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_第1頁
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_第2頁
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_第3頁
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_第4頁
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選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當前第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目錄第一節(jié)生物學理論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第四節(jié)行為主義理論第五節(jié)認知理論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第七節(jié)系統(tǒng)整合的觀點2當前第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一節(jié)生物學理論一、生物理論家如何解釋異常行為(一)基因與異常行為(二)神經(jīng)科學對病理心理學的貢獻二、生物學的治療三、生物學理論的評價3當前第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一、生物理論家如何解釋異常行為1、基因與異常行為

體貌特征、個性特征以及行為方式都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

這種影響不是絕對的,而是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然而,無法確定哪種心理障礙具體受哪個特殊的基因影響,也不能精確地描述基因在各種心理障礙中如何起作用。

大多數(shù)時候,某種特殊的行為異常或心理障礙,并不是由單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許多基因共同造成的。4第一節(jié)生物學理論“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當前第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一、生物理論家如何解釋異常行為2、個體大腦的生化改變會影響其行為和體驗。古代,心理的嚴重病變與頭部創(chuàng)傷有關(例如事故導致的創(chuàng)傷)物質(zhì)攝入(例如酗酒和幻覺類藥物)會導致行為、感覺和心態(tài)的改變。心理異常反映了某些潛在的腦功能損傷。在一些尸檢報告中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jīng)存在嚴重和慢性心理障礙的人們,在其死后的解剖中發(fā)現(xiàn)了明顯而廣泛的解剖學意義上的改變。5當前第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神經(jīng)遞質(zhì)有些心理障礙被認為是與大腦細胞間的神經(jīng)沖動傳導障礙有關對心理病理過程起著重要作用的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多巴胺、內(nèi)啡肽、GABA(r-氨基丁酸)、去甲腎上腺素、五羥色胺等抑郁癥與神經(jīng)傳遞素血液復合胺的水平(5-HT)較低有關精神分裂癥與多巴胺的過度活動有關有些焦慮性障礙與r氨基丁酸(GABA)的活動水平較低有關。2、個體大腦的生化改變會影響其行為和體驗。當前第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二、生物學的治療藥物治療原理:藥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響了情緒和思維過程。適應癥:抗焦慮、抗抑郁、抗雙相障礙和抗精神病藥物。局限:劑量持續(xù)上升,醫(yī)源性運動障礙越來越多,藥物成癮等。7第一節(jié)生物學理論當前第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二、生物學的治療電休克療法原理:將兩個電極附在患者的前額,以65至140伏的電流快速通過腦部,以引起腦部痙攣,整個過程持續(xù)幾分鐘。適應癥:抑郁癥患者,大約有60%的抑郁癥患者的情緒得到改善。8當前第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二、生物學的治療精神外科學原理:通過對患者進行腦部切除手術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適應癥: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和焦慮癥。局限:手術后果的不可逆性。9當前第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共識:廣義上的生物學基礎區(qū)分與器官病變有關的心理障礙(反映某些生物學方面病變)和與器官病變無關的心理障礙(未發(fā)現(xiàn)器官病變,被假設與心理方面的原因有關)的區(qū)分似乎不再重要了。

許多障礙被認為是生物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還有一些心理障礙在出現(xiàn)伊始便已經(jīng)具有生物學基礎。有些學者認為所有的心理障礙都源于某種類型的大腦機能障礙。這種說法的實質(zhì)是生物決定論。這種觀點暗示了在許多心理障礙中,心理學因素只發(fā)揮很少的作用甚至不發(fā)揮作用。10當前第1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三、生物學理論的評價優(yōu)點局限對生物學治療方法的過分強調(diào),可能限制了人們對異常行為的了解。生物學理論的很多證據(jù)并不完全可靠。很多生物學治療方法副

作用明顯。將異常行為歸結為機體上的原因,減輕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從生物學角度對心理障礙的原因進行探討和揭示,促進了很多生物學治療方法的發(fā)展。藥理學革命(20世紀50年代)后,藥物治療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這讓人們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11第一節(jié)生物學理論當前第1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心理動力學派在人格和變態(tài)的研究中主要關心的是心理動力(有意識或無意識)如何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心理動力理論假定:情緒是一種能量,如果在一個領域受到壓抑,就會在其他一些不受歡迎的領域表現(xiàn)出來。這個理論的問題在于,為什么有時候人們看起來精力充沛,有時又情緒低落?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愛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關心他們的病痛?心理異常的根本原因是內(nèi)心的情感沖突未能得到正確解決,是本能驅(qū)力——性本能受挫導致的。12當前第1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釋異常行為(一)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二)焦慮及防御機制(三)性心理發(fā)展階段二、其他心理動力學對異常行為的解釋三、心理動力的治療四、心理動力理論的評價13當前第1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1、潛意識是被壓抑觀念的處所催眠下,對患者暗示,癥狀消失分離的觀念:未被意識到。潛意識:無法接受的原始沖動和本能欲望前意識:警戒工作14當前第1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2、人格結構失衡與心理異常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格是由三種力量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15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人格的三個過程過程原則是否關注現(xiàn)實特征本我快樂原則否所要達到的目標由于生理驅(qū)力立即得到滿足自我現(xiàn)實原則是指導沖動指向適合的而且能夠達到的對象超我道德原則否指導行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當前第1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2、人格結構失衡與心理異常個體要保持正常,就必須依賴人格結構中三種力量維持平衡,否則會導致心理失衡。心理異常:心理能量投注不合理16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正常人格

心理動力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變態(tài)人格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強,就是超我太強,自我很難控制欲望或良知。當前第1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2、人格結構失衡與心理異常無法控制本我:

受到?jīng)_動支配,魯莽、幼稚、沖動受到超我控制的人:

呆板、好說教、感受不到快樂的人,易出現(xiàn)抑郁癥狀17當前第1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3、焦慮及防御機制

自我如戰(zhàn)場,本我只關心本能沖動的滿足,超我尋求完美意識層面的調(diào)節(jié):現(xiàn)實的方法滿足自我:將攻擊沖動轉(zhuǎn)化為社會接受的行為方式,如運動競技放棄完美:更現(xiàn)實的生活目標不可調(diào)和時:焦慮-----防御機制防御機制,是指一種無意識的保護過程,用來保持原始的與沖突有關的情緒,以使自我能夠繼續(xù)它的協(xié)調(diào)功能。焦慮是警告自我運用防御機制的信號。嚴重的焦慮或者其他情感沖突能引發(fā)自挫的防御行為或者癥狀。病態(tài)性恐懼和強迫性癥狀是最普遍的自挫的防御行為。18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1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3、焦慮及防御機制

三種類型的焦慮現(xiàn)實型焦慮:外界環(huán)境中真實客觀的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道德性焦慮:非道德行為引發(fā)超我對自我的懲罰。神經(jīng)性焦慮:本我的沖動極為強烈,害怕不能控制引起的焦慮。19當前第1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壓抑你排長隊準備取錢,好容易終于輪到你,你剛要動作,一個年輕姑娘矯健地一閃,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無動于衷--這是“壓抑”;當前第2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移置:把對某人的感情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人身上的過程。。。。孕婦出來了,你剛要動作,一個外國女人打著手勢正要往里擠,你突然沖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兩耳光,并縱身騎到她身上一邊暴打一邊咆哮著“你還得寸進尺了?!老娘對你們這種卑劣行徑早已經(jīng)忍無可忍了!”-當前第2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投射:學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歸諸于別人或客體的心理現(xiàn)象。警察接到群眾舉報說你毆打外賓,于是前來干預:他們救走了外國女人,并把你帶上了警車,你想:“他們只是礙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過場、騙騙老外而已。其實,他們心里是站在我這邊的?!?-這是“投射”;當前第2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回歸:當為自己所不能處理的情感壓倒時,所表現(xiàn)出的忽然回到原來發(fā)展水平你被帶進了派出所,出乎你預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對你來真格的!于是,你對問題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開始又哭又鬧撒潑打滾--這是“退行”;當前第2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4、性心理發(fā)展階段弗洛伊德假定個體一出生就有性欲,并會在一生中經(jīng)歷不同的性心理發(fā)展階段。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青春期表現(xiàn)為滿足我們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讓生理愉悅的驅(qū)力得到滿足。弗洛伊德認為,很少有人能夠非常順利地從第一個階段發(fā)展到最后一個階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固著是個體在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滿足或過分滿足而停滯在早期的發(fā)展階段上。倒退是個體在過程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發(fā)展階段。24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2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具爭議且更為重要的是,性心理沖突發(fā)生在生殖器期,以早期的自我生殖器刺激為特征。這種沖突稱為俄狄浦斯情結。男孩對母親的情感依戀和亂倫欲望,認識到父親的憤怒和權威,引發(fā)閹割焦慮。。。認同父親。。。發(fā)展超我若不能解決戀父和戀母情結:男性:輕率、魯莽、自負,源于對閹割焦慮的對抗女性:總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超越男性。25當前第2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5、其他心理動力學對異常行為的解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被他的學生和追隨者們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并且發(fā)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向。一些理論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另一些則背離了弗洛伊德進入了全新的方向。最有影響的有四個人物和一個相關領域:四個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卡爾·榮格、阿德勒、埃里克森一個相關領域:客體關系26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2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安娜·弗洛伊德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應以何種方式?jīng)Q定著我們的行為,并成為現(xiàn)代自我心理學領域的第一位倡導者。代表著作:《自我與防御機制》主要觀點:個體緩慢積累著適應能力、現(xiàn)實測驗技能和防御技能。當自我的力量不足以延遲并控制沖動、或不足以統(tǒng)帥防御機制以應對強烈的內(nèi)部沖突時,異常行為就會產(chǎn)生?!拔液途穹治鰧W是一對一出生就爭著引起父親注意的雙胞胎”27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2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榮格研究方向:集體無意識。主要觀點:集體無意識是對幾千年來社會和文化智慧的累積,存儲在個人的記憶中,并世代流傳下來。榮格還強調(diào)一些持久的人格品質(zhì),如內(nèi)傾性格(害羞和孤僻的傾向)和外傾性格(友好和交際的傾向)。精神病患者的幻想或妄想是建立在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故事等共通的基本模式上的,因此提倡所謂原型的觀點28當前第2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其他心理動力學對異常行為的解釋阿德勒研究方向:自卑感和對自尊的尋求,創(chuàng)造了術語“自卑情結”。主要觀點:認為人性的本質(zhì)是積極的,并且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強烈的驅(qū)力。人們通過排除內(nèi)、外部成長中的障礙得到改善和提高。埃里克森研究方向:最大的貢獻在于他的個體全程發(fā)展理論主要觀點:詳細描述了人在一生的八個特定階段中伴隨的危機和沖突。例如,在最后一個階段,大約從65歲開始的老年期,個體回顧他的一生并試圖體驗這些經(jīng)歷,包括對完成人生目標后的滿足感和沒有達到的失望的體驗。29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2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客體關系理論代表人物:MelanieKlein、OttoKernberg。主要觀點:客體關系是對孩子如何整合表象、記憶及其重要他人的價值觀的研究。這里的客體是指這些重要他人,整合的過程叫做攝入。攝入的事物可以成為整合后的自我的一部分,或者在決定同一性或自我上承擔著沖突作用??腕w關系理論家致力于這些不同的表象是如何整合成一個人的同一性及如何在沖突中表現(xiàn)出來的。30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3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6、心理動力的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的許多技術都是通過宣泄和領悟來揭示無意識心理過程和沖突的本質(zhì)。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技術: 1、自由聯(lián)想 2、夢的解析 3、對日常生活中失誤行為的分析 4、催眠5、移情31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3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7、心理動力理論的評價優(yōu)點局限很難直接證明理論的成立與否;研究表明,心理動力學理論經(jīng)常不能被支持;在強調(diào)人的作用的同時,這些理論忽略了情境的作用。比較全面的對人格進行了描述,包括人格的發(fā)展、形成方式以及在人類正常與異常行為中的思維、情感、經(jīng)驗、判斷等。構成正常和變態(tài)的行為的心理過程在本質(zhì)上是相同的,但沖突的結果和防御的本質(zhì)將決定行為到底是正常的,還是變態(tài)的。弗洛伊德發(fā)展了研究心理動力過程和治療32第二節(jié)心理動力學理論當前第3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的觀點——自我實現(xiàn)受阻一些理論家試圖檢驗人類經(jīng)驗中那些具有人性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對成長或變態(tài)有貢獻的人類經(jīng)驗。代表人物:羅杰斯、馬斯洛、弗倫茲·皮爾斯主要觀點:(一)他們關注并討論了自由和選擇,責任和意志力;(二)人本主義基本思想;(三)存在主義治療及其評價。33當前第3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關注點34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當前第3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人本主義基本思想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最為系統(tǒng)地描述了人本人格的建構。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提出心理學研究健康人,即自我實現(xiàn)人的觀點。羅杰斯(CarlRogers,1902-1987)從治療的角度講,羅杰斯是最具影響力的人本主義學家。羅杰斯對治療師——來訪者關系的科學研究有著重要貢獻。心理異常時違反人的本性的人際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的。要建立無條件的相互關心,相互尊重。。。。35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當前第3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人本主義基本思想自我實現(xiàn)人本主義理論的關鍵詞;它假設只要有成長的空間,個體在所有功能領域都能發(fā)揮最高潛力。不可避免地,生活中存在一些條件會阻礙我們追求自我實現(xiàn)。既然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大部分阻礙來源于個體之外。艱難的生活條件或人際經(jīng)驗可能會使個體背離原本真正的自己。來訪者中心治療治療師扮演著被動的角色,并盡可能少做解釋。它重點強調(diào)在治療的過程中給個體一個發(fā)展的機會,主張通過自我治療解放自己。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共情。36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當前第3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意義療法有時候,人們在應對悲痛或風險的時候是需要幫助的。而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運動正好開創(chuàng)了這樣一系列療法,旨在發(fā)展人的獨立性、目標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責任感。

他小學畢業(yè)升入重點中學,畢業(yè)后又保送到一所重點大學。以他的聰明足以能在大學里表現(xiàn)得很優(yōu)秀,但一年后他卻不知道自己在大學里想要學些什么,該干什么,因而對自己的課程沒有學習動機,生活無味。他在咨詢中心說:“小學畢業(yè)上中學,中學畢業(yè)上大學,大學畢業(yè)上研究生,博士畢業(yè)又干什么呢?人為什么要活著呢?”。37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當前第3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人本—存在主義理論的評估38第三節(jié)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理論當前第3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四節(jié)行為主義----行為是習得的癥狀主要是習得的,或者是“不適應的習得性反應”。行為矯正并不是表面化的,因為本來就不存在深刻的或潛在的問題任何一種手段,只要能夠緩解癥狀就是有效的,而不是一定要能找到癥狀形成的根源才算有效一、行為主義如何解釋異常行為三個假設:環(huán)境決定論,試驗化,樂觀主義。三種學習過程:經(jīng)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和觀察學習。39當前第3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三個假設環(huán)境決定論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都是從過去的經(jīng)驗習得的。試驗化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環(huán)境因素會引發(fā)行為,進而改變行為。樂觀主義個體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而不是由遺傳決定的,所以是可以改變的。這三類假設可以直接應用于異常行為首先,異常行為和正常行為一樣都是通過過去的經(jīng)驗習得的。其次,我們能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環(huán)境因素會引發(fā)異常行為;最后,如果改變那些環(huán)境因素,那個體將不會再學習舊的不適宜的行為習慣,而會學習新的適宜的行為。40第四節(jié)行為主義理論當前第4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三種學習過程經(jīng)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動作的形成是以動作的結果為強化的;強化有正負之分。觀察學習學習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行為的后果而間接進行的學習。觀察學習過程受注意、保持、動作再現(xiàn)和動機四個子過程的影響。41第四節(jié)行為主義理論

UCSUCRCSCR當前第4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行為主義理論的評價優(yōu)點:觀點盡管簡單易懂;方法具有操作性;效果可以在實驗室中得到檢驗;行為療法的治療時間

短,費用低廉;行為療法在特殊恐懼癥、社交技能缺乏、智能障礙以及其他問題上都有不錯的療效。局限稱為“殘缺”的“非人性”的心理學,因為行為主義把人和動物看成一回事;行為療法復發(fā)率高。42第四節(jié)行為主義理論當前第4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五節(jié)認知理論一、認知理論家如何解釋異常行為認知取向的治療師主張癥狀是失調(diào)的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這些障礙就可以得到緩解,甚至是消除。不合理信念看做是導致個體心理障礙的原因。43

兩個人有同樣的演講技能,但是其中一個人在公開演講時感到非常焦慮,另一個則不緊張,很放松。兩個人都在公開場合演講,演講中都有人中途離開。這本來是件很常見的事,但兩個人對此的反應卻非常不同。焦慮的那個人認為:“我一定讓人厭倦,為什么我要演講這么長時間?我的演講一定很失敗。”相反,放松的那個人對自己說:“那個出去的人一定還有課要上。這沒什么,可糟糕的是他錯過了我最精彩的部分。”

當前第4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不合理信念艾利斯的總結貝克的總結非此即彼用兩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看做一個連續(xù)體,如“沒有全面成功就意味著失敗”。災難化消極預測未來而不考慮其他的可能結局,如“這次考試肯定完蛋了”。貼標簽給自己或別人貼上固定的標簽,如“我很沒用”、“他一無是處”。度人之心堅信自己懂得別人的心思,而不考慮其他可能性,如“他一定認為我是無能的”。絕對化要求習慣于從自己的意愿出發(fā),對某一事物有認為其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氨仨殹薄ⅰ皯摗边^分概括化以偏賅全、以一當十的思維方式。對自身的不合理評價。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糟糕至極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fā)生了,將是非??膳?、非常糟糕的,甚至是一場災難,容易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44第五節(jié)認知理論當前第4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理性情緒療法RET(RationalEmotionalTherapy)艾利斯(AlbertEllis)創(chuàng)立;人生來具有理性和非理性兩種傾向性:

人有時理性,遇事能夠通盤考慮,合理決策,有時卻不理性,有些沖動,做事情不經(jīng)大腦思考,讓自己陷入一種無法控制又無法擺脫的境地,情緒困擾大多是在這樣的場合產(chǎn)生的。當前第4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1、描述你在近期的一個情境中感受到(或之后經(jīng)驗到)的情緒(應是詞語非句子):情境:何時?何人?何地?何事?情緒:0~100評估其強度;2、找出不自主的思維:當你產(chǎn)生該感受之前,你的心里想了些什么?觀念or圖像?3、找出支持該不自主思維的證據(jù)。理情練習當前第4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4、變換視角,尋找其他可能性:找出不支持該思維的證據(jù),得出一個替代性的思維;或綜合兩者,得出一個平衡的思維(雖然…但是…),從0~100評估你對其相信的程度。5、以新的視角重新體驗情境,你是否產(chǎn)生了新的情緒?寫下來,并按0~100對其評估。當前第4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如何辨別不自主思維?當你產(chǎn)生強烈情緒或?qū)δ呈掠袕娏曳磻獣r,問問自己……在我有這樣的感受之前,我的心里在想什么?如果這是真的,那說明我是個怎么樣的人?這對我、我的生活、未來,有什么意義?我擔心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如果這是真的,可能發(fā)生的最壞的事情是什么?別人會對我有什么樣的想法?對其他人來說,這有什么意義?在這個情境里,我有什么樣的圖像或記憶?當前第4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如何辨別不自主思維?評估每一種不自主思維引起的負面情緒的強度(0~100),從中找出最為棘手的幾種不自主思維。當前第4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引發(fā)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當前第5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引發(fā)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被好朋友罵當前第5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被好朋友罵氣憤、傷心當前第5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當前第5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引發(fā)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他一定是受了挫折而太激動了當前第5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Activatingevent外在事件Belief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他一定是受了挫折而太激動了同情、關心對方當前第5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尋找核心信念:如果某種不自主思維反復出現(xiàn),可能提示你內(nèi)心存在某種假設或核心信念。通過追問“如果真是這樣,那又怎么樣/意味著什么?”我認為她不喜歡我(那又怎么樣?)→當我與人們親近時,他們都會不喜歡我(那又怎么樣?)→我永遠不會與人有親密的關系(那又怎么樣?)→我是不可愛的。當前第5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

審視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看是否存在我/人…應該/必須/一定要……或經(jīng)常令你擔心、害怕的觀念把它們逐一寫在紙上或某些比較堅定、你認為重要的觀念當前第5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大學生常見的非理性信念及其特征當前第5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我應該努力各個方面都做的更好。一個優(yōu)秀的人應該得到別人的贊美和喜愛。任何問題都應該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別人需要我?guī)椭臅r候,我應該全力幫助。我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應該關心、幫助我。當我說話或上臺發(fā)言的話,應該得到別人的關注和熱烈回應,否則就是我做得不好。當前第5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絕對化要求/極端化思維從自己的意愿出發(fā),認為某事一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是一種不合理的、走極端的思維方式,通常與“必須”、“應該”、“一定要”等字眼聯(lián)系在一起;將愿望當作要求,易喪失自發(fā)性和主動性,導致強迫性人格。超概括化,一個有價值的人應該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強;過分夸大某些事物的重要性如自己失敗、他人成就;過分縮小貶抑某些積極的或自己不具備的經(jīng)驗品質(zhì);非此即彼,不能成功就是失敗者。當前第6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我真笨,連這么一點小事都做不好。他/她連這個小忙都不幫,虧我還一直把他當朋友。這個學校真爛,寢室、圖書館都這么破。當前第6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從某一具體的事件或言行作出整體推斷或評價。是一種片面、偏激的思維方式。當前第6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如果這次沒辦好,就糟了。這件事弄砸了,怎么辦呀當前第6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糟糕至極將事情的負面結果夸大到極點,認為其一旦發(fā)生或不如自己所愿,結果必定是非??膳?、糟糕至極、災難性的。它足以將人推向自責內(nèi)疚、抑郁絕望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當前第6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心理過濾迷信(星座、手機算命)、遇到事情總覺得自己吃虧;選擇性地知覺自己想得到的或與預期相符的現(xiàn)實,導致認知有失全面、客觀當前第6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人格化找替罪羊,宿命論(認為自己命不好);無任何根據(jù)地認為某人某事與某個消極事件有關。當前第6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與非理性信念辯論的方法:找證據(jù):

直截了當?shù)刭|(zhì)詢該信念是否有足夠的事實依據(jù),如“你有什么證據(jù)證明這個觀點?”、“你有什么理由要求考試成績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期望值?”價值拷問或?qū)で螅嘿|(zhì)詢當事人當前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是否有價值,“一次考不好,就可以整天愁眉苦臉,放棄繼續(xù)努力的機會嗎?”;或引導當事人看到事情有用的一面,“一次考不好,其實也并不全是壞事,從某方面來說,它也是件好事”當前第6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重新歸因:為負面事件尋找外在原因;極端式:質(zhì)詢該事件的最壞結果是什么,“如果兩次考試沒有進前五,那又怎么樣?結果究竟有多可怕?”夸張式:故意夸大當事人的信念,放大其不合理之處,“是不是要廣而告之,說你考試未能取得預期成績,天都快要塌下來了,提醒大家都小心呢?”當前第6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尋找非理性信念的方法:尋根術:從表面的隨想向下拷問,“如果這是真的,為什么使我煩惱呢?那又怎么樣呢?”,直至找出隱藏的假定。如果…,那又會怎么樣?當前第69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鞏固新的理性信念改變語言形態(tài),作新的自我告知用“非絕對性的偏好”代替“必須、應當”;用“比較喜歡”代替“最喜歡”;用“可能不太好”代替“太可怕”。當前第70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二、認知的治療基本觀點:心理事件(預期、信念、記憶、解釋)會導致行為,如果心理事件發(fā)生了變化,行為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擾亂人的精神的,與其說是事件,不如說是對事件的判斷”治療原則認知取向的治療師會從失調(diào)的心理事件中尋找心理障礙的原因或病理基礎,然后加以改變。具體方式1.改變效能預期;2.改變消極評價;3.改變歸因;4.長期信念的改變

71第五節(jié)認知理論當前第71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三、認知理論的評價優(yōu)點局限心理障礙患者身上各種不適當?shù)恼J知模式,究竟是心理障礙的原因還是結果呢?在解釋人的功能時,把人僅僅看成是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總和是不全面的,人還會思考自己的價值,還會考慮生存的意義等更深層次的問題,而這些正是人本-存在主義的基本觀點。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從而使治療變得更容易和順暢。通常在短期內(nèi)就能見效。認知理論家的觀點和假設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這使人們相信它的科學性。認知療法在臨床實踐中也展示了它良好的治療效果。72第五節(jié)認知理論當前第72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個體所認同的社會規(guī)范是什么?個體在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個體所在的家庭結構是什么樣的?其他人如何看待個體?社會文化理論試圖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對它們的了解有助于我們理解個體的異常行為。73當前第73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一、社會文化理論家如何解釋異常行為(一)家庭結構和溝通(二)社會網(wǎng)絡和支持(三)社會條件(四)社會標簽和角色74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當前第74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家庭結構和溝通——家庭系統(tǒng)理論的觀點家庭是一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依靠家庭各個成員的互動維持平衡。家庭中的每個人要以一致的方式與其他成員互動,并遵循家庭的獨特規(guī)則。某些家庭系統(tǒng)特別容易使家庭成員形成異常行為。如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員缺乏獨立空間;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疏離,界限分明。過分卷入的方式依戀關系75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當前第75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兒童早期依戀關系兒童福利院長大的兒童常出現(xiàn):社會冷漠和情感饑渴。前者對人缺乏興趣,與社會隔離后者對他人感情和付出無止境的要求76當前第76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社會網(wǎng)絡和支持社會文化理論家關注個體的社會關系和職業(yè)關系;個體與他人之間的溝通情況如何?他人從個體身上得到什么信息?個體給他人傳達了什么信息?研究者發(fā)現(xiàn),社會網(wǎng)絡與個體的功能缺陷密切相關。例如,面對壓力時,生活中被孤立、缺乏社會支持或缺乏親密關系的人,比那些有親密關系或較多社會支持的人更容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而且持續(xù)的時間會更長。77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當前第77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社會條件特殊的社會條件可能產(chǎn)生特殊的壓力,從而增加某些社會成員心理異常的可能。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心理異常,尤其是嚴重的心理異常,在較低的社會階層中比較高的社會階層中更常見。在社會階層較低的個體生活環(huán)境中,使個體承受較大的壓力。反過來說,患有嚴重心理障礙的人,勞動能力比較差,收入也會較低,結果就會淪落到一個較低的社會階層。種族和性別歧視也會促使某種形式的心理異常。在西方社會,被診斷為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另有證據(jù)顯示,非洲裔美國人患焦慮癥的比例非常高。78第六節(jié)社會文化理論當前第78頁\共有84頁\編于星期三\1點社會標簽和角色社會文化理論家相信,給心理障礙患者貼標簽和分配角色,會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異常功能。在一種社會文化下,只要行為偏離社會規(guī)范,就會被認為是異常的。而當一個人被認為是異常的,其他人就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