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_第1頁
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_第2頁
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_第3頁
免費(fèi)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fèi)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飲中八仙歌》譯文

賀知章酒后騎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琎飲酒三斗以后才去覲見天子。路上遇到裝載酒曲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圓滿。

左相李適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fèi)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經(jīng)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fēng)。

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干潔凈凈。

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經(jīng)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愿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圣。他常不拘小節(jié),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興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經(jīng)常語驚四座。

《飲中八仙歌》解釋

知章:即賀知章,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官至秘書監(jiān)。性曠放縱誕,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他在長安一見李白,便稱他為"謫仙人',解所佩金龜換酒痛飲。這兩句寫賀知章醉后騎馬,搖搖擺晃,像乘船一樣。醉眼昏花,跌落井中淹死。

汝陽:汝陽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見天子。此謂李痛飲后才入朝。麴車:酒車。移封:改換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肅酒泉縣。傳奇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左相:指左丞相李適之,天寶元年(742年)八月為左丞相,天寶五年(746年)四月,為李林甫排擠罷相。長鯨:鯨魚。古人以為鯨魚能吸百川之水,故用來形容李適之的酒量之大。銜杯:貪酒。圣:酒的代稱。

宗之:崔宗之,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襲父封為齊國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伴侶。觴:大酒杯。白眼:晉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伴侶,白眼視俗人。玉樹臨風(fēng):崔宗之風(fēng)姿秀美,故以玉樹為喻。

蘇晉:開元進(jìn)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長齋:長期齋戒。繡佛:畫的佛像。逃禪:這里指不守佛門戒律。佛教戒飲酒。蘇晉長齋信佛,卻嗜酒,故曰"逃禪'。

李白:以豪飲著名,而且文思靈敏,常以酒助詩興。

張旭:吳人,唐代聞名書法家,善草書,時人稱為"草圣'。脫帽露頂:寫張旭狂放不羈的醉態(tài)。據(jù)說張旭每當(dāng)大醉,常呼叫奔跑,索筆揮灑,甚至以頭濡墨而書。醒后自視手跡,以為神異,不行復(fù)得。世稱"張顛'。

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著名,事跡不詳。卓然:神采煥發(fā)的樣子。

賞析

《飲中八仙歌》是一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dá)這些方面彼此相像。詩人以洗煉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將他們寫進(jìn)一首詩里,構(gòu)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

八仙中首先消失的是賀知章。他是其中資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個。在長安,他曾"解金龜換酒為樂'。詩中說他喝醉酒后,騎馬的姿勢就象乘船那樣搖來晃去,醉眼朦朧,眼花繚亂,跌進(jìn)井里竟會在井里熟睡不醒。相傳"阮咸嘗醉,騎馬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杜甫活用這一典故,用夸張手法描摹賀知章酒后騎馬的醉態(tài)與醉意,充滿著一種諧謔滑稽與歡快的情調(diào),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他曠達(dá)縱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消失的人物是汝陽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寵極一時,所謂"主恩視遇頻',"倍比骨肉親',因此,他敢于飲酒三斗才上朝拜見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與眾不同,路上看到麴車(即酒車)竟然流起口水來,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遷到酒泉去。相傳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唐代,皇親國戚,貴族勛臣有資格襲領(lǐng)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會勾起"移封'的念頭,其他人是不會這樣想入非非的。詩人就抓著李琎出身皇族這一特點(diǎn),細(xì)膩地描摹他的享樂心理與醉態(tài),下筆真實而有分寸。

接著消失的是李適之。他于742年(天寶元年),代牛仙客為左丞相,雅好來賓,夜則燕賞,飲酒日費(fèi)萬錢,豪飲的酒量有如鯨魚吞吐百川之水,一語點(diǎn)出他的豪華浪費(fèi)。然而好景不長,開寶五載適之為李林甫排擠,罷相后,在家與親友會飲,雖酒興未減,卻不免牢騷滿腹,賦詩道:"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銜杯樂圣稱避賢'即化用李適之詩句。"樂圣'即喜喝清酒,"避賢',即不喝濁酒。結(jié)合他罷相的事實看,"避賢'語意雙關(guān),有諷刺李林甫的意味。這里抓住權(quán)位的得失這一個重要方面刻畫人物性格,細(xì)心描繪李適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治內(nèi)容,很耐人尋味。

三個顯貴人物呈現(xiàn)后,跟著消失的是兩個瀟灑的名士崔宗之和蘇晉。崔宗之,是一個倜儻瀟灑,少年英俊的風(fēng)流人物。他豪飲時,高舉酒杯,用白眼仰視青天,睥睨一切,旁若無人。喝醉后,猶如玉樹迎風(fēng)搖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樹臨風(fēng)'形容宗之的俊美豐姿和瀟灑醉態(tài),很有韻味。接著寫蘇晉。司馬遷寫《史記》擅長以沖突沖突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擅長抓住沖突的行為描寫人物的性格特征。蘇晉一面耽禪,長期齋戒,一面又嗜飲,常常醉酒,處于"齋'與"醉'的沖突斗爭中,但結(jié)果往往是"酒'戰(zhàn)勝"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愛逃禪'了。短短兩句詩,幽默地表現(xiàn)了蘇晉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縱而無所顧忌的性格特點(diǎn)。

以上五個次要人物呈現(xiàn)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場了。

詩酒同李白結(jié)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也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岳'。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習(xí)以為常,不足為奇。"天子呼來不上船'這一句,立刻使李白的形象變得高大奇?zhèn)チ恕@畎鬃砗?,更加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么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驕傲地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劇烈地表現(xiàn)出李白不畏權(quán)貴的性格。"天子呼來不上船',雖未必是事實,卻特別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真實性和劇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摯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質(zhì)方面并加以浪漫主義的夸張,將李白塑造成這樣一個桀驁不馴,豪放縱逸,傲視封建王侯的藝術(shù)形象。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zhèn)?,煥發(fā)著美的抱負(fù)光輝,令人難忘。這正是千百年來人民所寵愛的富有浪漫顏色的李白形象。

另一個和李白比肩消失的重要人物是張旭。他"善草書,好酒,每醉后,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當(dāng)時人稱"草圣'。張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絕妙的草書就會從他筆下流出。他無視權(quán)貴的威武,在顯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脫下帽子,露出頭頂,奮筆疾書,自由揮灑,筆走龍蛇,字跡如云煙般舒卷自如。"脫帽露頂王公前',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禮儀!它酣暢地表現(xiàn)了張旭狂放不羈,傲世***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澤謠》中稱焦遂為布衣,可見他是個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時他更顯得神情卓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驚動了席間在座的人。詩里刻畫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論辯口才,用筆精確、謹(jǐn)嚴(yán)。

《八仙歌》的情調(diào)幽默諧謔,顏色明麗,旋律輕快。在音韻上,一韻究竟,一氣呵成,是一首嚴(yán)密完整的歌行。在結(jié)構(gòu)上,每個人物自成一章,八個人物主次分明,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diǎn),彼此襯托映照,有如一座群體圓雕,藝術(shù)上確有獨(dú)創(chuàng)性。正如王嗣奭所說:"此創(chuàng)格,前無所因。'它在古典詩歌中的確是別開生面之作。

《飲中八仙歌》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天寶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長安時所作。史稱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稱為"酒中八仙人',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dá)這些方面彼此相像。杜甫此詩是為這八人寫"肖像'。

《飲中八仙歌》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