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1.gif)
![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2.gif)
![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3.gif)
![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4.gif)
![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06944c6fa0b83dd7cafdd55eb85d94b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演示文稿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目前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優(yōu)選)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目前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概述
經體表穿刺至相應的靜脈,插入各種導管至大血管腔內或心腔。利用其測定各種生理學參數(shù),同時也可為各種治療提供直接便利途徑。――是重癥醫(yī)學科、急癥科、手術室等臨床專業(yè)科室救治危重人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歷史
1733年StephenHales玻璃管插入母馬IJV測壓
1905年Bleichroder首先用于人體
1929年Forssman確定對急救給藥意義
1952年Awbaniac首次報告SCV1962年Wilson介紹監(jiān)測CVP1966年HermosuraColleagues首先報告IJV目前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適應癥
一、外周靜脈穿刺困難
二、大量快速輸液、擴容
三、須長期輸液治療
四、中心靜脈壓測定
五、特殊藥物治療(化療、高滲、刺激性)
六、需反復采血作實驗室檢查時
七、血液透析、血液凈化、血漿置換術八、胃腸外營養(yǎng)治療
目前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禁忌癥一、凝血機制異?;蜓“迕黠@減少二、上、下腔靜脈綜合癥三、局部感染四、穿刺部位嚴重畸形五、燥動不安或不合作病人目前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常用穿刺部位目前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常用穿刺部位
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股靜脈穿刺置管術
目前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目前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解剖特征
頸內靜脈:起始于顱底頸靜脈孔,全程由SCM覆蓋
上段位于SCM內側,頸內動脈后方
中段位于SCM前緣下面,頸總動脈后外側
下段位于SCM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三角間隙內,頸總動脈前外方
在胸鎖關節(jié)處與SCV匯合成無名靜脈目前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RIJV穿刺優(yōu)于LIJV
a.RIJV與無名靜脈和上腔靜脈幾乎成一直線
b.右側胸膜頂?shù)陀谧髠?/p>
c.右側無胸導管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頸內靜脈穿刺操作方法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前路法定位:a.病人平臥,頭轉向對側,操作者的左手中、食指在中線旁開3cm于SCM前緣向內推開頸總動脈,確認SCM前緣中點(即喉結/甲狀軟骨上緣水平)進針。
b.在頸動脈三角處觸及頸總動脈,在波動的外側旁開,相當于喉結/甲狀軟骨上緣水平處進針。進針方向:針干與皮膚冠狀面呈30°-45°,針尖指向同側乳頭,一般在SCM中段后面進入IJV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中路法
定位:病人平臥,頭轉向對側,IJV位于SCM下段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三角中心位置,在三角形頂端處離鎖骨上緣2-3橫指處進針,針干與皮膚冠狀面呈30°,針尖與中線平行指向尾端,若試穿未成功,針尖向外偏斜5°-10°指向SCM鎖骨頭內側的后沿,常能成功。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后路法定位:SCM外側緣中、下1/3交點作為進針點(鎖骨上緣2-3橫指)進針:病人肩部墊高,頭盡量轉向對側,針干呈水平位,在SCM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窩方向:進針針尖不宜過分向內側深入,以免損傷頸總動脈。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操作方法
物品準備
靜脈穿刺包,手套、消毒用品、注射器、生理鹽水、局麻藥
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體位
a.去枕平臥,頭轉向對側
b.肩背部墊一薄枕,取頭低位10°-15°C.穿刺側大腿外展、外旋30-45°
消毒、鋪巾定位、局麻
a..1%procaineor1%lidocaine3-4mlb.試穿,探明位置、方位和深度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穿刺置管
a.穿刺路徑,保持負壓
b.進入靜脈,突破感,回血通暢,呈暗紅色,壓力不高
c.置導絲,用力適當,無阻力,深淺合適,后退有阻力時不能用力外拔
d.擴張器,捻轉前進,擴張適度
e.置導管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固定
縫線固定,敷料粘貼
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注意事項
a.進針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
b.穿刺失?。哼M針方向與角度不合適,靜脈張力過低,被推扁后貫穿
c.有回血,外套管推進有困難:頂于對側壁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掌握多種進路
a.避免一種進路反復多次穿刺
b.注意病人體位和局部解剖標志
置管長度
a.男13-15cm,女12-14cm,小兒5-8cmb.過深,心律失常、影響監(jiān)測結果
c.回血不暢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避免空氣進入
a.體位不合適,CVP低,深吸氣
b.重視每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手指堵住針尾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
誤穿動脈:常見于頸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發(fā)生率4.5-23%
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熟練,解剖結構,比鄰關系不清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處理:
a.立即拔針,指壓5-10min,否則可發(fā)生血腫
b.若伴有胸膜刺破,胸膜腔負壓作用,形成血氣胸。肝素化、凝血功能障礙病人應特別謹慎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氣胸
為常見的并發(fā)癥,0.5-5%原因:a.操作技術不熟練;
b.病人不配合,煩燥不安
c.胸廓畸形,胸膜有粘連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氣胸1.一般發(fā)生局限氣胸,病人可無癥狀自行閉合2.應用呼吸機的病人易出現(xiàn)張力性氣胸表現(xiàn):
呼吸困難,同側呼吸音減低或消失,胸透確診。處理:
胸膜腔穿刺置管閉式引流術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氣栓少見,但可致命
原因:a.穿刺置管過程中,未按常規(guī)操作,手指未堵針尾,部分CVP低的病人,操作過程中空氣進入發(fā)生氣栓但機率極低。b.導管接頭脫開或裂縫,占氣栓發(fā)生率的71-93%(100ml空氣即可致命)
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表現(xiàn):
a.突發(fā)呼吸困難
b.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血、缺氧診斷:
a.應與心律失常,大面積肺栓塞,急性心梗,心包填塞區(qū)別
b.心尖部可聞及水輪樣雜音
c.超聲波檢查有助于診斷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處理:
a.左側頭低位,通過導管抽吸空氣
b.經皮行右室穿刺抽氣
c.急診行體外循環(huán)
d.高壓氧治療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心包填塞
不常見,國外34例中死亡率為70%
發(fā)生率右房44%,右室36%
原因:
a.引導鋼絲或置管過深
b.導管質地較硬,不光滑.c.心臟原有病理性改變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表現(xiàn)
a.突發(fā)紫紺,頸靜脈怒張,惡心,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難
b.低血壓、脈壓變窄、奇脈、心音低遠
急救:
a.立即中止經深靜脈導管輸注
b.將CVC輸注器的高度降之低于病人心臟水平
c.若經導管吸出的液體很少,病情又未得到改善,考慮行心包穿刺減壓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感染
由于引起感染因素較多,因此其發(fā)生率差別較大,約在0.01-27.3%。最近Paffesman統(tǒng)計美國176000例醫(yī)源性感染,其中50000例與靜脈置管有關此感染發(fā)生率2%-10%。
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神經和淋巴管損傷原因:頸內靜脈穿刺進針太偏外側,損傷臂叢神經表現(xiàn):上臂有觸電樣麻木感或酸脹或上臂抽動處理:退出穿刺針,調整后重新穿刺或調整穿刺部位淋巴管損傷:左側IJV與SCV匯合處有胸導管匯入,誤穿可致淋巴管損傷,同時穿破胸膜可致乳糜胸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鎖骨下靜脈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1)與經頸內靜脈置管相比,成功率相對較低2)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高,特別是氣胸3)特別適用于頸部手術病人;4)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適宜于長期留管或用于大靜脈營養(yǎng)。5)ICU病人較多的氣管切開率,因此SCV在ICU應用更普遍。
特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鎖骨下靜脈特點1、解剖標志明顯,即使嚴重外傷或危重病人也易于識別。2、不影響氣管插管及人工呼吸。3、置管后不影響病人活動,便于護理。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鎖骨下靜脈的解剖
腋靜脈的延續(xù),起于第一肋骨外側緣,成人長度大約3-4cm
前方為鎖骨內側緣、下方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為前斜角肌鎖骨下靜脈越過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內下跨越前斜角肌鎖骨下靜脈正位時最高點在鎖骨中點偏內,側位時位于鎖骨下動脈的前下方其間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達。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鎖骨下靜脈穿刺方法鎖骨下徑路鎖骨上徑路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穿刺方法一、鎖骨下徑路體位:上肢垂于體側并略外展,頭低足高15°肩后墊小枕(背曲),使鎖肋間隙張開,頭轉向對側穿刺點定位:鎖骨中、外1/3交界處,鎖骨下1.0cm
皮膚消毒:按胸部手術要求消毒皮膚上至發(fā)際,下及全胸與上臂,鋪無菌洞巾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穿刺先用0.5%利多卡因作穿刺點局麻右手持連結注射器之穿刺針,保持負壓針尖向內偏向頭端直指鎖骨胸骨端的后上緣前進。針干與平面呈25-30°,進針3-5cm。要求:1.盡量保持穿刺針與胸壁呈水平位
2.貼近鎖骨后緣原因:胸膜壁層可超過第一肋2.5cm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鎖骨上徑路體位:肩部墊小枕、頭轉向對側、挺露鎖骨上窩穿刺點定位: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外側緣,鎖骨上約1.0cm消毒鋪巾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穿刺
針干與鎖骨或矢狀切面呈45°角在冠狀面針干呈水平或略前偏15°
朝向胸鎖關節(jié)進針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
一、氣胸:較常見,發(fā)生率2-10%,與操作者熟練程度成反比。
原因:操作不熟練,解剖結構不熟悉。進針角度及方向不正確,病人煩躁不配合,機械通氣潮氣量過大或應用較大PEEP。
表現(xiàn):局限性氣胸時病人可無癥狀,胸膜破損較大或發(fā)生張力性氣胸時,病人可有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降低,患側呼吸音低等癥狀及體征。處理:及時胸腔穿刺閉式引流目前五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
二:血胸、血氣胸、水胸、乳糜胸:1、原因:穿刺過程中將靜脈或動脈撕裂或穿透,同時又將胸膜刺破,血液經破口流入胸腔形成血胸,若同時有氣體進入,則形成血氣胸,同時傷及乳糜管則形成乳糜胸,由于胸腔存在負壓,可造成血液大量流入,若導管誤置入胸腔內,液體注入胸腔,可導致水胸2、表現(xiàn):基本同氣胸但更嚴重。3、處理:一旦發(fā)生,及時穿刺引流,同時給與止血藥物,必要時手術治療。目前五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三、血腫:1、原因:鎖骨下動靜脈緊鄰,誤傷鎖骨下動脈時不宜壓迫止血,易形成血腫。2、預防及處理:穿刺回血后根據血液顏色,壓力等判斷穿刺針所處位置,禁忌判斷失誤而擴脹動脈,一旦誤穿動脈,立即回針,局部加壓止血及對癥處理。目前五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四:感染。目前五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五、其他:
空氣栓塞、心律失常、導管打結、心包填塞、導引鋼絲不易退出。目前五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股靜脈穿刺置管術目前五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解剖特點
股靜脈為髂外靜脈的延續(xù),在大腿根部腹股溝韌帶下方與股動脈同行于股血管鞘內,位于動脈的內側,在腹股溝韌帶下1.5-2cm處有大隱靜脈匯入。由于此處股動脈搏動容易觸及,定位標志明確,與之伴行的股靜脈直徑較粗大,因此行股靜脈穿刺容易成功。目前五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目前五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穿刺方法1、捫及股動脈波動時在股動脈波動內1cm、腹股溝韌帶下3-4cm作股靜脈穿刺,具體方法同上。2、未捫及股動脈波動時可按以下方法操作:股動脈一般在腹股溝的中點,其內側1cm即為股靜脈,可先用5ml注射器試穿,成功后按原方向穿刺即可。目前五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并發(fā)癥相對較少,但因距會陰部較近,且穿刺部位潮濕,因此發(fā)生感染的機率相對較高。因距坐骨神經近,偶可傷及,但發(fā)生率極低。誤穿股動脈機率較高,但易壓迫止血。目前六十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
中心靜脈導管
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目前六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中心靜脈
導管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
我院ICU2000年—2003年共行導管細菌培養(yǎng)113例,其中鎖骨下靜脈置管67例,股靜脈置管30例,頸內靜脈置管8例。所有病例均為置管結束后無菌條件下拔出導管,尾端送細菌室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其中細菌培養(yǎng)陽性50例。
李濤解建等山東醫(yī)藥2003.06目前六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病原學分析細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產堿假單胞菌鮑氏不動菌腐生葡萄球菌類腸球菌大腸桿菌例數(shù)
35
4
3
3
2
1
1
1%
70
8
6
6
4
2
2
2目前六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置管時間與感染的關系
天數(shù)小于10天11—20天21—30天31—40天大于41天例數(shù)
25
41
27
14
6
感染
6
17
13
9
5
%
21
41.5
48.1
64.3
83.3目前六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一頁\編于二十一點原發(fā)病與導管感染的關系原發(fā)病MODS腫瘤胰腺炎ARDS休克腦卒中外傷中毒心梗例數(shù)
6
15
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營養(yǎng)餐供應合同
- 技術轉移合同
- 棉被購銷合同正規(guī)范本年
- 橋梁模板運輸合同
- 第三章遺傳算法
- 控制系統(tǒng)剩余壽命預測與自主維護研究綜述
- 并聯(lián)式液壓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研究
- 2025年南京貨運資格證答題竅門
- W波段光電融合毫米波寬帶跳頻通信技術研究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人教八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Section A (1a-2d)》教學課件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中國血管通路專家共識解讀
- 開學前幼兒園安全培訓
- 《裝配式蒸壓加氣混凝土外墻板保溫系統(tǒng)構造》中
-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建設工程監(jiān)理》課件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
- 中層領導的高績效管理
- 小小銀行家-兒童銀行知識、理財知識培訓
- 閱讀理解特訓卷-英語四年級上冊譯林版三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