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復習題_第1頁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復習題_第2頁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復習題_第3頁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復習題_第4頁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發(fā)展脈絡簡述。西方政治思想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自然政治觀、神學政治觀、權利政治觀。2、神學政治觀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一是一切權威來自上帝,上帝的啟示與《圣經(jīng)》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義規(guī)定了基本的政治價值;二是教權與王權、教會與世俗政權的關系成為政治思想的基本內容;三是以既定的啟示與教義為依據(jù),通過形式邏輯的推理得出政治問題的結論,這是神學政治理論特定的論證方法。3、什么是權利政治觀?權利政治觀是一種與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相適應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觀,它以抽象的人權作為國家權力(政府)的基礎,認為國家、政府來源于人們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過是保障個人的權利,這實質上是一種以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為價值取向的政治觀。古希臘1、古希臘政治思想特征。自然政治觀與整體主義國家觀;偏重理性的思維方式和近似科學的研究方法;特定的研究主題和完整的學科體系。2、從《理想國》到《法律篇》,柏拉圖的政治思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第一,強調法律至上。在國家權力的行使方式上,《理想國》主張“人治”,即哲學家的理性統(tǒng)治;《法律篇》主張“法治”,統(tǒng)治者依照法律進行統(tǒng)治。第二,實行混合政體。在國家權力的分配上,《理想國》主張實行哲學家統(tǒng)治;《法律篇》主張實行君主制與民主制相混合的政體。第三,取消共產(chǎn)共妻?!独硐雵分鲝堈軐W家和軍人不得擁有私有財產(chǎn),取消家庭;《法律篇》中放棄了財產(chǎn)、妻子和兒女公有的主張,建議將土地分配給公民耕種,但最終所有權仍屬于國家。承認永久的一夫一妻制家庭為合法的婚姻形式。第四,重劃三個等級?!独硐雵分袆澐终軐W家、軍人、生產(chǎn)者三個等級;《法律篇》中劃分為公民、工匠與商人、奴隸三個等級。3、柏拉圖是如何論證他的哲學家治國主張的?首先,柏拉圖闡述了“哲學家何以為王”的問題。第一,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柏拉圖認為現(xiàn)實城邦的四種政體一律都是壞的,而人的品性的墮落是政治敗壞的根源。要改造現(xiàn)實的不良政治,必須從改造人的品性入手。只有哲學家才能承擔這個使命。第二,哲學家特殊的品格。柏拉圖認為哲學家擁有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這些特殊品格,再加上絕對的權力,就能夠成為將城邦引入正途的哲學王。其次,柏拉圖論述了“哲學王如何治國”的問題。柏拉圖把哲學家改造城邦的工作與畫家的工作相比。第一,要像“擦凈畫布”一樣改造城邦。第二,要勾畫理想城邦的基本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和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就是社會分工制度;經(jīng)濟制度和家庭制度就是在哲學家和軍人內部廢除私有財產(chǎn)和家庭。第三,勾畫出城邦的基本骨架之后,還要賦予它血肉與靈魂,這是通過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習慣、風俗,特別是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的。哲學家制定教育規(guī)劃,審定教育內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務于城邦的政治目的。4、如何認識和評價柏拉圖的理想國?柏拉圖最有影響的政治哲學著作是《理想國》。在這部著作中柏拉圖闡述了一個理想城邦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是現(xiàn)實各類城邦中合乎正義的因素的集中提煉和升華。社會分工是理想國社會政治結構的突出特征。柏拉圖認為國家應分為三個等級:哲學家、軍人和生產(chǎn)者,三個等級各司其職,分工互助,國家就實現(xiàn)了正義。哲學家執(zhí)政是柏拉圖理想國的核心內容。柏拉圖認為只有哲學家才能完成改造現(xiàn)實不良政治的使命。哲學家的社會改造計劃是十分激進的,要建立和維護社會分工制度,在哲學家和軍人內部廢除私有財產(chǎn)和家庭,對公民進行教育。柏拉圖的理想國,開創(chuàng)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烏托邦主義的傳統(tǒng)。但在柏拉圖理想國中,法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哲學家治國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而且理想國的教育體現(xiàn)了文化專制主義精神。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圖可稱得上文化專制主義的始作俑者。5、簡述亞里士多德的政體分類學說。區(qū)分政體的標準有兩個:政府的目的、掌權者人數(shù)。將上述兩個標準結合起來,就區(qū)分出了六種政體,即君主政體(王制)、貴族政體和共和政體。此為正宗政體。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民主政體),此為變態(tài)政體。6、亞里士多德對西方政治學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有哪些?首先,亞里士多德是政治學學科的開創(chuàng)者。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將人類知識區(qū)分為不同的學科領域,使政治學成為獨立的學科。他確定了政治學的研究對象、范圍、目的和方法等,對學科的基本概念都給予明確的界定,流傳于后世。他還提出并系統(tǒng)研究了政治學的一系列重大命題,這使他成為古典政治思想高峰時期的理論家之一。其次,他的方法論上超越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開辟了后世的經(jīng)驗研究路徑。亞里士多德總是立足于陳述經(jīng)驗事實,在分析與歸納的基礎上,再總結出相關概念、命題和理論,提出理想城邦的基本原則和設計藍圖。最后,亞里士多德探討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價值觀。他概括的城邦要素,實質上也是分配政治權力和公共職務的基本尺度或價值標準。他否定柏拉圖推崇理念、等級嚴明的政治設計,將自由身份與財富、才德并列,認為它們都是政治社會的構成要素,各等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他批判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主張公民輪流執(zhí)政。他推崇中庸的美德,主張分配好不同公民群體間的權利與利益。這種由城邦要素與平等原則構成的正義觀有一定的理論啟示意義。7、試對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與中國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進行比較,分析其異同。相同點:都認識到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實行法治的必要性;都旗幟鮮明地主張法治反對人治;所強調的法治都是在成文法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都強調維護法律的權威;都主張法律本身應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不同點:(1)亞里士多德之法律是公共之規(guī)范;法家之法律是君主之工具。在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中,法律是公共利益的體現(xiàn),是最高的社會權威,執(zhí)政者應該“依法治國”,執(zhí)政官的權力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而法家則高度認同君主專制,認為國家、權力等都是君主的私有財產(chǎn),君主應該“以法治國”。對君主而言,法律只是工具而不是規(guī)范。(2)亞里士多德之法治強調公民權利;法家之法治重視臣民義務。亞里士多德認為每一個公民都擁有不可侵奪的權利,法律必須體現(xiàn)公民意志、保護公民權利。法家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當論及法律與民眾的關系時,只是把民眾作為制裁的對象。在法家的法治理論中,民眾所能做的只能是知法守法,而能否做到這一點,也是判斷民眾好壞的唯一標準。(3)亞里士多德之法治包含權力分立因素;法家之法治體現(xiàn)專制集權特點。亞里士多德注重法律與政體的關系,認為一切政體都有3個要素,即議事機能、行政機能、審判(司法)機能,并強調指出,一個優(yōu)良的立法家在創(chuàng)制時,必須考慮到怎樣才能使法律適合于其所構成的政體。亞里士多德主張的法治包含權力分立因素。法家所主張的法治是與君主專制的集權統(tǒng)治連為一體的。法家認為,國家不能存在二元的權力結構,國家的立法權與行政權必須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法家主張的法治是以高度集中的君權為前提的。第二章希臘化和羅馬斯多葛派斯多葛派是希臘化時期一個極有影響的思想派別,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芝諾。斯多葛派認為宇宙和人類都受自然法的支配,從而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獨具特色綿延不絕的自然法傳統(tǒng),對的分類問題上,抬高自然法,貶低神法的地位;維護私有財產(chǎn),初步提出自然權利觀念。3、為什么英國成為近代憲政的故鄉(xiāng)?第一,英國君主制集權程度較高。第二,英國的貴族制度是一種開放性的貴族制度。第三,“大憲章”開創(chuàng)了依法限制王權的傳統(tǒng)。第四,等級議會增加了限制王權的實質內容。第五,胡克和柯克兩位思想家的思想引導。4、霍布斯社會契約論的特點。第一,人民訂立契約時,自愿交出他們的全部權利(生命權除外)?!白栽浮本褪墙怀鲎约旱臋嗬蜋嗔r沒有其它附加條件;“全部”是指自己全部的權利和權力,除了生命權。第二,主權者沒有參加契約,因而不受契約的約束,他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不受限制,不可分割的。5、《利維坦》17世紀英國思想家霍布斯的政治學著作。全書分四篇:第一篇“論人”,他將人的自然狀態(tài)描述為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狀態(tài)。第二篇“論國家”,主要論述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出于對死亡的畏懼,在理性指引下,相互間訂立契約,放棄個人的自然權利,把它交付給一個人或由一些人組成的會議,從而組成國家。主權是國家的本質,主權者的權力是絕對的、不可分割的,臣民對主權者必須絕對服從,但又強調國家的作用在于保護個人的安全。第三篇“論基督教國家”和第四篇“論黑暗王國”,主要揭露羅馬教會的腐敗墮落,抨擊教皇侵犯世俗權力的行徑,提出了政教合一、教權服從王權的主張。《利維坦》體系完備,論證嚴密,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6、洛克的自然權利學說第一,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自由、平等、良好的文明狀態(tài)。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chǎn)權是人擁有的自然權利。第二,財產(chǎn)權是最基本的自然權利。生命權不過是保障個人財產(chǎn)不受侵犯,自由權不過是每個人都有任意處置自己全部財產(chǎn)的權利。第三,因為人們的“勞動”,使人類共有物撥歸個人使用,從而使個人對他的“產(chǎn)品”享有了自然權利,因此個人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第六章18世紀法國法的精神孟德斯鳩的政治和法律理論體系。法的精神的基本含義,就是一個國家的法律和該國的政體、自然環(huán)境、土地、氣候、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貿(mào)易、風俗習慣有關系,法律和法律之間也有關系,所有這些關系綜合起來,就構成法的精神。簡言之,法的精神就存在于法律和各種事物可能有的種種關系之中。2、請談一談孟德斯鳩的政治思想對法國、美國以及中國的影響。在法國大革命中,資產(chǎn)階級執(zhí)政時期的政策深受孟德斯鳩思想的影響。1789年通過的《人權宣言》公開宣稱,凡權利無保障或分權未確立的社會,就沒有憲法,同時還確認,公民享有言論、信仰、出版自由,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這些都明顯采納了孟德斯鳩的政治原則。1791年憲法第一次以憲法形式肯定了《人權宣言》的原則,還提出積極公民的概念,規(guī)定了立法議會代表在財產(chǎn)資格方面的限制,這些都與孟德斯鳩的政治主張不無聯(lián)系。孟德斯鳩的政治理論,尤其是分權制衡學說,對美國革命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美國獨立戰(zhàn)爭前的報刊大量介紹孟德斯鳩的著作;美國的政治精英大都熟悉《論法的精神》中闡述的理論,憲法起草者們更把分權制衡原則直接吸納到了美國憲法之中。19世紀末,孟德斯鳩的政治理論傳到中國。嚴復翻譯了《論法的精神》,取名《法意》。該書的出版和傳播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產(chǎn)生了明顯影響。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就是在對西方分權制衡理論加以改造的基礎上提出的。3、請談一談盧梭的政治思想對法國、美國以及中國的影響。盧梭的政治主張在法國大革命進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影響。法國大革命期間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派,特別是激進的雅各賓黨人將盧梭的價值訴求整合為一種政治性的革命話語。他們不僅宣傳盧梭的學說,使用盧梭的語言,而且在行動上將盧梭的思想付諸實施,提出了徹底砸爛封建制度、實行主權在民的民主共和的革命綱領。盧梭的政治原則影響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他的平等思想、天賦權利、人民主權學說,在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等重要文獻中都有所體現(xiàn),并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西方各國的制度安排和政治實踐。盧梭有關政府權力來自主權者人民,政府應服從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政府官員應由人民任命等思想,被美國的潘恩和杰斐遜等人所接受和發(fā)揚。盧梭的政治思想也深深影響了中國。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梭的政治思想就傳到中國,被康有為、梁啟超、鄒容等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介紹與宣傳,成為近代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理論武器之一。第七章18世紀美國1、簡述18世紀美國政治思想的特征。第一,具有務實性,很少進行抽象的理論論證;第二,以論證美國獨立和建立聯(lián)邦共和國為主題;第三,機會均等和追求幸福成為自然權利的重要內容;第四,建立權力均衡的聯(lián)邦政府是政治思想的直接目標。2、潘恩的人權理論的主要觀點。公民權利來自自然權利,政府權力來自公民權利;強調革命的權利;否認任何永遠約束和控制子孫后代的權力。杰斐遜政治思想主要有:主張在美國建立代議制的民主共和國;用追求幸福的權利代替了財產(chǎn)權利;認為人民自治要以個人自治為基礎;主張實行普選制。漢密爾頓的分權制衡思想?第一,控制立法權。漢密爾頓認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中立法部門最易對其他部門造成侵權。為了使三者權力保持真正的平衡,就必須限制立法權。他主張在立法權機關的設置上實行兩院制,相互牽制。第二,強調行政權。漢密爾頓認為要使行政部門真正強而有力,必須具備四個因素:統(tǒng)一、穩(wěn)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夠的權力。第三,力主司法獨立。要保障司法權的完全獨立,漢密爾頓認為不僅要保證司法人員任職固定、薪俸固定,還要給予司法機關有效制約其它部門的權力。第八章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1、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政治思想的特點。思辨性、倫理化、調和性2、康德所說的“頭上的星空”指的是自然法則;“心中的道德定律”指的是道德法則。這是人類理性立法的兩個基本準則。3、康德康德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永久和平論》。4、簡述黑格爾的主要政治思想。絕對觀念是黑格爾哲學的出發(fā)點和基礎。黑格爾的法哲學體系包括法(權利)、道德、倫理三個階段。黑格爾認為契約論者沒有把握國家的本質,混同了社會和國家。黑格爾認為國家高于社會和個人。黑格爾主張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君主立憲國家。黑格爾反對康德的永久和平論,認為為了防止內部騷亂,鞏固國家內部的權力,戰(zhàn)爭不應被看作是絕對的罪惡。保守主義1、18世紀末19世紀初保守主義的思想特點。保守主義的思想特點為“二反對,六原則”。“二反對”:保守主義的矛頭在哲學上針對的是理性主義,在政治行動上針對的是激進主義?!傲瓌t”:超越性的道德秩序;社會連續(xù)性的原則;傳統(tǒng)的原則;審慎的原則;多樣性的原則;不完善的原則。柏克的代表作《法國革命論》,被視為近代保守主義的開山之作。休謨是如何批評社會契約論的?第一,“自然狀態(tài)”是哲學家的一種虛構。第二,社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漸形成的,不會在某一時刻形成一份約束力永久的“原始契約”。第三,人類社會的建立是一種習俗產(chǎn)生的過程。政治制度和道德原則并非出自人的理性構建,而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為了便利而形成的各種規(guī)則的累積。第四,契約論無法解釋政府變動時合法性的來源。第十章自由主義1、19世紀自由主義思潮的特點。自由主義的主題由革命轉變?yōu)楦牧?;自由主義由傳統(tǒng)自由主義向新自由主義轉變;自由主義受到來自社會主義思潮的挑戰(zhàn)而作出了一定的調整;自由主義的論證方式更加多樣化。2、托克維爾的主要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論美國的民主》。3、托克維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