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測繪_第1頁
地形圖的測繪_第2頁
地形圖的測繪_第3頁
地形圖的測繪_第4頁
地形圖的測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地形圖的測繪第一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物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體,如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橋梁、森林等;地貌

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如山地、丘陵、懸崖、沖溝等;基本概念第二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形

地物和地貌的總稱地形圖

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圖。

第三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數(shù)字比例尺

圖示比例尺一、地形圖的比例尺

圖上一段直線長度d與地面上相應(yīng)線段的實際長度D之比。第七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地形圖比例尺的選擇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1:1000、1:2000、1:5000中比例尺地形圖—1:1萬、1:2.5萬、1:5萬、1:10萬小比例尺地形圖—1:20萬、1:50萬、1:100萬我國規(guī)定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1:100萬七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第九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用途第十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圖上0.1mm長度所表示的實地水平距離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第十一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問題

要使地形圖上能量出的實地最短線段長度為0.05m,則采用的比例尺是?第十二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圖圖示分類地圖圖示地物符號地貌符號注記符號

地形圖圖式

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號和方法第十三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比例符號

可以按測圖比例尺縮小,用規(guī)定符號畫出的地物符號;

房屋、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非比例符號

無法將其形狀和大小按照地形圖的比例尺繪到圖上的符號;

三角點、導(dǎo)線點、水準(zhǔn)點、獨立樹、路燈、檢修井等。3)半比例符號

長度可按比例縮繪,而寬度無法按比例表示的符號;

小路、通訊線、管道、垣柵等。1、地物符號

地物符號分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和半比例符號。第十四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物符號——依比例符號第十五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物符號——不依比例尺第十六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物符號——半依比例尺的符號第十七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地貌符號地形圖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線。等高線: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的閉合曲線。第十八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等高線的幾個概念等高線的間距h——兩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等高線的平距D——相鄰兩等高線的水平距離。坡度i三者的關(guān)系

i=h/D第十九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基本等高距第二十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等高線平距相鄰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用d表示。

坡度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基本等高線計曲線--為了便于計數(shù)每隔5個等高距畫一根加粗的等高線半曲線--為了較好地表示局部地區(qū)地形的細部,以等高距的一半用虛線加繪的等高線輔助曲線--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區(qū)地形的細部,以任意高程用短虛線加繪的等高線等高線的種類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典型的地貌山頭、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絕壁或懸崖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山頭和洼地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山脊和山谷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鞍部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陡崖和懸崖

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等高線的特性①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同;②等高線是一條閉合曲線,不能中斷,如果不在同一幅圖內(nèi)閉合,則必定跨越鄰幅或許多幅圖后閉合;③等高線只有在絕壁或懸崖才會重合或相交;④等高線經(jīng)過山脊或山谷時轉(zhuǎn)變方向,因此,山脊線和山谷線應(yīng)與轉(zhuǎn)變方向處的等高線的切線垂直相交;⑤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線間隔應(yīng)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線平距大(等高線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線平距小(等高線密),表示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注記符號作用:對地物符號和地貌符號的補充說明。表示方法:文字、數(shù)字、特殊線段等。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測圖前的準(zhǔn)備工作一、收集資料:規(guī)范、圖式、控制點、舊的資料等二、圖紙準(zhǔn)備及控制點的展繪1圖幅類型:40cm×40cm、40cm×50cm、50cm×50cm標(biāo)準(zhǔn)圖幅:50cm×50cm1km2圖幅數(shù):1:500(16幅),1:1000(4幅)2圖紙:普通白紙、聚脂薄膜3繪制坐標(biāo)方格網(wǎng):對角線法4控制點展繪:確定圖紙西南角坐標(biāo)第三十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對角線法繪制坐標(biāo)方格網(wǎng)、控制點坐標(biāo)展繪AO對角線法繪制坐標(biāo)方格網(wǎng)OEBADC

控制點坐標(biāo)展繪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圖根控制測量1導(dǎo)線測量:

四等水準(zhǔn)限差:前后視距離差<5m前后視距離累積差<10m黑紅面讀數(shù)差<3mm黑紅面高差之差<5mm高差閉合差<±20√Lmm或±6√nmm2高程控制測量:

導(dǎo)線全長精度:k=f/∑D≤1/2000導(dǎo)線角度閉合差: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控制加密點測量方法1交會法:前方交會、后方交會、側(cè)方交會等2支導(dǎo)線法:3視距導(dǎo)線法:閉合導(dǎo)線、附合導(dǎo)線、支導(dǎo)線等計算公式:D=Kncos2h=Dtg+i-l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碎部測量基本方法極坐標(biāo)法直角坐標(biāo)法角度交會法距離交會法

§8-3常規(guī)測圖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施測方法:①安置儀器、對中、整平、量儀器高i,架圖板②測定豎盤指標(biāo)差x、選定零方向。③碎部點立尺、照準(zhǔn)、觀測、記錄、計算讀取水平角、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計算水平距離D及高差h,算出碎部點高程H④用半圓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極坐標(biāo)法將碎部點縮繪到圖紙上,并注上高程,進而勾繪等高線。⑤重復(fù)②至④步二、經(jīng)緯儀測繪法

在控制點上安置經(jīng)緯儀,測量碎部點位置數(shù)據(jù)(水平角、水平距離、高程),用繪圖工具展繪到圖上的一種方法。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BAabi上絲讀數(shù)中絲讀數(shù)下絲讀數(shù)豎直角水平角經(jīng)緯儀測繪法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各自責(zé)任跑尺員:觀測員:記錄員:計算員:繪圖員: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碎部點選擇:地物、地貌特征點①應(yīng)選擇能反映地物形狀的特征點。如房角、道路交叉點、轉(zhuǎn)折點等。②地貌選擇在山頂、鞍部、地性線坡度變化的點、山腳線等控制地貌形狀的特征點。③為如實反映地面情況,即使變化不大的地方,每隔一定的距離也應(yīng)該立尺測取碎部點。④碎部點測量前,觀測員與跑尺員應(yīng)該先在測站上研究需要立尺的位置和跑尺方案。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等高線勾繪

先勾地性線(連接地貌特征點),再內(nèi)插等高線。原理:比例內(nèi)插法(1)相鄰兩點的坡度視為均勻坡度。(2)等高線之間的平距與高差成正比。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方法:計算法、目估法、圖解法步驟:定有無、定條數(shù)、定兩端、平分中間圖上:48mm/6.4m=7.5mm/m首點:(22-21.2)×7.5mm=6.0mm尾點:(27.6-27)×7.5mm=4.5mm平分:22、23、24、25、26、2721.2A27.6B

222324252627第四十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測繪地形圖的一般要求①必須抓住地物、地貌特征點②正確處理視距長度。取決于測點間距離、比例尺、碎部點性質(zhì)。長——精度低,短——影響速度。③合理掌握碎部點密度(特別是地貌點,必須是特征點。④適當(dāng)取舍(小路、樹,起方位作用)。⑤工作有計劃,一般從圖廓邊開始。(針對你們,剛開始盡量先測簡單的地方,慢慢熟練)⑥加強測繪工作檢查(搬站檢查零方向)圖上所有文字和注記盡量字頭朝北.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確選擇地物輪廓外,還要根據(jù)實地地物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證不遺漏,不重復(fù),簡單):①地物較多,分類立尺,避免連線錯誤。②地物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遠,搬站后,由遠及近。③如果有兩名跑尺員,要分工明確。④晴天上午測圖,最好在測站西方立尺,下午在測站東方立尺。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地貌:①沿等高線跑尺,跑尺消耗少,繪圖不容易②沿地性線跑尺。5、跑尺方法第四十三頁,共四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