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路線工程圖識讀_第1頁
二 路線工程圖識讀_第2頁
二 路線工程圖識讀_第3頁
二 路線工程圖識讀_第4頁
二 路線工程圖識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施工技術P2學習情境二路線工程圖識讀課題一公路平面課題二公路縱斷面課題四道路交叉課題三公路橫斷面

學習目標

1.掌握《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中對平、縱、橫設計的有關要求。2.能夠計算基本型組合曲線中緩和曲線要素和5個主點里程樁號。

3.能夠計算豎曲線諸參數和各樁號設計標高。

4.能對公路線形進行平、縱線形組合效果評價。

5.掌握平曲線超高與加寬的過渡方式。

6.能夠進行土石方數量計算并進行土石方調配。

7.可以利用圖解法繪制視距包絡曲線,確定障礙物清除范圍。

8.掌握平面、縱斷面、橫斷面設計成果的識讀方法。

9.能夠正確識讀公路交叉設計圖。學習情境二路線工程圖識讀課題一公路平面圖2-1平面線形要素一、直線1.直線的特點直線有如下的優(yōu)點。(1)兩點之間,直線最短。(2)筆直的道路給人以短捷、直達的良好印象。(3)汽車在直線上行駛時受力簡單、方向明確、駕駛操作簡易。(4)從測設上看,直線只需定出兩點,就可方便地測定方向和距離。但是,直線也有以下的缺點。(1)直線缺乏變化,在地形、地物復雜或起伏較大地區(qū),直線難以與地形、地物相協(xié)調。強定直線往往增加工程量、破壞自然環(huán)境。(2)在高速行車的情況下,長直線景觀單調,司機容易疲勞,反應遲鈍。(3)長直線使目測車間距離困難,夜間行車會增加車燈眩目的危險。(4)長直線容易導致超高速行駛,危及交通安全。課題一公路平面一、直線2.直線的長度課題一公路平面1)直線最大長度應該采用與自然地形相適應的線形,不強調長直線,也不硬性設置不必要的曲線。這是就是長直線的設置原則。一、直線2.直線的長度課題一公路平面2)直線最小長度

兩曲線之間夾若一條短直線,特別是在同向曲線間插入短直線,會破壞連續(xù)而圓滑的線形,容易造成駕駛失誤,所以在設計中應盡量避免。(1)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時,同向圓曲線間的最小直線長度(以m計)以不小于設計速度(以km/h計)的6倍為宜;(2)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時,反向圓曲線間的最小直線長度(以m計)以不小于設計速度(以km/h計)的2倍為宜。(3)設計速度不大于40km/h時,可參照上述規(guī)定執(zhí)行。

一、直線3.直線的應用課題一公路平面1)適宜采用直線的地區(qū)或地段2)采用長直線線形時應注意的事項二、圓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圓曲線作為公路平面線形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曲線上任意點的曲率半徑R為常數,曲率1/R為常數,因此測設和計算簡單。(2)曲線上任意一點都在不斷地改變著方向,因此比直線更能適應地形的變化,尤其是由不同半徑的多個圓曲線組合而成的復曲線,對地形、地物和環(huán)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3)汽車在圓曲線上行駛要受到離心力的作用,因此比在直線上行駛多占用公路寬度。(4)汽車在小半徑的圓曲線內側行駛時,視距條件較差,視線受到路塹邊坡或其他障礙物的影響較大,因此較易發(fā)生行車事故。二、圓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1.圓曲線半徑公式

R為圓曲線半徑(m);V為行車速度(km/h);μ為橫向力系數,即單位車重所承受的實際橫向力;i為路面的橫向坡度。超高定義:為了減小橫向力,一般將圓曲線路面做成外側高、內側低的單向橫坡,這稱為彎道的超高。當設超高時:二、圓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2.圓曲線半徑的選用(1)安全性分析。(2)舒適性分析。(3)經濟性分析。1)橫向力系數的確定2)圓曲線最小半徑3)圓曲線最大半徑(1)極限最小半徑。(2)一般最小半徑。(3)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4)圓曲線半徑的選用二、圓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3.平曲線長度要求

(1)平曲線長度應至少要保證兩條緩和曲線插入,以滿足公路線形要求。

(2)平曲線長度應滿足司機操縱方向盤所需時間以及乘客的心理需求,也須保證兩條緩和曲線的長度。

(3)對小偏角彎道,還應從司機的視角及心理出發(fā)考慮其行駛的安全性。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1.緩和曲線的作用便于駕駛操作消除離心力的突變完成超高和加寬的過渡增加線形美觀1)2)4)3)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1.緩和曲線的作用圖2-2直線與曲線連接效果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2.緩和曲線的形式1)回旋線2)其他形式緩和曲線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2.緩和曲線的形式圖2-3回旋曲線、三次拋物線和雙紐線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3.緩和曲線的最小長度1)根據離心加速度變化率考慮2)根據駕駛員操作及反應時間考慮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4.緩和曲線的省略

《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在下列情況下可不設回旋線。

(1)在直線與圓曲線間,當圓曲線半徑大于表2-5規(guī)定時。

(2)半徑不同的同向圓曲線徑相連接時,符合下列條件可不設置緩和曲線。

①小圓半徑大于表2-5所列“不設超高的圓曲線最小半徑”時。

②小圓半徑大于表2-9中所列半徑,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三、緩和曲線課題一公路平面5.緩和曲線的計算

1)緩和曲線的直角坐標方程式

首先建立如圖2-4所示的坐標系。圖2-4直角坐標系下的回旋線三、緩和曲線課題致一池公智路平晨面5.緩和曲線的計算

2)設置緩和曲線的公路平曲線要素計算圖2-5平面線幾何要素三、緩和曲線課題底一難公蒜路平雖面5.緩和曲線的計算3)計亮算例嘩題例題砍:某足二級陳公路京,設終計速博度為80蘿k仁m/遺h,現疲在有張一彎摔道,據其平吐曲線扮半徑R=摔26滋0揉m,其異緩和纏曲線m,交花點JD樁號枯為K1鐵6+齒72者1.荷26,其掙交點盛偏角章為=2揮9°軍23'24"試遭計算雪該曲現線上廳設置冬緩和謀曲線滴后的5個基轉本樁得號。

3)計算例題

例題:某二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現在有一彎道,其平曲線半徑R=260m,其緩和曲線m,交點JD樁號為K16+721.26,其交點偏角為=29°23'24"試計算該曲線上設置緩和曲線后的5個基本樁號。四、平面線形的組合與銜接課題向一毯公規(guī)路平很面1.簡單型曲線

3)計算例題圖2-6簡單型曲線四、平面線形的組合與銜接課題巾一睜公糧路平新面2.基本型曲線

3)計算例題圖2-7基本型曲線課題鑄一某公明路平脆面3.S形曲線

3)計算例題圖2-8S形曲線課題譯一搜公堂路平忌面4.卵形曲線

3)計算例題圖2-9卵形曲線課題泰一垂公杯路平貼面5.凸形曲線

3)計算例題圖2-10凸形曲線課題筋一見公戲路平戲面6.復合型曲線3)計顯算例鳥題圖2酒-1勤1寫復潛合型氏曲線課題罪一采公警路平陸面7.C形曲線3)計算例題圖2-12C形曲線課題賣一依公核路平獨面8.回頭曲線3)計算例題圖2-13回頭曲線課題賺一糠公犬路平滋面8.回頭曲線3)計倒算例沸題課題燈一獲公扁路平識面1.直線、曲線及轉角一覽表3)計水算例致題五、公路平面設計成果課題瘦一真公著路平冒面2.路線平面設計圖3)計算例題(1)地形部分(2)路線部分1)平面設計圖組成五、公路平面設計成果課題冷一也公罪路平瞇面2.路線平面設計圖2)識圖要點

(1)先看清路線平面設計圖中的控制點、坐標網(或指北針方向)以及畫圖所采用的比例。(2)看地形圖,了解路線所處區(qū)域的地形、地物分布情況。(3)看路線設計線,了解路線在平面中的走向。(4)了解平曲線的設置情況及平曲線要素。(5)注意路線與公路、鐵路、河流交叉的位置。(6)將前后路線平面圖拼接起來后,了解路線在平面圖中的總體布置情況。五、公路平面設計成果課題睛一思公薄路平姓面2.路線平面設計圖3)計算例題圖2-14公路平面設計圖示例五、公路平面設計成果課題久二葵公弓路縱輕斷面一、縱斷面基本認知

通過公路中線的豎向剖面稱為公路縱斷面。在轉坡點處應設豎曲線,按坡度轉折形式的不同,豎曲線可分為凹形豎曲線和凸形豎曲線,其大小用半徑和水平長度表示。H1、H2表示以路線前進方向為序的坡度線兩端點的標高(m);L表示坡度線兩端點間的水平距離,稱坡度線長度,簡稱坡長(m)。路線的縱坡按路線前進方向,上坡時i為“+”,下坡時i為“-”。課題士二隙公悉路縱蒸斷面二、汽車行駛對公路縱坡的要求③縱坡度變化不宜太多,尤其應避免急劇的起伏變化,力求縱坡均勻。②陡坡宜短,長陡坡的縱坡度應加以嚴格限制;①縱坡度應力求平緩;公路縱坡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課題仇二敞公塵路縱割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1.縱坡1)最大縱坡2)最小縱坡3)高原地區(qū)縱坡折減課題陪二嬸公彈路縱雖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2.坡長1)2)3)最大坡長最小坡長緩和坡段課題扇二嘴公刪路縱講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3.平均縱坡由若干坡段組成的路段,其兩端點的高差與路段長度之比稱為平均縱坡。式中,ip為路段平均縱坡(%);H為路段兩端點的高差(m);L為路段的長度(m)。課題鉛二持公皮路縱醬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4.合成坡度合成坡度是指在設有超高的平曲線上,路線縱坡與超高橫坡或不設超高的路面橫坡所組成的坡度。式中,I為合成坡度;i為路線縱坡度;ih為超高橫坡度。課題現二炎公遵路縱僚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爬坡車道1)爬坡車道的設置

爬坡車道是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在陡坡路段正線行車道外側增設的供載重車行駛的專用車道。在公路縱坡較大的路段上,載重車爬坡時需克服較大的坡度阻力,車速下降,大型車與小汽車的速差變大,超車頻率增加,這對行車安全不利。此外,速差較大的車輛混合行駛,必將減小快車的行駛自由度,導致通行能力降低。為了消除上述種種不利影響,宜在陡坡路段增設爬坡車道,把載重車從正線車流中分離出去,從而提高小汽車行駛的自由度,確保行車安全,增加路段的通過能力。課題周二忘公泡路縱金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爬坡車道2)爬坡車道的橫斷面圖2-15爬坡車道的橫斷面(尺寸單位:m)課題誕二頂公籮路縱犧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爬坡車道3)爬坡車道的橫坡度

(1)爬坡車道位于直線段時,其橫坡度的大小同正線路拱坡度,采用直線式橫坡,坡向向外。(2)爬坡車道位于平曲線路段時,因爬坡車道的行車速度比正線小,其超高橫坡度與正線不同。課題仿二沈公森路縱確斷面三、縱坡與坡長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爬坡車道4)爬坡車道的起、終點與長度

(1)爬坡車道的起點,應設于陡坡路段上載重汽車運行速度降低至表2-17中“容許最低速度”處。(2)爬坡車道的終點,應設于載重汽車爬經陡坡路段后恢復至“容許最低速度”處,或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長度的端部。該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長度規(guī)定見表2-19。(3)相鄰兩爬坡車道相距較近時,宜將兩爬坡車道直接相連。(4)爬坡道起點、終點處應設置分流、匯流漸變段,其長度規(guī)定見表2-20。課題給二憐公靜路縱今斷面四、豎曲線1.豎曲線的基本概念縱斷面上兩相鄰縱坡線的交點為變坡點,為保證汽車安全、順適及視距的需要而在變坡點處設置的縱向曲線稱為豎曲線,如圖2-16所示。豎曲線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兩方面:(1)起緩沖作用。(2)確保公路縱向的路面視距。課題乞二甘公誦路縱錫斷面四、豎曲線1.豎曲線的基本概念圖2-16豎曲線課題清二助公宗路縱良斷面四、豎曲線2.豎曲線的設計標準1)豎曲線的最小半徑2)豎曲線的最小長度課題借二浪公箏路縱侄斷面四、豎曲線3.豎曲線的設計宜選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當條件許可時應盡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徑的值,只有在地形受到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難情況下,才采用極限最小半徑。同向豎曲線間,特別是同向凹形豎曲線之間,如果直坡段不長,應合并為單曲線或復曲線,以避免出現斷背曲線。反向抹豎曲害線之仆間應析盡量攪設置純一段班直坡躺段,雪直坡皆段的夠長度倆一般柴不小攏于以卵設計兆速度呀行駛逢3s騾的行肅程為穿宜,獵以使忠汽車穿的增攝重與初減重育之間源有一干過渡潮段,林以利爪汽車欠行駛痕。1)傘豎曲枯線設鏡計的誤一般饒要求課題遙二燈公計路縱券斷面四、豎曲線3.豎曲線的設計2)豎曲線半徑的選擇(1)所選半徑應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等的要求。(2)在不過分增加土石方工程量的情況下,為使行車舒適,應盡量采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3)根據豎曲線范圍內的縱斷面地面線的起伏情況和標高控制要求,確定合適的外距值,按外距控制選擇半徑。(4)確定豎曲線長度時,應考慮相鄰豎曲線的連接或平、縱組合,然后按其切線長度選擇半徑。(5)夜間行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應適當加大半徑,以使汽車前燈有較長的照射距離。(6)過大的豎曲線半徑將使豎曲線過長,對排水不利,選擇半徑時應注意。課題斧二揪公厭路縱斤斷面四、豎曲線4.豎曲線的計算

1)豎曲線幾何要素計算豎曲線的基本方程式:式中,R為豎曲線半徑(m);L為豎曲線的曲線長(m);T為豎曲線的切線長(m);E為豎曲線的外距(m);ω為兩相鄰縱坡的代數差,以小數計,在豎曲線要素計算時取其絕對值計;y為豎曲線上任意點到切線的縱距,即豎曲線上任意點與坡線的高差(m),亦稱改正值;x為豎曲線上任意點與豎曲線起點或終點的水平距離(m)。課題陰二小公夫路縱長斷面四、豎曲線4.豎曲線的計算圖2-17豎曲線要素課題家二爆公判路縱怪斷面四、豎曲線4.豎曲線的計算2)豎凝曲線直設計運標高掘的計狠算課題瘋二駱公垃路縱勞斷面四、豎曲線4.豎曲線的計算3)計算例題某二級公路,設計車速v=80km/h,相鄰兩坡段縱坡為i1=5%和i2=-4%,變坡點樁號為K5+030.00,該點的高程為427.68m,豎曲線半徑R=2000m。試計算豎曲線諸要素以及樁號為K5+000.00和K5+100.00處的設計高程。課題愉二章公奪路縱假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平原區(qū)丘陵地區(qū)沿溪(河)路段山嶺地區(qū)1)2)4)3)1.各種地形條件下的標高控制課題爽二薦公裝路縱灶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2.各種地形條件下的縱坡設計(1)平原微丘區(qū)。(2)丘陵區(qū)。(3)山嶺重丘區(qū)。課題摟二匆公遼路縱毯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3.變坡點位置的確定

變坡點是兩條相鄰設計縱坡線的交點,兩變坡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坡長。變坡點的位置直接影響著縱坡的大小、坡長、平縱組合、土石方填挖平衡以及公路的使用質量,因此,在確定變坡點位置時,除了盡量滿足填挖工程量最小和線形最理想外,還應使最大縱坡、最小縱坡、坡長限制、緩和坡段滿足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同時還要處理好平、縱斷面線形的相互配合。此外,為方便設計和計算,變坡點的位置一般應設在整10m樁號處。課題遲二蔽公紫路縱捷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4.設計方法與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1)(2)(3)(4)(5)(6)(7)準備工作標注控制點試坡調整縱坡核對定坡設置豎曲線1)縱斷面設計的方法與步驟課題素二捷公繩路縱券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4.設計方法與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2)縱坡設計應注意的問題(1)在回頭曲線地段設計縱坡時,應先確定回頭曲線上的縱坡,然后從兩端接坡,以滿足回頭曲線處的縱坡要求。在回頭曲線地段不宜設豎曲線。(2)大、中橋上不宜設豎曲線。橋頭兩端豎曲線的起、終點應設在橋頭10m以外,如圖218所示。(3)小橋涵允許設在斜坡地段和豎曲線上。但對等級較高的公路,為使公路縱坡具有一定的平順性,應盡量避免小橋涵處出現“駝峰式”縱坡,如圖219所示。(4)注意平面交叉口縱坡及兩端接線要求。平面交叉口一般宜設在水平坡段處,其長度應不小于最小坡長規(guī)定:兩端接線縱坡應不大于3%,山區(qū)工程艱巨地段不大于5%。課題皂二仙公勿路縱暴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4.設計方法與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圖2-18大、中橋縱坡處理課題栽二買公宣路縱綁斷面五、縱斷面線形設計4.設計方法與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圖2-19小橋涵縱坡處理課題單二益公婦路縱蘭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1.視覺分析1)視覺分析的概念2)視覺分析方法課題爐二牽公頭路縱微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2.平、縱線形組合原則(1)應在視覺上能自然地誘導駕駛員的視線,并保持視覺的連續(xù)性。(2)平面與縱斷面線形的技術指標應大小均衡,避免出現平面高標準、縱斷面低標準,或與此相反的情況,使線形在視覺上、心理上保持協(xié)調。(3)選擇組合得當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車安全。(4)平浮、縱都線形帆組合談應注立意與咱周圍渠環(huán)境備相配赤合,尿充分違利用典公路禁周圍刺的地跡貌、陡地形賺、自救然景禿物、矩建筑杜物等攏消除磚單調肚感,棉以減踢輕駕夸駛員糊的疲庫勞和肢緊張粉程度跪,并墓發(fā)揮印引導甚視線規(guī)的作塘用。課題訴二侍公貓路縱丘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平面墻線形滋要素控分為敏直線妥和曲甘線,稀縱斷灰面線懷形要喚素分緒為直量線、貓凹形敲豎曲著線與燥凸形悟豎曲榆線。無它們榜可組同合為傅表2樹-2裳2中呆的六菌種圖稀形。課題都二循公山路縱做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平面短線形菌要素橡分為槽直線債和曲雁線,帖縱斷棉面線享形要子素分迫為直申線、控凹形羽豎曲貫線與諒凸形尤豎曲慶線。遇它們根可組固合為紹表2撕-2箱2中捐的六凍種圖肺形。課題蘇二羅公糊路縱念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1)展前工作(2)(5)(3)(4)(1)空間線形要素B2)5)3)4)1)空間線形要素A空間線形要素C空間線形要素E、F空間線形要素D課題釘二此公范路縱辣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5)空間線形要素E、F組合時應注意(1)平曲線與豎曲線重合時,應采用“平包豎”的形式。(2)平曲線與豎曲線的頂點對應關系,最理想的是頂點重合。(3)平曲線和豎曲線半徑大小應保持均衡。

(4)選擇適宜的合成坡度。課題嫌二漏公艇路縱嚇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圖2-20平曲線與豎曲線的組合課題疫二檢公車路縱倍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澳大利亞課題棟二偶公昂路縱農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德國課題免二本公森路縱陸斷面六、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3.平、縱線形組合要點課題盲二湯公衛(wèi)路縱棵斷面七、公路縱斷面設計成果1.縱斷面圖表示方法圖2-21公路縱斷面圖示例課題裹二攝公勞路縱獅斷面七、公路縱斷面設計成果2.縱斷面圖組成1)圖樣2)測設數據表課題糟二緒公牙路縱犬斷面七、公路縱斷面設計成果3.讀圖要點(1)看清水平、豎直方向采用的比例與水準點位置。(2)看地面線,了解沿路線縱向的地勢起伏情況及土質分布情況。(3)看設計線,了解路線沿縱向的分布情況(包括坡度和坡長)。(4)比較設計線與地面線,了解路線填、挖情況。(5)看清豎曲線的設置位置及豎曲線要素。(6)了解沿路線縱向其他工程構造物的分布情況及其主要內容。(7)了解豎曲線與平曲線的配合關系。課題輸三害公遷路橫襪斷面一、公路橫斷面的組成1.公路標準橫斷面的組成1)公路橫斷面的一般組成部分(1)行車道(2)路肩(3)中間帶(4)邊坡(5)邊溝課題液三休公矮路橫闊斷面一、公路橫斷面的組成1.公路標準橫斷面的組成圖2-22公路標準橫斷面組成課題吧三繳公份路橫曉斷面一、公路橫斷面的組成1.公路標準橫斷面的組成(1)爬坡車道(7)碎落臺(3)錯車道(6)護坡道(5)避險車道(4)緊急停車帶(2)加減速車道(變速車道)2)公路橫斷面的特殊組成部分課題桃三狀公么路橫釘斷面一、公路橫斷面的組成2.路幅的構成形式2)雙幅多車道3)單車道

1)單幅雙車道課題作三伶公父路橫梯斷面二、路拱1.路拱橫坡度2)公路縱坡1)橫向排水4)交通情況3)行車道寬度課題磚三餓公犯路橫躬斷面二、路拱2.路拱的形式1)拋物線形路拱圖2-23拋物線形路拱課題尾三省公夕路橫命斷面二、路拱2.路拱的形式2)直線接拋物線形路拱圖2-24直線接拋物線形路拱課題扭三策公害路橫榜斷面二、路拱2.路拱的形式3)折線形路拱圖2-25折線形路拱課題渴三挽公目路橫苦斷面三、曲線上的超高1.超高及超高值為抵消車輛在曲線路段上行駛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將路面做成外側高內側低的單向橫坡形式,這稱為曲線上的超高。從圓曲線的起點到圓曲線終點,超高橫坡也是一個不變的定值,這個圓曲線上的超高值,稱為圓曲線的全超高橫坡度。式中,ib為圓曲線的全超高橫向坡度;R為圓曲線半徑(m);V為行車速度(km/h);μ為橫向力系數,即單位車重所承受的實際橫向力,極限值為路面與輪胎之間的橫向摩阻系數。課題若三片公妙路橫希斷面三、曲線上的超高2.超高的過渡(1)無中間帶的公路。(2)有中間帶的公路。2)超高過渡方式1)超高緩和段課題劃三賭公伴路橫烤斷面三、曲線上的超高2.超高的過渡圖2-26無中間帶公路超高的過渡方式課題添三遞公合路橫落斷面三、曲線上的超高2.超高的過渡圖2-27有中間帶公路的超高過渡方式課題糖三丹公肢路橫軌斷面四、曲線上的加寬1.加寬的原因汽車在彎道上行駛時,一般前輪的軌跡半徑和后輪的軌跡半徑是不同的。目前絕大多數的汽車前輪可以自由地轉動一定的角度,而后輪只能直行,不能隨便轉動,因此汽車在彎道上行駛時前后輪的輪跡不會重疊,并且后輪內輪輪跡的弧線半徑比前外輪輪跡的弧線半徑小一些。當汽車沿內側車道行駛時,如果轉彎半徑較小,則汽車的前輪輪跡會在公路上,而后輪輪跡就可能落到側石線上。此外,在曲線上行駛時,駕駛員不可能將前軸中心的軌跡操縱得完全符合理論軌跡,而是有一定的擺幅(其擺幅值的大小與汽車速度有關),且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的擺幅要比在直線上的大。綜上分析,公路彎道內側的路面應該加寬。課題鋒三網公躲路橫隱斷面四、曲線上的加寬2.加寬值的計算圖2-28平曲線上的路面加寬R—平曲線半徑(m);L0—汽車后軸至車身邊緣的長度(等于汽車軸距加前懸,m);B—車輛寬度(m);b—一輛車實際占路面寬度(m);e1—一個車道的加寬值(m)課題省三舍公挪路橫農斷面四、曲線上的加寬3.加寬過渡段1)直線過渡2)高次拋物線形過渡3)插入回旋線過渡課題粒三退公騙路橫財斷面四、曲線上的加寬3.加寬過渡段圖2-29高次拋物線加寬形式課題漏三鞠公崖路橫露斷面四、曲線上的加寬3.加寬過渡段圖2-30回旋線加寬形式課題拿三灑公秋路橫咬斷面五、行車視距1.行車視距的分類2)會車視距3)超車視距1)停車視距課題暫三膜公賣路橫癢斷面五、行車視距1.行車視距的分類圖2-31停車視距課題幣三找公胞路橫因斷面五、行車視距1.行車視距的分類圖2-32會車視距課題宰三蓄公瓜路橫關斷面五、行車視距1.行車視距的分類圖2-33超車視距課題刺三社公左路橫淋斷面五、行車視距2.行車視距的標準課題鉗三揉公駛路橫盛斷面五、行車視距3.視距保證措施圖2-34彎道內側視距障礙物清除課題夕三訂公察路橫瞎斷面五、行車視距3.視距保證措施圖2-34彎道內側視距障礙物清除課題上三犯公舞路橫癢斷面六、公路建筑限界與公路用地1.公路建筑限界

(1)當設置有加(減)速車道、爬坡車道、慢車道、緊急停車帶、錯車道時,建筑限界應包括相應部分的寬度。(2)八車道及其以上整體式路基的高速公路,設置左側硬路肩時,建筑限界應包括相應部分的寬度。(3)橋梁、隧道設置檢修道、人行道時,建筑限界應包括相應部分的寬度。(4)檢修道、人行道與行車道分開設置時,其凈高應為2.50m。(5)一條公路應采用同一凈高,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的凈高應為5.00m,三級公路、四級公路的凈高應為4.50m。課題騾三所公晝路橫安斷面六、公路建筑限界與公路用地1.公路建筑限界圖2-36公路建筑限界(單位:m)課題涂三抱公諸路橫吧斷面六、公路建筑限界與公路用地2.公路用地范圍

(1)公路路堤兩側排水溝外邊緣(無排水溝時為路堤或護坡道坡腳)以外,或路塹坡頂截水溝外邊緣(無截水溝為坡頂)以外不小于1m范圍內的土地,在有條件的地段,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不小于3m、二級公路不小于2m范圍內的土地為公路路基用地范圍。(2)在風沙、雪害等特殊地帶,需設置防護林,種植固沙植物,安裝防沙或防雪柵欄及設置反壓護道等設施時,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用地范圍。課題譜三芒公吧路橫壞斷面六、公路建筑限界與公路用地2.公路用地范圍(3)橋梁、隧道、互通式立體交叉、分離式立體交叉、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設施、服務設施、管理設施、綠化以及料場、苗圃等用地,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用地范圍。(4)有條件或環(huán)境保護要求種植多行林帶的路段,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用地范圍。(5)改建公路可參照新建公路用地范圍的規(guī)定執(zhí)行。課題偵三際公令路橫賽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1)橫斷面面積計算積距法坐標法混合法幾何圖形法(1)(2)(4)(3)課題此三比公語路橫基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1)橫斷面面積計算圖2-37積距法圖課題銳三炒公禾路橫譯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1)橫斷面面積計算圖2-38坐標法課題交三浪公遍路橫威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2)土石方數量計算(1)平均斷面法。(2)棱臺體積法。課題內三店公滲路橫攔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2)土石方數量計算圖2-39平均斷面法課題翅三殃公替路橫按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3)土石方數量計算要點(1)填方和挖方的面積應分別計算。(2)填方或挖方中的土、石方也應分別計算,因為其工程造價不同。挖方斷面的土、石方可按該樁號所對應的橫斷面,并結合公路外業(yè)勘測的相關資料分別統(tǒng)計。(3)有些情況下橫斷面上的某一部分面積可能既是挖方體積,又要算作填方體積,例如,有淤泥時既要挖除,又要回填其他材料。課題滋三農公岸路橫走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路基土石方計算3)土石方數量計算要點(4)用上述的平均斷面法或棱臺法計算的土石方體積中包含了路面體積。(5)計算路基土石方數量時,應扣除大、中橋及隧道所占路線長度的體積;橋頭引道的土石方,可視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橋梁工程項目中,但應注意不要遺漏或重復;小橋涵所占的體積一般可不扣除。課題蜜三劫公遮路橫圓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2.路基土石方調配1)土石方調配原則(1床)在滑半填竟半挖雨斷面盲中,煎應首乎先考呼慮在貸本路漫段內嬌移挖擇作填鞠,進聯行橫溪向平且衡,紋然后承再作豈縱向陶調配巡壽,以儲減少洲總的紡運輸蠢量。(2鐮)土濫石方吸調配評應考那慮橋鉆涵位抓置對耳施工罷運輸圖的影鄙響,按一般擦大溝蜂不作艇跨越曾調運囑。(3火)應離注意徒施工佛的可腥行性拖與方噴便性辦,盡垮可能羽避免渴和減辦少上日坡運勢土。笛位于尾山坡至上的乏回頭井曲線孩段,縣應優(yōu)治先考曲慮上盯線向虧下線擇的土夜方豎邁向調巾運。(4榴)為景使調鍛配合魄理,非必須征根據吐地形握情況演和施塑工條倒件,霧選用舊適當智的運宏輸方仰式,果確定凳合理炭的經哨濟運浴距,亮用以錦分析識工程蹈用土總是調它運還櫻是外扛借。課題瘋三扶公藏路橫民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2.路基土石方調配(1)經濟運距(2)平均運距(3)免費運距(4)運量2)關于調配計算的幾個問題(5)計價土石方課題賣三虎公坦路橫躬斷面七、土石方計算與調配2.路基土石方調配3)土石方調配方法(1)土石方調配是在土石方數量計算與復核完畢的基礎上進行的。(2)弄清各樁號間路基填挖方情況并橫向平衡,明確利用、填缺與挖余數量。(3)在縱向調配前,應根據施工方法及可能采取的運輸方式定出合理的經濟運距,供土石方調配時參考。(4)根據填缺、挖余的分布情況,結合路線縱坡和自然條件具體擬定調配方案。(5)經過縱向調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則應會同當地政府協(xié)商確定借土或棄土地點,然后將借土或棄土的數量和運距分別填注到借方或棄方欄內。(6)土石方調配后,應按下式進行復核檢查。課題診三而公嗎路橫鐵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1.路基橫斷面設計圖1)路基橫斷面圖的形式(1)填方路基。(2)挖方路基。(3)半填半挖路基。課題禿三版公稠路橫拆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1.路基橫斷面設計圖1)路基橫斷面圖的形式圖2-40路基橫斷面圖的基本形式課題萬三錦公摟路橫陵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1.路基橫斷面設計圖2)讀圖圖2-41路基橫斷面設計圖課題鑄三撈公撫路橫娛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2.路基標準橫斷面圖路基標準橫斷面圖是路基橫斷面設計圖中所出現的所有路基形式的匯總。它表示了所有設計線(包括邊溝、邊坡、擋墻、路肩)的形狀、尺寸和比例,用以指導施工。這樣路基設計橫斷面圖就不必對每一個斷面進行詳細的標注,避免了工作的重復和煩瑣,也使得設計圖比較簡潔。課題積三技公武路橫傲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3.路基設計表

路基設計表是路線設計和路基設計成果的綜合體現,是平、縱、橫等主要測設資料的綜合,在公路設計文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表229的某路段的路基設計表。路基設計表的前半部分是平面與縱面設計成果,橫斷面設計完成后,再將邊坡、邊溝等欄填上。其中邊溝一欄的坡度如不填寫,表明溝底縱坡與公路縱坡一致;如果不一致,則需另外填寫。課題文三梳公拋路橫鴿斷面八、公路橫斷面圖設計成果4.路基土石方計算表

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項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設計和路線方案比較中,路基土石方數量的多少是評價公路建設質量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之一;在編制公路施工組織計劃和工程概預算時,還需要確定分段和全線的路基土石方數量。課題纖四晴道浮路交擺叉一、道路平面交叉1.交叉口設計的內容與要求(1)合理選擇交叉口的形式與類型、合適的平面布置,并確定各組成部分的幾何尺寸。(3)交叉口的視距保證,滿足安全通行條件。(2)進行合理的交通組織,合理布置各種交通設施。(4)合理進行交叉口的立面設計,布置各種排水設施。課題愧四戒道引路交界叉一、道路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圖2-42平面交叉口交錯點分布情況課題集四鞠道土路交涼叉一、道路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2)交叉口交錯點的多少,因交叉口相交路線的條數和形式而異,且隨相交路線的數量的增加而顯著增加。(1)直行與直行、左轉與左轉以及直行與左轉車輛之間所產生的沖突點,對交通的干擾和行車的安全影響最大,合流點其次,分流點相對最小。(3)產生沖突點最多的是左轉彎車輛。課題忍四謝道米路交節(jié)叉一、道路平面交叉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和適用范圍圖2-43平面交叉的形式課題惱四掃道褲路交校叉一、道路平面交叉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和適用范圍加鋪轉角式分道轉彎式環(huán)形平面交叉加寬路口式1)2)4)3)課題品四雪道衰路交超叉一、道路平面交叉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和適用范圍圖2-44分道轉彎式交叉課題框四性道拳路交簡叉一、道路平面交叉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和適用范圍圖2-45加寬路口式交叉課題棕四仍道央路交演叉一、道路平面交叉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和適用范圍圖2-46環(huán)形平面交叉課題笛四怎道君路交亞叉一、道路平面交叉4.交叉口的視距(1)確定停車視距ST。(2)找出行車最危險的沖突點。(3)從最危險的沖突點向后,沿行車軌跡線各量取停車視距。(4)連接末端構成視距三角形。課題騾四盡道服路交篇叉一、道路平面交叉4.交叉口的視距圖2-47視距三角形課題針四懲道刃路交彼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使相交的道路在交叉口內能有一個平順的共同面,便于車輛和行人通行。使交叉口范圍內的地面水能迅速排除。使道路各點標高能與建筑物的地面標高相協(xié)調而具有良好的空間觀感。1)交叉口立面設計的要求課題倆四革道致路交磨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1)方格網法。(2)設計等高線法。(3)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2)交叉口立面設計的方法課題繡四蜂道才路交倦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2)交叉口立面設計的方法圖2-48方格網法課題舉四謀道婚路交兵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3)方格網設計等高線法設計步驟(2)繪制交叉口平面圖(1)收集資料(3)確定交叉口的設計范圍(4)確定立面設計圖式和等高距(5)勾繪設計等高線(6)計算施工高度課題匙四及道鞠路交凱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圖2-49路段設計等高線畫法課題辱四庸道盼路交覆叉一、道路平面交叉5.交叉口立面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