/共41頁5.廣藿香藥材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第17頁/共41頁生境分布與地道性品質評價廣藿香原產(chǎn)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熱帶地區(qū),我國引種栽培已有千余年歷史(自宋朝引種栽培)。長期以來,我國廣東省廣州市郊石牌、高要、肇慶,海南省萬寧,云南臨滄等地區(qū)均有傳統(tǒng)栽培,以石牌廣藿香(牌香)、高要廣藿香及海南廣藿香著名。

以莖葉粗壯、不帶須根、香氣濃厚者為優(yōu)。含揮發(fā)油,主要成分有百秋李醇、廣藿香醇,主要抗菌成分為百秋李醇、廣藿香酮、丁香油酚及桂皮醛等。

《藥典》(05版)規(guī)定:本品葉不得少于20%,百秋李醇不得少于0.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4.0%,功效:廣藿香芳香化濕,開胃止嘔,發(fā)表解暑,為重要的中成藥原料,如藿香正氣丸等。

第18頁/共41頁6.橘Citrusreticulata

果皮為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中果皮及內果皮間的維管束群為橘絡,宣通經(jīng)絡,順氣活血。橘核理氣散結、止痛。第19頁/共41頁藥材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層果皮。8.化橘紅

第20頁/共41頁生境分布與地道性品質評價現(xiàn)主產(chǎn)廣東化縣,是名貴的栽培道地藥材。

化橘紅以皮薄均勻,氣味濃者為優(yōu)。含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柚皮苷、新橙皮苷、枸櫞苷?!端幍洹?05版)規(guī)定:本品含柚皮苷不得少于1.5%。

第21頁/共41頁[來源]

本品為爬行綱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9.蛤蚧Gecko藥材蛤蚧第22頁/共41頁[化學成分]

含肌肽、膽堿、肉堿、鳥嘌呤及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藥理作用]

藥理試驗有雄性激素樣作用。[功效]

性平,味咸。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助陽益精;用于虛喘氣促,勞嗽咳血,陽痿遺精。用量3~6g,多入丸散或酒劑。第23頁/共41頁

10.金錢白花蛇[來源]

本品為眼鏡蛇科動物銀環(huán)蛇BungarusmulticinctusBlyth的幼蛇干燥體。蛇體卷成圓盤形,頭在中央,尾端尖細,有的納于口內,盤徑3~6cm,蛇體直徑0.3~0.4cm。第24頁/共41頁[成分]蛇體含蛋白質、脂肪、鳥苷等蛇毒含a,b,b1,g-銀環(huán)蛇毒(a,b,b1,g-bungarotoxin);三磷酸腺苷酶、磷脂酶、魚精蛋白、透明質酸酶、乙酰膽堿酯酶同工酶。[功效]

祛風、通絡、止痙。用于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喎、半身不隨、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第25頁/共41頁[來源]

本品為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ButhusmartensiiKarsch干燥全體。11.全蝎第26頁/共41頁[化學成分]

含蝎毒素(buthotoxin)為一種含碳、氫、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與蛇的神經(jīng)毒素類似,但含硫量較高。近年,從蝎毒素中分離出抗癲癇肽(antiepilesypeptide)。另含有機酸、三甲胺、?;撬?、甜菜堿、卵磷脂及銨鹽等。[功效]

性平,味辛,有毒。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剮,半身不遂,破傷風癥,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用量2.5~4.5g,蝎毒素及抗癲癇肽有抗驚厥作用。第27頁/共41頁12.蟾酥[來源]本品為脊索動物門兩棲綱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膚腺的干燥分泌物。中華大蟾蜍體壯,長10cm以上,雄性略小。[動物形態(tài)]黑眶蟾蜍體型較小,長約7~10cm。第28頁/共41頁[采制]夏、秋季捕捉蟾蜍,洗凈,擠取耳后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將收集的白色漿液放入圓模型中曬干,為“團蟾酥”;白色漿液直接涂在玻璃板上曬干,為“片蟾酥”,質量較佳。制劑一般采用酒制品。第29頁/共41頁團蟾酥主產(chǎn)于河北、山東、遼寧等省;片蟾酥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第30頁/共41頁1.強心甾類(1)蟾毒配基類(bufogenins):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華蟾毒配基類(cinobufagin)、蟾毒靈(bufalin)、蟾毒素等。(2)蟾毒類(bufotoxins):為蟾毒配基類與辛二酰精氨酸、丁二酸精胺酸等結合而成的酯類,多存在于新鮮的蟾蜍分泌物中。[化學成分]第31頁/共41頁2.吲哚類生物堿(水溶性成分)蟾酥色胺(bufotenine)、5-羥色胺(serotenin)蟾酥色胺內鹽(致幻作用)5-羥色胺R=H2蟾酥色胺R=(CH3)2蟾酥色胺內鹽第32頁/共41頁[藥理作用]1.蟾酥有強心,改善心肌血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利尿,促進膽汁分泌,促進胰腺分泌,抑制胃液分泌及抗炎癥作用。

2.脂蟾毒配基有強心、升壓、呼吸興奮作用,其制劑已用于臨床,商品名為“Respigon”。

3.抗腫瘤作用:蟾毒靈抑制人胃癌細胞系MGC-803細胞。IC50為0.1mmol/L。

4.麻醉作用。[功效]

性溫、味辛;有毒。解毒,止痛,開竅醒神。用于癰疽疔瘡,咽喉腫痛,中暑吐瀉,腹痛神昏,手術麻醉。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常用制劑有六神丸、蟾酥丸等。第33頁/共41頁第八節(jié)西南地區(qū)的地道藥材資源第34頁/共41頁1.木香[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lappa

的干燥根。[產(chǎn)地]以前印度等地經(jīng)廣州進口,通稱“廣木香”。今主產(chǎn)于云南,故又名“云木香”,均為栽培品。第35頁/共41頁

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質堅,不易折斷,氣香濃郁特異,味微苦。[功效]性溫,味辛、苦;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化學成分]木香含揮發(fā)油1%~3%、樹脂6%、木香堿0.05%、菊糖約18%。[性狀]木香烴內酯去氫木香內酯第36頁/共41頁

多年生腐生草本,塊莖橫生,肥厚肉質,長橢圓形,表面有均勻的環(huán)節(jié)。莖直立,黃褐色,節(jié)上具鞘狀鱗片;總狀花序頂生;花較小,黃褐色,萼片與花瓣合生成斜歪筒,口偏斜,頂端5裂;花粉塊2;蒴果倒卵狀長圓形。

塊莖為“天麻”,熄風鎮(zhèn)痙,通絡止痛。

2.天麻第37頁/共41頁天麻苷:水解成對羥基苯甲醇.鎮(zhèn)靜,安眠,抗癲癇及鎮(zhèn)痛.第38頁/共41頁葉通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