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教學設計_第1頁
《詩人》教學設計_第2頁
《詩人》教學設計_第3頁
《詩人》教學設計_第4頁
《詩人》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第第頁《詩人》教學設計《詩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學問與力量:

1、學會12個字,熟悉9個字。能借助工具書和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齒、呈現(xiàn)、真諦”的意思。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細細品讀體會詩句,情感熏陶,突破重難點。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能在了解全文大致內容的基礎上,使孩子們感嘆文字的強大生命力與變換無窮、凈化心靈的魅力。

教學重點:

精學課文1-5自然段,品讀體會詩句,理解課文內容,能感情朗讀。

〔本課1-5節(jié)中的詩句是教學重點。要帶著同學細細品讀、體會,是關心理解第6自然段總結段落乃至理解全文大意的途徑與關鍵。〕

教學難點:

品讀體會詩句。

教具支配:生字卡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日老師要帶你們去見一個奇妙的人,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詩人〔板書課題〕,當讀到詩人兩個字時,你們首先會想到什么嗎?今日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詩人的課文,看看眼中的詩人是什么樣子的。

二、初讀:

1、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

3、通讀課文,正音。

4、回答:眼中的詩人是什么?〔畫家,音樂家,魔術師,哲學家,文學家〕

師過渡:真驚奇一個詩人在眼中竟然能融畫家,音樂家等五家為一體,太不行思議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畫了一幅什么樣的畫呢?

三、精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師:出示詩句:

“一池碧綠,襯托著白里透紅的荷花?!?/p>

“蔚藍的天幕,點綴著朵朵銀花,片片白絮?!?/p>

〔2〕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指名生談感受。

〔4〕指導朗讀:讀出畫面的顏色美。

〔5〕師:這么秀麗的畫,詩人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呢?〔用文字〕板書:用文字

2、學習其次自然段:出示詩句

“嘩啦嘩啦的雨聲,吱吱喳喳的蟲鳴,大自然的組曲想起來了?!?/p>

“公雞的歌真了不得,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陽吊起!”

〔1〕自由朗讀

〔2〕說說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留意引導同學讀出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特點與差異,有的是雄壯之聲,有的則是細碎活潑之聲,它們都富有強大的生命力,都是大自然中得天獨厚的音樂家。同時讀出公雞那了不得的感覺。

〔4〕指名讀、齊讀。

師過渡:多悅耳的聲音呀!詩人本事真大,能讓靜默無聲的文字奏出動聽的樂章,你們覺得詩人了不得嗎?詩人奇妙的地方還有許多許多呢!下節(jié)課我們連續(xù)學習!

三、學習生字。

學習“繪、襯”等上排6個字。

讓同學多識記字形:“襯”是衣字旁,多一小撇;“斜、醉”倆字留意左右邊的間架結構,都屬于左緊右松型的,“哲”留意上大下小,而不是上下相當,上半部分左右不要離得太開;“齒”,留意下半部分的比例,人不要寫得太小或太大,下面豎折豎的大小也要適中。還要讓同學自己觀看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老師可適當作書寫示范。

其次課時

一、復習生字。

抽讀生字卡片。

二、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詩人真是了不得,可以成為畫家和音樂家,還記得詩人是怎樣使文字繪杰出彩斑斕的圖畫與奏出動聽的奇妙音樂的嗎?〔回憶,背誦一、二自然段以及詩句。〕想知道詩人還有其他了不得的地方嗎?

三、精學3-7自然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首詩句:〔小黑板出示詩句〕

“斜陽醉倒了,摔了個跟頭,跌在西山后。”

“我張快樂靈的翅膀,飛進云端逐彩霞?!?/p>

師:讀了詩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發(fā)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首詩句:〔小黑板出示詩句〕

“什么東西最具破壞力?是自滿!”

“自滿破壞的是什么?是前途。”

師:讀了詩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發(fā)言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詩人除了是畫家、音樂家、魔術師、哲學家以外,你們知道詩人還是什么家嗎?〔文學家〕從哪里知道的?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指名或齊讀第五自然段,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看法。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為什么說詩人給文字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令平凡變得不平凡了呢?結合前面的任意消失的一首或幾首詩句,可以談談你的想法。引導同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本段?!?/p>

指導朗讀,引導同學讀出敬佩的語氣。

師:是啊,這就是詩人,當你讀這那些奇妙的詩句……〔師感情范讀第6自然段,此段也是前1—5自然段的總結段落。〕理解“真諦”一詞?!沧鋈说?深刻道理〕

師:詩人是如此的宏大,了不得,你們喜愛詩人嗎?你們敬佩詩人嗎?你們想成為詩人嗎?不要以為老師又在吹牛,其實呀,詩,并不是難學的東西。只要你們根據下面這樣做了,你們肯定能成為了不得的詩人!齊讀第7自然段。

四、學習生字。

學習“具、幅”等下排6個字。

讓同學多識記字形:“具”字里面三橫;“肯”字留意上窄下寬,中間一橫最長,“察”留意上中下結構,留意中間部分的寫法與比例。還要讓同學自己觀看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老師可適當作書寫示范。

板書設計:

畫家

音樂家

1、詩人魔術師奇妙〔用文字〕

哲學家

文學家

《詩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看法: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增添同學的民族驕傲感;通過我國古代思想家不畏艱辛、追求真理的故事,培育同學堅忍不拔的品質和刻苦鉆研、勇于制造的精神。

力量:通過了解愛國詩人屈原,暢談體會和感想,培育同學的分析力量、思想力量和語言表達力量。

學問: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了解他熊熊的愛國之志,為中國古代文化進展做出的奉獻及其在國內外享有的聲譽。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1.培育同學主動發(fā)言、仔細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2.培育同學的分析力量、思想力量和語言表達力量。

3.提高同學搜集、整理資料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屈原不屈的意志,壯懷激烈的氣節(jié)和風骨,劇烈的愛憎和戰(zhàn)斗的革命風格。

教學預備:

1.老師預備

多媒體

2.同學課前預習:

課前搜集有關屈原的相關圖片以及文字資料;整理虧原的有關愛國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談話引入課題

1.你能說一句你印象較深的孔子的名言嗎?

2.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有些地方還要進行劃龍舟競賽。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二、揭題并板書

愛國詩人——屈原

三、學習新課

(一)指導同學自讀課本第55頁,并將自己感受較深的地方勾畫出來。

(二)全班溝通

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讓同學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和代表作品。

1.指名溝通自學結果。

2.補充溝通課前搜集屈原相關資料。

3.老師結合同學溝通狀況作相應的補充。

〔1〕他創(chuàng)作了《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作品,以抒發(fā)自己的崇高抱負和他對楚國和人民的喜愛,表達對腐朽的舊貴族的生氣。

〔2〕屈原不僅是一位很有理想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宏大的詩人。他汲取民間的文學形式,采納方言音韻,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制造了一種新詩歌體裁,即楚辭體,代表作《離騷》。

其中,可以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也可以利用《離騷》中的部分詩句,突出說明屈原對楚國人民的膚淺喜愛和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

(三)商量:

1.屈原具有哪些品質?

2.說說人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全班商量,各抒己見,老師點撥,總結。

(四)寫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進行一次屈原紀念碑碑文征集活動,你怎樣寫?

1.同學預備。

2.溝通碑文。

3.評比最正確碑文。

四、談感受,說體會

說說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感受和體會?可從各個方面說。

附:板書設計

《詩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積累詞語,把握重點字詞;

2、摘抄課文中消失的詩句,并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品嘗,了解物候現(xiàn)象的改變

情感看法和價值觀: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教學重點:積累詞語、詩句,了解物候改變

教學難點:閱讀品嘗,了解物候現(xiàn)象的改變

課時支配:一課時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教具預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文,導入新課:

請幾位同學背誦上節(jié)課詩詞。鳥語花香都是大自然的語言,今日讓我們來看看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二、簡介:

竺可楨,1890年至1974年,浙江上虞人,有名的科學家、教育家。

三、題目解析: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說的就是唐宋詩歌中吟詠的四季景色。本文借唐宋詩中的一些詩句,介紹相關的物候學問。

四、正音、識字:

卉〔huì〕勰〔xié〕瀛〔yíng〕滹沱〔hūtuó〕

蕃〔fān〕瀼〔ràng〕涪〔fú〕

五、解析課文:

1、觀賞課文中消失的幾首詩:〔聽詩歌的朗讀及解析〕

2、同學自由朗讀課文,師板書。師生共同完成板書。

板書設計:

詩人詩文物候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草木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規(guī)律

2、循環(huán)隨物候轉變。

李白

王安石“東風已綠瀛州草…”

《扶風豪士歌》

“春風又綠江南岸…”物候有區(qū)域性

李益

劉禹錫

王之渙

毛潤之《臨滹沱見蕃使》

《竹枝詞》

《出塞》

《送瘟神》楊柳是初春的象征;物候的地域性和歷史變遷是分不開的。

杜甫“西川有杜鵑…”侯鳥與物候的關系

陸游《鳥啼》侯鳥與農事的關系

六、拓展延長:

請你搜尋自己積累的詩詞,歸納詩詞中的物候現(xiàn)象。

〔生完成于聯(lián)系本,師加以適當指導?!?/p>

七、歸納:

到處留心皆學問,認真觀看身邊的事物,增進自己的見識、修養(yǎng)。

《詩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熟悉課后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關鍵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并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感受愛國詩人屈原的偉精神,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有哪些風俗嗎?這些風俗是怎么來的呢?

2、出示課題。

3、溝通收集的有關屈原的資料。

二、初步感知課文,自同學字。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畫出文中的生字,自同學字詞。

3、說說自己對屈原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三、檢查溝通自學狀況。

重點檢查生字詞的學習狀況及對屈原的了解。

四、自學課文內容。

1、讀課題說說從課題看,是從哪些方面寫屈原的。

2、從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屈原的愛國?在書上圈圈畫畫,并標上序號。

3、課文哪一小節(jié)重點寫了屈原是一個詩人?他的詩有哪些特點?把他的詩句畫下來,理解這些詩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