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影響開發(fā)校園雨水系統—以中山市第一中學為例目錄TOC\o"1-2"\h\u11960低影響開發(fā)校園雨水系統—以中山市第一中學為例 17437第1章緒論 1245601.1研究背景 1187101.2研究目的 296991.3研究意義 232170第2章低影響開發(fā)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原則 3181742.1安全穩(wěn)定原則 3264882.2自然生態(tài)原則 313702.3美學觀賞原則 440192.4歷史文化原則 424278第3章低影響開發(fā)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思路 462303.1轉變傳統設計理念 4252963.2展開科學選址布局 570103.3進行合理生態(tài)設計 629402第4章中山市第一中學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設計 6198014.1中山市第一中學概述 6117404.2設計立意及布局 7174704.3給排水配置設計 83884.4硬質道路鋪裝設計 940644.5校園植物景觀設計 1031730第5章總結 11第1章緒論1.1研究背景水資源,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水資源的保護和空間配置,不僅關乎到人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甚至還關乎到國際的民生。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增長。與此同時,諸如00后,10后等年輕一代的接受教育機會也開始大幅的上漲。國家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中學校園在擴展,但是我國在水資源的收集上卻始終有限。于是城市給排水系統則成為了校園景觀設計與施工的焦點。就目前而言,許多中學校園的給排水系統,都已經無法更好的滿足當代城市校園師生的生活要求了。到了2018年,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指出,目前廣東省除廣州、深圳、珠海以及東莞市陸續(xù)成為了我我國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后,還將繼續(xù)加快剩下23個城市的海綿城市發(fā)展計劃,并開始著手以東莞理工學院、廣東工業(yè)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為首的中學校園進行相關低影響開發(fā)雨水收集系統的設計。但是目前關于中學的低影響雨水系統設計改造的政策及相關借鑒資料卻很少。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本文擬對海綿城市以及低影響開發(fā)雨水回收系統加以分析研究。1.2研究目的廣東省氣候溫濕,每當雨季來臨我省部分的大學校園中,關于宿舍內澇、校園不透水面積劇增、中學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衡等問題就開始頻繁發(fā)生。而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海綿城市進校園的概念便在廣東省應運而生。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一種可將校園環(huán)境改造成能適應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以及預防自然災害的生態(tài)系統。其彈性空間較大,影響工程開發(fā)程度偏低,不但可以對校園內澇的發(fā)生進行有效抑制,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校園,乃至于社區(qū)以及城市給排水系統的技術難題。為了更好的對廣東省的中學校園就給排水系統設計提供有力的參考例證,接下來,本文將以中山市第一中學校園景觀設計中的給排水系統為例,從游賞體驗與視覺體驗兩個層次進行充分、完整的表達。通過一個生態(tài)綠植覆蓋面,將植被、水系、透水鋪裝、雨水管線等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作為分析海綿城市的目的。1.3研究意義海綿城市,在國際上被稱為“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構建”,又稱作“水彈性城市”。是近些年我國根據國外數十年發(fā)展、實踐、沉淀的優(yōu)秀的城市雨洪管理控制模式及理論,充分結合我國特有的具體國情、具體氣候條件以及具體面臨的問題后,不斷總結并提出的具有我國城市發(fā)展生態(tài)建設特點的理念。由于近些年我國城市的快速發(fā)展,進而帶來了人口的激增,并由此增加了城市環(huán)境的壓力,許多城市在建設發(fā)展中一直潛藏的問題也在疫情爆發(fā)后徹底的凸顯了出來。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城市內澇現象。城市面對暴雨等自然災害的時候,明顯缺乏應對的措施,甚至因此造成過許多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也催生了我國對于“城市雨洪管控”理念的發(fā)展。通過深度借鑒國外最佳流域管理措施“BestManagementPractice”(BMPs),和低影響開發(fā)理念“LowImpactDevelopment”(LID)理念及技術后,我們前輩在此基礎之上,總結研究發(fā)展出了一套適合于中國的“海綿城市”理念,并且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2014年10月頒布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中明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也既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t"/item/%E6%B5%B7%E7%BB%B5%E5%9F%8E%E5%B8%82/_blank"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通過一定的人為干涉提升城市生態(tài)調節(jié)能力、減少雨洪對城市造成的損害。理論發(fā)展至今針對我國南北跨度大所帶來的地理、氣候、文化的差異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并指導我國有序推進城市生態(tài)建設的發(fā)展。近年來,為積極響應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的號召,廣東省先后有8座城市入選為“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廣東中山就是其中之一。而中山市第一中學作為新浪微博投票中廣東最美中學前三甲,其實也離不開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的構建。就目前而言,我國部分校園一到雨季就會進入校園部分地區(qū)內澇的現象,也即新聞媒體上所調侃的那樣,某某內陸中學校園又進入了看海模式。因此,積澇防治是當下亟需解決的一個難點。而海綿城市的給排水系統,就好比海綿一樣,能夠在下雨時將雨水吸收、凈化和儲存,等城市干旱時,又借助給排水系統將儲存的水量進行滲透與釋放,在如此生態(tài)且科學的給排水系統下,校園景觀建設可以起到促進校園學生與自然融洽相處的作用,并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除此之外,這種設計理念不但可以起到改善我們廣東省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還能吸引更多的學子慕名前來求學或是觀光瀏覽,故而十分值得研究探討。第2章低影響開發(fā)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原則2.1安全穩(wěn)定原則安全穩(wěn)定,是進行景觀生態(tài)設計的基礎。與此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追求安全穩(wěn)定也是保證校園學生正常生活的根本。特別是在雨季汛期來臨的時候,假如給排水系統沒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將會十分容易的影響到校園內學生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進行校園景觀生態(tài)設計時,首先就要考慮到排水系統泄洪能力的穩(wěn)定性,并使得景觀設計不要影響到排水的安全性能。2.2自然生態(tài)原則在當今城市工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下,有許多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達到了難以恢復的地步。在進行校園景觀生態(tài)設計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讓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正常,保證生態(tài)性。在原有的校園水景設計基礎之上,最好讓水系兩旁的自然群落盡可能豐富,多栽植一些本地植物,并盡可能多的滿足多種動植物的棲息要求,讓校園的水系景觀環(huán)境能夠達到最適宜校園小動物,諸如鳥類、魚類、刺猬等居住的目的。2.3美學觀賞原則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越來越便捷,也越來越頻繁,當今中學生的欣賞水平也在逐步上升,一個好的給排水系統,不但要起到本身蓄水、排水、循環(huán)利用水的功能,而且還要在設計中讓中學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在部分校園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對水系景觀進行一定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設計的方法,并通過借景的方式,讓一些教學樓、圖書館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度框進水景中。2.4歷史文化原則如果說安全性、生態(tài)性以及美觀性等讓校園景觀設計具有了骨架與血肉的話,那么歷史文化就能夠讓校園景觀設計具有靈魂。特別是在一些依山傍水而建的校園中,水系更是成為了該學校學生心中的圖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進行景觀生態(tài)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給排水系統的安全、生態(tài)、美觀特點,更要結合校園的歷史文化特點,在給排水系統下的景觀設計中突出文化特色,讓人們在看到該園區(qū)水系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夠發(fā)現這座學習背后所包含的歷史底蘊。接下來,本文將以給排水示范中學校園中山市第一中學為例,在基于以上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分析,旨在探尋出其中的特點,為今后設計提供一定的思路。第3章低影響開發(fā)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思路3.1轉變傳統設計理念海綿城市一般而言,是依照自然式排水進行的設計。因此當校園中要想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其中時,往往都會選擇下沉式廣場進行設計,但是在排水方面的設計時,下沉式廣場還是需要對水流的疏散進行嚴格的控制。中山市第一中學地勢正好十分適合臺地式設計,故而相較于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而言,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不僅先進可行,而且還能節(jié)約水資源。因此在今后關于廣東中山校園的給排水景觀設計過程中,作為設計人員,即便現在的排水系統還不太完善,但是也要依據當下的實際情況,改變傳統的設計理念,選擇未來更為適用的設計方法,做好可持續(xù)發(fā)展。云貴高原不同于北方都是平原,在設計施工上需要挖池堆山,因此在中山市第一中學一些校園的景觀設計中,設計者就可以在一些坡地或丘陵的細節(jié)部分選用滲透技術,按照給水排水設計要求做好校園排水管的安裝。一般而言,廣東相較北方雨水更為充沛,因此在給排水管的設置上就不需掛于墻壁,只需做好蓄水池以及沉淀池即可。為方便故,中山市第一中學在設計上還可以于給排水的設置過程中做好“液壓試驗”,通過認真調查該校園給排水施工現場的相關數據,并據此采取針對性的技術加以解決,為中學構建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等小系統來涵養(yǎng)水源做好前提準備。而確保雨水天排水暢通的問題,中山市第一中學部分中學可以在一些諸如校園廣場等地嘗試性設置一些滲管系統。3.2展開科學選址布局海綿校園理念的誕生,對于校園低影響開發(f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國土資源遼闊,不同城市及地區(qū)環(huán)境與氣候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城市的校園也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能夠將海綿校園的效用發(fā)揮到最大,設計人員在中學的低影響開發(fā)給排水設計中,要依據該校園的基本條件進行合理取舍,做到“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雖然園區(qū)設計的立意固然重要,但是合理的選址及布局,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就比如在廣東的校園景觀水系設計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生態(tài)特點進行理水設計,并由此向該校學生展示出景觀設計中作為一種“人性”的生態(tài)干預,寓教于樂,讓中學學生在每天的生活起居之間不經意具備生態(tài)環(huán)保意思。而這種模仿自然特性的設計,以及合理使用自然元素來構建人工生態(tài)新秩序、新環(huán)境的理念,都可以讓人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此,對該中學在給排水的布局選址之初,就必須對材料最好評估,并分析其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做好雨水的回收、凈化、再利用并加強測量和測試。而在選址布局結束后的施工階段,建筑材料進入校園正式進行現場實施時,相關的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也必須再對其檢查一次,做好給排水的質量保證,并從鋼筋、水管、開關閥、連接管等方面進行嚴格測試,將施工隱患降至最低。此外,在校園景觀的布局之初,設計工作者可根據場地的標高情況,按照廣東的地理特征、山丘自然高度、植物群落的搭配情況進行局部修整,把校園的給排水系統給設計成自然排水坡度的地面。也即在建筑四周設置排水溝時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2%坡度要求進行設計,將收集到的雨水匯集至道路旁的排水溝,讓雨水經排水溝流出蓄水池引進校園水循環(huán)的系統中。雖然在本次論述的過程中曾查閱了部分資料認為,廣東地域雨水充沛,雨水收集系統不需要花太多的經歷以及資金,但是本文認為,在排水溝內填碎石,在排水溝盡頭設置磚砌沉淀池、上蓋鋼筋篦子,都是給排水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因為這些細節(jié)設計,可以引導雨水在沉淀池進行沉淀后,匯入到中學的雨水循環(huán)網絡中,為校園的自然生態(tài)提供出優(yōu)質的水源。3.3進行合理生態(tài)設計在當今城市工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下,有許多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達到了難以恢復的地步。故而廣東的中學在進行相關校園景觀的生態(tài)設計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讓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正常,維系城市生物多樣性,并保證校園的基本生態(tài)性。就比如說在原有的校園水景設計基礎之上,最好讓水系兩旁的自然群落盡可能豐富,多栽植一些本地植物,并盡可能多的滿足多種動植物的棲息要求,讓校園的水系景觀環(huán)境能夠達到最適宜校園小動物,諸如鳥類、魚類、刺猬等居住以及生活的目的。此外,在設計中通過孔口將雨水融入到停車場的綠色隔離帶,反過來再借助綠色隔離帶灌溉植被,可以達到生態(tài)循環(huán)的作用。而周圍的綠化設計嵌入綠色空間,再通過植被淺溝以及花園嵌入到綠色空間,如低影響開發(fā)模式滲透雨水利用措施,減少雨水徑流流量。通過種植各種植物的同時,形成一系列的雨水收集、保留、凈化、滲透,和其他功能的生態(tài)處理系統,并創(chuàng)建一個自然和美麗的街道景觀,例證了雨洪水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第4章中山市第一中學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設計4.1中山市第一中學概述中山市第一中學(NO.1MiddleSchoolofZhongshanCity)始建于1692年,是偉人孫中山先生故鄉(xiāng)的一所百年名校。該校前身為鐵城義學,1748年增修為豐山書院,至1908年領風氣之先,改豐山學堂為香山縣立中學,開啟中山現代教育之端。該??偣舱嫉?06畝,文化氣息濃厚,該校區(qū)的鳥瞰圖如圖1所示。圖1:中山市第一中學校園鳥瞰圖4.2設計立意及布局該校園南靠金字山,東西北三面臨近公路,不但交通便利而且綠化生態(tài)良好,可以很好的涵養(yǎng)水源。因此在本次的設計立意上,將通過給排水系統、道路鋪裝以及植物配置進行合理搭配,從游賞體驗與視覺體驗兩個層次進行充分、完整的表達。通過設計出一個生態(tài)綠植覆蓋面,將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植被、水系、透水鋪裝、雨水管線等進行有機結合。而在海綿城市系統的設計上,本文將對其進行系統的分為地表層、滲透層、凈水層、蓄水層四大層,將“海綿城市”理念中“滯、滲、凈、蓄、用”的功能合理的植入設計中。在整體布局上,本文將依據海綿系統對其進行改造,力求將降水首先通過地表層的鋪裝、植被、綠地滯留,讓整個海綿系統中有水可用;然后通過生態(tài)停車場、生物滯留池、雨水花園、透水鋪裝、陽光草坪以及根據地形形成的地表徑流,將降水有序的向下輸入到海綿系統的地下部分,并通過積水設施和其他集水裝置將降水初步收集,這一滲透過程中會伴隨著一部分的水的過濾和凈化(較大的雜質會被過濾);之后將收集到積水設施的雨水進行深層次的生化過濾,過濾掉水中的雜質和細菌,得到比較清潔的凈水,并將過濾得到的廢水通過管道的連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過濾后的凈水收集至蓄水池并統籌安排用水動向;最后將蓄水池中的凈水重新反饋給地表層的終端裝置,如校區(qū)南面的蓄水景觀池、陽光草坪的植物噴灌系統,以及公共衛(wèi)生間的用水,完成整個海綿系統的循環(huán)。此外,用水端裝置造成的水的釋放,可以再次參與到新的系統循環(huán)中,長此以往對中山市第一中學景觀綠地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改善,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土,改善校園小氣候??偠灾?,本次設計希望可以進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海綿系統改造為“多點滲水、集中處理、分項使用”的效果,將降水合理的引入系統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真正實現其生態(tài)理念。接下來,本章節(jié)將會對該校園滯水方式進行簡要論述。4.3給排水配置設計關于中山市第一中學的給排水配置分析具體設計理念如下:首先,是該園區(qū)的蓄水層。該分層可以為暴雨提供暫時的儲存空間,使部分的校園沉淀物在此層進行沉淀。其高度由于考慮到了周邊的地形和當地降雨特性,因此基本維持在100-250mm之間。圖2: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結構圖由上圖可知,是地表徑流與排水暗渠,這兩者的結合,可以針對強降雨天氣,高效、快速的將雨水收集起來;其次,是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中山市第一中學在景觀設計時十分注重生態(tài)設計。不但考慮到了師生的活動范圍,而且也為校園中諸如鳥類、魚類、野貓、野兔、刺猬等小動物留出了緩沖區(qū),而這一緩沖區(qū)通過植物、細沙、碎石的綜合作用,可以將雨水初步凈化,并使之深入土壤,土壤飽和后的雨水則滲透通過內部穿孔的管道進行收集。這種設計理念,是希望可以借助校園綠地中的落葉植物的樹皮搭建的覆蓋層,該層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濕度,對校園的蓄水功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很好的搭建了一個可以維系樹皮-土壤的微生物環(huán)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有機物的降解,有助于抵抗徑流雨水的侵蝕。圖3:中山市第一中學低影響開發(fā)雨水花園接著,就是該校園中比較重要的透水鋪裝。該層次具有良好的過濾和吸附性能,對校園中的植物根系、金屬離子、營養(yǎng)物質和其他污染物的吸附和微生物降解,都具有良好的作用。作為“海綿系統”中最為重要的鋪裝形式,本文將結合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校園道路、兩個足球場、多個籃球場的表面,選用一些硬度高、防滑、透水性好的材料做路面,快速下滲雨水,并將下滲的雨水通過管道收集在地下的臨時集水裝置中,統一匯入積水設施,進一步凈化。此外,考慮到中山市第一中學的土壤厚度是由當地植物的平均厚度所決定的,故而本文設計擬嘗試性選取250mm作用的鋪裝與一些硬質廣場周邊草本植物相適應的材料進行搭建。最后,就是該校園的生態(tài)停車場,該部分在設計規(guī)劃上,也將與生物滯留池的做法類似,既可以保證植物的存活,又能有一定的集水作用,同時結合凸起的路緣石防止過量的雨水漫入緊鄰的低洼的雨水花園和生態(tài)滯留池,防止超過其最大承受度,避免土壤過度飽和后雨水長時間浸泡抑制植物生長。而這一層的設計在材料選擇上,是中山市第一中學選用的是滲透性較強的人工材料。其厚度是依照廣東省中山市的降雨特性計算得出,厚度基本都控制在500-1000mm之間。而最下方的礫石層,則是由直徑不超過50mm的礫石組成,厚度約在200-300mm的范圍內。此外,本文也希望可以對中山市第一中學的室內給排水進行設計,比如對于采用自頂向下供水方式的供暖系統,在設計中就需注意供水立管與供水和排水立管之間的距離,以免兩種類型的管道相互纏繞,給以后的維護帶來極大的不便。4.4硬質道路鋪裝設計正如前文所述,鋪裝是景觀環(huán)境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直觀的體現一個中學的精神面貌,而且還能豐富校園景觀。中山市第一中學的透水混凝土,相較于透水磚其實更適用于大面積的廣場、道路鋪裝,并且可以有多系列的配色方案。陶瓷透水裝則主要適用于停車場、小路的鋪裝。這些材料都具有非常高的透水性,可以使雨水高速下滲,保持地面干燥,達到防積水、防滑的作用;同時這一類型的鋪裝具有非常高的承載力,耐磨性也遠高于一般瀝青和地磚,不易損壞,避免了一般鋪裝使用年限短、不經濟等缺點;與此同時,這類型鋪裝易于維護,清潔方式用高壓水槍沖洗既可。而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校園綠地與道路的封邊,在材料的選擇上多選用碎石鋪裝。這一設計手法既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外來材料運輸,而且還可以保證在水源滲透部分有足夠大的孔隙來幫助雨水高效的下滲或排入到校園的暗渠中。這種設計思路,較一般路緣石封邊其實更加具有生態(tài)意義,十分值得借鑒。(意向圖如圖4所示)圖4:中山市第一中學鋪裝意向圖由此可見,該校園的給排水系統設計的十分成功,因此在本文中以案例的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目前,我國許多校園在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的構建上,還面臨著很多問題,就比如針對不同地區(qū)的雨水花園植物的篩選;根據當地特有植物的季節(jié)特征進行合理搭配;通過現場實際調研,總結歸納出給排水系統與校園景觀相結合的綜合效益,并掌握真實有效的數據等,都是我們目前需要考慮到的,因為只有合理的將藝術性與功能復合性完美結合,才可以讓生活在校園中的學生感受到自然生態(tài)的美。而道路鋪裝作為中學二維平面設計中以大塊面出現在師生眼中的設計圖形,更是中學給排水設計原則中美學觀賞原則與自然生態(tài)原則的集大成者。4.5校園植物景觀設計如果說道路鋪裝是中學平面二維設計中十分常見的組成部分,那么植物的配置問題就是中學豎向里面園林景觀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由于植物是具有生命的設計要素,能使環(huán)境充滿生機和美感,因此植物除了本身的觀賞特性外,還在實際運用中具有多元的功能,如利用植物遮擋視線,營造開敞、半開敞、全封閉的空間氛圍,遮蔽陽光等,通過植物的栽植圍合空間,創(chuàng)造特色景觀等。河北的植物與廣東不同,由于廣東日照時間長,氣候濕潤,溫度適中,因此在植物多樣性方面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但是北方植物在季節(jié)變化上較為明顯,不同的植物所表現出的季相變化,也即植物顏色變化,其實是可以很好的豐富校園景觀的。最終這種空間與時間上的差異,也使得該校的各個園區(qū)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綠色,而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氣候產生不同的色彩轉化,使得進入校園的師生們在視覺體驗、空間感受、甚至與景觀的互動形式上都會產生不同的體驗。圖5:中山市第一中學植物配置與雨水收集系統除此之外,由于“海綿城市”的生態(tài)理念作為本案的主導理念,植物在這一系統中充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植物即是“海綿城市”理念運行開端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其終端的一部分:植物可以幫助海綿系統快速收集降水、凈化降水、并具有一定的儲水能力;同時也受到海綿系統的保護,可以在缺水時即使補充水源,亦或是土壤水過渡飽和后可以將水儲存在系統內部的蓄水結構,從而防止植物長期浸泡在水中不利于生長發(fā)育等。因此,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植物配置以及給排水系統的運用相互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十分緊密。這種植物設計形式平穩(wěn)的推動著該校園水資源生態(tài)的平穩(wěn)運行,將“海綿城市”形成相對閉合的自循環(huán)體系。不僅可以起到保護水資源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城市生態(tài)的修復,對推動整個城市的生態(tài)發(fā)展對有著積極作用。因此綜上所述,中山市第一中學在結合了海綿城市的理念下,多選擇了一些鄉(xiāng)土樹種,以及耐旱耐澇、耐蔭、耐風沙等抗性強的植物,根據植物配置原則,將喬木、灌木、草本等群落進行結合配置,最終設計出了植草溝、生物滯留池等有利于雨水收集保持的植物景觀。第5章總結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我國的國家級戰(zhàn)略,由于起步較晚,建設成本較高,當前還處于初期階段。本文通過對中山市第一中學的案例進行設計分析,探索了海綿城市建設對我國校園景觀設計的啟示,以期可以在今后的設計中能夠緩解校園的雨水排放壓力,對雨水疏導和蓄積再利用起到積極的影響。通過本次設計方案分析可以得出,在不破壞當地自然環(huán)境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節(jié)約了水資源,又美化了環(huán)境,還增加了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22-2025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要求
- 上下鋪銷售合同范本
- 臨汾購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寧夏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
- 勞務派人員合同范本
- 代理經紀服務合同范本
- 農村水電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修房勞動安全合同范本
- 醬菜批發(fā)合同范本
- 包租協議合同范例
- 正大集團大豬場開發(fā)流程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體系每單元的總體框架
- 房地產金融創(chuàng)新與風險防范的理論演進
- GB/T 41255-2022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
- GB/T 41029-2021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yè)規(guī)程
-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 GB/T 4026-1992電器設備接線端子和特定導線線端的識別及應用字母數字系統的通則
- 馬工程教材《公共財政概論》PPT-第二章 公共財政職能
- GB/T 14643.5-2009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第5部分:硫酸鹽還原菌的測定MPN法
- GB/T 13762-2009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及土工布有關產品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方法
- 醫(yī)院轉診轉院記錄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