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_第1頁
高二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_第2頁
高二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word版文檔下載可直接編輯精選word版文檔下載可直接編輯《孔雀東南飛》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2.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3.德育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教學重點]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教學難點]: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教學方法]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步驟]: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二、解題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三、教師引導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2)“被遣”是在貞潔至上的封建社會中是對女子極大的侮辱,而劉蘭芝面對巨大的心理打擊,卻能精心打扮自己,體現了她怎樣的獨特個性?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