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始祖孟昶史略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1.gif)
![南音始祖孟昶史略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2.gif)
![南音始祖孟昶史略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3.gif)
![南音始祖孟昶史略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4.gif)
![南音始祖孟昶史略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8b1f2f43c907e1bd8e4ead20aa3068a4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南音始祖孟昶史略中華南音始祖孟昶(919-965),五代十國后蜀后主,字保元,初名仁贊,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生于前蜀后主王衍乾德元年(公元919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四日,后蜀高祖明德元年(公元934年)七月嗣位。宋太祖趙框胤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宋將王全斌軍至成都城下,昶出降。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五月至汴京,改封秦國公,越七日薨,時六月,年四十七,追封楚王,葬洛陽。昶初襲位,頗勤政事,重農(nóng)桑,溫衣美食養(yǎng)士三四十年,且好學(xué)為文,酷喜打球走馬,尤重聲樂,擅吹玉笛,且首創(chuàng)春聯(lián),為“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其詩《避暑摩訶池上作》為: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倚枕釵橫云鬢亂。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不道流年暗中換。其妃花蕊夫人,以才色入蜀宮,工于《宮詞》。《全唐詩》收其《宮詞》158首,為研究南音起源的最好史料,其中“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宮才唱未知名。盡將觱篥來抄譜,先按君王玉笛聲”,是孟蜀音樂創(chuàng)始時期的真實寫造。南音,時稱樂、御樂(東山縣古有御樂堂、御樂軒、御樂居三曲坊,現(xiàn)存御樂軒,為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御樂居重建,均祀孟昶)、雅樂,因昶主管樂,又稱管弦,后琵琶可彈唱,位重,改為弦管,但洞簫仍居主位。成都雅稱錦城,故又稱錦曲,世界保留至今最早的南音著作就名為《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龍海海澄人刊于明),近現(xiàn)代則別稱南曲、南樂、南管。因宋太祖趙匡胤曾封昶為“郎君大仙”,賜春秋二祭,春祭于農(nóng)歷二月十二,秋祭于農(nóng)歷八月十二日,昶俗稱郎君爺、孟郎君、孟府郎君,南音又稱郎君唱。歷代參考書籍有《宋史》、《九國志》、《全唐詩》、《十國春秋》、《五代舊史》、《新五代史》、《漳州府志》等?!叭炀啤眱x式簡述自古以來,弦管人以“御前清客”的尊貴身份自居,不隨便跟人“上葬”,除非是自己曲館的先生,或達(dá)官顯貴、、德高望終,對鄉(xiāng)里或曲館有特殊貢獻(xiàn)者,方能以南音陣頭儀式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若死者本身愛好南樂,生前有交代起家屬為他舉行三奠酒儀式,等喪家看好“出山”的日子,選擇當(dāng)?shù)匾?guī)模條件較好的,或以死者經(jīng)常往來的曲館,遣派人前去通知,約好日期時間,并送給“開傘禮”(相當(dāng)于定金),一來給曲館成員喝茶吸煙,二來做為主事者召集當(dāng)天所需人員的聯(lián)絡(luò)費用。若該館人員人員不足,可以向他館借調(diào),來湊齊。至于傘禮金額多寡則隨主家意思,“大禮而來,則大禮而去”沒有一定的價。以下列舉規(guī)模較大的禮儀程序。坐燈:首喪期間如有必要,曲館成員到到喪家坐燈(靈前音樂會),一來慰死者在天之靈演奏幽雅的音樂,二來慰籍家屬哀傷的心情。喪家需準(zhǔn)備點心茶水,半夜唱完還有宵夜款待,臨走還送上香煙毛巾等。整隊:時到日到樂師從曲館整隊出發(fā),首排涼傘鎢紗燈全部出動。另外還需準(zhǔn)備“盛籃擔(dān)”(有多層格子的擔(dān)子),請健壯的挑夫來挑,其中一擔(dān)裝樂器,把琵琶、三弦等捆綁好,另一擔(dān)地層放糖果、糕餅、蜜餞等止饑的,吃有聲音的。。。;另一層放弦線、松香盒等樂器配備;最上層放茶水香煙以方便半路取用。走到靠近喪家約10分鐘路程時,樂師整隊開始演奏“踩路曲”通常是十音噯仔指,一路邊走邊演奏,家屬孝男都要到門口外迎接,樂隊抵達(dá)后再演奏一小段直到樂止,涼傘、鎢紗燈安置好,喪家請樂隊喝茶吃點心,等候時辰一到再上場。這時工作人員需事先準(zhǔn)備香燭紙錢,酒瓶酒杯,還有七尺紅綾,左右禮生排列整齊后,搬請樂師進(jìn)場,披上紅綾,稱之為“紅綾披甲”。儀式: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三奠酒才正式開始。禮生介紹樂曲,和“玉簫生”末段“阮報琵琶……”慢頭(引子)(唱詞各地不盡相同)禮生高頌“初奠酒”,由主祭者向靈前斟酒、散酒,主唱者唱第一段。通常主祭者是有該曲館最受尊重的人來擔(dān)任。第一段唱完禮生再頌“再奠酒”主祭者再次奠酒,主唱者唱第二段,如此三回,所謂無三不成禮。第三段“三奠酒”唱完后,還有四句“慢尾”(尾聲)。全曲唱完后再接一段“剎譜”,通常用“四時尾節(jié)“。三奠酒儀式結(jié)束后,樂師先到一旁休息或自由唱奏。等到告別儀式完畢,移棺準(zhǔn)備送上山,則再次整隊,隨出殯隊伍一路演奏送到村子口。忙了大半天返回主家用些點心等候孝男回來吃“落山飯”。辭客:散席后孝男辭客,再送“合傘禮”(演出酬勞)合傘意指涼傘出門回來曲館要合起來收好。表示尊重、愛惜本身的音樂。“傘禮”一部分可做為曲館平時活動的基金,購置設(shè)備,修理樂器,亦稱“線禮”,做為買琵琶線、弦線。另一方面,幾天來興師動眾,散場后總不能叫人空手而回,故又可稱“散禮”。另一層意義,主家既是富翁則散財為公益。包禮是應(yīng)該的。目前在晉江的"坐燈"的行情約人民幣一兩千元以上,包括三奠酒儀式則為上萬元不等.在臺灣約臺幣三萬元以上。實際禮數(shù)視當(dāng)?shù)孛袂槎ɑ蛘埥坍?dāng)?shù)刭t人??谑觯嚎虑褰恚毫炙孛?007年4月13日于廈門福建南音簡介福建南音一.起源福建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臺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一般認(rèn)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1)據(jù)文獻(xiàn)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于民間。大曲與當(dāng)?shù)孛耖g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chǎn)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yán)格規(guī)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4)宋代“南戲”五大名?。骸肚G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南曲在民間流傳,有賴于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并有專業(yè)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yè)的南曲音樂團。二.組成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指”是有詞有譜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譜”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諧與眾不同,是一種獨特的譜式,以“X(尺字的俗寫)、工、六、土、■”。這五字依次代表“宮、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品管——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②下四管樂器有南曖(中音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云鑼、銅鐘、小釵和笙等。三成因南樂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閩南語泉音為主,始于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未見歷史文獻(xiàn)記載。但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泉州南音同其他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一樣,有著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它是從中原傳到閩南來的,與歷史上的三次南遷大移民有關(guān)。一是晉?永嘉衣冠南渡。晉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晉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稱晉江。幾年前,南安豐州廟下晉代古墓葬出土發(fā)現(xiàn)部曲印章,可見當(dāng)年入泉的士大夫連他的部曲都遷來了,也就是說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王審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設(shè)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人紛紛南遷。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遷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來泉州。士大夫南遷帶來的中原音樂,這些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南樂的五聲音階“工六X乙士”,與古代的“宮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譜正產(chǎn)生地隋唐。從南樂曲牌來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折柳吟、陽關(guān)曲、漢宮秋、后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臺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這些充分證明了它與隋唐音樂的聯(lián)系。四.樂器樂器方面,南樂所用的南琶,腹大頸細(xì)。橫抱彈奏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nèi)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彈琵琶的姿勢就是這樣。琵琶在唐代的樂隊中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而南樂的琵琶在南樂中也同樣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唐初洞簫為一尺八寸長,現(xiàn)在其他樂隊中洞簫均是二尺多,沒有統(tǒng)一規(guī)格,而南樂的洞簫卻嚴(yán)格規(guī)定以一尺八寸為標(biāo)準(zhǔn),又稱“尺八”,十目九節(jié),其長0.6米,延用唐代洞簫規(guī)制,聲韻渾厚深沉。南音的拍板與唐以前的“節(jié)”相同,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漢時代的弦樂衍變而成。雕刻在泉州開元寺鎮(zhèn)國塔、大雄寶殿、甘露戒壇的南音古樂器,計有吹、拉、彈、拍的樂器多達(dá)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嗩吶、品簫和雙鈴四寶、響盞等上下四管,一應(yīng)俱全,而且還有較少見的笙及扁鼓等。人們比較熟知的是大雄寶殿的12尊飛天樂伎,但還不夠全面。在東塔須彌座40幅浮雕中,有圖《天人贊鶴》,圖中身著飄帶的天人,一個吹笛,一個雙手按拍著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這幅浮雕,與東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從西域傳入中土,唐代列為胡部之樂。唐宋時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樂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現(xiàn)在的拍板普遍為五板,與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樣,而東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為六板。開元寺中擁有六板與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歷史的發(fā)展軌跡。五樂律樂律方面,南音的管門從隋唐以來的“清商三調(diào)”演變而來,音韻學(xué)方面,南音的音韻和晉代的音韻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詞匯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南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塊“活化石”,被稱為“晉唐遺音”。音樂界權(quán)威人士曾得出結(jié)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蹦弦舻幕A(chǔ)是唐代“大曲”,在中國音樂史上,唐代的宮廷音樂是我國封建社會貴族音樂發(fā)展的最高峰。隨著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zhàn)亂,貴族、官宦和地主紛紛南遷,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形成的“大曲”,被帶入福建,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后來在廣泛流傳和演唱過程中,南樂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豐富了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內(nèi)涵。六.發(fā)展與成型南遷帶來了中原文化,至宋代,泉州成為著名的對外貿(mào)易交通的東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學(xué)士,經(jīng)濟相當(dāng)發(fā)達(dá),文化也蓬勃發(fā)展,各種文化交流頻繁,呈現(xiàn)出“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元時泉州刺桐港是我國對外通商大港,泉南濱海,系國內(nèi)外商船停泊之處,歌館、酒樓、茶肆林立,擁琵琶而彈唱南樂的歌女比比皆是。泉州這個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對泉州南音的發(fā)展與成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受到宋代填詞、唱詞者的影響,泉州南音創(chuàng)作的曲牌有許多與宋詞的牌名相同,如“長相思”、“鷓鴣天”、“醉蓬萊”等,使南樂的詞和曲更豐富。泉州南音由譜、指、曲三大部分組成。譜無唱詞,有琵琶彈奏法,是專供樂器演奏的帶標(biāo)題的樂曲。譜是泉州南音的基礎(chǔ),在三大組成部分中,譜的形成最早。對照泉州南音樂器和現(xiàn)存的譜、指、曲可以肯定,譜是唐大曲遺存,宋朝定型的有12套。指,是有詞、有曲譜、有琵琶彈奏指法的帶有故事情節(jié)的聲樂套曲。其詞通常不唱,只由樂器演奏。指的內(nèi)容多與戲文相關(guān),由此可見它形成于宋元雜劇、南戲產(chǎn)生之后。指較早有36套。譜還只分管門,指就發(fā)展到分“支頭”了。曲,即散曲,也叫草曲,比較簡短通俗,數(shù)量最多,現(xiàn)有千余首。曲的結(jié)構(gòu)形式與元曲有直接聯(lián)系。泉州南音還吸收佛曲、道情的東西,如“指”就有《南海觀音贊》和《普庵咒》是源于佛曲的,《弟子壇》則吸取了道情的旋律。泉州南音還吸收楚歌、吳歌、潮調(diào)及閩南地方音樂,并吸收弋陽腔、青陽腔、昆腔,如《李亞仙》中的《鵝毛雪》、《胭脂記》中的《告大人》、《士九弄》中的《你聽咱》等。泉州南音與泉州地方戲曲特別是梨園戲,更是互相吸納互相滲透,戲曲吸收南音作為它的唱腔,提高其藝術(shù)水平。王耀華先生對曲目、音樂做了細(xì)致的分析,得出了福建地方戲曲是從南音吸取營養(yǎng)的結(jié)論。泉州南音也吸收戲曲的唱段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例如《春今》指套就是從梨園戲的《雪梅教子》來的。還有一些歌曲是特定場合專用的,如賀壽唱《畫堂彩結(jié)》,結(jié)婚唱《一對夫妻》,喪事、祭奠唱《三奠酒》,祀郎君則唱《祀郎君》。明清之際,南樂風(fēng)靡一時。傳說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壽典,內(nèi)閣大學(xué)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挑選五位精通唱和的南樂高手上京獻(xiàn)演,他們是晉江吳志、陳寧、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義,他們在御苑演奏??滴醯勐牭侥蠘废夜芎网Q、抑揚頓挫、逸韻雅致,大悅,要加封五人官職,他們推辭不受,唱《遠(yuǎn)望鄉(xiāng)里》,奏大譜《百鳥歸巢》以示思鄉(xiāng)之情,終于感悟帝心,賜予“御前清客,五少芳賢”匾額,賜贈曲柄黃涼傘和金絲宮燈,“傳驛榮歸”。南樂因此獲得“御前清曲”的雅號。在安溪縣湖頭鎮(zhèn)李光地的故鄉(xiāng)祖居,有一副對聯(lián):“綺羅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家”。此后南樂聲名大振,南樂藝術(shù)得到很大發(fā)展。閩南的許多音樂形式,如“錦歌”、“籠吹”、“十音”、“莆田十音”、“南平南詞”以及許多劇種音樂,如“大梨園”、“高甲戲”、“莆仙戲”、“薌劇”、“閩劇”等,都和南樂的發(fā)展有著極密切的關(guān)系。總而言之,泉州南音可上溯至秦漢、晉唐,定型于宋朝到明初。國際著名漢學(xué)家、英國牛津大學(xué)教授龍彼得先生所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可為佐證。七.規(guī)制泉州南音的演唱形制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泉州南音演唱時的位置固定為:演唱者執(zhí)拍板居中;其左邊,上方為洞簫,下方為二弦;右邊,上方為琵琶,下方為三弦。演唱程序固定是“指頭譜尾”:開頭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譜“煞尾”;中間演唱也要按“支頭”順序來進(jìn)行。要“起曲頭”,就是每個支頭要有帶頭唱的人,他唱的曲屬于哪個支頭,其他人就要跟著唱這個支頭的曲。若轉(zhuǎn)換支頭,則須唱“過支曲”作為轉(zhuǎn)折的過渡、連接。上一個唱完,下一個接過拍板接著唱,伴奏樂器基本沒有間斷。泉州南音有四個管門七個“支頭”。四個管門是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管和倍思山坡里)三個支頭;四空管有二調(diào)一支頭;倍思管自成一支頭嚮奏什么管門,煞譜也得奏同一個管門。在12套譜中,“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走馬,后稱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和《起手板》、《四靜板》(四邊靜)屬五空管;《三面》(三臺令)、《五面》(五湖游)、《八面》(八展舞)屬四空管;《陽關(guān)三疊》屬倍思管;《三不和》、《四不應(yīng)》則屬五空四管。樂器演奏也有其規(guī)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揮樂隊的作用;三弦和之,猶如“琴瑟和鳴”;而洞簫與二弦的關(guān)系,洞簫為主,二弦為輔,“簫咬弦,弦入簫”,即所謂“絲竹更相和,執(zhí)節(jié)者歌”。迄明初,泉州南音的譜、指及其演奏形態(tài)均已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業(yè)已成熟、定型。直至解放前夕,再發(fā)展也難以逾越它。近代《中國泉州南音集成》和《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等書籍的編纂、出版,更展示了南音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和探索不盡的研究價值。南音滾門知多少南音滾門到底有多少,這是一個誰都無法準(zhǔn)確回答的問題;因為南音界長期以來存在南音滾門不清的情況,一般都說有108個滾門,到底是那108個,至今沒有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吳明輝先生引用廈門許啟章先生的資料證明有113個滾門,并且每一個滾門都給出具體的曲牌、曲目、曲子,可謂詳盡。文中稱“門頭”,不稱“滾門”,這并不影響對滾門的分類。滾門不清具體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 資料的缺乏歷代的南音資料多為私人所擁有,這種南音資料的私人占有,使得要取得較為全面的資料,顯得很困難,研究也就更為困難。(2) 研究人才的缺乏南音研究人才從來就顯得缺乏,如林霽秋、林祥玉、許啟章以及晚近的劉鴻溝、吳明輝等人,雖然對南音資料的整理、保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仍有大量資料散落民間。(3) 整理的困難在現(xiàn)有資料上進(jìn)行整理,也存在不少困難,首先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制定;到底滾門的定義是什么?怎么進(jìn)行分類等,沒有明確的答案。本文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加以適當(dāng)?shù)难a充。具體滾門如下:(一)五空管:中倍:包括:七犯望商人(想君去)、漁父第一(一路行來)、四朝元(親人去遠(yuǎn))、一江風(fēng)(孤棲悶)、石榴花(月上東邊)、攤破石榴花(趁賞花燈)、白芍藥(躡步)、芍藥花(偷身出來)、鶯爪花(外對雙,子富貴)、薔薇花(輕移蓮步)靜微花(外對雙,芳卿佳期)、駐馬聽(讀書人)、古輪臺(鎖寒窗)、怨王孫(北風(fēng)吹)、傾杯序(所見可淺)、九串珠(拙時無意)、漁父吟(內(nèi)對雙,值曾)、玉樓春序(熏風(fēng)南來)、風(fēng)霜不落葉(輕移蓮步)、風(fēng)霜不落碧(有人處)、舞霓裳(娘子有心)、黑麻序(金爐寶,另有二調(diào))、傳言玉女兒、錦纏道、八美行、普天樂、深閨怨、風(fēng)入松、江神子、擲地滾繡球、梁州序、長生道、催拍等33闕。倍工:包括:巫山十二峰(對菱花)、五韻美(玉簫聲)、沙淘金(月下杜鵑)、金鎖玳環(huán)著(爹媽聽)、風(fēng)入松(為相思)、疊字雙(幸遇良才)、后庭花(記相逢)、三臺令(僥幸人)、霜天曉角(困守寒窗)、雙調(diào)(深恨哥嫂)、寓家樹(為公婆)、二犯望仙子(玉簫聲和)、五團美(更深不困)、七娘子(幸遇良才)、八寶妝(四孤,一路行來)、帶花回(一操桐琴)、碧玉瓊(采樓前)、醉仙子、十八學(xué)士、七犯望仙子、七犯子、六國朝、漁家傲等23闕。倍工又有稱“雙調(diào)”。錦板:包括:幽閨怨(繡成孤鸞)、朝天子(又名步蟾宮,魚過龍門)、錦板四朝元(見渾天)、滿堂春、秋思、風(fēng)流子(繡閣羅幃)、泣王孫等7闕。北調(diào):包括:南北交(懇明臺,亦稱錦板南北交)、四朝元北(我只處)、金錢北(赤壁上)、寡北(出漢關(guān))、昆北(毛延壽)、風(fēng)餐北(照見我)、皂云北(空問桃源)、二調(diào)北(重臺茫止)雙挑北、玉交北、青北、錦衣北、貝北、等13闕。又有將北調(diào)歸入錦板。生地獄:包括:生地獄(自君去)、死地獄等。北相思:包括:北相思(只冤苦)等,大四子。沙淘金:包括:長福馬、沙淘金(孤燈獨對)等,大四子。竹馬兒:包括:竹馬兒(離家鄉(xiāng))、長序滾等,大四子。疊韻悲:包括:疊韻悲(謝得夫人)、野韻悲(虧伊歷山)、長雙閨、虞美人、等,大四子。長綿答絮:包括:長綿答絮(對月訴告)等。相思引:包括:相思引(堪嘆夫君)等。采茶歌:包括:采茶歌(瞑日思著君)、西江月等。長錦板:包括:長錦板(因為分開)、十三氣(憶著君)、玉堂春等。長將水:包括:長將水(告蒼天,亦曰五空四乂管)等。長綿答:包括:長綿答(鳳簫聲斷)等。長風(fēng)餐:包括:長風(fēng)餐(暫缺)。越恁好:包括:越恁好(脫落)等。剔銀燈:包括:剔銀燈(勸哥哥)等。福馬郎:包括:福馬郎(秀才先行)、短福馬(為君廢業(yè))、福馬猴(云山重疊)、福馬、福馬兒等。雙閨:包括:雙閨(記當(dāng)初)、撲燈蛾(桂英賤婢)、臭雙閨(桂英你是)、奏雙閨、笑雙閨、雙雞、雙雞嫩、雙鸂鶒等?!皳錈舳辍庇置撼綦p閨“。聲聲鬧:包括:聲聲鬧(一位秀才)、聲聲漏(重疊山嶺)、一二北相思等。雜相思:包括:雜相思(障般)等。野風(fēng)餐:包括:野風(fēng)餐(娘子聽說)等。麻婆子:包括:麻婆子(想君恁)、貓捕鼠等。錦衣香:包括:錦衣香(三更人)等。綿答絮:包括:綿答絮(三千兩金)等。玉匣蟬:包括:玉匣蟬、五翼蟬(相思病損)、玉翼蟬等。將水令:包括:將水令(真可惜)、南將水(想起來)等。短相思:包括:短相思(拜告將軍)、千里急(一身受禁)等。敕順風(fēng):包括:敕順風(fēng)(出天臺)等。皂云飛:包括:皂云飛(梅花獨占)、駐云飛(今旦好日子)等。三棒鼓:包括:三棒鼓(見伊酒醉)、三帆鼓、枉抽簽等;亦作“雙閨”。野猿餐:包括:野猿餐(忽聽見門樓上)、野猴餐(忽聽見)等。七巧圖:包括:七巧圖(卜去掃獻(xiàn))等。八駿馬:包括:八駿馬(阮是煙花)、“是情分”、“四開打”等八闕。九連環(huán):包括:九連環(huán)(一身向前),九闕,具體名待查。十相思:包括:杜相思(回想當(dāng)日)、北相思(繡閣羅)、醉相思(因見梅花)、南相思、貝相思、鸞相思、云相思、玉相思、啼相思、八相思等10闕。滴滴金:包括:滴滴金(我君邠州)等。千家曲:包括:千家曲(云淡風(fēng)輕),曰共計八十門頭。心花動:包括:心花動(嫻勸官人)動。北青陽:包括:北青陽(切得阮)等。一翻身:包括:一翻身(夏天過了)等。序滾:包括:序滾(告訴大王)、風(fēng)敲竹(恁是腳夫)、短竹馬等姜滾:包括:姜滾(一瞑北風(fēng)),亦作五空四乂管。將水疊(母女逃難)。野風(fēng)餐疊(忙面間)。序滾疊(到破窯)。錦板疊(于我哥)。相思引疊(恨著秦王)。福馬疊(元宵景致)。雙閨疊(仙姬約我)。北青陽疊(來到只)。四季花疊(好春天)。北調(diào)疊(一路來)。聲聲鬧疊(一個臭短命)。短相思疊:包括短相思疊(端午佳節(jié))、千里急疊等。皂云飛疊(七夕是當(dāng)時)。綿答絮疊(當(dāng)初望君)。滴滴金疊(看見)。錦衣香疊(春花開)。野風(fēng)餐疊(陳杏元)。野猴餐疊(出漢關(guān))。麻婆疊(謝君)。以上五空管部分完,計62闕。四空管:63.二調(diào):包括:十三腔(輕輕行)、集賢賓(逢著年冬)、皂羅袍(自來生長)、一封書(雜雙人)、下山虎(昭君出塞)、哭春歸(菱花鏡破)、二郎神(為人情)、步步嬌(奉命送禮)、滿地嬌(熏風(fēng)南來)、十八飛花(妾身受禁)、解三醒(比喻我讀書)、醉扶歸、宜春令、四犯頭、解三酲、繡停針、西江月(亦作采茶歌)、八十開、十三空、太師引、四大開等。有說22門頭。64.長滾:包括:鵲踏枝(高樓上)、越護(hù)引(紗窗外)、大迓鼓(春今卜返)、小百花(嫻勸夫人)、潮迓鼓等。65.中滾:包括:薄媚花(聽說當(dāng)初)、十三腔(恨王魁)、杜韋娘(為騙金,亦稱杜宇娘)、三遇反(去秦邦)、四隅犯(君臣拆散,逐水、二北、倒拖短中)、南北交(把鼓樂)、大百花(懶繡停針)、中水車(共君斷約)、四空錦(黃五娘)、十八腔、水車犯、銀柳絲等。66.短滾:包括:太子游四門(汝因勢)、太子游午門、四隅犯。67.長水車:包括:長水車(為我君),滿江春。68.長尫姨:包括:長尫姨(元宵時)、潮云悲、尫姨歌。69.長逐水:包括:長逐水(妾身出世)、輕薄花。70.長柳搖金(我思憶)。71.長柳絲(暫缺)72.長倒拖船(夫為功名)。73.崛滾(敕桃事)。74.繞地游:包括:繞地游(游街白馬)、北青陽、二北調(diào)75.柳搖金(好笑你)。76.牛腳崛:包括:牛腳崛(聽唱只曲)、四聽歌。77.喊咳滾(遠(yuǎn)看見)。78.短水車(看燈十五)。79.短逐水(高山小隱)。80.短尫姨(更深風(fēng)靜)。81.短倒拖船(行來路中)。82.短滾疊(恨延壽)。83.四錦疊(推遷三哥)。84.北疊:包括:北疊(非是我辜恩)、二調(diào)北疊、北調(diào)疊。85.崛滾疊(一卜開門)。86.翁姨疊(黃連入嘴)。87.北青陽疊(孫不屑)。88.鶯折柳疊(盡日懨懨)。89.步步嬌疊(且喜得到潮州城)。90.倒拖船疊(為君廢業(yè))。91.水車疊(恨我薄命)。92.柳搖金疊(我為你)。93.逐水疊(二八佳人)。以上屬四空管31個滾門。(三)五空四乂管:94.大倍:包括:憶王孫(為人情)、長相思(一紙相思)、二幻境(梧桐葉落)、水晶弦(幸前日)、水底月(泥金書)、水底魚(幸逢春天)、怨嬌容、江兒水、二犯江兒水、九曲洞庭歌、醉蓬萊、牛毛序、恨簫郎、孝順歌、不孝男、潑澆蘭、十段錦、啄木鳥等18闕。95.小倍:包括:包括:紅納襖(告大王)、青納襖(為君去)、節(jié)節(jié)高(從伊去)、青繡鞋(為三哥,亦稱青鞋)、紅繡鞋(告媽親)等。96.山坡羊:包括:山坡羊(我君春闈)、山坡里(強企行)、山坡里羊(萬里長安)、暮云卷(我一身)、山坡羊里等。97.長寡:包括:弋陽腔(舉起金杯)、寡北(出庭前,又名北昆調(diào))、照山泉兜勒聲(南海普陀山)、秋思夜夢、雁南飛、水下灘等。98.中寡:包括:金錢花(賤飼蟲)、短玉交枝(娘子且把定)、采蓮歌、憶秦娥、寡滾等。99.倍滾:包括:倍滾(即然誠心)、中望遠(yuǎn)等。100.長望遠(yuǎn)行:包括:長望遠(yuǎn)行(一望峻嶺)、長倍滾。101.長玉交枝(恨殺延壽)。102.南北交:包括:南北交(不勞觀山)、小調(diào)反。103.刮地風(fēng)(兩過不覺)。104.中玉交枝(娘嫻相隨)。105.望遠(yuǎn)行(一間草厝)。106.北地錦(憶著我母親)。107.五供養(yǎng)(趙老說因伊)。108.寡疊(西樓月)。109.望遠(yuǎn)疊:包括:望遠(yuǎn)疊(盤山嶺)、倍滾疊等。110.玉交疊(我是)。111.飄飄令(空房凊)。以上五空四乂管,計18個滾門。(四) 倍思管:112.七撩倍思:包括:湯瓶兒(我只心)、二倍姨(恨殺郭槐)、七撩倍思(為君寒)等。113.長潮:包括:潮陽春(花園外)、鷓鴣天(日頭落)、鷓鴣啼(阿娘差遣)、長潮陽(娘子)等。114.中潮:包括:望吾鄉(xiāng)(暗靜開門,亦作夢娥香)、四開花(看園內(nèi))、五開花(忽聽見枝上)、蜜陽關(guān)、三腳潮(當(dāng)天下咒)、四邊靜等。潮云悲亦稱倍思管。115.潮疊(虧伊)。116.緊潮疊(咱三人)。117.三腳潮疊(聽見外頭)。118.四邊靜疊(今天日未午)。以上倍思管7個滾門。滾門名后面的括號中,為曲名。四個管門共計118個滾門,224個曲牌。但因為資料不完全,尚待進(jìn)一步補充。南曲重名、異名現(xiàn)象較為嚴(yán)重,具體名稱尚待進(jìn)一步竰清。南北交幾乎四個管門都有,該如何計算,也待統(tǒng)一?!隘B拍”部分,目前不知該歸屬那一滾門,故權(quán)按滾門處理,這維持許啟章的做法;似乎五空管的疊拍以“倍疊”,四空管的疊拍以“滾疊”,五空四乂管的疊拍以“寡疊”,倍思管的疊拍以“潮疊”或“倍疊”來集合,可以更為濃縮。本文參考王耀華教授著《福建南音初探》。南音樂器琵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彈性墻面涂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無塑餐盒封口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高三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吊車租賃合同范本參考
- 2025加盟合同書樣式
- 貨車包月合同范本
- 范文環(huán)保驗收合同范本
- 裝修管理服務(wù)合同范本
- 搭棚施工承包合同
- 2025技術(shù)許可合同
- 五年級上冊口算練習(xí)1000題及答案
- 五年級數(shù)學(xué)(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及答案匯編
- 數(shù)學(xué)六年級上冊《弧長》課件
- 體檢科運營可行性報告
-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生物試卷+
- 北京市豐臺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數(shù)學(xué)高一第二學(xué)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設(shè)立項目管理公司組建方案
- 薪酬戰(zhàn)略與實踐
- 答案之書(解答之書)-電子版精選答案
- 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 馬工程課件(上)01總緒論
- 上海中心大廈-介紹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