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師與學生課件_第1頁
第八章教師與學生課件_第2頁
第八章教師與學生課件_第3頁
第八章教師與學生課件_第4頁
第八章教師與學生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教師與學生第一節(jié)教師

2023/6/123

一、教師的社會地位、作用與職業(yè)角色(一)教師的概念

“師者,教人以道者之稱也”,韓愈還專門著有《師說》一文,論述了教師不應只是授書和習句讀的師,教師的任務應是“傳道”、“授業(yè)”、“解惑”。2023/6/124

教師是學校中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yè)人員。

——教育大辭典2023/6/1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guī)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023/6/126(二)教師工作的特點:

(1)復雜性從教師的工作對象來看,學生是人,而世界上最復雜的莫過于人的心靈,教師要塑造的,主要是學生的心靈。

(2)創(chuàng)造性教師工作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千差萬別、教師所面臨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態(tài)、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內容千變萬化。2023/6/127(3)長期性我國古代思想家管仲說過:“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p>

(4)示范性西漢楊雄曾說過∶“師者,人之模范也?!边@表明教師工作時時處處要做表率、樹榜樣、展范例。2023/6/128(三)教師的社會地位古人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我國古代,教師曾被列入“天地君親師”的序列,外國有人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現階段,我國教師的地位不斷提高。

1、教師的政治地位

2、教師的經濟地位

3、教師的文化地位

4、教師的專業(yè)地位

5、教師的職業(yè)聲望2023/6/129(四)教師的作用1、教師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文化傳遞作用2、教師在學生成長發(fā)展中的培養(yǎng)引導作用3、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和條件性作用4、教師在促進自身發(fā)展中的意義和作用2023/6/1210(五)教師的角色1、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習的引導者2、榜樣示范者和學生心靈的培育者3、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4、學習者和研究者(美)麥金太爾認為,教師充當十大角色:

1、組織者角色2、交流者角色3、激發(fā)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革新者角色6、咨詢者角色7、倫理者角色8、職業(yè)角色9、政治角色10、法律角色2023/6/1211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涵

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員,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專業(yè)心理品質等方面不斷發(fā)展與完善的過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社會化和個性化的過程。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具體內容:1.專業(yè)精神的形成教育理念

專業(yè)態(tài)度

專業(yè)道德2.專業(yè)知識的拓展

學科專業(yè)知識的不斷加深

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不斷拓寬。

教育學科知識的深化。

教學實踐性知識的獲得。

3.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教學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能力4.專業(yè)自我的建立

正確的自我認知

積極的自我體驗

自我調控(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途徑1.入職輔導(

加強高校培訓機構與中小學學校的合作)

2.在職培訓(注重行動研究,指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引領專業(yè)發(fā)展)3.自我教育(提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4.制度保障(推動保障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制度建設)2023/6/1216(三)教師的素質結構:

1、職業(yè)道德素質

1)忠誠教育事業(yè)2)熱愛學生3)為人師表

2、文化知識素質

1)扎實的專門學科知識2)廣博的基礎文化知識3)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

3、教育能力素質

1)了解教育學生的能力2)

表達能力3)組織管理能力4)

社交能力5)教育科研能力

4、

心理素質

1)敏銳的認知2)

和諧的情感3)堅強的意志4)魅力的人格三、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一)教師的權利P205(二)教師的義務P205第二節(jié)學生

2023/6/1219一、學生的基本屬性1.學生是完整、豐富的人2.學生是具有主體性、能動性的人3.學生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4.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5.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2023/6/1220二、學生的地位(一)學生的教育地位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育主張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教育主張,

1.學生是教育的對象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二)學生的社會地位

1.學生的受教育權

2.安全健康權

3.獲得公正評價權三、當代學生觀(一)尊重學生的人格(二)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個性和差異)(三)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四)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依法施教(五)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理念新的學習理念:自主學習全面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終身學習2023/6/12232023/6/1224自我教育的理念

自我教育是學生以自己作為教育對象,充分發(fā)揮個體自覺性和能動性,實現自我發(fā)展的過程。自我教育可以形成自我控制型紀律。第三節(jié)師生關系

2023/6/1226一、師生關系的內涵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二、師生關系的作用(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三)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對教師的教育態(tài)度和心理健康、對學校的教育效果和聲譽造成影響。2023/6/12272023/6/1228三、師生關系的類型(一)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

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特定的目的與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建立的一種工作關系。2023/6/1229(二)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

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履行一定的倫理義務。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折射著社會的一般倫理規(guī)范,同時又反映著教育活動獨特的倫理矛盾。2023/6/1230(三)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

是指教師和學生為了維持和發(fā)展教育關系而構成的內在聯(lián)系,包括師生間的認知關系、情感關系等。2023/6/1231(四)師生之間的個人關系:

是指在師生交往中,教師與學生或因志趣相同,或因性格接近,或因特長共同而能建立起具有非正式色彩的個人關系。2023/6/1232三、師生關系的理論探索(一)教師中心說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派”持此觀點。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與支配權,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只能接受教師的任意管教與塑造。2023/6/1233(二)學生中心說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做中學”。強調按照兒童的興趣、經驗與需要組織教育活動,要求一切教育措施都要圍繞兒童制定,因為“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2023/6/1234(三)融合說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其學說被稱為“融合說”。2023/6/1235四、良好師生關系的創(chuàng)建(一)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1、教師因素

1.教育觀念。2.領導方式: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專制型、放任型與民主型三種。3.教師素質。4.人格特征:教師的性格、氣質、興趣等人格特征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2023/6/12362、學生因素其一,學生對教師的認識、評價直接影響師生關系的建立。其二,學生的不成熟也是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3、環(huán)境因素影響師生關系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因素:社會大環(huán)境、學校的人際關系和課堂的組織環(huán)境。2023/6/1237(二)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