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中國古代史2021屆中考歷史必背知識清單及真題演練專題一: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第一部分必背知識清單一、我國最早的人類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二、北京人1.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使用打制石器;狩獵采集獲取食物;過群居生活;保存并使用天然火。簡述北京人對火的使用以及火使用的意義:①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趕野獸。②火使用的意義:火的使用改善了生活條件,增強了適應自然的能力。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2.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模樣和現(xiàn)代人基本相似。三、半坡人遺址和河姆渡人遺址的基本情況。都處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時期)半坡人遺址河姆渡人遺址陜西西安半坡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干欄式建筑最早種植粟亞洲稻起源地之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原始農業(yè):1.產生: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xiàn)、磨制石器的發(fā)展,是原始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2.意義:原始農業(yè)為掛袋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四、華夏之祖——黃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黃帝涿鹿之戰(zhàn)華夏族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冶煉銅器,發(fā)明弓箭指南車。炎帝:開墾荒地,制作工具,種植五谷蔬菜,制作陶器,紡織煮鹽,通商交換,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五、堯舜禹的“禪讓”:禪讓制的內容和實質是通過民主推選部落聯(lián)盟首領,標準是賢德與才能。第二部分真題演練1.(2020·湖南邵陽)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A】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2020·山東威海)華在閱讀一本有關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生活情況的歷史書時,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約三萬年的遠古人,模樣與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并已會人工取火。你認為這群遠古人應是【C】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3.(2020·廣東深圳)火的使用是人類利用自然力的一個重大進步。迄今為止的考古證明,我國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類是【B】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2020·湖南湘潭)據(jù)報道,安徽發(fā)現(xiàn)的繁昌人距今大約有180萬年。如果這一結論確鑿的話,可以把中國已知最早人類的歷史向前推進【A】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10萬年5.(2020年湖北咸寧)2020年3月22日,成千上萬的咸寧市民懷著感恩的心,自發(fā)前往咸寧市人民廣場,禮送云南抗疫援咸醫(yī)療隊凱旋,“彩云之南”的云南不僅有優(yōu)美的風景,更有悠久的歷史,這里曾生活的元謀人距今約【A】A.170萬年 B.20萬年 C.3萬年 D.6000年6.(2020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北京是旅游勝地,在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B】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河姆渡人遺址 D.半坡人遺址7.(2020年湖北宜昌)2019年7月,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禮玉、黑陶”等特征。與良渚文化特征類似的文化遺址是【B】
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紅山遺址 D.大汶口遺址【解析】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的良渚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長江下游的環(huán)太湖流域,南到錢塘江,北達江蘇省中部地區(qū)。良渚文化代表了環(huán)太湖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發(fā)展的最高峰,以磨光黑陶和精美玉器為主要特征,尤其是大量的玉器。8.(2020年山東青島)西安市東部有目前中國境內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6000年。這一遺址是【B】A.河姆渡遺址 B.半坡遺址 C.二里頭遺址 D.安陽殷墟9.(2020年湖北恩施,1)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jù)。下列考古發(fā)現(xiàn)中,可以用于研究半坡居民生產生活狀況的是【C】10.(2020年江蘇蘇州,1)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fā)現(xiàn)而得名。距今約7000—5000年,分布在陜西、河南、山西等地區(qū),并分為不同的文化類型。下列哪一文化遺址最可能是考古學家研究仰韶文化類型的對象【C】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解析】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xù)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xù)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fā)現(xiàn),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11.(2020·山東濱州)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A.農業(yè)生產的出現(xiàn)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2.(2020·江蘇連云港)較早種植水稻并居住于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的是【D】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3.(2020·廣東)下列最能夠體現(xiàn)河姆渡原始農耕文化成就的是【B】A.粟的種植B.水稻的種植C.玉米的種植D.小麥的種植14.(2020·湖南衡陽)某歷史紀錄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紹了半坡人生活的歷史信其中介紹錯誤的是【A】A.生活在長江流域B.住著半地穴式房屋C.種植糧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15.(2020年云南,1)對遠古傳說時代文明作出杰出貢獻,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A.炎帝和黃帝 B.堯和舜 C.黃帝和蚩尤 D.炎帝和堯16.(2020年湖南郴州)五嶺廣場的神農雕像是郴州人民為紀念傳說中炎帝的豐功偉績而樹立的。下列屬于炎帝功績的是【C】A.發(fā)明算盤 B.教民冶鐵 C.教民耕種 D.創(chuàng)造文字17.(2020年山西)“華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睆倪@段話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D】A.發(fā)祥地是黃河流城 B.交通便利,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黃帝創(chuàng)立 D.雜居相處,在不斷交往中融合面成18.(2020·湖北宜昌)右圖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廟,供奉的是民間稱為“蠶母娘娘”的螺祖。相傳,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D】A.堯B.舜C.炎帝D.黃帝19.(2020·福建寧德)1.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災害抗爭中,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右圖反映的是【A】A.大禹治水B.精衛(wèi)填海C.后羿射日D.夸父逐日20.(2020·貴州畢節(jié))傳說4000多年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領。一位教民農耕,是農業(yè)生產的創(chuàng)始人,為了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嘗百草之海味,日而遇七十毒”他是【A】A.炎帝B.黃帝C.蚩尤D.大禹21:非選擇題: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一處處考古發(fā)現(xiàn),揭開人類演進的謎團;一個個文物化石,書寫古老文化的傳奇。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動?!咎顖D片—探人類之源】(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發(fā)現(xiàn)于圖中的__C__遺址(填寫字母),地處_長江__流域。(2)從圖上看,我國早期人類在分布上有什么特點?特點:我國早期人類遺址遍布南北,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黃河流?!究催z物-尋北京人蹤跡】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遺址發(fā)現(xiàn)的燒骨(3)從上中你能得出北京人的哪些信息?你認為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信息:①北京人會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②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依據(jù):化石(或考古發(fā)現(xiàn))。(4)看到祖國境內的這些早期人類遺址,你有哪些感想?感想: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早期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7分)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白虎通》材料二如圖所示材料三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文書。---郭沫若請回答:(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
據(jù)材料分析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反映了我國原始農業(yè)生產的出現(xiàn)。人民眾多,禽獸不足。(2)根據(jù)材料二,圖一、圖二分別屬于哪一個原始居民的什么房屋建筑?
導致房屋建筑樣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圖一是河姆渡居民干欄式房屋;材料二是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原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3)材料三是郭沫若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農耕既普及”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么農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粟。(4)根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人類從“穴居而野處”到“居于宮室,以待風雨”有什么重大意義?使人們是遷移更加自由,領地得以擴大,地域自然災害能力增強(說明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生存能力提高,駕馭自然的技術水平提高了)
2021屆中考歷史必背知識清單及真題專題二: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一部分必背知識清單一、朝代更替1.禹死后,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王位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zhàn)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zhàn)。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穩(wěn)定周初形勢,鞏固疆土分封對象:宗親和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受封者的權利:周王根據(jù)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地內實行再分封受封者的義務:向周王進納貢物,隨從作戰(zhàn)等作用:積極影響:加強了周王室對地方的統(tǒng)治,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擴大了疆域。消極影響:諸侯勢力的發(fā)展最后削弱了王權,導致春秋戰(zhàn)國長期的戰(zhàn)亂。三、燦爛的青銅文明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精品)。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qū)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矚目。四、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一)春秋爭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zhàn)后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二)戰(zhàn)國七雄1.戰(zhàn)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2.發(fā)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zhàn)役是長平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五、大變革的時代(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度瓦解時期,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2.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zhàn)國推廣。鐵農具:春秋出現(xiàn),戰(zhàn)國推廣。(二)著名的都江堰戰(zhàn)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筑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三)商鞅變法1.時間、地點:公元前356年,秦國。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zhàn),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了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六、文化(一)中華文化的勃興(一)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使用象形、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方法,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二)中華文化的勃興(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論記錄在《論語》中,他提出“仁”的學說(思想核心),主張“愛人”,“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墩撜Z》由孔子弟子整理編寫。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jīng)》中,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兜赖陆?jīng)》由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人,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zhàn)爭。4.孟子是戰(zhàn)國人,認為“春秋無義戰(zhàn)”,反對一切戰(zhàn)爭。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強調保護環(huán)境。5.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人,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6.孫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孫子兵法》一書,其軍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第二部分真題演練1.(2020·山東東營)第一屆全運會于2020年10月在山東省舉行,“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等是本屆全運會的宣傳口號。那么,用齊魯代表山東應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A.禪讓制B.分封制C.世襲制D.郡縣制2.(2020年遼寧丹東)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況示意圖。叔虞、康叔受封,因為他們的身份是(A)A.宗親 B.殷商貴族后代C.功臣 D.周王母系親戚【解析】宗親大多分封在富庶之地。3.(2020·江蘇蘇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孔子周游列國”,與“諸侯”“列國”的產生相關的制度是(C)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郡縣制4.(2020年四川成都)據(jù)《史記》記載:周武王封尚父于齊,封弟周公旦于魯,封召公奭于燕。這一記載反映西周實行了(
B
)A.井田制 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5.(2020·山東濱州)史書記載,西周建立后“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十一國”。這反映出西周實行的政治制度是(C)A.世襲制B.郡縣制C.分封制D.宗法制6.(2020年山東東營)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B)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解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產生于商朝時期的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B項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C項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統(tǒng)一的文字;D項也是秦朝之后的文字。故選A。7.(2020年四川宜賓)通過《甲骨文字形舉例》,可以發(fā)現(xiàn)甲骨文(B)A.字形不具延續(xù)和傳承性 B.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C.造字法最主要為假借字 D.文字載體多數(shù)是青銅器8.(2020年山東菏澤)下列農具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技術進步的是(B)9.(2020年湖北恩施)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下列不屬于這一時期社會變化的是(A)A.甲骨文開始用于記事 B.周王室衰微,諸候爭霸C.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D.諸子百家,思想大爭鳴10.(2020年山東聊城)“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商鞅說這句話的主要目的是(D)A.頌揚湯武功德 B.批評商朝暴政 C.強調以禮治國 D.宣揚變法圖強11.(2020年山東青島)人文勝跡滿載歷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們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勝跡的魅力(B)A.長城 B.都江堰 C.靈渠 D.紫禁城12.(2020年黑龍江大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他是(
A
)A.孔子 B.墨子 C.莊子 D.韓非13.(2020年江蘇蘇州)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的思想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14.(2020·安徽)1.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會生活的是(B)A.兵馬俑B.司母戊鼎C.竹木簡D.青花瓷15.(2020·浙江寧波)2020年4月1日起,為期三個月的“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珍寶展”在寧波博物館舉行。其中右圖的展品出自中國的(A)A.商周時期B.隋唐時期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16.(2020·山東濰坊)《周禮》載“金有六齊(配方),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边@反映了(B)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銅器的鑄造工藝C.金文的形成與發(fā)展D.鐵農具的制造技術【解析】青銅器的制作配方有六種調配同喜比例的配方,錫占六分之一是制造鐘鼎的比例。
17.(2020·廣東東莞)諸侯爭霸是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最早“霸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齊恒公B.晉文公C.秦穆公D.楚莊王(A)18.(2020·山西)戰(zhàn)國初期,三家分晉的卿大夫是①韓②趙③楚④魏(B)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2020·江蘇連云港)“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yè)。”材料中的這位歷史人物應是(A)A.齊桓公B.晉文公C.宋襄公D.楚莊王20.(2020·呼和浩特)戰(zhàn)國末期使流過再無力抵擋秦強大攻勢的戰(zhàn)役是:(D)A.城濮之戰(zhàn)B.桂陵之戰(zhàn)C.馬陵之戰(zhàn)D.長平之戰(zhàn)21.非選擇題讀下圖,回答問題。請回答:(1)圖一中的農具由什么材質制成?在我國最早出現(xiàn)于什么時期?它反映了手工業(yè)中哪一技術的進步?鐵;春秋后期;冶鐵業(yè)。(2)材料二中的文物出土于山西的戰(zhàn)國墓葬中,其中牛的形象說明了什么?牛鼻穿有鼻環(huán),說明當時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牽牛鼻子以役使耕作的方法(或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牛的生理特性和習性,為利用畜力生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3)以上技術運用于農業(yè)生產,起了什么作用?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yè)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fā)山林更低創(chuàng)造了條件。(4)今天我國的一些農村還在使用牛耕。對此,你有何感想?春秋時就使用牛耕,說明我國古代生產力發(fā)達,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至今一些農村還使用牛耕,說明我國農村生產工具改進緩慢,農村發(fā)展不平衡。我們應該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科技,超越世界先進國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2.閱讀下列圖文材料:材料一如下圖。材料二孔子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獲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總高為9.5米的孔子青銅雕像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材料三孔子的政治活動失敗了,而孔子的教育事業(yè)卻留下一個絕大的影響?!藻X穆《國史大綱》請回答:(1)材料一是誰的石像?他生活在我國的什么時期?他是哪一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哪一部著作里?老子;春秋時期;道家;《道德經(jīng)》(2)最能體現(xiàn)他的思想觀點的寓言故事是(B)A.守株待兔B.塞翁失馬C.刻舟求劍D.愚公移山(3)他的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有用?請舉出實例加以說明。有用。使人認識到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都是可以變化的。貌似強大的人可能會被弱者打倒,看起來聰明的人可能一生無所作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會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等。例如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等。(言之成理即可)(4)據(jù)材料二和圖二,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治國主張?這一主張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內容的具體體現(xiàn)?以德治國?!叭省钡膶W說。(5)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在教育對象和教育方法兩方面對教育事業(yè)留下了什么“絕大的影響”?創(chuàng)辦私學,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擴大了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啟發(fā)誘導,因材施教23.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宛如匯納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奪天工的文明瑰寶閃爍其間?!疽黄坠求@天下】材料一(1)材料一中圖一的這片龜甲出自哪個朝代?在當時它主要用來做什么的?觀察圖二中的三個甲骨文,把它們與三個字(休、人、山)對應起來。商朝。占卜。A一山;B一人;C一體。(2)你怎樣理解“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它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和它有一脈相承。我國有文字可靠的歷史從商超開始。【青銅文明震世界】材料二(3)圖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銅器?它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從外觀上看,它有什么特點?司母戊大方鼎;紋飾古樸,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價值,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商王權力是象征。(4)圖四是商朝青銅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圖)。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商代燦爛的青銅文明有何感想。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折射出商朝當時強盛的國力,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净顚W活用拓思維】材料三(西周)青銅酒器逐漸減少,出現(xiàn)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5)據(jù)材料三說明西周青銅器制造有何新的特點,呈現(xiàn)這種特點的原因是什么?酒器減少,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增多,實用性增強。原因:西周奴隸制進一步發(fā)展,奴隸制經(jīng)濟進一步繁榮,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技藝高超。2021屆中考歷史必背知識清單及真題演練專題三秦漢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一部分必背知識清單一、秦統(tǒng)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建立1.滅六國時間: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xù)滅掉六國。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3.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建立(1)目的:為了加強統(tǒng)治,創(chuàng)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2)最高統(tǒng)治者是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分管行政、軍事和監(jiān)察。(3)地方推行郡縣制度,開創(chuàng)此后歷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二、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2.經(jīng)濟上: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使用圓形方孔錢)、度量衡。3.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文字)4.思想上:焚書坑儒。5.軍事上:反擊匈奴,北筑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南鑿靈渠,開發(fā)南疆。6.交通上:車同軌,修馳道;鑿靈渠。三、大一統(tǒng)的漢朝1.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具體措施:(1)政治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地位由此確立。(3)軍事上:對匈奴展開多次大規(guī)模的反擊戰(zhàn),基本解除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4)經(jīng)濟上:將鑄幣權和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鹽鐵官營)四、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一)張騫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2.張騫兩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聯(lián)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2)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強與西域各國的友好交往)3.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往西亞,再往歐洲,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作用: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的促進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積極的作用。五、昌盛的秦漢文化(一)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xiàn)在西漢早期。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fā)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3.東漢時期的張衡制造的地動儀。作用:測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4.東漢華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醫(yī)學史上的創(chuàng)舉。主要著作《五禽戲》。5.東漢末年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書中闡述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yī)德高尚,醫(yī)術高明,后世尊稱他為“醫(yī)圣”。六、昌盛的秦漢文化(二)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公元前1世紀末)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張騫通西域后,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東漢時期在我國得到廣泛傳播。2.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3.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著有《史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4.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轟動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第一部分真題演練1.(2020·貴州黔東南)西安碑林博物館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國……滅六暴強……壹家天下”等字。該內容稱頌的皇帝是(C)A.周武王 B.齊桓公C.秦始皇 D.唐太宗2.(2020·浙江舟山)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論今,只有陷國家于不利。他更主張凡私人教學一律禁止,以杜絕“誹謗”?;实鄹鶕?jù)李斯建議采取的措施是 (A)A.焚書坑儒B.統(tǒng)一文字C.設立太學D.獨尊儒術3.(2020·四川成都)2.西漢時期,漢武帝為打破“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強而合以逆京師”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A)A.頒布“推恩令”B.實行鹽鐵專賣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設置西域都護4.(2020年湖北宜昌)秦朝創(chuàng)立了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皇帝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在地方上,進一步廢除了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轄的(
B)
A.禪讓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5.(2020年山東青島)以下是秦朝行政區(qū)劃表(部分)。該表反映了秦朝建置時代(C)郡名建置時代郡治隴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始皇因之今甘肅臨洮遼東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遼寧遼陽南??な蓟手媒駨V東廣州A.設立中央政權機構 B.加強了地方權力 C.在地方實行郡縣制 D.消除了地域差異6.(2020年山東菏澤)統(tǒng)一是秦漢時代的主題,思想的統(tǒng)一也勢在必然?!八枷氲慕y(tǒng)一”在漢代表現(xiàn)為(C)A.焚書坑儒 B.以法治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大興文字獄7.(2020年安徽)據(jù)《史記》載:“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边@說明(A)A.秦朝法律影響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實行嚴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滅六國8.(2020年山西)《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贬槍@種狀況,漢初統(tǒng)治者實行了(B)A.郡縣制 B.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C.推恩令 D.鹽鐵官營,統(tǒng)一鑄幣9.(2020年山東濱州)《鹽鐵論》一書中提到,漢武帝時實行幣制的徹底改革,集中貨市發(fā)行權,禁止各地方政府鑄錢,同時把鹽鐵經(jīng)營權也收歸中央。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響是 (A)A.有利于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B.成為大一統(tǒng)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穩(wěn)定 D.防止諸侯王和豪強地主勢力過大10.(2020年山東青島)“(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降,旋為赤所殺。光武則乘機南下,攻下洛陽并定都于此”后世稱“光武”所建的政權為(B)A.西漢 B.東漢 C.蜀漢 D.后漢11.(2020年河南)“不是張騫通異域,安能佳種自西來?”一支支駝隊馱著茶葉、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馱著苜蓿、蠶豆、石榴、黃瓜來到中原。材料反映了絲綢之路的開通(
C)A.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 B.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
C.促進了物種交流D.改變了古代經(jīng)濟結構12.(2020年山東青島)青島市某學校組織了“精讀一本書”活動為感悟秦漢歷史。學??梢越M織學生閱讀(B)A. B. C. D.13.(2020年四川成都)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歷史悠久,名醫(yī)輩出。東漢末年,為外科手術制成麻醉藥,并編創(chuàng)了防病健體醫(yī)療體操的名醫(yī)是(
B)
A.張仲景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珍14.(2020年河南)東漢末年,名醫(yī)張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論,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活動姿態(tài)創(chuàng)編出“五禽戲”。這反映出他們主張(A)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B.診斷疾病,望聞問切
C.針灸療法,辨證施治D.藥食同源,用藥簡易15.(2020·江蘇無錫)2.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了有史以來的最佳發(fā)明家,蔡倫排名第四。蔡倫排名靠前,是因為他(D)A.發(fā)明了指南針B.發(fā)明了火藥C.改進了印刷術D.改進了造紙術
16.(2020·浙江臺州)(10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是中國古代史的重要主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統(tǒng)一后。有人建議分封子弟,始皇認為。天下長期混此,皆因有諸使國,分封等于重挑戰(zhàn)爭。漢初劉邦分封大量諸侯,后來,諸侯國的勢力很大,威脅中央。漢武帝時,有地方官員相互勾結,營私舞弊,貪贓枉法。(1)針對以上問題,奉始皇和漢武帝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3分)
17(2020·浙江衢州)22.(10分)秦滅六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中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字體和貨幣造型分別是什么?(2分)小篆;圓形方孔。(2分)材料二周王室的親戚一旦取得了他們的土地,立刻互相疏遠和進行戰(zhàn)爭,而天子則無力阻止他們?!厥蓟拾讶珖殖?6郡,每個郡又分成數(shù)目不等的縣。所有這些(郡縣)官員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祿,他們的職位不是世襲的,隨時可以罷免。……此后,這個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奕鸬卖斘┮弧秳蛑袊貪h史》(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實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稱,并寫出該制度的優(yōu)勢。(3分)郡縣制;(1分)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2分)(3)上述材料中的各項措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予以說明。(5分)統(tǒng)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統(tǒng)一的貨幣有利于地區(qū)間的經(jīng)濟交流,后世王朝的貨幣大多采用圓形方孔造型;郡縣制成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給分)18.(2020湖南湘潭)歷史學家黃仁宇將秦漢時期稱為中國“第一帝國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疆域圖西漢疆域圖材料二漢文帝認為農業(yè)是立國之本,時常提醒百官勸課農桑。他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減為三十稅一。這樣,農業(yè)得到較大發(fā)展,糧價大幅降低。漢初來一石值五千錢,文景時降到一石僅值數(shù)十錢至十余錢。--高中教材《中國古代史》選修材料三孝武(漢武帝)窮奢極欲……外事四夷…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資治通鑒》材料四(1)秦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是在何時?比較材料中秦漢疆城圖,指出西漢開始對哪一地區(qū)進行了有效管轄?公元前221年;西域(2)材料二反映了西漢的哪個盛世局面?對西漢歷史發(fā)展有何影響?“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穩(wěn)定了政局,發(fā)展了經(jīng)濟,蓄養(yǎng)了強大的國力,為漢武帝時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基礎。(3)材料三認為漢武帝“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請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民族關系方面任選兩個角度進行說明。漢武帝與秦始皇在政治上,都加強了中央集權。漢武帝通過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目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經(jīng)濟上,二者都一了貨幣。秦始皇發(fā)行了秦半兩,漢武帝則發(fā)行了五銖錢;在思想上,二者都實行了文化專措施,秦始皇實行了焚書坑儒,漢武帝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民族關系上,秦漢都呈現(xiàn)出明顯的區(qū)域特征,即南方地區(qū)的開發(fā)和融合加強,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北方邊境戰(zhàn)爭不斷。(四者任選其二即可)(4)請寫出材料四《史記》的體例及醫(yī)圣的代表著作紀傳體通史;《傷寒雜病論》(5)根據(jù)以上材料歸納秦漢時代特征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初步發(fā)展19.(2020·浙江金華)22.尋跡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作為一個堅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諸子中的一個綜合者,他批評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時對于莊子的天論,有很多的吸收,因此發(fā)展出“天人之分"的學說?!獓牢拿鳌吨腥A文明史》(第一卷)(1)寫出材料中荀子和莊子所屬學派,并根據(jù)材料概括戰(zhàn)國時期思想發(fā)展呈現(xiàn)的特點。(4分)儒家,道家。特點:相互論爭和批判,彼此吸收與融合。材料二漢代人將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為后代儒教歷史的起點??梢哉f在武帝統(tǒng)治時期,儒教進入了支持漢王朝政治的時代……——[日]鶴間和幸《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歷史的起點”的含義。(2
分)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正統(tǒng)思想,一直持續(xù)2000多年。材料三孔子學院全球分布圖(2019)(3)材料三儒學的傳播軌跡說明什么?結合孔子學院分布圖和所學知識,概述其設立的意義。(4分)說明:儒學對亞洲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意義: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類文明的發(fā)展。20.(2020陜西中考)西漢文帝和景帝為什么要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他們治理社會的措施有哪些?對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有何作用?(7分)原因:①農業(yè)是主要生產部門,為當時社會之根本,農業(yè)收入是國家主要財源;②大量土地荒蕪,人民處于饑荒,國庫虧空;③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會安定,必須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措施:①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②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峻法;③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3分)作用:①提高生產積極性,使農業(yè)生產逐步恢復,糧價降低;②農民能夠穩(wěn)定地提供賦稅徭役,促進了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③有利于漢朝統(tǒng)治的進一步鞏固。(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1.(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國古代史上,出現(xiàn)了幾個影響深遠的“治世”時期。所謂“治世”,主要是指國家治理的一種理想形態(tài),側重于國家治理的水平,強調行帝道王道,主要特征是政治風氣良好,社會秩序穩(wěn)定……。治世的時代所指應該是較為明確的,除漢之文景外,……被公認是歷史上典型的治世?!幾贼帽?、齊陳駿《試論中國古代“治世”的經(jīng)濟成因及其當代價值》(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除漢之文景外”,再舉出兩例影響深遠的“治世”。(6分)材料二對于“文景之治”,歷史上有如下記載:漢興,七十余年間,國家亡(注:同“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抉R遷《史記?平淮書》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畮(注:同“畝”),百畮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注:同“債”)者矣?!隋e《論貴粟疏》(2)依據(jù)材料二,概括司馬遷、晁錯對于“文景之治”的記載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6分)(3)對同一歷史事件,二人為什么有著不同的記載?你認為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事件?(4分)答案:(1)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6分)(2)司馬遷認為文景之治時期,百姓富足,政府國庫充裕。晁錯認為文景之治時期,百姓賦役沉重,生活窮困。(6分)(3)原因:因為二人看待歷史事件的角度不同。認識:全面地、客觀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歷史事件。(4分)2021屆中考歷史必背知識清單及真題演練專題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第一部分必背知識清單一、三國鼎立1.赤壁之戰(zhàn):208年赤壁之戰(zhàn)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2.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后定都建業(yè)。3.三國經(jīng)濟:魏重視修建水利工程,農業(yè)發(fā)達,蜀國絲織業(yè)興旺,吳國造船業(yè)發(fā)達,230年,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等,率軍萬余人,橫渡臺灣海峽,到達夷洲(即臺灣)。二、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1.西晉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得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2.“五胡”內遷:從東漢末年以后,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內遷。3.西晉滅亡: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西晉。4.東晉建立: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都城在建康。5.四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用漢人王猛為丞相,統(tǒng)一黃河流域。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東晉。此后,南方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7.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1)開發(fā)時間:從東漢末年開始(2)開發(fā)原因:①江南地區(qū)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fā)展農業(yè)的優(yōu)越條件。(自然條件)②江南地區(qū)戰(zhàn)亂較少,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zhàn)亂,逃往江南地區(qū)。(社會原因)③北人南遷給江南地區(qū)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本原因)(3)表現(xiàn):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開墾為良田;稻田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4)意義:為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三、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一)北方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紀后期,我國東北地區(qū)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tǒng)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jīng)成為趨勢。(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遷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氣候干旱,糧食供應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也不利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①(說漢話)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著胡服)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改漢姓)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與漢人通婚)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⑤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yǎng)老的風氣等。3.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進程。(三)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出現(xiàn)民族交融的背景、表現(xiàn)及其影響。背景:①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人民相互學習;②十六國北朝統(tǒng)治者,沿襲中原地區(qū)原有的統(tǒng)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有利于推動民族交融;③民族隔閡趨于消解,民族關系趨于緩和。表現(xiàn):各民族在經(jīng)濟和文化上交流密切頻繁,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民族心理上,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匯,思想感情日益溝通,胡漢觀念淡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減少。影響: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為以后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四、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并發(fā)展前人創(chuàng)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農學家。所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洱R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jīng)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yè)的生產技術和方法。五、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1.書法藝術:(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時間:東漢末年。(2)演變: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3)書圣: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二、繪畫: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fā)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三、石窟藝術: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tǒng)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第二部分真題演練1.(2020年黔南州)三國時代,群雄并起,涌現(xiàn)出許多風云人物。以下歷史人物與歷史事跡對應正確的是(B)A.曹操建立魏國B.孫權一派衛(wèi)溫到夷洲C.諸葛亮發(fā)明翻車D.司馬懿一滅吳統(tǒng)一全國【答案】B【解析】依據(jù)所學可知,230年,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率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這是大陸和臺灣交流的最早記載,因此歷史人物與歷史事跡相吻合的是B,B項符合題意:A項220年,曹不建立魏國,排除;C項翻車是三國曹魏馬鈞發(fā)明,排除:D項公元280年,西晉武帝司馬炎滅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tǒng)一全國,排除。故選B2.(2020年貴州遵義)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國時期臺灣被稱為(B)A.臺灣 B.流求C.夷洲D.樓蘭3.(2020山東菏澤)魏晉南北朝時期,多個政權并立,政局紛亂復雜。與如圖中①處相關的史實是(C)A.赤壁之戰(zhàn) B.八王之亂 C.淝水之戰(zhàn) D.孝文帝改革4.(2020內蒙古呼倫貝爾)圓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慶祝數(shù)學常數(shù)π的節(jié)日。這一天,很多人會懷念在圓周率值計算上有過杰出貢獻的(B)A.張仲景B.祖沖之C.畢昇D.蔡倫5.(2020·浙江杭州)14.下圖是魏晉時期的墓磚壁西“犁耕圖”,出土于甘肅嘉峪關地區(qū)。下列對該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讀,符合史實的是(D)第14題圖A.棉布已成為當時人們的主要衣料B.曲轅犁在當時已得到廣泛的應用C.反映了魏晉時期我國開始使用牛耕D.展現(xiàn)了當時河西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場景6.(2020·貴州黔東南)“鮮卑貴候、官員采用漢姓,改穿漢族服裝,學習漢語,提倡同漢人通婚?!耙陨喜牧嫌洈⑹潜蔽盒⑽牡鄹母锏?B)A.背景 B.內容C.作用 D.意義7.(2020年湖南永州)以下示意圖反映出(D)A.東漢末年軍閥割據(jù)B.三國立局面形成C.魏時期政權并立D.統(tǒng)一趨勢不斷加強8.(2020年湖南衡陽)歷史圖片的解讀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圖片突出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B)A.北方統(tǒng)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9.(2020年山東濱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從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響也有統(tǒng)治者的主動漢化。下列能體現(xiàn)這一時期主動“漢化”的是(D)A.三國鼎立B.八王之亂C.淝水之戰(zhàn)D.孝文帝改革10.(2020年重慶B)一些杰出人物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卓著的文化成果。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文化成果的搭配正確的是(C)A.韓非子—儒家學說B.顧愷之—《蘭亭集序》C.賈思勰《齊民要術》D.蘇格拉底—“原子論11.(2020年重慶A節(jié)選)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東漢蔡倫和南北朝祖沖之的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請分別加以簡要說明?!敬鸢浮?1)蔡倫改進造紙工藝,使紙的原料易找、質量提高,易于推廣,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銀轉傳過去的: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數(shù)字,領先世界近千年【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使紙的原料易找,質量提高,易于推廣,對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南北朝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數(shù)字,領先世界近千年成就,被人們稱為祖2021屆中考歷史必背知識清單及真題演練專題五隋唐時期:繁榮和開放的時代第一部分必背知識清單一、繁盛一時的隋朝1.大運河的開通:(1)時間與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2)運河三點: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3)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并連接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4)大運河的開通作用:①加強了南北交通②鞏固了隋王朝的統(tǒng)治③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二、“貞觀之治”1.隋朝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3.武則天及其統(tǒng)治: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政期間,繼續(xù)實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tǒng)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4.貞觀之治:唐太宗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三、“開元盛世”1.唐朝的社會經(jīng)濟:(1)茶樹種植:茶葉生產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2)農業(yè)生產工具改進: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3)陶瓷業(yè):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4)商業(yè):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2.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qū),市為繁華的商業(yè)區(qū)。3.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4.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四、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1.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于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2.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jīng)兩科最為重要。3.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4.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開創(chuàng)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廢除。五、“和同為一家”1.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少數(shù)民族人尊稱他的為“天可汗”。2.唐朝加強西域地區(qū)管轄: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qū)。3.唐與吐蕃關系:(1)7世紀前期,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2)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3)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jīng)“和同為一家”了。六、對外友好往來1.“唐人”由來: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及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2.與日本的交往(1)日本人東來:隋朝時已經(jīng)有日本遣使者到來,到唐朝時,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2)鑒真東渡: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他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3玄奘西游: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去天竺取經(jīng),帶回大量佛經(jīng),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4.與新羅交往: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jīng)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七、八課輝煌的隋唐文化1.建筑: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700多年后,歐洲才建成類似的橋。2.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唐詩:唐朝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圣)、白居易。4.書法:隋唐時期,我國書法藝術步入又一個高峰。最著名的是顏真卿和柳公權。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柳公權在書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5.繪畫:隋唐時,繪畫藝術高度發(fā)展,影響較大有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畫圣)等。6.莫高窟:隋唐時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小結:唐朝興盛的原因1、政治: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制度創(chuàng)新;統(tǒng)治者吸取隋亡教訓;政治開明。2、經(jīng)濟: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3、民族關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4、對外關系: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第二部分真題演練1.(2020年山東青島)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屬于隋文帝功績的是(D)A.正式確立了科舉制 B.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C.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 D.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2.(2020年山東濱州)自606年開始,中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公平、最科學的人才選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響著教育和整個社會。觀察家默德赫斯評論說:“該制度是真正值得贊賞和模仿的?!薄霸撝贫取闭Q生于(B)A.隋文帝時期 B.隋煬帝時期 C.唐太宗時期 D.武則天時期3.(2020年湖南郴州)某學習小組在整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時,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題名”“連中三元”等關鍵詞這個學習小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D)A.郡縣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4.(2020江蘇鎮(zhèn)江)唐太宗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為此,他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在他統(tǒng)治期間形成了政治比較清明的局面。史稱(C)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5.(2020山東菏澤)唐朝是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下列描述最能體現(xiàn)唐朝對外開放特點的是(A)A.雙向交流兼容并蓄 B.政策開明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懷柔為主 D.昂揚進取澤被東西6.(2020·浙江紹興)“以民為本”的思想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具有重要影響。下列統(tǒng)治者在治國理政中體現(xiàn)這一思想堪稱典范的是(C)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7.(2020·江蘇無錫)王曉撰寫的歷史小論文關鍵詞有:女皇帝、“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他研究的人物應是(A)A.武則天B.唐太宗C.慈禧太后D.唐玄宗8.(2020·貴州黔東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贈物的包裝箱上附了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此詩句出自唐玄宗時期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當時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長屋親王的一片赤誠,毅然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傳大唐文化。這位高僧是(B)A.玄奘 B.鑒真 C.蔡倫 D.畢昇9.(2020·四川成都)唐代詩人李白有詩云:“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呂)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下列與詩中人物一樣,都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是(C)A.張騫B.玄奘C.鑒真D.鄭和10.(2020年遼寧丹東)關于科舉制創(chuàng)立和廢除的朝代正確的是(D)A.秦朝創(chuàng)立明朝廢除 B.秦朝創(chuàng)立清朝廢除C.南朝創(chuàng)立明朝廢除 D.隋朝創(chuàng)立清朝廢除11.(2020年四川成都)秦朝開鑿了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隋朝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秦、隋兩朝的這一舉措都(C)A.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兩朝的長治久安C.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 D.推動了對外文化的交流12.(2020年湖南湘潭)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C)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B.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費干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jīng)13.(2020年山東濱州)下圖是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唐三彩騎駝樂舞俑。高大雄偉的駱駝,四肢強勁有力,駝首上揚,仰望長空。四個人俑中,兩人為漢人樂俑,另兩人為胡人樂俑,左側前樂俑左手托琵琶,后樂俑雙手作吹笛狀,右側前樂俑著圓領長衣,中間的胡人樂舞俑正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這件樂舞俑折射出唐朝(C)A.邊疆鞏固 B.國力強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輕武解析:反映民族融合,兼容并包。14.(2020年貴州遵義)唐朝詩人杜甫在《垂老別》中寫道:“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痹斐蛇@一慘狀的歷史事件是(C)A.八王之亂 B.七國之亂 C.安史之亂 D.陳橋兵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視角下的學生心理健康管理與干預
- 科技助力小學數(shù)學課堂管理
- 2025至2030年中國簡易帳篷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廣頻域防水喇叭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仿真皮絨布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禮品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吡嗪酰胺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與家庭旅館的結合點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平臺避雷設施建設與維護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門禁系統(tǒng)門衛(wèi)用工合同樣本4篇
- DB32-T 4444-2023 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范
- 臨床三基考試題庫(附答案)
- 合同簽訂執(zhí)行風險管控培訓
- DB43-T 3022-2024黃柏栽培技術規(guī)程
- 九宮數(shù)獨200題(附答案全)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