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度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備考題庫(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5題)1.功用為活血化瘀,緩消癥塊的方劑()。

A.失笑散B.桂枝茯苓丸C.七厘散D.犀黃丸

2.新加黃龍湯含有而增液承氣湯不含有的藥物是()。

A.大黃B.芒硝C.生甘草D.生地黃

3.患者男30歲,今晨,腸鳴腹痛,伴大便次數(shù)增多,多達十余次,大便清稀如水樣,伴惡寒頭疼,舌淡紅苔白膩,脈濡。診斷為()。

A.泄瀉之寒濕內(nèi)盛B.泄瀉之脾胃虛弱C.腹痛之寒邪內(nèi)阻D.腹痛之中臟虛寒

4.下列藥物中,性味苦澀寒,歸屬肝脾肺經(jīng)的藥物是()。

A.槐花B.白茅根C.側(cè)柏葉D.小薊

5.雞血藤具有的功效()。

A.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水消腫B.活血調(diào)經(jīng),清熱解毒C.活血補血,潤腸通便D.活血補血,舒筋活絡

6.絡石藤具有而桑枝不具有的功效()。

A.涼血消腫B.清利濕熱C.活血通絡D.利尿通淋

7.既能治療風寒濕痹,又能治療疥癬、濕疹的藥物是()。

A.海桐皮B.威靈仙C.川烏D.桑枝

8.方劑配伍中主以健脾,輔以祛濕化濁,稍佐疏肝的方劑是()。

A.完帶湯B.四君子湯C.補中益氣湯D.痛瀉要方

9.氣虛導致的便秘應選用()。

A.六磨湯B.黃芪湯C.麻子仁丸D.濟川煎

10.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消脹藥效的藥物是()

A.荔枝核B.枳殼C.川楝子D.甘松

11.《難經(jīng)》依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提出的基本治則是()。

A.先治母臟,后治子臟B.母病治母,子病治子C.虛則補母,實則瀉子D.重治母臟,輕治子臟

12.治療飲食積滯,瀉而不暢的常用藥是()。

A.火麻仁B.大腹皮C.大黃D.甘遂

13.腹?jié)M而吐,腹痛,納差,大便自利,口不渴,四肢欠溫,舌苔白膩,脈沉緩無力者,為()。

A.少陽病證B.太陰病癥C.少陰病癥D.厥陰病癥

14.金元時期,朱震亨“相火論”的基本觀點是()。

A.陽常有余,陰常不足B.陰常有余,陽常不足C.五志過極,皆能化火D.六氣郁久,皆能化火

15.眩暈,面紅耳赤,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脈弦有力者,證屬()。

A.肝陰虛證B.肝陽上亢C.肝火熾盛D.腎陰虛證

16.產(chǎn)后感冒,惡寒發(fā)熱,不易大量發(fā)汗,依據(jù)是()。

A.汗為心液B.血汗同源C.津能載氣D.精血同源

17.女性,63歲,排便不暢,便質(zhì)不干,臨廁努掙乏力,腹脹,舌質(zhì)淡,脈弱。根據(jù)針灸處方選穴選擇,辨證選配的主穴是()。

A.天樞,支溝,脾俞,陰陵泉,豐隆

B.天樞,支溝,大腸俞,上巨虛,照海

C.天樞,支溝,關元,下脘,豐隆

D.天樞,支溝,脾俞,三陰交,公孫

18.脾陽不振之水腫的病機是()。

A.真虛假實B.真實假虛C.實中夾虛D.虛中夾實

19.膽郁痰擾和痰火擾神均可出現(xiàn)的癥狀()。

A.頭暈耳鳴B.狂躁妄動C.胸脅滿悶D.失眠多夢

20.男,65歲,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常于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其診斷是()。

A.心悸之心陽不振B.心悸之心脈瘀阻C.胸痹之寒凝心脈D.胸痹之氣陰兩虛

21.《溫病條辨》中稱為“辛溫復辛涼”法的方劑是()。

A.桑菊飲B.銀翹散C.麻杏石甘湯D.新加香薷飲

22.下列有關腧穴定位描述中,錯誤的是()。

A.期門位于胸部,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B.地機位于小腿內(nèi)側(cè),陰陵泉下5寸,脛骨內(nèi)側(cè)緣后際

C.膀胱俞位于骶骨區(qū),橫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脊旁開1.5寸

D.頭臨泣位于頭部,前發(fā)際上0.5寸,瞳孔直上

23.熱裂津虧與血虛不榮均可見的表現(xiàn)()。

A.裂紋舌B.齒痕舌C.點刺舌D.胖大舌

24.下列敘述中,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是()。

A.嘗貴后賤,可至脫營B.形與神俱,不可分離C.視其外應,以知其內(nèi)臟D.四季變動,脈與之上下

25.男,65歲,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常于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治法是()。

A.辛溫散寒,宣通心陽B.溫補心陽,安神定悸C.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D.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26.因情志變化而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A.怒則氣上B.悲則氣緩C.喜則氣消D.思則氣結

27.最能反映半表半里證的特征性癥狀是()。

A.胸脅苦滿B.口苦咽干C.寒熱往來D.不欲飲食

2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不屬于醫(yī)師所履行的義務的是()。

A.保護患者隱私

B.宣傳衛(wèi)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C.努力鉆研業(yè)務,提高業(yè)務技術水平

D.參加專業(yè)學術團體,擔任學術職務

29.枳術丸的原方中枳實和白術的用量比例是()

A.1:1B.1:2C.1:3D.1:4

30.為患者的信息保密是醫(yī)生的義務,一般認為遺傳信息也屬于保密范圍,一定程度的泄露保密信息可以得到倫理辯護,一女性在醫(yī)院基因檢測時發(fā)現(xiàn)BRCA1基因陽性,以下行為可以得到倫理辯護的是()。

A.建議患者將信息告知直系親屬

B.直接將患者信息透露給應聘單位

C.直接將患者信息透露給保險公司

D.直接將患者信息告知全部家屬

31.患者眩暈,心重昏蒙,視物旋轉(zhuǎn),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淡紅苔白膩,脈弦滑,其辨證為()。

A.瘀血阻竅證B.肝陽上亢證C.痰濕中阻證D.痰熱上擾證

32.下列哪項屬于蒿芩清膽湯的組成?()

A.半夏、青皮B.枳殼、竹茹C.白術、茯苓D.茵陳、滑石

33.男性,38周歲,左耳兩周以來耳鳴如火車鳴響,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辨證選穴法選配()。

A.行間、丘墟B.合谷、外關C.豐隆、陽陵泉D.肝俞、腎俞

34.女,35歲,此次來醫(yī)院檢查出患有雙角子宮,不能足月妊娠?;颊咭蟊C埽灰堰@件事告訴她丈夫,因為會影響她的婚姻。下列哪項符合醫(yī)生行為的倫理……()。

A.尊重患者意愿,保護患者隱私,不把這件事告訴她丈夫

B.拒絕患者要求。因為她丈夫享有知情權

C.拒絕患者要求。因為醫(yī)生必須說實話

D.拒絕患者要求。因為懷孕事關夫妻雙方的權利

3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白色主病的是()。

A.氣虛證B.陽虛證C.實寒證D.濕淫證

二、多選題(15題)36.寒性收引致?。ǎ?。

A.胸膈滿悶,苔白B.肢體沉重,便溏C.頭身疼痛,無汗D.冷厥不仁,脈緊

37.渴不多飲,可見于()。

A.痰飲內(nèi)停B.瘀血內(nèi)阻C.熱入氣分D.熱入血分

38.下列各方配伍中體現(xiàn)升降同施的是()。

A.旋覆代赭湯B.復元活血湯C.補中益氣湯D.血府逐瘀湯

39.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針灸“因時制宜”治療原則的是()。

A.針灸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春季宜毫針深刺

B.針灸治療頭痛,根據(jù)子午流注針法選取五輸穴

C.針灸治療不寐,宜在下午進行

D.針灸治療痛經(jīng),宜在行經(jīng)前進行

40.選用合谷、列缺、中府、肺俞治療哮喘,所體現(xiàn)的配穴方法有()。

A.本經(jīng)配穴法B.上下配穴法C.表里配穴法D.前后配穴法

41.下列各項中,屬于不寐虛證治法的是()。

A.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B.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C.消食導滯,和胃健脾D.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42.雞內(nèi)金功效()。

A.行氣健脾B.消食健胃C.通淋化石D.澀精止遺

43.皮膚出現(xiàn)紅色皮疹,撫之礙手,壓之褪色,可見于()。

A.熱氣瘡B.疔瘡C.癮疹D.麻疹

44.體現(xiàn)“吐下之余,定無完氣”()。

A.氣能生津B.氣隨津脫C.津能載氣D.津能生氣

45.以下屬于陰陽互用的是()。

A.陰病治陽B.陽中求陰C.陰損及陽D.陰陽兩虛

46.下列選項中,屬于妊娠禁用藥的是()。

A.桃仁B.水蛭C.草烏D.巴豆霜

47.發(fā)熱,微惡風寒,舌尖紅,脈浮數(shù),可辨為()。

A.表熱證B.衛(wèi)分證C.太陽中風證D.火淫證

48.與汗出相關的有()。

A.陽加于陰謂之汗B.心神的主宰作用C.肺氣的宣發(fā)布津作用D.衛(wèi)氣腠理司開闔

49.下列關于脾的生理特性說法正確的是()。

A.以通為用B.以升為健C.喜燥惡濕D.以降為順

50.下列選項可以導致舌體卷短,緊縮,不能伸長的是()。

A.寒凝筋脈B.氣血虛衰C.心脾積熱D.肝腎陰虛

參考答案

1.BA項,失笑散的功效:活血祛瘀,散結止痛;B項,桂枝茯苓丸的功效:活血化瘀,緩消癥塊;C項,七厘散的功效:活血定痛,散瘀止血;D項,犀黃丸的功效:解毒消癰,化痰散結,活血祛瘀。因此答案選B。

2.C新加黃龍湯的組成:細生地、生甘草、人參、生大黃、芒硝、玄參、左冬、當歸、海參、姜汁。增液承氣湯的組成:玄參、麥冬、生地、大黃、芒硝。ABD三項,為二者共有藥物,因此答案選C。

3.A根據(jù)患者今晨大便次數(shù)增多,多達十余次,可判斷為泄瀉之暴瀉,兼見大便清稀如水樣,伴惡寒頭疼,舌淡紅苔白膩,脈濡,可判斷為寒濕內(nèi)盛證。泄瀉寒濕證的臨床表現(xiàn):泄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fā)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4.C側(cè)柏葉性味苦、澀,寒。歸肺、肝、脾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

5.D雞血藤具有活血補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風濕痹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6.A絡石藤的功效:祛風通絡,清熱涼血,利咽消腫;桑枝的功效:祛風濕,通利關節(jié),(利水消腫,祛風止癢,生津)。因此答案選A。

7.A海桐皮主治:①風濕痹證,尤善治下肢關節(jié)痹痛;②疥癬,濕疹。B項,威靈仙主治:①風濕痹痛;②骨鯁咽喉;③跌打傷痛。C項,川烏主治:①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②心腹冷痛,寒疝作痛;③跌撲傷痛,麻醉止痛。D項,桑枝主治:①風濕痹癥;②肩痹、關節(jié)酸痛麻木。因此答案選A。

8.A完帶湯重用白術、山藥為君,意在補脾祛濕,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山藥并有固腎止帶之功。臣以人參補中益氣,以助君藥補脾之力;蒼術燥濕運脾,以增祛濕化濁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條達而脾土自強;車前子利濕清熱,令濕濁從小便分利。佐以陳皮之理氣燥濕,既可使補藥補而不滯,又可行氣以化濕;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術則升發(fā)脾胃清陽,配白芍則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調(diào)藥和中。諸藥相配,使脾氣健旺,肝氣條達,清陽得升,濕濁得化,則帶下自止。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扶土抑木,補中寓散,升清除濕,肝脾同治,重在治脾。B項,四君子湯配伍特點:甘溫和緩,適脾欲緩喜燥之性。C項,補中益氣湯配伍特點:主以甘溫,補中寓升,共成虛則補之、陷者升之、甘溫除熱之劑。D項,痛瀉要方配伍特點:補脾柔肝,寓疏于補,扶土抑木。因此答案選A。

9.B虛秘之氣虛秘,治以補脾益肺,潤腸通便,應選用黃芪湯治之。

10.BB項,枳殼功效:理氣寬中,行氣消脹。A項,荔枝核功效:行氣散結,祛寒止痛。C項,川楝子功效: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D項,甘松功效:①理氣止痛,開郁醒脾;②外用祛濕消腫。因此答案選B。

11.C以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基本治療原則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包括:①滋水涵木法;②益火補土法;③培土生金法;④金水相生法。

12.B大腹皮主治:①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食積氣滯之脘腹痞脹,大便秘結或瀉而不爽;②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A項,火麻仁主治:血虛津虧,腸燥便秘。C項,大黃主治:①實熱積滯便秘;②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牙齦腫痛;③癰腫疔瘡,腸癰腹痛;④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跌打損傷;⑤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⑥燒燙傷;⑦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臥,大便秘結者。D項,甘遂主治:①水腫脹滿,二便不利;②風痰癲癇;③癰腫瘡毒。因此答案選B。

13.B太陰病證病機:脾陽虛,寒濕內(nèi)盛。證候:腹?jié)M而吐、時腹自痛、食不下、大便泄瀉(自利)、口不渴、四肢欠溫、脈沉緩或弱。因此答案選B。

14.A朱震亨:(朱彥修、朱丹溪),倡導“相火論”,《丹溪心法》主張滋陰降火之法。“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滋陰派。

15.B肝陽上亢證是指肝陽亢擾于上,肝腎陰虧于下,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煩躁、腰膝酸軟等上盛下虛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證候。表現(xiàn)為: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或弦細數(shù)。

16.B血和津液都是水谷精微化生而來,且兩者可互相轉(zhuǎn)化。這種關系稱為津血同源。①津在心肺作用下,進入脈中,與營血相合,變化為血。②散于肌肉、腠理的津液滲入孫絡而化生、補充血液。③脈中之血可外滲于脈外,濡養(yǎng)臟腑、官竅,補充津液。大汗、大吐、大瀉時,可“奪汗者無血”。同樣大量失血時,不可化生津液,可“奪血者無汗”。為防進一步耗血,“亡血家不可發(fā)汗”。此人為孕婦剛失血過多因此不可發(fā)汗。

17.B根據(jù)患者排便不暢辨病為便秘,兼見便質(zhì)不干,臨廁努掙乏力,腹脹,舌質(zhì)淡,脈弱,證屬氣虛秘。治宜調(diào)理腸胃,行滯通便。以大腸俞、募穴、下合穴為主。主穴為天樞、支溝、大腸俞、上巨虛、足三里。照海為足少陰腎經(jīng)的腧穴,腎司二便,配穴氣虛加脾俞、氣海。因此答案選B。

18.D脾陽不振屬于虛證,見水腫則為虛中夾實,因脾陽不足而生水腫。

19.D膽郁痰擾證的表現(xiàn):膽怯易驚;煩躁不安,驚悸失眠,多夢;胸脅脹悶,善太息;頭暈目眩;嘔惡;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痰火擾神證的表現(xiàn):發(fā)熱,面紅目赤,呼吸氣粗,神昏譫語,躁擾發(fā)狂,輕則心煩失眠;重則發(fā)狂,哭笑無常,譫妄打罵,便秘尿黃,吐痰黃稠,或喉間痰鳴,胸悶,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二者共同的表現(xiàn)為:失眠多夢。因此答案選D。

20.D根據(jù)患者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可辨病為胸痹,兼見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可判斷為氣陰兩虛證。胸痹氣陰兩虛證臨床表現(xiàn):心胸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心煩口干,大便微結,面色?白,易汗出,舌質(zhì)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21.D《溫病條辨》上焦篇:“新加香薷飲方,此方香薷、厚樸用辛溫,而余則佐以辛涼云。”

22.B地機的定位在內(nèi)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主治:腹痛,泄瀉等脾胃病;特殊主治作用:郄穴,健脾理血。小便不利,水腫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等婦科病。

23.A裂紋舌:多由陰血虧虛、脾虛濕侵所致。①舌紅絳而有裂紋,多屬熱盛傷津;淡白而有裂紋,多為血虛不潤。②舌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兼見裂紋者,則多屬脾虛濕侵。

24.D《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論述: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即人體生理隨季節(jié)氣候的規(guī)律變化而出現(xiàn)相應的適應性調(diào)節(jié)。人體脈象可隨四季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規(guī)律性變化。A項,體現(xiàn)的是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B項,是人自身生理功能整體性的體現(xiàn)。C項,體現(xiàn)了人自身的五臟一體觀。因此答案選D。

25.C根據(jù)患者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可辨病為胸痹,兼見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可判斷為氣陰兩虛證。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

26.D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使心神耗傷,脾氣郁結,臨床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納呆便溏。

27.C半表半里證即為少陽病證,是指邪犯少陽膽腑,樞機不運,經(jīng)氣不利,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證候。其特征性癥狀為寒熱往來,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欲嘔,脈弦皆屬于伴隨癥狀。因此答案選C。

28.D醫(yī)師在執(zhí)業(yè)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①遵守法律、法規(guī),遵守技術操作規(guī)范;②樹立敬業(yè)精神,遵守職業(yè)道德,履行醫(y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③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④努力鉆研業(yè)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⑤宣傳衛(wèi)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因此答案選D。

29.B枳術丸由白術和枳實組成,白術為君,重在健脾祛濕,以助脾之運化,以枳實為臣,下氣化滯,消痞除滿。白術用量重于枳實一倍,意在以補為主,乃補重于消,寓消于補之中,“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氣強不復傷也”。

30.ABRCA1基因是一個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的基因,如果該女性帶有這個基因,那么她的直系親屬就有很大概率也帶有這個基因??紤]到以人為本和生命價值的大前提,將這個檢查結果告訴她的直系親屬,目的是保證當事人親屬的生命安全,所以可以得到倫理辯護。

31.C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眩暈,頭重昏蒙,伴視物旋轉(zhuǎn),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滑”診斷該患者為眩暈痰濕中阻證,治法:化痰祛濕,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32.B蒿芩清膽湯組成:青蒿、青子芩、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生枳殼、陳廣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因此答案選B。

33.A根據(jù)患者左耳耳鳴如火車鳴響判斷患者為耳鳴實證,兼見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判斷證屬實證心肝火旺。治宜疏風瀉火,通絡耳竅。所取配穴為行間、丘墟。

34.A病人有個人隱私和個人尊嚴被保護的權利:病人有權要求有關其病情資料、治療內(nèi)容和記錄應如同個人隱私,須保守秘密。病人有權要求對其醫(yī)療計劃,包括病例討論、會診、檢查和治療都應審慎處理,不允許未經(jīng)同意而泄露,不允許任意將病人姓名、身體狀況、私人事務公開,更不能與其他不相關人員討論別人的病情和治療,否則就是侵害公民名譽權,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35.D白色主虛證、寒證、失血、奪氣。D項,濕淫證多表現(xiàn)為面色發(fā)黃。因此答案選D。

36.CD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jīng)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寒邪傷及肌表,衛(wèi)陽郁遏不得宣泄,毛竅腠理閉塞,可見惡寒,無汗等;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可見頭身疼痛,脈緊;寒客經(jīng)絡關節(jié),則攣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AB兩項是濕邪的表現(xiàn)。因此答案選CD。

37.ABD

38.BDB項,復元活血湯的配伍意義是升降并用,祛瘀而不傷陰血。D項,血府逐瘀湯的配伍意義是:一為活血與行氣相伍,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郁結;二是祛瘀與養(yǎng)血同施,則活血而無耗血之慮,行氣又無傷陰之弊;三為升降兼顧,既能升達清陽,又可降泄下行,使氣血和調(diào)。

39.BCD在應用針灸治療疾病時,要考慮季節(jié)氣候和時辰因素,治療上春夏淺刺,秋冬深刺,以及子午流注針法等,以及在經(jīng)行前治療也屬于因時制宜的范疇。

40.CD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腧穴,位于手背;列缺是手太陰肺經(jīng)腧穴,位于前臂;中府是手太陰肺經(jīng)腧穴,位于胸部;肺俞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腧穴,位于背部。列缺、中府配伍為本經(jīng)配穴法,合谷、列缺、中府配伍為表里配穴法,中府、肺俞配伍為前后配穴法。因此答案選ACD。

41.ABD不寐虛證證型有:①心腎不交證,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②心脾兩虛證,治宜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③心膽氣虛證,治宜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因此答案選ABD。

42.BCD雞內(nèi)金的功效: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

43.CD疹:皮膚出現(xiàn)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常見于麻疹、風疹、癮疹等病。因此答案選CD。

44.BC津能載氣是指血脈之外,氣必須依賴津液的載托。中暑大汗后乏力是因“氣隨津脫”。所以在多汗,多尿和嘔吐等大量津液流失的情況下,亦可以出現(xiàn)“氣隨津脫”的病癥?!督饏T要略心典》說:“吐下之后,定無完氣”即是此意。

45.CD陰陽互用是指陰陽雙方具有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的關系。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意思是說藏于體內(nèi)的陰精,不斷地化生為陽氣;保衛(wèi)于體表的陽氣,使陰精得以固守于內(nèi)。如果人體陰陽之間的互滋互用關系失常,就會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