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概述_第1頁
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概述_第2頁
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概述_第3頁
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概述_第4頁
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年小鼠各類細胞的壽命接近或等于自身壽命的細胞神經元、腎髓質、肌細胞脂肪、胃酶原細胞骨、腎上腺髓質細胞緩慢更新的細胞(長于30天)呼吸道上皮、腎上腺皮質細胞腎皮質、皮膚結締組織、肝細胞胰臟腺泡及胰島、唾液腺細胞快速更新的細胞(少于30天)皮膚表皮、角膜上皮細胞口腔和胃腸道上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細胞總體的衰老可以反映機體的衰老,而機體的衰老是以總體細胞的衰老為基礎的。根據(jù)細胞衰老速度不同將其分為三類:當前第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體外培養(yǎng)細胞壽命與機體壽命成正比。細胞的增值能力與供體年齡有關。當前第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二、細胞衰老的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對環(huán)境變化適應能力的降低和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能力的降低。(一)形態(tài)結構變化1.細胞內水分減少:失去正常形態(tài),代謝速率減慢。2.細胞內色素沉積:脂褐質小體隨年齡增加而增多。3.細胞膜的衰老變化:磷脂含量下降,膜變厚、流動性下降、物質轉運障礙。當前第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4.內膜系統(tǒng)的變化:內質網(wǎng)逐漸減少,高而基體囊泡腫脹、扁平囊泡斷裂崩解,溶酶體功能減退、酶漏出細胞自溶。5.細胞中的線粒體隨年齡增大數(shù)目減少、體積增大。6.細胞核的衰老變化:核固縮,常染色質減少,染色加深,核質比減小。(二)功能變化1.染色質轉錄活性下降。2、蛋白質合成下降,酶活性改變。當前第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細胞在體內條件下衰老原代小鼠F1代小鼠F2代小鼠移植的皮膚細胞可存活7~8年。小鼠的皮膚細胞在體內衰老的主要是體內環(huán)境。當前第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三、細胞衰老的特征:1、普遍性2、內生性3、漸進性4、累積性5、危害性當前第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三.細胞衰老的學說1、細胞磨損學說1)錯誤成災學說差誤成災學說是由Orgel明確提出的,認為在DNA復制,轉錄和翻譯中發(fā)生誤差,這種誤差可以不斷擴大,造成細胞衰老、死亡。如DNA轉錄mRNA的過程發(fā)生微小的差異,帶有該微小差異的mRNA會翻譯出進一步偏離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如果屬于DNA聚合酶會合成差異程度更大的DNA,這樣的差錯經過每一次信息傳遞都擴大一些,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細胞內積累許多差錯分子造成災難,細胞正常功能不能發(fā)揮,致使細胞衰老、死亡。

當前第7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2)自由基學說:正常代謝反應的中間產物每含自由基,對細胞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如脂類的過氧化與大分子的交聯(lián),其后果是使胞內酶失活,以及象脂褐質一類的惰性物質在胞內沉積。此說雖然無直接證據(jù),但以抗氧化劑或自由基凈化劑飼喂小鼠可延長壽命,或抑制脂褐質的形成。此外,抗氧化劑還有加強機體免疫反應,抑制腫瘤及自體免疫疾病等作用,都從側面為此說提供了間接的證據(jù),然而也有一些反面的實驗結果。當前第8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3)大分子交聯(lián)學說該學說由Bjorksten于1963年提出的,后經Verzar加以發(fā)展。其主要論點是:機體中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可以通過共價交叉結合,形成巨大分子。這些巨大分子難以酶解,堆積在細胞內,干擾細胞的正常功能。這種交聯(lián)反應可發(fā)生于細胞核DNA上,也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外的蛋白膠原纖維中。目前有一些證據(jù)支持交聯(lián)學說。皮膚膠原的可提取性以及膠原酶對其消化作用隨增齡降低,而其熱穩(wěn)定性和抗張強度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強了;大鼠尾腱上的條紋數(shù)目及所具備的熱收縮力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溶解度卻隨年齡增高而降低。這些結果表明,在年老時膠原的多肽鏈發(fā)生了交聯(lián),并日益增多。該學說與自由基學說有類似之處,亦不能說明衰老發(fā)生的根本機制。

當前第9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2、遺傳程序假說:1)衰老基因學說首先報道誘導永生細胞衰老實驗的是Sugawara等人,用正常細胞和永生倉鼠細胞融合后,出現(xiàn)衰老表現(xiàn)。將人1號染色體導入永生倉鼠細胞則細胞出現(xiàn)衰老跡象。Sugawara等認為1號染色體上攜有倉鼠永生細胞系的衰老基因。有人說細胞衰老是被激活的或在細胞增殖后期作用顯著的基因控制的結果,由此認同了衰老基因的存在,缺失這些基因使細胞發(fā)生永生化。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雜交后,雜交細胞表現(xiàn)衰老,說明了正常細胞能夠彌補腫瘤細胞在衰老程序中的缺陷。人們發(fā)現(xiàn)使細胞衰老的染色體似乎也有特異性,如對于同一種細胞導入2號染色體,細胞出現(xiàn)衰老表現(xiàn),導入3、6、7、9、11或12號染色體細胞仍能繼續(xù)生長,也沒有形態(tài)的改變。

導入染色體可以使細胞從永生向衰老轉變,不能就認為其上一定攜有衰老基因,任何引起細胞功能下降的因素都可以導致衰老。從進化上講,多細胞生物也沒有必要強制性存在衰老基因。

當前第10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2)基因阻遏平衡論于1992年由呂占軍教授提出,以后又作了部分補充。嚴格說該學說屬于一種生命學說,因其不僅解釋衰老也解釋腫瘤和分化。該學說同時考慮到衰老、分化和腫瘤現(xiàn)象,考慮到基因結構及組成,生物進化等多方面的問題,但其中的許多論點和直接實驗依據(jù)尚在進一步地驗證和提供過程中。當前第1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3、端粒學說端粒學說由Olovnikov提出,認為細胞在每次分裂過程中都會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礙而不能完全復制它們的染色體,因此最后復制DNA序列可能會丟失,最終造成細胞衰老死亡。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由許多簡單重復序列和相關蛋白組成的復合結構,具有維持染色體結構完整性和解決其末端復制難題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種逆轉錄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以自身RNA為模板,合成端粒重復序列,加到新合成DNA鏈末端。在人體內端粒酶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胚胎組織、生殖細胞、炎性細胞、更新組織的增生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中。正因如此,細胞每有絲分裂一次,就有一段端粒序列丟失,當端粒長度縮短到一定程度,會使細胞停止分裂,導致衰老與死亡。

當前第1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大量實驗說明端粒、端粒酶活性與細胞衰老及永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第一個提供衰老細胞中端??s短的直接證據(jù)是來自對體外培養(yǎng)成纖維細胞的觀察,通過對不同年齡供體成纖維細胞端粒長度與年齡及有絲分裂能力的關系觀察到隨著增齡,端粒的長度逐漸變短,有絲分裂的能力明顯漸漸變弱;Hastie發(fā)現(xiàn)結腸端粒限制性片段的長度隨供體年齡增加逐漸縮短,平均每年丟失33bp的重復序列;植物中不完整的染色體在受精作用中得以修復,而不能在已經分化的組織中修復,這在較為高等的真核生物中也證實了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抑制;精子的端粒要比體細胞長,體細胞缺失端粒酶活性就會逐漸衰老,而生殖細胞系的端粒卻可以維持其長度;轉化細胞能夠通過端粒酶的活性完全復制端粒以得永生。

當前第1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但是許多問題用端粒學說還不能解釋。體細胞端粒長度與有絲分裂能力呈正比,這一點實驗已經證實了,而不同的體細胞其有絲分裂能力是不盡相同的,胃腸黏膜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就比較快,神經細胞分裂的速度就比較慢。曾有人就不同年齡供體角膜內皮細胞的端粒長度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角膜內皮細胞內端粒長度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而端粒酶卻不表達。另外,Kippling發(fā)現(xiàn),鼠的端粒比人類長近5-10倍,壽命卻比人類短的多。這些都提示體細胞端粒長度與個體的壽命及不同組織器官的預期壽命并非一致。生殖細胞的端粒酶活性長期維持較高的水平卻不會象腫瘤那樣無限制分裂繁殖;端粒長度由端粒酶控制,那何種因素控制端粒酶呢?生殖細胞內端粒酶活性較高,為什么體細胞中沒有較高的端粒酶活性??磥矶肆5拈L度縮短是衰老的原因還是結果尚需進一步研究。

當前第1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活性氧基團導致細胞損傷和衰老(氧化損傷學說,自由基理論)自由基(freeradical):不成對電子或原子基團構成的高度活化分子O2超氧自由基;OH羥自由基;自由基與其他分子反應時產生的活性氧基團(ROS)導致細胞發(fā)生氧化性損傷。

當前第1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自由基當前第1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衰老基因學說衰老基因與抗衰老基因衰老基因人類:載脂蛋白Eε4基因、β淀粉樣蛋白基因p16,p53p21RB基因2.抗衰老基因WRNbcl-2當前第17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當前第18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染色體端粒縮短與細胞衰老

端?!肆g妼W說(telomereclocktheory)端粒(telomere)是染色體末端特殊結構。人類端粒(TTAGGG)nn=250-1500端粒長度取決于端粒酶的活性。當前第19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stop端粒長度當前第20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端粒酶RNA(核蛋白酶)蛋白質端粒酶維持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端粒長度端粒酶活性(+):胚胎細胞、生殖細胞、腫瘤細胞端粒酶活性(-):正常組織

Dolly-20%端粒長度與衰老相關模板序列CUAACCCUAAC

GGGATT當前第21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第二節(jié)細胞死亡細胞死亡的形式:細胞壞死(necrosis)和細胞凋亡(apoptosis)。一.細胞死亡:生命現(xiàn)象不可逆的終止。二.細胞凋亡細胞壞死:由于多種致病因子、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的作用,而產生的急性損傷致。亦稱病理性死亡。細胞凋亡: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因受相關基因的調控,亦稱編程性細胞死亡(progremmedcelldeath,PCD)。當前第22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胸腺細胞正常凋亡當前第23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的比較當前第24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細胞凋亡過程中的小鼠趾一天以后中的小鼠趾細胞凋亡當前第25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三.細胞凋亡的特點凋亡小體(apoptoticbody):胞膜內陷包圍凝集斷裂的染色質和細胞器形成的囊狀小泡。

左側示哺乳類乳腺細胞的凋亡,染色質凝集,核膜崩解。

右側示哺乳類正常的乳腺細胞。當前第26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透射電鏡掃描電鏡當前第27頁\共有29頁\編于星期四\21點正常細胞細胞凋亡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