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介紹_第1頁
無線充電介紹_第2頁
無線充電介紹_第3頁
無線充電介紹_第4頁
無線充電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線充電定義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chargingtechnology;Wirelesschargetechnology)。無線充電技術引,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實現(xiàn)電能高效傳輸的技術。2.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⑴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從2011年夏季前后開始上市。任何廠商的任何機型均可使用的“Qi”規(guī)格將成為全球標準。停車即可充電的EV(電動汽車)用充電系統(tǒng)也在推進研發(fā)。無線充電已經在電動牙刷、電動剃須刀、無線電話等部分家電產品中實用化,現(xiàn)在其應用范圍又擴大到了智能手機領域。NTTDoCoMo在2011年夏季以后陸續(xù)上市了多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座。這些手機無需在手機上插上充電線纜,只需放置在充電座上即可為電池充電。今后NTTDoCoMo將在電影院、餐廳、酒店、機場休息室等公共場所設置充電座,便于用戶在外出時使用。將終端放在充電座上,底座內部的送電線圈會縱橫移動來對準位置松下的“無

將終端放在充電座上,底座內部的送電線圈會縱橫移動來對準位置松下的“無以松下、軟銀移動也預定2012年1月上市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KDDI正在開發(fā)車載式智能以松下、手機的無線充電座。未來無線充電的應用范圍將有望擴大到EV的充電系統(tǒng)。手機的無線充電座。目前,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器大部分都符合總部位于美國的業(yè)界團體“無線充電聯(lián)盟(WPC)”所制定的“Qi”規(guī)格。Qi源自漢語“氣功”中的“氣”韓國三星電子、英國索尼愛立信、芬蘭諾基亞、電裝為首,許多國家的家電廠商和汽車廠商都相繼加盟了WPC。無線充電原理電流流過線圈會產生磁場。其他未通電的線圈靠近該磁場就會產生電流都相繼加盟了WPC。無線充電原理o無線充值就應用了這神稱為“電磁感應”的物理現(xiàn)象左)口將可與送電線圈I充電座等)(智能手機等I磁場振動共振的線圈排列起來.可以延長供電距離(右]送電線圈I充電座等)(智能手機等I無線充電方式包括“磁共振”及“電波接收”等多種方式,Qi采用的是“電磁感應方式”。通過實現(xiàn)標準化,只要是帶有Qi標志的產品,無論是哪家廠商的哪款機型均可充電。19世紀發(fā)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電磁感應方式采用了19世紀上半期發(fā)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眾所周知,電流流過線圈時,周圍會產生磁場。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HansOersted)發(fā)現(xiàn)了這種電磁效應。用沒有通電的其他線圈接近該磁場,線圈中就會產生電流,由此點亮燈泡。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Faraday)發(fā)現(xiàn)了這個可從線圈向線圈供電的物理現(xiàn)象,并稱之為電磁感應現(xiàn)象。共計排列14個共計排列14個線圈,可將智能手機煎置存充由唾的B踐WE”備一£還支持iPhone日立麥克賽爾的無線充電器日立麥克賽爾的**AIRVOLTAGE"無線充電使用的充電座和終端分別內置了線圈,使二者靠近便開始從充電座向終端供電。為提高供電效率,需要使線圈之間的位置對齊,不產生偏移。因此,各廠商在位置定位方法方面紛紛開動腦筋。從事智能手機外設業(yè)務的日本Oar公司于2011年8月推出了名為“無線充電板”的充電座。內置有磁鐵,用于將終端吸引到指定位置。松下于2011年6月投放了無線充電座“無接點充電板”。尺寸約為鼠標墊大小,表示實現(xiàn)了“位置自由(FreePositioning)”,將終端放在充電板上的任何位置均可充電。充電座內部的線圈帶有驅動裝置,可在平面中移動。通過自動檢測終端放置位置,并移動至該位置,使線圈的位置相一致。該充電座的開發(fā)人員、松下集團三洋電機能源設備公司(SANYOElectricEnergyDevicesCompany)充電系統(tǒng)事業(yè)部長佐野正人就位置自由實現(xiàn)實用化的理由解釋說,“用戶希望能更便利地充電”。日立麥克賽爾于2011年4月面向美國蘋果的人氣智能手機“iPhone”上市了無線充電器“AIRVOLTAGE”。由于iPhone不支持無線充電,所以需要套上內置有線圈的專用外殼才能使用。電場耦合方式不使用線圈另外,麥克賽爾的充電座有為一部終端充電和為兩部終端充電的款式。兩部款的尺寸為鼠標墊大小,可在左右各放置一部終端。內部排列了14個線圈,左右各7個,用這些線圈覆蓋了充電座的廣大范圍。由此,終端可以比較自由地放置在充電座上。在7個線圈中可最多自動選擇3個能高效傳輸的線圈來供電。日立麥克賽爾2011年11月還面向“iPad2”上市了無線充電器"AIRVOLTAGEforiPad2”。該充電器未采用Qi規(guī)格,而是全球首次采用了“電場耦合方式”。電場耦合方式不使用線圈,而是在供電側和受電側設置電極,利用二者之間產生的電場供電。為iPad2套上內置有受電用電極的專用外殼來充電。電場耦合方式的特點是,輸出功率比Qi大,即使電極之間的位置稍有偏移也可維持高傳輸效率。模塊由村田制作所開發(fā)。EV的無線充電方面,采用磁共振方式的汽車廠商比較多。磁共振方式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學家馬林?索爾賈???MarinSoljacic)于2007年進行了驗證,自此受到了廣泛關注。磁共振方式的原理與聲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一個發(fā)聲的話,其他的也會共振發(fā)聲。同樣,排列在磁場中的相同振動頻率的線圈,也可從一個向另一個供電。利用共振還可延長傳輸距離。電磁感應方式的供電距離最大為數mm?10cm左右,而磁共振方式如果線圈夠大,可向數m遠以外供電。汽車的車底到地面一般有15cm左右的距離。如果在車底安裝受電線圈,在自家停車場的地面埋入供電線圈,便可在停車時充電。能夠省去連接充電線纜的麻煩。另外,磁共振方式不同于電磁感應方式,無需使線圈間的位置完全吻合。即使停車位置與固定位置稍微錯開,線圈之間也會共振。還將用于磁懸浮三菱汽車2011年9月與美國風險企業(yè)WiTricity和IHI就共同開發(fā)磁共振方式無線充電系統(tǒng)達成了一致。在2011年12月上旬于東京有明國際展示場(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東京車展上,展示了該無線充電系統(tǒng)。供電距離為20cm,供電效率達90%以上。線圈之間最大允許錯位為20cm。如果后輪靠在車擋上停車,基本能停在容許范圍內。隨著研究的推進,將來或許能進一步擴大容許范圍。豐田也于2011年4月與WiTricity公司就磁共振方式展開了技術合作,并在東京車展上展示了用于電動三輪踏板摩托車和四輪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另外,還有將供電線圈埋入道路中,在紅燈停車時和行駛中為電動汽車充電的構想,以及利用植入軌道中的線圈為行駛中的磁懸浮列車供電的設想。除此之外,在家中的家具、地板和墻壁等中埋入線圈的研究也在推進之中。也許未來我們會迎來完全無需使用電線的生活。主要特點1、 從理論上說,這一系統(tǒng)對處在充電場的人完全無害,因為電量只在以同一頻率共振的線圈之間傳輸。但對于這種無線充電 技術,很多人可能產生擔憂,就像當初對Wi-Fi和手機天線桿一樣。2、 富士通的無線充電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3、 富士通表示這一系統(tǒng)可以在未來得到廣泛應用,例如針對電動汽車的充電區(qū)以及針對電腦芯片的電量傳輸。采用這項技術研制的充電系統(tǒng)所需要的充電時間只有當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最新狀態(tài)據engadget報道,美國賓州的一家公司,目前靠著這個Powercast技術,已經和超過百家的主要電子產品公司,簽下內容尚未公開的合作案,包括一些耗電量〃相對較低〃的電子產品,諸如手機、MP3隨身聽,還有汽車零件、溫度感應器、助聽器,甚至是醫(yī)療儀器等的制造業(yè)者?;旧险麄€系統(tǒng)包含了兩件東西,一個是插在插座上的發(fā)信器,另一個電子產品上,跟硬幣大小差不多的接收器(技術核心),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內(目前是在90厘米的距離內),電源能夠瞬間自發(fā)信器傳到對應的接受器。該項技術之所以會得到這么多家廠商的青睞,原因是在他獨特的無線電波接收裝置,能夠根據不同的負載、電場強度來作調整,同時還能維持穩(wěn)定的直流電壓,這也表示在空中亂噴的電磁波功率,能夠被減到最低。(據說這種設備已經獲得了FCC的認可)最神奇的是,這接收器的制造成本,竟然只要 5塊錢美金;由于價格昂貴、產品笨重以及不完善的解決方案,無線充電產品一直都沒有真正進入消費市場。另外各位常常在外奔波的筆電使用者,也不用心急,等到各位的筆電/UMPC耗電量降到了個位數(目前的極限),你將來在外頭上網,應該是不需要帶充電器了,不過以后網絡費可能要跟電費綁在一起了。2010年9月1日,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一一無線充電聯(lián)盟在北京宣布將Qi無線充電國際標準率先引入中國。信息產業(yè)部通信電磁兼容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也加入該組織。無線充電聯(lián)盟副主席、來自美國安利的子公司富爾頓創(chuàng)新公司董事劉易斯?帕爾木介紹,聯(lián)盟成員近60家,包括勁量、LG電子、諾基亞等。安利凈水器10年前就開始采用富爾頓的無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采用統(tǒng)一的工業(yè)標準,未來幾年,手提電話、 PMP/MP3播放器、數字照相機、手提電腦等產品都可以使用全新的低能耗、高兼容的相同的無線充電器。這個充電器類似一個托盤直接插到電源上,獲得聯(lián)盟認證的帶有“Qi”標識各企業(yè)的不同品牌的手機直接放在上面就可完成充電。5.先驅Palm|美國Palm公司是美國老牌智能手機廠商,它最早將無線充電應用在手機上。它推出的充電設備“觸摸石”,就可以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無線為手機充電。海爾I中國海爾推出的概念性“無尾電視”,不需要電源線、信號線和網線。海爾稱該產品采用了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Powermat|美國目前Powermat推出的充電板有桌面式和便攜式等多種,主要由底座和無線接收器組成,售價在100美元左右。勁量I美國勁量(Energizer)是美國知名的電池和手電筒品牌。該公司預計將于10月正式推出一款無線充電器,售價在89美元左右。微軟I美國由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發(fā)的一款無線充電板裝置名為uPad,已在2008年底造出樣機。富士通I日本富士通的系統(tǒng)與美國Witricity公司研發(fā)的技術類似,后者同樣利用磁共振傳輸電量,傳輸距離可達到幾米遠。這項技術將促使日本政府在2012年之前在公共場所設置無線充電網點?;葜菔忻魈炜萍加邢薰緗中國2004年8月惠州市明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0月確立無線供電作為公司主研項目2006年10月首款無線供電模塊VOX06MP01試制成功2007年4月VOX12MP05和VOX24MP20無線供電芯片試制成功2007年10月大功率無線供電芯片VOX330MP05試制成功2008年3月無線供電芯片正式量產2008年12月成功解決無線供電接收電路的限壓接收功能2009年6月全面解決手機電池的無線供電(充電)方案2010年6月全面解決大功率無線供電(充電)方案2012年9月諾基亞將采用無限供電(充電)方案現(xiàn)狀國外很多研究機構和企業(yè)團體還在大量精力研究和論證可行性以及工業(yè)化,可是中國國內在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工大、北方工大等一些科研院校以及深圳、上海等城市的一些高科技企業(yè)已經完全進入這個熱門又前衛(wèi)的行業(yè),在手機、筆記本等電子信息產品以及美容美顏等生活小家電產品中廣泛試用,并小規(guī)模量產。目前,三星電子宣稱其2012年度旗艦智能手機GalaxySIII具有無線充電功能。實際上沒有完成,最新的GalaxySIII中并沒有無線充電功能。諾基亞|Lumia920智能手機(具體請點一下鏈接)Lumia920引領神奇的無線充電技術、NFC技術——umia920/Lumia820系列無線配件賞析北京時間9月5號,諾基亞世界大會在紐約召開。會上,諾基亞聯(lián)合微軟發(fā)布了基于WindowsPhone8系統(tǒng)的Lumia920智能手機。

Lumia920/820無線充電配件Fatboy無線充電枕[1]線充電器可以供用戶選擇,其中包括了設計優(yōu)美的諾基亞無線充電器以及無線充電枕頭。同時,用戶還能為手機選擇全新的配件,如揚聲器或耳機,JBL推出的JBLPowerUp無線充電喇叭配件,帶有高品質音頻播放功能和復古造型,讓配件為于機錦上添花。[2]6.遠景5年內實現(xiàn)遠距離無線充電方便自不必說,除此之外,無線充電還更安全,沒有了外露的連接器,漏電、跑電等安全隱患都徹底避免了。有人擔心輻射的問題,這一技術最先在凈水器中運用,至今已經有8年時間了,安全性已經得到了36個國家的驗證,肯定不會對人體和環(huán)境帶來危害。據介紹,無線充電大致上是通過磁場輸送能量,而人類以及人類身邊的絕大多數物件都是非磁性的。 無線充電還有一個好處是省電,無線充電設備的效能接收在 70%左右,和有線充電設備相等,但是它具備電滿自動關閉功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而且,這個效能接收率在不斷提高,很快將能達到 98%。無線充電設備比普通充電器“聰明”很多,對于不同的電子產品,電源接口能自動對應,需要充電時,發(fā)射器和接收芯片會同時自動開始工作,充滿電時,兩方就會自動關閉。它還能自動識別不同的設備和能量需求,進行'個性化工作’,這就是智能。現(xiàn)在,為了消費者的安全以及他們的便利性考慮,相關科研人員先提供了近磁場無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