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嵇康的矛盾人生_第1頁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嵇康的矛盾人生_第2頁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嵇康的矛盾人生_第3頁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嵇康的矛盾人生_第4頁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嵇康的矛盾人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引言

嵇康是魏晉學(xué)術(shù)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個集思想家、藝術(shù)家、文學(xué)家等多重身份為一體的復(fù)雜體,從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到赴死前一曲廣陵散絕唱天下,身處“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唐)房玄齡:《晉書·阮籍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的時代,嵇康的所想所為是那個特有的亂世下,一個時期的縮影,而這其中又同時閃耀著屬于他與時人相異的熠熠光輝。

矛盾,可以說是貫穿嵇康一生的主題,在他意識或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經(jīng)悄然蔓延于他的行為和文字之中,他的一生可以說都是在選擇中斗爭,在本心與本性的激烈碰撞中用自己的倔強反抗一個時代,繼而在落空的悲壯中優(yōu)雅地死去。

對于嵇康詩文著作中所透露出的思想傾向與其行為相互矛盾,前人有不少己經(jīng)注意到——《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篇》評:“嵇康著《養(yǎng)生》之論,而以傲物受刑”;《全唐文》卷八六三牛僧儒《養(yǎng)生論》認為秘康“知養(yǎng)生而不知養(yǎng)身”;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中曾說:“嵇康本來是一個矛盾的人,如果把他的《幽憤詩》和《家誡》和《與山巨源絕交書》比較起來,他的思想和行動中的矛盾就更大、更顯著了吳晶:《論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現(xiàn)實關(guān)懷》[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6。

?!倍P(guān)于《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文的研究涉及到的方面,大致可以歸類為通過剖析文章內(nèi)容從而分析出他在文中所展現(xiàn)出的的隱逸思想、反叛精神;通過對嵇康與山濤人物關(guān)系的分析來論述絕交書的寫作意圖;深入挖掘絕交書藝術(shù)特色等,但是這其中卻鮮少有透過當中分析嵇康的思想矛盾的,前文提到的描述了嵇康思想矛盾的又大都是一筆帶過,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對比。

作為明顯具有“自陳”色彩的文章,《與山巨源絕交書》中直白犀利的語言和深刻的自我剖析都讓這篇文章所體現(xiàn)出的嵇康矛盾的人生態(tài)度相比其他作品更加鮮明,而圍繞《與山巨源絕交書》發(fā)生的嵇康與山濤之間先絕交后托孤的故事,更是嵇康本人的矛盾性的深入體現(xiàn)。

因此,本文將目光集中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上,結(jié)合嵇康的部分其他作品和其人生軌跡,探究從《與山巨源絕交書》字句前后反應(yīng)出的嵇康的矛盾思想和復(fù)雜人生。

第一章從竹林之游到廣陵絕響

1.1嵇康生平

嵇康,字叔夜,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xué)家。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鐘會,遭其構(gòu)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關(guān)于嵇康短暫的人生,只要幾句話便可以簡單說盡,卻也是多少言詞都述不盡的糾結(jié)與復(fù)雜。

1.2竹林之游的分解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quán)政權(quán)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案咂搅曛儭焙?,中國歷史走上了長達十六年的魏晉禪代之路,魏晉更替與司馬氏的血腥統(tǒng)治對當時一個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歡宴的醉心玄學(xué)的七人團體——竹林七賢的生活軌跡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嵇康,作為七賢的發(fā)起人亦是精神領(lǐng)袖,他的人生,也從此時開始改變。

東晉孫盛《魏氏春秋》文云:“康寓居河內(nèi)之山陽縣,與之游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與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琊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卷21,《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M],中華書局,2016年4月。

?!逼呷松钌先坞S心意,不受拘束,時常相約在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所著多諷刺現(xiàn)實又揭露司馬朝廷的虛偽。司馬氏掌權(quán)之后,七賢的不合作態(tài)度為朝廷所不容,在一系列政變、血腥屠殺的催促下,一步步走向分崩離析、各散西東的結(jié)局——嵇康被害;向秀在嵇康離世后被迫出仕;阮籍佯狂避世;阮咸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王戎入晉后長期為官,歷仕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后出仕,投靠司馬師,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quán)的高官。

1.3亂世中的選擇

其實在當時,“竹林七賢”幾人都是反抗舊禮教的,而唯有嵇康的結(jié)局最為不幸,究其原因,確是他守正不阿的剛毅個性。魯迅先生在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中就提及過這個觀點:“這七人(竹林七賢)中,脾氣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氣都很大;阮籍老年時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終都是極壞的......后來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卻全不改變。結(jié)果阮得終其天年,而嵇竟喪于司馬氏之手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M],譯林出版社,2018年3月。

。”

在經(jīng)歷了兩大集團基于權(quán)力斗爭所興發(fā)的一波波殘酷殺戮之后,竹林七賢的另外六人都開始選擇主動回避這個亂世,或托病、或辭官,而嵇康他雖能知,可卻能知不能行,正如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的自述:“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剛腸嫉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fā)?!憋涤谑窃阱e綜復(fù)雜風云變幻的政局之下艱難地思考著何去何從,進入痛苦的反思。對于他來說,一面是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一面是內(nèi)心對維護正統(tǒng)禮教的向往;一面是司馬氏族統(tǒng)治的天下,一面是身處曹魏宗室的立場;一面是儒家的尊崇禮法,一面是正始玄風的吹拂。嵇康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立場沖擊下,形成了豐富而復(fù)雜的思想并逐漸轉(zhuǎn)化為了內(nèi)心思想與外在行為的矛盾,繼而顯現(xiàn)出了“長好老莊(唐)房玄齡:《晉書·嵇康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的樣子,于是滋生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的言論,甚至是“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吶喊。

1.4嵇康死亡的導(dǎo)火索

嵇康最終是被冠以“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害時亂教”的罪名誅殺的,他的死亡,可以說是在他選擇以剛直峻切的態(tài)度直面司馬氏族統(tǒng)治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根據(jù)余嘉錫所說:“嵇、阮雖以放誕鳴高,然皆狹中不能容物。如康之箕踞不禮鐘會,與山濤絕交書自言‘不喜俗人,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輒發(fā)’。又幽憤詩曰‘惟此褊心,顯明臧否’。皆足見其剛直任性,不合時宜?!底涠逇⑸碇?。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M],中華書局,2016年8月。

”本文認為嵇康死亡的導(dǎo)火索大致可以總結(jié)為三件事——其一是因為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以不孝,嵇康出面為呂安辯護,這是最直接的原因;其二是權(quán)臣鐘會的進言,而鐘會構(gòu)陷嵇康的始末,《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中有所記載:“鐘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鐘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捣酱髽湎洛懀蜃悠跒樽艄呐?。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鐘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第二十四》[M],中華書局,2011年5月。

?!睍r任司隸校尉的鐘會造訪嵇康,嵇康視而不見,繼續(xù)在大樹下鍛鐵。一段時間之后,鐘會終是悻悻地決定離開。嵇康在這個時候終于說話,他問鐘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辩姇谑怯浐拊谛?,之后進言司馬昭,將嵇康致于死地,這是嵇康致死的間接原因。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與山巨源絕交書》這篇文章的寫成——《三國志》中云:“自說不堪流俗,而非薄湯武;大將軍聞而怒焉(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卷21,《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M],中華書局,2016年4月。

?!濒斞赶壬鷮τ陲档乃酪蛞苍u說:“最引起許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險的,是《與山巨源絕交書》中的‘非湯、武而薄周、孔?!抉R懿因這篇文章,就將嵇康殺了。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M],譯林出版社,2018年3月。

”可以說正是這當中的激烈言辭傳達出的對世俗禮法的蔑視和不妥協(xié)的決絕態(tài)度撼動了司馬氏的統(tǒng)治地位,讓司馬昭覺得嵇康已然非死不可,成為嵇康致死的根本理由。

《與山巨源絕交書》內(nèi)容解讀

2.1嵇康與山濤之關(guān)系

歷來人們大約因為《與山巨源絕交書》的存在,提起山濤時,對于他的評價都不高甚至是苛刻的,例如孫綽就曾說“山濤吾所不解,吏非吏,隱非隱,若以元禮門為龍津,則當點額暴鱗矣(唐)房玄齡:《晉書·孫綽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薄督^交書》更使山濤一直以來都被當成是嵇康耿介孤傲的對立面。

但是,就客觀的記載而言,同屬于竹林七賢團體的山濤和嵇康,實際上是關(guān)系相當密切的人物,二人在彼此的生平履歷中都占有了難以忽視的重要位置——東晉袁宏的《山濤別傳》記載嵇山二人,對于嵇康,“濤初不相識,一與相遇,便為神交徐高阮:《山濤論》[M],海豚出版社,2014年1月。

”;《世說新語·賢媛》中記載,山濤對妻子說:“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嵇、阮)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第十九》[M],中華書局,2011年5月。

?!彼钠拮禹n氏于是特意穿墻窺視,事后山濤詢問妻子結(jié)果,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第十九》[M],中華書局,2011年5月。

”;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也給予了山濤很高的評價,說:“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

從各類史書典籍的記載中也可以看出,山濤為人耿介不屈,一直是以深沉堅忍的角色存在于七賢之中,必不會是趨炎附勢、強人所難之人?!稌x書·山濤傳》評價他:“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莊》《老》,每隱身自晦(唐)房玄齡:《晉書·山濤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毙旄呷钤凇渡綕摗分姓f他:“在他已近四十之年,卻與宏放慷慨的嵇、阮,尤其是年輕得多的嵇康,一見即為神交,更說只這兩個人可以為友,可見他一定也有潛蘊的奇氣,深藏的抱負......吏部郎的任命,加上山濤的提議以嵇康自代,大概可以推想是兩個政治力量之間的一種協(xié)商。山濤用行動使人明白,沒有個人的就范或交易徐高阮:《山濤論》[M],海豚出版社,2014年1月。

?!?/p>

關(guān)于嵇康和山濤的關(guān)系,本文認為《晉書·山濤傳》中所記:“康后坐事,臨誅,謂子紹曰:‘巨源在,汝不孤矣(唐)房玄齡:《晉書·山濤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北闶菍蹬c山濤從未“絕交”并且始終信賴山濤最好的證明,于是“絕交書”雖然表面是對山濤所作所為的批判,其實本意并不是作絕交而存在的。

2.2《與山巨源絕交書》寫作背景

《與山巨源絕交書》寫在嵇康得知山濤在由選曹郎調(diào)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薦舉嵇康代其原職的消息之后,事實上,“嵇康對山濤那次舉薦的表示并沒有立時的反應(yīng)......絕交書雖然有一個謝絕推引的題目,卻并不是在山濤有那次推薦表示時寫的,而是在濤有那次表示之後二三年,并且是在濤的任命已經(jīng)公布之後寫的徐高阮:《山濤論》[M],海豚出版社,2014年1月。

?!?/p>

此書可以說是嵇康為了將山濤推出是非的漩渦故意與之劃清界限的一篇“絕交書”,更可以看作是嵇康對內(nèi)心想法的一次深切地總結(jié)與剖析,是一篇為人的自白書。信中拒絕了山濤的薦引,更是洋洋灑灑寫下自己“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以此申明自己性情疏懶,不堪禮法約束的個性。全文尖銳又深厚,剛?cè)峤Y(jié)合,文詞灑脫犀利,字里行間盡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婞直。

2.3《與山巨源絕交書》內(nèi)容淺析

《與山巨源絕交書》的內(nèi)容大致可分成三部分來看,第一部分便是指出山濤其實不了解嵇康的意志,才會發(fā)生舉薦他為官的事情,開篇說:“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然經(jīng)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意思是,過去你曾在山嵚面前表明過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說這是知己的話。但我感到奇怪的是你對我還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從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隨后引出舉薦一事,自陳“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更是直言,我們彼此性情不合,不能真正了解對方,你引我做官,無異于“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文章從此時開始,語氣逐漸趨于鋒利:先是借敘寫十一位歷史人物的事跡拖出“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的原則,于是說明:“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jié),志氣所托,不可奪也?!币馑际?,人們根據(jù)自身志氣、本性而選擇的人生道路是不可強行改變的,也是在告訴山濤,不用再不識趣地寄希望于改變他不愿出仕為官的心思。

文章第二部分是全文言辭最激烈也最精彩的一部分,更是嵇康“自白性”最為強烈的一部分,他具體地提出了所以拒官職的理由,將“七不堪”和“二不可”一件緊接一件鋪排開來,直言“非湯、武而薄周、孔”,以此來表明自己疏懶的生活習性和拒絕出仕的堅決態(tài)度,在這一大段中,渲染出兩種對比明顯的生活環(huán)境:一種是山濤企圖把他拉進去的,那是“官事鞅掌”、“囂塵臭處,千變百伎”、“鳴聲聒耳”、“不得妄動”;一種是他自己向往的,是“抱琴行吟,弋釣草野”、“游山澤,觀魚鳥”。相形之下,孰濁孰清,不言而喻。然后言辭激烈地對山濤進行了諷刺,說古代賢人能“識其天性,因而濟之”,而你卻像是那強迫越人戴華麗帽子的人,像愛吃臭腐之食的貓頭鷹一樣“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已嗜臭腐,養(yǎng)鴛雛以死鼠也?!焙敛涣羟榈刂肛?、鄙視山濤的所作所為。

最后一部分,嵇康終于在言語間稍有緩和,娓娓道來表明自己天性不可逆并且志不在此,也實在難以擔此大任,只愿能“離事自全,以保余年”的想法,如果被強迫出仕,后果將不可設(shè)想。而對山濤鄙夷之情,猶有未盡,故臨結(jié)尾處又寫上一筆:“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币馑际?,粗鄙的人有覺得在太陽下曬背是十分值得享受的,認為芹菜是很美味的食物,想把這些都獻給居高位者,雖然如此的誠意,但也太不懂事理了,希望你不要像他們一樣不識趣。

第三章嵇康的矛盾人生

3.1《絕交書》背后的矛盾

世上有些人不管收到怎樣的侮辱、委屈,都能隱忍不發(fā),而另一種人氣性很強,他們一丁點污穢、屈辱都不能夠忍受,嵇康便是后者。他的剛直峻切、不容妥協(xié),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以最直白最明顯的姿態(tài)表示出來,但在清峻桀驁的外表下,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他的內(nèi)心深處隱埋著的一顆愛惜生命、心系家國、維護禮教的心,嵇康在對這個面前的社會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同時,又放不下心中兼濟天下的意志;是在拼死地反抗以“名教”做鎖的黑暗統(tǒng)治、用避世的方法誓死維護心中那份純凈的禮與教,如果仔細閱讀,會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激烈甚至是無禮的字句中并不只是一味地展現(xiàn)了嵇康“越名教”“任自然”的一面,而透過這篇文章的言辭蔓延到他的一生中的,映射出的是更大的痛苦與矛盾,是明白心之所想,卻難于真性表達的糾結(jié)。

3.2入仕與避世

自古以來,出處,從來都是使士大夫們陷入矛盾困惑之中的一個問題,堯、舜做皇帝,許由隱山林,天下名仕各有所向。嵇康的一生,同樣在積極入仕和避世歸隱的兩極徘徊不定,“顯明減否”和“守樸全真”在他身上構(gòu)成了嚴重的沖突。

《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對拒絕入仕,嵇康從來直言不諱,一句“榮進之心日頹,任實之情轉(zhuǎn)篤”,一句“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fā)狂疾”把心中不愿為官的想法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句“今但欲守陋巷,教養(yǎng)子孫,時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可以說是將“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旗幟揮舞得愈發(fā)高昂,可是,嵇康真的對入仕的行為嗤之以鼻嗎?

《晉書·嵇康傳》記:“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唐)房玄齡:《晉書·嵇康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這句幾乎人人在初識嵇康便會讀到的話,是嵇康曾經(jīng)入仕、愿意為官的最直接客觀的證明,那時的嵇康,就是有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的。而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他又不禁多次表露出隱藏于內(nèi)心的那份不能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意志在仕途中施展才能、發(fā)揮才能的苦悶。

《與山巨源絕交書》說:“老子、莊周,吾之師也。......仲尼兼愛,不羞執(zhí)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又說:“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第一句話源于《孟子·盡心上·忘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方勇譯:《孟子》[M],中華書局,2010年6月。

?!币鉃槿嗽谑б鈺r可以獨自修養(yǎng)身心,內(nèi)心不被苦悶所束縛,到了顯達的時候還能夠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意志,讓天下人都得到好處,所以君子有濟世思想,卻會因為各種原因不總是能實現(xiàn)的。而后一句,出自《周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楊天才、張善文譯注:《周易》[M],中華書局,2011年3月。

”。因此,可以看成嵇康心中始終認為“貧而無怨,循性動也”,即,我的想法總是要兼善天下的,即使我如今避而不出,卻也是濟世的另一種方式罷了。如此嵇康處悶世思遁,不愿為野心政客的禮法所束縛,卻希望改革現(xiàn)實以兼善天下的心思就表露無遺了。

嵇康內(nèi)心對功名積極的態(tài)度,在他的《述志詩》中也得以體現(xiàn),他以“潛龍”自比,說“潛龍有神軀,躍鱗戲蘭池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述志詩》[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并說“坎坷丁悔吝,雅志不得施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述志詩》[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這句話源于《周易·乾卦》第一爻爻辭:“潛龍勿用”中以“龍”喻“君子”,意為龍潛伏著,不要有所作為,由此可見嵇康有很強烈的濟世思想,始終隱忍難發(fā)。

嵇康的現(xiàn)實生活也是以另一種態(tài)度詮釋了入仕和隱退的選擇。魯迅先生說:“凡人們的言論,思想,行為,倘若自己以為不錯的,就愿意天下的別人,自己的朋友都這樣做。但嵇康阮籍不這樣,不愿意別人來模仿他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M],譯林出版社,2018年3月。

?!憋悼此凭芙^入仕,并在《絕交書》中以想要把自己舉薦入仕的山濤為恥,還將別人臭罵一頓,可是,在寫給自己孩子留下的文字中不難看出,實質(zhì)上嵇康并不認為自己的所為是正確的選擇,他告訴子女:“人無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準行,自當量其善者,必擬議而后動。若志之所之,則心與口誓,守死無二,恥躬不逮,期于必濟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家誡》[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薄爸尽边@個字,可以說是十分明顯的儒家積極濟世思想的代表,《論語》中曾有十六次提到這個話題,最為人熟知的莫過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意思是:即使再卑微的人,別人也不可強迫他放棄人生志向。到了嵇康這里,志向更是成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說明嵇康把志向和理想看得高于一切,以人要立志為對子女的教誨,他在心中,始終沒有放下對家國的眷戀和愛護。

在司馬氏的統(tǒng)治下,士人的初心被黑暗的政治氛圍一步步壓抑,期以讓他們屈服時,嵇康懷揣責任感,通過自己的方式以一人之力奮起反抗,表現(xiàn)出的就是儒家士大夫的氣節(jié)和信仰。就嵇康而言,對于功名與濟世,心中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不愿,于是在社會血腥統(tǒng)治和內(nèi)心渴望的激烈沖突下形成了表象上雖脫俗避世,內(nèi)在本質(zhì)是儒家的積極入世思想的樣子,在隱退的外表下,深埋了一顆兼濟之心。

3.3養(yǎng)身與殉身

魏晉是一個“覺醒的時代”,相較于其他任何時期,處于這個獨特的時代之下的人大概會投入更多的關(guān)注在個體生命的存在之上?!斑@種對生死存亡的重視,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嘆,從建安直到晉宋,從中下層直到皇家貴族,在相當一段時間中和空間中彌漫開來,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diào)李澤厚:美的歷程[M],文物出版社,1989,P88。

?!蔽簳x文人的生死觀形形色色,或隱逸山林、寄情山水,或煉丹吃藥、追求長生,或酣飲佯狂、忘卻生死,或逃避仕宦、以求全身……他們用各種特殊的形式去珍愛自我生命。

嵇康對生命強烈的珍愛之意在他的《養(yǎng)生論》、《答難養(yǎng)生論》等文章中都不難看出,他在《養(yǎng)生論》中提到的各種養(yǎng)生之法,從“清虛靜泰,少私寡欲戴明揚:《嵇康集校注·養(yǎng)生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至“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戴明揚:《嵇康集校注·養(yǎng)生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事無巨細;又有《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云:“人生壽促,天地長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壽;思欲登仙,以濟不朽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這些都表露了他祈盼長壽,期可與彭祖比壽、王喬爭年的心愿;可是,寫作《與山巨源絕交書》的時候,他對于所謂養(yǎng)生,又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態(tài)度,書中他寫自己“性復(fù)疏懶,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zhuǎn)乃起耳”樁樁件件都是十分不合乎養(yǎng)生之道的事。

他在《養(yǎng)身論》中強調(diào)養(yǎng)身就是養(yǎng)精神,要做到養(yǎng)身就需要“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戴明揚:《嵇康集校注·養(yǎng)生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可是到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卻言辭激烈、對為官一事連嘲帶諷,甚至發(fā)出了“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吶喊。

嵇康不知道這樣的言論之后等待自己的將是什么嗎?我認為他是知道的,就像前文所說,嵇康這個人,就是雖能知,可卻能知不能行,他清楚地知道只有“無執(zhí)無為,遺世坐忘,以寶性全真”才是長久生存下來的辦法,可是卻是“吾所不能同也戴明揚:《嵇康集校注·答難養(yǎng)生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p>

孫登曾經(jīng)在與嵇康分別時對他說:“子識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唐)房玄齡:《晉書·卷九十四》[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大意是希望點醒嵇康“生而有才能的人,如果不會用其才,反而會招致禍端,重要的是在于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乃可保全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于當今之世,望你慎重。”可是嵇康未能接受,終是于臨終作詩,詩中有“昔慚柳惠,今愧孫登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幽憤詩》[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币痪?,到底還是放不下自己一腔熱血和滿腹壯志;詩中還有“懲難思復(fù),心焉內(nèi)疚,庶勖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神養(yǎng)壽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幽憤詩》[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一句,字里行間彌漫著的,盡是對生命的無限眷戀??纱秸嬲八乐畷r,別人眼中看到的他,卻是一脈的灑脫不羈: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xué)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唐)房玄齡:《晉書·嵇康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嵇康之后,再無廣陵散。

雖明知遺世忘俗可修性養(yǎng)神,安心全身可頤養(yǎng)天年,然而,仁心義性兼具,如何才能無動于不忍之心與是非之心呢?“貴得肆志,縱心無悔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其十八》[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于是輕肆直言,義無反顧地面對司馬氏強權(quán)統(tǒng)治下的死亡威脅,在一曲廣陵中翩躚而去。

嵇康從來都把養(yǎng)生作為人生的目標,又將“全身”作為追求理想人格的過程中的方向,可他最終還是殉身于自己始終宣揚的要去“釋”“忘”的儒家綱常名教下?!额伿霞矣?xùn)·養(yǎng)生篇》評:“嵇康著《養(yǎng)生》之論,而以傲物受刑吳晶:《論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現(xiàn)實關(guān)懷》[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6。

?!痹谒资烂媲?,他珍愛生命,可以“采藥鐘山隅,服食改姿容戴明揚:《嵇康集校注·游仙詩》[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為了延年益壽而采藥服食;在生命的自由與人格的尊嚴面前,他又變得可以放下一切,“刑于東市,顧日影援琴而彈(西晉)向秀:《思舊賦》,序。

”以純真純美的琴聲實現(xiàn)對生死的超越,用一生活出魏晉風度所包涵的生命底蘊。

3.4崇禮與悖禮

嵇康的悖禮反映在他的文章中的情況并不少見,比如《難自然好學(xué)論》中說“夫民之性,好安而惡危,好逸而惡勞......及至人不存,大道陵遲,乃始作文墨以傳其意;區(qū)別群物,使有類族;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為名分,以檢其外;勤學(xué)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jīng)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途戴明揚:《嵇康集校注·難自然好學(xué)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边@句話中提到的《六經(jīng)》是儒家禮教的精華所在,是統(tǒng)治者所推崇的齊家平天下之本,到了嵇康這里,卻將《六經(jīng)》視為可獲致諸般世俗利益的手段而學(xué)習的東西,認為為政者以世俗利益為手段,誘導(dǎo)世人讀經(jīng)習禮,其實是借此形塑一套統(tǒng)一的制式以便利統(tǒng)治,而六經(jīng)在本質(zhì)上是壓抑人性的。

這樣“越名教”的思想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更是明顯、集中地爆發(fā)出來。文章字句間盡是對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所宣揚的禮法的嘲諷,表露出了對世俗、政治的鄙夷和厭棄以及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決心。先有“抱琴行吟,弋釣草野”、“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又有“不喜吊喪”、“心不耐煩”,更不用說那句貶斥禮教的典型“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當時的人聽了觸目驚心,于是就有人認為他有違禮制,甚至因此遭到非議,可是細究起來,嵇康想要表達的并不只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對于嵇康的悖禮行為,魯迅先生就此談到:“魏晉時代,崇奉禮教的看來似乎很不錯,而實在是毀壞禮教,不信禮教的。表面上毀壞禮教者,實則倒是承認禮教,太相信禮教。......他(嵇康)在《家誡》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還有一條條的教訓(xùn)。......于此可見魏晉的破壞禮教者,實在是相信禮教到固執(zhí)之極的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M],譯林出版社,2018年3月。

。”

世人只當他非湯、武薄周、孔,卻忘記了他是意識到自己的話會與流俗之見不合的,因此他說:“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與山巨源絕交書》[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知不可為而為之,實際上是想在嬉笑怒罵之中求真求實的一種手段,他試圖通過這種批判,通過“非薄”,去恢復(fù)名教本該在社會倫理生活中起到的真正作用,希望用峻切豪壯的語言去描繪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于是才會出現(xiàn),他在“非湯、武薄周、孔”的同時又對孔子、柳下惠有很高的評價:“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zhí)鞭;子文無欲卿相,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

;才會出現(xiàn)“惟上古堯舜二人功德齊均,不以天下私親,高尚簡樸慈順,寧濟四海蒸民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與山巨源絕交書》[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的句子;才會在《家誡》中以禮為介對子女教誨:“不須作小小卑恭,當大謙裕;不須作小小廉恥,當全大讓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六言詩十首》[M],中華書局,2015年1月。

。”

另外,就史籍記載來看,嵇康也并沒有像其他名士那樣,留下各種率性自然、縱情越禮的故事,《世說新語·德行篇》王戎云:“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第一》[M],中華書局,2011年5月。

?!薄稌x書·嵇康傳》也說他:“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唐)房玄齡:《晉書·嵇康傳》[M],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笨梢钥闯?,其實嵇康是十分謹慎并且常常以禮自節(jié)之人。所謂的悖禮,不過是針對標榜儒家禮法世教實則壓抑百姓進行血腥統(tǒng)治的司馬氏政權(quán)的斥責,以露骨的批判來沖破世俗名教的社會束縛,守護自己心中真正的盛世。

結(jié)論

嵇康的人格一向為人們所推崇。他喜好平靜的閑居生活,讀書作文,彈琴飲酒,與親舊閑話,生平中并沒有多少值得特別記述的事情。但遇到人生志節(jié)等大問題時,他卻是守志如一童強:《嵇康評傳》[M],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