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儒家的歷_第1頁
明末清初儒家的歷_第2頁
明末清初儒家的歷_第3頁
明末清初儒家的歷_第4頁
明末清初儒家的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明末清初儒家的歷

史反思與思想總結

3/8/20231

明王朝滅亡之后,一些志士仁人,先是高舉“反清復明”的政治旗幟進行武裝斗爭,武裝斗爭失敗之后,便開始了對明朝滅亡的歷史教訓進行深痛的反思。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顧炎武、王夫之和黃宗羲。3/8/20232一、顧炎武反對空

談與主張實學3/8/20233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學者稱亭林先生,吳郡昆山(今江蘇昆山縣)人。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3/8/20234(一)對陽明心學的批判

與價值理想之重建3/8/20235

為了徹底清除心學的影響,他必須提出自己心和性的理解。關于性,他說: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繼之者善也。天下雷行,物與無妄成之者,性也。是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顧亭林詩文集》第25頁,中華書局1959年版,以下簡稱《文集》)3/8/20236

他將社會倫理與自然規(guī)律相混淆,使“天命論”帶上“有神論”的色彩。他說: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善之為言,猶醇也。曰何以謂之善也。曰誠者,天之道也,豈非善乎?(《文集》,第125頁。)3/8/20237

他認為氣是宇宙本原性的物質(zhì),而氣的變化卻是精神性的,他將物質(zhì)本身與物質(zhì)的運動形式割裂開來,顯然有推出精神實體結論的邏輯前提,他說:

精氣為物,自無而之有也;游魂為變,自有而之無也?!?/p>

(《文集》,第121頁)3/8/20238

盈天地間者,氣也。氣之盛者,為神。神者,天地之氣,而人之心也。(《文集》,第123頁。)

3/8/20239

他認為,理是人把握事物的內(nèi)在尺度,而心則是理的掌握者,他說:

心不待傳也。流行天地間,貫徹古今而無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心而驗于事物。心者,所以統(tǒng)宗此理。而別白其是非,人之賢否,事之得失,天下之治亂,皆于此乎判。(《日知錄集釋》第13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以下簡稱《日知錄》)3/8/202310(二)反對空談與提倡實學3/8/202311

他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務實救國,所以他對心學之蔽做了較多的批判,他說:

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風至于百有余年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談,王介甫之新說,其在于今則王伯安之良知是也。(同上書第1424頁)

3/8/202312

顧炎武將陽明心學的傳播歸結為人性的劣根。他說:

語之以五經(jīng)則不愿學,語之以白沙、陽明之語錄則欣然矣,以其襲而取之易也。(《文集》第47頁)3/8/202313

對經(jīng)學教條主義的反叛,在經(jīng)學家顧炎武看來,是對儒家思想的簡單化與庸俗化,是不能容忍的。他說:

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不取之五經(jīng)而但資之語錄,較諸貼括之文而尤易也。(同上書第58頁)

3/8/202314

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同上)以明心見性之方,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為墟。(同上書第538頁)3/8/202315

顧炎武“修己治人之實學”主張開創(chuàng)了清代的樸學,并且對近代思想也有著一定的影響。那么他的所謂“實學”究竟是什么內(nèi)容呢?用他的話說: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于圣人而去之彌遠也。(《文集》第41頁)

3/8/202316

他將“空虛之學”的對立面解釋為“好古而多聞”,顯示出他經(jīng)學家守舊的一面。他說:

致知者,知止也。知止者何?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是之謂止。知止,然后謂之知至;君臣父子國人之交,以至于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是之謂物。(《日知錄》第511頁)

3/8/202317(三)個性才學與義務理念3/8/202318

他從求實救國的立場出發(fā),不但要求要有實學,更注重人才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才能與品質(zhì)的關系。他認為,人的才與天性是一致的,通過才能便可確定一個人的品性,因為“人固有為不善之才,而非其性也”。同時認為,“性者,天命之才者,亦天降之”。這他實學經(jīng)世致用理論的前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說:“禽獸之人謂之未嘗有才”。3/8/202319

以此為基礎,他認為盡才就是盡性,盡性必須盡才,他說:

《中庸》言能盡其性,孟子言能盡其才,是能盡其性矣,在乎擴而充之。(同上書第576頁)3/8/202320

他從功利價值觀出發(fā)認為人的本性是追求名利的。他說:

吾自幼及老,見人所以求當世之名者,無非為利也。名之所在,則利歸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茍不求利,亦何慕名?(同上)

3/8/202321

但卻承認這種本性是合理的,是人之常情。他說:

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為天子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文集》第14頁)3/8/202322

此為基礎,他進一步論述公私關系問題,他說: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先公而后私也。言私其豕,獻豕于公,先私而后公也。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為之禁。非惟弗禁,3/8/202323

且從而恤之。建國、親侯、胙土、命氏、畫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為王政也。至于當官,則曰:以公滅私。然而,祿足以代其耕,田足以供其祭,使之無將母之嗟,室人之謫,又所以恤其私也。此義不明久矣,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無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訓矣。(《日知錄》第251頁)3/8/202324

利益均沾也應該意味著危險同當。正是基于這種觀點,他提出:

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同上書第1014-1015頁)

3/8/202325

中國的封建社會,國與天下卻常常是矛盾和分離的。他說: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同上書第1014頁)3/8/202326二、王夫之對理學的歷史

總結與本體論的重建3/8/202327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nóng),號薑齋,中年別號賣薑翁,壺子,一壺道人等。晚年隱居湘西的石船山,學者稱為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3/8/202328(一)世界的本質(zhì)與樣態(tài)3/8/202329

朱熹集大成的理學形成后,理學內(nèi)部的理、氣、心三派在辯難中相互吸收、影響,至明末清初,逐漸走向統(tǒng)一,需要加以總結,這個任務是由王夫之完成的。3/8/2023301、世界的本質(zhì)這個問題在中國哲學眼里,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zhì)是“理”還是“氣”。王夫之繼承了“氣”論派觀點,并做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他說:

若其實,則理在氣中,氣無非理,氣在空中,空無非氣,能一而無二者也。(《王夫之全集》第六冊第23頁)

3/8/202331

事物的區(qū)別,在于各有其不同的理:

氣化者,氣之化也。陰陽具于太虛絪緼之中,其一陰一陽,或動或靜,相與摩蕩,乘其時位以著其功能,五行萬物之融結流止、飛潛動植,各自成其條理而不妄,則物有物之道,鬼神有鬼神之道,而知之必明,處之必當,皆循此以為當然之則,于此言之則謂之道。(《正蒙注·太和篇》)

3/8/202332一旦進入到具體事物,“理”、“氣”之辯就演化為“道”、“器”之辯。王夫之認為: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适ト苏撸浦纹鞫岩印W云渲味灾?,而上之名立焉。上之名立,而下之名亦立焉。上下皆名也,非有涯量之可別也。形而上者,非無形之謂。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周易外傳·系辭上傳十二章》)3/8/2023332、世界的樣式關于這個物質(zhì)的世界的狀態(tài)。王夫之說:

車薪之火,一烈已盡,而為焰,為煙,為燼,木者仍歸木,水者仍歸水,土者仍歸土,特希微而人不見爾。……汞見火則飛,不知何往,而究歸于地。有形者且然,況其絪緼不可象者乎!……故曰往來,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滅。生滅者,釋氏之陋說也。(《正蒙注·太和篇》)3/8/202334

反駁了“有無相生”的論點,也就回答了“動”、“靜”之辯。王夫之說:

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一動一靜,闔辟之謂也,由闔而辟,由辟而闔,皆動也,廢然之靜,則是息矣。(《思問錄·內(nèi)篇》)3/8/202335

他還認識到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靜以居動,則動者不離乎靜,動以動其靜,則靜者亦動而靈。此一闔一辟所以為道也。(《正蒙注·太易篇》)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思問錄·外篇》)3/8/202336

生命的產(chǎn)生與消滅是否能夠理解為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生滅過程呢?王夫之說:

散而歸于太虛,復其性絪緼之本體,非消滅也。聚而為庶物之生,自絪緼之常性,非幻成也。聚而不失其常,故有生之后,雖氣稟物欲相窒相牿,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順之性。散而仍得吾體,故有生之善惡治亂至形亡之后,清濁猶依其類。(《船山全書》第六冊,第20頁)

3/8/202337

否定了佛教的生滅論,這一生死的人生永恒問題又如何解決呢?王夫之說:

氣之聚散,物之死生,出而來,入而往,皆理勢之自然,不能已止也。不可據(jù)之以為常,不可揮之而使散,不可挽之而使留。是以君子安生安死,于氣之屈伸無所施其作為,俟命而已矣。(同上)

3/8/2023383、辯證法思想辯證法就是對立統(tǒng)一,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存在。王夫之說:

合者,陰陽之始本一也,而因動靜分而為兩,迨其成又合陰陽于一也。如男陽也而非無陰,女陰也而亦非無陽,以至于草木魚鳥,無孤陽之物,亦無孤陰之物,唯深于格物者知之。時位相得,則為人,為上知;不相得,則為禽獸,為下愚;要其受氣之游,合兩端于一體,則無有不兼體者也。(《正蒙注·太和篇》)3/8/202339

王夫之還認識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亦即不同的事物雖然都包含矛盾,但其矛盾是各不相同的。他說:

聚則見有,散則疑無,既聚而成形象,則才質(zhì)性情各依其類。同者取之,異者攻之,故庶物繁興,各成品匯,乃其品匯之成各有條理,露雷霜雪各以其時,動植飛潛各以其族,必無長夏霜雪、嚴冬露雷、人禽草木互相淆雜之理。(《正蒙注·太和篇》)3/8/202340

只有認識到了矛盾是事物運動的根源,從而能夠就事物的矛盾解釋事物自身,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辯證法思想,在這一點王夫之顯然有其超越前人之處:

蓋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體同而用異則相感而動,動而成象則靜,動靜之幾,聚散、出入、形不形之從來也?!庩栔L隱見不可測,而天地人物屈伸往來之故盡于此。(《正蒙注·太和篇》)3/8/202341

在此基礎上,王夫之還對矛盾發(fā)展的不同結局做了思考:

以氣化言之,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無終相敵之理,而解散仍返于太虛。以在人之性情言之,已成形則與物為對,而利于物者損于己,利于己者損于物,必相反而仇;然終不能不取物以自益也,和而解矣。(《正蒙注,太和篇》)

3/8/202342

王夫之看到,事物由于內(nèi)在的矛盾,必然要發(fā)展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無法阻止的:

勢極于不可止,必大反而后能有所定。(《宋論卷八》)兩間之化,人事之幾,往來吉兇,生殺善敗,固有極其至而后反者,而豈皆極其至而后反哉?(《思問錄·外篇》)3/8/202343(二)道德論與心性哲學3/8/2023441、乾坤之道與父母之德為了給道德提供本體論依據(jù),他首先賦予陰陽以道德意義。他說:

父母即乾坤,乾坤大而父母亦不小。順而下之,太極而兩儀,兩儀而有乾道、坤道,乾坤道立而父母以生我。則太極固為大本,而以遠則疏;父母固亦乾道、坤道之所成者。(《船山全書》第六冊,第975頁)

3/8/202345

他將以往抽象而不可捉摸的生命本體形象化,乾坤“生生之大德”就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他說:

乾坤之德至矣,或厚其生,或玉于成,皆所以成吾之德;父母之愛與勞,體此者也。無往而不體生成之德,何驕怨之有?。ā洞饺珪返谑缘?57頁)

3/8/2023462、人性的雙重品質(zhì)本體意義的“性”在王夫之有雙重含義。一是“受于形而上”,一是“受于形而下”。他說:

蓋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則此與生俱有之理,未嘗或異;故仁義禮智之理,下愚所不能滅,而聲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廢,俱可謂之為性。而或受于形而上,或受于形而下。(同上)3/8/202347

兩種性的區(qū)別是顯而易見的。他說:

但形而上者,為形之所自生,則動以清而事近乎天;形而后有者,資形起用,則靜以濁而事近乎地。形而上者,亙生死、通晝夜而常伸,事近乎神;形而后有者,困于形而固將竭,事近乎鬼;則一屈一伸之際,理與欲皆自然而非由人為。(同上)3/8/202348

在王夫之看來,孔夫子從來沒有以否定的態(tài)度對待過人的欲望:

孔顏之學,見于六經(jīng)、四書者,大要在存天理。何曾只把這人欲做蛇蝎來治,必要與他一刀兩段,千死千休?(同上書第674頁)3/8/202349

天理與人欲并非處于水火不相容的矛盾狀態(tài),否定了自然合理的欲,也就是否定了人的生命過程。他說:

使不于人欲之與天理同行者,即是以察夫天理,則雖若有理之可為依據(jù),而總于吾視聽言動之感通而有其貞者,不相交涉,乃斷棄生人之大用。(同上書第911頁)

3/8/202350

王夫之充分認識到了人的肉體與精神之間的矛盾,所以他強調(diào)精神對肉體的主宰作用,他說:

心,君也;氣,將也;血,卒也。潰卒協(xié)將以干君,而明君必任將以制卒,其理一也。(《船山全書》第六冊,第848頁)3/8/202351

人性的這種雙重品質(zhì)只為人的社會性提供了發(fā)展的前提,而人性的全部豐富性恰恰在于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他說:

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則夫天命者,豈但初生頃命之哉?(《尚書》引義,太甲二)3/8/202352

經(jīng)過后天的努力才能使全部可能性實現(xiàn)出來。他說:

生之初,人未有權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惟天所授,則皆其純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與人,則固謂之命矣。已生之后,人既有權也,能自取自用也。自取自用,則因乎習之所貫,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純疵莫擇矣。(《尚書引義·太甲二》)3/8/202353

他強調(diào)這種后天意志自由選擇對人性成長的作用,以使自己的品質(zhì)達到更高水平。他說:

目日生視,耳日生聽,心日生思,形受以為器,氣受以為充,理受以為德。取之多,用之宏而壯;取之純,用之粹而善;取之駁,用之雜而惡;不知其所自生而生。是以君子自強不息,日乾夕惕,而擇之、守之,以養(yǎng)其性也。(《尚書引義·太甲二》)3/8/2023543、對歷史規(guī)律的思考王夫之的歷史觀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王夫之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進化的過程。他說:

燧農(nóng)以前,我不敢知也,君無適主,婦無適匹,父子兄弟朋友不必相信而親,意者其僅3/8/202355

颎光之察乎!昏墊以前,我不敢知也,鮮食艱食相雜矣,九州之野有不粒不火者矣,毛血之氣燥,而性為之不平。軒轅之治,其猶未宣乎!《易》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笔持畾忪o,衣之用乃可以文。烝民之聽治。后稷立之也。……嗚呼!天育之,圣粒之,凡民樂利之,不粒不火之禽心其免矣夫!(《詩廣傳·周頌》)3/8/202356

對人類歷史的物質(zhì)性的強調(diào)還表現(xiàn)在他根據(jù)其自然本體論“道器統(tǒng)一”的觀點。他說:

無其器則無其道,人鮮能言之,而固其誠然者也。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吊伐之道,漢唐無今日之道,則今日無他年之道多矣。(《周易外傳·系辭上第十二章》)3/8/202357

由此他得出“理勢統(tǒng)一”的歷史哲學的觀點。他說:

迨得其理,則自然成勢,又只在勢之必然處見理。(《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順必然之勢者理,理之自然者天也。(《宋論卷七》)3/8/202358

不過王夫之也有自己的答案:

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測有如是夫!(《讀通鑒論》卷一)3/8/202359

這個“公”的意義可以從他所謂“公欲”概念中得到解釋。他說:

惻然有動之心,發(fā)生于太和之氣,故茍有諸己,人必欲之,合天下之公欲。(《船山全書》第六冊第157頁)天下之公欲,即理也;人人之獨得,即公也。道本可達,大人體道,故無所不可達之于天下。(《船山全書》第十二冊第191頁)3/8/202360

但是,合理性和普遍性不等于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所以王夫之在“公欲”的基礎上又提出“公理”概念,以修正“公欲”概念。他說:

有公理,無公欲。私欲凈盡,天理流行,則公矣。天下之理得,則可以給天下之欲矣。以其欲而公諸人,未有能公者也。即或能之,所謂違道以干百姓之譽也,無所往而不稱愿人也。(《船山全書》第十二冊第406頁)3/8/202361(三)主體與價值的新解答3/8/202362

天與人之間包含許多問題,它們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天命與意志的關系,還有生命與死亡的關系。這三大問題是哲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所有宗教哲學共同思考的問題,佛教與道教都在這個問題上向儒家思想提出挑戰(zhàn),宋明以來的思想家也大都在這些問題上回應挑戰(zhàn)。王夫之在繼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概括性的總結。3/8/2023631、思維與存在思維與存在的問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是以“心”、“物”之辯,“言”、“意”之辯和“道”、“象”之辯等范疇表現(xiàn)出來的。王夫之對這些問題都做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回答。3/8/202364

宋明以來,儒家思想家為了回應佛教的質(zhì)疑,大都對這一問題進行的探討。對于這個問題王夫之是這樣說的:

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艘再褂谜邽椤八?,則必實有其體;以用乎俟用而以可有功者為“能”,則必實有其用。體俟用,則因‘所’以發(fā)“能”;用,用乎體,則“能”必副其“所”。體用一依其實,不背其故,而名實各相稱矣。(《尚書引義·召誥無逸》)

3/8/202365

必須從實際出發(fā),亦即“師物”,才能得到真理。他說:

報以其實而“實明”生,報之以浮而“浮明”生。浮以求明而報以實者,未之有也。浮明者,道之大賊也。(《尚書引義·堯典》)3/8/202366

由此又出現(xiàn)了第二層問題,即人類的思維和語言能夠表達人對世界的認識嗎?王夫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是肯定的。他說:

言象意道,固合而無畛。(《周易外傳·系辭下傳第三章》)仁義中正,可心喻而為之名者也。得惻隱之意,則可自名為仁,得羞惡之意,則可自名為義。因而征之于事為,以愛人制事,而仁義之象著矣。(《正蒙注·天道篇》)3/8/202367

思維與存在的矛盾,正是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的表現(xiàn)。為克服這種矛盾提出了自己具有創(chuàng)見性的見解。他說:

彼之言曰:念不可執(zhí)也。夫念,誠不可執(zhí)也。而惟克念者,斯不執(zhí)也。有已往者焉,流之源也,而謂之曰過去,不知其未嘗去也。有將來者焉,流之歸也,而謂之曰未來,不知其必來也。其當前而謂之現(xiàn)在者,為之名曰剎那(自注:謂如斷一絲之頃),不知通已往將來之在念中者,皆其現(xiàn)在,而非僅剎那也。(《尚書引義,多方一》)

3/8/202368

“克念”的現(xiàn)實基礎是客觀世界本身是相繼而不是彼此不相銜接的所謂“剎那”。他說:

前古有一成之跡,后今有必開之先。一室者千里之啟途,兆人者一人之應感。今與昨相續(xù),彼與此相函??四钪畡t有,罔念之則亡。(同上)3/8/2023692、天命與人為這一哲學問題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中表現(xiàn)為“力”、“命”之爭。王夫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充滿理想主義精神和樂觀的態(tài)度。首先,他認為人不能完全順應自然而在天道面前毫無作為。他說:

語相天之大業(yè),則必舉而歸之于圣人,乃其弗能相天與,則任天而已矣。魚之游泳,禽之翔集,皆其任天者也,人弗能敢以圣自尸,抑豈曰同禽魚之化哉?(同上)3/8/202370

人是大自然的產(chǎn)物,但人更是自己主觀努力和創(chuàng)造的結果,人類的后天實踐才是使人之所以為人,使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關鍵之所在。王夫之說:

夫天與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與之耳力,必竭而后聰焉;天與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與之正氣,必竭之后而后強以貞焉。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續(xù)春秋左傳博議》卷下)3/8/202371

人天生的自然本性,必須經(jīng)過后天的實踐才能使其成為人的能力。他說:

禽獸終其身以用天而自無功,人則有人之道矣。禽獸終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則有日新之命矣。有人之道,不諶乎天;命之日新,不諶其初。俄頃之化不停也,祗受之牖不盈也。一食一飲,一作一止,一言一動,昨不為今功。而后人與天之相受,如呼吸之相應而不息,息之也,其唯死乎!(《詩廣傳·大雅》)3/8/202372

王夫之還看到人之自然和天地之自然呈現(xiàn)出一種人化的過程。他說:

昔之為天之天者,今之為人之天也。他日之為人之天者,今尚為天之天也。(《詩廣傳·大雅》)天之所無,猶將有之;天之所亂,猶將治之。(《續(xù)春秋左傳博議》卷下)人定而勝天,亦一理也,而不可立以為宗。(《續(xù)春秋左傳博議》卷下)3/8/202373

關于“知”、“行”之辯,王夫之也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他首先批判“知先行后”的觀點:

宋諸先儒,欲折陸楊知行合一、知不先行不后之說,而曰知先行后,立一劃然之次序,以困學者于知見之中,且將蕩然以失據(jù),則已異于圣人之道矣。(《尚書引,說命中二》)3/8/202374

其次,他對陸、王心學的“知行合一”說也進行了反駁:

若夫陸子靜、楊慈湖、王伯安之為言也,吾知之矣。彼非謂知之可后也,其所謂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知者非知,然而猶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見也。行者非行,則確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為行也。以知為行,則以不行為行,而人之倫、物之理,若或見之,不以身心嘗試焉。(同上)

3/8/202375

在批判和反駁了前人的觀點之后,王夫之對“知”、“行”之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下學而上達,豈達焉而始學乎?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知也必矣。(《尚書引義·說命中二》)3/8/202376

然而,知與行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他說:

且夫知也者,固以行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行之效也。(《尚書引義·說命中二》)3/8/202377

知與行既然是有區(qū)別的,那么知與行就是不同的過程。過程既然不同,就必然有一個誰先誰后的順序問題。他說:

蓋云知行者,致知力行之謂也。唯其為致知力行,故功可得而分;功可得而分,則可立先后之序。可立先后之序,而先后又互相為成,則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則知之,亦可云并進而有功也。(《讀四書大全說·論語·為政篇》)3/8/2023783、理想與人生在王夫之看來,確立堅定而永恒理想原則,人生就有了意義,心靈就有了歸宿。他說:

義已明,則推而行之不括,無所撓止。用利身安,則心亦安于理而不亂,故吉兇生死百變而心恒泰。(《船山全書》第十二冊第90頁)3/8/202379

王夫之的自信與樂觀精神是與他的哲學思想密切相關的。他相信發(fā)展,相信進化,所以面對時間的流逝沒有驚懼:

天德之化跡也,于水亦有,于人亦有。到水上,只做得個‘不舍晝夜’。于人,更覺光輝發(fā)越,一倍日新。天德活潑,充塞兩間,日行身內(nèi),不之察識。而察識夫水,亦以末矣。(《船山全書》第六冊,第737頁)3/8/202380

這目標便心中的理想。心頭有了理想和信念,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就顯得比較樂觀豁達:

道盡則安命,而不以死為憂,蓋生我者乾坤之大德,非己自有生而天奪之。故身為父母之身,殺之生之無可逃之義;德未至于圣,無如自靖以俟命。(《船山全書》第十二冊第356頁)3/8/202381

王夫之雖然承認客觀規(guī)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他并未因此得出宿命的結論。所以他說:

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貴之貧賤統(tǒng)付之命,則必盡廢人為,而以人之可致者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貧賤,天無所奪;人之不死,國之不亡,天無所予;乃當人致力之地,而不可以歸之于天。(《船山全書》第六冊,第1114頁)3/8/202382

他堅決反對宿命論:若概乎予不予、奪不奪而皆曰命,則命直虛設之詞,而天無主宰矣!君子之素位而行,若概乎生與死,得與不得而皆曰有命,則一切委諸大造之悠悠,而無行法尊生之道矣!(同上書第1040頁)3/8/202383

關于如何面對死亡,他說:

生而人,死而天,人盡人道而天還天德。(《船山全書》第十二冊,第370頁)修人事即以肖天德。(同上書第37頁)以理言之,天下止有生而無所謂死,到不生處便喚作死耳。(同上)

3/8/202384

生不是死之始,死也不是生之終。他說:

生既非死之始,又不可為生之始,則“始終”二字,當自有義,斷不可以初生之一日為始,正死之一日為終也。(《船山全書》第六冊第751頁)

3/8/202385

他反對佛教對死亡的看法,認為:

死生之際,下工夫不得,仁人只是盡生理,卻不計較到死上去,即當殺身之時,一刻未死,則此一刻固生也,生須便有生理在。但不惜死以枉生,非以處置夫死也。(《船山全書》第六冊,第828頁)3/8/202386

由于執(zhí)著于生的意義,所以死亡或者如何走向死亡便成了生命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此而形成一種對待生死的泰然:

塞乎天地,須窮時索與他窮,須困時索與他困,乃至須死時索與他死,方得培壅此羞惡之心,與氣配而成其浩然。(同上,第933頁)3/8/202387三、黃宗羲關于永恒本體

之構想與批判精神3/8/202388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余姚黃竹浦人??骨迨『螅械綇兔鳠o望,乃隱居家鄉(xiāng),總結明亡教訓,著述終生。3/8/202389(一)永恒本體的圓融與統(tǒng)一3/8/202390

黃宗羲心目中的永恒本體具有心、氣、理三重品質(zhì)。3/8/2023911、氣者知覺運動這種圓融統(tǒng)一,以對“心”的全新解釋為起點。他說:

天地間只有一氣充周,生人生物。人稟是氣以生,心即氣之靈處,所謂知氣在上。(《黃宗羲全集》第一冊第60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8/202392

氣不是抽象的精神實體,當然也不是一種物質(zhì)體,而是天地作為陰陽兩種性質(zhì)之間的交互作用,氣就是這種作用,所謂:“氣者知覺運動也”(同上書第61頁)的結論。3/8/2023932、心即氣黃宗羲將氣理解為“知覺運動”,說明氣作為陰陽兩性間的感應與交互作用,既不是宇宙的物質(zhì)本原,也不是抽象的精神實體或生命本體,卻又同時具有著物質(zhì)性、精神性和生命性。這樣一來,氣就被他賦予了心的特征。他說:

理不可見,見之于氣,性不可見,見之于心;心即氣也。(同上書第61頁)3/8/2023943、天地的道德性天與地在黃宗羲的眼里,不但是有權威和規(guī)律性的外在客體,而且有情感,有道德等精神品質(zhì)和主體特征。他說:

天地以生物為心,仁也。其流行次序萬變而不紊者,義也。仁是乾元,義是坤元,乾坤毀則無以為天地矣。(同上書第4頁)

3/8/202395(二)精神與主宰3/8/202396

為了強調(diào)心與氣的普遍性與客觀自然性,他在統(tǒng)一了氣與心之后,進一步尋找其背后規(guī)律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