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_第1頁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_第2頁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_第3頁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_第4頁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第1頁/共46頁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類別=犯罪凡是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危害社會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比如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一、懂得犯罪后果第2頁/共46頁“這是我的地盤,趕緊把錢拿出來,不然有你的好看!”邊說邊舉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槍。不到18歲的青少年王歡和自己的三個伙伴,組成了一個小團體,除去上網(wǎng)外,他們就是在距學校門前一百米處攔截學生要錢,不給就打,甚至搜身、搶奪。一旦上網(wǎng)將搶來的錢花盡,他們便又開始針對學生下手。王歡與伙伴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有什么特點?要承擔什么后果?其行為是搶劫,是犯罪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第3頁/共46頁一、了解罪與罰盜竊了殘疾人的財產,造成了導致殘疾人雙腿截肢的嚴重后果,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閱讀教材P105活動框中的案例,思考、討論問題:小凡的盜竊金額并不大,卻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樣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探究活動一:小凡盜竊

第4頁/共46頁犯罪是什么行為=犯罪違反刑事法律法規(guī)

(刑法)簡單地說,就是關于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指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第5頁/共46頁造成他人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判刑坐牢、自毀前程家庭破裂,親人痛苦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影響社會安定對他人的危害

對自己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

對社會的危害

犯罪的危害性第6頁/共46頁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最本質的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分界線刑罰當罰性必然結果犯罪探究活動二:犯罪特征區(qū)分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是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特征。閱讀教材P106的正文、鏈接、點評,思考、討論: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第7頁/共46頁小組辯論閱讀教材P107活動框的內容,就“偉海父母的行為有社會危害性嗎?法院的判決正確嗎?為什么?”問題展開辯論——“大義滅親”行為雖然從表面上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甚至具有親社會性,但刑法仍然認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將它作為犯罪,原因在于我國法律不承認“家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處死他人;行為人對違法犯罪的親屬,私自處死同樣構成故意殺人罪,但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罰。第8頁/共46頁探究活動三:刑罰的定義、特點和種類1.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2.刑罰只能適用于犯罪分子3.刑罰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適用4.刑罰只能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確立5.刑罰是特定機構執(zhí)行的制裁措施閱讀教材P108刑罰體系圖、正文和鏈接,展開討論——

定義和特點第9頁/共46頁刑罰的種類刑罰主刑附加刑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與主刑同時適用;獨立適用特點驅逐出境管制只能獨立使用,不能附加并用特點第10頁/共46頁剝奪生命死刑剝奪終身自由無期徒刑6個月~15年有期徒刑1個月~6個月拘役3個月~2年管制期限主刑(獨立適用)由死緩減為有期徒刑的,數(shù)罪并罰的,最高有期徒刑刑期可以達到20年。第11頁/共46頁二、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探究活動四:刑法的作用閱讀教材P109的四個案例,討論、回答:犯罪行為危害了什么利益?刑法除懲罰犯罪外,還有什么作用?

分別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和他人的健康、生命權,他人的健康權,他人的財產權和人身權,社會管理秩序。第12頁/共46頁四點作用其一,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其二,震懾潛在的犯罪人,使他們不敢輕易以身試法其三,教育、鼓勵人們與犯罪分子作斗爭其四,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第13頁/共46頁懲罰與保護的關系

社會秩序公私財產權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罰犯罪目的國家安全第14頁/共46頁李亮的一個“哥們兒”王輝,最近交了一個女朋友曉雯,曉雯告訴王輝,自己以前曾經有個男朋友,后來散了,在交往過程中,總是給前男友花錢覺得很虧。王輝一聽,立即表示可以幫忙要回這些錢。于是,曉雯便和王輝給前男友打電話索要錢物,但遭到對方的拒絕,于是王輝召集自己的“哥們兒”,李亮首當其沖,五個人當即聚集到一起,又是準備砍刀,又是準備棍子。1月18日,雙方定好來到了河北區(qū)某小區(qū)內。話不投機,李亮等人揮舞著砍刀和棍棒沖上前,將對方兩人砍成重傷后逃離現(xiàn)場。李亮等相關肇事者犯了什么罪?有什么危害?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知識運用:分析李亮砍人案例第15頁/共46頁

第二,危害有:兩人重傷;李亮等要被判刑坐牢;家庭破裂;親人痛苦;社會秩序被破壞;社會穩(wěn)定受影響等。于自己、于他人、于家庭、于社會都非常有害。罪、危害與后果第一,李亮等肇事者犯了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第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他們將承擔刑事責任。

第16頁/共46頁課堂小結懂犯罪得后果一、了解罪與罰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刑罰當罰性刑罰含義、特點、種類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護國家各人民利益震懾潛在的犯罪人,使其不敢輕易以身試法教育、鼓勵人們與犯罪分子作斗爭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二、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刑法作用第17頁/共46頁課堂練習一、單項選擇1.犯罪是最嚴重的違法行為,它的本質特征是(

)A.行為的社會危害性B.刑事違法性C.應受刑罰處罰性D.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2.區(qū)分犯罪與其他違法行為的法律界線是(

)A.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B.刑事違法性C.應受刑罰處罰性D.社會危害性

3.我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

)處罰。

A.從輕

B.從輕或者減輕

C.減輕

D.減輕或者免除AAB第18頁/共46頁4.我國刑法規(guī)定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是()。A.已滿14周歲B.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C.已滿16周歲D.已滿18周歲A6.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的行為,即使有社會危害也不得定罪處刑,這體現(xiàn)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則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C.罪刑相適應原則D.保障人權原則A5.我國刑罰體系中最嚴厲的一種刑罰是()。A.拘役B.管制C.死刑D.剝奪政治權利C一、單項選擇第19頁/共46頁二、多項選擇1.犯罪與刑罰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在()。A.兩者緊密聯(lián)系、相互依存B.犯罪是刑罰的前提C.刑罰是犯罪的結局D.兩者沒有什么聯(lián)系

ABC

2.在我國刑罰體系中,下列屬于附加刑的有()。A.罰款B.剝奪政治權利C.沒收財產D.驅逐出境BCD3.刑法是最嚴厲的法律,在打擊各類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

)。懲罰犯罪,保護人民B.震懾潛在的犯罪人D.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C.教育、鼓勵人們與犯罪作斗爭ABCD第20頁/共46頁三、辨析

此觀點錯誤。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間有重大的立功表現(xiàn)的,應予以減刑;在服刑期間,有悔罪的表現(xiàn),積極進行改造的,也應根據(jù)其表現(xiàn)予以適當?shù)臏p刑。所以,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人不是終身不能獲得人身自由。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人終身不能獲得人身自由。第21頁/共46頁課后作業(yè)2.養(yǎng)成訓練《學習指導》P56第1題、P57第3題。

1.案例分析

《學習指導》P53第1題、P55第5題。第22頁/共46頁善同犯罪斗爭第23頁/共46頁一、青春拒絕犯罪第24頁/共46頁你察覺到了嗎?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們身上發(fā)生了不少變化第25頁/共46頁第26頁/共46頁青春期的我們獨立意識強了自尊心強了開始有了性意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友誼第27頁/共46頁然而獨立判斷力不強容易沖動容易受淫穢信息的影響辨別能力不強同齡人的不良行為容易影響我們第28頁/共46頁陷阱一:沉迷網(wǎng)絡小劉是一名中專生,平時最大的愛好是上網(wǎng)聊天,時髦的網(wǎng)名,帥氣的外表讓他在視頻聊天或是網(wǎng)上交友時總受到網(wǎng)友的青睞。在與一位女網(wǎng)友聊天后,兩人成了網(wǎng)上戀人,但很快小劉對這種虛擬世界中的交往感到不過癮,兩人互留電話后,不久就見面了。見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小劉難以自制,把女孩帶到一家賓館并將其強奸,小劉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青少年十大陷阱第29頁/共46頁陷阱二:黃色誘惑16歲的中學生小雨與幾名同學在家里,偶然看到了其父親看完后沒有收起的一盤黃色錄像帶,電視屏幕上讓人心跳的畫面讓小雨感到了好奇和刺激。多次偷看后,小雨等幾名中學生再也控制不住欲望,于是把女同學騙到家中,幾個人對其進行輪奸。小雨等人因此分別被法院判處7年至4年的有期徒刑。第30頁/共46頁

陷阱三:盲目攀比在學校要求統(tǒng)一著校服后,穿什么牌子的鞋成了學生們攀比的內容。某中學的學生小強看到其他同學腳上穿的耐克鞋,心生羨慕和嫉妒,但家里沒錢滿足他的要求,于是就伙同幾名同學采取攔路搶劫的辦法強行與穿名牌鞋的同學換鞋穿,學生家長報案,小強等被抓獲歸案。第31頁/共46頁

陷阱四:交友不慎

16歲的小張,2005年4月從河北老家到北京找到一個從事保安的工作,并與一起做保安工作的同事郭某、徐某等人成了吃喝不分的鐵哥們。一天,郭某提出想出去旅游,并提出去搶出租車司機的錢。開始,小張不想去,但礙于面子他勉強同意了。去年4月25日,這幾個人攜帶兇器對一過路女青年實施搶劫,最終被抓獲,結果,小張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宣判以后,他對法官說:“是哥們義氣坑害了我??!”第32頁/共46頁

陷阱五:沾染惡習許多青少年犯罪是從沾染賭博、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開始的。父母離異的小王與從事收購廢舊鋼鐵生意的父親住在一起。父親常把朋友叫到家里喝酒打將。他在麻將桌邊耳濡目染,很快練就了一手“盲摸”本事,其父常常炫耀兒子的“聰明智慧”。不僅如此,十幾歲的小王沾染了喝酒、吸煙、打麻將等不良嗜好,后來,小王發(fā)展到結伙盜竊搶劫,最終被法院判處4年有期徒刑。第33頁/共46頁

陷阱六:情感糾葛現(xiàn)在的孩子成熟早,不成熟的戀愛觀、婚姻觀往往讓他們誤入歧途。年僅16歲的中學女生小蘇和男生小史曾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但兩個孩子過早地墜入了愛河,先是互寫情書,后來發(fā)展到偷偷約會,學習成績下降了,與同學們疏遠了,感到無助的小蘇和小史終于選擇了離家出走。在一間出租房內,因為愛而迷茫的兩個孩子最后決定一起殉情。小史先將小蘇殺死,而當實施自殺后卻沒能成功。最后,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小史有期徒刑15年。第34頁/共46頁

陷阱七:模仿追風兇殺、暴力等作品腐蝕著青少年,特別是一些未成年人,是非善惡不分,以追風模仿、尋找所謂的刺激作為時尚,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2004年,一中院審理了一起4名少年實施綁架后將人質殘忍殺害的案件,當時,年僅14歲的小成在法庭上承認,其綁架的方法是從一些警匪片中學來的。第35頁/共46頁

陷阱八:嬌縱溺愛嬌縱溺愛的教育方式不僅影響孩子成長,有時還會產生苦果。朱先生40歲時有了兒子小亮,兩口子對兒子關愛有加,長期的溺愛使小亮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的毛病,對孩子身上暴露出的問題,父母總是一味地遷就。十幾歲的小亮頻頻出入迪廳等娛樂場所,并吃上了“搖頭丸”。玩上了“癮”的小亮,只要一沒錢,就向家里要,朱先生夫婦就一次次拿錢給小亮,最后竟然發(fā)展到如果不給錢,小亮就拿菜刀相要挾。幾年后,小亮因搶劫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第36頁/共46頁

陷阱九:粗暴管教與嬌縱溺愛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管教粗暴,孩子犯了錯誤就拳腳相加。不正確的管教方式使一些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導致他們在違法犯罪的路上越走越遠。家住北京昌平的小軍父母離異后,撫養(yǎng)他的父親又娶妻成家,且對小軍經常暴打,致使小軍不敢回家,在社會上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結果,因犯盜竊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第37頁/共46頁

陷阱十:流浪失控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小就離開了家庭和學校,在社會上流浪,因為對法律無知,他們中的一些人淪為罪人。父母雙亡的農村少年小孫很小就一個人生活,長期的無人管教,使他沾染上了許多不良習氣,打架斗毆、偷雞摸狗,成了村里人眼中的“混混”。16歲時,因犯搶劫罪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第38頁/共46頁個別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與他們錯誤的人生觀、道德觀、法治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生觀:極端利己、享樂至上、悲觀頹廢、自暴自棄道德觀:不分善惡、不辨是非、不知美丑法治觀:將遵守法律當成“膽小怕事”,將違法犯罪視為“有膽有識”第39頁/共46頁二、有勇有謀,應對犯罪凌晨,一名少女在出租車內被同車拼載的男乘客強奸,而這一切就發(fā)生在出租車司機身邊。●“救救我!”面對少女近在咫尺的呼救,這名的哥卻選擇了漠視和縱容。面對犯罪我們是選擇見義勇為還是姑息縱容?第40頁/共46頁美國影片《蜘蛛俠》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彼得·帕克自幼父母雙亡,和叔叔一家生活在紐約。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彼得被一只基因變異的蜘蛛咬了一口,被賦予了蜘蛛的神奇能力。彼得參加了一場摔跤比賽,用神奇的力量打敗了強悍的對手。摔跤比賽的主辦人拒絕發(fā)給彼得獎金,彼得因此懷恨在心。彼得撞上從主辦人辦公室逃出來的竊賊。為報復主辦人,他放過了竊賊。彼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