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南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基于PRO/E的手柄機械加工工藝及工裝設計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手柄零件的工藝分析,指出手柄零件的形狀特點及主要加工表面,按照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藝,主要的設計內容包括手柄零件的毛坯圖,零件圖,手柄鉆夾具裝配圖及裝配圖上的部分零件圖,一份工藝過程卡片和4張工序卡。按照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逐步確定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法,設計出手柄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然后是機械加工工序設計,最后是機床夾具的結構設計,同時利用proe繪出設計出來的毛坯、夾具及其各零部件的三維圖。關鍵詞:手柄;工藝規(guī)程;加工工序;夾具設計
BasedonthehandlePro/Emachiningprocessplanningandprocessequipmentdesign***Colleg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Abstract: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handle,andpointsoutthattheanalysisofthetechnologyofpartsofthehandlepartsprocessingsurfaceshapefeaturesandmain,accordingtothetechnicalrequirementsindetaildrawing,analyzestheprocessingofthispart,thedesignofthemaincontentincludestheblankfigure,handlepartspartdrawings,handledrillfixtureontheassemblydrawingsanddetaildrawings,apartprocesscardand4zhangprocesscard.Accordingtothetechnicalrequirementsindetaildrawing,graduallydeterminevarioussurfaceprocessingmethods,designthehandlemachiningprocessplanning,andthenismechanicalprocessingprocessdesign,thelastisthemachinetool'sfixturestructuraldesign,andusingproedrawdesigntheblank,fixtureandoutofpartsofthree-dimensionaldiagram.KeyWords:handle;process;mechanicalprocessingprocess;fixturedesign
0文獻綜述0.1機械制造業(yè)機械制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農業(yè)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行業(yè)。機械制造業(yè)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fā)展水平是國家工業(yè)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機械制造業(yè)是每個國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之一,它已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fā)展,完成了三種模式的演變,即:從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的單件小批量生產模式,到后期的機械自動化的大批量生產模式,再到現代計算機控制的柔性化多品種的成批大量生產模式。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微電子、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等現代技術與機械制造的交叉滲透與融匯,讓古老的機械制造業(yè)重新煥發(fā)了生機,產生了許多新的制造技術和裝備。例如特種加工(激光束加工、等離子體加工、超聲加工、快速成形技術等)的出現是近代物理、化學和機械工藝學的產物;數控機床則是典型的機電融合的機電一體化產品;CAD/CAM/CAPP是計算機科學和機械制造交叉融合的結果。計算機集成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等先進制造模式正深刻影響和引導制造技術的應用于發(fā)展,將成為21世紀制造技術的主要發(fā)展方向。近年來,隨著機械制造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基于全球化發(fā)展的環(huán)境,我國機械制造工程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一個自立的機械工業(yè)體系已基本形成。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較,我們還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差距。如果定義出口額與進口額之比為競爭力,發(fā)達國家機械產品名義競爭力一般為1,而我國2000年為0.466,2003年為0.376,2005年為0.28??梢钥闯鑫覈臋C械制造業(yè)還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階段,未來的發(fā)展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0.2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任何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都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將其中最合理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各項內容編寫成文件并經審批后用來指導生產,這種文件就稱為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簡稱工藝規(guī)程。一個合理的工藝規(guī)程,應該有利于可靠地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為了更好實現這些目的,制定工藝規(guī)程時必須遵行以下原則:工藝規(guī)程應保證加工質量,達到圖紙所要求的各項技術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應使工藝過程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和較好的經濟性。一般在制定工藝規(guī)程時,應根據零件產量和現有設備條件,綜合考慮加工質量、生產率、經濟性要求,經過反復分析比較,確定最優(yōu)或最合適的工藝過程。
1引言工藝規(guī)程和工藝裝備的設計是對大學本科所學知識的綜合及應用,在這樣的設計中需要應用到多門課程的知識并要將它們融合起來做綜合的分析和比較。本文通過對手柄零件的結構分析和工藝分析,對手柄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機械加工工序設計和夾具設計三大部分進行了具體設計說明。其中,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部分包括生產類型的確定,零件結構工藝性和技術要求的分析,毛坯選擇,加工余量的確定,工藝路線的安排,機床、夾具、刀具的選擇。機械加工工序設計部分包括切削用量的確定,工序余量的計算,工時的計算等。夾具設計部分包括夾具總體方案的確定,各類夾具元件的選用,夾具動作原理及操作說明方法等。2零件分析2.1零件的生產綱領及生產類型生產綱領是指企業(yè)在計劃期內應當生產的產品產量和進度計劃。在畢業(yè)設計題目中,手柄的生產綱領為5000件/年。生產類型是企業(yè)(或車間、工段、班組、工作地)生產專業(yè)化程度的分類。不同生產類型的零件的加工工藝有很大的不同。產量大、產品固定時,有條件采用各種高生產率的專用機床和專用工裝,因而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但在產量小、產品品種多時,就不宜采用專用設備和工裝,因為調整時間長,機床利用率低、折舊率高,成本反而增加。因此,在制定工藝規(guī)程時,首先應根據零件的生產綱領確定其相應的生產類型。生產類型的劃分主要取決于生產綱領,但也要考慮產品本身的大小和結構的復雜程度。本次設計的零件為手柄,輪廓尺寸小,屬于輕型零件。因此,按生產綱領與生產類型的關系確定,該零件的生產類型屬于中批生產。2.2零件的作用如圖1-1所示為手柄零件圖。從該零件圖可以判斷出圖示典型的桿類零件,而且為連桿類。手柄一頭通過φ38mm孔連接,另一頭通過φ22mm孔其它部件連接,即該手柄的作用是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圖1-1手柄零件圖Fig.1-1handlepartsdrawing2.3零件的工藝分析如圖1-1所示為手柄零件圖。從該零件圖可以判斷出圖示典型的桿類零件,而且為連桿類。因此,其主要的要素應該包括兩側面,大、小頭孔。另外,還有其他的輔助要素:小頭的槽和大頭的徑向孔以及桿身部分的鍛造結構。由此,該零件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兩側面主要要保證其表面粗糙度Ra為6.3m,并要求有一定的對中性;大頭孔直徑為,與側面垂直度0.08,其表面粗糙度Ra為3.2m;小頭孔直徑為,與大頭孔中心距為128±0.2,其表面粗糙度Ra為3.2m;小頭孔槽槽寬為,槽長控制與大頭孔中心距離為85,其表面粗糙度Ra為6.3m;大頭徑向孔直徑為,通過兩孔中心連線及兩側面對稱面;桿身部分的鍛造結構主要保證其壁厚為8mm,并要求有一定的對中性。3確定毛坯3.1確定毛坯的制造方式零件材料為45鋼,根據選擇毛坯應考慮的因素,該零件體積較小,形狀較簡單,外表面采用不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粗糙度要求,由于零件生產類型為中批生產,故本零件毛坯選擇鍛件。選擇模鍛加工工藝有如下幾點優(yōu)勢:①生產率較高,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不高。模鍛時,金屬變形是在模膛內進行變形,故能較快獲得所需形狀。②鍛件的形狀和尺寸較精確,表面質量較好,機械加工余量和鍛造公差較小,允許零件上有不經加工的黑皮毛面,故節(jié)省加工工時,材料利用率高。③可以鍛制形狀較復雜的模鍛件,一般外形都不必簡化,不用余塊,可省工省料。④操作簡單,易于實現機械化生產,工人勞動強度較小。從零件材料及力學性能要求,零件的結構形狀與大小,生產類型,現有生產條件,充分利用新工藝、新材料等多方面綜合考慮選擇模鍛加工工藝中的錘上模鍛。3.2錘上模鍛工藝規(guī)程制訂錘上模鍛生產的的工藝規(guī)程包括繪制鍛件圖、計算坯料重量和尺寸、確定模鍛工序、鍛模模膛設計、選擇模鍛設備、坯料的加熱、模鍛件的修整工序(切飛邊、沖孔、校正、熱處理)等。3.2.1模鍛鍛件圖的繪制模鍛鍛件圖是根據零件圖繪制的,是供設計和制造鍛模、計算坯料以及成品檢驗用的技術文件。繪制模鍛鍛件圖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確定分模面位置分模面即是上下鍛模在模鍛件上的分界面。制定模鍛鍛件圖時必須首先確定分模面,分模面位置選擇是否合理,關系到鍛件成形、鍛件出模、模具加工、工步安排和材料利用率等一系列問題。根據分模面的選擇原則:保證順利出模;保證能及時發(fā)現錯模;保證金屬易于充滿模膛;保證減少余塊,節(jié)約金屬材料;保證鍛模制造簡單。所以,該鍛件的分模面選在鍛件上下兩側面的中部,以便發(fā)現上下錯模,分模應盡可能呈直線狀。(2)確定加工余量和鍛件公差模鍛時金屬坯料是在鍛模內成形的,因此模鍛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都較好,其加工余量和鍛造公差比自由鍛鍛件小得多。加工余量一般為1~4mm,鍛造公差一般取±0.3~3mm。模鍛件也要規(guī)定鍛造公差,以防鍛件由于上、下模沒有閉合,金屬沒有完全充滿模膛,上、下模發(fā)生錯模,以及模膛磨損和變形所產生的誤差。對于重量約為15N,材質系數為M1,鍛件復雜系數為S1,鍛件尺寸為26mm的手柄零件。查參考文獻[7]表10-14得,鍛造公差?。徊閰⒖嘉墨I[7]表10-16得,厚度方向余量為1.5~2.0mm,取為2.0mm;查參考文獻[7]表10-17得,內孔直徑加工余量為2.0mm。故毛坯尺寸為30,內孔為。(3)確定沖孔連皮鍛件在模鍛時不能鍛出透孔,只能鍛出盲孔,即中間有一層金屬,稱為沖孔連皮。對于孔徑d>25mm的帶孔模鍛件上的孔應鍛出,但應留出沖孔連皮,模鍛后再進行沖孔,將沖孔連皮沖去。沖孔連皮不宜太薄,以免損壞鍛模。沖孔連皮的厚度與孔徑d有關:當孔徑為φ30~φ80mm時,沖孔連皮的厚度為4~8mm(孔徑小取下限,孔徑大取上限),但當d<25mm時,則因鍛模的沖孔部分太弱,易折斷,一般不鍛出,由于小頭孔直徑為φ22mm,所以選擇不鍛出。(4)模鍛斜度為了便于金屬坯料充滿模膛,并從模膛中取出鍛件,模鍛件的側面即平行于錘擊方向的表面必須具有一定斜度,這個斜度稱為模鍛斜度。模鍛斜度一般為5°~15°。模鍛斜度增加了金屬消耗和機械加工量,故應盡量取小一些。查參考文獻[2]表2-9得,取外模鍛斜度為5°。內模鍛斜度比外模鍛斜度大2°~5°,這是因為內壁在鍛件冷卻后容易被夾緊,使鍛件很難取出。故內模鍛斜度為7°。(5)模鍛圓角半徑在模鍛件上所有面與面的交接處,都必須采用圓角過渡。這樣可以增大鍛件強度;模鍛時金屬易于流動而充滿模膛;避免鍛模內尖角處產生裂紋。減緩鍛模外尖角處的磨損,從而提高鍛模的使用壽命。查參考文獻[2]表2-10得,內圓角半徑(3-1)優(yōu)先??;外圓角半徑(3-2)優(yōu)先取。3.2.2模鍛工藝分析手柄零件屬于短軸類鍛件,模鍛時坯料軸線方向與打擊方向相同,金屬沿高度、寬度和長度方向同時流動。鍛造工藝過程為:制坯(鐓粗、壓扁)——終鍛。3.2.3修整工序終鍛并不是模鍛過程的終結,只是完成了鍛件最重要的成形過程,還需要經過切邊、沖孔、校正、清理等一系列精整工序,才能得到合格的模鍛件。對于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嚴格的模鍛件,還要進行精壓。4制定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擬定工藝路線的內容除選擇定位基準外,還要選擇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順序,確定加工設備,工藝裝備等。工藝路線的擬定要考慮使工件的幾何形狀精度,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得到合理保證,成批生產還應考慮采用組合機床,專用夾具,工序集中,以提高效率,還應考慮加工的經濟性,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4.1基面的選擇基面選擇是工藝規(guī)劃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準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到提高,否則,不但使加工工藝過程中的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4.1.1粗基準的選擇按照保證零件加工表面相對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的粗基準選擇原則,我們知道,如果必須保證工件某重要的表面的余量均勻,應該選擇該表面作為粗基準。很顯然,在手柄的粗基準的選擇上應該考慮到兩側面的加工余量要均勻而且要求有一定的對中性,所以選擇兩側面作為粗基準,并按互為基準原則來加工兩側面。4.1.2精基準的選擇考慮到要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裝夾準確方便,依據“基準重合”和“基準統(tǒng)一”原則,以加工后的兩側面為主要的定位精基準。4.2工藝路線的擬定擬定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是制定工藝規(guī)程的一項重要工作。擬定工藝路線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選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劃分加工階段,安排工序的先后順序,確定工序的集中與分散程度。4.2.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在選擇加工方法時應注意:(1)被加工材料的性質;(2)生產率和經濟性;(3)生產現場的生產條件。根據零件圖中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要求,再綜合考慮上述幾點要求,確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表1所示。表1手柄零件加工方法選擇Tab.1Handlepartsprocessingmethodsselection加工面加工精度要求表面質量要求加工方法選擇兩側面A、B厚度為26,為注公差尺寸要求并要求有一定的對中性Ra6.3粗銑A→粗銑B→精銑A→精銑B大頭孔直徑,孔口倒角1×45°,與側面垂直度0.08Ra3.2擴孔→鉸孔小頭孔直徑,與大頭孔中心距離為128±0.2Ra3.2鉆孔→擴孔→鉸孔小頭槽孔槽寬,槽長控制與大頭孔中心距離為85Ra6.3銑槽大頭徑向孔注油孔,通過兩孔中心連線及兩側面對稱面Ra12.5鉆孔輔助工序孔口及銳邊—手工倒角、去毛刺4.2.2加工階段的劃分有利于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設備和保持精密機床的精度;有利于熱處理工序的安插;有利于及早發(fā)現毛坯或在制品的缺陷,以減少損失。手柄零件的加工階段劃分如下表2所示。機加工工序的排序應遵行以下幾點原則:工件上的定位精基準面,一般在工藝過程一開始就進行粗、精加工。這就是“基準先行”;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即“先粗后精”;精度要求較高的主要表面的粗加工一般安排在次要表面的加工之前,這樣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原材料缺陷和防止浪費次要表面的加工工時,但重要表面的最終加工應安排在最后。這就是“先主后次”;一般先安排平面加工,再安排孔的加工,有利于提高孔加工刀具的耐用度和保證孔的位置精度。這就是“先面后孔”;工序安排要與工廠條件、機床類型、機床布置結合起來。表2手柄零件加工階段的劃分和工序的排列Tab.2Handlepartsprocessingstagedivisionandprocessarrangement加工階段加工內容說明基準面加工粗銑A面互為基準,反復加工;基準先行,先面后孔。先主后次,但次要表面的加工并非是安排在最后面加工,次要表面的加工要考慮到對主要表面加工質量的影響粗銑B面精銑A面精銑B面粗加工鉆小頭孔擴小頭孔擴大頭孔銑槽若放在鉸孔工序之后,將會使得大、小頭孔內的毛刺難以去除鉆大頭徑向孔精加工鉸小頭孔鉸大頭孔4.2.3確定工藝路線根據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在生產綱領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工卡具,并盡量用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選擇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藝路線方案如下:(1)工藝路線方案一工序01模鍛毛坯;工序02粗銑A面;工序03粗銑B面;工序04精銑A面;工序05精銑B面;工序06鉆小頭孔;工序07擴小頭孔;工序08擴大頭孔;工序09銑槽;工序10鉆大頭徑向孔;工序11鉸小頭孔;工序12鉸大頭孔;工序13倒大頭孔角;(2)工藝路線方案二工序01模鍛毛坯;工序02粗銑A面→粗銑B面;工序03精銑A面→精銑B面;工序04鉆小頭孔→擴小頭孔→擴大頭孔;工序05銑槽;工序06鉆大頭徑向孔;工序07鉸小頭孔→鉸大頭孔;工序08倒大頭孔角;工序09去銳邊,去毛刺;工序10終檢,入庫。工序15終檢,入庫。方案一工序分散,其特點為:工序多,工藝路線長,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內容少,每道工序只有一個工步;所使用的工藝設備與裝備比較簡單,易于調整與掌握;有利于選用合理的切削用量,減少基本時間;設備數量多,生產面積大;設備投資少,易于更換產品。方案二工序比較集中,其特點為:零件各個表面的加工集中在少數幾道工序內完成,每道工序的內容和工步都較多;有利于采用高效的專用設備和工藝裝備,生產率較高;生產計劃和組織工作得到簡化;生產面積和操作工人數量減少;工件裝夾次數減少,輔助時間縮短。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易于保證;設備、工裝投資大,調整、維護復雜,生產設備工作量大,更換新產品困難。本設計采用通用機床加工,此時對于方案二來說工件的裝夾和刀具的調整使得工序的輔助時間延長,效率低。再根據生產規(guī)模(中批量)、零件的結構特點和技術要求、機床設備等具體生產條件綜合分析,最后決定采用方案一所述的加工工藝路線,如表3所示。表3手柄零件加工工藝路線Tab.3Handlepartsprocessingprocessline工序號加工內容說明01模鍛毛坯錘上模鍛02粗銑A面03粗銑B面04精銑A面留B面的精銑余量05精銑B面達到A、B面圖樣要求06鉆小頭孔以A面為定位基準,保證大、小頭孔中心距128mm07擴小頭孔以A面為定位基準,保證大、小頭孔中心距128mm08擴大頭孔以A面為定位基準,保證大、小頭孔中心距128mm09銑槽達到圖樣要求10鉆大頭徑向孔達到圖樣要求11鉸小頭孔達到圖樣要求12鉸大頭孔達到圖樣要求13倒大頭孔角手工倒角14去銳邊,去毛刺15終檢入庫4.3選擇機床及工藝設備4.3.1機床的選擇正確選擇機床設備是一件很需要的工作,它不但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質量,而且還影響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制造成本。選擇機床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機床尺寸規(guī)格與工件的形狀尺寸應相適應機床精度等級與本工序加工需求相適應機床電動機功率與本工序所需功率應相適應機床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與生產類型相適應綜合以上因素,手柄零件各機械加工工序機床選擇如表4所示。表4手柄零件各機械加工工序機床選擇Tab.4Handlevariousmachiningprocessmachinepartschoice工序號加工內容機床設備01模鍛毛坯—02粗銑A面X503203粗銑B面X503204精銑A面X503205精銑B面X503206鉆小頭孔Z5150A07擴小頭孔Z5150A08擴大頭孔Z5150A09銑槽X623010鉆大頭徑向孔Z5150A11鉸小頭孔Z5150A12鉸大頭孔Z5150A13倒大頭孔角—14去銳邊,去毛刺—15終檢入庫—4.3.2刀具的選擇刀具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生產率要求和加工經濟性等。應盡量采用標準刀具,在大批量生產中應采用高生產率的復合刀具。本設計中各機械加工工序刀具選擇如表5所示。表5手柄零件各機械加工工序刀具選擇Tab.5Handlevariousmachiningprocessespartsofcutters工序號加工內容機床設備刀具說明01模鍛毛坯——符合要求02粗銑A面X5032鑲齒套式面銑刀,刀盤直徑選用YT15硬質合金刀片,大頭直徑,查表可以選擇刀盤直徑為03粗銑B面X503204精銑A面X503205精銑B面X503206鉆小頭孔Z5150A直柄麻花鉆(見表6)07擴小頭孔Z5150A整體高速鋼擴孔鉆(見表6)08擴大頭孔Z5150A整體高速鋼擴孔鉆(見表6)09銑槽X6230直齒三面刃銑刀鋸片銑刀的厚度太小,不能滿足槽寬10mm的要求10鉆大頭徑向孔Z5150A直柄麻花鉆根據加工直徑選擇11鉸小頭孔Z5150AB型直柄機用鉸刀12鉸大頭孔Z5150AB型直柄機用鉸刀13倒大頭孔角———14去銳邊,去毛刺———15終檢入庫———4.4工序余量、工序間尺寸及公差的確定4.4.1銑削兩側面毛坯設計時已確定毛坯尺寸為30,雙邊加工余量為4mm。查參考文獻[7]表1-21得,精銑加工余量為0.6~0.8mm,取0.6mm。故粗銑加工余量為1.4mm。參考文獻[7]加工小頭孔查參考文獻[2]確定各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鉆孔加工余量=18mm;擴孔加工余量=1.5mm;鉸孔加工余量=0.5mm。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確定,按照參考文獻[2]進行選擇:鉸孔取IT9級,得T3=0.052m擴孔取IT12級,得T2=0.21mm;鉆孔取IT12級,得T3=0.33mm。各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公差查參考文獻[2]確定各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擴孔加工余量=1.5mm;鉸孔加工余量=0.5mm。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確定,按照參考文獻[2]進行選擇:鉸孔取IT8級,得T=0.039mm;擴孔取IT12級,得T=0.25mm。各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公差4.4.4鉆徑向孔該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一次鉆孔加工出來,加工余量為4mm。Tab.6Proceduresizestable工序名稱工序間余量/mm加工精度等級工序尺寸及公差/mm表面粗糙度/μm銑削兩側面精銑B面0.6IT8266.3精銑A面0.6IT826.66.3粗銑B面1.4IT1227.212.5粗銑A面1.4IT1228.612.5加工小頭孔鉸孔0.5IT93.2擴孔1.5IT126.3鉆孔18IT1312.5加工大頭孔鉸孔0.5IT83.2擴孔1.5IT126.3毛坯——25鉆徑向孔鉆徑向孔4IT13412.54.5切削用量及工時的確定確定切削用量,就是要在已經選擇好刀具材料和幾何角度的基礎上,合理的確定背吃刀量、進給量和切削速度。所謂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的切削性能和機床性能,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獲得高的生產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正確的選用切削用量,對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切削效率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切削用量的選擇主要依據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還應考慮刀具合理的耐用度、工藝系統(tǒng)剛度及機床功率的條件。4.5.1粗銑A面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1.4mm,在粗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1.4mm。選擇進給量。銑床X5032的功率為9.09kW;工藝系統(tǒng)剛度為中級;采用鑲齒式面銑刀;零件材料為45鋼。查參考文獻[7]表11-22得,粗銑時每齒進給量=0.08~0.18mm/z,粗加工中主要是保證加工效率,故可取=0.18mm/z。選擇切削速度和每分鐘進給量。由于刀具直徑d0=80mm,查參考文獻[6]表3.8得刀具壽命T=180min。根據參考文獻[6]表3.15,當d0=80mm,Z=8,=1.4mm,=0.18mm/z時,m/min,mm/min,r/min;各修正系數為;;;。代入修正系數計算得銑削速度為:(4-1)進給速度為:(4-2)主軸轉速為:(4-3)根據X5032型立銑床說明書(見參考文獻[6]表3.30)選擇475r/min;375mm/min因此,實際切削速度和每齒進給量為(4-4)(4-5)④校驗機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3.23,670MPa,=54mm,=1.4mm,d0=80mm,375mm/min,Z=8時,可近似取切削功率。根據X5032型立銑床說明書(見參考文獻[6]表3.30)知,主電動機功率,機床效率為,則(4-6)故機床功率夠用,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可以采用,即=1.4mm,375mm/min,475r/min,m/min,=0.10mm/z。⑤計算基本工時(4-7)式中,,根據參考文獻[6]表3.26,按不對稱安裝銑刀方式查得入切量及超切量25mm,則=170+25=195mm,故基本工時為4.5.2粗銑B面由于該工序與粗銑A面時所用機床設備一樣,且加工方法和加工余量都一樣,所以該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與上一工序完全一樣,即切削用量選擇為=1.4mm,375mm/min,475r/min,m/min,=0.10mm/z;基本工時為。4.5.3精銑A面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0.6mm,在粗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0.6mm。選擇進給量。精銑后的表面粗糙度Ra要求達到,根據參考文獻[7]表5-72查得,銑刀每轉進給量=0.5~1.2mm/r,可取=1.2mm/r。選擇切削速度和每分鐘進給量。由于刀具直徑d0=80mm,查參考文獻[6]表3.8得刀具壽命T=180min。根據參考文獻[6]表3.15,當d0=80mm,Z=8,=0.6mm,=1.2mm/r時,m/min,mm/min,r/min;各修正系數為;;;。將修正系數代入式4-1、4-2和4-3計算得根據X5032型立銑床說明書(見參考文獻[6]表3.30)選擇600r/min;300mm/min因此,實際切削速度和每齒進給量為(見式4-4)(見式4-5)④校驗機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3.23,670MPa,=54mm,=0.6mm,d0=80mm,300mm/min,Z=8時,可近似取切削功率。根據X5032型立銑床說明書(見參考文獻[6]表3.30)知,主電動機功率,機床效率為,則(見式4-6)故機床功率夠用,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可以采用,即=0.6mm,300mm/min,600r/min,m/min,=0.06mm/z。⑤計算基本工時(見式4-7)式中,,根據參考文獻[6]表3.26,知道精銑時的取值與銑刀直徑相等,即入切量及超切量80mm,則=170+80=250mm,故基本工時為4.5.4精銑B面由于該工序與粗銑A面時所用機床設備一樣,且加工方法和加工余量都一樣,所以該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與上一工序完全一樣,即切削用量選擇為=0.6mm,300mm/min,600r/min,m/min,=0.06mm/z;基本工時為。4.5.5鉆小頭孔根據鉆孔直徑為18mm,則選用高速鋼直柄麻花鉆,其直徑為18mm。選擇進給量。(1)按加工要求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7,當加工精度要求為IT13級,45鋼的強度為670MPa,18mm時,0.35~0.43mm/r。按鉆頭強度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8,當670MPa,18mm時,鉆頭強度允許的進給量為=1.11mm/r,。采用線性插值法有,計算得=1.02mm/r。(3)按機床進給機構強度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9,當670MPa,18mm,機床進給機構允許的最大軸向力為24520N(查參考文獻[6]表2.36,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時,進給量=1.6mm/r。以上三個進給量比較可以看出,按加工要求選擇的進給量最小,即受限制的進給量是工藝要求,其值為0.35~0.43mm/r。查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進給量為0.4mm/r。由于是加工通孔,為了避免鉆頭在孔即將鉆通時容易折斷,故宜在孔即將鉆通時停止自動進給采用手動進給。選擇切削速度。查參考文獻[6]表2.14,知670MPa的45鋼的加工性屬5類。由參考文獻[6]表2.13,當加工性為5類,0.4mm/r,雙橫刃磨得鉆頭,18mm時,16m/min。切削修正系數為:1.0,1.0,1.0,1.0,0.8,故有16×1.0×1.0×1.0×1.0×0.8=12.8m/min(見式4-1)(4-8)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可以考慮選擇250r/min。檢驗機床扭矩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2.20,當0.4mm/r,18mm時,45.03N·m。扭矩的修正系數均為1.0,故。(4-9)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當250r/min時,284.5N·m。根據參考文獻[6]表2.22,當670MPa,0.4mm/r,18mm,v=12.8m/min時,1.1kW。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由于,,故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均可用,即0.4mm/r,250r/min,12.8m/min。④計算基本工時。(4-10)式中,,,查參考文獻[6]表2.29得,入切量及超切量,故基本工時為。4.5.6擴小頭孔本工序采用整體高速鋼擴孔鉆在Z5150型立式鉆床上完成,擴孔鉆直徑為21mm,即21mm。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1.5mm,在擴孔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1.5mm。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10,當加工精度要求為IT12級,45鋼的強度為670MPa,21mm時,0.7~0.9mm/r,查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進給量為0.9mm/r。選擇切削速度。查參考文獻[2]表5-67,得切削速度為(1/2~1/3)。(4-11)當采用直徑為21mm的麻花鉆鉆孔時,選擇切削速度如下:查參考文獻[6]表2.14,知670MPa的45鋼的加工性屬5類。由參考文獻[6]表2.13,當加工性為5類,0.9mm/r,雙橫刃磨得鉆頭,21mm時,11m/min。切削修正系數為:1.0,1.0,1.0,1.0,0.8,故有11×1.0×1.0×1.0×1.0×0.8=8.8m/min。所以得到擴孔時的切削速度為(1/2~1/3)(1/2~1/3)×8.8=4.4~2.9m/min(見式4-11)則66.7~44.0r/min,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可以考慮選擇63r/min。故實際切削速度為。④檢驗機床扭矩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2.20,當0.9mm/r,21mm時,110N·m。扭矩的修正系數均為1.0,故。(見式4-9)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當63r/min時,814N·m。根據參考文獻[6]表2.22,當670MPa,0.9mm/r,21mm,時,1.1kW。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由于,,故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均可用,即0.9mm/r,63r/min,4.2m/min。⑤計算基本工時。(見式4-10)式中,,,查參考文獻[6]表2.29得,入切量及超切量,故基本工時為。4.5.7擴大頭孔本工序采用整體高速鋼擴孔鉆在Z5150型立式鉆床上完成,擴孔鉆直徑為37mm,即37mm。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1.5mm,在擴孔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1.5mm。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10,當加工精度要求為IT12級,45鋼的強度為670MPa,37mm時,0.9~1.1mm/r,查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進給量為0.9mm/r。選擇切削速度。查參考文獻[2]表5-67,得切削速度為(1/2~1/3)。(見式4-11)當采用直徑為37mm的麻花鉆鉆孔時,選擇切削速度如下:查參考文獻[6]表2.14,知670MPa的45鋼的加工性屬5類。由參考文獻[6]表2.13,當加工性為5類,0.9mm/r,雙橫刃磨得鉆頭,37mm時,12m/min。切削修正系數為:1.0,1.0,1.0,1.0,0.8,故有12×1.0×1.0×1.0×1.0×0.8=9.6m/min。所以得到擴孔時的切削速度為(1/2~1/3)(1/2~1/3)×8.8=4.8~3.2m/min(見式4-11)則41.3~27.5r/min,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可以考慮選擇32r/min。故實際切削速度為。④檢驗機床扭矩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2.20,當0.9mm/r,37mm時,264.9N·m。扭矩的修正系數均為1.0,故。(見式4-9)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當32r/min時,814N·m。根據參考文獻[6]表2.22,當670MPa,0.9mm/r,37mm,時,1.1kW。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由于,,故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均可用,即0.9mm/r,32r/min,3.7m/min。⑤計算基本工時。(見式4-10)式中,,,查參考文獻[6]表2.29得,入切量及超切量,故基本工時為。4.5.8鉸小頭孔本工序采用整體高速鋼擴孔鉆在Z5150型立式鉆床上完成,鉸孔鉆直徑為22mm,即22mm。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0.5mm,在擴孔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0.5mm。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24,當670MPa,22mm時,進給量0.5~0.6mm/r。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進給量為0.62mm/r。選擇切削速度。根據參考文獻[6]表2.24,當670MPa,22mm時,切削速度為5~7m/min,取6m/min。則(見式4-8)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切削速度為89r/min。④檢驗機床扭矩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2.20,當0.62mm/r,22mm時,109.4N·m。扭矩的修正系數均為1.0,故。(見式4-9)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當89r/min時,814.2N·m。根據參考文獻[6]表2.22,當670MPa,0.62mm/r,22mm,時,1.3kW。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由于,,故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均可用,即0.62mm/r,89r/min,6m/min。⑤計算基本工時。(見式4-10)式中,,,查參考文獻[2]表3-11和表3-12得,,。故基本工時為。4.5.9鉸大頭孔本工序采用整體高速鋼擴孔鉆在Z5150型立式鉆床上完成,鉸孔鉆直徑為38mm,即38mm。選擇背吃刀量。單邊加工余量為0.5mm,在擴孔加工中可以一次性去除,故取=0.5mm。選擇進給量。根據參考文獻[6]表2.24,當670MPa,38mm時,進給量0.5~0.6mm/r。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進給量為0.62mm/r。選擇切削速度。根據參考文獻[6]表2.24,當670MPa,38mm時,切削速度為5~7m/min,取6m/min。則(見式4-8)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選擇切削速度為63r/min。④檢驗機床扭矩及功率。根據參考文獻[6]表2.20,當0.62mm/r,38mm時,317.8N·m。扭矩的修正系數均為1.0,故。(見式4-9)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當63r/min時,814.2N·m。根據參考文獻[6]表2.22,當670MPa,0.62mm/r,38mm,時,2.2kW。根據Z5150型立式鉆床說明書,。由于,,故所選擇的切削用量均可用,即0.62mm/r,63r/min,6m/min。⑤計算基本工時。(見式4-10)式中,,,查參考文獻[2]表3-11和表3-12得,,。故基本工時為。5專用夾具的設計夾具是一種裝夾工件的工藝裝備,它廣泛地應用于機械制造過程地切削加工、熱處理、裝配等工藝過程中。機床夾具按在不同生產類型中的通用性,可以分為通用夾具、專用夾具、可調夾具和組合夾具等。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孔的加工,并根據零件圖實際需要,需要設計專用鉆模。5.1定位方案的確定用一個固定V型塊和一個滑動V型塊加支承底座來限制零件自由度,安裝方式見裝配圖,此方案簡單實用。5.1.1在該定位方案中,下底面被夾具體上的一個支撐面頂住,限制了z軸的移動,y軸的旋轉,x軸的旋轉三個移動自由度。一個固定“V”形塊限制了y軸的移動,x軸的移動,一個滑動“V”形塊,限制了z軸的旋轉,這樣6個自由度全部被限制。定位方案如下圖所示。圖5-1定位方案Fig.5-1Positioningscheme5.1.2查參考文獻[4]表2-1-33和表2-1-35得,選擇固定V形塊A55(GB2209-1991);選擇活動V形塊A32(GB2211-1991)。5.2導向方案及導向元件的選擇和設計由于零件為中批生產,考慮到加工孔徑不太大,而且要完成孔的鉆、擴、鉸,所以可以選擇快換鉆套。根據參考文獻[2]表5-105,選擇鉆小頭孔用鉆套18F7×30k6×45JB/T8045.3-1999;擴小頭孔用鉆套21F7×30k6×45JB/T8045.3-1999;鉸小頭孔用鉆套22F7×30k6×45JB/T8045.3-1999;擴大頭孔用鉆套37F7×55k6×56JB/T8045.3-1999;鉸大頭孔用鉆套38F7×55k6×56JB/T8045.3-1999。查參考文獻[4]表2-1-163得快換鉆套的技術要求如下:材料:d≤mm26時,用T10A;d>26mm時,用20鋼。熱處理方法:T10A為58~64HRC;20鋼滲碳深度為0.8~1.2mm,58~64HRC。其他技術要求按JB/T8045-1999的規(guī)定。5.3夾緊方案的確定夾緊力方向原則:(1)夾緊力的作用方向不應破壞工件的既定位置;(2)夾緊力的作用方向應使所需夾緊力盡可能小;(3)夾緊力的作用方向應使工件的夾緊變形最小。夾緊作用點原則:(1)夾緊時的作用點應正對夾具定位支撐元件或位于支撐元件所形成的穩(wěn)定受力區(qū)域內,以免工件產生位移和偏轉;(2)夾緊力的作用點應正對工件剛性較好的部位上,以使夾緊變形盡可能少,有時可采用增大工件受力面積或合理分布夾緊點位置等措施來實現;(3)夾緊力的作用點應盡可能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以保證夾緊力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減少工件的夾緊力,防止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振動。根據以上要求,考慮加工零件的特點及定位方式,確定夾緊方式。本設計方案選用的是螺旋夾緊機構,夾緊方向水平向左。螺栓轉動時通過螺栓另一端,推動活動V形塊,進而擠壓在工件φ30mm的外圓面上,實現夾緊,具體夾緊裝置的布置見圖紙。這種夾緊方式和夾緊裝置簡單實用,且對于大批量生產能較快裝夾工件,勞動強度較小,成本低,簡單可靠。5.4夾具體設計夾具體一般是鑄造,其特點是工藝性好,可鑄出各種復雜形狀,具有較好的抗壓強度、剛度和抗振性,但生產周期長,需進行時效處理,以消除內應力。常用材料為灰鑄鐵。對夾具體的要求如下:1、有適當的精度和尺寸穩(wěn)定性。夾具體上的重要表面,如安裝定位元件的表面、安裝對刀或導向元件的表面以及夾具體的安裝基面(與機床相連接的表面)等,應有適當的尺寸和形狀精度,它們之間應有適當的位置精度。2、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加工過程中,夾具體要承受較大的切削力和夾緊力。夾具體需有一定的壁厚,鑄造和焊接夾具體常設置加強肋,或在不影響工件裝卸的情況下采用框架式夾具體。3、結構工藝性好。夾具體應便于制造、裝配和檢驗。鑄造夾具體上安裝各種元件的表面應鑄出凸臺,以減少加工面積。夾具體毛面與工件之間應留有足夠的間隙,一般為4~15mm。夾具體結構型式應便于工件的裝卸。4、排屑方便。切屑多時,夾具體上應考慮排屑結構。5、在機床上安裝穩(wěn)定可靠。夾具在機床工作臺上安裝,夾具的重心應盡量低,重心越高則支承面應越大;夾具底面四邊應凸出,使夾具體的安裝基面與機床的工作臺面接觸良好,接觸邊或支腳的寬度應大于機床工作臺梯形槽的寬度,應一次加工出來,并保證一定的平面精度。夾具體的具體形狀尺寸詳見圖紙。5.5夾具的操作及維護安裝工件時,應先將轉動螺栓退出足夠的行程空間以便于安裝工件,然后使工件的φ30mm的外圓面靠在滑動V形塊上面,使工件的φ54mm外圓面靠在固定V形塊上面,將端面A緊靠在定位板上的支撐面上,這樣工件以端面A為定位基準安裝。工件裝好后,轉動螺栓,使滑動V形塊靠緊φ30mm的外圓面并夾緊工件。加工完成后松開工件,只需反向轉動螺栓,即可取下工件。夾具在使用中,應注意檢查鉆套的磨損情況,如果磨損后不能確保證加工精度,則需要更換鉆套。本夾具活動V形塊是受力部件,夾緊時檢查其是否發(fā)生受力變形,如有變形,應及時設法修正,才能保證加工精度。為使其變形減小,需要嚴格控制螺栓的夾緊力。參考文獻[1]孫本緒,熊萬武.機械加工余量手冊[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9.[2]柯建宏.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3]熊良山,嚴曉光,張福潤.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4]徐發(fā)仁.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5]楊叔宇.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6]艾興,肖詩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7]徐圣群.簡明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8]孟少農.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9]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10]徐鴻本.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遼寧:遼寧科技出版社,2004.[11]張普禮.機械加工工藝裝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2]孟令啟,鄭艷萍,李延民.機械制造工程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13]梁新德,陳必清,楊治國等.機械制造工程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14]周述齊.機械制造工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15]謝騏.機床夾具設計的一些技巧[J].機械工藝師,2000,8:39至40.[16]許愛玲.機床夾具設計方法探討[J].裝備制造技術.2008,8:60至64.[17]于云風.機床夾具設計中工件定位誤差的分析及其數值計算[J].機床與液壓.2005,1:45至47.[18]宮培毅,武曉光.三維軟件ProE在機床夾具設計中的應用[J].新技術新工藝.2008,5:19至20.[19]李翠翹,孟剛,李建政.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原則的探討[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5,5:67至68.[20]GuiY.T.,GuofuY.,DavidT..Internet-basedmanufacturing:areviewandanewinfra-structurefordistributedintelligentmanufacturing[J].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02,13:323-338.[21]JeanM.F.,SophieD.A.,BenoitM.,etal.Anetworkapproachtooperateagilemanu-facturingsysterm[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1,74:239-259.
致謝非常感謝何輝波老師在我大學的最后學習階段——畢業(yè)設計階段給我的指導,初上學期開始的選題,到收集資料,到寫初稿、確定設計方案、繪圖,到最終定稿,他給了我耐心的指導和無私的幫助,讓我可以順利的完成這次畢業(yè)設計。在此我向他表示我最誠摯的謝意,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同時,感謝我的母校西南大學,四年的栽培和呵護;感謝所有任課老師在這四年間給自己的指導和幫助,是他們教會了我機械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教會了我如何學習,更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們的無私的付出和奉獻,我才可以在大學四年間學有所成,在此向他們表示我由衷的謝意,并祝所有的老師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人才。感謝我的家人,我永遠的支持者,正是在你們殷切目光的注視下,我才一步步的完成了求學生涯。沒有你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我一直很感謝你們,讓我擁有一個如此溫馨的家庭,讓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們這里得到理解與支持,得到諒解和分擔。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贑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的供暖系統(tǒng)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節(jié)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xié)議棧的實現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tǒng)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yǎng)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tǒng)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tǒng)狀態(tài)監(jiān)測儀開發(fā)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huán)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品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tǒng)單片機系統(tǒng)軟件構件開發(fā)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機的電能采集終端的設計和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光纖光柵解調儀的研制氣壓式線性摩擦焊機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數字磁通門傳感器基于單片機的旋轉變壓器-數字轉換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光纖Bragg光柵解調系統(tǒng)的研究單片機控制的便攜式多功能乳腺治療儀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單片機的多生理信號檢測儀基于單片機的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Pico專用單片機核的可測性設計研究基于MCS-51單片機的熱量計基于雙單片機的智能遙測微型氣象站MCS-51單片機構建機器人的實踐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輪軌力檢測基于單片機的GPS定位儀的研究與實現基于單片機的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用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MMC卡文件系統(tǒng)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時控和計數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和CPLD的粗光柵位移測量系統(tǒng)研究單片機控制的后備式方波UPS提升高職學生單片機應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研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水下焊接電源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tǒng)基于uPSD3234單片機的氚表面污染測量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紅外測油儀的研究96系列單片機仿真器研究與設計基于單片機的單晶金剛石刀具刃磨設備的數控改造基于單片機的溫度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氣體測漏儀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單片機的CAN/USB協(xié)議轉換器基于單片機和DSP的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膛壁溫度報警系統(tǒng)設計基于AVR單片機的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的設計基于單片機船舶電力推進電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網絡的振動信號的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疊圖機研究與教學方法實踐基于單片機嵌入式Web服務器技術的研究及實現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通用數據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儀研究機器人旋轉電弧傳感角焊縫跟蹤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控制系統(tǒng)在PLC虛擬教學實驗中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時供應合同范本
- 企業(yè)修路合同范本
- 2025年衡水駕駛員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 中介交易服務合同范本
- 會展項目服務合同范例
- 2025年昆明道路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官方題下載
- 修車配件合同范本
- 出租合同范本版
- 農村水源地租賃合同范本
- 與演員合作合同范本
- 傳媒侵權法介紹
- 麥茬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 玉米制種技術
- 中國旅游資源概述
- 高一下分科文科班第一次主題班會
- 初中數學代數式部分的文本解讀
- 高中學生的自我評價200字 高中學生的自我評價(三篇)
- 2023屆高考英語單詞分類-航空航天類詞匯短語與高分句型模板講義
- 口腔特殊檢查方法牙髓溫度測試法
- 信號電纜接續(xù)
- 第七版《方劑學》課本方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