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_第1頁
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_第2頁
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_第3頁
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_第4頁
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寄生蟲病肉的鑒定與處理第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1.旋毛蟲2.動物囊蟲3.雙槽蚴病4.棘球蚴病5.住肉孢子蟲6.弓形蟲7.細頸囊尾蚴8.肺絲蟲動物常見寄生蟲病特點第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旋毛蟲檢驗旋毛蟲病旋毛蟲病是由旋毛蟲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重要寄生蟲病。豬、犬、貓、鼠類、狐貍、狼、野豬等均能感染,人也能感染本病。豬感染旋毛蟲病主要是因喂飲污染有侵襲性旋毛蟲(成熟的肌旋毛蟲)洗肉廢水、廢棄碎肉及副產品所引起。人感染旋毛蟲病與食用了含有旋毛蟲的腌制與燒烤不當的、生的或未煮熟的豬肉或狗肉等有關。豬對旋毛蟲有很大的耐受性,感染后通常不表現臨床癥狀。我們對實驗小鼠人工感染旋毛蟲,發(fā)現部分小鼠眼部嚴重出血。第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部位】旋毛蟲成蟲(又稱腸旋毛蟲)寄生于宿主小腸內。旋毛蟲幼蟲(又稱肌旋毛蟲)寄生于同一宿主體內的膈肌、舌肌、喉肌、頸肌、肋間肌、腰肌等處,其中以膈肌的感染率最高,撕去膈肌膜,在充足自然光下.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點。第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檢驗大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壓片法采樣

編號送旋毛蟲檢驗室檢查

肉眼觀察

撕去肌膜

剪取12個麥粒大肉粒

放在旋毛蟲檢驗器上蓋上玻片壓扁展開

50-70倍低倍鏡下觀察復檢

肌肉中發(fā)現旋毛蟲

胴體上打上適當標記

提出處理意見

第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旋毛蟲生活史圖解第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感染小白鼠,引起眼部腫脹、出血第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成蟲第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手指握住肉樣,使肌纖維繃直,順肌纖維方向隨機剪取肉樣,制作壓片鏡檢第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鏡下特征】采取橫膈膜腳肌制作壓片標本或肌肉組織切片標本,可見形成成熟的旋毛蟲包囊,位于相鄰肌細胞所形成的梭形肌腔內,包囊的形態(tài)隨宿主種類不同而異,人、豬、鼠的,呈紡錘形或橢圓形;狗、狐、貓的,呈圓形;包囊壁分內外兩層,由均質蛋白質和結締組織組成,中央通常是一條蜷曲呈螺旋狀蟲體。重度感染的病例,常見到雙蟲體包囊和多蟲體包囊。鏡下檢查有時還可見到變性死亡蟲體或鈣化蟲體與包囊。第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第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已形成完整包囊的旋毛蟲幼蟲(肌肉組織切片標本)第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旋毛蟲幼蟲寄生于膈肌、舌肌、喉肌、頸肌、肋間肌、腰肌等處,其中以膈肌的感染率最高第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犬肌旋毛蟲第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鼠肌旋毛蟲第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肌旋毛蟲多蟲體包囊第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鈣化包囊,鈣化部分呈不透明黑色顆?;驁F塊第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快速ELISA,能提高其檢出率。人感染旋毛蟲后,病初有胃腸道癥狀,隨后出現眼瞼或面部水腫,嚴重者水腫遍及全身,同時出現全身肌肉酸痛,或有咀嚼、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輕癥者急性炎癥消退,但肌肉酸痛可達數月之久。重癥者呈現惡病質或因毒血癥、心肌炎而死亡。第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快速ELISA結果判定第二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患旋毛蟲病病人的四肢浮腫第二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衛(wèi)生處理】本病為二類動物疫病。鑒于本病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為了控制和消滅本病,經屠宰檢疫檢驗確定為豬旋毛蟲病或旋毛蟲病肉,無論感染強度如何,都應進行化制或銷毀。第二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住肉孢子蟲是由住肉孢子蟲寄生于肌肉引起的人獸共患病。人感染住肉孢子蟲是由于進食了未經煮熟或生的帶有住肉孢子蟲包囊的豬肉、牛肉等所至。人感染后,有的表現為惡心、腹痛、腹瀉、頭痛及發(fā)熱等癥狀;有的出現肌肉痛、局灶性心肌炎、嗜酸性細胞增多等現象。第二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羊食道上的住肉孢子蟲第二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食管住肉孢子蟲第二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住肉孢子蟲第二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心肌住肉孢子蟲第二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肌肉住肉孢子蟲第二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肌肉住肉孢子蟲第二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左心室住肉孢子蟲第三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鏡檢豬肉孢子蟲形態(tài)第三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鏡檢牛住肉孢子蟲的橫斷面第三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住肉孢子蟲的實驗室檢驗由每頭豬左右橫膈膜腳肌采取不少于30g肉樣兩塊(編上與胴體同一號碼),撕去肌膜,剪取24個肉粒(每塊肉樣12粒),制成肌肉壓片,置低倍顯微鏡下或旋毛蟲投影儀檢查。有條件的場、點可采用集樣消化法檢查。發(fā)現蟲體或包囊,根據編號進一步檢查同一動物胴體、頭部和心臟。第三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旋毛蟲病和住肉孢子蟲病【衛(wèi)生處理】宰后檢驗發(fā)現旋毛蟲病和住肉孢子蟲病時,按下列規(guī)定處理

a)在24個肉樣壓片內,發(fā)現有包囊的或鈣化的旋毛蟲者,頭、胴體和心臟作工業(yè)用或銷毀;

b)在24個肉樣壓片內,發(fā)現住肉孢子蟲者,全尸高溫處理或銷毀。第三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囊尾蚴病囊尾蚴病是由有鉤或無鉤絳蟲的幼蟲——囊尾蚴的侵害而引起。在家畜中豬、羊、牛、駱駝等都有可以感染此病,其中除羊的囊尾蚴外,豬、牛、駱駝的囊蚴均可感染人。當人吃進生的或未經煮熟的囊尾蚴病肉,即可在腸道中發(fā)育成成蟲。豬囊蟲病由有鉤絳蟲的細蟲引起;牛囊蟲病是由無鉤絳蟲的幼蟲引起的。豬囊蟲寄生于豬肌肉中。其豬肉稱為“豆豬肉’’、“米豬肉’’。人和豬同為中間宿主。人還是絳蟲成蟲的終末宿主。豬患此病是由于采食了污染絳蟲蟲卵或孕卵節(jié)片的飼料或飲水。若人誤食了未煮熟的囊尾蚴豬肉后能感染有鉤絳蟲病。當人誤食了含有鉤絳蟲蟲卵的食物或飲水,卵經孵化隨血液循環(huán)達肌肉、心肌、腦、眼等組織,發(fā)育成囊尾蚴。第三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囊蟲寄生在豬的各種肌肉中,其中以咬肌、肋間肌、舌肌、臀肌、肩胛肌等處肌肉最多,嚴重時尚可見到心肌、眼球、腦內寄生。由于囊蟲形狀如豆,所以有稱這種豬肉為“豆豬肉”或“米豬肉”。牛囊蟲寄生部位基本與豬相同。豬囊蟲的幼蟲呈橢圓形,長約8~18mm,寬5mm,呈白色半透明狀,內有白色頭節(jié)一個。成蟲蟲體扁帶狀,由近千節(jié)片構成,長3——5米,有的達8米以上,頭節(jié)粟粒大,球狀或略長,有4個吸盤和1個頂突。頂突上有鉤兩列,共32——52個。頭節(jié)下為頸節(jié)和鏈體,有節(jié)片800~900片不等。鏈體末端的成熟厚節(jié)片逐個或5——6個一組,從鏈體脫落下來,隨糞便排至體外,新的節(jié)片不斷的從頸節(jié)了出,故蟲體得以保持一定長度和相應的節(jié)片數。第三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衛(wèi)生檢驗患病較輕時,一般無特征的臨床癥狀,隨著蟲體在體內的生長發(fā)育,臨床上可見到患者畜呼吸粗厲,打呼嚕,眼球突出,頜下軟如痄腮樣,豬膀子異常寬大,屁股尖尖。觸診時肌肉堅硬,有時能有顆粒樣感覺,股內側觸摸更易感到。在宰后檢驗中以咬肌,深腰肌,股內側肌的視檢為主,發(fā)同橢圓形高梁米粒大至綠豆大小的白色半透明的包囊,囊內有一個小米粒大的乳白色圓球向囊內嵌入的頭節(jié),即可確診。同時還可剖檢舌肌,肩胛外肌等處。第三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帶絳蟲生活史圖解①中間宿蟲,②蟲卵,③孕卵節(jié)片,④成蟲第三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部位】以咬肌、腰肌、肩胛外側肌、股內側肌為主要寄生部位,胸肌及其他部位的骨骼肌也有囊蟲寄生。臟器以心肌為常見?!拘螒B(tài)特征】1.眼觀變化:成熟的囊尾蚴外形橢圓,約豆粒大,半透明包囊,囊內充滿無色透明液體,囊壁上有一圓形、小米粒大的乳白色頭節(jié)。

2.鏡下特點:頭節(jié)被壓成薄片鏡檢,見到頭節(jié)上有4個圓形吸盤和1個圓形頂突,頂突上有排列成圈的角質小鉤,牛囊尾蚴無角質小鉤。第三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囊蟲寄生于咬肌第四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檢驗兩側腰肌有無囊尾蚴寄生第四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囊蟲寄生于腰肌上第四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于胸肌上囊蟲,右側為囊蟲寄生于心肌第四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于臀部骨骼肌上的囊蟲第四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于心尖部的囊蟲第四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豬囊尾蚴頭節(jié)4個圓形吸盤和1個頂突,頂突上有角質小鉤第四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牛囊尾蚴頭節(jié)無角質小鉤第四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衛(wèi)生處理】本病被列為二類動物疫病。有人提出在規(guī)定的檢驗部位,經宰后檢疫檢驗確認為豬囊尾蚴病肉,無論感染強度如何,應進行化制或銷毀。第五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棘球蚴病棘球蚴病也叫包蟲病,是由犬的細粒棘球絳蟲的幼蟲——棘球蚴引起的一種動物和人共患的寄生蟲病。細粒棘球絳蟲的終宿主是犬、狼、狐等動物。中間宿主是豬、牛、綿羊、駱駝等動物,以牛、綿羊受害嚴重。人可因誤食蟲卵而感染。本病宰前一般無明顯癥狀,主要通過宰后檢疫。第五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寄生部位與病理變化】棘球蚴可寄生于包括腦和骨髓腔在內的各種組織,主要寄生在肝臟,其次是肺臟。有時也可在脾、腎、腦、肌肉、骨椎管等器官發(fā)現棘球蚴。嚴重受害臟器的體積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可在該處找到棘球蚴。人受到感染后,棘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臟和肺臟,危害人體健康。第五十三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形態(tài)特征】蟲體包囊一般為核桃大,也有小如豆粒或大于人頭的,在臟器表面呈球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灰白、黃白色包囊;包囊大小不等,單個或成簇存在,使寄生部位凹凸不平;包囊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界限,觸摸稍堅硬厚實而有波動感,切開包囊流出無色透明液體,內含砂粒樣蟲體頭節(jié)。包囊分兩層,外層為灰白較厚而稍堅韌的角質層,與周圍組織呈鑲嵌狀態(tài),不易剝離;內層為半透明乳白色菲薄的生發(fā)層,在液體和囊壁上散布著許多白色細小的顆粒(頭節(jié))。第五十四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五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六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七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八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五十九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十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十一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十二頁,共七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