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_第1頁
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_第2頁
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_第3頁
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_第4頁
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微生物角探討衛(wèi)生紙衛(wèi)生衛(wèi)生第1頁/共12頁2、需要的器材

天平、燒杯、電爐、刻度吸管、接種環(huán)、酒精燈、玻片、恒溫培養(yǎng)箱、恒溫水浴鍋、無菌平皿、剪刀、三角燒瓶、顯微鏡、高壓蒸汽滅菌鍋等。第2頁/共11頁第2頁/共12頁三、實驗經費預算

根據國標GB20810-2006,我們的實驗經費大概為:570元(這是以一整瓶培養(yǎng)基的價錢計算的,因為我們所用培養(yǎng)基一般都是實驗室常用的,而且我們所用的量很少,實驗室以后還可以接著用,其實際的費用應該比這個低。其可行性應該比較高)第3頁/共11頁第3頁/共12頁四、實驗室的檢驗一、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從一提卷子中,稱量樣品10g±1g,減碎后加入到200ml滅菌生理鹽水中,充分混勻,得到一個生理鹽水樣液。

第4頁/共11頁第4頁/共12頁二、菌落總數的檢驗1、操作步驟:將上述樣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接種5個平皿,每個平皿中加入1ml樣液,然后用冷卻至45℃左右熔化的營養(yǎng)瓊脂15-20ml,倒入平皿內,充分混勻。待瓊脂凝固后翻轉平皿,置35℃±2℃

培養(yǎng)48h,然后計數菌落數(當平板上菌落數超過200時應稀釋后再計數)。

2、結果報告:菌落呈片狀生長的菌落不宜采用,計數符合要求平板上的菌落按下式計算結果:X=A*K/5

式中:X——細菌菌落總數,單位為菌落形成單位每克(CFU/g)A——5塊瓊脂培養(yǎng)基平板上的細菌總數,單位為菌落形成單位每克(CFU/g)K——稀釋度

當菌落數在100以內時,按實有數報告,大于100時,采用兩位有效數字。如果樣品菌落總數超過標準規(guī)定的10%,按以上程序進行復檢,當兩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都達到標準的規(guī)定,則判定被檢樣品合格,其中有任何一次結果平均值超過標準規(guī)定則判定被檢樣品不合格。

第5頁/共11頁第5頁/共12頁三、大腸菌群的檢驗程序

樣液5ml初發(fā)酵(乳糖膽鹽發(fā)酵管)選擇產酸產氣的陽性管,平板分離(EMB)35℃±2℃18-24h觀察EMB上可疑菌落其可疑菌落為:紫紅色或黑紫色,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帶有金屬光澤35℃±2℃18-24h挑取可疑菌落進行革蘭染色鏡檢陽性菌落染色特性為:革蘭陰性桿菌,散在排列,有一部分呈長絲狀復發(fā)酵(乳糖發(fā)酵管)結果觀察與報告凡乳糖膽鹽發(fā)酵產酸、產氣,乳糖發(fā)酵管產氣,典型大腸菌落特點的革蘭陰性無芽孢桿菌可報告陽性第6頁/共11頁第6頁/共12頁四、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程序增菌(7.5%氯化鈉肉湯培養(yǎng)液)35℃±2℃,24h平板分離(血瓊脂平板)35℃±2℃24h革蘭染色鏡檢挑選可疑菌落金黃色大而凸起,圓形、表面光滑、周圍有溶血團甘露醇發(fā)酵實驗如鏡檢結果為:排列成葡萄狀,無芽孢與莢膜的菌落則應進行以下實驗樣液5ml發(fā)酵甘露醇產酸者為陽性血漿凝固酶試驗(玻片法、試管法)結果報告先用玻片法,如樣品和生理鹽水均出現了凝集現象則再做試管法第7頁/共11頁第7頁/共12頁五、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程序5ml樣液+50ml營養(yǎng)肉湯接種血平板35℃±2℃24h觀察菌落特征典型菌落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針尖狀突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周圍有無色透明溶血環(huán)取典型菌落進行革蘭染色鏡檢若為革蘭陽性,且呈鏈狀排列的球菌鏈激酶實驗桿菌肽敏感試驗結果報告鏡檢為革蘭陽性鏈狀排列球菌,血平板上有溶血環(huán),鏈激酶及桿菌肽敏感試驗陽性者,則可報告檢出35℃±2℃24h第8頁/共11頁第8頁/共12頁六、結果記錄與評價

表2、衛(wèi)生紙微生物指標標準規(guī)定微生物單位結果細菌總數CFU/g大腸菌群 ̄金黃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鏈球菌 ̄微生物單位規(guī)定細菌總數CFU/g600大腸菌群 ̄不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不應檢出溶血性鏈球菌 ̄不應檢出表1、衛(wèi)生紙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第9頁/共11頁第9頁/共12頁七、實驗安排

根據檢驗內容與程序,我們的實驗安排大致如下:第一天:配制所需要的培養(yǎng)基,準備所需的試劑與器材,樣品液的制備,菌落總數測定,大腸初發(fā)酵,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增菌,溶血性鏈球菌的增菌第二天:對陽性的檢測菌進行平板分離第三天:對平板上的可疑菌進行革蘭染色鏡檢,及進一步的確證實驗第四天:觀察最終結果,檢驗結果的記錄與報告第10頁/共11頁第10頁/共12頁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