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_第1頁
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_第2頁
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_第3頁
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_第4頁
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談陶詩“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摘要:陶淵明在詩歌、散文、辭賦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后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于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樸真率、醇厚善良,他對人生所做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為后世的士大夫建造了一座精神堡壘。

關鍵詞:陶淵明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田園詩藝術特色

一、陶淵明的人生道路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尋陽柴桑人,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出生在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母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作為出生仕宦家庭的陶淵明,在少年時期就有過“猛志逸四海〞的動機,期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生逢亂世: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之間的混戰(zhàn),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這種社會的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也給社會上層造成了嚴重的不安感。最終,秉性真淳的陶淵明改變了過去的夙愿,田園生活成了他最終的歸宿。陶淵明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即陶淵明28歲以前,由于父親的早死,他從少年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18年他29歲到晉安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隱時期,從42歲到宋元帝元嘉四年即63歲。這是他創(chuàng)作最為豐富的時期,共創(chuàng)作詩歌125首。

二、陶淵明的思想性格以及對其詩歌的影響

陶淵明自小就承受儒家思想,熟諳儒家學說,所以在他的詩中引用儒家經典很多,僅?論語?就有37處之多。儒家學說中重視人的道德修養(yǎng),這一點我們在他的詩集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但陶淵明又不拘守于儒家經典的章句,顯得通俗而不拘泥。他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1]陶淵明年輕時的思想以儒家為主,出仕后目睹了桓玄和*裕等人的爭權奪利,慘殺傾軋,社會黑暗的現實,使他漸漸感到自己與官場不合,于是選擇了“獨善其身〞的歸隱,同時,思想也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轉變,傾向于道家思想。陶淵明在?歸園田居?與?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環(huán)境與老子曾設想過的小國寡民的圖景十分相似。從陶淵明所處的時代來看,當時玄學之風盛行,崇尚自然,則是魏晉玄學重要思想特征。因此,他深受其影響,崇尚自然并以自然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樸真誠、淡泊致遠,向往幽美、恬淡田園生活等。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

三、主要從陶淵明的田園詩中體會“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點

〔一〕、陶淵明的“真性情〞

陶淵明之所以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是由于他創(chuàng)立了我國古典詩歌的一個新流派——田園詩派。田園詩是他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的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并真切地寫出躬耕之苦。讀其詩能真切感受到詩人那份熱愛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情懷,及其坦率性格、平淡心境和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正所謂“文如其人〞。往往越是“文如其人〞,便越能見其性情,而陶淵明正是這樣一名真性情者。蕭統(tǒng)在?陶淵明傳?中稱贊陶淵明是“穎脫不群,任真自得〞。辛棄疾曾稱他:“千載后,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2]而近代的梁啟超也說過:“他做人很下艱辛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他的文藝只是‘自然’的表達。〞[3]

概而言之,陶淵明“任真自得〞的真性情就是:聽任自然,順其天性,不隨俗矯世,不違背自己意愿,讓身心回歸真樸,在獨立處世中悠然自得。從感性的角度看,他的田園詩表現出來的是“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色,然而,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陶詩雖取材于田園村野,躬耕勞作,其核心價值早已超出田園領域之外。

〔二〕、陶淵明田園詩的分類

1、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樸,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虼河?、或登高、或酌酒、或讀書,或與朋友談心,或與家人團聚,或采菊東籬,以及在南風下*開翅膀的新苗、日漸茁壯的桑麻,無不化為美妙的詩歌。如?歸園田居?第一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守拙與適俗,園田與塵網,兩相比照之下,詩人歸田后感到無比快樂。再如?飲酒?第五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把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斥為“塵網〞,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羈鳥〞、“池魚〞,把退處田園說成是沖出“樊籠〞,重返“自然〞,詩人著重地細致地描寫了純潔、幽美的田園風光,字里行間流露了詩人渴望自由和重獲自由及其精神歸宿的欣悅之情。

2、著重寫躬耕的生活體驗,這是其田園詩最有特點的局部,也是最為可貴的局部。?詩經?中有農事詩,那是農夫們一邊勞動一邊唱的歌。至于士大夫親身參加農耕體驗的,陶淵明是第一位。?歸園田居?其三是這方面代表作: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缺乏惜,但使愿無違。〞這是一個從仕途歸隱田園從事躬耕者的真實感受,帶月荷鋤、夕露沾衣,實景真情生動逼真。而在農耕生活的描寫背后,隱含有農耕與為官兩種生活比照,以及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又如:“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于西田獲早稻?〕不僅反映了與剝削階級鮮明對立的思想,而且表現了自己不辭辛苦、堅持躬耕的頑強態(tài)度。

3、寫自己的貧困和農村的凋敝。如?歸園田居?其四:“徘徊丘壟依依惜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途。〞通過這首詩可以隱約地看到,在戰(zhàn)亂和災害之中農村的面貌。又如:“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田田園詩寫到如此酸楚程度,表達對勞動人民強烈的同情和憐憫之感。

綜上所述,陶淵明的田園詩,不但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反映和藝術再現,而且是詩人人生品格的升華和藝術結晶。陶淵明不僅僅是單純地借助農民悲慘生活來鞭撻丑惡的現實社會,而是通過展現“桃花源〞式的、光明的理想社會來否認和批判黑暗的社會現實。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描寫理想中的“美〞來否認現實中的“丑〞的。詩人這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正是由他個人特定的社會思想和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所決定的。

〔三〕、舉例說明“平淡自然,樸素真淳〞的藝術特色

陶淵明在詩歌開展史上的重大奉獻,是他開創(chuàng)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并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xiāng)村。只是在陶淵明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后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yè)勞動視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fā)現。對陶詩的藝術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真淳。但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則,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濃艷的色彩,夸*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比較古樸而不則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并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蕩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遠的意境。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到達的。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并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了一切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

陶淵明的田園詩的藝術特色表達在以下兩個方面:

1、平淡自然

他的詩歌題材和內容貼近平淡的農家日常生活,詩歌的形象也往往取材于自己日常見到的事物,而且是直寫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辭采,其田園詩渾厚的意蘊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實感襯托出詩的藝術形象和意境,平淡自然中見神奇,樸素中見綺麗。他的詩不追求強烈的刺激,沒有濃重的色彩,沒有曲折的構造,純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體驗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就已經有了感染力了。正如宋人黃徹所說:“淵明所以不可及者。蓋無心于非譽,巧拙之間也。〞[4]元好問也贊其詩為:“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5]

如?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雜塵,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詩大約作于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fā)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的一節(jié),“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作者正

是以此作為污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huán)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又如?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tài)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認。自己的住所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怎么可能聽不到車馬的喧鬧,這不免會讓人感到奇怪。最終“心遠地自偏〞解開了謎底,原來是他的精神上早已脫離了這里,“心遠〞一詞就是最好的證明。接著后四句作者寫到在自己的庭院中摘拘,無意間抬頭看到了南山〔廬山〕。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假設有假設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到達了完美的境界。他在本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氣的美好、飛鳥的自由,不正是表達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則,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陶淵明的作品將要寫的內容、恬淡的心境及藝術高度統(tǒng)一,使他的詩具備了平淡自然這一看似容易而實難做到的獨特風格。

2、樸素真淳

陶淵明的詩歌雖然平淡,卻不淺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詩歌語言雖然只是極普通的“田家語〞,卻是經過高度藝術提煉的。而在這十分精粹的語言中又都含有豐富的形象,這些形象無論是自然風光,或是社會生活,都有著深厚的現實生活根底。陶詩很少用華美的辭藻、夸*的手法,只是白描,樸樸素素。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今日天氣佳〞,“青松在東園〞,“秋菊有佳色〞,“悲風愛靜夜〞等,這些都是一些平淡無奇的話語。然而,在平淡之中又包含有一些深意。又如?擬古?其三:

仲春遇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蜇各潛駭,草木從橫舒。偏偏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來了,燕子雙雙回到自己的草廬。一年來自己的門庭荒蕪,但仍堅持著貧窮的隱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了解我的態(tài)度,一再勸我出仕。開場燕子卻偏偏而來,絲毫也不嫌棄它們的舊巢以及自己這個貧士。似乎燕子在問詩人:我的心是堅決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樣堅決嗎.這首詩寫的平淡樸素,但讀后卻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淳味無窮。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三海經?其一〕“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始春懷古田舍?〕兩個“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尋味。又如?歸園田居?其五中寫到:“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一條山澗,一只雞,一根荊薪,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經詩人點化便有了生活情趣,顯示出他對鄰人的親切,以及農村淳樸的風俗。

陶淵明現存全部詩歌大約一百二十余首,其中三十首左右的田園詩是陶詩的精華所在,前人評價這些作品,常常冠之以“平淡〞、“自然〞等表揚之詞,例如宋人楊時認為:“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沖淡深粹,出于自然〞〔(宋)楊時龜山先生語錄:卷一〕明胡應麟稱其詩為“開千古平流之宗〞〔(明)胡應.詩藪〕清人沈德潛也說“陶詩合下自然,不可及處,在真在厚〞〔(清)沈德潛古詩源〕他們都指出了陶淵明田園詩平淡沖和、自然淳厚的審美特色。

四、陶淵明的詩歌對后世的影響

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得到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自然的風格與當時崇尚的華美文風不合。蕭統(tǒng)是第一位發(fā)現陶淵明文學價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學。到了宋朝,特別是經過蘇軾、朱熹的弘揚,以及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