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_第1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_第2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_第3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_第4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月6日晚,校團委邀請到了我校心理學專家劉杰老師和郭洪波老師,組織舉辦了第八期“相約珠山下”--與大學生交流對話活動,主題為:草木歸根,健康由心--關注心理健康。劉杰、郭洪波與大學生共同探討心理健康問題

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排解心理壓力,創(chuàng)造和享受美好的大學生活,本期節(jié)目邀請了文法學院教師劉杰和學生工作部(處)的郭洪波與大家共同探討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

主持人(林杭):我們今天的話題是關于心理健康,那么,怎樣辨別自己的心態(tài)是否健康?您能不能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做一下解釋?

劉杰:關于心理健康的標準,眾說紛紜,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軀體上、心理上、社會上和道德上的完美狀態(tài)。適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我想應從這幾個方面考慮:一是智力正常。根據(jù)1996年大學生智商普查的結果,大學生屬于優(yōu)秀人群。大學生要具備自我悅納能力,在接觸社會時要自我了解、自我承認、自我熱愛,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無端自卑乃至自棄。二是情緒穩(wěn)定、心境樂觀。情緒健康、穩(wěn)定是指情緒變化的頻率適中,短時間之內避免大起大落?!饵S帝內經》里所講的“七情”,也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個字里面只有喜是積極的,但又不可喜得過大,范進中舉不是笑死了嗎?人生在世可以說是含辛茹苦,必須學會自我調節(jié)。三是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既要能夠平靜對待“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也要在心境不好時力求避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生浮沉難免會遇到升遷得失,要做到得意時不忘形,失望而不絕望。四是有好的人際關系,這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心理健康者不僅能接納自己和別人,還能讓別人接受自己,樂群性比較好。心理不健康者則相反,離群索居游離于人群外。據(jù)調查大部分自殺、傷人事件都是由人際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沖突不能及時化解造成的。

上面是心理健康的底線,作為大學生我認為還有一條就是創(chuàng)造性和成就感。一個人對喜歡的事全神貫注,就會有充實感,就能感受其中的美妙而且有成就感、幸福感,這是人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支撐點。當然,成就與成就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從心理學上講,你可以沒有成就,但必須要有成就感,要學會在平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能夠肯定自己的地方。

主持人:現(xiàn)代大學生面臨重重壓力,學習上、感情上都有,最重的是就業(yè)壓力,請問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fā)哪些問題?

劉杰:現(xiàn)在的大學生確實不容易,要面對那么多壓力。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同學們普遍存在一種浮躁的心態(tài),很多事情上只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總想著能夠一夜成名,很難靜下心做一些實事,這也引發(fā)了不少問題,如不理智的社會比較、同學間的盲目比較。另外,巨大的就業(yè)壓力,還有學習、情感上的壓力,把大學生壓得透不過氣來,煩躁、郁悶接踵而至。2003年,我們做了一個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研究的課題,在做這個課題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只占總人數(shù)的5%~6%左右,病態(tài)的達到15%,而大部分人都處于一種亞心理健康狀態(tài)。所謂亞心理健康狀態(tài),就是說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存在,但是還不到病態(tài)的程度。有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為情緒紊亂、生理也有比較明顯的異常,“腰酸背痛腿抽筋”,學習效能下降、記憶力減退。處在這個狀態(tài)的人,自我效能會降低,對自己沒信心,干什么都不行,很難找到成就感。但是這樣的情況不需要吃藥住院,通過自我調節(jié)便可治愈。

主持人:今天來到現(xiàn)場的同學,肯定有許多同學心里的疑團需要得到解答,這樣就把更多的時間交給他們。

聽眾:劉老師,雖然我想做心理咨詢但不敢去,我害怕同學說我有病,應該怎么辦?

劉杰:我們國家有個傳統(tǒng),健康問題關注的焦點大都在軀體上而忽略心理上。人體是自然長成,心理上的東西卻不是,更需指導。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少有人在這個層面關心你,這跟我們的傳統(tǒng)有關,也是社會發(fā)展程度決定的。而且很多同學在這方面也存在誤區(qū),心里有了疙瘩要勇敢地面對,走進心理咨詢室恰恰是能夠正確認識自我的表現(xiàn)。

聽眾:如果自己心理上有些問題,應當怎樣解決?

劉杰: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社會和他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應當考慮文化背景方面的因素以及別人的幫助,但借助他人力量只是輔助,要徹底解決問題還必須依靠自己。就拿失眠來說,有的人一失眠便補這補那,卻不知道失眠的原因恰恰是自己不想失眠,一睡覺他就會想“我不能失眠,不能失眠”,殊不知,這樣一來所想的與他以后所做的事情總有一定的聯(lián)系。打個比方,就像打拳擊,你一心想著打倒別人和一心想著如何防御別人的攻擊,最終可能產生的結果是很不一樣的。雖然平常都說智者遠慮,但這種遠慮比較適合于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同學。

聽眾:現(xiàn)在很多同學,當然也包括我,在大學里不知該干什么,總覺得迷茫,最常說的是郁悶、無聊,與上大學前的雄心壯志形成鮮明的對比。請問,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郭洪波:你說的這些詞我也經常聽同學說起過,要明白自己將來的奮斗目標,首先就要求同學們能夠清醒地認識社會的發(fā)展形勢和自己的要求。要立足自身,搞明白自己是誰、自己喜歡什么、自己的優(yōu)點和弱點在哪里,從而制定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略。更重要的是,要有適合自己的目標,切不可在迷亂中迷失自己。至于大家目前所存在的消極心理,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關鍵要學會自我調適,這會是你踏上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

聽眾: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劉杰:一個人的壽命理論上160歲,但為什么沒有人活那么久?其深層原因是心理失調引發(fā)的各種負面影響。同學們在看待一件事情時往往會犯三個理念上的錯誤:一是絕對化,看一個東西的時候非此即彼,非白即黑;二是概括化,憑一次的得失就對一個人蓋棺定論,按毛主席的說法那叫一棍子打死;三是苛求自己,僅僅因為一件事情做不好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明白了這些問題所在,在進行自我心理調試的時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要記得提醒自己“我也是普通人,同樣可以犯錯誤”。其實,心理調節(jié)也有快捷方式,如聽音樂、看海、散步,可以通過跑步、打籃球、洗澡把負面情緒勢能轉化成體能宣泄出來。甚至照一下鏡子,改變一次裝束,去教室時走另一條小路,都會改變你的心情,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如此美好。另外我們還要學會傾訴,要學會把自己的事情讓你的知心好友分享,也可采用寫信的方式自我對話。若心中的結還解不開,則要及時尋求師長的幫助。

聽眾:心理學是個新興的領域,發(fā)展迅速,我想知道現(xiàn)今心理學的那個領域最受歡迎?另外我想知道作為非心理學專業(yè)學生,報考心理學研究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劉杰:作為一門學科,心理學發(fā)展很快,在這一學科里面,比較受歡迎的心理學領域是心理咨詢。至于有的同學想跨專業(yè)報考心理學研究生,我建議應當立足自己的專業(yè),搞一些邊緣研究,比如學采礦,便可以研究采礦安全心理方面的內容。

郭洪波:另外,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心理學中比較熱門的領域。剛才這位同學談到的跨專業(yè)考研的問題,這說明他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只要有足夠的努力并學會合理的取舍,我想成功不在話下。如果大家喜歡心理學,考研時完全可以報考心理學,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努力肯定會成功。

聽眾:治療心理疾患時外力與自身的調節(jié)有什么不同?有時心理問題是否也需要藥物?

劉杰:同樣是心理問題但程度又有不同,有的可通過自我心理調節(jié),有的則需要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如果社會適應能力有問題,連最基本的個人行為都不能把握,便需要借助外力來調整。我認為,應當外力為輔、心理調節(jié)為主。至于藥物治療,有時候也是必要的。一般來說,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多是神經介質傳遞信息遇到阻塞或干擾引起。適量的藥物會對心理治療產生積極的作用,但若過量就會使神經對信息的傳導和組合產生負面的影響,可能影響到正常的療效。

聽眾:如果喜歡一個人卻不敢表達,從心理學上講這是什么原因?怎樣解決?

劉杰:這個問題先別從心理學上去界定。作為大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不敢表達,主要是因為缺乏自信、害怕別人拒絕。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從表達方式上入手,即采用“登門檻”法,好比去別人家,你要先跨過門檻才能進入庭院,再敲小屋的門。雖然你有一顆滾燙的心,但在技巧上要注意。另外,男生不要光和男生一起玩,這樣你們的思維方式就融不進女生的世界,也就猜不到女生心里想什么。要大大方方與女生交流,做好普通朋友,這樣就會消減緊張情緒。你對她無所求,她對你無所怕,可以進行平等的對話。

我還要說一下關于專業(yè)的問題,填報志愿時應進行性格測試,從而找出自己的興趣、特長所在,這對以后的發(fā)展是很有好處的。怎樣看待自己的專業(yè)非常重要,要有一種理念就是“干一行,愛一行”,一個人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在話下,但要能把自己不喜歡的事做好了那才厲害。我雖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但我可以通過學好這個專業(yè)證明我的個人能力。有時候,可以把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當成歷練自我的工具,我雖然不喜歡但一定要做好。不能太感性,要學會理性。人這一輩子,說長可以是漫漫長路,說短也可稱白駒過隙。聰明人會通過苦難磨煉自己,一般人則只憑自己的愛好做事。

聽眾:我現(xiàn)在感覺很煩,到醫(yī)院開了藥但不太管用,不知現(xiàn)在該怎么辦?

郭洪波:不知你現(xiàn)在用什么藥,但是我不主張隨便用藥。有時候,同學往往有這樣的認識誤區(qū),把心理上的感冒看得很嚴重。心理的感冒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