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_第1頁
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_第2頁
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_第3頁
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_第4頁
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主導學科,研究從宇宙到基本粒子的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而成為其他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二、彈力1、彈力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②塑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形變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③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fā)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2:彈簧測力計①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墼恚涸趶椥韵薅葍龋瑥椈墒艿降睦υ酱?,它的伸長量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對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第八章力和運動】一、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⑵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2、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利用慣性: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二、二力平衡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三、滑動摩擦力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5、滑動摩擦力:①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③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7、應用: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镜诰耪聣簭姟恳?、壓強1、壓力: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注意: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F=G⑵方向: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⑴課本P30圖9.1—3中,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液體的深度: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面下的距離叫做該點在液體中的深度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3、壓強:⑴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⑵公式:p=F/S推導公式:F=PS、S=F/p⑶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二、液體的壓強1、液體壓強的特點:⑴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⑵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2、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初二年下物理復習提綱一.關于“質量”概念的理解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質量國際單位千克。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噸(t),克(g)和毫克(mg)它們與千克(kg)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t=103kg;1g=10-3kg;1mg=10-6kg。2.只要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未改變,則物體的質量大小不因其形狀,溫度,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或是氣態(tài))以及物體所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皩傩浴笔俏矬w本身固有的不隨外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一種性質,它具有不變的性。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雖然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但是它質量仍是1千克;宇航員從月球取下的石塊拿到地球上石塊質量不變;2kg鐵塊燒熱后壓成球,它的質量也仍然是2kg。綜上所述物體的質量跟外界條件無關,它是物體的一種屬性。3.質量的大小可以用工具測量,測量工具分兩類:在物理實驗中常用天平測質量;在生產和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是磅秤、臺秤、桿秤和電子秤等。天平有兩種──物理天平、托盤天平,實驗中常使用托盤天平。使用天平時注意(1)了解它的稱量──天平允許稱量的質量;天平的感量──天平能夠測量的最小質量。(2)做到使用五正確:正確調節(jié)、正確放置物體、正確選用砝碼、正確判斷天平平衡、正確讀數(shù)[總質量由:砝碼數(shù)值、游碼在標尺上的數(shù)值)二個數(shù)值的總和為該物體的質量]。二.關于“密度”概念的理解1.通過實驗表明,物質不僅有顏色,氣味,味道,狀態(tài)和硬度等特性,而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定的,單位體積的不同種物質的質量卻不相同”這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我們也可以用這一特性來分辨物質。為了反映物質的這種特性,引入了“密度”這個物理量來表示。我們把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來表示。2.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相互區(qū)別,分辨的一種性質,所以,密度只取決于物體本身,跟由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大小、形狀沒有關系。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個確定的值,不同物質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要記住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及它的物理意義(1米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3.正確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義。該公式叫做密度的定義式,它的含義是: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的比值,稱作組成該物體的物質的密度ρ。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跟物質本身有關,而跟它所組成的物體的大小(m大小、v大小)無關。因為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當它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n倍時,質量也同時擴大大為原來的n倍;當其體積變?yōu)樵瓉淼?/n時,其質量也同時變?yōu)樵瓉淼?/n,這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始終相同,即密度是恒定的。所以ρ=m/v只是密度的定義式,不是決定式,所以物質的密度不是由它的質量多少或它的體積大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成正比,也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跟它的體積成反比。10千克鐵塊的密度跟1毫克鐵塊密度是相同的。1米3的水與1厘米3的水的密度完全相等。同種物質的密度總是一定的。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但是物質密度也不是絕對不變的,當外界條件變化如溫度升高或降低時,物質的狀態(tài)變化時,密度也會發(fā)生變化。如: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而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水在4℃時的密度1.0×103千克/米3,水在100℃時的密度為0.9584×103千克/米3,熱氣球內的空氣被加熱后,密度小于周圍空氣的密度到一定程度時,氣球就能升空。5.正確理解密度、質量和體積之間的三個比例關系。(1)如果是同種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甲和乙,則ρ一定,可得,說明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跟它們的體積成正比,這就是說,體積大的物體質量也大。(2)如果是兩種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甲和乙,當它們體積相同()時,則,這就是說,相同體積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物體質量也大,在這種情況下,質量跟密度成正比。(3)如果是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甲和乙,它們的質量相同,即時,有,,則,也就是說,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物體體積反而小,在這種情況下,體積跟密度成反比。以上三個比例關系,都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成立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6.物質的密度可以用實驗測定。由密度公式可知:要測量某種物質的密度,需要測量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測量質量的工具是用天平,而測量物體的體積:若形狀規(guī)則的固體,可用刻度尺分別測出長、寬、高等,再由幾何公式算出它的體積;若不規(guī)則的固體或液體的體積,可用量筒或量杯來測量。量筒和量杯都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二者不同之處是,量筒的刻度是均勻的,而量杯的刻度線是上疏下密,是不均勻的,使用它們測量時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弄清量和筒或量杯上刻度的單位,一般它們用的是容積的單位毫升(ml),1升=103毫升,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②知道量筒或量杯的量程(總容積)和它的最小刻度(每個小格表示多少毫升)。③測量時要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shù)時,視線應當跟液面相平。④由于量筒或量杯都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分子對液面分子的作用,盛在玻璃器中的液面,有時呈“凹”形(如水面、酒精、煤油等),有時呈“凸”形的(如水銀),這樣讀數(shù)時,凹液面要以凹形液面的底部為準,“凸形”液面應按頂部(點)讀數(shù)為準。我們常對以下幾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測定。(1)測密度大于水的固體的密度。其實驗步驟是:①調節(jié)天平,用天平測出被測物體的質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體積為的水,再將用細線拴牢的固體浸沒水中,讀出這時的總體積,那么固體的體積(該方法稱之為排液法)。③用公式計算出物質密度。④若要知道該物質是由什么材料構成的,可查密度表與標準值對照即可。(2)測液體的密度。其實驗步驟是:①調節(jié)天平,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1,②再將被測液體倒入燒杯中,測出總質量m2,則液體的質量m=m2-m1,③將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④用公式求出液體的密度。r=m/v(3)測密度小于水的固體的密度(如木塊,蠟塊等)實驗步驟如下:①調節(jié)天平測物體的質量。②用沉錘法測出它的體積。具體做法是:在量筒內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鐵塊如圖1A所示,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線,再將物體和鐵塊一起沉入水中,記下此時水面達到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則,③用公式計算出被測物質的密度。7.密度在生產技術上的應用。(1)利用密度可以鑒別物質。通過測定密度,工藝師可以很塊地判定一件鍍金工藝品是不是純金的。地質勘探人員根據(jù)礦石的色澤、硬度、密度和其它有關特性判斷礦石的品種。通過測定密度可以判定物體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密度的特殊用途是根據(jù)需要選取不同密度的物質做產品的原材料。鉛可用作網(wǎng)墜,鑄鐵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機的壓鐵、油般的壓鐵等,因為它們的密度大。鋁合金用來制造飛機,玻璃鋼用來制造汽車的外殼;泡沫塑料制作救生器件,氫氣、氦氣是氣球的專用充氣材料,因為它們的密度比較小。(3)利用密度來判斷土壤肥力的高低。(4)密度的概念為我們提供許多簡易的間接測量手段:例如:用天平“測”體積:(即用天平測量,由密度表查出密度值,則。如形狀復雜的體積,極小顆粒的體積,可用該方法);用刻度尺“測”質量(固體)或用量筒“測”質量(液體)(測量大批量礦石、木材、油料的常用的一種方法,將質量測量轉化為體積的測量);用天平“測”線材的長度(將長度的測量轉化為質量的測量。根據(jù)m=r?V,V=S?l=p?r2?l則);利用密度來計算物體中所含各種物質的成份。(這是判定工藝品所含各種金屬成分常用的一種方法)力力的概念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1)任一個力都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沒有受力物體(或施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牛頓,符號是N。2、力的圖示用一有方向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表示出來的方法。在圖中必須明確力的大小標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頓的力)、方向、大小、作用點。在畫力的圖示時,同學們常常由于粗心漏了選標度或標刻度而使力的圖示不規(guī)范。在學習物理時,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考慮問題細心周到,處理問題謹慎等良好習慣。3、力的分類(力學中)說明:(1)不同性質的力,其效果可能相同。如重力和彈力,都可為動力,也可為阻力。(2)同一個力按性質命名只有一個名稱,按效果命名則可有不同的名稱。如馬拉車的力按性質命名只能叫彈力,按效果命名則可叫拉力,也可叫動力。(3)根據(jù)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稱的力,性質可能相同。如物體的重力在上升時為阻力,在物體下降時為動力。(4)要特別注意的是今后在受力分析時,只分析根據(jù)性質來命名的力,而不分析根據(jù)效果命名的力。二、三種常見的力1、重力(1)重力的產生: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豎直方向就是與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而不要將豎直方向說成指向地心的方向,也不能不加條件地說成是垂直方向;(3)重力的大?。篏=mg(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通常為9.8N/kg);(4)重心(重力的作用點):重力作用在物體的各個部分,從效果上看,跟作用在某一點是等效的,這個點相當于整個物體重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2、彈力(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常見的有伸長、壓縮、彎曲、扭轉。(2)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所產生的作用力。①彈力的產生條件:物體直接接觸且發(fā)生形變。②相互接觸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判別物體是否產生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