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1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2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3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4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仁是孔子所宣揚的最高道德原則。《呂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貴仁。”這是符合事實的。但在春秋時代,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了。《左傳?僖公三十年》記載,晉大夫臼季云:“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庇帧蹲髠?定公四年》記載,楚鄖辛曰:“《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ㄈ收吣苤??!庇帧蹲髠?昭公十二年》記載孔子對于楚靈王的評論說:“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派圃眨 笨鬃右浴翱思簭投Y”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過去多數(shù)學者認為,孔子并沒有給出仁的完整界說。我不同意此種觀點,我認為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論語》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這里,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子貢誤以圣為仁,混淆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鬃訁^(qū)別圣與仁,因而必須講明仁的完整含義,必須如此才能揭示圣與仁的不同意指。而且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確立界說的格式。所以我認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乃是孔子所講關于仁的界說。(節(jié)選自張岱年《仁和仁義》,有刪改)材料二:孔子“貴仁”,同時也宣揚“義”。據(jù)《論語》所記,孔子嘗說:“君子義以為上?!保ā蛾栘洝罚熬恿x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衛(wèi)靈公》)“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保ā队阂病罚耙姷盟剂x?!保ā都臼稀罚┛鬃铀^義即道德原則之義。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義則泛指道德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講仁,又講義,但據(jù)《論語》所載,孔子未嘗以仁義相連并舉。我推測,以仁義并舉,可能始于孔門再傳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書缺有間,已難考定。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如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保ā读夯萃酢飞希叭剩酥舱?;義,人之正路也?!保ā峨x婁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保ā陡孀由稀罚熬尤视闪x,大人之事備矣?!保ā侗M心上》)“人皆有所不忍,達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義也。”(《盡心下》)孟子道德學說的核心是仁義。(節(jié)選自張岱年《仁和仁義》,有刪改)材料三: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禮”的根本內(nèi)容,是道德倫理觀念的基礎,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重視人的世界觀的出發(fā)點??鬃又v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廣泛,從《論語》看幾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寬、信、敏、惠等等??鬃拥摹叭省笔撬淖罡叩恼卧瓌t和道德準則,他以為離開了“仁”,忠、孝、信、勇等都無意義。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義是什么呢?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鬃拥摹叭省边€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含義,這就是“尚賢”的意思?!吧匈t”就是要注重個人的道德、學問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這個主張在實際上破壞著奴隸主貴族的世官世祿制度。關于“尚賢”,孔子也講過許多話,例如他說“學也祿在其中矣”“學而優(yōu)則仕”等等。在孔子看來,要做官就應該有學問,這個看法對于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祿的貴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識的人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但最終又能使知識分子不脫離政治的軌道。(節(jié)選自湯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貴仁”,就是因為孔子的重視,“仁”才成為公認的道德原則。B.在“孔子是否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問題上,張岱年與過去許多學者的觀點不同。C.子貢誤以圣為仁,在孔子看來,主要是顛倒了圣與仁的層次。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準則,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不曾以仁義相連并舉,真正將仁義并舉,是孔門的再傳弟子。B.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仁義是孟子道德學說的核心。C.孔子在很多地方講到仁,意思很寬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D.孔子認為選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個人的道德、學問和才能。(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判斷下面哪個選項不屬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疇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克己復禮。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論證思路。(5)選文三則材料在論述內(nèi)容上各有側(cè)重,請簡要概括。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鄉(xiāng)情何士光日頭剛西斜,一片炎暑籠罩,梨花屯壩子上靜靜悄悄。沒有一絲兒風,沒有一個人影。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擔著水桶來到一口水井邊,她的藍色的舊布衫已經(jīng)洗到了發(fā)白,一層層補綴過的,但是規(guī)整、干凈。她從桶里取出一只水瓢——那龜裂了的葫蘆水瓢用勻凈的針腳縫起來。她蹲下來,一瓢一瓢地舀起那清清亮亮的井水。不一會桶就盛滿了,突然她發(fā)現(xiàn)在水井的那一邊,站著一個男人,正望著她。那人兩鬢灰白,微微佝僂著高大的身軀,身背掛包,手捏草帽。顯是走了遠路,滿面風塵,顯得很疲乏。在這日頭西斜,連金蠅也只在樹蔭里歇息的時刻,趕路是多么辛苦!她連忙從桶里盛了一瓢涼水,雙手捧給他。但是,那人并沒有接?!澳恪彼t疑地問道,“是不是叫桂芬?”“我是。”她迷惑地回答。他說:“我姓楊?!迸巳悦曰蟮負u頭?!班耍沂菞钇缴窖?!”楊平山?女人心里一動,但還是記不起來。一時間兩個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好半天,女人才叫出來:“哎呀,你是楊書記?!”他反而不說話了,好一陣,才緩緩地對她點頭,并接過水瓢。那神情,不知道是喜悅還是傷心。這個叫桂芬的梨花屯的婦女,萬分沒有想到會在水井邊碰上多年不見的楊書記。眼前的這個人,在梨花屯當過書記,對了,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安铧c認不出來了呢!楊書記,你老了!”她這樣說的時候,當然是恭敬的;但這又和例常的恭敬不盡相同,顯見得有真切的感情,并不完全因為他原來是一位書記。“是呀!”他嘆了一口氣。他認真地端詳她,說:“桂芬,你也變了許多了……”畢竟二十年的光陰過去了。楊書記在她家吃過飯,那還是互助合作時的事情。那時,她還是沒有出嫁的年青姑娘,現(xiàn)在呢,她的大女兒都和她一樣高了!他站在那兒,只是望著她。她想:他望些什么呢?她不知道他是在望她那件滿是補丁的布衫。那樣的衣衫,只要境況略略好一點的人,都不會再穿!人們常說,一個人會有第二故鄉(xiāng)。如果真是這樣,這個人的第二故鄉(xiāng)就是梨花屯。他老家在北方,當年大軍轉(zhuǎn)戰(zhàn),南下西進,他的足跡最后到了梨花屯。他留下來建設梨花屯,他曾向梨花屯的父老鄉(xiāng)親,允諾過一份豐衣足食的前程。二十年后的今天,面對大抵依舊的梨花屯的田野,面對仍然貧困的梨花屯的故人,你叫他作何感想?倒是女人又說話了?!皸顣洠彼枫返貑?,“聽說,你后來被人整了?”哎,過去的二十年,尤其是才過去的十年,他楊平山何曾得到過一天的清靜?離開梨花屯,絕不是他所甘愿;削職回北方老家,更不是他的選擇!但此刻他的心思似乎不在這上面,因此桂芬的問話她好像沒有聽見,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桂芬,我看今年的莊稼還不錯——你說是不是?”不料,這一問卻勾起了桂芬心頭的憂慮:“楊書記,聽說又要糾定產(chǎn)到組,是不是真的?我們隊今年的莊稼長得好,就是定產(chǎn)到組,才有了活路……”“誰說的?”他說,“誰要糾,就請他來問一問鄉(xiāng)親們是不是允許!”她倏地抬起頭,望著楊書記,好像有什么想法掠過了她的心頭,仿佛說:要是你還是我們梨花屯的書記就好了?!皸顣洠憬裉焓恰薄熬褪莵砝婊ㄍ脱?!”略一停,又說,“這回是再也不走了!”是對她說,但好像也是對自己說的。再不走了?這使她微微一怔。“你又來……”她先是遲疑著,后來就一口氣說出來,“你又來當書記?”是呀是呀,怎么不是呢!他楊平山?jīng)]有忘記他當年對梨花屯的鄉(xiāng)親們做過的保證!而今歷史昭雪了他的屈辱,他唯一要求就是回梨花屯,把中斷了二十年的事情,接著做下去??肇摿撕由饺f里,空負了二十載光陰,一想起來,就叫人疾首痛心。赤日炎炎,他不愿稍停片刻,風塵仆仆,就是為了早點看一看梨花屯的土地!他認真地對她點頭,這使她第一個知道了這個消息。但她還有些不相信,她問:“真的?”“不走!不該糾的,也絕不糾!”他略略側(cè)過身子,望著梨花屯的綠透了的田野,激動地說。他回過身來,直望著她,好一陣子,才說:“這一回,絕不騙你們!”這時,突然傳來了隱隱的鑼聲。啊,對了,梨花屯的人們薅秧薅草,是愛敲鑼鼓、唱山歌,以壯聲色的:他記得,這叫薅“打鬧草”。一霎時,有一支歌子來到了他的心上:好久沒到這方來,這方?jīng)鏊L青苔;撥開青苔喝涼水,涼水悠悠吹過來……1979年11月(選自《故鄉(xiāng)事》,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嗨,我是楊平山呀!”,這話讓“女人心里一動,但還是記不起來”,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時間太久了,二是兩人以前沒有見過。B.“你老了!”這句樸素的語言描寫,寫出了楊書記容貌的變化,也補充交代了桂芬起初未能認出楊書記的原因。C.“桂芬,我看今年的莊稼還不錯——你說是不是?”,桂芬問起他被人整的事情,讓他很痛苦,他用此話岔開話題,不想再說自己的過去。D.“不走!不該糾的,也絕不糾!”,這話反映了楊書記對正確道路的堅持,也包含著對他以前錯誤的反省。(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關于梨花屯的景物描寫,為下文楊書記在烈日中不辭辛苦、風塵仆仆地趕路提供了一個特殊的自然背景。B.文中兩次寫到桂芬“一層層滿是補丁”的舊布衫,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當時梨花屯普通勞動者貧窮的生存狀態(tài)。C.在敘述特征上,小說采用第三人稱旁觀者視角,便于對情節(jié)客觀地展開敘述,使文章娓娓道來,也便于作者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D.作者曾說“在1980年前后寫的一些文字都是真實的生活”,小說中的“互助合作”“定產(chǎn)到組”等事件,都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征。(3)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句“那神情,不知道是喜悅還是傷心”中“喜悅”“傷心”的原因?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4)小說穿插敘述了楊書記二十年以前的經(jīng)歷,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比粍t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比粍t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愛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愛生。”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比粍t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迂故也?!弊幽友栽唬骸疤煜轮烤犹夭蛔R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蔽粽叱`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選自《兼愛(中)》,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B.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D.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后一個“子”,是夫子(先生、老師)的意思。B.國,本義是“邦國”“封邑”。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統(tǒng)治的區(qū)域,還可以指國都。在文中指諸侯封地。C.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諸侯源自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D.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學問而品德高尚的人。文中“君子”和荀子《勸學》中的“君子”意思一樣。(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A.墨子主張兼愛,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等現(xiàn)象,是天下人不相愛所致。B.士君子雖然能夠充分認識兼愛的好處,但是他們認為實行起來很不容易。C.墨子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兼愛實行起來雖然困難,但是只要君王想做,就能做到。D.楚靈王喜歡細腰,臣子就吃一頓飯來節(jié)食,這個事例說明了君臣相愛的重要性。(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②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5)文章前三個自然段分別闡述了什么道理?請簡要概括。4.(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塞上曲(明)敖英無定河邊水,寒聲走白沙。受降城上月,暮色隱悲笳。玉帳旄頭落,金微③雁陣斜。幾時征戰(zhàn)息,壯士盡還家?!咀ⅰ渴芙党牵簼h代接受匈奴投降所建。旄頭:星名,主兵。古人認為旄頭特別亮的時候,將有戰(zhàn)事。金微:山名,在新疆北部。(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用滔滔邊水、陣陣寒聲、滾滾白沙,描繪出一幅遼闊蒼茫的邊塞風光圖,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B.頷聯(lián),凄涼的月色籠罩著受降城,凄清的號角在暮色中隱隱飄蕩,視覺和聽覺交互融合,加重了悲涼的氛圍。C.頸聯(lián),詩人由歷史回到現(xiàn)實,旄頭星落在戍邊將軍的玉帳之前,暗示又要興兵打仗,表明了將士們殺敵報國的決心。D.全詩意境開闊,詩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將歷史和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格調(diào)高古,具有唐代邊塞詩的神韻。(2)請分析這首詩尾聯(lián)和王昌齡《出塞(其一)》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所表達的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論語>十二章》中,既強調(diào)了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diào)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達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3)在《赤壁賦》中,作者借“客”之口,以“,”來隱喻人生的短暫和渺小,可謂生動形象。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2019年11月,第一次到韓城,趕上大霧天。過了芝水橋,仰望千尺高崗之上的太史公祠與墓,如瞻天上宮闕。《史記?太史公自序》云:“遷生龍門(龍門山,漢代時位于夏陽),耕牧河山之陽?!笨芍饭珵闈h夏陽(今陜西韓城)人。有關司馬遷墓最早的文獻,見于《水經(jīng)注?河水》:“溪水(即芝水)又東南經(jīng)夏陽縣故城南……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經(jīng)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310年)漢陽太守殷濟遺文,大其公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后人也()。目前所見格局主要是清康熙八年(1669年)韓城知事翟世琪與鄉(xiāng)老楊四可等人擴建的結(jié)果。近兩千年風蝕雨剝、、生住異滅的過程,已經(jīng)構(gòu)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傳統(tǒng)。挺拔的山巖、錯落的屋宇、榮榮枯枯的草木,也共同營造了一座承載歷史滄桑的紀念碑。支撐物質(zhì)遺產(chǎn)保存到今天的,并不是的事實和堅固的建筑材料,而是其中被的文化價值。因此,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摘編自《中華讀書報》,有刪改)(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shù)囊豁検茿.敬仰發(fā)揚光大無可爭議授予B.景仰行遠自邇無可辯駁給予C.瞻仰踵事增華無可置疑賦予D.仰慕踵事增華無可非議贈予(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才不斷增其舊制,是因為崇拜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B.因為敬仰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才不斷增其舊制C.因為崇拜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所以經(jīng)常擴大它的規(guī)模D.經(jīng)常擴大它的規(guī)模的主要原因,是敬仰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我們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B.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C.在關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D.當我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時,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年意一如春意或秋意,時深時淺時有時無。然而,春意是隨同和風、綠色、花氣和嗡嗡飛蟲而來;;那么年意呢?年意不像節(jié)氣那樣——宇宙的規(guī)律、大自然的變化,都是外加給人的……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揮汗時,你去看那張傳統(tǒng)而著名的木版年畫《大過新年》,畫面上風趣地描繪著大年夜闔家歡聚的種種情景,你呢?最多只為這民俗的意蘊和稚拙的味道所吸引,并不被打動。但在臘月里,你再去瞅這花花綠綠的畫兒,感覺竟然全變了。它變得親切、鮮活、熱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它分明給了你以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哪來的呢?倘若還在畫中,為何夏日里你卻從中絲毫感受不到?你想一想,這年意究竟是怎樣不聲不響卻日日加深的?誰知?是從交談中愈來愈多說到“年”這個字,是開始盤算如何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還是你在年貨市場擠來擠去時,受到了人們要把年過好那股子高漲的生活熱情的傳染?年貨,無論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都火紅碧綠艷紫鮮黃,亮亮堂堂,生活好像一下子點滿燈。(選自馮驥才《年意》,有刪改)(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句式整齊。(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成:“無論是吃的年貨、玩的年貨、看的年貨、使的年貨,全都火紅火紅的、碧綠碧綠的、艷紫艷紫的、鮮黃鮮黃的、亮亮堂堂的,生活好像一下子點滿燈?!睆恼Z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困難,重重的困難,像一副沉重的擔子,壓在這位新到任的縣委書記的雙肩。但是,焦裕祿是帶著《毛澤東選集》來的,是懷著改變蘭考災區(qū)面貌的堅定決心來的?!犊h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你對以上材料有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結(jié)合當前社會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仁是孔子所宣揚的最高道德原則。《呂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貴仁。”這是符合事實的。但在春秋時代,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了。《左傳?僖公三十年》記載,晉大夫臼季云:“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又《左傳?定公四年》記載,楚鄖辛曰:“《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ㄈ收吣苤??!庇帧蹲髠?昭公十二年》記載孔子對于楚靈王的評論說:“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派圃?!”孔子以“克己復禮”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過去多數(shù)學者認為,孔子并沒有給出仁的完整界說。我不同意此種觀點,我認為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墩撜Z》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保ā队阂病罚┻@里,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子貢誤以圣為仁,混淆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孔子區(qū)別圣與仁,因而必須講明仁的完整含義,必須如此才能揭示圣與仁的不同意指。而且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確立界說的格式。所以我認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乃是孔子所講關于仁的界說。(節(jié)選自張岱年《仁和仁義》,有刪改)材料二:孔子“貴仁”,同時也宣揚“義”。據(jù)《論語》所記,孔子嘗說:“君子義以為上。”(《陽貨》)“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保ā缎l(wèi)靈公》)“見義不為,無勇也?!保ā稙檎罚皠彰裰x,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保ā队阂病罚耙姷盟剂x?!保ā都臼稀罚┛鬃铀^義即道德原則之義。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義則泛指道德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講仁,又講義,但據(jù)《論語》所載,孔子未嘗以仁義相連并舉。我推測,以仁義并舉,可能始于孔門再傳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書缺有間,已難考定。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如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保ā读夯萃酢飞希叭剩酥舱?;義,人之正路也?!保ā峨x婁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保ā陡孀由稀罚熬尤视闪x,大人之事備矣?!保ā侗M心上》)“人皆有所不忍,達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義也?!保ā侗M心下》)孟子道德學說的核心是仁義。(節(jié)選自張岱年《仁和仁義》,有刪改)材料三: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禮”的根本內(nèi)容,是道德倫理觀念的基礎,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重視人的世界觀的出發(fā)點??鬃又v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廣泛,從《論語》看幾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寬、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準則,他以為離開了“仁”,忠、孝、信、勇等都無意義。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義是什么呢?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鬃拥摹叭省边€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含義,這就是“尚賢”的意思?!吧匈t”就是要注重個人的道德、學問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這個主張在實際上破壞著奴隸主貴族的世官世祿制度。關于“尚賢”,孔子也講過許多話,例如他說“學也祿在其中矣”“學而優(yōu)則仕”等等。在孔子看來,要做官就應該有學問,這個看法對于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祿的貴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識的人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但最終又能使知識分子不脫離政治的軌道。(節(jié)選自湯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BA.“孔子貴仁”,就是因為孔子的重視,“仁”才成為公認的道德原則。B.在“孔子是否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問題上,張岱年與過去許多學者的觀點不同。C.子貢誤以圣為仁,在孔子看來,主要是顛倒了圣與仁的層次。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準則,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A.孔子不曾以仁義相連并舉,真正將仁義并舉,是孔門的再傳弟子。B.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仁義是孟子道德學說的核心。C.孔子在很多地方講到仁,意思很寬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D.孔子認為選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個人的道德、學問和才能。(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判斷下面哪個選項不屬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疇D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克己復禮。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論證思路。(5)選文三則材料在論述內(nèi)容上各有側(cè)重,請簡要概括?!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nèi)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nèi)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結(jié)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細辨別分析,認真推敲。(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nèi)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jù),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nèi)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因果關系錯。依據(jù)材料一“但在春秋時代,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了”,“就是因為孔子的重視”錯。B.正確。C.依據(jù)材料一“這里,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子貢誤以圣為仁,混淆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主要是顛倒了圣與仁的層次”錯,是“誤以圣為仁”。D.依據(jù)材料三“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核心之一”錯。故選:B。(2)A.依據(jù)材料二“我推測,以仁義并舉,可能始于孔門再傳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書缺有間,已難考定”,“是孔門的再傳弟子”錯,是“可能”。B.正確。C.依據(jù)材料三“孔子講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廣泛,從《論語》看幾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錯,缺少“幾乎是”的限定。D.依據(jù)材料三“‘尚賢’就是要注重個人的道德、學問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看其出身的高低”錯。故選:B。(3)D.屬于學習方面的,與“仁”無關。故選:D。(4)依據(jù)材料一“過去多數(shù)學者認為,孔子并沒有給出仁的完整界說。我不同意此種觀點,我認為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首先,提出觀點: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依據(jù)材料一“《論語》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這里,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子貢誤以圣為仁,混淆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鬃訁^(qū)別圣與仁,因而必須講明仁的完整含義,必須如此才能揭示圣與仁的不同意指。而且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確立界說的格式”,然后,運用引證法,論述了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指出了子貢的錯誤,并采用了確立界說的格式。依據(jù)材料一“所以我認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乃是孔子所講關于仁的界說”,最后,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5)依據(jù)材料一“但在春秋時代,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了”“我認為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孔子對仁作了明確的界說。依據(jù)材料二“孔子‘貴仁’,同時也宣揚‘義’”“但據(jù)《論語》所載,孔子未嘗以仁義相連并舉”“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孔子“貴仁”,同時也宣揚“義”,未嘗以仁義相連并舉;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依據(jù)材料三“從《論語》看幾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規(guī)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寬、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含義,這就是‘尚賢’的意思”,闡釋了“仁”的內(nèi)涵,并指出“尚賢”的重要意義。答案:(1)B(2)B(3)D(4)首先,提出觀點:孔子確實曾經(jīng)給出關于仁的明確界說。然后,運用引證法,論述了孔子區(qū)別了圣與仁的不同層次,指出了子貢的錯誤,并采用了確立界說的格式。最后,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5)材料一:孔子以前,仁已經(jīng)是一個公認的道德準則??鬃訉θ首髁嗣鞔_的界說。材料二:孔子“貴仁”,同時也宣揚“義”,未嘗以仁義相連并舉;孟子多次以仁義并舉。材料三:闡釋了“仁”的內(nèi)涵,并指出“尚賢”的重要意義?!军c評】閱讀社會科學類非連續(xù)性復合文本,首先,應梳理文本的結(jié)構(gòu),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幾部分組成;其次,要根據(jù)材料的出處,從標題要素入手,整體把握各則材料的大致內(nèi)容;最后,聚焦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報告中的結(jié)論、評論中的觀點等關鍵信息,多元組合,整體把握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核心要義。有些文段沒有明顯中心句,必須對幾個互有關聯(lián)的句子進行意義整合,進而明確文本的主要觀點。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鄉(xiāng)情何士光日頭剛西斜,一片炎暑籠罩,梨花屯壩子上靜靜悄悄。沒有一絲兒風,沒有一個人影。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擔著水桶來到一口水井邊,她的藍色的舊布衫已經(jīng)洗到了發(fā)白,一層層補綴過的,但是規(guī)整、干凈。她從桶里取出一只水瓢——那龜裂了的葫蘆水瓢用勻凈的針腳縫起來。她蹲下來,一瓢一瓢地舀起那清清亮亮的井水。不一會桶就盛滿了,突然她發(fā)現(xiàn)在水井的那一邊,站著一個男人,正望著她。那人兩鬢灰白,微微佝僂著高大的身軀,身背掛包,手捏草帽。顯是走了遠路,滿面風塵,顯得很疲乏。在這日頭西斜,連金蠅也只在樹蔭里歇息的時刻,趕路是多么辛苦!她連忙從桶里盛了一瓢涼水,雙手捧給他。但是,那人并沒有接?!澳恪彼t疑地問道,“是不是叫桂芬?”“我是?!彼曰蟮鼗卮稹Kf:“我姓楊?!迸巳悦曰蟮負u頭?!班?,我是楊平山呀!”楊平山?女人心里一動,但還是記不起來。一時間兩個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好半天,女人才叫出來:“哎呀,你是楊書記?!”他反而不說話了,好一陣,才緩緩地對她點頭,并接過水瓢。那神情,不知道是喜悅還是傷心。這個叫桂芬的梨花屯的婦女,萬分沒有想到會在水井邊碰上多年不見的楊書記。眼前的這個人,在梨花屯當過書記,對了,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安铧c認不出來了呢!楊書記,你老了!”她這樣說的時候,當然是恭敬的;但這又和例常的恭敬不盡相同,顯見得有真切的感情,并不完全因為他原來是一位書記。“是呀!”他嘆了一口氣。他認真地端詳她,說:“桂芬,你也變了許多了……”畢竟二十年的光陰過去了。楊書記在她家吃過飯,那還是互助合作時的事情。那時,她還是沒有出嫁的年青姑娘,現(xiàn)在呢,她的大女兒都和她一樣高了!他站在那兒,只是望著她。她想:他望些什么呢?她不知道他是在望她那件滿是補丁的布衫。那樣的衣衫,只要境況略略好一點的人,都不會再穿!人們常說,一個人會有第二故鄉(xiāng)。如果真是這樣,這個人的第二故鄉(xiāng)就是梨花屯。他老家在北方,當年大軍轉(zhuǎn)戰(zhàn),南下西進,他的足跡最后到了梨花屯。他留下來建設梨花屯,他曾向梨花屯的父老鄉(xiāng)親,允諾過一份豐衣足食的前程。二十年后的今天,面對大抵依舊的梨花屯的田野,面對仍然貧困的梨花屯的故人,你叫他作何感想?倒是女人又說話了?!皸顣?,”她惴惴地問,“聽說,你后來被人整了?”哎,過去的二十年,尤其是才過去的十年,他楊平山何曾得到過一天的清靜?離開梨花屯,絕不是他所甘愿;削職回北方老家,更不是他的選擇!但此刻他的心思似乎不在這上面,因此桂芬的問話她好像沒有聽見,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桂芬,我看今年的莊稼還不錯——你說是不是?”不料,這一問卻勾起了桂芬心頭的憂慮:“楊書記,聽說又要糾定產(chǎn)到組,是不是真的?我們隊今年的莊稼長得好,就是定產(chǎn)到組,才有了活路……”“誰說的?”他說,“誰要糾,就請他來問一問鄉(xiāng)親們是不是允許!”她倏地抬起頭,望著楊書記,好像有什么想法掠過了她的心頭,仿佛說:要是你還是我們梨花屯的書記就好了?!皸顣?,你今天是……”“就是來梨花屯呀!”略一停,又說,“這回是再也不走了!”是對她說,但好像也是對自己說的。再不走了?這使她微微一怔。“你又來……”她先是遲疑著,后來就一口氣說出來,“你又來當書記?”是呀是呀,怎么不是呢!他楊平山?jīng)]有忘記他當年對梨花屯的鄉(xiāng)親們做過的保證!而今歷史昭雪了他的屈辱,他唯一要求就是回梨花屯,把中斷了二十年的事情,接著做下去??肇摿撕由饺f里,空負了二十載光陰,一想起來,就叫人疾首痛心。赤日炎炎,他不愿稍停片刻,風塵仆仆,就是為了早點看一看梨花屯的土地!他認真地對她點頭,這使她第一個知道了這個消息。但她還有些不相信,她問:“真的?”“不走!不該糾的,也絕不糾!”他略略側(cè)過身子,望著梨花屯的綠透了的田野,激動地說。他回過身來,直望著她,好一陣子,才說:“這一回,絕不騙你們!”這時,突然傳來了隱隱的鑼聲。啊,對了,梨花屯的人們薅秧薅草,是愛敲鑼鼓、唱山歌,以壯聲色的:他記得,這叫薅“打鬧草”。一霎時,有一支歌子來到了他的心上:好久沒到這方來,這方?jīng)鏊L青苔;撥開青苔喝涼水,涼水悠悠吹過來……1979年11月(選自《故鄉(xiāng)事》,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A.“嗨,我是楊平山呀!”,這話讓“女人心里一動,但還是記不起來”,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時間太久了,二是兩人以前沒有見過。B.“你老了!”這句樸素的語言描寫,寫出了楊書記容貌的變化,也補充交代了桂芬起初未能認出楊書記的原因。C.“桂芬,我看今年的莊稼還不錯——你說是不是?”,桂芬問起他被人整的事情,讓他很痛苦,他用此話岔開話題,不想再說自己的過去。D.“不走!不該糾的,也絕不糾!”,這話反映了楊書記對正確道路的堅持,也包含著對他以前錯誤的反省。(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文章開頭關于梨花屯的景物描寫,為下文楊書記在烈日中不辭辛苦、風塵仆仆地趕路提供了一個特殊的自然背景。B.文中兩次寫到桂芬“一層層滿是補丁”的舊布衫,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當時梨花屯普通勞動者貧窮的生存狀態(tài)。C.在敘述特征上,小說采用第三人稱旁觀者視角,便于對情節(jié)客觀地展開敘述,使文章娓娓道來,也便于作者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D.作者曾說“在1980年前后寫的一些文字都是真實的生活”,小說中的“互助合作”“定產(chǎn)到組”等事件,都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征。(3)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句“那神情,不知道是喜悅還是傷心”中“喜悅”“傷心”的原因?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4)小說穿插敘述了楊書記二十年以前的經(jīng)歷,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nèi)容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cè)重局部。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jié)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藝術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jié)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3)本題考查理解小說中重要句子的基本能力。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4)本題考查對文中相關段落或者情節(jié)安排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扒楣?jié)題”的答題模式:①為……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提供依據(jù),設置伏筆懸念)。②表現(xiàn)了……的思想品質(zhì)(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揭示(表現(xiàn)、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現(xiàn)主題。【解答】(1)A.依據(jù)原文“這個叫桂芬的梨花屯的婦女,萬分沒有想到會在水井邊碰上多年不見的楊書記”,“兩人以前沒見過”錯。B.正確。C.依據(jù)原文“但此刻他的心思似乎不在這上面,因此桂芬的問話她好像沒有聽見”,“讓他很痛苦,他用此話岔開話題,不想再說自己的過去”錯。D.依據(jù)原文“而今歷史昭雪了他的屈辱,他唯一要求就是回梨花屯,把中斷了二十年的事情,接著做下去”,“包含著對他以前錯誤的反省”錯。故選:B。(2)C.“便于作者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錯,從全文看,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故選:C。(3)喜悅:依據(jù)原文“好半天,女人才叫出來:‘哎呀,你是楊書記?!’”“而今歷史昭雪了他的屈辱,他唯一要求就是回梨花屯,把中斷了二十年的事情,接著做下去”,風土人情未變,巧遇故人并被認出,政治昭雪后能重回梨花屯。傷心:依據(jù)原文“差點認不出來了呢!楊書記,你老了!”“空負了河山萬里,空負了二十載光陰,一想起來,就叫人疾首痛心”,人事滄桑自己面貌變得讓人難以認出,空負二十年光陰,愧對梨花屯鄉(xiāng)親。(4)依據(jù)原文“眼前的這個人,在梨花屯當過書記,對了,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畢竟二十年的光陰過去了。楊書記在她家吃過飯,那還是互助合作時的事情”,交代了楊書記的豐富經(jīng)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依據(jù)原文“人們常說,一個人會有第二故鄉(xiāng)。如果真是這樣,這個人的第二故鄉(xiāng)就是梨花屯。他老家在北方,當年大軍轉(zhuǎn)戰(zhàn),南下西進,他的足跡最后到了梨花屯。他留下來建設梨花屯,他曾向梨花屯的父老鄉(xiāng)親,允諾過一份豐衣足食的前程。二十年后的今天,面對大抵依舊的梨花屯的田野,面對仍然貧困的梨花屯的故人,你叫他作何感想?”,梨花屯是楊書記的第二故鄉(xiāng),他要給梨花屯的父老鄉(xiāng)親一份豐衣足食的前程,解釋了他重返梨花屯的原因,為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答案:(1)B(2)C(3)喜悅:風土人情未變,巧遇故人并被認出,政治昭雪后能重回梨花屯。傷心:人事滄桑自己面貌變得讓人難以認出,空負二十年光陰,愧對梨花屯鄉(xiāng)親。(4)交代了楊書記的豐富經(jīng)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梨花屯是楊書記的第二故鄉(xiāng),他要給梨花屯的父老鄉(xiāng)親一份豐衣足食的前程,解釋了他重返梨花屯的原因,為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點評】“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比粍t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比粍t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愛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愛生?!苯裰T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比粍t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迂故也?!弊幽友栽唬骸疤煜轮烤犹夭蛔R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選自《兼愛(中)》,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A.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B.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D.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B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后一個“子”,是夫子(先生、老師)的意思。B.國,本義是“邦國”“封邑”。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統(tǒng)治的區(qū)域,還可以指國都。在文中指諸侯封地。C.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諸侯源自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D.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學問而品德高尚的人。文中“君子”和荀子《勸學》中的“君子”意思一樣。(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AA.墨子主張兼愛,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等現(xiàn)象,是天下人不相愛所致。B.士君子雖然能夠充分認識兼愛的好處,但是他們認為實行起來很不容易。C.墨子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兼愛實行起來雖然困難,但是只要君王想做,就能做到。D.楚靈王喜歡細腰,臣子就吃一頓飯來節(jié)食,這個事例說明了君臣相愛的重要性。(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②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5)文章前三個自然段分別闡述了什么道理?請簡要概括。【分析】(1)本題考查斷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見的文言虛詞等斷句標志,也可以利用句子的結(jié)構(gòu)來斷句。(2)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了解。文學常識關鍵在平時積累,考生既要了解識記文學著作名稱、主要內(nèi)容、表達的主題,還要了解識記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創(chuàng)作情況等方面知識。(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將題干與原文進行對比。(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刪”,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把a”,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皳Q”,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罢{(diào)”,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5)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每段的中心距來提取概括。【解答】(1)句意:天下的士君子們,只是不能辨明兼愛的益處、辨明兼愛的原故?,F(xiàn)在例如攻城野戰(zhàn),為成名而殺身,這都是天下的百姓難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歡,那么士眾就能做到。“天下之士君子”是一個較長的短語,要單獨成句,排除BC。“攻城野戰(zhàn)”是“若夫”的具體內(nèi)容,不可斷,故選A。(2)A.第一個“子”,冠諸姓氏之前,是明示“墨子”為“師”,因為墨子一書是其弟子所記;第二個“子”,就是像孔子、老子中的“子”一樣,是對人的尊稱。C.“最早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錯,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D.荀子《勸學》中的“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文中“君子”指地位高的人。(3)B.“充分認識兼愛的好處”錯,“然!乃若兼則善矣”,只是認為是好的,沒有提到充分認識兼愛的好處。C.“實行起來困難”錯,原文“此何難之有”,這是反問句,意思是不難。D.“證明了君臣相愛的重要性”錯,“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說明君主好什么,臣子就趨之若鶩。(4)①“凡”,凡是;“所以”,……的原因;“起”,產(chǎn)生;“以”,因為。譯為:舉凡天下的禍患、掠奪、埋怨、憤恨產(chǎn)生的原因,是因為不相愛。②“是”,這;“何”,什么;“說”,喜歡;“之”,做到這樣。譯為: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5)第一段:“此則天下之害也”是總結(jié)全文的句子,所以此段就是圍繞“什么是天下之害”來闡述的。第二段:“然則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愛生邪?”是本段的中心句,所以本段闡述的是天下之害是因為不相愛而產(chǎn)生的。(或者“天下之害產(chǎn)生的原因”)第三段:中心句是“既以非之,何以易之”,所以本段的中心是“如何改變不相愛的現(xiàn)狀”。答案:(1)A(2)B(3)A(4)①舉凡天下的禍患、掠奪、埋怨、憤恨產(chǎn)生的原因,是因為不相愛。②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5)第一段:什么是天下之害。第二段:天下之害是因為不相愛而產(chǎn)生的。(或者“天下之害產(chǎn)生的原因”)第三段:如何改變不相愛的現(xiàn)狀。【點評】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jié)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4.(9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塞上曲(明)敖英無定河邊水,寒聲走白沙。受降城上月,暮色隱悲笳。玉帳旄頭落,金微③雁陣斜。幾時征戰(zhàn)息,壯士盡還家?!咀ⅰ渴芙党牵簼h代接受匈奴投降所建。旄頭:星名,主兵。古人認為旄頭特別亮的時候,將有戰(zhàn)事。金微:山名,在新疆北部。(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首聯(lián),用滔滔邊水、陣陣寒聲、滾滾白沙,描繪出一幅遼闊蒼茫的邊塞風光圖,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B.頷聯(lián),凄涼的月色籠罩著受降城,凄清的號角在暮色中隱隱飄蕩,視覺和聽覺交互融合,加重了悲涼的氛圍。C.頸聯(lián),詩人由歷史回到現(xiàn)實,旄頭星落在戍邊將軍的玉帳之前,暗示又要興兵打仗,表明了將士們殺敵報國的決心。D.全詩意境開闊,詩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將歷史和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格調(diào)高古,具有唐代邊塞詩的神韻。(2)請分析這首詩尾聯(lián)和王昌齡《出塞(其一)》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所表達的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本題考查對詩人情感以及詩歌抒情方式的把握。要明確抒情方式從大方面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要熟悉間接抒情常見的手法有哪些,結(jié)合詩歌寫作背景與內(nèi)容把握詩人感情?!窘獯稹浚?)C.“表明了將士們殺敵報國的決心”錯,“玉帳旄頭落,金微雁陣斜”大意是“主兵象的旄頭星落在成邊將軍的玉帳之前,金微山邊大雁列陣高飛”,暗示要打仗了,“表明將士們殺敵報國的決心”于文無據(jù)。(2)此詩尾聯(lián)抒情顯得較為直接,屬于直抒胸臆,詩人不禁發(fā)問:戰(zhàn)爭什么時候才能停息,讓那些在外征戰(zhàn)多年的士兵能夠全部回到家,表現(xiàn)的是對和平的渴望與對戰(zhàn)爭的厭倦,言語中也抒發(fā)了對戍邊將士常年征戰(zhàn)而不得歸家的同情。王昌齡生活在盛唐時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屬于借典抒情,借李廣的典故抒情,意思是倘若攻襲龍城的衛(wèi)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詩人對當今將領無能非常不滿,詩人希望起任像飛將軍李廣那樣的良將,能夠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讓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還抒發(fā)了一種深沉的愛國之情。答案:(1)C(2)情感:敖詩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對戰(zhàn)爭的厭倦,以及對戍邊將士的同情。王詩表達了對將領無能的不滿,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洋溢著愛國激情。抒情方式:敖詩直抒胸臆;王詩借典抒情。賞析:這是一首揭示古代戰(zhàn)爭悲劇本質(zhì)和表現(xiàn)人們湯求和平情緒的詩。詩的前兩聯(lián),用滔滔邊水、陣陣寒聲,描繪出一幅遼闊蒼茫的邊塞風光圖。這里,詩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對邊塞戰(zhàn)爭進行歷史的思索。頸聯(lián),詩人又由歷史回到現(xiàn)實。在這凄涼肅殺的古戰(zhàn)場上,主兵象的旄頭星落在成邊將軍的玉帳之前,金微山邊大雁列陣高飛,秋高氣爽,草茂馬肥,又要興兵打仗了。詩人通過對邊塞戰(zhàn)爭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思考,在尾聯(lián)發(fā)出“兒時征戰(zhàn)息,壯士盡還家”的和平渴望。全詩意境開闊,構(gòu)思新穎,格調(diào)高古,具有唐代邊塞詩的神韻?!军c評】如何鑒賞詩歌:(一)關注標題,明確內(nèi)容和情感標題是解讀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nèi)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jié)構(gòu)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lián)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nèi)容、作品風格特點等。(三)關注注釋隱含義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格。(四)關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體現(xiàn)在只言片語上,要善于把握這樣的詞句,借此領悟情感。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論語>十二章》中,既強調(diào)了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diào)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達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鳴琴垂拱,不言而化。(3)在《赤壁賦》中,作者借“客”之口,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來隱喻人生的短暫和渺小,可謂生動形象?!痉治觥看祟}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識記)?!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重點字:焉)(2)鳴琴垂拱不言而化(重點字:垂)(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重點字:粟)【點評】《赤壁賦》中的名句輯錄:1.寫江上水汽彌漫,江水無邊無際和遠方天際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2.概括了曹操軍隊在攻破荊州順流而下的軍容盛狀的句子是:舳艫千里,旌旗蔽空。3.敘寫江水流逝卻始終長流不息,月亮盈虧卻無所增減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4.用高超的手法描寫動人的音樂: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5.蘇軾在《赤壁賦》中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2019年11月,第一次到韓城,趕上大霧天。過了芝水橋,仰望千尺高崗之上的太史公祠與墓,如瞻天上宮闕。《史記?太史公自序》云:“遷生龍門(龍門山,漢代時位于夏陽),耕牧河山之陽。”可知太史公為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人。有關司馬遷墓最早的文獻,見于《水經(jīng)注?河水》:“溪水(即芝水)又東南經(jīng)夏陽縣故城南……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經(jīng)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310年)漢陽太守殷濟遺文,大其公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焙笕艘玻ǎ?。目前所見格局主要是清康熙八年(1669年)韓城知事翟世琪與鄉(xiāng)老楊四可等人擴建的結(jié)果。近兩千年風蝕雨剝、、生住異滅的過程,已經(jīng)構(gòu)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傳統(tǒng)。挺拔的山巖、錯落的屋宇、榮榮枯枯的草木,也共同營造了一座承載歷史滄桑的紀念碑。支撐物質(zhì)遺產(chǎn)保存到今天的,并不是的事實和堅固的建筑材料,而是其中被的文化價值。因此,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摘編自《中華讀書報》,有刪改)(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shù)囊豁検荂A.敬仰發(fā)揚光大無可爭議授予B.景仰行遠自邇無可辯駁給予C.瞻仰踵事增華無可置疑賦予D.仰慕踵事增華無可非議贈予(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荁A.才不斷增其舊制,是因為崇拜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B.因為敬仰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才不斷增其舊制C.因為崇拜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所以經(jīng)常擴大它的規(guī)模D.經(jīng)常擴大它的規(guī)模的主要原因,是敬仰這位大史學家的貢獻和人格(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荄A.我們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B.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C.在關于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D.當我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時,斷不可忽略對人文傳統(tǒng)的研究【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詞語的辨析能力。解答時注意要從詞語意義輕重、意義側(cè)重點、感情色彩和語境等方面綜合考慮分析。(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此類型題首先要通讀語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3)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見的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窘獯稹浚?)瞻仰:嚴肅而恭敬地看著某人或某物,多用于與逝者有關的事物。敬仰:敬重,仰慕。景仰:敬佩尊重。仰慕:敬仰思慕。運用“遺文”空一應選擇“瞻仰”。發(fā)揚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得到不斷發(fā)展和提倡。行遠自邇:走遠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學習、辦事要由淺入深,從頭開始,一步步前進。踵事增華:繼續(xù)前人的事業(yè),并使之發(fā)展。結(jié)合“風蝕雨剝”“生住異滅”可知空二應選擇“踵事增華”。無可爭議:對一個問題的看法、觀點或做法,沒有其他不同的看法、觀點可以辯論、爭論和議論。無可辯駁:形容事實確鑿,理由充足。無可置疑: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批評指責的。指做得妥當。運用“事實”空三應選擇“無可置疑”。授予:給予(勛章、學位、榮譽稱號等)。給予:給,贈送,使別人得到。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贈予:送財物或他物給人。亦指贈給的財物等。用于“文化價值”不能用“授予”“贈予”。“給予”常表示不含感情色彩的、或雙方平等狀態(tài)下的是對方得到各種幫助、各種物質(zhì),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關心、愛護等)?!百x予”一般表示主觀的,常用于非物質(zhì)的形式。用于“物質(zhì)遺產(chǎn)”的“文化價值”,空四應選擇“賦予”。故選C。(2)根據(jù)括號之前“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括號之后“清康熙八年(1669年)韓城知事翟世琪與鄉(xiāng)老楊四可等人擴建”,故括號中應是“不斷”,而非“經(jīng)常”。這就排除CD?!俺绨荨焙汀柏暙I和人格”搭配不當,這就排除A。故選B。(3)A.“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介賓搭配不當,“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屬于句式雜糅,是由“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和“在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雜糅而成。B.“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介賓搭配不當,“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屬于句式雜糅,是由“面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和“在文化遺產(chǎn)保護問題上”雜糅而成。C.“關于科學的態(tài)度”介賓搭配不當,可改為“以科學的態(tài)度”。D.正確。故選D。答案:(1)C(2)B(3)D【點評】詞語運用題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意義輕重不同。(2)意義側(cè)重點不同。(3)范圍大小不同。(4)適用對象不同。(5)感情色彩不同。(6)語體色彩不同。(7)語法搭配不同。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年意一如春意或秋意,時深時淺時有時無。然而,春意是隨同和風、綠色、花氣和嗡嗡飛蟲而來;;那么年意呢?年意不像節(jié)氣那樣——宇宙的規(guī)律、大自然的變化,都是外加給人的……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揮汗時,你去看那張傳統(tǒng)而著名的木版年畫《大過新年》,畫面上風趣地描繪著大年夜闔家歡聚的種種情景,你呢?最多只為這民俗的意蘊和稚拙的味道所吸引,并不被打動。但在臘月里,你再去瞅這花花綠綠的畫兒,感覺竟然全變了。它變得親切、鮮活、熱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它分明給了你以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哪來的呢?倘若還在畫中,為何夏日里你卻從中絲毫感受不到?你想一想,這年意究竟是怎樣不聲不響卻日日加深的?誰知?是從交談中愈來愈多說到“年”這個字,是開始盤算如何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還是你在年貨市場擠來擠去時,受到了人們要把年過好那股子高漲的生活熱情的傳染?年貨,無論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都火紅碧綠艷紫鮮黃,亮亮堂堂,生活好像一下子點滿燈。(選自馮驥才《年意》,有刪改)(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句式整齊。(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成:“無論是吃的年貨、玩的年貨、看的年貨、使的年貨,全都火紅火紅的、碧綠碧綠的、艷紫艷紫的、鮮黃鮮黃的、亮亮堂堂的,生活好像一下子點滿燈?!睆恼Z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分析】(1)本題考查簡明、準確、連貫地運用語句的能力。答此題要讀懂文段的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段的思路脈絡,根據(jù)上下文和關鍵詞語確定所補寫的句子內(nèi)容。(2)本題考查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賞析句子,首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