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史一章_第1頁
外國教育史一章_第2頁
外國教育史一章_第3頁
外國教育史一章_第4頁
外國教育史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教育史一章第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編學校教育的萌芽及原始形成時期(遠古~476年)

第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章遠古及東方文明古國的教育第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節(jié)原始社會的狀況與教育一、教育的起源

原始人打制石器第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一)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與其他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體現(xiàn)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順從于天。

評價:這種觀點是根本錯誤的,是非科學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受到當時在人類起源問題上認識水平的局限,從而不能正確提出和認識教育的起源問題。第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該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利托爾諾;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美國教育家桑代克。遠在人類出現(xiàn)以前,教育已經在動物界存在了。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教育從它的起源上說是一個生物學過程,”“生物的沖動是教育的主流”。教育起源于動物保護物種的本能而把自己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幼小動物”。人類只是繼承了業(yè)已存在的教育形式,而在其上作了某些改進而已,本質上與動物界沒有區(qū)別。第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評價: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也是較早地把教育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的。它是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為指導。它的提出也有一定的經驗基礎,與神話起源說相比,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標志著在教育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它的根本錯誤在于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從而沒能區(qū)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養(yǎng)育行為之間質的差別,僅從外在行為的角度而沒有從內在目的的角度來論述教育的起源問題,從而把教育的起源問題生物學化。第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首先,所謂動物的“教育”是一種基于親子和生存本能的自發(fā)行為,它的產生與動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關,其內容也與動物的生存本能如捕捉食物、逃避天敵等相關。其次,動物沒有語言,不具備將“個體”的經驗“類”化,并將類經驗積累起來向他人傳遞的能力。最后,所謂動物教育的結果無非是小動物適應環(huán)境,維持生命,并獨立生存。而人類教育的結果遠遠不止于此。人類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獲得適應環(huán)境的經驗,而且培養(yǎng)了人進一步改造環(huán)境、參與社會生活、創(chuàng)造財富、推動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培養(yǎng)了人創(chuàng)造新經驗的能力。這也是人類社會迅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第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教育的心理起源說在學術界被認為是對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P.Monroe,1869—1947)。孟祿在《教育史課本》中提出:“原始社會只有最簡單形式的教育”,“普篇采用的方法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該學說認為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沒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動物心理的本質區(qū)別,應該從心理學觀點解釋教育起源問題。

第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評價:表面上來看,這種觀點不同于生物起源說,但仔細考慮,卻也離生物起源說不遠。因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的“無意識模仿”的話,那么這種“無意識”模仿就肯定不是獲得性的,而是遺傳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會的。只不過這種本能是人類的類本能,而不是動物的類本能,這是孟祿比勒圖爾諾和沛西·能進步的地方??墒牵@種人類的類本能與動物的類本能的界線又在哪兒呢?孟祿沒有回答。第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教育的勞動起源說也稱教育的社會起源說,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蘇聯(lián)和我國,蘇聯(lián)的教育史學家、教育學家以及我國的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大都認可這一觀點。

代表人物:蘇聯(lián)教育史學家米定斯基《世界教育史》第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對勞動起源論的質疑:1、“勞動起源論”沒有正確理解恩格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這一命題,有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簡單化、絕對化、公式化的傾向。2、勞動雖然是教育最主要的、決定性的條件,但它只是教育起源的外因。人類社會生活內容是多樣性的,除了勞動經驗外,原始社會形成的一些集體習慣、行為準則、儀式風俗等也需要通過教育活動傳授給下一代,但這些內容不能納入,至少不能完全納入勞動的范疇3、勞動和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對象、不同領域和社會功能,均為人類社會所需要,它們之間并不存在誰是第一性的本原的,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從屬關系。第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五)需要起源論代表人物: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楊賢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論”的人?!缎陆逃缶V》、《教育史ABC》。另一代表人物是錢亦石,他在《現(xiàn)代教育原理》(20世紀40年代出版)也表達了這種觀點。評價:人類動機理論幾乎可以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科學、藝術、宗教幾乎都可以用“需要”來解釋其起源,科學的任務在于揭示“和而不同”,無所不包的實質類通于一無所包。第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其他觀點:前身論(人類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人生發(fā)展論(教育起源于以勞動為核心的人生發(fā)展)交往起源論(教育起源于原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超生物經驗傳遞論知識授受起源論(知識授受是教育的最初形態(tài))軍事訓練論(教育起源于軍事訓練)教育的起源問題與人類的起源問題都是有待研究的問題。第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節(jié)文明古國的文化與教育一、人類早期學校及其產生的原因(一)最初的學校及其考證一是說原始社會末期出現(xiàn)的“青年之家”,是社會教育機構的胚胎形式。(沙巴耶娃,菲得利島)

二是說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馬里城的學校遺址是人類最早的學校。(伊絲達女神的神廟,楔形文字公文檔案的宮殿,法國帕拉)

三是為學界大多數人們公認的,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宮廷學??赡苁侨祟愖畛醯膶W校。(“紙草”文書)第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文明古國的學校教育

(一)宮廷學校和祭司學校(僧侶學校)1.類別與任務:宮廷學校設立在國王所在地的宮廷內,專供王子或高級官吏(大臣)子女就學。祭司學校設在大寺廟(院)里,專供高級僧侶人員子弟就學。2.對象與年限:奴隸主貴族、王子、王孫及大臣和高級僧侶之子。學習時間較長,一直到長大成人,能為官為僧才離開學校。

第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學習內容:(1)經典文獻的教育。

(2)道德與政治教育。

(3)軍事武備教育。(4)修辭與科學知識教育?!澳闱捎谵o令,你必將獲勝”,“巧妙的辭令,勝過貴重的綠寶石?!?/p>

第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神廟學校1.學校與教師:

在古代埃及、巴比倫和亞述,人們把一種(或幾種)自然現(xiàn)象或生物(像太陽、天、地、水、火及家畜等)作為神靈來信奉。為適應人們對宗教或神的崇信,建筑了各種廟宇和寺院,附設在神廟內的這種學校,稱為神廟學校。神廟里的僧職人員,也就是神廟學校的教師。神廟的僧職人員一般都是一身三任,既是祭司(僧侶),又是政府的官吏,也是學校主管人和教師。第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教學內容與培養(yǎng)目標。

神廟學校一方面要給學生以普通的知識,例如文字書寫、語言、計算、幾何、天文等學科的初步知識,同時也要向學生傳授神學、巫術、占星術、法律、醫(yī)學、建筑(機械等)、數學、歷法等比較高深、比較專門學科的知識。第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辦學經費與教學方法。

神廟學校都要收取高昂的學費。僧侶把這作為寺廟經費收入的一部分。神廟學校的教學方法非常簡單,一般只限于教師問、學生答。文字書寫和背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都特別注意和加強宗教神學精神和巫術思想的灌輸。第二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文士”學校和“古儒”學校1.古埃及的“文士”學校培養(yǎng)對象是文士,“文士”是古埃及所特有的一種人物,相當于中國古時的所謂“士”,即知識分子?!拔氖俊睂W校一般是比較初級的和啟蒙性質的學校,主要教一些識字、閱讀、書寫和基本計算方面的知識,對少數程度較高的學生,可加授天文、醫(yī)學和法律方面的知識,但全部學習內容中都浸透著迷信、巫術、神學精神。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古印度的“古儒”學校印度“古儒”學校出現(xiàn)的時間較晚(公元前8世紀),它是由印度的一種被稱為“古儒”階層的人士們設置起來的學校?!肮湃濉笔侵改切ζ帕_門教的教義(吠陀經)有較深研究而愿專門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肮湃濉睂W校設在“古儒”家庭中。入學年齡一般在七八歲以上,學習年限一般為12年。學習內容一般為識字、閱讀、書寫及基本計算方面的知識。“古儒”對有些學生,還要教以占星術、天文、幾何以及正確誦讀、解釋吠陀經有關的文法學、發(fā)音學、音韻學、字源學等學科的知識。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作為學習《吠陀》經的基本訓練,還規(guī)定學習六科:即語音學、韻律學、文法學、字源學、天文學和祭禮。古儒在學校教學時,常常利用年長兒童充當助手,由助手協(xié)助教師把知識傳給一般兒童。這種方法后為英國教師貝爾所襲用,19世紀在英國成為盛極一時的導生制(即貝爾一蘭喀斯特相互教學法)。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佛教教育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場所是寺院佛教對女子教育比婆羅門教重視學習內容主要為佛教經典神學氣氛極其濃厚,但佛教教育均以地方語言解說,較之婆羅門教師以艱深的梵文為教學用語進步,此外它還將講道(佛經的講解)與個人的鉆研結合起來。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章古代希臘的教育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荷馬時代的教育(1100B.C~800B.C)

荷馬(Homer)是公元前1000年希臘的一個偉大詩人。他的兩部馳名的史詩

《伊里亞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y)是描寫希臘人遠征特洛伊城(Troy)的故事。

(一)荷馬時代(英雄時代)的希臘社會希臘處于“軍事民主制”時期,也即是從氏族制度向奴隸制度的過渡時期。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荷馬時代的教育概況1.無專門的教育機構,兒童、青少年的教育在生活中進行2.教育內容以軍事教育和演說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3.注重道德教育。(四大德:智慧、勇敢、節(jié)制、正義)(三)荷馬時代的教育對希臘教育發(fā)展的影響(P30)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古風時代的教育(800B.C~500B.C)

希臘奴隸制城邦國家的興起,斯巴達和雅典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斯巴達的教育(一)斯巴達的地理環(huán)境及社會特點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對文化、教育的影響政治上是農業(yè)奴隸主貴族的專制統(tǒng)治(教育目的:把人培養(yǎng)成強悍結實、性格粗野的赳赳武夫)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斯巴達教育概況出生后:檢查體質,確保優(yōu)越性。7歲以前:在家接受母親教育。由母親或保姆負責,主要任務是讓孩子健康成長。7—18歲:進入國家的教育機構,開始軍營生活。通過嚴格的軍事體育訓練,強制的道德灌輸與嚴酷的身心磨練使年輕人成為勇敢、堅韌的愛國戰(zhàn)士。教育內容:“五項競技”(賽跑、跳躍、摔跤、擲鐵餅和投標槍)、神話、傳說,還參加祭神、競技和各種儀式。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8歲:青年軍事訓練團(ephebia埃弗比團)。(入團前接受鞭打的考驗)主要任務是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其中一個重要科目為“秘密服役”。20歲:接受實戰(zhàn)訓練。30歲:獲得公民資格。第三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斯巴達、雅典教育的比較1.政府對教育的態(tài)度:集權領導—放任政策2.培養(yǎng)目標:士兵——公民3.教育機構:國家教育機構、軍事訓練團——文法、弦琴、體操學校4.教育內容:軍事訓練和體育鍛煉——體育習武外,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5.教育方法:服從師訓,刻苦訓練——啟發(fā)誘導6.師資隊伍:本國奴隸主階級——智者(不限國籍)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82B.C~493B.C)的教育思想“第一個民眾教師”,“第一個試圖講道德的人”教育價值觀:為求知識而求知識,為人的精神和靈魂的凈化而受教育。(自由教育)教育目的:通過對數的研究、體會、領悟以及日常生活的訓練,實現(xiàn)靈魂的凈化,達到和諧、完全和完善的境界。(和諧發(fā)展)

重理性的教育,尤其是數學(萬物的本源)知行觀:知先行后,知識指導實踐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古典時代的教育(500B.C~334B.C)(一)古典時代雅典社會概況希波戰(zhàn)爭(492B.C~449B.C)與雅典奴隸制經濟的繁榮,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完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431B.C~404B.C)與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衰落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文化的繁榮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希波戰(zhàn)爭(492B.C—449B.C)后,雅典進入思想啟蒙、個性解放時代。希臘人的理論興趣從過去對自然現(xiàn)象的關注轉向對社會、道德和人自身的探究。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431B.C—404B.C)后,民主政治衰落,道德普遍淪喪,希臘人探索新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政治體制。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古典時期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動及其影響:1.智者(sophists):

“智者”原指古希臘的哲學家,后泛指有智慧、有能力、技藝超群的人。公元前5世紀的后半葉,“智者”成為以收費收徒為職業(yè)的一部分人的專有名稱。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Protagoras)

、高爾吉亞(Gorgias)等。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智者學派:

智者學派:公元前5至前4世紀活躍在古希臘以雅典為中心的各城邦的一批職業(yè)教師、演說家、作家。這些職業(yè)教師在各種公共集會上發(fā)表演說,回答各種問題,教授青年如何辯論和處理公務。其認為教育目的是教人學會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本領。把文法、修辭學、辯證法(即三藝)作為最重要的教學科目。智者派的產生深刻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同時又進一步促進了當時在希臘世界開始的思想啟蒙運動。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古典時期希臘高等教育機構的創(chuàng)辦:1.伊索克拉底:修辭學校(390B.C)2.柏拉圖:阿加德米學園(387B.C)3.亞里斯多德:呂克昂(335B.C)200B.C合并為雅典大學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希臘化時期的教育(334B.C~30B.C)(一)338B.C,雅典被馬其頓征服,希臘文化因亞歷山大的軍事擴張而得到廣泛傳播。(二)教育的變化(P47—48)1、希臘教育制度在東亞、北非地區(qū)的廣泛傳播。2、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轉移。3、希臘初級學校的蛻變。4、希臘中等教育的衰微。5、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章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前339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第四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哲學觀:“善”是蘇格拉底哲學的核心,認為人們應該追求善,哲學的首要任務不是探討世界的起源問題,而是研究人;強調研究主觀世界的必要性,應把人作為有思想、有理性的動物來看待。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意義與目的

1.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2.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治國人才。蘇格拉底是歷史上最早的專家治國論者,對柏拉圖培養(yǎng)哲學王的思想有重大影響。

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道德

1.教人學會做人

2.智慧即德行(“智德統(tǒng)一”論)

3.自制是德行的基礎

4.守法即是正義

5.身教重于言教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命題:智慧(知識)即道德1)知識、智慧與道德都存在于人的靈魂中,都是靈魂的屬性,智慧和道德具有內在的、直接的聯(lián)系2)知識即美德,無知即罪惡3)美德即知識、智慧,而知識是可以通過教授、學習獲得。因此美德是可教的,是后天獲得的。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命題的意義:1)否定了希臘傳統(tǒng)的道德天賦的觀念,否定了貴族階級對道德的壟斷,為民主政治的建立作了理論上的辯護。2)知識在道德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知識教育是道德形成的基本途徑,因而為近代教育性教學原則開了先河。(教育性教學:教學是一個人獲得知識進而形成道德的重要途徑。任何教學過程都必須為形成道德服務,都必須具有教育的作用)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

教授政治、倫理、雄辯術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種實際知識,還第一次將幾何、天文、算術列為必須學習的科目。(四)蘇格拉底方法(問答法、產婆術)

步驟:譏諷—就對方的發(fā)言提出追問,讓其承認自己的無知。

助產術—幫助對方自己得到問題的答案。

歸納—從各種具體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質,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比較尋求“一般”。

定義—得到有關事物的普遍概念。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蘇格拉底問答法:

也叫產婆術,是蘇格拉底探討倫理哲學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是不將現(xiàn)成的結論硬性灌輸或強加于對方,而是與對方共同討論,通過不斷提問誘導對方認識并承認自己的錯誤,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確的結論。它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四個步驟組成。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哲學與社會學的觀點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代西方哲學史上客觀唯心主義的最大代表。代表作《理想國》和《法律篇》。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柏拉圖推崇斯巴達的社會制度——原始的共產主義,《理想國》是最早的烏托邦思想的集中反映。

靈魂理智激情欲望愛智愛勝愛利含金含銀含銅、鐵智慧勇敢節(jié)制哲學家軍人農、工、商人執(zhí)政者衛(wèi)國者生產者

理想國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主要教育思想1.論國家管理教育。柏拉圖的哲學和社會學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教育應為國家培養(yǎng)哲學家和軍人。在教育的組織管理上,主張國家控制教育,采取公養(yǎng)公育的方法培養(yǎng)人才。第五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論學前教育。0—3歲,由女仆專職負責飲食起居,教育則由國家最優(yōu)秀的公民來監(jiān)督實施。3—6歲,兒童集中到神廟的兒童游戲場上,由國家選派公民監(jiān)督教育,飲食起居由女奴負責。教育內容:講故事、做游戲、學音樂等。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論普通教育。6—16歲,男女兒童分校學習,接受同樣的教育,并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分別進入國家辦的文法學校、弦琴學校和體操學校。學習內容:閱讀、書寫、計算、唱歌、音樂、體操、騎馬、射箭等。教育目的:培養(yǎng)感情和道德,發(fā)展兒童靈魂中的低級部分,形成節(jié)制的品德。

16歲時進行第一次篩選,含銅鐵者被淘汰,含金銀者進一步接受高一級的教育。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7—20歲,其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和勇敢,成為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體育鍛煉是主要的學習內容,其次還要學習軍人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如,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四藝”)。

20歲時進行第二次篩選,含銀者被淘汰,含金者繼續(xù)接受教育。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論高等教育。20—30歲,研究哲學,即辯證法為主,兼學“后四藝”。

30歲時進行第三次篩選,少數人被留下來,專門學習哲學,一直到35歲。35—50歲,服務期的學習擔任政治、軍事方面的重要職務,接受鍛煉和考驗。50,執(zhí)政期理性和道德都臻于完善,能理智洞察萬物規(guī)律,掌握治國本領者,成為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哲學王。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柏拉圖教育思想的評價:1.第一個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從學前到研究院的教育體系。2.主張教育由國家管理,強調了教育服務于社會及政治的功能,成為“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之一。3.首次提出了優(yōu)生、胎教、計劃生育及公共學前教育的思想,并論述了學前教育的內容及方法。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強調學前教育內容(包括游戲、文學、音樂等)應具有教育性,推動了“教育性教學”理論的發(fā)展。5.第一次確定了心理的基本范疇及相應的倫理學范疇(即理性、意志、感情及智慧、勇敢、節(jié)制)。6.提出了重視女子教育及男女平等的思想。7.提出了“四藝”(算術、幾何、天文、音樂),作為教學內容,支配歐洲中、高等教育達1,500年。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8.將培養(yǎng)心智能力放到首位,開創(chuàng)了主智主義教育傳統(tǒng)。其弊病則是抬高理性,貶低感覺,輕視生產實踐,助長了教學脫離實際的傾向。9.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鼻祖,并影響西方的思想及文化教育達二千年之久。10.由于強調神性至上、至善,從宏觀上說,開創(chuàng)了西方教育科學的神學進程。第五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政治、哲學觀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知識廣泛,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

第五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認識論:認識的對象是物質世界,強調感覺的客觀性白板說:即把人的心靈比作一塊“白板”,可以由外物在上面留下痕跡,離開對事物的感覺,離開后天的經驗,人是不會有任何知識的,人的經驗是由后天得來的。(外鑠論)潛能和現(xiàn)實說:質和形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兩端,質是起點,形是終點,兩者的關系是潛能和現(xiàn)實的關系。事物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潛在的有到現(xiàn)實的有。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就是由潛在轉化為現(xiàn)實(內發(fā)論)第五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外鑠論:認為兒童的心理像一塊白板、蠟塊、陶土,或者是被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