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及加固方案_第1頁
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及加固方案_第2頁
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及加固方案_第3頁
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及加固方案_第4頁
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及加固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釘墻發(fā)生較大的水平位移險情分析及加固方案1概述:發(fā)電廠(四期技改工程)循環(huán)水泵房深基坑開挖深度達9.5m(原地面標高為+4.00m),基坑平面尺寸為32ⅹ25m,由于基坑東側緊鄰廠區(qū)主要道路,南北側距廠區(qū)其它建筑物也較近,而且在基坑開挖土層中存在較厚的軟弱土層,因此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論證采用土釘墻作為基坑支護結構。基坑于7月12日開始開挖,于7月24日開始施工東側的土釘,7月29日東側基坑側壁與上表面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水平和斜裂縫,測得最大位移為41.7mm,位移速率為4.8mm/d,7月31日測得最大位移為50.9mm,移速率為9.8mm/d,超過設計的40mm最大位移的警戒值,必須采取加固措施。2工程地質條件根據(jù)場地工程地質報告,場地土的物理力學性指標如表1所示。表1場地土的物理力學指標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層底高程(m)土層厚度(m)重度(kN/m3)固結快剪強度指指標錨固體與土體的的極限摩阻阻力(kPa)C(kPa)(0)1-1素填土+1.52.519.22010221-3淤泥質粉質粘土土-2.54.017.16.816.5182-2粉質粘土-7.24.717.818.518303粉質粘土-9.52.317.78.525.6304-2淤泥質粉質粘土土-10.81.318.114.120.5205-1粘土-13.32.518.440.025.5603基坑支護結構設計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時,按基坑所在區(qū)的荷載情況及開挖深度不同,將基坑支護結構分成東、南和北三個區(qū)。其中東區(qū)為緊鄰廠區(qū)道路側,卸載3.5m,采用1:1放坡,土釘墻上表面高程為+0.500m,在此高程作6米寬平臺,以下為1:0.5坡度的土釘墻支護,支護深度為6.0m。考慮廠區(qū)道路及施工荷載的作用,取地表超載為20kPa。設計時考慮到1-3層為淤泥質粉質粘土,土質較差,設計時增大土釘?shù)南蛳聝A角,使土釘兼作超前錨桿作用,按照工程地質報告所提供的物理力學指標,根據(jù)《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進行基坑開挖階段的整體穩(wěn)定性和各土釘?shù)目估休d力驗算,能滿足規(guī)程的要求(見表2),整體穩(wěn)定性系數(shù)為1.44。表2東側土釘墻各層土釘特征及受力情況土釘編號長度(m)傾角(0)土釘在墻面處的的高程(m)土釘受拉荷載((kN)土釘極限抗拉力力(kN)土釘抗拉安全系數(shù)第一層920-0.70—26.729—第二層920-2.008.65624.1102.815第三層920-3.0023.37231.9101.365第四層920-4.0034.98056.1021.604第五層920-5.0037.65655.7021.5754基坑支護險情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基坑出現(xiàn)險情后,有關各方立即進行會診,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4.1是開挖區(qū)域內(nèi)的地質條件十分復雜,表現(xiàn)在各層土的厚度分布上很不均勻,特別是1-3層土在東南二側分布呈三角形,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厚度漸增,經(jīng)地質補勘,至東南角厚度達4.2m,同時根據(jù)已開挖出的土質分析,1-3層土實際上應細分為三層,即與1-1與2-1層土交界處1.0m為淤泥質粉質粘土,而中間2m實為淤泥,這與設計時考慮1-3層均為淤泥質粉質粘土已大不相同,同時開挖中發(fā)現(xiàn)地下水十分豐富,對基坑的安全不利。4.2是東側基坑在原土釘墻設計時,首先將地基土開挖到+0.50m,作大平臺后再進行基坑支護,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場地的限制,該大平臺未能實現(xiàn)。4.3是在施工中土釘施工末及時跟上,同時一次性開挖面過大,由于1-3層土的自穩(wěn)能力很差,在上部土的自重作用下有向外滑動趨勢,導致基坑位移增大。5東側基坑加固設計土釘墻的加固設計應從實際的工程地質條件、現(xiàn)場施工條件、地下水的埋藏性況、經(jīng)濟性和安全性等諸多因素來考慮,原則上應利用土釘墻支護體系,即在原設計基礎上進行加固,首先對上部土釘墻用土釘進行加固,利用1-1硬土層的錨固力增大土釘?shù)睦瓝芰?,限制基坑位移,由于受到施工條件的限制,采用全長注漿擊入釘進行加固,注漿擊入釘采用50mm的鋼管,通過管壁注漿孔將漿液滲入到土體內(nèi)。其次考慮到1-3層土的情況,參考補勘工程地質報告,取該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為:固結不排水剪C=4Kpa,=10o,=16.5KN/m3,考慮到該層土質特別差,土釘與土體之間的摩阻力太小,土釘不能提供有效的抗拉力,因此在加固設計將土釘視作錨桿,加長土釘長度,同時加大角度,充分利用2-1層土的摩阻力來提供抗撥力,另外設置超前樁,根據(jù)施工便捷和費用經(jīng)濟的要求,超前樁采用ф159鋼管和ф200松木,從而形成復合土釘支護,在保證支護體系安全穩(wěn)定的同時還滿足了限制基坑上部變形和解決開挖面的自立性的要求。再次考慮到地下水的作用,在基坑的外邊緣沿長度方向設六只直徑為300深10m的排水深井,用水泵向外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減輕基坑壁的側向壓力。5.1土釘(錨桿)布置及受力分析設計地面超載為20kPa,表3為各土釘(錨桿)的垂直布置及其受力情況。表3各土釘(錨桿)分布及受力情況`土釘編號直徑(mm)螺紋鋼筋直徑(mm)墻面高程(m)傾角(0)長度(m)土釘受拉荷載(kN)土釘極限抗拉力(kN)安全系數(shù)1>5050mm鋼管+1.5159.013.81523.1421.675215028+0.02025.045.452256.46115.642315028-1.02014.044.453158.44333.564415028-2.02025.0/144.052.524149.53332.841510020-3.01512.044.47355.8111.255610020-4.01512.035.20651.3561.459710020-5.01512.040.84352.7251.3395.2土釘墻整體穩(wěn)定性分析按施工工況,當基坑開挖到-1.50m,即第一道錨桿施工完,而第二道錨桿尚未施工時,此時為最危險之工況,此時的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為1.372,開挖到-2.50m、-3.50m、-4.50m,-5.50m時的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分別為1.824、1.817、1.694、1.587,當最后道土釘施工完后的土釘墻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為1.607,以上整體穩(wěn)定性分析未考慮松木(鋼管)樁的作用,此作用僅作為安全儲備。5.3土層錨桿的局部穩(wěn)定性分析由于(1-3)層土為淤泥,土質條件特別差,而其下層為(2-2)層土,為粉質粘土,土質條件相對較好,為此可假定土層錨桿產(chǎn)生局部失穩(wěn)時,滑動楔體通過(1-3)層與(2-2)層土層的結合面,土層錨桿產(chǎn)生局部失穩(wěn)的最不利工況為:基坑開挖至-1.5m高程而第二層錨桿尚未施工時,其破壞形式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各作用力的計算如下:G=0.5(5.369+2.369)319.2+0.5(5.869+6.869)116.5+6.8692.516.5+202.369=658.669kNEa=0.514.3131.509+0.5(44.431+88.069)3.5=239.454kNEa1=0.519.8531.15+0.5(19.853+27.023)0.575+0.5(27.023+58.05)0.775=57.858kN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而錨桿的極限抗拉承載力為:Tuj=3.14dqskl=3.140.153012=169.65kN,則安全系數(shù)為1.882。5.4松木(鋼管)樁支護結構分析鋼管的設計抗彎強度為fw=215MPa、設計抗剪強度為fv=125MPa,松木的設計抗彎強度為fw=13MPa、設計抗剪強度為fv=1.5MPa。松木(鋼管)樁支護結構分析時應按如下幾種工況進行分析:工況一:基坑開挖至-1.50m,尚未施工第二道錨桿,僅有第一道錨桿產(chǎn)生作用;工況二:基坑開挖至-2.50m,尚未施工第三道錨桿,第一、二道錨桿產(chǎn)生作用;工況三:基坑開挖至-5.50m,反壓土體嵌固松木(鋼管)樁,三道錨桿全部產(chǎn)生作用。以下對各工況進行分析工況一:其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圖中B點可視為假想鉸,則T1=22.23kN/m,最大剪力為20.89kN/m,最大彎矩為18.681kN-m/m。工況二:其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假想鉸也可設為圖中B點,則T1=11.87kN/m、T2=23.124kN/m,最大剪力為39.684kN/m,最大彎矩為15.09kN-m。工況三:反壓土體所提供的被動土壓力可按圖5所示的分析計算,假定被動破裂面經(jīng)過樁底,破裂角為450+/2,由此可求得被動土壓力為Ep=57.299kN,其分布如圖5所示。假想鉸位于圖中B點。則T1=6.464kN/m、T2=22.971kN/m、T3=27.482kN/m,最大剪力為25.825kN/m,最大彎矩為6.877kN-m/m。截面設計:分析各工況的受力情況,可知樁身的最大剪力和最大彎矩分別為39.684kN/m、18.681kN-m/m,若采用直徑為200mm、間距為500mm的松木樁,則作用于樁上的最大彎曲應力為16.65MPa>fw(13MPa),最大剪應力為0.884MPa,顯然,松木樁不能滿足抗彎要求,為此需用鋼管樁進行加固,即采用直徑為159mm的鋼管,間距為1000mm。為了使松木(鋼管)樁與錨桿支護體系具有足夠的整體性,在錨桿出露處設置圍檁,圍檁可用雙榀#12槽鋼加工而成,錨桿與圍檁之間焊接牢固。6結語基坑土釘支護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土層,但在軟弱土層中應用應慎重,由于軟弱土如淤泥質土和淤泥土體自身的強度低,土釘與土體之間的摩阻力小,兩者相互作用若發(fā)生剪切破壞,破壞面一般在兩者接觸面上,向外對土體的影響范圍小,土釘與土體難以形成整體,加固效果差,不能有效的約束土體,因此往往位移較大,嚴重時導致基坑的整體失穩(wěn)。設置超前樁后,超前樁可作為懸壁樁或錨拉樁來限制土體的側向松脹,減少邊坡土體的應力釋放,邊坡非穩(wěn)定土體的位移明顯減小,土釘承受的水平拉力大為減小,水平位移減小。本基坑東側加固方案確定后即按此進行施工,9月28日基坑開挖至基底標高,10月8日施工至▽+4m標高開始基坑回填,東側基坑加固后位移增量明顯減小,至基坑回填位移增量均在1mm之內(nèi),累計位移增量不超過1cm,說明采用鋼管(松木)樁加錨桿的復合土釘支護能有效支擋軟弱土層,阻止軟弱土層的滑動,而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