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_第1頁
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_第2頁
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_第3頁
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_第4頁
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

1000-8462(2011)01-0170-071990年代中期以來,上海、廣州、北京、杭州、天津、廈門、大連、三亞、桂林、南京、蘇州、西安、青島等城市相繼提出了建設“國際旅游大都市”或“國際旅游城市”的戰(zhàn)略目標。由于缺乏經驗,在國際旅游城市建設實踐中,顧此失彼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如片面重視景區(qū)建設、旅游服務設施的擴大和升級,城市建設管理投入過少,忽視旅游服務軟環(huán)境建設等,迫切需要相關標準體系指導。1相關研究綜述近年來國內關于國際城市和城市旅游的研究成果頗豐,二者已成為城市學和旅游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內部形成多項研究門類。然而,作為國際城市和城市旅游的交叉領域,國際旅游城市類研究文獻僅有數十篇,以旅游界學者研究居多,主要圍繞國際旅游城市的定義、條件、與國際城市的關系、建設方向四方面展開。周玲強認為國際旅游城市是經濟社會發(fā)達,旅游資源豐富,資源品位高級,具有超國界吸引力,城市綜合環(huán)境優(yōu)美,旅游設施完善配套,旅游產業(yè)發(fā)達并成為城市主要支柱產業(yè),國際國內游客數量眾多,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國際性城市[1],是相關研究中最全面的定義。條件方面,學者們觀點不一,提法各異,崔鳳軍指出包括城市國際化、旅游熱點化及國際標準化三項[2],李志剛等認為發(fā)達的旅游業(y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三項較突出[3],羅明義提出應具備國際知名度高、經濟開放度大、城市功能強、旅游業(yè)發(fā)達、城市管理水平高五項[4]。學者們多認為國際旅游城市是國際城市的重要類型,較有代表性的有周玲強、崔鳳軍和林巧[1-2,5]。不少學者結合案例地探討了國際旅游城市的形象塑造、發(fā)展戰(zhàn)略、SWOT、社區(qū)旅游、競爭優(yōu)勢等問題,為實踐提供了啟發(fā)性思路[6-10]。少部分學者研究了國際旅游城市的評價指標,但多限于概念性研究,未細化指標量化方法和參考值,甚少用于實證。周玲強探討了國際風景旅游城市的標準[1],李志剛等研究了桂林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理論標準[3],閻友兵等歸納了國際旅游城市的27個指標[11],遺憾的是均未做實證研究。林巧研究了國際旅游城市功能標準,獨特點在于以杭州為例進行了量化,提出采用問卷和訪談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局限點則在于數據主觀性較強,且耗時耗力,研究方法不易推廣[5]。在國外,R.Maitland等聚焦于國際旅游城市顛覆傳統(tǒng)模式讓游客獲得全新體驗的能力,分析了柏林、紐約、倫敦、巴黎、悉尼等城市的旅游開發(fā)實踐,研究頗為全面深入[12]。指標體系構建方面,學者們側重于國際城市[13-15]、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16-18]、旅游競爭力[19-21]和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22-24]等相關領域研究,直接針對國際旅游城市的文獻有限。從指標體系構成來看,國際城市和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標準較多樣,研究主要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三方面,此外還涉及公共設施、制度政策等,旅游競爭力評價涵蓋資源稟賦、接待能力、產業(yè)實力、環(huán)境支持力等方面指標,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則主要側重于旅游生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的測評。本文擬從我國城市建設實際出發(fā),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經驗,運用AHP法構建一個導向明確、客觀易行的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明確指標參考值,提出簡便有效的指標量化方法,并通過南京、蘇州兩市的實證研究驗證其科學性。2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遵循層次性、簡約性和指導性原則,構建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首先,為便于科學評價,我們把體系設計為三層,越往上指標越綜合,越往下指標越具體。其次,為提高操作性,我們側重選取那些直接體現城市旅游國際化水平的標準,用盡可能少的指標涵蓋主要內容。再次,為供相關城市建設實踐參考,詳細列出各指標量化方法和參考值。2.1評價體系各指標的確定2.1.1評價體系構成要素分析。國際旅游城市是旅游業(yè)國際化與城市國際化的共同產物,二者缺一不可。旅游者在目的地城市旅游期間不僅會接觸旅游產業(yè)各要素,還會或多或少接觸城市生活諸方面,如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語言環(huán)境、交通體系等。與旅游要素相類似的,城市環(huán)境也是旅游者體驗的重要部分,因此對國際旅游城市的評價應包括旅游業(yè)國際化和城市環(huán)境國際化兩方面的考量,其評價體系應分解為兩個子體系(表1)。①城市旅游業(yè)國際化競爭力體系。該體系反映城市的旅游特征,檢驗旅游功能在城市總體功能中的地位,從能級上檢驗城市旅游功能在國際上的輻射程度。評估城市旅游業(yè)國際競爭力既要測度其外在表現,即國際旅游競爭業(yè)績,也要探討其內在動力,即國際旅游競爭潛力。②城市環(huán)境國際化支持力體系。國際旅游城市是國際城市的重要類型,城市整體環(huán)境為其旅游業(yè)發(fā)展提供外部支撐,直接影響旅游業(yè)發(fā)展水平,因而國際化城市環(huán)境是國際旅游城市的應有之義。其中,有活力的經濟環(huán)境是城市旅游國際化的物質基礎,符合國際標準的公共設施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起保障作用,安全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能營造良好旅游氛圍,而強大的國際交流能力則是助推器。2.1.2各指標及參考值的確定。據前文構成要素分析,可得到國際旅游城市的二級指標體系。國外在國際城市經濟、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方面已形成部分常用指標[16],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這些指標引用頻率較高、量化方法簡單、參考值明確,學術界認可度高,我們將其列為備選三級指標;在旅游業(yè)競爭力和持續(xù)發(fā)展評價中存在定性指標多、官方統(tǒng)計指標少的特點[24],指標代表性好但數據獲取難度大,如員工技能等,我們本著易量化原則加以簡化調整,亦作備選;除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13-24]外,我們緊扣城市國際化和旅游國際化,結合我國常規(guī)統(tǒng)計指標,增加了一些特色備選指標,如百強國際旅行社比重等。根據AHP法,我們將備選指標征求意見表①分別寄給19位專家②,經過反復溝通與調整,最終獲得了70個三級指標(表1)。2.2指標權重和量化方法研究2.2.1指標權重的確定。本文采用AHP法和德爾菲法獲取評價因子權重的數值,即依照層次分析法的標定系列[26](表2)對A~B層指標、B~C層指標的權重通過專家打分確定。我們請前述19位專家獨立地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見,經多次反饋溝通,最終算出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權重(表1)。2.2.2指標參考值的確定。本文以國外著名旅游城市為藍本,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數據,結合我國旅游城市實情對部分指標進行修正,最終得到各三級指標的參考值(表1)。指標參考值確定方法如下:①指標研究成熟度較高、學者們基本達成共識的,參考相關研究結果[1,13,18,20,27-28],參考值標號為“a”;②指標缺乏現成標準值的,借鑒巴黎、紐約、新加坡、香港等旅游發(fā)達城市的數據③,其中參考值標號“b1”表明按以上城市平均水平擬定,考慮到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b2”表明在以上城市平均水平基礎上略低10%—20%,“b3”表明在以上城市平均水平基礎上略高10%—20%;③指標通過游客調查或評分標準量化的,參考值為滿分1000分,標號為“c”;④指標無直接研究結果或國外城市數據支持的,我們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我國主要城市多年統(tǒng)計數據,征詢專家意見,嘗試估算參考值,標號為“d”,以期共同探討。采用2005年數據[29];④等6個定性指標數據來源于對南京和蘇州國際游客的調查,發(fā)放問卷各300份,分別回收有效問卷211份和226份,有效回收率為70.33%和75.33%。為增強調查有效性,有針對性地選擇來了自各主要客源國、即將離開南京或蘇州的國際游客,他們對兩市的旅游環(huán)境已形成較完整的印象與感受,能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趯κ茉L者的甄選、旅游者行程安排緊湊、語言交流要求高等原因,本次問卷調查規(guī)模較小,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際游客對兩市相關指標的評價。結果顯示,南京、蘇州總得分均略大于600分(分別為605.45分和647.95分),可見兩市相關建設已取得一定成績,初步達到旅游國際化水平,但實現全面旅游國際化仍然任重道遠。從二級指標得分看(圖1),南京旅游國際化程度與蘇州存在一定差距:除旅游技術人才指標得分上蘇州比南京少32.4%外,城市經濟環(huán)境指標得分上蘇州比南京多21.3%,其余指標得分上南京均比蘇州少,差距在15.8%以內。作為省內人才高地,南京人力資源供給比蘇州充足、優(yōu)質,旅游技術人才優(yōu)勢明顯,而蘇州外向型經濟全國領先,經濟環(huán)境國際化程度勝于南京。蘇州旅游國際化多項競爭力高于南京,表明兩市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得分差大多控制在15.8%以內,反映出兩市差距的有限性以及優(yōu)劣勢的一致性,值得深入研究。各二級指標得分參差不齊,體現出兩市旅游國際化諸要素發(fā)展的不均衡性。第一,總體看來,兩市旅游業(yè)國際競爭力略遜于城市環(huán)境國際化競爭力。旅游產業(yè)方面,兩市多項指標在江蘇省內數一數二,資源豐富且品位度高,客源市場發(fā)展勢頭強勁,旅游經濟發(fā)展速度快,其中南京旅游技術人才優(yōu)勢突出。然而與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省外城市相比,兩市在國際旅游市場中處于劣勢。以2009年為例,蘇州與南京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僅排名第7位和第10位,與第一梯隊城市差距明顯。城市環(huán)境方面,兩市經濟繁榮,市容干凈整潔,居民溫和友好,文化獨樹一幟,其中蘇州外向型經濟更是領跑全國,這些本身就是國際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依托,將有力推動兩市旅游國際化進程。相比之下,兩市旅游國際化進程的阻力主要來自于旅游產業(yè)本身。第二,從旅游業(yè)國際競爭力各指標得分看,兩市國際旅游業(yè)總體特征可概括為“一流的資源,二流的服務,三流的營銷”。兩市旅游資源與產品獨特,在國際旅游市場上具有超強吸引力,國際旅游業(yè)績顯著,基本達到國際化水平;兩市旅游經濟實體運營平穩(wěn),發(fā)展態(tài)勢不溫不火,國際市場拓展能力欠缺,其中蘇州旅游人才國際性有待提高,故兩市旅游接待服務僅初步符合國際化要求;與國內很多城市類似,兩市國際旅游營銷投入少,收效相應有限,遠未達到國際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旅游競爭日趨白熱化,這種競爭已不局限于旅游資源和產品,而是擴展到旅游接待、國際營銷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恰是兩市旅游業(yè)軟肋所在。第三,從城市環(huán)境國際化競爭力各指標得分看,兩市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已基本符合國際標準,而國際交流能力較薄弱,尚不具備競爭力。國際旅游城市應具備滿足國際游客活動的環(huán)境,這就要求城市在經濟水平、基礎設施、語言環(huán)境、市民素質、生態(tài)狀況等方面達到國際標準,目前兩市城市環(huán)境已基本具備國際化接待能力。南京、蘇州作為省轄市,沒有首都、特區(qū)、直轄市那樣得天獨厚的對外交流平臺,對國際人流、信息流、科技流的聚集能力受到限制,更談不上借此渠道宣傳城市旅游業(yè)、招徠國際旅游客流了。如何通過頻繁的國際交流向世界展示城市與旅游,借以提升旅游國際化水平,將成為兩市今后的重要課題。綜上,南京、蘇州旅游業(yè)發(fā)展已具備不少有利條件,但在國際化道路上繼續(xù)前行仍需付出艱苦努力。在旅游產品和城市環(huán)境日臻完善的條件下,如何培育國際化旅游企業(yè),打造一流旅游服務,形成國際化營銷和交流能力,把旅游產品完美推向國際市場,是兩市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此外,蘇州還應提高旅游人才國際化水平,南京則應提升經濟環(huán)境國際化程度。4結論圖1南京與蘇州旅游國際化二級指標得分匯總圖Fig.1Collectionofscoresofsecondgradeindexeson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inNanjingandSuzhou第一,本文著力構建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用于城市旅游國際化系統(tǒng)評估:分析總得分和二級指標得分,可整體把握該城市旅游國際化程度和主要優(yōu)劣勢;檢驗三級指標得分,可找出該城市差距的具體癥結點,從而有助于制定針對性措施。在70個三級指標選取時,以客觀數據指標為主(占指標總數的91.4%),指標量化盡可能減少主觀因素,避免分析結果過分依賴原始數據,提高了體系的可操作性、公正性和可靠性。第二,以南京、蘇州為例進行實證分析,得到了較全面客觀的結果,與兩市旅游發(fā)展實際基本吻合,可見該體系是一種可行的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方法。將旅游業(yè)發(fā)展目標定位為國際化,表明了國內相關城市適應國際旅游經濟發(fā)展大趨勢、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魄力和決心,本研究對它們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第三,受數據采集的限制,本文還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小規(guī)模問卷調查數據尚不足以對6個定性指標下結論性意見、指標體系的合理性仍需大量案例城市數據佐證等,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化。此外,本文實證研究,囿于篇幅所限,無法一一評析南京、蘇州三級指標得分,探討兩市旅游國際化實施戰(zhàn)略,旨在拋磚引玉,不足之處請指正。致謝:本文得到了江蘇省旅游局吳群蔚處長的熱情協(xié)助,南京市旅游局和蘇州市旅游局為本文提供了部分數據,謹致謝意!注釋:①將指標征求意見表寄給各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