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國山水詩的美學特征論中國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摘要:中國山水詩源遠流長。山水詩既是對自然山水美的藝術(shù)提煉,又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因此具有豐富的美學內(nèi)涵。關(guān)鍵詞:山水詩;源流;審美;美感;意蘊千山競秀,萬壑爭榮,大自然的雄偉壯麗,祖國山水的靈秀俊美,處處觸發(fā)詩人的靈感,激蕩詩人的情懷,使許多清麗的佳句從詩人的筆底流瀉而出?!按溘值ぱ虑д僧?,白云紅葉一溪詩”,在龔自珍的筆下,黃山的山水風物就是美麗的畫,優(yōu)美的詩。山水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詩人游覽山水名勝后有感而發(fā),從而留下的詩句詞章。山水詩,不僅是詩人心靈的火花,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對自然山水美的精華的藝術(shù)提煉,因此具有獨特的美學內(nèi)涵。一、中國山水詩源流中國最早認識山水審美價值并以之作為審美對象的,是兩千多年以前的莊子和孔子。莊山水的優(yōu)美和壯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氣宇軒昂,巋然不動;如浩蕩之流水,生生不息,長久永恒??鬃铀钌械?,是人與自然的相親共融、和諧共處,并把自然美當作人格美的參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論語》的記載中,孔子對其他學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為然,惟獨對曾哲的述志感興趣: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味而歸。(《論語·先進》)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貼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戲游泳,在涼爽的和風中舞蹈歌吟,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懷,這是多么愉悅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諸多論述中,雖然重在自然美對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卻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美的獨到發(fā)現(xiàn)。莊子與孔子的思想,標志著中國自然山水審美觀的形成,從而匯成了我國山水美學思想的源流。中國的山水詩人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浸潤下,將審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從中抒發(fā)個人,山游‘眾的情懷。“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為名山這是李白留下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小”,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絕唱。他們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澤畔,借詩抒發(fā)人生情懷,給山水增添光彩,賦人生予壯麗。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著詩人投人其懷抱,使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qū)矣?!?劉想《文心雕龍·神思篇》)詩人之神思與風云并驅(qū),詩情與山海為一體,物我兩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諸文字,發(fā)而為詩。山水詩在詩人的創(chuàng)造下,如姥紫嫣紅的爛漫山花,開遍在祖國的山山水水,成了歷史長河中一枝枝藝術(shù)奇葩。追溯中國的山水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最先萌芽于先秦兩漢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許多對自然風物的描寫,生動傳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詩的名句,廣為流傳。如“兼蔑蒼蒼,白露為霜”,“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興視夜,明星有爛”,“綠竹琦椅”,“習習谷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辭、漢賦,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寫,且色彩絢麗,奇?zhèn)ピ庨?,如屈原的《桔頌》、《湘夫人》等。從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進人了人們的審美視野,喚起人們對自然美的審美意識的覺醒。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山水詩形成的自覺時期。“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晉宋之間,隨著玄談之風的漸退,詩文的風格改變了,寫山水詩的文人多了起來,出現(xiàn)了陶淵明、謝靈運、謝眺、鮑照等山水詩名家。他們的山水詩(包括田園詩),清新雋美,恬淡自然,意境深遠,把自然山水描寫得傳神逼真,顯示出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陶、謝等詩人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自然山水詩正式形成并成為獨立的文學樣式。唐代是我國山水詩的成熟繁盛期,當時名家輩出,詩海如潮?!疤瞥跛慕堋币髡b風月的山水詩給初唐文壇帶來的清新詩風,古今稱道。李白所歌詠的巴山蜀水、長江黃河、天姥、九華,杜甫所眷戀的泰山極頂、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維山水詩的輛川煙雨,孟浩然筆底的荊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廬桃花,劉禹錫的巫山神女、西塞風光,韓愈描繪的山石以及嶺南風光,柳宗元筆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煙雨,張繼的楓橋夜泊,溫庭摘的“雞聲茅店月”,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都是千古傳唱的詩句。陳子昂登幽州臺的歌唱,王之煥在鶴鵲樓頭遠眺西山的落日,崔穎在黃鶴樓上的題詩,也為人們津津樂道。還有王昌齡塞上風光的描寫,高適、岑參雄壯悲涼的邊塞詩……都是以美的畫卷激蕩人們的情懷,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從此,中國山水詩成浩蕩之勢,并匯成了滾滾向前發(fā)展的洪流。二、山水詩的美感生成大自然名山勝水的壯麗秀美,“造化鐘神秀”,古往今來的山水詩人的生花妙筆,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詩與山水美交相輝映,閃爍著璀璨奪目的審美光彩。著名詩人歌德說:“藝術(shù)要通過一種完整的整體向世界說話。但這種完整體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實,或者說是一種豐富的神圣的精神貫注生氣的結(jié)果?!?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137頁)這揭示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詩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創(chuàng)作者必須把個體的精神性靈貫注到對象的描寫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動人的審美境界。中國詩學家也十分注重這個問題,他們在主張“師法造化”的同時,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寫山川景物的時候,注重注人詩人的“心智”和“生氣”,從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國的山水詩,尤其是優(yōu)秀的作品,總是詩人對山川審美觀照的產(chǎn)物。它寫的是美的山川,顯示出來的卻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詩人的審美理想,還有巧妙的創(chuàng)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給人提供的是獨特的審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詩奇?zhèn)ス妍?,氣勢驚天動地,“落筆驚天地,詩成泣鬼神”,其給人的審美震撼力是強烈的。山水詩是“人化自然”的產(chǎn)品,也是人的本質(zhì)力量對象化的體現(xiàn)。吳景旭的《歷代詩話》卷四十九“香”條載:竹初無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靜,風吹細細香”之句;雪初無香,李白有“瑤臺雪花數(shù)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之句;……云初無香,盧象有“云氣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說香,使本色之外,筆補造化。本來竹葉、雪花、云氣皆無香氣,可是經(jīng)過詩人的點化,卻香氣四溢,構(gòu)成了獨特的審美意境。其實這是詩人的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請欣賞王維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荊澳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蹙S《山中》遠上寒山石徑科,白云深外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拍痢渡叫小愤@兩首山水詩,寫的都是山中的楓葉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靜美。不過王維寫得空檬飄忽,意境朦朧,撲朔迷離,重在點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寫山中的紅葉以襯托深秋景色:它們層層簇簇,漫山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鮮花還要艷麗;它們與青山白云交相輝映,色彩更顯絢麗多姿,使人流連忘返??梢钥闯?,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描寫,都加人了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成分,錦上添花,鑲金砌玉,創(chuàng)造了耐人尋味的審美意境,創(chuàng)造出一個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由此可知,山水詩因得天地的靈氣和造化的神妙,又滲人了詩人的慧心蘭質(zhì)和審美創(chuàng)造,故而具有豐厚的、多層次的美感。三、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歷代山水詩成就有高低,但就總體來看,它們總是從審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種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內(nèi)在蘊涵,挖掘它們的審美價值,并表現(xiàn)出詩人的審美評價,寄托他們的審美理想,從而提供給人的是豐富的美學內(nèi)涵:或雄偉壯麗,或清新秀麗,或純樸自然,或幽邀深遠,或恬淡空靈,或絢麗纖稼……閱讀山水詩,猶如漫步美麗的畫廊,又如沐春風,如飲甘泉,心曠神怡,使人獲得多種美感享受。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詩選序》里寫道:“我覺得,一首好詩就象是一閉美妙的音樂,或者象是一顆味道甘美的橄欖,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長的路,細細吟哦,不斷體會,余韻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復(fù)背誦人們的一首好詩時,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長的山路?!藗円幻嫣絼賹び?,一面誦它幾首,指點江山,印證美句,也是別有一番情趣的?!边@段話用“余韻”、“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詞,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詩的美感內(nèi)涵。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1.美的豐富性。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是豐富多彩的,令人賞心悅目的。有時同一首詩的內(nèi)容,也顯示出多樣的美感內(nèi)涵。如歐陽修寫的《采桑子》詞十首,總題為《西湖念語》,是詩人在穎州西湖的記游詞,分別寫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時之景,晝夜變化及近景遠景等十種景觀,顯示出不同的妙處:“輕舟短掉西湖好?!弊〈诰G水清波上蕩漾,“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痹趧又匈p景,自有一番雅趣閑情?!按荷钣赀^西湖好”。雨過天晴,四野清新?!鞍倩軤庡麖S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贝河曜虧櫫嘶ú?,喚醒了大地,到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紅花像火焰般的艷麗,給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爱嫶d酒西湖好?!痹诋嫶巷嬔?,歡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wěn)泛平波任醉眠?!睅е浑p醉眼觀景,覺得“行云卻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別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覺,營造了一種朦朧之美?!叭悍歼^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殘紅,飛絮檬檬”時游湖,另有一種清淡空闊的感覺,“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這與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種不同的美?!昂稳私赓p西湖好?!币粋€人靜觀遠眺,獲得更多的感受?!罢l知閑憑欄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眼前展現(xiàn)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引人遐想?!扒迕魃纤任骱谩?。紅男綠女,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過清明上巳節(jié),“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鈾車?’’熙熙攘攘,非常熱鬧,“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置身于這熱烈的人流中,增加濃厚的美感?!昂苫ㄩ_后西湖好”。夏日賞荷,“畫船撐人花深處,香泛金影,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泵谰谱砣?,荷香也醉人,在煙雨朦朧中帶著醉意歸來,有著十分暢意的美感?!疤烊菟骱谩?。秋日的西湖,“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駿鶯(升仙而去)?人在舟中便是仙”。秋天月色下的湖面,像“一片瓊田”,這時夜游最美,有飄飄欲仙的感覺。還有“殘霞夕照西湖好”。在夕陽無限好的黃昏時刻到湖上游玩,會感到一種人去湖空,“野岸無人舟自橫”的寧靜美,等等。后人在評歐陽修這組山水詩時說:“十詞無一重復(fù)之意?!?龍榆生編《唐宋名家詞選》第70頁)真是寫盡了穎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美,顯示了山水詩豐富的美學內(nèi)涵。2.聲色之美。中國山水詩注重聲情并茂,繪影傳神,盡展山水神韻之美,使自然景色更加絢麗多姿。在《詩經(jīng)》里,詩人就開始利用雙聲疊韻的詞語和富有色彩感的句子,來表現(xiàn)自然的聲色美?!对娊?jīng)》的第一首《關(guān)難》的“關(guān)關(guān)堆鴻”,“關(guān)關(guān)”二字,便是象聲詞,表現(xiàn)水鳥鳴叫的優(yōu)美聲音。還有“習習谷風”,“河水洋洋”,“楊柳依依”,“灼灼其華”,等等,無不表現(xiàn)出聲色之美。后來的詩人繼承并發(fā)揚這個傳統(tǒng),使我國的山水詩,充滿了花香鳥語,山水清音,萬紫千紅,色彩斑斕。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這種夕陽下的江景,輝煌燦爛,鮮紅一片,使人著迷。等到下弦月上來時,“露似真珠月似弓”所構(gòu)成的皎潔寧靜而迷人的江中之夜,就更加使人陶醉了。白居易是個寫自然聲色美的能手,他有許多像《暮江吟》這樣優(yōu)美的山水詩。杜荀鶴的《閩中秋思》,表現(xiàn)的是秋聲秋雨,卻有著另外一種聲色構(gòu)成的意境美: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業(yè)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這里山海相連,時值深秋,紫菊盛開,紅蕉葉茂。雨淋使紫菊濃淡勻稱,叢叢簇簇,色彩更為明凈秀麗;風弄蕉葉,嘩嘩作響,夾著滴滴雨聲,似在低吟高唱一曲凄切的秋聲,這構(gòu)成了一幅別有風情和韻味的藝術(shù)畫面。柳宗元的《漁翁》更是一幅聲色并茂的美麗圖畫:漁翁夜傍西宕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稍日出不見人,矣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中下流,巖上無心云相逐。這里寫的是湘江的風光,它山青水碧,藍天白云,色彩秀麗。“矣乃一聲山水綠”,那漁船的搖槽聲,清亮悠遠,蕩綠了水面倒映著的山山水水。在這寂靜的山水中,顯得更加清幽。3.如畫之美。優(yōu)美的山水詩猶如美麗的山水畫,充滿著詩情畫意,徜徉其中,如漫步畫里,可得到無窮的審美享受。張志和的《漁歌子》五章,每一章都是一幅很優(yōu)美的畫卷。如第一章: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級魚肥。青薯笠,綠羨衣,料飛細雨不須歸。這是一幅生動的漁舟風雨圖。清人劉熙載說它“風流千古”,“妙造通化”。其他四章也都是有著濃郁的詩情畫意。王維的山水詩清新空靈,優(yōu)美如畫,意味深遠。蘇軾在讀王維的《藍田煙雨》時說過:“味摩潔之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山水詩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把握山川景物的特性,通過氣氛的烘托,創(chuàng)造深遠的意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詩人還通過動靜結(jié)合,聲色點染,構(gòu)成美麗的圖畫。“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架家漱))這是描繪架家獺的一幅秋風秋雨的充滿律動的圖畫?!叭碎e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落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這是鳥鳴澗靜夜的獨特景色。山澗雖有鳥鳴,卻使人覺得分外寂靜,達到了“鳥鳴山更幽”的藝術(shù)效果。“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唉》)這是動靜結(jié)合所造成的秋雨夜涼的山間美景。還有通過色彩美來構(gòu)畫的:“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山居即事》)“日出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還有運用虛實相生的效果構(gòu)畫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大摸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睂懙亩际茄矍暗囊恍嵕埃o人無限寬廣的感覺,境界大大超出了人們的視野之外,創(chuàng)造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由于王維真正做到“詩中有畫”與“畫中有詩”,從而成為“舉世宗之”(蘇軾《跋漢杰畫山》)的人物。法國畫家弗列斯諾埃指出:“一首詩象似一幅畫,那末一幅畫就應(yīng)該力求象一首詩?!L畫時常被稱為無聲詩;詩時常被稱為能言畫?!?伍盆甫《畫中詩與藝術(shù)想象》)吳景旭的《歷代詩話》卷四十九“香”條載:竹初無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靜,風吹細細香”之句;雪初無香,李白有“瑤臺雪花數(shù)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之句;……云初無香,盧象有“云氣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說香,使本色之外,筆補造化。本來竹葉、雪花、云氣皆無香氣,可是經(jīng)過詩人的點化,卻香氣四溢,構(gòu)成了獨特的審美意境。其實這是詩人的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請欣賞王維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荊澳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蹙S《山中》遠上寒山石徑科,白云深外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這兩首山水詩,寫的都是山中的楓葉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靜美。不過王維寫得空檬飄忽,意境朦朧,撲朔迷離,重在點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寫山中的紅葉以襯托深秋景色:它們層層簇簇,漫山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鮮花還要艷麗;它們與青山白云交相輝映,色彩更顯絢麗多姿,使人流連忘返。可以看出,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描寫,都加人了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成分,錦上添花,鑲金砌玉,創(chuàng)造了耐人尋味的審美意境,創(chuàng)造出一個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由此可知,山水詩因得天地的靈氣和造化的神妙,又滲人了詩人的慧心蘭質(zhì)和審美創(chuàng)造,故而具有豐厚的、多層次的美感。三、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歷代山水詩成就有高低,但就總體來看,它們總是從審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種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內(nèi)在蘊涵,挖掘它們的審美價值,并表現(xiàn)出詩人的審美評價,寄托他們的審美理想,從而提供給人的是豐富的美學內(nèi)涵:或雄偉壯麗,或清新秀麗,或純樸自然,或幽邀深遠,或恬淡空靈,或絢麗纖稼……閱讀山水詩,猶如漫步美麗的畫廊,又如沐春風,如飲甘泉,心曠神怡,使人獲得多種美感享受。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詩選序》里寫道:“我覺得,一首好詩就象是一閉美妙的音樂,或者象是一顆味道甘美的橄欖,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長的路,細細吟哦,不斷體會,余韻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復(fù)背誦人們的一首好詩時,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長的山路?!藗円幻嫣絼賹び?,一面誦它幾首,指點江山,印證美句,也是別有一番情趣的?!边@段話用“余韻”、“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詞,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詩的美感內(nèi)涵。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1.美的豐富性。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是豐富多彩的,令人賞心悅目的。有時同一首詩的內(nèi)容,也顯示出多樣的美感內(nèi)涵。如歐陽修寫的《采桑子》詞十首,總題為《西湖念語》,是詩人在穎州西湖的記游詞,分別寫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時之景,晝夜變化及近景遠景等十種景觀,顯示出不同的妙處:“輕舟短掉西湖好?!弊〈诰G水清波上蕩漾,“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痹趧又匈p景,自有一番雅趣閑情?!按荷钣赀^西湖好”。雨過天晴,四野清新?!鞍倩軤庡麖S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贝河曜虧櫫嘶ú荩瑔拘蚜舜蟮?,到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紅花像火焰般的艷麗,給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爱嫶d酒西湖好?!痹诋嫶巷嬔?,歡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wěn)泛平波任醉眠。”帶著一雙醉眼觀景,覺得“行云卻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別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覺,營造了一種朦朧之美?!叭悍歼^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殘紅,飛絮檬檬”時游湖,另有一種清淡空闊的感覺,“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這與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種不同的美。“何人解賞西湖好?!币粋€人靜觀遠眺,獲得更多的感受?!罢l知閑憑欄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眼前展現(xiàn)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引人遐想。“清明上巳西湖好”。紅男綠女,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過清明上巳節(jié),“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鈾車?’’熙熙攘攘,非常熱鬧,這是多么愉悅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諸多論述中,雖然重在自然美對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卻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美的獨到發(fā)現(xiàn)。莊子與孔子的思想,標志著中國自然山水審美觀的形成,從而匯成了我國山水美學思想的源流。中國的山水詩人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浸潤下,將審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從中抒發(fā)個人,山游‘眾的情懷?!拔逶缹は刹晦o遠,一生好為名山這是李白留下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小”,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絕唱。他們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澤畔,借詩抒發(fā)人生情懷,給山水增添光彩,賦人生予壯麗。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著詩人投人其懷抱,使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qū)矣?!?劉想《文心雕龍·神思篇》)詩人之神思與風云并驅(qū),詩情與山海為一體,物我兩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諸文字,發(fā)而為詩。山水詩在詩人的創(chuàng)造下,如姥紫嫣紅的爛漫山花,開遍在祖國的山山水水,成了歷史長河中一枝枝藝術(shù)奇葩。追溯中國的山水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最先萌芽于先秦兩漢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許多對自然風物的描寫,生動傳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詩的名句,廣為流傳。如“兼蔑蒼蒼,白露為霜”,“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興視夜,明星有爛”,“綠竹琦椅”,“習習谷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辭、漢賦,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寫,且色彩絢麗,奇?zhèn)ピ庨?,如屈原的《桔頌》、《湘夫人》等。從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進人了人們的審美視野,喚起人們對自然美的審美意識的覺醒。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山水詩形成的自覺時期。“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晉宋之間,隨著玄談之風的漸退,詩文的風格改變了,寫山水詩的文人多了起來,出現(xiàn)了陶淵明、謝靈運、謝眺、鮑照等山水詩名家。他們的山水詩(包括田園詩),清新雋美,恬淡自然,意境深遠,把自然山水描寫得傳神逼真,顯示出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陶、謝等詩人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自然山水詩正式形成并成為獨立的文學樣式。唐代是我國山水詩的成熟繁盛期,當時名家輩出,詩海如潮?!疤瞥跛慕堋币髡b風月的山水詩給初唐文壇帶來的清新詩風,古今稱道。李白所歌詠的巴山蜀水、長江黃河、天姥、九華,杜甫所眷戀的泰山極頂、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維山水詩的輛川煙雨,孟浩然筆底的荊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廬桃花,劉禹錫的巫山神女、西塞風光,韓愈描繪的山石以及嶺南風光,柳宗元筆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煙雨,張繼的楓橋夜泊,溫庭摘的“雞聲茅店月”,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都是千古傳唱的詩句。陳子昂登幽州臺的歌唱,王之煥在鶴鵲樓頭遠眺西山的落日,崔穎在黃鶴樓上的題詩,也為人們津津樂道。還有王昌齡塞上風光的描寫,高適、岑參雄壯悲涼的邊塞詩……都是以美的畫卷激蕩人們的情懷,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從此,中國山水詩成浩蕩之勢,并匯成了滾滾向前發(fā)展的洪流。二、山水詩的美感生成大自然名山勝水的壯麗秀美,“造化鐘神秀”,古往今來的山水詩人的生花妙筆,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詩與山水美交相輝映,閃爍著璀璨奪目的審美光彩。著名詩人歌德說:“藝術(shù)要通過一種完整的整體向世界說話。但這種完整體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實,或者說是一種豐富的神圣的精神貫注生氣的結(jié)果?!?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137頁)這揭示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詩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創(chuàng)作者必須把個體的精神性靈貫注到對象的描寫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動人的審美境界。中國詩學家也十分注重這個問題,他們在主張“師法造化”的同時,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寫山川景物的時候,注重注人詩人的“心智”和“生氣”,從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國的山水詩,尤其是優(yōu)秀的作品,總是詩人對山川審美觀照的產(chǎn)物。它寫的是美的山川,顯示出來的卻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詩人的審美理想,還有巧妙的創(chuàng)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給人提供的是獨特的審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詩奇?zhèn)ス妍?,氣勢驚天動地,“落筆驚天地,詩成泣鬼神”,其給人的審美震撼力是強烈的。山水詩是“人化自然”的產(chǎn)品,也論中國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千山競秀,萬壑爭榮,大自然的雄偉壯麗,祖國山水的靈秀俊美,處處觸發(fā)詩人的靈感,激蕩詩人的情懷,使許多清麗的佳句從詩人的筆底流瀉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畫,白云紅葉一溪詩”,在龔自珍的筆下,黃山的山風物就是美麗的畫,優(yōu)美的詩。山水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詩人游覽山水名勝后有感而發(fā),從而留下的詩句詞章。山水詩,不僅是詩人心靈的火花,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對自然山水美的精華的藝術(shù)提煉,因此具有獨特的美學內(nèi)涵。一、中國山水詩源流中國最早認識山水審美價值并以之作為審美對象的,是兩千多年以前的莊子和孔子。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文人對自然美的審美意識的覺醒。他繼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認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著美的內(nèi)容和美的法則。他在《莊子·知北游》中寫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認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則的,因此,他要求人們的一切行動,都要順乎自然,返樸歸真?!吧搅峙c,皋垠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莊子·知北游))莊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境界,向往‘舊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了·讓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莊子對大自然的崇拜,對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的追求,擴展了人們的審美領(lǐng)域,對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識的形成和覺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義??鬃幼鳛槿寮宜枷氲膭?chuàng)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標準來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論語·雍也》中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這里,孔子以山水的優(yōu)美和壯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氣宇軒昂,巋然不動;如浩蕩之流水,生生不息,長久永恒??鬃铀钌械?,是人與自然的相親共融、和諧共處,并把自然美當作人格美的參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論語》的記載中,孔子對其他學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為然,惟獨對曾哲的述志感興趣: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味而歸。(《論語·先進》)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貼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戲游泳,在涼爽的和風中舞蹈歌吟,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懷,這種“詩美如畫”的特點,大大增加了山水詩的美學內(nèi)涵。4.意蘊之美。元代詩人薛昂夫曾說:“一樣風波,有吟人景便多”(薛昂夫《殿前歡·秋》)。同樣的山光水色,一經(jīng)詩人吟哦,便增添光彩,富于審美情趣。這是為何?這是因為經(jīng)過詩人吟哦過的自然山水,便賦予了審美意蘊、象征意蘊、人格意蘊、歷史意蘊,等等,使山水詩富于意蘊美感。第一,審美意蘊。如有關(guān)杭州西湖的山水詩,蘇軾的詩句“淡妝濃抹總相宜”,確定了它的審美特色。楊萬里的“六月西湖綿繡鄉(xiāng),千層翠蓋萬紅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主要通過濃抹重彩,描繪西湖秀美的個性。薛昂夫的一首散曲,更把西湖秀美的個性寫活了:“繞蘇堤,旋尋題;西施已領(lǐng)詩人意,回首有情風萬里。湖,如鏡里;山,如畫里?!痹娙朔鲋裰?,在蘇堤上漫步,同時觀賞湖光山色,尋覓詩情?!昂珑R里;山,如畫里?!焙⑸饺空宫F(xiàn)在詩人眼前。西湖之所以溫柔美麗,風情萬種,讓人置身其中,有如畫里,都是因為詩人對山水的描繪中,給它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第1單元 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第12課時 練習三(1)|蘇教版
- 2025年企業(yè)員工體檢協(xié)議先例文本
- 2025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大單元教學名師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聯(lián)網(wǎng)渠道框架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房屋租賃合同房東責任保險附加版
- 2025年度返點合作協(xié)議版:新零售場景下的返利機制約定
- 2025年度全款購車汽車用品贈送合同范本
- 2025年貴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度煙酒店區(qū)域市場拓展與渠道建設(shè)合作協(xié)議合同
- 高中校長在2025春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2025年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春季開學第一課(人教版) 2024-2025學年 典型例題系列(2025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人教版) 課件
- 高教版2023年中職教科書《語文》(基礎(chǔ)模塊)上冊教案全冊
- 存款代持協(xié)議書范文模板
- 2023年部編人教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課件【全套】
- 基礎(chǔ)模塊下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2
- 光伏項目施工總進度計劃表(含三級)
- DB32-T 4757-2024 連棟塑料薄膜溫室建造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4年云上貴州大數(shù)據(jù)(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教學參考)完整版
- 關(guān)于材料認質(zhì)認價的申請(材料價格調(diào)差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