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顯示技術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編號:09231970課程名稱:顯示技術(DisplayTechnique)學時:48 學分:3.0適用專業(yè):通信工程開課學期:7開課部門: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先修課程:數(shù)字電路,電路技術,信號與系統(tǒng)考核要求:考察使用教材及主要參考書:1.《現(xiàn)代顯示技術及設備》,作者:李文峰、李淑穎、袁海潤,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02-01,ISBN:97873024230652.《3D顯示技術》作者:(美)ErnstLueder(恩斯特.呂德爾),譯者:余宏生等,出版社:\o"電子工業(yè)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ISBN:97871212914563.《平板顯示驅動技術》,蔣泉,吳援明,張磊等著,\o"國防工業(yè)出版社"國防工業(yè)出版社,ISBN:9787118094725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現(xiàn)代顯示技術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光電子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程被納入到教育部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的課程體系中。本課程對顯示技術及其典型設備做講述,讓學生全面學習現(xiàn)代顯示技術,3D顯示技術。同時增加平板顯示驅動技術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有入門,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可以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安排。具體內容包括傳統(tǒng)的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及設備(CRT)、目前世界流行的液晶顯示技術及設備(LCD)、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技術及設備(LED)、激光顯示技術及設備(LPD)、3D顯示技術及設備、大屏幕顯示系統(tǒng)等,以及一些新型光電顯示設備,如場致發(fā)射顯示設備(FED)、電致發(fā)光顯示設備(ELD)、電致變色顯示設備(ECD)、電泳顯示設備(EPD)和鐵電陶瓷顯示設備(PLZT)等。3D顯示技術方面,介紹新的3D顯示技術。涵蓋5種實現(xiàn)3D知覺的方法,即立體顯示技術、自由立體顯示技術、集成成像技術、全息顯示技術及體顯示技術。讓學生對3D系統(tǒng)的光電效應及尋址電路的完整理解。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內容,主要對目前主流平板顯示技術的驅動技術做敘述,講解平板顯示器件的驅動技術,如LCD的無源和有源驅動技術,LED、OLED和ELD的驅動技術以及PDP的驅動技術。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現(xiàn)代顯示技術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光電子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程,要求學生全面學習現(xiàn)代顯示技術,3D顯示技術。同時增加概述平板顯示驅動技術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有入門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可以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安排。立體顯示技術和自由立體顯示技術,因為這些技術接近商業(yè)化,并且,立體顯示器的基本組成部分是陣列式偏光膜和更小角度的線柵偏振器。讓學生全面把握3D顯示領域的發(fā)展和新進展;對于平板顯示驅動技術,要求學生了解對目前主流平板顯示技術的驅動技術做敘述。包括:平板顯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顯示器件的驅動技術基礎,LCD的無源和有源驅動技術,LED、OLED和ELD的驅動技術以及PDP的驅動技術。對有能力和興趣的同學,鼓勵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可以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安排。三、學時分配章節(jié)課程內容學時章1緒論

現(xiàn)代顯示技術及設備概述;顯示參量與人的因素;顯示接口2第2章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及設備

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CRT顯示器的驅動與控制;CRT顯示器的特點、性能指標及發(fā)展歷史2第3章液晶顯示技術及設備

液晶概述;液晶顯示設備;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參數(shù)、特點及發(fā)展史2第4章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技術及設備

發(fā)光二極管基本知識;發(fā)光二極管顯示設備;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技術4第5章激光顯示技術及設備

激光基本知識;激光顯示設備4第6章新型光電顯示技術及設備

電致變色顯示技術及設備;場致發(fā)射顯示技術及設備;電致發(fā)光顯示技術及設備;電泳顯示和鐵電陶瓷顯示技術及設備4第7章大屏幕顯示技術及系統(tǒng)

大屏幕顯示技術;H3DTV多媒體大屏幕顯示墻;投影顯示設備的基本原理、光學引擎和電路2第8章3D感知心理學2第9章立體3D顯示器

立體顯示器與區(qū)域復用;聯(lián)合區(qū)域分割復用和時間分割復用的3D顯示器

時序立體顯示器;立體顯示的特殊方法;立體投影儀;AMOLED和AMLC3D的隔行尋址、同時尋址及逐行尋址;相位差膜和分束器的光導校準4第10章自由立體顯示器

采用柱狀透鏡的空間復用多視圖自由立體顯示器;空間復用多視圖立體顯示技術與可切換柱狀透鏡;采用固定和可切換視差障柵的自由立體顯示器;時序自由立體顯示器和定向背光;深度融合的3D顯示器

采用光導的單視圖和多視圖3D顯示器4第11章3D顯示的質量評價

從給定圖像中提取質量數(shù)據(jù);基于客觀測量提供視差圖或深度圖的算法;基于主觀測量的算法;3D到3D轉換的特殊方法;根據(jù)單視圖3D或3D原始圖像從視差圖重建3D圖像2第12章3D集成成像技術

集成成像技術基礎;深度、可視角度和3D集成圖像分辨率的增強

集成攝像術;可轉換3D/3D集成成像技術2第13章3D全息顯示器

記錄全息圖和原始3D圖像的重現(xiàn);全息屏幕;基于傅里葉變換的數(shù)字全息技術;全息激光投影儀2第14章視差圖像獲取之立體拍攝技術2第15章立體觀看視疲勞1第16章平板顯示器件的驅動基礎顯示系統(tǒng)的尋址;平板顯示器件的驅動技術——逐行尋址;平板顯示器件的交叉串擾效應;發(fā)光單元的亮度調制;顯示器件的彩色實現(xiàn);平板顯示器件的裝配結構及裝配方法2第17章LED驅動技術LED驅動技術概述;LED顯示驅動;LED顯示屏的驅動應用2第18章液晶顯示的驅動基礎液晶顯示的靜態(tài)驅動技術;無源矩陣液晶顯示驅動技術;液晶顯示驅動控制器;液晶顯示模塊的應用4第19章OLED的驅動技術OLED驅動技術基礎;PMOLED驅動技術;全彩OLED模塊的應用2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本課程開篇很主要,要想辦法能夠吸引到學生,引導學生關注3D和OLED顯示技等的發(fā)展和新進展;對有能力和興趣的同學,鼓勵平板顯示驅動技術可以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安排。五、教學內容第一章緒論1.基本內容現(xiàn)代顯示技術及設備概述;顯示參量與人的因素;顯示接口2.教學基本要求了解現(xiàn)代顯示技術及設備的應用的廣泛性,以及顯示參量與個體主觀評價因素3.教學重點難點現(xiàn)代顯示技術及設備概述4.教學建議第二章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及設備1.基本內容學習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以及CRT顯示器的驅動與控制,CRT顯示器的特點、性能指標等概念2.教學基本要求了解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以及CRT顯示器的驅動與控制,CRT顯示器的特點、性能指標等概念3.教學重點難點學習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4.教學建議第三章液晶顯示技術及設備1.基本內容學習液晶概況;理解液晶顯示設備;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參數(shù)、特點及發(fā)展史2.教學基本要求了解液晶概況;理解液晶顯示設備的描述方法3.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液晶顯示設備工作原理4.教學建議第四章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技術及設備1.基本內容學習發(fā)光二極管基本知識;了解發(fā)光二極管顯示設備,以及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技術2.教學基本要求學習發(fā)光二極管基本知識以及應用3.教學重點難點發(fā)光二極管顯示設備的實現(xiàn)原理4.教學建議第五章激光顯示技術及設備1.基本內容學習激光顯示設備基本知識2.教學基本要求了解激光顯示設備基本知識3.教學重點難點激光顯示設備的工作原理4.教學建議第六章新型光電顯示技術及設備1.基本內容了解電致變色顯示技術及設備,場致發(fā)射顯示技術及設備,電致發(fā)光顯示技術及設備,以及電泳顯示和鐵電陶瓷顯示技術及設備2.教學基本要求了解新型光電顯示技術及設備3.教學重點難點電致變色顯示技術原理4.教學建議第七章大屏幕顯示技術及系統(tǒng)1.基本內容理解大屏幕顯示技術原理;理解H3DTV多媒體大屏幕顯示墻;投影顯示設備的基本原理、光學引擎和電路2.教學基本要求理解大屏幕顯示技術原理3.教學重點難點大屏幕顯示技術原理4.教學建議第八章3D感知心理學1.基本內容3D感知心理學2.教學基本要求可選擇3.教學重點難點3D感知心理學4.教學建議第九章立體3D顯示器1.基本內容學習立體3D顯示器的實現(xiàn)原理,并理解立體顯示器與區(qū)域復用;聯(lián)合區(qū)域分割復用和時間分割復用的3D顯示器;時序立體顯示器;立體顯示的特殊方法;立體投影儀;AMOLED和AMLC3D的隔行尋址、同時尋址及逐行尋址;相位差膜和分束器的光導校準等概念2.教學基本要求學習立體3D顯示器的實現(xiàn)原理3.教學重點難點立體3D顯示器的實現(xiàn)原理4.教學建議第十章自由立體顯示器1.基本內容學習有關自由立體顯示器的描述方法,包括采用柱狀透鏡的空間復用多視圖自由立體顯示器;空間復用多視圖立體顯示技術與可切換柱狀透鏡;采用固定和可切換視差障柵的自由立體顯示器;時序自由立體顯示器和定向背光;深度融合的3D顯示器;采用光導的單視圖和多視圖3D顯示器2.教學基本要求學習有關自由立體顯示器的描述方法3.教學重點難點自由立體顯示器的原理4.教學建議第十一章3D顯示的質量評價1.基本內容理解3D顯示的質量評價,并從給定圖像中提取質量數(shù)據(jù);基于客觀測量提供視差圖或深度圖的算法;基于主觀測量的算法;3D到3D轉換的特殊方法;根據(jù)單視圖3D或3D原始圖像從視差圖重建3D圖像等質量評估的評價體系2.教學基本要求理解3D顯示的質量評價體系3.教學重點難點理解3D顯示的質量評價方法4.教學建議第十二章3D集成成像技術1.基本內容講解集成成像技術基礎;理解深度、可視角度概念;了解3D集成圖像分辨率的增強方法;了解集成攝像術和可轉換3D/3D集成成像技術2.教學基本要求講解集成成像技術基礎;理解深度、可視角度概念;了解3D集成圖像分辨率的增強方法;了解集成攝像術和可轉換3D/3D集成成像技術3.教學重點難點集成成像技術的工作原理4.教學建議第十三章3D全息顯示器1.基本內容學習記錄全息圖和原始3D圖像的重現(xiàn)方法;以及全息屏幕;基于傅里葉變換的數(shù)字全息技術;全息激光投影儀的工作原理2.教學基本要求學習記錄全息圖和原始3D圖像的重現(xiàn)方法;以及全息屏幕;基于傅里葉變換的數(shù)字全息技術;全息激光投影儀的工作原理3.教學重點難點全息圖和原始3D圖像的重現(xiàn)方法4.教學建議第十四章視差圖像獲取之立體拍攝技術1.基本內容理解視差圖像獲取之立體拍攝技術2.教學基本要求理解視差圖像獲取之立體拍攝技術3.教學重點難點視差圖像獲取之立體拍攝技術4.教學建議第十五章立體觀看視疲勞1.基本內容理解立體觀看視疲勞的成因。2.教學基本要求理解立體觀看視疲勞的成因。3.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立體觀看視疲勞的成因4.教學建議引導討論改善立體觀看視疲勞的可能方法第十六章平板顯示器件的驅動基礎1.基本內容顯示系統(tǒng)的尋址;平板顯示器件的驅動技術——逐行尋址;平板顯示器件的交叉串擾效應;發(fā)光單元的亮度調制;顯示器件的彩色實現(xiàn);平板顯示器件的裝配結構及裝配方法2.教學基本要求理解平板顯示器件驅動開發(fā)的基本過程3.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平板顯示器件驅動開發(fā)的基本過程4.教學建議第十七章LED驅動技術1.基本內容LED驅動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