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珠海市海島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則此有機物可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加聚⑧中和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參考答案:略2.可用來鑒別苯酚溶液、乙酸乙酯、乙苯、庚烯的一組試劑是(

A.銀氨溶液、溴水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氯化鐵溶液

C.酸性高猛酸鉀溶液、溴水

D.氯化鐵溶液、溴水參考答案:C略3.相同溫度下,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與1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sh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

B.c(H+)

C.c(OH-)

D.c(CH3COOH)參考答案:C略4.一種充電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當為電池充電時,與外電源正極連接的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是()A.Ni(OH)2的氧化

B.NiO(OH)的還原

C.H2的氧化

D.H2O的還原參考答案:A略5.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固體,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溶于水,加石灰水

B.加熱,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C.配制成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測pH值

D.滴加同濃度的鹽酸

參考答案:A略6.韓國首爾大學的科學家將水置于一個足夠強的電場中,在20℃時,水分子瞬間凝固形成“暖冰”.下列關于“暖冰”的說法正確的是()A.暖冰中水分子是直線型分子B.水凝固形成20℃時的“暖冰”所發(fā)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C.暖冰中水分子的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D.在電場作用下,水分子間更易形成氫鍵,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參考答案:D【考點】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分析】A、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水分子的空間構型;B、在反應中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反應;C、分子中原子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方法是:元素的化合價絕對值+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8,就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否則就不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D、根據(jù)題意知,電場作用下,水分子間更易制得“暖冰”.【解答】解:A、水分子中氧原子含有2個σ鍵和2個孤對電子,所以水分子是V型結構,故A錯誤;B、水凝固形成20℃時的“暖冰”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所發(fā)生的變化不是化學變化,故B錯誤;C、水分子中氫原子化合價的絕對值1+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1=2,所以水分子中氫原子不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C錯誤;D、在電場作用下,水分子間更易形成氫鍵,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否則20℃時,水分子不能瞬間凝固形成冰,故D正確;故選D.7.在密閉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氣體發(fā)生反應:xA(g)+yB(g)?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再達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30mol/L.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x+y<z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B的轉化率降低 D.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參考答案:C考點: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xA(g)+yB(g)?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若平衡不移動,A的濃度為0.25mol/L,而再達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30mol/L,則說明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化學平衡逆向移動,以此來解答.解答:解:由信息可知,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0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再達到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30mol/L,體積增大,相當于壓強減小,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則A.減小壓強,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則x+y>z,故A錯誤;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動,故B錯誤;C.平衡逆向移動,B的轉化率降低,故C正確;D.平衡逆向移動,C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移動,注意A的濃度變化及體積變化導致的平衡移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熟悉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8.已知:C(s,金剛石)=C(s,石墨)△H=-1.9KJ/mol

C(s,金剛石)+O2(g)=CO2(g)

△H1

;C(s,石墨)+O2(g)=CO2(g)

△H2根據(jù)已述反應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H1=△H2

B、△H1>△H2

C、△H1<△H2

D、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參考答案:C略9.根據(jù)下圖海水綜合利用的工業(yè)流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熱生成Mg(OH)Cl和HCl氣體等。A.過程①的提純是物理過程,過程②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可產(chǎn)生2種單質B.在過程③中將MgCl2·6H2O灼燒即可制得無水MgCl2C.在過程④、⑥反應中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2.24LCl2D.過程⑤反應后溶液呈強酸性,生產(chǎn)中需解決其對設備的腐蝕問題參考答案:D10.欲將苯、硝基苯、己烯鑒別開來,選用的試劑最好是

(

)

A.溴水

B.石蕊試液

C.KOH溶液

D.水

參考答案:A略11.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有四種物質,高溫下發(fā)生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abcd反應前質量(g)810125反應后質量(g)未測24216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n,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n,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與d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A.1:1

B.1:2

C.1:3

D.2:3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反應后a物質的質量為:(8g+10g+1g+25g)﹣(24g+2g+16g)=2g,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變化可知:b和c為生成物,a和d為反應物,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8g﹣2g=6g,d的質量為25g﹣16g=9g,生成的b的質量為24g﹣10g=14g,C的質量為2g﹣1g=1g,設a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x,d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y,則有

xa~yd2nx

3ny6g

9g=,=,故選A.1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相同條件下,N2和O3混合氣與等體積的N2所含原子數(shù)相等B.等物質的量的甲基(—CH3)和羥基(—OH)所含電子數(shù)相等C.常溫常壓下28gCO與22.4LO2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D.16gCH4與18gNH4+所含質子數(shù)相等參考答案:B略13.使用一種試劑,可以把KCl、AlCl3、Ba(NO3)2、CH3COOH四種溶液區(qū)別開來,所用試劑為(

A、NaOH

B、BaCl2

C、Na2CO3

D、AgNO3參考答案:C略14.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3.0kJ/mol,則甲烷的燃燒熱為893.0kJ/molB.已知4P(紅磷,s)=P4(白磷,s);△H>0,則白磷比紅磷穩(wěn)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與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則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4kJ/molD.己知C(s)+O2(g)=CO2(g)△H1,C(s)+O2(g)=CO(g)△H2,則△H1>△H2參考答案:C考點:熱化學方程式..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A、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溫度氧化物放出的熱量;B、為主能量越高越活潑;C、依據(jù)中和熱的概念分析計算寫出熱化學方程式;D、一氧化碳燃燒放熱.解答:解:A、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3.0kJ/mol,熱化學方程式中水是氣體不是溫度氧化物,則甲烷的燃燒熱大于893.0kJ/mol,故A錯誤;B、已知4P(紅磷,s)=P4(白磷,s);△H>0,則白磷比紅磷能量高,所以紅磷穩(wěn)定,故B錯誤;C、含20.0gNaOH的稀溶液與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則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4kJ/mol,故C正確;D、己知C(s)+O2(g)=CO2(g)△H1,C(s)+O2(g)=CO(g)△H2,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放熱,焓變是負值,則△H1<△H2,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燃燒熱、中和熱概念的分析應用,物質能量越高越活潑,題目難度中等.15.通過實驗來驗證纖維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實驗包括下列一些操作過程,這些操作過程的正確排列順序是

①取小團棉花或幾小片濾紙

②小火微熱,使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90%的濃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濾紙搗成糊狀

④稍冷,滴入幾滴CuSO4溶液,并加入過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現(xiàn)Cu(OH)2沉淀

⑤加熱煮沸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④參考答案:B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填“偏大、偏小、無影響”)(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參考答案:解:(1)根據(jù)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故答案為: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會減小,故答案為:偏?。唬?)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熱量偏高,但是中和熱的均是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與酸堿的用量無關,所以用50mL0.50mol?L﹣1鹽酸代替H2SO4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相等,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考點:中和熱的測定.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1)根據(jù)量熱計的構造來判斷該裝置的缺少儀器;(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3)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4)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根據(jù)中和熱的概念和實質來回答.解答:解:(1)根據(jù)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故答案為: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會減小,故答案為:偏?。唬?)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熱量偏高,但是中和熱的均是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與酸堿的用量無關,所以用50mL0.50mol?L﹣1鹽酸代替H2SO4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相等,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有關中和熱的測定知識,可以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回答,難度不大.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1)1-丁烯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反應類型

。(2)甲苯與濃硝酸、濃硫酸混合物混合加熱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