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物理三輪測試:六、功 功率 動能定理含解析試題試卷分析_第1頁
2023屆高考物理三輪測試:六、功 功率 動能定理含解析試題試卷分析_第2頁
2023屆高考物理三輪測試:六、功 功率 動能定理含解析試題試卷分析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六、功功率動能定理姓名:________班級:________1.一物體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一大小為F1的水平拉力拉動物體,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其速度變?yōu)関.若將水平拉力的大小改為F2,物體從靜止開始經(jīng)過同樣的時間后速度變?yōu)?v.對于上述兩個過程,用WF1、WF2分別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f1、Wf2分別表示前后兩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則()A.WF2>4WF1,Wf2>2Wf1B.WF2>4WF1,Wf2=2Wf1C.WF2<4WF1,Wf2=2Wf1D.WF2<4WF1,Wf2<2Wf1解析:因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x1=eq\f(v,2)t,x2=eq\f(2v,2)t,而Wf1=μmgx1,Wf2=μmgx2,所以有Wf2=2Wf1,根據(jù)動能定理有WF1-Wf1=eq\f(1,2)mv2,WF2-Wf2=2mv2,所以有WF2<4WF1,C項正確.答案:C2.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勻速行駛,發(fā)動機功率為P,快進(jìn)入鬧市區(qū)時,司機減小了油門,使汽車的功率立即減小為eq\f(P,2),并保持此功率繼續(xù)在平直公路上行駛.設(shè)汽車行駛時所受的阻力恒定,則能正確反映從減小油門開始汽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解析:汽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等于阻力.功率減小為eq\f(P,2)時,根據(jù)公式P=Fv得牽引力立即減小一半,小于阻力,合力向后,汽車做減速運動,選項D錯誤;由公式P=Fv可知,功率一定時,速度減小后,牽引力增大(仍小于阻力),合力減小,加速度減小,即汽車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減速運動,當(dāng)牽引力增大到等于阻力時,速度為eq\f(v0,2),加速度減為零,汽車重新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B正確,A、C錯誤.答案:B3.如圖所示,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沿豎直光滑圓軌道由A點運動到B點,在此過程中拉力的瞬時功率變化情況是()A.逐漸減小B.逐漸增大C.先減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減小解析:因為小球是以恒定速率運動,即它做勻速圓周運動,那么小球受到的重力G、水平拉力F、軌道的支持力三者的合力必是沿半徑指向O點.設(shè)小球與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則eq\f(F,G)=tanθ(F與G的合力必與軌道的支持力在同一直線上),得F=Gtanθ,而水平拉力F的方向與速度v的方向夾角也是θ,所以水平力F的瞬時功率是P=Fvcosθ=Gvsinθ.顯然,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θ是不斷增大的,所以水平拉力F的瞬時功率是一直增大的,故B正確,A、C、D錯誤.答案:B4.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動摩擦力,甲對乙的滑動摩擦力對乙做了負(fù)功,則乙對甲的滑動摩擦力對甲()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負(fù)功,也可能不做功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負(fù)功,但不可能不做功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負(fù)功D.可能做負(fù)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解析:若甲固定不動,乙在甲表面滑動,則乙對甲的滑動摩擦力對甲不做功;若乙向右運動的同時甲向左運動,則甲、乙間的一對滑動摩擦力均做負(fù)功;若水平地面光滑,靜止的甲在乙的滑動摩擦力帶動下做加速運動,則乙對甲的滑動摩擦力對甲做正功,所以只有選項A正確.答案:A5.(多選)如圖甲所示,傾角為θ的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時針方向運行.t=0時,將質(zhì)量m=1kg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輕放在傳送帶上,物體相對地面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設(shè)沿傳送帶向下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傳送帶的速率v0=10m/sB.傳送帶的傾角θ=30°C.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D.0~2.0s內(nèi)摩擦力對物體做功Wf=-24J解析:由v—t圖象可知,物體放上傳送帶開始階段,加速度a1=10.0m/s2,物體與傳送帶同速后,加速度a2=eq\f(12.0-10.0,2.0-1.0)m/s2=2.0m/s2,傳送帶的速率v0=10m/s,A正確;由mgsinθ+μmgcosθ=ma1,mgsinθ-μmgcosθ=ma2可求得:θ=37°,μ=0.5,B錯誤,C正確;由動能定理得:mglsinθ+Wf=eq\f(1,2)mv2,v=12.0m/s,l=eq\f(1,2)×10×1m+eq\f(10.0+12.0,2)×1m=16m,解得Wf=-24J,D正確.答案:ACD6.如圖所示,將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自O(shè)點水平向右拋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恰好通過A點,OA與豎直方向夾角為53°,已知sin37°=0.6,cos37°=0.8,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與到達(dá)A點時動能的比值為()A.eq\f(4,3)B.eq\f(3,4)C.eq\f(13,4)D.eq\f(4,13)解析:小球做平拋運動,則v0t=eq\f(1,2)gt2tan53°,vy=gt,veq\o\al(2,A)=veq\o\al(2,0)+veq\o\al(2,y),可得eq\f(\f(1,2)mv\o\al(2,0),\f(1,2)mv\o\al(2,A))=eq\f(4,13),只有選項D正確.答案:D7.(多選)如圖所示,一個小球(視為質(zhì)點)從H=12m高處,由靜止開始沿光滑彎曲軌道AB進(jìn)入半徑R=4m的豎直圓環(huán)內(nèi)側(cè),且與圓環(huán)的動摩擦因數(shù)處處相等,當(dāng)?shù)竭_(dá)圓環(huán)頂點C時,剛好對軌道壓力為零;然后沿CB圓弧滑下,進(jìn)入光滑弧形軌道BD,到達(dá)高度為h的D點時速度為零,則h的值可能為()A.10mB.9.5mC.8.5mD.8m解析:小球到達(dá)環(huán)頂C時,剛好對軌道壓力為零,在C點,由重力充當(dāng)向心力,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meq\f(v2,R),因R=4m,小球在C點時的動能為eq\f(1,2)mv2=eq\f(1,2)mgR=2mg,以B點為零勢能面,小球重力勢能EP=2mgR=8mg,開始小球從H=12m高處,由靜止開始通過光滑弧形軌道AB,因此在小球上升到頂點時,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H-2R)-Wf=eq\f(1,2)mv2,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Wf=2mg,此時機械能等于10mg,之后小球沿軌道下滑,由于機械能有損失,所以下滑速度比上升速度小,因此對軌道壓力變小,受摩擦力變小,所以下滑時,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小于2mg,機械能有損失,到達(dá)底端時小于10mg;此時小球機械能大于10mg-2mg=8mg,而小于10mg,所以進(jìn)入光滑弧形軌道BD時,小球機械能的范圍為8mg<EP<10mg,所以高度范圍為8m<h<10m,故B、C正確.答案:BC8.(多選)如圖所示,斜面AB和水平面BC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兩段,在B處用小圓弧連接.將小鐵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A處由靜止釋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進(jìn)入平面,最終靜止于P處.若從該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擱置在A、P之間,構(gòu)成一個新的斜面,再將鐵塊放回A處,并輕推一下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動.關(guān)于此情況下鐵塊的運動情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鐵塊一定能夠到達(dá)P點B.鐵塊的初速度必須足夠大才能到達(dá)P點C.鐵塊能否到達(dá)P點與鐵塊質(zhì)量有關(guān)D.鐵塊能否到達(dá)P點與鐵塊質(zhì)量無關(guān)解析:設(shè)A距離地面的高度為h,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AB-μmgsBP=0,得mgh-μmg(sABcosθ+sBP)=0,而sABco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